在村東頭,有一片空地,這裏沒蓋房屋,也沒種樹和莊稼。比五六戶人家的院子加起來還大,像學校的操場,地麵又平坦又光滑,周圍堆著高高的草垛,又大又圓,像一座座蒙古包。
這天然的場地成了村裏孩子們的樂園。這天,幾個小夥伴相約來到這片空地上。迎春不知從哪裏掏出一個自製的布球,興奮地喊道:“咱們踢球玩呀。”其他孩子立馬歡唿起來。
於是,一場簡單卻充滿歡樂的球賽就開始了。孩子們分成兩隊,用幾塊石頭當作球門。雖沒有正規球賽的規則複雜,但大家都玩得很認真。奔跑間,小西貝不小心摔了跟頭,沾了一身土,可臉上還是帶著大大的笑容爬起來繼續追球。小敏也興高采烈地奔跑著,追隨著球的方向,熱得汗流浹背。旁邊草垛上趴著幾隻懶洋洋的貓,偶爾被孩子們的喧鬧聲驚起,喵嗚幾聲後又臥下曬太陽。而遠處田地裏勞作的大人們看到這場景,也不禁露出會心的微笑,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在這片空地上,孩子們盡情享受著屬於他們的快樂時光,直到夕陽西下,才依依不舍地各自迴家。
第二天,小夥伴們又聚在了一起。這次,小玲推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出現在空地上。“看,這是我哥哥的自行車,咱今天學騎自行車咋樣?”小夥伴們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小玲先騎上去示範,隻見她歪歪扭扭地蹬著踏板,車子像是喝醉了酒一般左搖右晃。沒幾下就摔倒在地,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接著輪到小西貝了,她鼓足勇氣跨上車座,可是雙腳剛離地,車就往一邊倒去,好在周圍都是軟乎乎的草地,並沒有摔傷。小敏也躍躍欲試,可同樣狀況百出。
正當大家有些沮喪的時候,村裏的老木匠路過。他笑著說:“娃子們,騎車得掌握平衡嘞。”說著,他找了兩根長木棍綁在自行車兩側。有了這輔助工具,小夥伴們慢慢找到了感覺。小玲率先成功騎著轉了一圈,隨後其他人也逐漸學會了。迴到家裏,小西貝和田爺爺商量要借他的自行車用一會。田爺爺答應了。小西貝牽起那輛二八大杠車子高興地出了大門。到了門口大路上就上去騎車左一搖右一晃地到了村東打麥場。看到小玲還在,高興地喊道:“小玲,我也有自行車了,你看,我把我爺爺的自行車騎來了。”“那咱繼續騎車子玩吧。”小玲一邊說一邊用左腳踏在腳板上,隨著車輪的滾動,右腿邁過車座子,屁股穩穩地坐在車座上。她雙手牢牢握住車把,目光正視前方,堅定又自信。小西貝學著小玲的樣子,也勇敢地坐上去,努力掌好車把,兩腳用力地蹬起來。自行車在打麥場上一圈又一圈地轉,小玲和小西貝都掌握了騎車技巧,騎車都不打晃了。偶爾也會因為失誤從車上摔下來,不過都沒受傷。這一天真的太有成就感了!
每天隻要村裏的孩子有時間,肯定都會到打麥場來玩。與其說是打麥場,不如說是遊樂場。有時候遊樂場會變成足球場,有時候又會變成賽車場,車是破舊自行車,但是孩子們玩得很開心。
除了踢球和騎自行車,小夥伴們還經常在這裏做遊戲,玩得最多的是丟手絹和跳橡皮筋。有時調皮的男孩子會在空地上翻跟頭,有的男孩子還能倒立。這些農村娃玩的花樣真的很多,個個了不起。
小西貝那天吃過飯,媽媽要去上班了,讓小西貝帶著弟弟皮蛋一起玩。
小西貝和小茜兒還有皮蛋三個人一起手拉著手就到村東頭打麥場走去。
打麥場上很熱鬧,很多孩子圍在一起看嬌嬌的哥哥錦錦在做一隻大風箏。好大的一隻風箏,一根長長的竹竿,被劈成長長的竹條,又紮成一隻老鷹,用一大塊布糊上,後邊留著長長的尾巴,不像老鷹的尾巴,倒像鳳凰的尾巴。做好之好錦錦用筆寫了四個大字:“錦錦一號”。惹得孩子們哈哈大笑起來。錦錦說這隻是嚐試,今天要是試飛成功,接下來還會製作“錦錦二號”,“錦錦三號”,四號,五號……經過一番嚐試,老鷹風箏終於飛上了高高的天空,兩隻長尾巴隨風自由自在地擺動著,孩子們抬著頭仰望著,都忍不住高聲稱讚。
皮蛋跟著兩個姐姐很乖。小西貝喊來幾個小孩子一起圍成一圈,玩起了丟手絹。皮蛋也參加了。萍萍手裏拿著手絹,一邊圍著大家跑一邊唱著:“丟呀丟呀丟手絹,悄悄地丟在小朋友的後麵,大家不要告訴他……”她丟下手絹怕被發現仍又跑了半圈,然後在兩個孩子蹲著的間隙裏蹲了下來。看到萍萍也蹲下了,大家都趕快各自轉身看看身後。小茜兒一看後邊有手絹,撿起來再圍著大家跑,重複剛才萍萍的動作。這一次她放在了皮蛋的後麵。別看皮蛋年齡小,他聰明得很,遊戲規則全懂,他也學著姐姐的樣子拿起手絹跑了一圈,又丟在了嬌嬌後麵。孩子們很團結,配合得也很好。遊戲結束後,大家約定下一次來的時候要跳橡皮筋。
第二天小西貝早早地就帶著橡皮筋到打麥場去了。萍萍和小茜兒站在兩端,用腿撐起橡皮筋。小西貝開始熟練地跳起來,邊跳邊唱:“小河流水嘩啦啦,我和姐姐采棉花,姐姐采了三斤半,我采了一朵大紅花……”隻見小西貝兩隻腳跳來跳去,時而一隻腳踩在皮筋上,一瞬間又抬起;時而用腳勾住橡皮筋,跳到內跳到外;時而又轉身站住,開始下一個迴合。直到一不小心沒跳好,就該換下一個人跳了,然後小西貝就去換萍萍站在那裏撐住橡皮筋,小茜兒原地不動,萍萍開始跳橡皮筋。
萍萍喜歡跳《馬蘭花》。和剛才小西貝跳的動作不一樣,歌詞也不一樣。萍萍一邊唱一邊跳,“小皮球,架腳踢,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萍萍一直跳到九八九九一百一,動作輕盈連貫,沒出任何差錯。“萍萍跳得太好了!”小西貝誇獎道。萍萍很懂事,她看著小茜兒站了很久了,也想跳,於是主動走過去撐住橡皮筋,讓小茜兒也跳一會。小茜兒會跳小西貝剛才跳的那個《采棉花》,她不喜歡那詞,換成了唐詩版的,簡單太有趣了!隻見小茜兒兩隻腳交替著一起一落,在兩根橡皮筋之間來迴舞動,嘴裏熟練地念出一首首七言絕句,“日照香廬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小茜兒才是最棒的那個,不但皮筋跳得好,還自己改了歌詞,跳出了唐詩大聯唱!小西貝和萍萍不停地拍手為她鼓掌。
跳了那麽久,小西貝小茜兒和蘋萍收起橡皮筋該休息了,她們看看其他的孩子,小敏小玲和海峰正在打麥場邊上的草垛旁做運動。小敏雙手著地,兩隻腳猛地往上一抬,輕鬆地就搭在了草垛上,然後保持不動。小玲在光滑平坦的地上做了個側身翻,雙手伸開五指往地上,雙腿從右側努力往上抬起,再從左側落下,同時雙手抬起,身體站立,雙手迴到原位。這個動作孩子們叫“打自行車軲轆”。海峰更厲害,兩隻手在地上撐著,雙腳伸向天空方向,倒立著,還不停地交替左右手往前行走。
“太棒了!太棒了!加油……\"小西貝忍不住地稱讚,非常佩服他們。
打麥場又變成了雜技場。
調皮的孩子爬到高高的草垛上,躺在上邊曬太陽,下來的時候從一側“吃″的一聲滑下來,就像滑滑梯一樣。
在打麥場上有玩不完的遊戲,講不完的故事,心裏有說不盡的開心,每個人都收獲了忘不掉的迴憶……
這天然的場地成了村裏孩子們的樂園。這天,幾個小夥伴相約來到這片空地上。迎春不知從哪裏掏出一個自製的布球,興奮地喊道:“咱們踢球玩呀。”其他孩子立馬歡唿起來。
於是,一場簡單卻充滿歡樂的球賽就開始了。孩子們分成兩隊,用幾塊石頭當作球門。雖沒有正規球賽的規則複雜,但大家都玩得很認真。奔跑間,小西貝不小心摔了跟頭,沾了一身土,可臉上還是帶著大大的笑容爬起來繼續追球。小敏也興高采烈地奔跑著,追隨著球的方向,熱得汗流浹背。旁邊草垛上趴著幾隻懶洋洋的貓,偶爾被孩子們的喧鬧聲驚起,喵嗚幾聲後又臥下曬太陽。而遠處田地裏勞作的大人們看到這場景,也不禁露出會心的微笑,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在這片空地上,孩子們盡情享受著屬於他們的快樂時光,直到夕陽西下,才依依不舍地各自迴家。
第二天,小夥伴們又聚在了一起。這次,小玲推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出現在空地上。“看,這是我哥哥的自行車,咱今天學騎自行車咋樣?”小夥伴們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小玲先騎上去示範,隻見她歪歪扭扭地蹬著踏板,車子像是喝醉了酒一般左搖右晃。沒幾下就摔倒在地,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接著輪到小西貝了,她鼓足勇氣跨上車座,可是雙腳剛離地,車就往一邊倒去,好在周圍都是軟乎乎的草地,並沒有摔傷。小敏也躍躍欲試,可同樣狀況百出。
正當大家有些沮喪的時候,村裏的老木匠路過。他笑著說:“娃子們,騎車得掌握平衡嘞。”說著,他找了兩根長木棍綁在自行車兩側。有了這輔助工具,小夥伴們慢慢找到了感覺。小玲率先成功騎著轉了一圈,隨後其他人也逐漸學會了。迴到家裏,小西貝和田爺爺商量要借他的自行車用一會。田爺爺答應了。小西貝牽起那輛二八大杠車子高興地出了大門。到了門口大路上就上去騎車左一搖右一晃地到了村東打麥場。看到小玲還在,高興地喊道:“小玲,我也有自行車了,你看,我把我爺爺的自行車騎來了。”“那咱繼續騎車子玩吧。”小玲一邊說一邊用左腳踏在腳板上,隨著車輪的滾動,右腿邁過車座子,屁股穩穩地坐在車座上。她雙手牢牢握住車把,目光正視前方,堅定又自信。小西貝學著小玲的樣子,也勇敢地坐上去,努力掌好車把,兩腳用力地蹬起來。自行車在打麥場上一圈又一圈地轉,小玲和小西貝都掌握了騎車技巧,騎車都不打晃了。偶爾也會因為失誤從車上摔下來,不過都沒受傷。這一天真的太有成就感了!
每天隻要村裏的孩子有時間,肯定都會到打麥場來玩。與其說是打麥場,不如說是遊樂場。有時候遊樂場會變成足球場,有時候又會變成賽車場,車是破舊自行車,但是孩子們玩得很開心。
除了踢球和騎自行車,小夥伴們還經常在這裏做遊戲,玩得最多的是丟手絹和跳橡皮筋。有時調皮的男孩子會在空地上翻跟頭,有的男孩子還能倒立。這些農村娃玩的花樣真的很多,個個了不起。
小西貝那天吃過飯,媽媽要去上班了,讓小西貝帶著弟弟皮蛋一起玩。
小西貝和小茜兒還有皮蛋三個人一起手拉著手就到村東頭打麥場走去。
打麥場上很熱鬧,很多孩子圍在一起看嬌嬌的哥哥錦錦在做一隻大風箏。好大的一隻風箏,一根長長的竹竿,被劈成長長的竹條,又紮成一隻老鷹,用一大塊布糊上,後邊留著長長的尾巴,不像老鷹的尾巴,倒像鳳凰的尾巴。做好之好錦錦用筆寫了四個大字:“錦錦一號”。惹得孩子們哈哈大笑起來。錦錦說這隻是嚐試,今天要是試飛成功,接下來還會製作“錦錦二號”,“錦錦三號”,四號,五號……經過一番嚐試,老鷹風箏終於飛上了高高的天空,兩隻長尾巴隨風自由自在地擺動著,孩子們抬著頭仰望著,都忍不住高聲稱讚。
皮蛋跟著兩個姐姐很乖。小西貝喊來幾個小孩子一起圍成一圈,玩起了丟手絹。皮蛋也參加了。萍萍手裏拿著手絹,一邊圍著大家跑一邊唱著:“丟呀丟呀丟手絹,悄悄地丟在小朋友的後麵,大家不要告訴他……”她丟下手絹怕被發現仍又跑了半圈,然後在兩個孩子蹲著的間隙裏蹲了下來。看到萍萍也蹲下了,大家都趕快各自轉身看看身後。小茜兒一看後邊有手絹,撿起來再圍著大家跑,重複剛才萍萍的動作。這一次她放在了皮蛋的後麵。別看皮蛋年齡小,他聰明得很,遊戲規則全懂,他也學著姐姐的樣子拿起手絹跑了一圈,又丟在了嬌嬌後麵。孩子們很團結,配合得也很好。遊戲結束後,大家約定下一次來的時候要跳橡皮筋。
第二天小西貝早早地就帶著橡皮筋到打麥場去了。萍萍和小茜兒站在兩端,用腿撐起橡皮筋。小西貝開始熟練地跳起來,邊跳邊唱:“小河流水嘩啦啦,我和姐姐采棉花,姐姐采了三斤半,我采了一朵大紅花……”隻見小西貝兩隻腳跳來跳去,時而一隻腳踩在皮筋上,一瞬間又抬起;時而用腳勾住橡皮筋,跳到內跳到外;時而又轉身站住,開始下一個迴合。直到一不小心沒跳好,就該換下一個人跳了,然後小西貝就去換萍萍站在那裏撐住橡皮筋,小茜兒原地不動,萍萍開始跳橡皮筋。
萍萍喜歡跳《馬蘭花》。和剛才小西貝跳的動作不一樣,歌詞也不一樣。萍萍一邊唱一邊跳,“小皮球,架腳踢,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萍萍一直跳到九八九九一百一,動作輕盈連貫,沒出任何差錯。“萍萍跳得太好了!”小西貝誇獎道。萍萍很懂事,她看著小茜兒站了很久了,也想跳,於是主動走過去撐住橡皮筋,讓小茜兒也跳一會。小茜兒會跳小西貝剛才跳的那個《采棉花》,她不喜歡那詞,換成了唐詩版的,簡單太有趣了!隻見小茜兒兩隻腳交替著一起一落,在兩根橡皮筋之間來迴舞動,嘴裏熟練地念出一首首七言絕句,“日照香廬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小茜兒才是最棒的那個,不但皮筋跳得好,還自己改了歌詞,跳出了唐詩大聯唱!小西貝和萍萍不停地拍手為她鼓掌。
跳了那麽久,小西貝小茜兒和蘋萍收起橡皮筋該休息了,她們看看其他的孩子,小敏小玲和海峰正在打麥場邊上的草垛旁做運動。小敏雙手著地,兩隻腳猛地往上一抬,輕鬆地就搭在了草垛上,然後保持不動。小玲在光滑平坦的地上做了個側身翻,雙手伸開五指往地上,雙腿從右側努力往上抬起,再從左側落下,同時雙手抬起,身體站立,雙手迴到原位。這個動作孩子們叫“打自行車軲轆”。海峰更厲害,兩隻手在地上撐著,雙腳伸向天空方向,倒立著,還不停地交替左右手往前行走。
“太棒了!太棒了!加油……\"小西貝忍不住地稱讚,非常佩服他們。
打麥場又變成了雜技場。
調皮的孩子爬到高高的草垛上,躺在上邊曬太陽,下來的時候從一側“吃″的一聲滑下來,就像滑滑梯一樣。
在打麥場上有玩不完的遊戲,講不完的故事,心裏有說不盡的開心,每個人都收獲了忘不掉的迴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