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的蘇北農村,隻要錯過農忙那幾天,一年四季都少不了唱戲的。
小西貝從小就經常跟著大人一起到處去看戲。在自己住的平安村看過,姥姥家住的陳村也看過。
在小西貝的家鄉,唱得最多的戲有河南豫劇,京劇,還有梆子戲。
那時小西貝還很小,不懂那麽多,隻知道有成群結隊的人,陸陸續續地朝一個方向湧。有的早早吃過飯搬個小板凳及早在前邊空地上占個地方,有的手裏拿個饅頭啃著就去了。有背著小孩子的,有一手拎一個大孩子的,還有扶著老人慢慢走著的。也有頭上紮著紗巾的姑娘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嘰嘰喳喳一路說笑的。年齡稍大點的男孩子會爬到牆頭上,高高地坐著。就連樹上也偶爾會結一兩個人。
這天小西貝聽說奶奶經常去趕集的鄰村那個菜市場旁邊搭戲台子了,這幾天大人們天天去看戲。
“真的嗎?太好了!我最喜歡看大花臉了……”小西貝興奮地跳起來。腦海裏馬上浮現出一個個臉譜和淨旦醜之類的形象來。有的在戲台上翻跟頭,有的踱著小碎步,有的聲音高亢嘹亮,有的情緒激動似在哭泣……
小西貝也沒和家裏人說一聲,心裏想著去看戲馬上就付諸行動。自己一個人就出了門往村後小路走去。
村後有一大塊麥地。陽春三月,麥苗長得蓬勃茂盛,那翠色欲流的葉片映著陽光隨風輕輕擺動,清新的草香撲麵而來,麥地裏夾雜著一些乳白的薺菜花和少許淺黃的米蒿花。白色的小蝴蝶成雙成對地跳著舞,嗡嗡的小蜜蜂在給它們伴奏。
大塊長方形的麥地裏從村後一直到遠端有一條斜斜的羊腸小道,那是平時趕集的人們嫌遠不想走大路踩出來的一條小路。
小西貝順著這條麥田小道一直往東北方向走,一路上空氣清新環境宜人,心情格外舒暢。“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閑?男子打仗,到邊關,女子紡織,在家園。白天去種地,夜晚來紡棉,千針萬線可都是她們連呐,啊啊啊啊啊啊啊~……”小西貝不由自主唱起了戲曲。這首戲曲小夥伴們個個都會唱。
走著走著,眼看到了麥地的盡頭,再往前就是通往集市的大路了。小西貝來到大路上,記得媽媽說過走路要走右邊,小西貝看路上沒有自行車,快走了幾步到了大路右邊,然後直往北走。“不知現在戲開始了沒有,我得走快點,晚了萬一唱完了,就看不到唱戲了。”小西貝心裏這麽想著,同時加快了腳步。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個稍微躬腰的老頭,後背著雙手,不緊不慢地走著。“咦,那不是小敏的老爺爺嗎?”老爺爺,就是曾祖父,在小西貝的家鄉話中,都是喊老爺爺,曾祖母要喊作老奶奶。
“老爺爺,老爺爺……”
“哎……,這不是小西貝嗎?你自己來的?你幹啥去乖乖?”
“老爺爺,聽說咱趕集的市場上有唱戲的,是真的不?”
“那還有假?我這不也是去聽戲的?”
“老爺爺,你能帶我去不?那戲台子門口有要票的嗎?我想跟著你一起進去。”
“好,老爺爺帶你一起去……你見小敏了嗎?今天你沒和小敏玩?”
“沒有,我聽說有唱戲的沒來及喊人就自己來了,我怕唱完嘍看不上戲啦……”
很快到了搭戲台子的門口,果然有兩個人站在那裏要票。老爺爺花了幾毛錢買了一張票,小孩子不要票,但是一個小孩子單獨去是不讓進的。小西貝緊緊跟著小敏的老爺爺,盡管不是自己的親老爺爺,那也是一個村的,他也同意帶著她一起進去。看大門的人不問那麽多,隻要是有大人帶著的小孩都讓進。為了能順利進場,小西貝用一隻手攥緊老爺爺的衣角,隨著人群往裏走。
終於到了戲台前麵,老爺爺在一個空位上坐了下來,對小西貝說,“你也坐下吧,一會就開始了。”小西貝看了看附近的人,沒有自己認識的,也沒有幾個是小孩子。她哪裏坐得住?“老爺爺,你自己在這裏坐吧,我想到最前麵去,一會看完戲我自己迴家就行,你不用管我了。”話音剛落小西貝就跑到前麵去了。
戲台上還是空的,靠戲台最近的最前麵觀眾全是小孩,小男孩小女孩都有。身穿鮮豔毛衣頭上紮兩隻小辮子的大姐姐,留著齊耳的學生頭齊齊的劉海的小妺妹,小平頭穿著運動服的小哥哥,還有留著月牙兒頭發的小弟弟……他們有的手裏拿著糖葫蘆,有的嘴裏嚼著泡泡糖,也有嗑瓜子的,還有的什麽吃的也沒帶,站在那裏不安分,走到後台偷看演員們化妝的。
小西貝也沒帶零食,看人家的孩子吃糖葫蘆饞得直流口水。心想迴到家給媽媽要幾毛錢,下次看戲一定也買一串。
那幾個調皮的孩子掀了掀後台擋著的大厚布,一個個鑽進了布的裏邊。過了一小會,突然又全部退了出來。小西貝也很好奇,那裏麵的人都在幹什麽呢?他們啥時候上台表演?圍著戲台子轉了半圈,小西貝也到後台看演員們化妝了。隻見裏邊坐著兩個好看的阿姨,正在對著鏡子打扮。一個說,哎呀,我這個嘴唇畫偏了,我得擦了重新畫。另一個說,你幫我看看我今天的妝化得怎麽樣?
她們的戲服好漂亮呀,花花綠綠的,長長的?子,長長的裙子,頭上也戴著鑲滿珠寶的頭飾。
這是小西貝第一次看到唱戲的演員化妝,以前跟著奶奶去看過幾次戲,奶奶不讓亂跑。
正看得津津有味,突然來了一個大花臉,掛著長長的胡子,穿著唱戲的長袍子,腰裏還有一個圓圓的圈,不知是演哪個角色的。他徑直往這邊走過來,大喊一聲,“小孩走開!”“哇”的一聲,小孩子們全部退出來了,一個個迴到原來站著的位置。小西貝吃了一驚,不隻是那聲音有點大,那個兇神惡煞的大花臉著實讓小孩子害怕。
過了一會終於有人出場了。先上台的是一個好看的阿姨,穿著粉紅的長袍子,揮動著長長的袖子在戲台上走著小碎步轉圈圈,嘴裏吚吚呀呀地唱著,幾位大叔在戲台的一側吹吹打打,敲鑼的打鼓的,好不熱鬧。
台下觀眾都停止了說話,全部目不轉睛地盯著同一個方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好!”台上阿姨表演一陣結束,台下的男女老少觀眾異口同聲地喊著,同時送上了熱烈的掌聲。
又上來兩個人,一男一女,男的沒戴帽子,紮著長長的頭發,像大姑娘的長馬尾,高高的紮在頭頂,穿著長袍子。女的看起來不像壞人,打扮得也很好看。
不多久那個大花臉也上台表演了,“喳喳喳喳喳……”聽不懂他在說什麽,那聲音真的有氣勢。
不知又過了多久,戲唱完了。由於人太多,小西貝隨著湧動的人群就出去了,沒找老爺爺就自己走著迴了家。
田奶奶在家門囗看到小西貝迴來了,喊住問道:“這一晌午你跑哪去了?你媽媽找你幾遍了,問別的小閨女沒一個見你的,往後可別亂跑了……”
“我到北邊集上去看戲了,那裏有唱戲的。”小西貝迴答道。
“哦。唱的啥戲?好看不?”
“不知道是啥名,唱的也聽不懂。”
“那你看的啥?”
“看熱鬧……”
其實小西貝根本就沒看懂,也不知道演的什麽故事,一場戲全看完,就沒有一句能聽懂的。但是效果達到了,小西貝和看懂的那些大人們一樣,也興奮了一整天,甚至比他們記得還深刻。
小西貝從小就經常跟著大人一起到處去看戲。在自己住的平安村看過,姥姥家住的陳村也看過。
在小西貝的家鄉,唱得最多的戲有河南豫劇,京劇,還有梆子戲。
那時小西貝還很小,不懂那麽多,隻知道有成群結隊的人,陸陸續續地朝一個方向湧。有的早早吃過飯搬個小板凳及早在前邊空地上占個地方,有的手裏拿個饅頭啃著就去了。有背著小孩子的,有一手拎一個大孩子的,還有扶著老人慢慢走著的。也有頭上紮著紗巾的姑娘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嘰嘰喳喳一路說笑的。年齡稍大點的男孩子會爬到牆頭上,高高地坐著。就連樹上也偶爾會結一兩個人。
這天小西貝聽說奶奶經常去趕集的鄰村那個菜市場旁邊搭戲台子了,這幾天大人們天天去看戲。
“真的嗎?太好了!我最喜歡看大花臉了……”小西貝興奮地跳起來。腦海裏馬上浮現出一個個臉譜和淨旦醜之類的形象來。有的在戲台上翻跟頭,有的踱著小碎步,有的聲音高亢嘹亮,有的情緒激動似在哭泣……
小西貝也沒和家裏人說一聲,心裏想著去看戲馬上就付諸行動。自己一個人就出了門往村後小路走去。
村後有一大塊麥地。陽春三月,麥苗長得蓬勃茂盛,那翠色欲流的葉片映著陽光隨風輕輕擺動,清新的草香撲麵而來,麥地裏夾雜著一些乳白的薺菜花和少許淺黃的米蒿花。白色的小蝴蝶成雙成對地跳著舞,嗡嗡的小蜜蜂在給它們伴奏。
大塊長方形的麥地裏從村後一直到遠端有一條斜斜的羊腸小道,那是平時趕集的人們嫌遠不想走大路踩出來的一條小路。
小西貝順著這條麥田小道一直往東北方向走,一路上空氣清新環境宜人,心情格外舒暢。“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閑?男子打仗,到邊關,女子紡織,在家園。白天去種地,夜晚來紡棉,千針萬線可都是她們連呐,啊啊啊啊啊啊啊~……”小西貝不由自主唱起了戲曲。這首戲曲小夥伴們個個都會唱。
走著走著,眼看到了麥地的盡頭,再往前就是通往集市的大路了。小西貝來到大路上,記得媽媽說過走路要走右邊,小西貝看路上沒有自行車,快走了幾步到了大路右邊,然後直往北走。“不知現在戲開始了沒有,我得走快點,晚了萬一唱完了,就看不到唱戲了。”小西貝心裏這麽想著,同時加快了腳步。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個稍微躬腰的老頭,後背著雙手,不緊不慢地走著。“咦,那不是小敏的老爺爺嗎?”老爺爺,就是曾祖父,在小西貝的家鄉話中,都是喊老爺爺,曾祖母要喊作老奶奶。
“老爺爺,老爺爺……”
“哎……,這不是小西貝嗎?你自己來的?你幹啥去乖乖?”
“老爺爺,聽說咱趕集的市場上有唱戲的,是真的不?”
“那還有假?我這不也是去聽戲的?”
“老爺爺,你能帶我去不?那戲台子門口有要票的嗎?我想跟著你一起進去。”
“好,老爺爺帶你一起去……你見小敏了嗎?今天你沒和小敏玩?”
“沒有,我聽說有唱戲的沒來及喊人就自己來了,我怕唱完嘍看不上戲啦……”
很快到了搭戲台子的門口,果然有兩個人站在那裏要票。老爺爺花了幾毛錢買了一張票,小孩子不要票,但是一個小孩子單獨去是不讓進的。小西貝緊緊跟著小敏的老爺爺,盡管不是自己的親老爺爺,那也是一個村的,他也同意帶著她一起進去。看大門的人不問那麽多,隻要是有大人帶著的小孩都讓進。為了能順利進場,小西貝用一隻手攥緊老爺爺的衣角,隨著人群往裏走。
終於到了戲台前麵,老爺爺在一個空位上坐了下來,對小西貝說,“你也坐下吧,一會就開始了。”小西貝看了看附近的人,沒有自己認識的,也沒有幾個是小孩子。她哪裏坐得住?“老爺爺,你自己在這裏坐吧,我想到最前麵去,一會看完戲我自己迴家就行,你不用管我了。”話音剛落小西貝就跑到前麵去了。
戲台上還是空的,靠戲台最近的最前麵觀眾全是小孩,小男孩小女孩都有。身穿鮮豔毛衣頭上紮兩隻小辮子的大姐姐,留著齊耳的學生頭齊齊的劉海的小妺妹,小平頭穿著運動服的小哥哥,還有留著月牙兒頭發的小弟弟……他們有的手裏拿著糖葫蘆,有的嘴裏嚼著泡泡糖,也有嗑瓜子的,還有的什麽吃的也沒帶,站在那裏不安分,走到後台偷看演員們化妝的。
小西貝也沒帶零食,看人家的孩子吃糖葫蘆饞得直流口水。心想迴到家給媽媽要幾毛錢,下次看戲一定也買一串。
那幾個調皮的孩子掀了掀後台擋著的大厚布,一個個鑽進了布的裏邊。過了一小會,突然又全部退了出來。小西貝也很好奇,那裏麵的人都在幹什麽呢?他們啥時候上台表演?圍著戲台子轉了半圈,小西貝也到後台看演員們化妝了。隻見裏邊坐著兩個好看的阿姨,正在對著鏡子打扮。一個說,哎呀,我這個嘴唇畫偏了,我得擦了重新畫。另一個說,你幫我看看我今天的妝化得怎麽樣?
她們的戲服好漂亮呀,花花綠綠的,長長的?子,長長的裙子,頭上也戴著鑲滿珠寶的頭飾。
這是小西貝第一次看到唱戲的演員化妝,以前跟著奶奶去看過幾次戲,奶奶不讓亂跑。
正看得津津有味,突然來了一個大花臉,掛著長長的胡子,穿著唱戲的長袍子,腰裏還有一個圓圓的圈,不知是演哪個角色的。他徑直往這邊走過來,大喊一聲,“小孩走開!”“哇”的一聲,小孩子們全部退出來了,一個個迴到原來站著的位置。小西貝吃了一驚,不隻是那聲音有點大,那個兇神惡煞的大花臉著實讓小孩子害怕。
過了一會終於有人出場了。先上台的是一個好看的阿姨,穿著粉紅的長袍子,揮動著長長的袖子在戲台上走著小碎步轉圈圈,嘴裏吚吚呀呀地唱著,幾位大叔在戲台的一側吹吹打打,敲鑼的打鼓的,好不熱鬧。
台下觀眾都停止了說話,全部目不轉睛地盯著同一個方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好!”台上阿姨表演一陣結束,台下的男女老少觀眾異口同聲地喊著,同時送上了熱烈的掌聲。
又上來兩個人,一男一女,男的沒戴帽子,紮著長長的頭發,像大姑娘的長馬尾,高高的紮在頭頂,穿著長袍子。女的看起來不像壞人,打扮得也很好看。
不多久那個大花臉也上台表演了,“喳喳喳喳喳……”聽不懂他在說什麽,那聲音真的有氣勢。
不知又過了多久,戲唱完了。由於人太多,小西貝隨著湧動的人群就出去了,沒找老爺爺就自己走著迴了家。
田奶奶在家門囗看到小西貝迴來了,喊住問道:“這一晌午你跑哪去了?你媽媽找你幾遍了,問別的小閨女沒一個見你的,往後可別亂跑了……”
“我到北邊集上去看戲了,那裏有唱戲的。”小西貝迴答道。
“哦。唱的啥戲?好看不?”
“不知道是啥名,唱的也聽不懂。”
“那你看的啥?”
“看熱鬧……”
其實小西貝根本就沒看懂,也不知道演的什麽故事,一場戲全看完,就沒有一句能聽懂的。但是效果達到了,小西貝和看懂的那些大人們一樣,也興奮了一整天,甚至比他們記得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