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稷山此時還在梁木上竭力地維持著平衡,他聚精會神地觀察著蒙古包內的情況,黑暗中被子彈擊中的枕頭流出了黑色的血液,浸染在臥榻上,形成了鮮明的血漬,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切場景都好似在迴溯一般,先是血漬變淡,枕頭上凹痕消失,再是那些掉落在地上的淩亂毛絮開始收攏,梁木上的彈孔消失,就像是一切都沒發生過一樣。
但是氈布簾旁的風鈴卻沉寂了下去,背身鬼的靈異力量也似乎不見了蹤跡,但徐稷山卻依舊沒敢從狹窄的梁木上下去,可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徐稷山深知,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的贏麵隻會越來越小,而且現在他的贏麵就已經是微乎其微了。
糾結與痛苦之中,徐稷山走馬燈似的迴想起了不久前在這裏遭遇的一切,仿佛失敗已成定局,他索性下了最後一個決心,直接縱身從梁木上越下,蒙古包的地麵上激起一陣灰塵,徐稷山環顧四周,一邊向著蒙古包外走去,可是就在他即將推開氈布簾的前一刻,背身鬼的靈異氣息驟然出現,來自背身鬼的侵襲已然到來,猝不及防的徐稷山想要往後退去,但氈布簾後卻並不是出口了。
徐稷山直勾勾地盯著即將到達自己正後方的背身鬼,他隻看到了背身鬼那如麻杆一般的小半個身體,但就在此時,懸掛在氈布門簾旁的風鈴蔥半空中掉落,就在背身鬼彎鉤似的爪子即將觸碰到徐稷山後頸的前一刻,氈布門簾旁的風鈴落地,隨即是空洞的風鈴聲響起,徐稷山身後的背身鬼自聽到這空洞鈴聲的那一刻起就一動不動了,仿佛是被定身了一般,空洞的風鈴聲在逼仄的蒙古包裏的不斷迴響,愈演愈烈,而徐稷山身體裏那股躁動的風化鬼靈異力量也在這一刻平息了下去,但風鈴似乎並不是沒有副作用,徐稷山感覺自身的靈異力量就像是被套上了一層塑料薄膜一般,在平息下去的同時也被限製了大部分。
而他一迴頭就看到了背身鬼那張一片虛無的臉,就如同有一層薄霧蒙在上麵一般,如果季文昌在場就一定能夠發現,這背身鬼臉上的那層薄霧竟然和阻擊他的那些馭鬼者臉上的薄霧如出一轍,但就徐稷山迴頭看向背身鬼的前一刻,他忽然想到了什麽重要的事,他停下動作,從懷裏掏出一片折疊在一起的金箔,小心翼翼地把那已經腐朽得不成樣子,近乎破碎的風鈴包起。
緊接著他才迴頭看向背身鬼,背身鬼那猙獰可怖的利爪似乎距離他的脖頸隻有幾厘米不到,就在徐稷山站起身正對著背身鬼的那一刻,周遭的場景如同玻璃一般破碎,徐稷山眼前一黑,當視野能見度高起來時,他已經又迴到了鬼薩滿的所創造的靈異空間之中。
而崔淮已經被鬼薩滿的圖騰吞噬到隻剩下一個腦袋露在外麵來,崔淮臉色青灰,嘴唇緊閉,像是死去多時的模樣,如果不是鼻息處微弱的起伏,徐稷山真會當他已經死透了。
崔淮的身體已經完全陷落在了鬼薩滿的圖騰之中了,隻剩下一個腦袋露在外麵了,這著實讓徐稷山犯了難,他甚至都開始產生直接拋棄崔淮的想法了,因為現在崔淮這個樣子救出來也大概率是個累贅了,但現在的徐稷山道德感賀底線都是相對於以後要高很多的,所以他選擇盡最大努力取嚐試救援崔淮。
徐稷山觀察這這幅似乎看不到盡頭的壁畫,上麵的內容是一群人圍著篝火祭祀,而他們簇擁著的似乎就是之前的那鬼薩滿,隻不過現在壁畫上好像多了一層暗色的紡紗,不更準確地說應該是黑色的風沙,想必這就是之前被卷入其中的風化鬼了,徐稷山現在還仍然沒有任何頭緒,但好在他還有一個萬不得已的選擇,那就是他口袋裏用金箔包裝的腐朽風鈴,如果實在不行他就嚐試搖響這個鈴鐺來再看情況操作。
崔淮現在已經是陷入休克中了,這壁畫似乎是在抽離他體內的靈異力量,但是他卻動彈不得,就像是案板上的魚肉一般,任人宰割,而不遠處的風化鬼還在瘋狂地反抗相持著,要不然崔淮早就死在這裏了。
崔淮不清楚這裏到底是個什麽地方,這次參與到靈異事件簡直就像套娃一樣,先是詭異的古建築群落,再是鬼牧場和其中的蒙古包,再是淨白提燈中的詭異和羊頭骨厲鬼融合成的鬼薩滿和鬼薩滿所勾勒出的祭祀之地,這一切都仿佛是在不斷刷新崔淮的馭鬼者眼界,對於這些東西哪怕是京都的馭鬼者大家族中出生的崔淮都顯得有些太稚嫩了,誇張點說,就像是一個原始人從石器時代進入到蒸汽時代一樣,而他也從一個隻是知道靈異信息相對多的馭鬼者變成一個經曆多種靈異災害的馭鬼者,而至於代價是什麽,崔淮的現狀就是最好的寫照了。
果然是紙上得來終覺淺啊,崔淮現在的身體已經要到極限了,他的身體完全陷入了鬼薩滿的圖騰之中,意識處於一種想醒但是醒不來的狀態,但好在此時外界的徐稷山已經有了行動,他從口袋裏取出那隻被金箔小心包裹著的風鈴,他決定去為崔淮再冒險一次,死馬當做活馬醫了。
隻見得徐稷山搖動那鏽跡斑駁的風鈴,隨著一陣蒼老的鈴聲從中傳來,就像是臨死之人的癡語一般,徐稷山周遭場景發生變換,隨即視野一黑,他出來了,但隻是從鬼薩滿構造的祭祀之地來到了蒙古包中。
但是氈布簾旁的風鈴卻沉寂了下去,背身鬼的靈異力量也似乎不見了蹤跡,但徐稷山卻依舊沒敢從狹窄的梁木上下去,可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徐稷山深知,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的贏麵隻會越來越小,而且現在他的贏麵就已經是微乎其微了。
糾結與痛苦之中,徐稷山走馬燈似的迴想起了不久前在這裏遭遇的一切,仿佛失敗已成定局,他索性下了最後一個決心,直接縱身從梁木上越下,蒙古包的地麵上激起一陣灰塵,徐稷山環顧四周,一邊向著蒙古包外走去,可是就在他即將推開氈布簾的前一刻,背身鬼的靈異氣息驟然出現,來自背身鬼的侵襲已然到來,猝不及防的徐稷山想要往後退去,但氈布簾後卻並不是出口了。
徐稷山直勾勾地盯著即將到達自己正後方的背身鬼,他隻看到了背身鬼那如麻杆一般的小半個身體,但就在此時,懸掛在氈布門簾旁的風鈴蔥半空中掉落,就在背身鬼彎鉤似的爪子即將觸碰到徐稷山後頸的前一刻,氈布門簾旁的風鈴落地,隨即是空洞的風鈴聲響起,徐稷山身後的背身鬼自聽到這空洞鈴聲的那一刻起就一動不動了,仿佛是被定身了一般,空洞的風鈴聲在逼仄的蒙古包裏的不斷迴響,愈演愈烈,而徐稷山身體裏那股躁動的風化鬼靈異力量也在這一刻平息了下去,但風鈴似乎並不是沒有副作用,徐稷山感覺自身的靈異力量就像是被套上了一層塑料薄膜一般,在平息下去的同時也被限製了大部分。
而他一迴頭就看到了背身鬼那張一片虛無的臉,就如同有一層薄霧蒙在上麵一般,如果季文昌在場就一定能夠發現,這背身鬼臉上的那層薄霧竟然和阻擊他的那些馭鬼者臉上的薄霧如出一轍,但就徐稷山迴頭看向背身鬼的前一刻,他忽然想到了什麽重要的事,他停下動作,從懷裏掏出一片折疊在一起的金箔,小心翼翼地把那已經腐朽得不成樣子,近乎破碎的風鈴包起。
緊接著他才迴頭看向背身鬼,背身鬼那猙獰可怖的利爪似乎距離他的脖頸隻有幾厘米不到,就在徐稷山站起身正對著背身鬼的那一刻,周遭的場景如同玻璃一般破碎,徐稷山眼前一黑,當視野能見度高起來時,他已經又迴到了鬼薩滿的所創造的靈異空間之中。
而崔淮已經被鬼薩滿的圖騰吞噬到隻剩下一個腦袋露在外麵來,崔淮臉色青灰,嘴唇緊閉,像是死去多時的模樣,如果不是鼻息處微弱的起伏,徐稷山真會當他已經死透了。
崔淮的身體已經完全陷落在了鬼薩滿的圖騰之中了,隻剩下一個腦袋露在外麵了,這著實讓徐稷山犯了難,他甚至都開始產生直接拋棄崔淮的想法了,因為現在崔淮這個樣子救出來也大概率是個累贅了,但現在的徐稷山道德感賀底線都是相對於以後要高很多的,所以他選擇盡最大努力取嚐試救援崔淮。
徐稷山觀察這這幅似乎看不到盡頭的壁畫,上麵的內容是一群人圍著篝火祭祀,而他們簇擁著的似乎就是之前的那鬼薩滿,隻不過現在壁畫上好像多了一層暗色的紡紗,不更準確地說應該是黑色的風沙,想必這就是之前被卷入其中的風化鬼了,徐稷山現在還仍然沒有任何頭緒,但好在他還有一個萬不得已的選擇,那就是他口袋裏用金箔包裝的腐朽風鈴,如果實在不行他就嚐試搖響這個鈴鐺來再看情況操作。
崔淮現在已經是陷入休克中了,這壁畫似乎是在抽離他體內的靈異力量,但是他卻動彈不得,就像是案板上的魚肉一般,任人宰割,而不遠處的風化鬼還在瘋狂地反抗相持著,要不然崔淮早就死在這裏了。
崔淮不清楚這裏到底是個什麽地方,這次參與到靈異事件簡直就像套娃一樣,先是詭異的古建築群落,再是鬼牧場和其中的蒙古包,再是淨白提燈中的詭異和羊頭骨厲鬼融合成的鬼薩滿和鬼薩滿所勾勒出的祭祀之地,這一切都仿佛是在不斷刷新崔淮的馭鬼者眼界,對於這些東西哪怕是京都的馭鬼者大家族中出生的崔淮都顯得有些太稚嫩了,誇張點說,就像是一個原始人從石器時代進入到蒸汽時代一樣,而他也從一個隻是知道靈異信息相對多的馭鬼者變成一個經曆多種靈異災害的馭鬼者,而至於代價是什麽,崔淮的現狀就是最好的寫照了。
果然是紙上得來終覺淺啊,崔淮現在的身體已經要到極限了,他的身體完全陷入了鬼薩滿的圖騰之中,意識處於一種想醒但是醒不來的狀態,但好在此時外界的徐稷山已經有了行動,他從口袋裏取出那隻被金箔小心包裹著的風鈴,他決定去為崔淮再冒險一次,死馬當做活馬醫了。
隻見得徐稷山搖動那鏽跡斑駁的風鈴,隨著一陣蒼老的鈴聲從中傳來,就像是臨死之人的癡語一般,徐稷山周遭場景發生變換,隨即視野一黑,他出來了,但隻是從鬼薩滿構造的祭祀之地來到了蒙古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