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迴到曾經的馭鬼者派係,曾經時代的馭鬼者們隸屬派係不同於現在,信息詳盡周全,馭鬼者住哪裏,家裏有幾口人,養了幾條狗都能查出來。
在曾經信息流通比較閉塞的時代中,馭鬼者主要分為兩個派係,即南派和北派。
在分別割據一方的南派和北派馭鬼者中,其境遇相差甚遠,北派馭鬼者所處的大環境靈異資源要相較於南派馭鬼者們富足得多,所以關於組建靈異市場的分工也是有所不同
北派馭鬼者一般不從事靈異資源采集和運輸這樣艱巨的任務,他們通常從事靈異市場的搭建和買家賣家的關係梳理等需要人脈和豐富經驗的事情,就比如對於一些厲鬼和靈異物品進行特殊工藝的打包加工等,而這種技藝通常是馭鬼者祖上 一脈相傳下來的,旁人馭鬼者難以窺伺到其中的奧妙。
而這也不是說北派馭鬼者的大環境要相對於南派馭鬼者的大環境來說全然是優點,靈異圈是割裂的,但也是相對平衡的,大環境靈異資源相對富足的北派馭鬼者因為缺少足夠的曆練,偏居一隅,在關押厲鬼,解決高危害靈異事件等這些方麵是要普遍遜色於南派馭鬼者的。
故而北派馭鬼者一般從事的與靈異市場相關的工作是和南派馭鬼者有很大差異的,同樣也正因南派北派馭鬼者所通常從事的工作不同其所帶來的深遠影響也是不同的。
南派北派馭鬼者們沒有北派靈異圈那麽優渥富足的靈異生態,所以想要出人頭地就不可能說是像那些家有積蓄的北派馭鬼者一樣,偏居一隅地承蒙祖上福蔭,沒有這個命也享不了這個福,靈異圈的殘酷性在南派馭鬼者們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南派馭鬼者們生長在靈異資源普遍貧瘠的蠻荒之地,稀缺的靈異資源不足以供養數量基數如此之大的的南派馭鬼者們,這迫使他們不得不另尋出路。
而這個出路無關光不光彩,體不體麵,去偷也好,搶也罷,活下去成了第一要義,否則什麽都是免談。
而馭鬼者要活下去就必須要去尋找並創造新的靈異平衡,而這之中肯定是少不了靈異資源的供養的,所以最終的問題還是迴到了靈異資源的獲取這一個方麵。
但大多數南派馭鬼者是沒有辦法從當時的華國靈異圈製度下正常獲取到自己所需的靈異資源一樣,就像是現在窮苦人家想要買大城市的房子一樣,但區別就是現在時代還可以通過背幾十年的貸款來買而在曾經的華國靈異圈中有誰會給本就短命的馭鬼者們放貸並做擔保呢?
或許這聽起來很魔幻,但現實往往就是魔幻而又沒有邏輯,以至於後麵的南派馭鬼者們的離譜操作也算不上離譜了。
把話題迴到南派馭鬼者們棲居的地理位置方麵上,這是一個怎樣的地理位置呢?南派馭鬼者們大多不是居住在氣候宜人的南方,而是居於荒涼蒼茫的西北角落,那裏是南派馭鬼者們的靈異資源中轉站,這裏遠離了城市的繁華與喧囂,是馭鬼者們交易活動的不二之選,並且那裏有當時馭鬼者們約定俗成的條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馭鬼者們的明爭暗鬥。
而很多出名的南派馭鬼者是怎麽發家的呢?其實曾經的南派馭鬼者們沒有這麽窮,他們還是有途徑去獲取靈異資源的,隻不過哪怕是有途徑也並不意味著可以無窮無盡。
而這個途徑是什麽呢?那就是盜墓,相對於涉足那些未知恐怖的靈異之地,去找尋自己所需的卻蹤跡知之甚少的靈異力量,很明顯盜挖前人馭鬼者的墳墓是更有性價比的。
在曾經時代繁榮昌盛的華國靈異圈中,也可以說是遠古華國靈異圈中,馭鬼者基數龐大,也因此誕生出的優秀馭鬼者數不勝數,故而給後世留下的遺藏就會多。
而他們死後的遺藏當然也是一般馭鬼者難以接觸到的,但是南派馭鬼者們心照不宣地把他們的墳墓也當做了前人馭鬼者所留下的遺藏之一,所以也就會衍生出靈異圈土夫子這一職業了。
又因為華國人入土為安的觀念,很多有點實力的馭鬼者死後都會把自己安葬在偏僻荒蕪的地方,盡量做到不給後人添亂 。
當然了,這是對一般的有點實力的馭鬼者而言,對於那種真正頂級的馭鬼者,肯定就是選擇把自己安葬在靈異之地中了,隻不過這種都是少之又少的存在。
大部分厲害一點的馭鬼者都是沒有這種手段的,所以他們就會退而求其次,選擇把自己葬在一些偏僻而又荒無人煙的地方,就比如南境和西北境的角落等,但選擇把自己葬在西北境角落的馭鬼者要比把自己葬在南境角落的馭鬼者多得多,因為西北境的南派馭鬼者們是有著不俗的兜底能力的,相對於守成而又安定的北派馭鬼者而言。
但也有不少的馭鬼者會把自己葬在南境的角落,如奉水市後的雪鬆山裏,這裏其實是一個默認的馭鬼者公墓,在以前據說是一塊葬人的風水寶地,葬在這裏可以福澤子孫後代,所以這裏也葬著不少的馭鬼者。
但和總部的馭鬼者公墓有所區別的一點是,葬在這裏的馭鬼者都是那種的不知名野生馭鬼者,對於他們的資料就連總部都知之甚少,甚至他們的墓碑上也隻有一個在靈異圈中的代號而已,也因此這裏是南派馭鬼者們盜墓都不太敢觸及的禁區。
而很多出名的南派馭鬼者們發家的手段都是盜挖前人馭鬼者的墳墓,故而可以說那些前人馭鬼者所埋葬之地就是後人南派馭鬼者發家之根基。
而盜挖已經存留於世有一些年頭的馭鬼者墳墓顯然不是什麽易事,在西北境的角落中,留存下來的幸免於難的馭鬼者墳墓往往不是衣冠塚就是太過於兇險的墳墓。
因為那些難度沒有那麽大的馭鬼者墳墓早就被生長於蠻荒又靈異資源匱乏的南派馭鬼者給扒了個幹淨。
但這也不能說全然是南派馭鬼者們的錯,華國靈異圈甚至是世界靈異圈的馭鬼者生存環境永遠都是弱肉強食的,北派馭鬼者靈異資源富足有富足的過法,南派馭鬼者靈異資源匱乏也有匱乏的活法,生物總會尋找到自己的出路。
但在當時的這個製度並不完善的華國靈異圈中,南派馭鬼者們這個所謂匱乏的活法也就注定了是不光彩的。
但盜挖前人馭鬼者的墳墓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前人馭鬼者所留下的墳墓再多也會有山窮水盡的時候。
但長遠的事情不是當時窘迫的南派馭鬼者應該考慮的,反正當時還有那麽多馭鬼者的墳墓留在不知名角落和蠻荒之地,他們去盜挖的墳墓數量和留滯於此的墳墓總量相比是九牛一毛。
而且哪怕他們長時間不去盜挖,也不見得那些墳墓就得以保存,時間的侵蝕會摧毀一切所謂的後手。
並且那些埋葬於南派荒蕪之地的頂級馭鬼者他們本就自身厲鬼組合十分強大,還省去了南派馭鬼者們物色厲鬼的這一個環節。
其實在後世馭鬼者們看來,南派馭鬼者們對那些馭鬼者墳墓的盜挖其實是利大於弊的。
南派馭鬼者們盜挖前人馭鬼者的墳墓,讓這些生前就駕馭了許多頂級厲鬼的的馭鬼者們把自己身上所剩寶貴的靈異資源返還給了靈異圈,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靈異資源在華國靈異圈的流通。
畢竟這些頂級馭鬼者身上最值錢的不就是他們駕馭的強大厲鬼嗎,通過這種方式,南派馭鬼者中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強大馭鬼者,變相地促進了當時華國靈異圈的繁榮發展。
而北派就沒有像南派這般湧現出那麽多的強大馭鬼者,這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南派馭鬼者的這種冒進野心,或許這就是安定富足的環境帶來的弊端之一吧。
北派馭鬼者們當然有著不少的頂級靈異資源,而這種頂級靈異資源也是一般不會流入到靈異市場中的,由內部消化。
就像是南派馭鬼者那些傳承已久的厲鬼不會有多少流通到北派馭鬼者手中一樣,頂級的靈異資源,可以說是華國靈異圈裏的硬通貨了,就像是戰亂時期的黃金一樣,其價值不言而喻。
但南派靈異圈這樣的輝煌背後也是難以想象的鮮血和死亡,因為最初開始盜挖馭鬼者墳墓的那一批南派馭鬼者也是沒有經驗的,他們大多慘死於那些墳墓主人身上的厲鬼,但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在經過南派馭鬼者經年累月的探究與摸索後,終於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盜墓手法,並且也獨創了一種可以把那些死去馭鬼者身上厲鬼剝離出來並駕馭的方法,雖然其中也有著不小的風險,但這在那個時代的南派馭鬼者麵前可算不上什麽大問題。
駕馭靈異力量就是會有風險的,隻不過是風險大小而已,況且這是曾經出類拔萃的優秀馭鬼者所駕馭的厲鬼,駕馭後所帶來的收益可以大到他們忽略這些致命的風險,由此可見,這其中對於生長於蠻荒之地的貧窮南派馭鬼者誘惑相當之大。
畢竟事在人為,不適合這一行的南派馭鬼者早就已經被南派靈異圈的大環境給淘汰掉了,那個時代的馭鬼者不像現在時代的馭鬼者一般,得過且過,隨波逐流。
他們爭強好勝,對於在靈異圈中出人頭地的渴望遠非現在馭鬼者所能及,至少相對於常久安所處的這個時代的馭鬼者是這樣的。
這也就是為什麽那個時代的馭鬼者們普遍壽命要比常久安所處的這個時代的馭鬼者們長的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那個時代的華國南派靈異圈中,駕馭靈異後還能活個10-20年的馭鬼者數不勝數,至少占了馭鬼者中的六成,剩下四成也大多可以活個五到十年,所以說那個時代靈異圈,其發展趨勢還是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姿的,同樣也正因如此才孕育出了那個群英薈萃的靈異時代。
南派馭鬼者麵前通過盜挖前人馭鬼者的墳墓發家,促進了靈異資源在靈異市場中的流通,並且讓那些頂級靈異資源在最大程度地發揮了它們的作用,而不是束之高閣。
言歸正傳,常久安在蘇醒過來之後,他難以置信他還活著,但不知為何他感覺自己變得奇怪了起來。
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他感覺就像是抑鬱症患者對生活無感一般,就連喜怒哀樂都變得寡淡了起來,對外界的感知也變得遲鈍了起來,或者說這是一種人性本能的消弭與褪色。
但是頭頂上這隻散發著陰冷氣息的椎帽卻讓他感到爛若披掌(形容非常熟悉的一個成語),盡管這頂椎帽戴在他的頭上看起來是那樣的違和,並且常久安有預感如果摘下這隻散發著陰冷氣息的椎帽就一定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事實就是如此,可以說椎帽鬼的這隻鬼椎帽已經和此刻死而複生的常久安融為一體了,或者說這才是常久安能夠活下來的真正原因。
至少在現在,常久安頭上的這隻椎帽於他而言非常重要,重要到關乎他的生死,所幸的是常久安不是倔驢會去傻到去嚐試摘下頭頂的這隻椎帽,好奇心害死貓這個道理常久安可以說是在熟悉不過了……
眼下的情形對於將死的常久安而言勉強算是一個好消息吧,隻要保護好這頂椎帽,不要讓其他的外界因素影響到這頂椎帽,常久安就能再多苟活一會兒了。
雖然說此刻的常久安所重新活了過來,但他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多的喜悅,常久安現在開始對一切都寡淡了起來,就連對自己那布滿青灰色死氣的身體也沒有過多的驚訝了,一切都是那樣的稀鬆平常而又詭異。
常久安的人性消弭了一部分,這不是他的錯覺,他自認為是一個具有阿q精神的人,因為幼年時期的經曆,他對這種消極悲觀的情緒很是敏感,但身體現在的這種無欲無求的狀態卻讓他感到手足無措,就像是幼年時被霸淩一樣的手足無措。
忽然他目光一轉,眼睛看向小巷的拐角處,三個狼狽不堪的人影出現在他的視野內,常久安帶著死氣的灰白眼眸直勾勾地盯著看著他們,不詳的預感再次湧上常久安的心頭。
在曾經信息流通比較閉塞的時代中,馭鬼者主要分為兩個派係,即南派和北派。
在分別割據一方的南派和北派馭鬼者中,其境遇相差甚遠,北派馭鬼者所處的大環境靈異資源要相較於南派馭鬼者們富足得多,所以關於組建靈異市場的分工也是有所不同
北派馭鬼者一般不從事靈異資源采集和運輸這樣艱巨的任務,他們通常從事靈異市場的搭建和買家賣家的關係梳理等需要人脈和豐富經驗的事情,就比如對於一些厲鬼和靈異物品進行特殊工藝的打包加工等,而這種技藝通常是馭鬼者祖上 一脈相傳下來的,旁人馭鬼者難以窺伺到其中的奧妙。
而這也不是說北派馭鬼者的大環境要相對於南派馭鬼者的大環境來說全然是優點,靈異圈是割裂的,但也是相對平衡的,大環境靈異資源相對富足的北派馭鬼者因為缺少足夠的曆練,偏居一隅,在關押厲鬼,解決高危害靈異事件等這些方麵是要普遍遜色於南派馭鬼者的。
故而北派馭鬼者一般從事的與靈異市場相關的工作是和南派馭鬼者有很大差異的,同樣也正因南派北派馭鬼者所通常從事的工作不同其所帶來的深遠影響也是不同的。
南派北派馭鬼者們沒有北派靈異圈那麽優渥富足的靈異生態,所以想要出人頭地就不可能說是像那些家有積蓄的北派馭鬼者一樣,偏居一隅地承蒙祖上福蔭,沒有這個命也享不了這個福,靈異圈的殘酷性在南派馭鬼者們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南派馭鬼者們生長在靈異資源普遍貧瘠的蠻荒之地,稀缺的靈異資源不足以供養數量基數如此之大的的南派馭鬼者們,這迫使他們不得不另尋出路。
而這個出路無關光不光彩,體不體麵,去偷也好,搶也罷,活下去成了第一要義,否則什麽都是免談。
而馭鬼者要活下去就必須要去尋找並創造新的靈異平衡,而這之中肯定是少不了靈異資源的供養的,所以最終的問題還是迴到了靈異資源的獲取這一個方麵。
但大多數南派馭鬼者是沒有辦法從當時的華國靈異圈製度下正常獲取到自己所需的靈異資源一樣,就像是現在窮苦人家想要買大城市的房子一樣,但區別就是現在時代還可以通過背幾十年的貸款來買而在曾經的華國靈異圈中有誰會給本就短命的馭鬼者們放貸並做擔保呢?
或許這聽起來很魔幻,但現實往往就是魔幻而又沒有邏輯,以至於後麵的南派馭鬼者們的離譜操作也算不上離譜了。
把話題迴到南派馭鬼者們棲居的地理位置方麵上,這是一個怎樣的地理位置呢?南派馭鬼者們大多不是居住在氣候宜人的南方,而是居於荒涼蒼茫的西北角落,那裏是南派馭鬼者們的靈異資源中轉站,這裏遠離了城市的繁華與喧囂,是馭鬼者們交易活動的不二之選,並且那裏有當時馭鬼者們約定俗成的條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馭鬼者們的明爭暗鬥。
而很多出名的南派馭鬼者是怎麽發家的呢?其實曾經的南派馭鬼者們沒有這麽窮,他們還是有途徑去獲取靈異資源的,隻不過哪怕是有途徑也並不意味著可以無窮無盡。
而這個途徑是什麽呢?那就是盜墓,相對於涉足那些未知恐怖的靈異之地,去找尋自己所需的卻蹤跡知之甚少的靈異力量,很明顯盜挖前人馭鬼者的墳墓是更有性價比的。
在曾經時代繁榮昌盛的華國靈異圈中,也可以說是遠古華國靈異圈中,馭鬼者基數龐大,也因此誕生出的優秀馭鬼者數不勝數,故而給後世留下的遺藏就會多。
而他們死後的遺藏當然也是一般馭鬼者難以接觸到的,但是南派馭鬼者們心照不宣地把他們的墳墓也當做了前人馭鬼者所留下的遺藏之一,所以也就會衍生出靈異圈土夫子這一職業了。
又因為華國人入土為安的觀念,很多有點實力的馭鬼者死後都會把自己安葬在偏僻荒蕪的地方,盡量做到不給後人添亂 。
當然了,這是對一般的有點實力的馭鬼者而言,對於那種真正頂級的馭鬼者,肯定就是選擇把自己安葬在靈異之地中了,隻不過這種都是少之又少的存在。
大部分厲害一點的馭鬼者都是沒有這種手段的,所以他們就會退而求其次,選擇把自己葬在一些偏僻而又荒無人煙的地方,就比如南境和西北境的角落等,但選擇把自己葬在西北境角落的馭鬼者要比把自己葬在南境角落的馭鬼者多得多,因為西北境的南派馭鬼者們是有著不俗的兜底能力的,相對於守成而又安定的北派馭鬼者而言。
但也有不少的馭鬼者會把自己葬在南境的角落,如奉水市後的雪鬆山裏,這裏其實是一個默認的馭鬼者公墓,在以前據說是一塊葬人的風水寶地,葬在這裏可以福澤子孫後代,所以這裏也葬著不少的馭鬼者。
但和總部的馭鬼者公墓有所區別的一點是,葬在這裏的馭鬼者都是那種的不知名野生馭鬼者,對於他們的資料就連總部都知之甚少,甚至他們的墓碑上也隻有一個在靈異圈中的代號而已,也因此這裏是南派馭鬼者們盜墓都不太敢觸及的禁區。
而很多出名的南派馭鬼者們發家的手段都是盜挖前人馭鬼者的墳墓,故而可以說那些前人馭鬼者所埋葬之地就是後人南派馭鬼者發家之根基。
而盜挖已經存留於世有一些年頭的馭鬼者墳墓顯然不是什麽易事,在西北境的角落中,留存下來的幸免於難的馭鬼者墳墓往往不是衣冠塚就是太過於兇險的墳墓。
因為那些難度沒有那麽大的馭鬼者墳墓早就被生長於蠻荒又靈異資源匱乏的南派馭鬼者給扒了個幹淨。
但這也不能說全然是南派馭鬼者們的錯,華國靈異圈甚至是世界靈異圈的馭鬼者生存環境永遠都是弱肉強食的,北派馭鬼者靈異資源富足有富足的過法,南派馭鬼者靈異資源匱乏也有匱乏的活法,生物總會尋找到自己的出路。
但在當時的這個製度並不完善的華國靈異圈中,南派馭鬼者們這個所謂匱乏的活法也就注定了是不光彩的。
但盜挖前人馭鬼者的墳墓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前人馭鬼者所留下的墳墓再多也會有山窮水盡的時候。
但長遠的事情不是當時窘迫的南派馭鬼者應該考慮的,反正當時還有那麽多馭鬼者的墳墓留在不知名角落和蠻荒之地,他們去盜挖的墳墓數量和留滯於此的墳墓總量相比是九牛一毛。
而且哪怕他們長時間不去盜挖,也不見得那些墳墓就得以保存,時間的侵蝕會摧毀一切所謂的後手。
並且那些埋葬於南派荒蕪之地的頂級馭鬼者他們本就自身厲鬼組合十分強大,還省去了南派馭鬼者們物色厲鬼的這一個環節。
其實在後世馭鬼者們看來,南派馭鬼者們對那些馭鬼者墳墓的盜挖其實是利大於弊的。
南派馭鬼者們盜挖前人馭鬼者的墳墓,讓這些生前就駕馭了許多頂級厲鬼的的馭鬼者們把自己身上所剩寶貴的靈異資源返還給了靈異圈,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靈異資源在華國靈異圈的流通。
畢竟這些頂級馭鬼者身上最值錢的不就是他們駕馭的強大厲鬼嗎,通過這種方式,南派馭鬼者中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強大馭鬼者,變相地促進了當時華國靈異圈的繁榮發展。
而北派就沒有像南派這般湧現出那麽多的強大馭鬼者,這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南派馭鬼者的這種冒進野心,或許這就是安定富足的環境帶來的弊端之一吧。
北派馭鬼者們當然有著不少的頂級靈異資源,而這種頂級靈異資源也是一般不會流入到靈異市場中的,由內部消化。
就像是南派馭鬼者那些傳承已久的厲鬼不會有多少流通到北派馭鬼者手中一樣,頂級的靈異資源,可以說是華國靈異圈裏的硬通貨了,就像是戰亂時期的黃金一樣,其價值不言而喻。
但南派靈異圈這樣的輝煌背後也是難以想象的鮮血和死亡,因為最初開始盜挖馭鬼者墳墓的那一批南派馭鬼者也是沒有經驗的,他們大多慘死於那些墳墓主人身上的厲鬼,但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在經過南派馭鬼者經年累月的探究與摸索後,終於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盜墓手法,並且也獨創了一種可以把那些死去馭鬼者身上厲鬼剝離出來並駕馭的方法,雖然其中也有著不小的風險,但這在那個時代的南派馭鬼者麵前可算不上什麽大問題。
駕馭靈異力量就是會有風險的,隻不過是風險大小而已,況且這是曾經出類拔萃的優秀馭鬼者所駕馭的厲鬼,駕馭後所帶來的收益可以大到他們忽略這些致命的風險,由此可見,這其中對於生長於蠻荒之地的貧窮南派馭鬼者誘惑相當之大。
畢竟事在人為,不適合這一行的南派馭鬼者早就已經被南派靈異圈的大環境給淘汰掉了,那個時代的馭鬼者不像現在時代的馭鬼者一般,得過且過,隨波逐流。
他們爭強好勝,對於在靈異圈中出人頭地的渴望遠非現在馭鬼者所能及,至少相對於常久安所處的這個時代的馭鬼者是這樣的。
這也就是為什麽那個時代的馭鬼者們普遍壽命要比常久安所處的這個時代的馭鬼者們長的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那個時代的華國南派靈異圈中,駕馭靈異後還能活個10-20年的馭鬼者數不勝數,至少占了馭鬼者中的六成,剩下四成也大多可以活個五到十年,所以說那個時代靈異圈,其發展趨勢還是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姿的,同樣也正因如此才孕育出了那個群英薈萃的靈異時代。
南派馭鬼者麵前通過盜挖前人馭鬼者的墳墓發家,促進了靈異資源在靈異市場中的流通,並且讓那些頂級靈異資源在最大程度地發揮了它們的作用,而不是束之高閣。
言歸正傳,常久安在蘇醒過來之後,他難以置信他還活著,但不知為何他感覺自己變得奇怪了起來。
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他感覺就像是抑鬱症患者對生活無感一般,就連喜怒哀樂都變得寡淡了起來,對外界的感知也變得遲鈍了起來,或者說這是一種人性本能的消弭與褪色。
但是頭頂上這隻散發著陰冷氣息的椎帽卻讓他感到爛若披掌(形容非常熟悉的一個成語),盡管這頂椎帽戴在他的頭上看起來是那樣的違和,並且常久安有預感如果摘下這隻散發著陰冷氣息的椎帽就一定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事實就是如此,可以說椎帽鬼的這隻鬼椎帽已經和此刻死而複生的常久安融為一體了,或者說這才是常久安能夠活下來的真正原因。
至少在現在,常久安頭上的這隻椎帽於他而言非常重要,重要到關乎他的生死,所幸的是常久安不是倔驢會去傻到去嚐試摘下頭頂的這隻椎帽,好奇心害死貓這個道理常久安可以說是在熟悉不過了……
眼下的情形對於將死的常久安而言勉強算是一個好消息吧,隻要保護好這頂椎帽,不要讓其他的外界因素影響到這頂椎帽,常久安就能再多苟活一會兒了。
雖然說此刻的常久安所重新活了過來,但他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多的喜悅,常久安現在開始對一切都寡淡了起來,就連對自己那布滿青灰色死氣的身體也沒有過多的驚訝了,一切都是那樣的稀鬆平常而又詭異。
常久安的人性消弭了一部分,這不是他的錯覺,他自認為是一個具有阿q精神的人,因為幼年時期的經曆,他對這種消極悲觀的情緒很是敏感,但身體現在的這種無欲無求的狀態卻讓他感到手足無措,就像是幼年時被霸淩一樣的手足無措。
忽然他目光一轉,眼睛看向小巷的拐角處,三個狼狽不堪的人影出現在他的視野內,常久安帶著死氣的灰白眼眸直勾勾地盯著看著他們,不詳的預感再次湧上常久安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