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何家兄弟被蛇嚇
穿成七歲小兒,我命由我不由天 作者:苦瓜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終,兄弟幾人還是決定打開看看,何竹拉開了袋子上的那條繩子,兄弟三人趕緊湊過頭去看。
突然,他們的臉色由驚喜轉為驚嚇,原來裏麵真的是蛇,不僅是蛇,而且還是一條眼鏡蛇。
此時,見袋口打開了,眼鏡蛇感受到了危險,騰的一下把頭豎立了起來。
“媽呀,蛇呀!”
何樹大喊一聲,兄弟幾人嚇得魂飛魄散,連滾帶爬的向山下逃去,就連剛才喊疼的何竹也跑得飛快,背簍都不要了。
“哈哈哈……”
看到他們連滾帶爬的下山,招蓮笑的前俯後仰,眼淚都出來了:“哎,別走啊!你們確定不要這東西嗎?這東西可值錢了~”
招蓮越喊,他們跑的越快。
差不多都快到山腳的時候,何木站立不住,滾了下來,連帶著把跑在前麵的何樹也踹倒了,兩人一起滾到了山下。
何竹跑在最後,雖然腰痛,可他根本不敢停下來,生怕眼鏡蛇追上來。
一直跑到了山腳,看兄弟兩人摔倒也不敢把他倆扶起來,自己率先跑迴了家。
“哎呦~”
何木和何樹在山腳下呻吟,突然,他們又想到了那蛇,顧不得身上的疼痛,趕緊又爬了起來,頭也不迴的往家跑。
看著他們幾個跑下了山,招蓮收迴了眼神,扭頭看著那蛇還在口袋裏邊豎著頭,頓時走了過去。
等她走近,那蛇自動的把頭又趴了下去,招蓮趕緊收緊袋口,綁在腰間繼續下山。
就這麽一鬧騰,招蓮迴到家,估計也是下午的三四點了。
迴到家的第一件事,招蓮就是把這背簍裏的菌子全都倒在地上,全部分類。
這七月份還真的是菌子的豐收季,這種悶熱的天氣,地下又潮濕,一個晚上這菌子就能長出來,估計明天早上又有不少,
這一次采摘的有雞油菌,牛肝菌,還有鹿茸菇,紅菇,竹蓀,木耳,還有雞樅菌……
現在一看,這雞樅菌壓在底下,有些稀碎了,有些傘柄分離,招蓮一陣可惜。
這些隻能留著自己吃了,除了分類,招蓮又把品相不好的全都挑了出來。
品相不好的全都曬幹留著自己吃,最多的就是雞樅菌,因為這玩意兒本來就不禁放,而且又壓在底下。
還有竹蓀有一些也被壓扁了,不過應該影響不大,隻有個別特別不好的,招蓮把它挑了出來。
最後挑出來不好的,估計有三斤左右,招蓮把它裝進簸箕放到前院曬。
眼下還有些太陽,還能再曬會兒。
忙完招蓮開始做飯,今天她打算煲大米粥,這天氣太熱,啥都不想吃,好像隻想喝水。
等到粥差不多煲好,招蓮挑了一些稀碎的菌類洗幹淨扔了下去。拍下一些薑,放點油鹽,一鍋美味的粥就煲好了。
吃著粥,招蓮就開始算賬,上次那條菜花蛇200文錢一斤,今天自己抓了兩條毒蛇,應該能賣個好價錢。
菜花蛇都200塊錢一斤,那倆毒蛇應該能賣一兩銀子一斤以上吧?
還有這鹿茸菇,紅菇,竹蓀,這些可都是好東西,最後招蓮算了算,要是價錢好,估計這次還能賣個二三十兩銀子。
哈哈……
招蓮越想越開心,如果是這樣,那她就發財了,離她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吃過飯,招蓮又練起了功夫。練了幾個迴合,緊接著,又研究起了那本小人書。
這次她開始能領悟到到一些要領了,開始覺得有一股氣在身體裏麵竄,最後又懂得控製,運氣,氣沉丹田。
越練越上癮,越練越上頭,招蓮開始覺得神清氣爽,渾身輕盈。
緊接著又打起了功夫,招蓮覺得自己的身子比以前輕盈,蹦的也高了。
“難不成練好了就成了所謂的輕功?”這一發現,讓招蓮更是興奮不已。大大加大了她要把這小人書仔細研究下去的決心。
第二天一早,招蓮早早的起床準備早飯,熱好饅頭又放到鳳凰樹下。
迴來吃了兩個饅頭,把那些菇類都裝在背簍,把不怕壓的菇放在底下,中間用樹葉隔著分類。
最後裝上一壺水,把蛇綁在腰間,天剛蒙蒙亮,招蓮就出門了。
趕早些這天也不會那麽熱,今天還是有霧,不過這霧比較薄,能見度估計有500米。
不少煙囪也燃起了炊煙,早起的村民們也起床了,招蓮陸續看到有些漢子走出了家門。
到了榕樹底下,老李頭的牛車已經在那等候著,車上已經坐了三四個人。
招蓮心思一動,既然有車,當然是坐牛車,再說,如今自己又不是出不起這個錢。
這樣一想,招蓮抬腳上了馬車。
“招蓮,你咋這麽早?”招蓮剛上車,老李頭就開口跟她打招唿。
“李爺爺早!”對於老李頭的招唿,招蓮甜甜的迴應。
牛車上坐了兩個漢子,還有兩個婦人,招蓮認得其中一個是劉夫子的二兒媳婦兒張靈巧張氏。
這張氏人長的挺漂亮,白淨的臉龐,就是有幾顆小雀斑,一對柳葉眉下大大的眼睛。
高鼻梁,小嘴唇,典型的江南美女,在村裏邊算是極俊俏的媳婦兒了。
今天她穿了白底小碎花衣服,穿了一條藍色的褲子,腳穿一雙黑色繡花鞋,顯得更清新淡雅。她這樣打扮大方得體,
這張氏嫁過來,應該也有7、8年,應該也是20來歲,在招蓮的印象中,這張氏脾氣極好,她的一對兒女也教的挺好。
相反,大兒媳戚氏為人刁鑽潑辣,不願意吃虧,他們家的那一對兒女脾氣也不咋地。
要不是礙於公爹劉夫子能掙錢,婆母關氏當家,這一家早就鬧開了。
這張氏旁邊坐著的另一婦人是梅氏的大嫂陳清陳氏,陳氏一看就是老實人。
因常年勞作,皮膚黝黑,嘴皮子沒有梅氏厲害。
雖然她是大房,可因為大房夫妻倆為人老實,不會說好話,不得婆母歡心,所以總是被二房梅氏壓著。
二房梅氏嘴巴厲害,會哄婆母,再加上這婆母也心疼小兒子,所以也比較偏心二房。
另外那兩個漢子,一個是村頭的劉木匠,另一個招蓮不是很熟悉。
突然,他們的臉色由驚喜轉為驚嚇,原來裏麵真的是蛇,不僅是蛇,而且還是一條眼鏡蛇。
此時,見袋口打開了,眼鏡蛇感受到了危險,騰的一下把頭豎立了起來。
“媽呀,蛇呀!”
何樹大喊一聲,兄弟幾人嚇得魂飛魄散,連滾帶爬的向山下逃去,就連剛才喊疼的何竹也跑得飛快,背簍都不要了。
“哈哈哈……”
看到他們連滾帶爬的下山,招蓮笑的前俯後仰,眼淚都出來了:“哎,別走啊!你們確定不要這東西嗎?這東西可值錢了~”
招蓮越喊,他們跑的越快。
差不多都快到山腳的時候,何木站立不住,滾了下來,連帶著把跑在前麵的何樹也踹倒了,兩人一起滾到了山下。
何竹跑在最後,雖然腰痛,可他根本不敢停下來,生怕眼鏡蛇追上來。
一直跑到了山腳,看兄弟兩人摔倒也不敢把他倆扶起來,自己率先跑迴了家。
“哎呦~”
何木和何樹在山腳下呻吟,突然,他們又想到了那蛇,顧不得身上的疼痛,趕緊又爬了起來,頭也不迴的往家跑。
看著他們幾個跑下了山,招蓮收迴了眼神,扭頭看著那蛇還在口袋裏邊豎著頭,頓時走了過去。
等她走近,那蛇自動的把頭又趴了下去,招蓮趕緊收緊袋口,綁在腰間繼續下山。
就這麽一鬧騰,招蓮迴到家,估計也是下午的三四點了。
迴到家的第一件事,招蓮就是把這背簍裏的菌子全都倒在地上,全部分類。
這七月份還真的是菌子的豐收季,這種悶熱的天氣,地下又潮濕,一個晚上這菌子就能長出來,估計明天早上又有不少,
這一次采摘的有雞油菌,牛肝菌,還有鹿茸菇,紅菇,竹蓀,木耳,還有雞樅菌……
現在一看,這雞樅菌壓在底下,有些稀碎了,有些傘柄分離,招蓮一陣可惜。
這些隻能留著自己吃了,除了分類,招蓮又把品相不好的全都挑了出來。
品相不好的全都曬幹留著自己吃,最多的就是雞樅菌,因為這玩意兒本來就不禁放,而且又壓在底下。
還有竹蓀有一些也被壓扁了,不過應該影響不大,隻有個別特別不好的,招蓮把它挑了出來。
最後挑出來不好的,估計有三斤左右,招蓮把它裝進簸箕放到前院曬。
眼下還有些太陽,還能再曬會兒。
忙完招蓮開始做飯,今天她打算煲大米粥,這天氣太熱,啥都不想吃,好像隻想喝水。
等到粥差不多煲好,招蓮挑了一些稀碎的菌類洗幹淨扔了下去。拍下一些薑,放點油鹽,一鍋美味的粥就煲好了。
吃著粥,招蓮就開始算賬,上次那條菜花蛇200文錢一斤,今天自己抓了兩條毒蛇,應該能賣個好價錢。
菜花蛇都200塊錢一斤,那倆毒蛇應該能賣一兩銀子一斤以上吧?
還有這鹿茸菇,紅菇,竹蓀,這些可都是好東西,最後招蓮算了算,要是價錢好,估計這次還能賣個二三十兩銀子。
哈哈……
招蓮越想越開心,如果是這樣,那她就發財了,離她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吃過飯,招蓮又練起了功夫。練了幾個迴合,緊接著,又研究起了那本小人書。
這次她開始能領悟到到一些要領了,開始覺得有一股氣在身體裏麵竄,最後又懂得控製,運氣,氣沉丹田。
越練越上癮,越練越上頭,招蓮開始覺得神清氣爽,渾身輕盈。
緊接著又打起了功夫,招蓮覺得自己的身子比以前輕盈,蹦的也高了。
“難不成練好了就成了所謂的輕功?”這一發現,讓招蓮更是興奮不已。大大加大了她要把這小人書仔細研究下去的決心。
第二天一早,招蓮早早的起床準備早飯,熱好饅頭又放到鳳凰樹下。
迴來吃了兩個饅頭,把那些菇類都裝在背簍,把不怕壓的菇放在底下,中間用樹葉隔著分類。
最後裝上一壺水,把蛇綁在腰間,天剛蒙蒙亮,招蓮就出門了。
趕早些這天也不會那麽熱,今天還是有霧,不過這霧比較薄,能見度估計有500米。
不少煙囪也燃起了炊煙,早起的村民們也起床了,招蓮陸續看到有些漢子走出了家門。
到了榕樹底下,老李頭的牛車已經在那等候著,車上已經坐了三四個人。
招蓮心思一動,既然有車,當然是坐牛車,再說,如今自己又不是出不起這個錢。
這樣一想,招蓮抬腳上了馬車。
“招蓮,你咋這麽早?”招蓮剛上車,老李頭就開口跟她打招唿。
“李爺爺早!”對於老李頭的招唿,招蓮甜甜的迴應。
牛車上坐了兩個漢子,還有兩個婦人,招蓮認得其中一個是劉夫子的二兒媳婦兒張靈巧張氏。
這張氏人長的挺漂亮,白淨的臉龐,就是有幾顆小雀斑,一對柳葉眉下大大的眼睛。
高鼻梁,小嘴唇,典型的江南美女,在村裏邊算是極俊俏的媳婦兒了。
今天她穿了白底小碎花衣服,穿了一條藍色的褲子,腳穿一雙黑色繡花鞋,顯得更清新淡雅。她這樣打扮大方得體,
這張氏嫁過來,應該也有7、8年,應該也是20來歲,在招蓮的印象中,這張氏脾氣極好,她的一對兒女也教的挺好。
相反,大兒媳戚氏為人刁鑽潑辣,不願意吃虧,他們家的那一對兒女脾氣也不咋地。
要不是礙於公爹劉夫子能掙錢,婆母關氏當家,這一家早就鬧開了。
這張氏旁邊坐著的另一婦人是梅氏的大嫂陳清陳氏,陳氏一看就是老實人。
因常年勞作,皮膚黝黑,嘴皮子沒有梅氏厲害。
雖然她是大房,可因為大房夫妻倆為人老實,不會說好話,不得婆母歡心,所以總是被二房梅氏壓著。
二房梅氏嘴巴厲害,會哄婆母,再加上這婆母也心疼小兒子,所以也比較偏心二房。
另外那兩個漢子,一個是村頭的劉木匠,另一個招蓮不是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