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日,清晨。


    天微涼。


    沈念、顧月兒坐在馬車內,有說有笑,書童阿吉與丫鬟小桃坐在外麵趕著馬車奔向西郊。


    秋日之京師,滿目青綠,漸轉鵝黃,舉目遠眺,皆是勝景。


    昨日休息前。


    沈念便已與顧月兒商量好了出行計劃。


    先去西郊高粱橋附近的娘娘廟求求子,再去香火旺盛的碧雲寺吃吃齋飯,而後就找條熱鬧的街道胡同,逛一逛店鋪,吃一吃小攤。


    待夜幕降臨,便在月光下返程。


    ……


    大半個時辰後。


    沈念四人來到了娘娘廟。


    娘娘廟內供奉的乃是泰山聖母碧霞元君,又叫做泰山娘娘。


    一旁還有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等。


    來這裏祭拜的人,夫妻較多,大多都是求子的。


    顧月兒甚是虔誠。


    拉著沈念在送子娘娘那裏拜了許久,香火錢扔進了十幾串。


    沈念與她都檢查過身體。


    二人的身體都無恙,成親近一年仍未生子,隻能說明運氣不好。


    拜完後。


    四人便不緊不慢地奔向了碧雲寺。


    ……


    不得不說,碧雲寺的齋飯就是香,沈念搭著素菜,足足吃了三碗大米飯。


    午後,吃罷齋飯。


    沈念四人便在寺廟後院閑逛著。


    因寺廟住宿便宜,很多書生學子、山人清客都住在這裏。


    後院還有一些人擺著小攤,賣一些書籍字畫、文房四寶、衣服帽子之類的。


    儼然一個小集市。


    突然。


    沈念在一棵大杏樹下的書攤停下腳步。


    他赫然發現書攤上竟擺放著幾本宋版書。


    有語雲:宋版之書,寸版寸金。


    宋版書,近於古本,用墨用紙講究,外加很少出現錯誤,故而便成了無數讀書人心中的藝術品。


    它的價值,幾乎與宋代書畫瓷器等同,藝術價值已遠遠大於實用價值。


    嘉靖時期,曾有一名叫做朱吉士的文人,尤愛宋時鏤版,曾以一美婢換書,一時傳為佳話。


    另外,沈念所知道的。


    在其還未中舉前,蘇州有位藏書家曾以每頁二百兩的價格購買了一個宋版珍本。


    當然,這個價格有些離譜,屬於個例。


    必須是稀缺又精致的官刻本才有可能值這個價錢。


    但一般的宋版書籍,也至少值一兩銀子。


    要知。


    當下大明普通百姓的月收入是二兩銀子。


    隨著印刷技術的普及,當下一冊書籍的價格大多在三分銀子到五分銀子之間。


    即一兩銀子能買三十冊普通書籍,但隻能買一冊宋版書籍。


    由此可見,宋版書籍的珍稀貴重。


    而沈念最大的愛好就是收藏宋版書籍。


    曾經,他為了得到一冊宋版書。


    不惜在其父親與母親吵架時,連續一個月站在父親那邊,被其母親將大腿都掐紫了。


    即使現在身體裏融合了兩個靈魂,他對宋版書籍的熱愛依然不減。


    京師蘇宅便有數冊宋版書,藏在一個小小的紅木箱裏,還上了鎖。


    沈念平常根本不舍得拿出來,唯有心情愉悅時才會拿出欣賞一番。


    沈念蹲下身子,認真翻閱著布攤上擺放的二十餘冊書籍。


    他在翰林院遍覽群書,辨別真偽的本領還是有的。


    很快。


    沈念就確定其中有四冊乃是宋版書,且全都是官刻書。


    分別是:一冊臨安府學印製的賈昌朝《群經音辨》,一冊蘇州公使庫刻本的《杜工部集》第三卷,一冊白鹿書院刻印的朱熹編《論孟要義》,一冊鄂州公使庫刻本的《花間集》。


    沈念咽了咽口水,心中盤算道:“若這四本書能以五十兩的價格拿下,我就要了!”


    “掌櫃的,這些書怎麽賣呀?”


    沈念看向書攤後坐著的一個身穿短褂黑褲的中年人。


    中年書攤主爽快地迴答道:“一本五分銀,隨便挑!”


    “嗯?”


    沈念一愣。


    “我運氣這麽好?這就撿漏了?”沈念心中喃喃道。


    他不敢相信天上掉餡餅了!


    這四本宋版書籍,隨便轉轉手都能賣五十兩,若是碰到藏書人,甚至一百兩都能賣出去。


    “要嗎?要了,就挑幾本,我給您裝起來!”中年書攤主道。


    沈念略顯疑惑,將四本宋版書逐個拿起。


    然後就準備付錢。


    中年書攤主拿起硬皮紙就開始包書,速度非常快。


    這時。


    沈念又看向書攤上的其它書籍,突然覺察到了不對勁。


    除了這四本泛黃的宋版書籍外,其它書籍都非常新,且全是當下印製的書籍,彼此絕對不是一批書。


    此外,沈念買過許多書,對書攤的情況也較為了解。


    像這樣每本都是同樣價格的賣書方式極為罕見。


    因為厚薄新舊皆不同,內容也不同。


    經史類、詩文類、文集類的價格根本不可能一樣。


    最後。


    買書者大多都懂書籍的價值。


    隻要認字,看到後麵的刻印標誌,也不會這樣賣宋版書。


    沈念的腦袋飛快旋轉著。


    他突然想到。


    在翰林院時,他曾當著數名書吏的麵兒告訴他們:自己最大的愛好,便是宋版書。


    有可能,這個消息已經傳出去了。


    “這絕對不是天上掉餡餅,而是圈套,一個小小的書攤,怎麽可能同時出現四本宋版書,還都是官刻的?還這麽便宜?”


    沈念越想越不對勁,漸漸意識到,這極有可能是個圈套。


    待沈念出錢得書後,這個書攤主就會立即消失。


    幕後者可能立即出現,也可能在恰當的時候出現,稱對沈念行賄,賄物便是此四本宋版書。


    沈念若辯解,他便拿出自己高價購買此四本書的人證、物證。


    沈念若稱花兩錢銀子買下四本價值五十兩銀子的宋版書。


    到哪說理都行不通。


    旋即。


    沈念拿錢的手停了下來,將錢袋又係在腰間。


    那書攤主一愣,道:“大官人,怎麽,您是覺得貴嗎?我還可以再便宜一些!”


    聽到此話,沈念更加篤定這裏麵有圈套。


    他雙手背於後方,道:“將你幕後之人叫出來,我已看穿了他的陰謀!”


    書攤主頓時心慌了,抬眼望向西北方向。


    沈念順著他的眼神望去。


    一個身穿灰色綢質長袍的中年人從角落處走了出來。


    是個熟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萬曆修起居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官不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官不水並收藏我在萬曆修起居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