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虞朝第九君主奚仲譜韶賜劉姓平叛後建保護區賜關龍氏
虞朝曆史全解七聖樹王朝四十一帝 作者:愛吃雪蓮果小炒的紂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當年,虞朝第九君主奚仲李任和妻子未花到達了今天的湖北隨州。
他們遇到了一個雅士,邀請他們一起在這裏休息。
這個雅士年齡也很大了,卻風度翩翩。
“好的,那我們就卻之不恭了。”
於是兩人都打算在這裏休息一番。
羿奚仲李任也走上前感興趣得問道。
“你隱居此地多久了,可有族人?從何而來?”
那個雅士也是請兩人入座,接著說道:“請入座,一邊喝功夫茶,一邊聽我給你們講我們過去的曆史吧。”
“好的,謝謝!”
於是虞朝第九君主羿奚仲李任和妻子未花也就開始入座。
“你們知道虞朝過去最早的都城南陽嘛?”
那個雅士給大家泡好茶水,一邊樂嗬嗬得給大家倒茶,一邊笑著問道。
羿奚仲李任也接過來茶水,喝了一口,感歎道:“不錯呀。”
接著他又迴應起來:“虞朝都城南陽,一開始是虞朝最早的都城,這個我當然知道。”
“是的,當年我的族人本來也是虞朝都城南陽時期的北方人。
後來虞朝都城南陽時期結束,遷都去往常熟時期,北方淪陷,之後我們這些遺留在北方的人開始逃難。”
那個雅士給大家娓娓道來。
未花也喝了口茶水,隨後也是感興趣得問道:“那麽,你們從北方逃到了這裏?”
“是的,一開始,我們本來是在山西等地生活,北方淪陷之後,我們從山西逃到了南方大洪山之中,後來發展到了附近。
因為我們本來生活在山西,可是虞朝當時的北方淪陷,之後我們這些人不得不向南邊逃跑,隨遇而安,所以說當時我們自稱為隨人,我們這些人聚集在一起,互相幫助,倒也生存了下來。”
“原來如此,倒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曆史,可是現在虞朝已經強盛起來了,北方也全部恢複了,你們族人有打算迴去山西嘛?”
羿奚仲李任也感興趣得問道。
那個雅士卻搖了搖頭,說道:“既來之則安之,我們既然自稱隨人,也是隨遇而安的。不過我們當然有迴去看望過遺留的人。”
忽然,羿奚仲李任也想到了一個問題,他也感興趣得問道:“那你們這些隨人由何人統領?”
那個雅士也拱手說道:“實不相瞞,由在下統領,在下伊祁柱。”
“你姓伊祁?是過去的陶唐國王室嘛?”
“是的,所以略懂音律。”
羿奚仲李任也感慨得說道:“音樂一道,上可通神,可惜我不懂樂理,你且稍作等待,待我唿喚我兄長李姚前來,你們可以共同討論一下音樂的大道!”
伊祁柱也感激得說道:“這可好。”
於是羿奚仲李任也開始了口述信件,由於他不通文墨,由妻子未花代為轉達謄寫。
“尊敬的兄長李姚,近來我和妻子未花遊曆到達了湖北隨州,在這裏遇到了隨人的領袖伊祁柱,他精通音樂,有意於研究音樂大道。想到兄長李姚也善於音樂,所以請兄長李姚前來,共同探討音樂大道。
尊敬您的弟弟李任於湖北隨州留。”
信件送出後,羿奚仲李任便陪著伊祁柱在隨州等候。幾日後,遠處傳來馬蹄聲,隻見一人騎馬疾馳而來,下馬之人正是李姚。
李姚向眾人抱拳行禮後,目光落在伊祁柱身上。“閣下便是伊祁柱兄吧,早聞此地有精通音律之人,今日特來討教。”
伊祁柱迴禮道:“豈敢,隻是心中對音律有些許見解,願與君分享。”
在這古老的隨州之地,一段關於音律創新探索的佳話就此展開。
隨後兩人就找了一處安靜之地,擺開樂器。伊祁柱先彈奏一曲,其音悠揚婉轉,似有訴說隨族南遷之艱辛與不屈。
李姚閉眼聆聽,隨後拿起自己的樂器相和,曲聲高亢激昂,仿若展現虞朝如今的興盛繁榮。
一旁的羿奚仲李任和未花雖不通音律,但也沉浸在這氛圍之中。彈罷,兩人相視大笑,均覺遇到知音。
李姚歎道:“今日幸會柱兄,才知音樂無南北之分,皆能傳達人心意。”
伊祁柱亦點頭稱是,眾人遂決定在隨州停留些時日,每日以樂相伴,交流各地風土人情,其樂融融。
羿奚仲李任見兩人都精通音律,便說道:“不如你們兩人合作,編寫一首曲子吧。”
伊祁柱和李姚聽聞此言,對視一眼,眼中皆是讚同之意。於是,他們二人開始構思這首合作曲目。
白日裏,他們四處探尋隨州的山水美景,汲取自然之聲的靈感;夜晚,兩人挑燈夜談,將各自對於音樂之道、人生感悟融入其中。
未花則在旁對著隨州的山水,畫下一些美妙的景色。
經過數日努力,樂曲終於初成。初次試演之時,那曲風融合了南北特色,既有南方的柔美細膩,如潺潺流水般環繞耳畔,又不失北方的雄渾壯闊,仿佛萬馬奔騰而過。此曲一出,引得周圍百姓紛紛圍聚傾聽,人人臉上洋溢著陶醉之色。
於是,兩人就開始討論起來音律的道理:
伊祁柱先開口說道:“吾以為音律之道,在於和諧共鳴,如同世間萬物相互依存。”
李姚微微點頭,“兄台所言極是,然吾觀音律亦如人心,或激昂澎湃,或婉轉低吟,皆反映內心情緒。”
二人談興漸濃,從五音談到十二律呂。一旁的羿奚仲李任雖不懂音律,但看二人相談甚歡,也覺欣慰。
兩人又接著討論樂理:
伊祁柱沉思片刻後說道:“在樂理之中,宮商角徵羽,猶如五行相生相克,有序而變,則樂曲美妙。”
李姚眼睛一亮,“兄台此喻妙哉。但吾認為,樂律之妙還在於創新,若一味遵循舊法,難出絕世之音。”
此時,一陣清風吹過,吹動了周圍的樹葉沙沙作響,仿佛也在應和著他們的談論。伊祁柱撫掌大笑,“李兄高見,昔日我曾嚐試融合不同地域的曲調,卻遭族人反對,言此舉破壞傳統。”
李姚麵露同情之色,“傳統固然要守,但不破不立。我也曾以自然之聲融入曲中,初時人們不解,後來才覺其獨特韻味。”
二人越談越激動,不知不覺已至黃昏。夕陽的餘暉灑在他們身上,給這場關於樂理的討論增添了一抹神聖的色彩。
羿奚仲李任走上前,笑著說:“兩位兄長今日一番談論,定將傳為佳話,天色已晚,不如我們先行休息,明日再續如何?”伊祁柱和李姚相視一笑,紛紛點頭同意。
當晚,伊祁柱躺在榻上輾轉反側,心中滿是白天與李姚的談話。他心想,如此知音難覓,定要與他共創一曲。
次日清晨,伊祁柱便迫不及待找到李姚。“李兄,昨日暢談,我心生一念,你我合作譜曲如何?”
李姚欣然答應。
於是,兩人尋得一處幽靜山穀。伊祁柱采集穀中的風聲、流水聲等自然之音記錄下來,李姚則依據伊祁柱所錄,結合宮商角徵羽構思旋律。
數日後,曲子雛形初現。然而,當他們將曲子演奏給族中眾人聽時,卻遭到諸多質疑。有人稱這曲子怪誕,不合常規。但伊祁柱和李姚不為所動,他們堅信此曲的獨特價值。
羿奚仲李任站出來支持他們,並邀請各地樂師前來品鑒。樂師們起初也頗為困惑,但細細品味之後,逐漸領略到其中的精妙之處,不禁大為讚歎。
從此,這首由伊祁柱和李姚共同創作的曲子流傳開來,成為當時樂壇的一段佳話。
而虞朝第九君主奚仲李任和未花他們夫妻兩人,看到隨州此地此處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民眾淳樸勤勞。奚仲李任心想這倒是個適合休養生息之地。於是便決定在此處暫居下來。
未花溫柔善良,很快就與當地的婦女們打成一片,教她們紡織刺繡之事。而奚仲李任則帶著當地的男子們開墾荒地,興修水利。在他們夫妻二人的帶領下,這個原本平凡的小村落逐漸繁榮起來。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遠方傳來消息,虞朝內部發生叛亂,一些心懷不軌之人妄圖奪取皇位。
話說當年,正在隨州的羿奚仲李任,聽聞虞朝都城杭州餘杭發生了叛亂。
羿奚仲李任也是怒不可竭。
“竟敢謀反!”
“豈有此理!”
奚仲李任聽聞後眉頭緊鎖,他深知自己身為君主,不能坐視不管。
但此時此地的百姓也離不開他的領導。未花看出了丈夫的為難,她堅定地握住奚仲李任的手說道:“君上,我們應迴去平亂,這裏的人們就交給伊祁柱和李姚會守好。”
奚仲李任望著妻子,最終下定決心踏上返程之路。
羿奚仲李任也開始和妻子一同迴去虞朝都城杭州餘杭。
“我們就先迴去了,伊祁柱,兄長,你們譜寫曲子的事情還沒有完成,就繼續留在這裏吧!”
“是,遵命!”
“駕駕駕!~”
兩人都快馬加鞭,趕往京城。
一路上,羿奚仲李任也得到了更多的消息。
“原來是這樣啊?”
未花也十分好奇得詢問道:“是怎麽一迴事呢?”
“最近,吾兒吉光和兄長歐陽克一同前往虞朝第八君主番禺的墳墓大禹陵拜祭。
沒想到他們前腳去了紹興。後腳虞朝的都城杭州餘杭就開始出現了叛亂。”
羿奚仲李任有一些生氣得說道。
未花也是感慨萬千,感歎道:“當皇帝有什麽好的,給我還不想當呢!這些人,還整這一出,我們應該怎麽辦?”
“這也是怪我,前不久把杭州餘杭的精兵調往北方太多了。現在虞朝的都城杭州餘杭的兵力可能不足。
具體等我們聯絡到吉光和歐陽克再說吧。”
於是兩個人快馬加鞭,繼續駕駛著馬車朝著虞朝都城杭州前去。
這時候,未花突然想到了什麽,她說道:“夫君,我們應該直接去紹興,聯合歐陽克和吉光,整頓兵馬,現在去杭州餘杭,那邊的情況反而不明朗。”
“言之有理!”
羿奚仲李任聽了,大為讚賞。
隨後他調轉馬頭,朝著紹興前進。
話說當年。
正是清明時節。
歐陽克和吉光打算一同前往紹興拜祭大禹陵,這大禹陵埋著虞朝第八君主番禺,番禺最著名的稱號就叫做大禹。
所以說這個陵墓又叫做大禹陵。
歐陽克和吉光當時都沒有預料到虞朝都城杭州餘杭竟然有人膽敢謀反。
兩人到達了大禹陵之後。
在大禹陵守墓的虞朝第八君主番禺的孩子之一的虞朝桂林八樹之中的李姒,也來接見了兩人。
“歐陽克,吉光!你們來掃墓了!”
“大爺!您好!”
這時候,李姒年齡也很大了。
他和他的後人自從番禺死後就一直在這裏守靈。
他的後人也被虞朝第八君主番禺賜姓為姒。
“你好,既然來了,就好好拜祭吧!”
兩人都在李姒的安排下進行了隆重的拜祭。
禮拜結束不久後,從虞朝都城杭州餘杭突然傳來了消息。
歐陽克也在查看到消息的那一刻,感到十分得震驚!
“報告!虞朝都城杭州餘杭發生了叛亂!虞朝王室長老之中的一個以虞朝第九君主羿奚仲李任興建鬥獸場、遊玩無度,不理朝政為由,企圖發起不信任的議案!現在虞朝都城杭州餘杭已經發生了兵變!”
原來,依據虞朝的製度,一旦虞朝王室長老們覺得當代的虞朝君主德不配位之後,就可以發起不信任議案。
一旦這個議案通過了,這個君主就會被廢除,重新收迴實權。
這一點在虞朝的法律法規上也是有法可依的。
問題是這一次的不信任議案,並沒有獲得大多數虞朝王室長老們的認可。
而隻是極少數的虞朝王室長老以此為借口,企圖奪取實權。
並且,在議案發起的第二天,虞朝都城杭州餘杭的兵權就被他們奪取了,杭州餘杭也因此戒嚴,被封閉起來。
議案的結果還沒有出來,少數虞朝王室長老卻已經把反對派關押起來。
“豈有此理!發生了叛亂了!”
遠在紹興的李姒也是憤怒不已。
“大爺,現在應該怎麽辦?”
吉光這時候十分著急。
歐陽克也仿佛是無可奈何,他有些無奈得說道:“沒想到發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沒有帶任何兵馬,我也不知道怎麽辦了。”
就在他們都一籌莫展的時候,遠方突然傳來了一陣馬蹄聲。
“噠噠噠噠噠!”
眾人抬頭看去,隨後一個人翻身下馬,麵色有些憔悴。
“薑郭,你怎麽來了!”
吉光仿佛看到了一個救星,拉住了他的手。
薑郭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感慨得說道,“我又不會武功,城中叛變,肯定立馬逃出來了,辛虧我還會騎馬。於是就東躲西藏,跑了出來,聽說你們就在紹興。就趕過來了。”
李姒一向聽聞薑郭也繼承了李薑當年的聰明才智,連忙詢問道:“既然你逃出來了,現在虞朝都城杭州餘杭的情況怎麽樣?”
薑郭舉起手來,示意大家不要著急,接著他說道:“我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先來點兒東西墊墊肚子,別餓死了,待會再說吧。”
“行,快拿來食物和水!”
李姒連忙吩咐姒姓族人拿來食物和水。
薑郭也緩緩得接過來食物,不急不緩得吃了起來。
眾人都耐心得等待著。
稍過一會兒,他也吃飽了。
接著,薑郭也仿佛是有些恐懼得說道:“此事也在我的意料之外,不過情況還不是很糟糕!”
這時候,薑郭也被迎接到了屋內,幾個人都在屋內詳談。
薑郭也繼續得開始談道:“我老早看到城中得軍隊異動,察覺到不對勁,於是連忙躲避,後來虞朝王室長老征集眾人,前去得人都被關押起來!”
“竟然有此事!”
“豈有此理!”
薑郭也是顯得有一些憤憤不平,接著他又開始繼續說道:“後來傳出來要投不信任議案,我在城中開始戒嚴之前逃了出來。”
歐陽克此時也詢問道:“城市中的兵力被控製了嗎?有多少兵馬?”
薑郭仿佛是迴想了一番,接著說道:“虞朝都城杭州餘杭的情況怎麽樣呢?經過我的觀察,城中大約有一萬六千多兵馬,已經被叛亂的虞朝王室長老控製了。這些軍人未必想叛亂,但是他們認為這個議案可能符合程序,於是也聽從他們的意思。”
李姒此時也有一些焦急,但是他不懂政治和軍事,隻好問道:“現在應該怎麽辦呢?”
“應該先通知姬姓家族和嬴姓家族,調集山西河北等地的兵馬前來紹興,歸並一處,等羿奚仲李任來到紹興,再做決定。”
“不錯,隻是你怎麽知道羿奚仲李任會來紹興呢?”
吉光這時候顯得有一些疑惑不解得問道。
“我猜的,大家快行動起來吧。”
於是,李姒連忙修書兩封,給山西和河北等地的李姬和李嬴發去了消息。
信息傳達到達了山西運城以及河北張家口之後,無論是李姬還是李嬴,都感到十分得震驚。
由於李姬年邁,已經無力戰鬥,他吩咐道:“姬皓,你率領族人,前去支援,趕往紹興!”
姬皓也領命,說道:“遵命!姬姓青壯年!隨我前往紹興!”
“遵命!”
於是運城的姬姓青壯年也在姬皓帶領下前往紹興。
而在河北張家口的李嬴接到消息之後,怒不可竭,大喝道:“豈有此理!待老夫親自前去!嬴姓族人何在?”
“在!”
“隨老夫前去紹興!”
“遵命!”
雖然說李嬴年齡也很大了,卻猶如黃忠一般老當益壯,他親自披掛上陣,率領著嬴姓族人,前往紹興。
於是,又過了一些時日。
羿奚仲李任來到了紹興。
這時候,眾人也都匯聚在這裏。
“父皇!”
“吉光!怎麽迴事?這裏竟然有這麽多兵馬?”
羿奚仲李任也感到十分得奇怪。
隨後,李嬴和姬皓都走了過來。
“聖上,我們得到消息之後,就帶著各自族人前來紹興了!”
“這是薑郭的主意呀!”
李姒此時也感慨得說道。
羿奚仲李任也點了點,讚賞道:“薑郭,你做得很好。此番平叛,由你當軍師,由兄長李嬴為主將,歐陽克和姬皓為副將,一同前往虞朝都城杭州平叛。”
“遵命!”
眾人都領命前去。
吉光這時候留了下來,他看著逐漸遠去的軍隊,接著又開始有一些疑惑不解得問道:“父皇,為什麽不讓我一起去平叛?”
羿奚仲李任聽了,說道:“當年你的祖父淫梁曾經留下規矩,叫做世子遠遁製度,一旦朝政局勢不安,當把繼承人遠遁,放在安全的地方。此番我和你母後未花也將會跟再次隨著軍隊前去。但是你就留在這裏,一旦我們失敗,你就登基吧!”
“遵命!父皇!”
聽到是曾祖父留下的規矩,吉光也沒有過多懷疑,於是乖乖遵守。
羿奚仲李任也繼續和李姒說道:“兄長,吉光就托你照顧了。”
“沒問題,你且去吧,一旦你們失敗,我會擁護他登基的!”
於是羿奚仲李任也轉身走上馬車,便朝著兩人揮手告別:“再會了!我們走了,未花!”
“好的!走吧!”
“駕駕駕!~”
他們駕駛著馬車朝著軍隊遠去的方向,趕了過去。
很快,兩人就追上了隊伍。
“聖上!”
“沒事,你們繼續前進!”
羿奚仲李任一向對統領軍隊也不感興趣,他寧願當一個小兵,於是他和未花加入了軍隊,成為兩個精銳的小兵。
“啦啦啦啦!”
“我是龍人......
我們龍人最堅強....
我們龍人強大而能夠恢複....
偉大龍人....
聖光治愈...
龍人的血不會有浪費.....
龍人的意誌使得身體也變得堅強........
我是偉大的龍人.......
龍人最堅強....
傷害不能擊倒...
苦難都會化為動力...
我們是偉大龍人....
龍人要覺醒
龍人有決心!”
軍隊唱著虞朝國歌,來到了杭州餘杭城外。
反叛的虞朝王室長老之中的人此時也是據守杭州。
他站在城牆上望著麵前的軍隊,大聲說道:“何方叛軍!竟然進攻虞朝都城杭州餘杭!”
這時候,李嬴也站出來,大聲唿喊起來:“你可是賊喊做賊似的,不感到心虛嘛?難道不是你據守杭州餘杭試圖謀反?”
那個城牆上的長老卻迴應道:“根據虞朝的法律,長老有權彈劾德不配位的君主,虞朝第九君主奚仲李任遊玩無度,又興建了鬥獸場,和野獸搏鬥,荒廢政務,德不配位!我們發起了不信任議案!有什麽問題嘛?”
這時候,一旁的薑郭則站出來,迴應道:“如果你們是通過正當程序發出來不信任議案,倒是沒問題,可是你為什麽要把反對派關押起來,又控製城中軍隊戒嚴!分明是你意圖不軌,想要以此為借口謀反!”
“你血口噴人!”
雙方各執一詞,兩側的軍士都不明所以。
“何必廢話,打就打吧!”
歐陽克此時也站出來說道。
李嬴聽了也點了點頭,舉起手來,喊道:“攻城!把這個亂臣賊子打下來!”
“啊啊啊!”
“殺殺殺!消滅亂臣賊子!”
於是他們的軍隊也奮勇向前,一邊的軍隊是杭州餘杭城內的守備軍,約莫有一萬六千多人。
一邊是集結了姬姓青壯年和嬴姓青壯年以及其他的跟隨者的聯軍,約莫一萬五千多人。
羿奚仲李任和未花也親自參與了戰鬥。
他可能是曆史上首個不得不自己攻打自己都城的君主。
“啊啊啊!”
“衝呀!”
眾人都努力奮勇向前作戰。
但是杭州餘杭的城池堅固,城中的守備軍也裝備精良。
戰場上的局勢陷入了焦灼之中。
戰爭從早上打到了晚上,雙方都有所傷亡,但是都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鏘鏘鏘鏘鏘鏘!”
即到傍晚時分,李嬴也鳴金收兵。
戰事暫時停止之後,眾人都在營帳之中商議。
李嬴也繼續開口詢問道:“杭州餘杭城防堅固,城中守備軍裝備精良,恐怕是難以攻克!”
這時候,羿奚仲李任和未花並不在營帳之中議事,因為兩人隻是作為一個普通的士兵參戰。
“未花,你沒事吧?”
羿奚仲李任也在此時擔心得詢問起來。
未花也笑了笑,表示自己很好:“我當然沒事,隻是不知道能不能打贏罷了。”
雖然兩人的個人武勇都非常出色,但是武功再高的人一旦統帥能力不足,那麽他們在戰爭中也頂多也可以自保,除非是統帥能力較高,又戰鬥力好,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這時候,在營帳之中,眾人還在商議對策。
薑郭也開口答道:“我聽聞城中的民心也不明所以,未必真想要謀反,不如派人前去策反城中居民,裏應外合,應該是可以獲勝。”
歐陽克也點頭稱是,“此計甚妙,隻是如何傳達消息?”
這時候,羿奚仲李任和未花在營帳之外聽到了,他們都說道:“讓我們去吧,如果失敗了,你們都去擁護吉光登基!”
“遵命!”
隨後羿奚仲李任也和未花整理隨身攜帶的東西,他發現了一個包裹,正是前不久才在下棋老人那裏贏了送給他的禮品包裹。
他打開這一個禮品包裹,發現竟然是兩件衣服。
“是夜行衣!”
“很好!正好可以用上!”
於是兩人都換上了夜行衣。
隨後他們趁著夜色,朝著護城河摸了過來。
“夫人,我們要通過潛水過去吧!”
“夫君,你還記得我們剛見麵的時候送給你的東西嘛?”
“你是說那個珠子?”
“沒錯,我們都把避水珠含住,就可以從水裏走過去了。”
“好吧!”
於是羿奚仲李任也從懷裏拿出來了一個珠子,含在嘴裏。
未花也有一個避水珠,兩人都潛入水裏。
“果然在水裏麵可以正常唿吸呢?”
“沒錯,我們走吧!”
兩人在水裏輕鬆得潛入了杭州餘杭城中。
隨後,他們由於身著夜行衣,又躲在暗處,輕鬆得來到了關押眾人的地方。
“嘿?”
“呀呀呀!”
兩人衝上前去,很快就打倒了看守。
隨後未花隻一用力,就把門打壞了!
“轟隆隆!”
“嘭!”
“你們是什麽人?”
那些被關押起來的大臣和反對派長老們也紛紛驚醒過來。
羿奚仲李任也當即扯下來麵罩,說道:“是我!”
“啊!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們走吧,你們有把握控製城中的局勢嘛?”
“沒問題!”
於是羿奚仲李任和未花救走了大家。
當晚,這些被放出來的大臣和反對派長老們就控製住了城中的局勢。
城外的軍隊也被放了進來。
城中的軍隊也全部投誠。
第二天一大早,那個謀反的長老剛醒來,卻已經被五花大綁,跪在地上。
“說,你為什麽要謀反!”
羿奚仲李任此時正坐在大殿之上,質問著一個謀反的長老。
那個長老卻是振振有詞得說道:“你興建鬥獸場,荒淫無度,德不配位!”
羿奚仲李任也走過去,感慨得說道:“朕推廣善念,卻又沒有考慮到這一點,這是我的過失。
但是你導致兩軍傷亡,也是你的過失。”
於是羿奚仲李任也下令道:“吩咐道山西運城即日起拆除鬥獸場,除生存所需之外也不殺傷動物,甚至於建立動物保護區,把一些弱勢的動物保護起來,除非它們傷人,不然不必傷害它們!”
“遵命!”
李姬也站出來迴應道。
隨後,羿奚仲李任也繼續對著那個反叛的長老說道:“朕已經知錯就改了,你還有什麽話說?”
“臣無話可說,甘願受罰!”
那個反叛的長老仿佛是視死如歸。
羿奚仲李任卻是搖了搖蒲扇,接著說道:“按現在的場景,你已經不得不死了,即使朕寬恕你,兩軍傷亡的將士也不會寬恕你!不過,上天有好生之德!朕決定流放你!”
那個反叛的長老跪在地上,泣不成聲。
“感謝聖上不殺之恩!”
“你帶著家人離開餘杭吧,到運城去,朕賜姓你們為關龍氏,你們在運城建一個動物保護區,圈養起來龍等珍稀動物!”
“遵命!感謝聖上賜姓!感謝聖上不殺之恩!”
原來,那個時候還有龍,以及其他一些比較珍稀的動物。
於是乎這個反叛的虞朝王室長老被流放,和他的家人一起被賜姓為關龍氏。
從此以後他們都前往運城,開始建造出來能夠圈養龍等珍稀動物的動物保護區。
而當時的羿奚仲李任以德報怨,勇於改正錯誤,也一時傳為佳話!
“聖上下罪己詔了!”
罪己詔寫著:“近期虞朝國內動亂,是朕德不配位,朕興建鬥獸場,以欺淩動物為樂。朕已命人即日起拆除鬥獸場。
同時朕賜姓關龍氏,讓他們前往運城,建立一個動物保護區,以保護龍等珍稀動物。虞朝的民眾也要引以為戒。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從今往後,也要知道生命的可貴,即使是動物,除非是為了生存下去的目的之外,也不欺淩它們。
眾生平等,皆有靈性。”
隨後,虞朝也安定下來。
而當時,還留在隨州的伊祁柱和李姚兩人又開始討論了一番樂理:
伊祁柱沉思片刻後說道:“李兄,此次成功雖在意料之中,然吾等不可止步於此。樂理之道浩瀚無垠,尚需探索更多。”
李姚深以為然,撫須應道:“伊祁兄所言極是,弟亦有同感。”
恰逢此時,遠方傳來一陣悠揚的笛音,那曲調空靈婉轉,似訴說著無盡思念。二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好奇之色。順著笛音尋去,隻見一白衣少年獨坐於溪邊巨石之上吹奏。
待少年一曲終了,伊祁柱上前拱手問道:“小友方才所奏之曲甚是奇妙,不知可有何淵源?”
少年起身迴禮,笑道:“此乃家傳之曲,晚輩偶感思鄉之情,故而吹奏。”
伊祁柱和李姚聽聞此言,心中一動。他們向少年請教曲中的一些獨特技法,少年也毫不藏私地分享。受此啟發,伊祁柱和李姚決定再次閉關創作。
數月之後,一首融合了新技法與新理念的樂曲誕生,一經問世,再度震驚樂壇,成為傳頌千古之名曲。
“我們再改良這首曲子吧!”
於是兩人繼續改良這一首曲子,直至達成一致。
突然,伊祁柱拿出一把自製的奇特樂器,形似長笛卻多了幾個孔竅。他吹奏起來,聲音空靈悠揚,似山間清泉流淌,又如林間鳥兒輕啼。李姚聽得出神,待一曲終了,讚道:“此曲隻應天上有,兄台真是大才。”
伊祁柱謙遜一笑,“這樂器是我參照古譜改製,還未盡善盡美。”李姚接過樂器把玩,眼中滿是好奇與喜愛,“若經改良,此樂器必能成傳世之作。”
之後數天,二人不斷交流改進樂器的想法,並嚐試譜寫這一首閉關而出的曲子。
隨著時日推移,伊祁柱與李姚合作的新樂曲逐漸成型。他們決定舉辦一場小型演奏會,邀請隨州城中的文人雅士前來欣賞。
當日,賓客齊聚一堂。伊祁柱與李姚攜手走上台前,手中拿著那把經過多次改良後的奇特樂器。伊祁柱深吸一口氣,率先吹奏起前奏,那空靈的聲音瞬間彌漫整個場地。緊接著李姚加入其中,用一種特製的敲擊器具打著節拍,兩者配合得天衣無縫。
台下眾人聽得如癡如醉,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一曲終了,滿堂喝彩。此時,一位老者站了起來,激動地說:“此樂融合古今之長,實乃稀世佳作,當流傳千古。”眾人紛紛稱是。
伊祁柱與李姚相視一笑,他們知道,通過這次合作不僅創造出美妙的音樂,更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此後,他們將這份樂譜記錄下來,分發各地,使得這種獨特的音律風格開始在各地傳播開來,而他們的名字也永遠留在了隨州的文化史冊之上。
隨著這首曲子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了伊祁柱和李姚的大名,也讓隨州這個地方因為音樂而聲名遠揚。
而他們兩人之間的友誼,也如同這樂曲一般,和諧美妙,成為一段佳話流傳於虞朝大地之上。
後來,他們都在隨州再次演奏這一曲。
當他們歌曲奏響之日,竟然有鳳凰出現!
眾人皆驚,以為祥瑞降臨。伊祁柱與李姚更是驚喜萬分,他們沒想到自己的樂曲竟能引來鳳凰。鳳凰在空中盤旋許久,最後落在了舞台一側。它眼神靈動,似通人性。
這時,伊祁柱鼓起勇氣走向鳳凰,鳳凰並未閃躲。伊祁柱輕聲問道:“不知鳳君為何而來?”鳳凰竟口吐人言:“汝等所作之曲,蘊含天地靈氣,吾聞之甚悅,特來相賀。”
眾人聽聞,更加驚歎。鳳凰接著說道:“此曲若傳至京城,必受天下人喜愛。”
眾人見鳳凰現世,皆驚為天人。伊祁柱心中暗念,此乃祥瑞之兆,定是上天認可了這曲子所蘊含的和諧與美好。
此後,消息傳入宮中,虞朝第九君主奚仲李任聞之大喜,傳召他們入宮演奏。
伊祁柱和李姚對視一眼,心中一動。隨後,他們決定帶著樂譜前往京城。
於是一些隨州人民也隨著他們一同前往虞朝都城杭州餘杭。
到達京城後,虞朝的文武百官聽聞此事,紛紛前來迎接。
二人演奏一番,皇帝羿奚仲李任龍顏大悅,當即封他們為宮廷樂師,命其專為宮廷譜寫樂章。
而那首有鳳凰相伴的樂曲,被命名為《韶》,每逢重大節日便會奏響,伊祁柱和李姚之名也傳遍了整個虞朝,他們的音樂成就成為了虞朝音樂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
當兩人一同前往杭州,進了宮,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再次奏響那首曲子。
琴音迴蕩在殿堂間,鳳凰的幻影竟再次浮現。
皇帝羿奚仲李任也龍顏大悅,當即對伊祁柱和李姚大為讚賞,賞賜無數金銀財寶給兩人,並命他們常駐宮中,專為皇室演奏。
然而,伊祁柱卻心生憂慮,他擔憂宮廷的繁文縟節會束縛住音樂的自由靈魂。
李姚看出他的心思,勸道:“我們既已得此殊榮,便可借皇家之力推廣我們的音樂理念。”
伊祁柱聽後略感寬慰。
但不久之後,宮廷中的權力爭鬥逐漸波及到他們,有人誣陷他們的曲子有惑亂君心之嫌。
虞朝國王羿奚仲李任坐在龍椅上,看到鳳凰幻影,大為驚喜。
他認為此曲不僅美妙,更是能帶來祥瑞,當即下令要將此曲定為宮廷宴樂,並賞賜兩人無數財寶。
然而,朝中一位心懷嫉妒的大臣站出進讒言,稱這鳳凰幻影或許是妖邪作祟,不可輕信。
國王聽後心生疑慮。
伊祁柱趕忙上前解釋曲子的創作理念,乃是源於自然與人心的和諧共鳴。
李姚也講述了他們創作途中感受到的真誠與善意。
隨行的隨州人民亦佐證,表示絕無妖邪之事。
國王羿奚仲李任沉思片刻,決定再觀一次演奏。
兩人全心投入彈奏,這次鳳凰幻影更加清晰美麗,而且宮殿上空還出現彩雲繚繞。
國王最終確信這是吉兆,重賞兩人,並令全國推廣此曲。
那心懷嫉妒的大臣則灰溜溜地退下,兩人的名字也永遠銘刻在虞朝音樂史冊之上,他們的友誼與這首曲子一直傳頌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休得讒言!”
羿奚仲李任醒悟之後再次杜絕了讒言。
隨後,虞朝第九君主羿奚仲李任卻又說道:“此曲能得鳳凰來儀,定為正音,賜名《韶》,伊祁柱有功績,賜姓為劉。”
這時候,伊祁柱被賜姓劉,十分感動,他隨後又請求道:“政治複雜,劉柱請求還是迴去隨州,以便專心推廣音樂吧!”
“準奏!愛卿迴去隨州之後,可為後世修訂音律,以為正音!”
伊祁柱謝恩後便啟程返迴隨州。一路上,百姓聽聞他被賜姓且身負修訂音律之重任,紛紛夾道歡迎。
迴到隨州,伊祁柱立即投身於音樂事務之中。他召集當地所有擅長音律之人,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推廣《韶》樂。他們深入民間采集更多質樸的音符,融入其中,使《韶》樂更具感染力。
而在王宮之中,李姚被留了下來,擔任宮廷樂師之首。他時常思念遠在隨州的好友,於是向國王建議,可以定期邀請伊祁柱迴宮交流音樂心得。國王應允。
此後每年春秋兩季,伊祁柱都會帶著新的樂章入宮,與李姚一起為國王演奏。每次演奏之時,那鳳凰幻影都會如期而至,整個王宮都沉浸在祥瑞之中。
虞朝在《韶》樂的陪伴下,迎來一個個豐收之年,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伊祁柱和李姚的名字,也成為虞朝文化興盛的標誌,永遠被人們銘記。
於是當年羿奚仲李任也多給賞賜,讓劉柱迴去隨州了。
雖然度過危機,又獲得了封賞,伊祁柱此時被賜姓為劉,所以說稱為劉柱。
當時劉柱決定離開宮廷,帶著他們的音樂迴到隨州,繼續在民間傳播音樂的魅力,隻留下那首傳奇的曲子在宮廷中被人傳頌。
劉柱迴到隨州後,名聲大噪。許多年輕學子紛紛前來拜他為師,渴望學習那能引來鳳凰的妙音。劉柱來者不拒,悉心教導。
一日,一位神秘之人登門拜訪。此人氣質不凡,身著華麗卻低調的服飾。原來他是鄰國的王子,聽聞劉柱的事跡,特來請教音樂之道。劉柱與其相談甚歡,分享了諸多音樂心得。
這位王子深受啟發,邀請劉柱前往他國舉辦音樂會。劉柱心動,他想著若能將音樂傳播至更廣闊之地,也是美事一樁。便帶著弟子們踏上異國之旅。
在異國,他們的音樂同樣引起轟動。百姓們沉浸於那美妙旋律之中,仿佛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然而,劉柱等人的風光引來了一些人的嫉妒。該國宮廷樂師們害怕劉柱搶了他們的風頭,便暗中謀劃陷害之事。
一天,當劉柱正在準備一場盛大音樂會之時,被告知樂器盡數被毀。
“樂器被毀了?”
劉柱大驚,四處追查之下發現竟是宮廷樂師所為。
那位鄰國的王子得知此事後大怒,欲嚴懲那些樂師。
“我決定嚴懲樂師!”
“王子,不必如此,我可以重新製造樂器!”
但劉柱阻止了他,表示不願因這件事破壞兩國情誼。
“你製造樂器來得及嗎?”
“不必擔心,我有辦法!”
劉柱並未就此放棄音樂會,他帶領弟子們就地取材自製樂器。
雖然簡陋,但經過他們精心調試演奏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音樂會當日,眾人本以為會失望而歸,沒想到獨特的樂器發出的聲音竟有一種質樸原始的美感。
這場音樂會不僅再次成功,還開啟了一種新的音樂風格。
“真動聽呀!”
隨著曲子的流傳,伊祁柱和李姚的名聲大噪。許多貴族紛紛邀請他們前往宮廷演奏。
一日,他們來到虞朝的附屬勢力諸侯國孤竹國宮廷之中。
宮殿金碧輝煌,眾人皆翹首以盼。
劉柱和李姚從容而坐,奏響改良後的曲子。那曲子仿若靈動的精靈,穿梭於雕梁畫棟之間。國君聽得如癡如醉,當即賞賜無數珍寶。
“不錯,不錯呀!”
然而,宮廷中有位嫉妒心極重的樂官。他暗中散播謠言,稱此曲乃不祥之音,會擾亂國運。一時間人心惶惶,但劉柱和李姚並未慌亂。
他們請求孤竹國國君:“給予我們三日時間,三日後重新演奏。”
孤竹國國君也準許了他們。
這三日間,他們深入民間收集當地更多元化的聲音融入曲中。
再次演奏時,曲風不僅保留原有的獨特,更增添了幾分大氣祥和之感。民眾聽聞後讚不絕口,之前的謠言也不攻自破。
“真動聽呀!”
經此一事,這首曲子也是聲名遠揚,跨越國界,傳播到更遠的地方,而劉柱和李姚也成為了虞朝樂壇永遠閃耀的兩顆星。
迴國之後,劉柱把這種風格融入本土音樂,創造出更多動人心弦的樂曲,而他的名字也隨著音樂永遠流傳在各國的曆史長河之中。
而劉柱也感受到不同文化下人們對音樂共通的熱愛。
他深知,無論身處何方,音樂都是連接人心的橋梁。從此,劉柱的名字不僅在虞朝傳頌,更傳遍周邊各國,成為一代音樂傳奇人物。
他們遇到了一個雅士,邀請他們一起在這裏休息。
這個雅士年齡也很大了,卻風度翩翩。
“好的,那我們就卻之不恭了。”
於是兩人都打算在這裏休息一番。
羿奚仲李任也走上前感興趣得問道。
“你隱居此地多久了,可有族人?從何而來?”
那個雅士也是請兩人入座,接著說道:“請入座,一邊喝功夫茶,一邊聽我給你們講我們過去的曆史吧。”
“好的,謝謝!”
於是虞朝第九君主羿奚仲李任和妻子未花也就開始入座。
“你們知道虞朝過去最早的都城南陽嘛?”
那個雅士給大家泡好茶水,一邊樂嗬嗬得給大家倒茶,一邊笑著問道。
羿奚仲李任也接過來茶水,喝了一口,感歎道:“不錯呀。”
接著他又迴應起來:“虞朝都城南陽,一開始是虞朝最早的都城,這個我當然知道。”
“是的,當年我的族人本來也是虞朝都城南陽時期的北方人。
後來虞朝都城南陽時期結束,遷都去往常熟時期,北方淪陷,之後我們這些遺留在北方的人開始逃難。”
那個雅士給大家娓娓道來。
未花也喝了口茶水,隨後也是感興趣得問道:“那麽,你們從北方逃到了這裏?”
“是的,一開始,我們本來是在山西等地生活,北方淪陷之後,我們從山西逃到了南方大洪山之中,後來發展到了附近。
因為我們本來生活在山西,可是虞朝當時的北方淪陷,之後我們這些人不得不向南邊逃跑,隨遇而安,所以說當時我們自稱為隨人,我們這些人聚集在一起,互相幫助,倒也生存了下來。”
“原來如此,倒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曆史,可是現在虞朝已經強盛起來了,北方也全部恢複了,你們族人有打算迴去山西嘛?”
羿奚仲李任也感興趣得問道。
那個雅士卻搖了搖頭,說道:“既來之則安之,我們既然自稱隨人,也是隨遇而安的。不過我們當然有迴去看望過遺留的人。”
忽然,羿奚仲李任也想到了一個問題,他也感興趣得問道:“那你們這些隨人由何人統領?”
那個雅士也拱手說道:“實不相瞞,由在下統領,在下伊祁柱。”
“你姓伊祁?是過去的陶唐國王室嘛?”
“是的,所以略懂音律。”
羿奚仲李任也感慨得說道:“音樂一道,上可通神,可惜我不懂樂理,你且稍作等待,待我唿喚我兄長李姚前來,你們可以共同討論一下音樂的大道!”
伊祁柱也感激得說道:“這可好。”
於是羿奚仲李任也開始了口述信件,由於他不通文墨,由妻子未花代為轉達謄寫。
“尊敬的兄長李姚,近來我和妻子未花遊曆到達了湖北隨州,在這裏遇到了隨人的領袖伊祁柱,他精通音樂,有意於研究音樂大道。想到兄長李姚也善於音樂,所以請兄長李姚前來,共同探討音樂大道。
尊敬您的弟弟李任於湖北隨州留。”
信件送出後,羿奚仲李任便陪著伊祁柱在隨州等候。幾日後,遠處傳來馬蹄聲,隻見一人騎馬疾馳而來,下馬之人正是李姚。
李姚向眾人抱拳行禮後,目光落在伊祁柱身上。“閣下便是伊祁柱兄吧,早聞此地有精通音律之人,今日特來討教。”
伊祁柱迴禮道:“豈敢,隻是心中對音律有些許見解,願與君分享。”
在這古老的隨州之地,一段關於音律創新探索的佳話就此展開。
隨後兩人就找了一處安靜之地,擺開樂器。伊祁柱先彈奏一曲,其音悠揚婉轉,似有訴說隨族南遷之艱辛與不屈。
李姚閉眼聆聽,隨後拿起自己的樂器相和,曲聲高亢激昂,仿若展現虞朝如今的興盛繁榮。
一旁的羿奚仲李任和未花雖不通音律,但也沉浸在這氛圍之中。彈罷,兩人相視大笑,均覺遇到知音。
李姚歎道:“今日幸會柱兄,才知音樂無南北之分,皆能傳達人心意。”
伊祁柱亦點頭稱是,眾人遂決定在隨州停留些時日,每日以樂相伴,交流各地風土人情,其樂融融。
羿奚仲李任見兩人都精通音律,便說道:“不如你們兩人合作,編寫一首曲子吧。”
伊祁柱和李姚聽聞此言,對視一眼,眼中皆是讚同之意。於是,他們二人開始構思這首合作曲目。
白日裏,他們四處探尋隨州的山水美景,汲取自然之聲的靈感;夜晚,兩人挑燈夜談,將各自對於音樂之道、人生感悟融入其中。
未花則在旁對著隨州的山水,畫下一些美妙的景色。
經過數日努力,樂曲終於初成。初次試演之時,那曲風融合了南北特色,既有南方的柔美細膩,如潺潺流水般環繞耳畔,又不失北方的雄渾壯闊,仿佛萬馬奔騰而過。此曲一出,引得周圍百姓紛紛圍聚傾聽,人人臉上洋溢著陶醉之色。
於是,兩人就開始討論起來音律的道理:
伊祁柱先開口說道:“吾以為音律之道,在於和諧共鳴,如同世間萬物相互依存。”
李姚微微點頭,“兄台所言極是,然吾觀音律亦如人心,或激昂澎湃,或婉轉低吟,皆反映內心情緒。”
二人談興漸濃,從五音談到十二律呂。一旁的羿奚仲李任雖不懂音律,但看二人相談甚歡,也覺欣慰。
兩人又接著討論樂理:
伊祁柱沉思片刻後說道:“在樂理之中,宮商角徵羽,猶如五行相生相克,有序而變,則樂曲美妙。”
李姚眼睛一亮,“兄台此喻妙哉。但吾認為,樂律之妙還在於創新,若一味遵循舊法,難出絕世之音。”
此時,一陣清風吹過,吹動了周圍的樹葉沙沙作響,仿佛也在應和著他們的談論。伊祁柱撫掌大笑,“李兄高見,昔日我曾嚐試融合不同地域的曲調,卻遭族人反對,言此舉破壞傳統。”
李姚麵露同情之色,“傳統固然要守,但不破不立。我也曾以自然之聲融入曲中,初時人們不解,後來才覺其獨特韻味。”
二人越談越激動,不知不覺已至黃昏。夕陽的餘暉灑在他們身上,給這場關於樂理的討論增添了一抹神聖的色彩。
羿奚仲李任走上前,笑著說:“兩位兄長今日一番談論,定將傳為佳話,天色已晚,不如我們先行休息,明日再續如何?”伊祁柱和李姚相視一笑,紛紛點頭同意。
當晚,伊祁柱躺在榻上輾轉反側,心中滿是白天與李姚的談話。他心想,如此知音難覓,定要與他共創一曲。
次日清晨,伊祁柱便迫不及待找到李姚。“李兄,昨日暢談,我心生一念,你我合作譜曲如何?”
李姚欣然答應。
於是,兩人尋得一處幽靜山穀。伊祁柱采集穀中的風聲、流水聲等自然之音記錄下來,李姚則依據伊祁柱所錄,結合宮商角徵羽構思旋律。
數日後,曲子雛形初現。然而,當他們將曲子演奏給族中眾人聽時,卻遭到諸多質疑。有人稱這曲子怪誕,不合常規。但伊祁柱和李姚不為所動,他們堅信此曲的獨特價值。
羿奚仲李任站出來支持他們,並邀請各地樂師前來品鑒。樂師們起初也頗為困惑,但細細品味之後,逐漸領略到其中的精妙之處,不禁大為讚歎。
從此,這首由伊祁柱和李姚共同創作的曲子流傳開來,成為當時樂壇的一段佳話。
而虞朝第九君主奚仲李任和未花他們夫妻兩人,看到隨州此地此處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民眾淳樸勤勞。奚仲李任心想這倒是個適合休養生息之地。於是便決定在此處暫居下來。
未花溫柔善良,很快就與當地的婦女們打成一片,教她們紡織刺繡之事。而奚仲李任則帶著當地的男子們開墾荒地,興修水利。在他們夫妻二人的帶領下,這個原本平凡的小村落逐漸繁榮起來。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遠方傳來消息,虞朝內部發生叛亂,一些心懷不軌之人妄圖奪取皇位。
話說當年,正在隨州的羿奚仲李任,聽聞虞朝都城杭州餘杭發生了叛亂。
羿奚仲李任也是怒不可竭。
“竟敢謀反!”
“豈有此理!”
奚仲李任聽聞後眉頭緊鎖,他深知自己身為君主,不能坐視不管。
但此時此地的百姓也離不開他的領導。未花看出了丈夫的為難,她堅定地握住奚仲李任的手說道:“君上,我們應迴去平亂,這裏的人們就交給伊祁柱和李姚會守好。”
奚仲李任望著妻子,最終下定決心踏上返程之路。
羿奚仲李任也開始和妻子一同迴去虞朝都城杭州餘杭。
“我們就先迴去了,伊祁柱,兄長,你們譜寫曲子的事情還沒有完成,就繼續留在這裏吧!”
“是,遵命!”
“駕駕駕!~”
兩人都快馬加鞭,趕往京城。
一路上,羿奚仲李任也得到了更多的消息。
“原來是這樣啊?”
未花也十分好奇得詢問道:“是怎麽一迴事呢?”
“最近,吾兒吉光和兄長歐陽克一同前往虞朝第八君主番禺的墳墓大禹陵拜祭。
沒想到他們前腳去了紹興。後腳虞朝的都城杭州餘杭就開始出現了叛亂。”
羿奚仲李任有一些生氣得說道。
未花也是感慨萬千,感歎道:“當皇帝有什麽好的,給我還不想當呢!這些人,還整這一出,我們應該怎麽辦?”
“這也是怪我,前不久把杭州餘杭的精兵調往北方太多了。現在虞朝的都城杭州餘杭的兵力可能不足。
具體等我們聯絡到吉光和歐陽克再說吧。”
於是兩個人快馬加鞭,繼續駕駛著馬車朝著虞朝都城杭州前去。
這時候,未花突然想到了什麽,她說道:“夫君,我們應該直接去紹興,聯合歐陽克和吉光,整頓兵馬,現在去杭州餘杭,那邊的情況反而不明朗。”
“言之有理!”
羿奚仲李任聽了,大為讚賞。
隨後他調轉馬頭,朝著紹興前進。
話說當年。
正是清明時節。
歐陽克和吉光打算一同前往紹興拜祭大禹陵,這大禹陵埋著虞朝第八君主番禺,番禺最著名的稱號就叫做大禹。
所以說這個陵墓又叫做大禹陵。
歐陽克和吉光當時都沒有預料到虞朝都城杭州餘杭竟然有人膽敢謀反。
兩人到達了大禹陵之後。
在大禹陵守墓的虞朝第八君主番禺的孩子之一的虞朝桂林八樹之中的李姒,也來接見了兩人。
“歐陽克,吉光!你們來掃墓了!”
“大爺!您好!”
這時候,李姒年齡也很大了。
他和他的後人自從番禺死後就一直在這裏守靈。
他的後人也被虞朝第八君主番禺賜姓為姒。
“你好,既然來了,就好好拜祭吧!”
兩人都在李姒的安排下進行了隆重的拜祭。
禮拜結束不久後,從虞朝都城杭州餘杭突然傳來了消息。
歐陽克也在查看到消息的那一刻,感到十分得震驚!
“報告!虞朝都城杭州餘杭發生了叛亂!虞朝王室長老之中的一個以虞朝第九君主羿奚仲李任興建鬥獸場、遊玩無度,不理朝政為由,企圖發起不信任的議案!現在虞朝都城杭州餘杭已經發生了兵變!”
原來,依據虞朝的製度,一旦虞朝王室長老們覺得當代的虞朝君主德不配位之後,就可以發起不信任議案。
一旦這個議案通過了,這個君主就會被廢除,重新收迴實權。
這一點在虞朝的法律法規上也是有法可依的。
問題是這一次的不信任議案,並沒有獲得大多數虞朝王室長老們的認可。
而隻是極少數的虞朝王室長老以此為借口,企圖奪取實權。
並且,在議案發起的第二天,虞朝都城杭州餘杭的兵權就被他們奪取了,杭州餘杭也因此戒嚴,被封閉起來。
議案的結果還沒有出來,少數虞朝王室長老卻已經把反對派關押起來。
“豈有此理!發生了叛亂了!”
遠在紹興的李姒也是憤怒不已。
“大爺,現在應該怎麽辦?”
吉光這時候十分著急。
歐陽克也仿佛是無可奈何,他有些無奈得說道:“沒想到發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沒有帶任何兵馬,我也不知道怎麽辦了。”
就在他們都一籌莫展的時候,遠方突然傳來了一陣馬蹄聲。
“噠噠噠噠噠!”
眾人抬頭看去,隨後一個人翻身下馬,麵色有些憔悴。
“薑郭,你怎麽來了!”
吉光仿佛看到了一個救星,拉住了他的手。
薑郭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感慨得說道,“我又不會武功,城中叛變,肯定立馬逃出來了,辛虧我還會騎馬。於是就東躲西藏,跑了出來,聽說你們就在紹興。就趕過來了。”
李姒一向聽聞薑郭也繼承了李薑當年的聰明才智,連忙詢問道:“既然你逃出來了,現在虞朝都城杭州餘杭的情況怎麽樣?”
薑郭舉起手來,示意大家不要著急,接著他說道:“我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先來點兒東西墊墊肚子,別餓死了,待會再說吧。”
“行,快拿來食物和水!”
李姒連忙吩咐姒姓族人拿來食物和水。
薑郭也緩緩得接過來食物,不急不緩得吃了起來。
眾人都耐心得等待著。
稍過一會兒,他也吃飽了。
接著,薑郭也仿佛是有些恐懼得說道:“此事也在我的意料之外,不過情況還不是很糟糕!”
這時候,薑郭也被迎接到了屋內,幾個人都在屋內詳談。
薑郭也繼續得開始談道:“我老早看到城中得軍隊異動,察覺到不對勁,於是連忙躲避,後來虞朝王室長老征集眾人,前去得人都被關押起來!”
“竟然有此事!”
“豈有此理!”
薑郭也是顯得有一些憤憤不平,接著他又開始繼續說道:“後來傳出來要投不信任議案,我在城中開始戒嚴之前逃了出來。”
歐陽克此時也詢問道:“城市中的兵力被控製了嗎?有多少兵馬?”
薑郭仿佛是迴想了一番,接著說道:“虞朝都城杭州餘杭的情況怎麽樣呢?經過我的觀察,城中大約有一萬六千多兵馬,已經被叛亂的虞朝王室長老控製了。這些軍人未必想叛亂,但是他們認為這個議案可能符合程序,於是也聽從他們的意思。”
李姒此時也有一些焦急,但是他不懂政治和軍事,隻好問道:“現在應該怎麽辦呢?”
“應該先通知姬姓家族和嬴姓家族,調集山西河北等地的兵馬前來紹興,歸並一處,等羿奚仲李任來到紹興,再做決定。”
“不錯,隻是你怎麽知道羿奚仲李任會來紹興呢?”
吉光這時候顯得有一些疑惑不解得問道。
“我猜的,大家快行動起來吧。”
於是,李姒連忙修書兩封,給山西和河北等地的李姬和李嬴發去了消息。
信息傳達到達了山西運城以及河北張家口之後,無論是李姬還是李嬴,都感到十分得震驚。
由於李姬年邁,已經無力戰鬥,他吩咐道:“姬皓,你率領族人,前去支援,趕往紹興!”
姬皓也領命,說道:“遵命!姬姓青壯年!隨我前往紹興!”
“遵命!”
於是運城的姬姓青壯年也在姬皓帶領下前往紹興。
而在河北張家口的李嬴接到消息之後,怒不可竭,大喝道:“豈有此理!待老夫親自前去!嬴姓族人何在?”
“在!”
“隨老夫前去紹興!”
“遵命!”
雖然說李嬴年齡也很大了,卻猶如黃忠一般老當益壯,他親自披掛上陣,率領著嬴姓族人,前往紹興。
於是,又過了一些時日。
羿奚仲李任來到了紹興。
這時候,眾人也都匯聚在這裏。
“父皇!”
“吉光!怎麽迴事?這裏竟然有這麽多兵馬?”
羿奚仲李任也感到十分得奇怪。
隨後,李嬴和姬皓都走了過來。
“聖上,我們得到消息之後,就帶著各自族人前來紹興了!”
“這是薑郭的主意呀!”
李姒此時也感慨得說道。
羿奚仲李任也點了點,讚賞道:“薑郭,你做得很好。此番平叛,由你當軍師,由兄長李嬴為主將,歐陽克和姬皓為副將,一同前往虞朝都城杭州平叛。”
“遵命!”
眾人都領命前去。
吉光這時候留了下來,他看著逐漸遠去的軍隊,接著又開始有一些疑惑不解得問道:“父皇,為什麽不讓我一起去平叛?”
羿奚仲李任聽了,說道:“當年你的祖父淫梁曾經留下規矩,叫做世子遠遁製度,一旦朝政局勢不安,當把繼承人遠遁,放在安全的地方。此番我和你母後未花也將會跟再次隨著軍隊前去。但是你就留在這裏,一旦我們失敗,你就登基吧!”
“遵命!父皇!”
聽到是曾祖父留下的規矩,吉光也沒有過多懷疑,於是乖乖遵守。
羿奚仲李任也繼續和李姒說道:“兄長,吉光就托你照顧了。”
“沒問題,你且去吧,一旦你們失敗,我會擁護他登基的!”
於是羿奚仲李任也轉身走上馬車,便朝著兩人揮手告別:“再會了!我們走了,未花!”
“好的!走吧!”
“駕駕駕!~”
他們駕駛著馬車朝著軍隊遠去的方向,趕了過去。
很快,兩人就追上了隊伍。
“聖上!”
“沒事,你們繼續前進!”
羿奚仲李任一向對統領軍隊也不感興趣,他寧願當一個小兵,於是他和未花加入了軍隊,成為兩個精銳的小兵。
“啦啦啦啦!”
“我是龍人......
我們龍人最堅強....
我們龍人強大而能夠恢複....
偉大龍人....
聖光治愈...
龍人的血不會有浪費.....
龍人的意誌使得身體也變得堅強........
我是偉大的龍人.......
龍人最堅強....
傷害不能擊倒...
苦難都會化為動力...
我們是偉大龍人....
龍人要覺醒
龍人有決心!”
軍隊唱著虞朝國歌,來到了杭州餘杭城外。
反叛的虞朝王室長老之中的人此時也是據守杭州。
他站在城牆上望著麵前的軍隊,大聲說道:“何方叛軍!竟然進攻虞朝都城杭州餘杭!”
這時候,李嬴也站出來,大聲唿喊起來:“你可是賊喊做賊似的,不感到心虛嘛?難道不是你據守杭州餘杭試圖謀反?”
那個城牆上的長老卻迴應道:“根據虞朝的法律,長老有權彈劾德不配位的君主,虞朝第九君主奚仲李任遊玩無度,又興建了鬥獸場,和野獸搏鬥,荒廢政務,德不配位!我們發起了不信任議案!有什麽問題嘛?”
這時候,一旁的薑郭則站出來,迴應道:“如果你們是通過正當程序發出來不信任議案,倒是沒問題,可是你為什麽要把反對派關押起來,又控製城中軍隊戒嚴!分明是你意圖不軌,想要以此為借口謀反!”
“你血口噴人!”
雙方各執一詞,兩側的軍士都不明所以。
“何必廢話,打就打吧!”
歐陽克此時也站出來說道。
李嬴聽了也點了點頭,舉起手來,喊道:“攻城!把這個亂臣賊子打下來!”
“啊啊啊!”
“殺殺殺!消滅亂臣賊子!”
於是他們的軍隊也奮勇向前,一邊的軍隊是杭州餘杭城內的守備軍,約莫有一萬六千多人。
一邊是集結了姬姓青壯年和嬴姓青壯年以及其他的跟隨者的聯軍,約莫一萬五千多人。
羿奚仲李任和未花也親自參與了戰鬥。
他可能是曆史上首個不得不自己攻打自己都城的君主。
“啊啊啊!”
“衝呀!”
眾人都努力奮勇向前作戰。
但是杭州餘杭的城池堅固,城中的守備軍也裝備精良。
戰場上的局勢陷入了焦灼之中。
戰爭從早上打到了晚上,雙方都有所傷亡,但是都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鏘鏘鏘鏘鏘鏘!”
即到傍晚時分,李嬴也鳴金收兵。
戰事暫時停止之後,眾人都在營帳之中商議。
李嬴也繼續開口詢問道:“杭州餘杭城防堅固,城中守備軍裝備精良,恐怕是難以攻克!”
這時候,羿奚仲李任和未花並不在營帳之中議事,因為兩人隻是作為一個普通的士兵參戰。
“未花,你沒事吧?”
羿奚仲李任也在此時擔心得詢問起來。
未花也笑了笑,表示自己很好:“我當然沒事,隻是不知道能不能打贏罷了。”
雖然兩人的個人武勇都非常出色,但是武功再高的人一旦統帥能力不足,那麽他們在戰爭中也頂多也可以自保,除非是統帥能力較高,又戰鬥力好,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這時候,在營帳之中,眾人還在商議對策。
薑郭也開口答道:“我聽聞城中的民心也不明所以,未必真想要謀反,不如派人前去策反城中居民,裏應外合,應該是可以獲勝。”
歐陽克也點頭稱是,“此計甚妙,隻是如何傳達消息?”
這時候,羿奚仲李任和未花在營帳之外聽到了,他們都說道:“讓我們去吧,如果失敗了,你們都去擁護吉光登基!”
“遵命!”
隨後羿奚仲李任也和未花整理隨身攜帶的東西,他發現了一個包裹,正是前不久才在下棋老人那裏贏了送給他的禮品包裹。
他打開這一個禮品包裹,發現竟然是兩件衣服。
“是夜行衣!”
“很好!正好可以用上!”
於是兩人都換上了夜行衣。
隨後他們趁著夜色,朝著護城河摸了過來。
“夫人,我們要通過潛水過去吧!”
“夫君,你還記得我們剛見麵的時候送給你的東西嘛?”
“你是說那個珠子?”
“沒錯,我們都把避水珠含住,就可以從水裏走過去了。”
“好吧!”
於是羿奚仲李任也從懷裏拿出來了一個珠子,含在嘴裏。
未花也有一個避水珠,兩人都潛入水裏。
“果然在水裏麵可以正常唿吸呢?”
“沒錯,我們走吧!”
兩人在水裏輕鬆得潛入了杭州餘杭城中。
隨後,他們由於身著夜行衣,又躲在暗處,輕鬆得來到了關押眾人的地方。
“嘿?”
“呀呀呀!”
兩人衝上前去,很快就打倒了看守。
隨後未花隻一用力,就把門打壞了!
“轟隆隆!”
“嘭!”
“你們是什麽人?”
那些被關押起來的大臣和反對派長老們也紛紛驚醒過來。
羿奚仲李任也當即扯下來麵罩,說道:“是我!”
“啊!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們走吧,你們有把握控製城中的局勢嘛?”
“沒問題!”
於是羿奚仲李任和未花救走了大家。
當晚,這些被放出來的大臣和反對派長老們就控製住了城中的局勢。
城外的軍隊也被放了進來。
城中的軍隊也全部投誠。
第二天一大早,那個謀反的長老剛醒來,卻已經被五花大綁,跪在地上。
“說,你為什麽要謀反!”
羿奚仲李任此時正坐在大殿之上,質問著一個謀反的長老。
那個長老卻是振振有詞得說道:“你興建鬥獸場,荒淫無度,德不配位!”
羿奚仲李任也走過去,感慨得說道:“朕推廣善念,卻又沒有考慮到這一點,這是我的過失。
但是你導致兩軍傷亡,也是你的過失。”
於是羿奚仲李任也下令道:“吩咐道山西運城即日起拆除鬥獸場,除生存所需之外也不殺傷動物,甚至於建立動物保護區,把一些弱勢的動物保護起來,除非它們傷人,不然不必傷害它們!”
“遵命!”
李姬也站出來迴應道。
隨後,羿奚仲李任也繼續對著那個反叛的長老說道:“朕已經知錯就改了,你還有什麽話說?”
“臣無話可說,甘願受罰!”
那個反叛的長老仿佛是視死如歸。
羿奚仲李任卻是搖了搖蒲扇,接著說道:“按現在的場景,你已經不得不死了,即使朕寬恕你,兩軍傷亡的將士也不會寬恕你!不過,上天有好生之德!朕決定流放你!”
那個反叛的長老跪在地上,泣不成聲。
“感謝聖上不殺之恩!”
“你帶著家人離開餘杭吧,到運城去,朕賜姓你們為關龍氏,你們在運城建一個動物保護區,圈養起來龍等珍稀動物!”
“遵命!感謝聖上賜姓!感謝聖上不殺之恩!”
原來,那個時候還有龍,以及其他一些比較珍稀的動物。
於是乎這個反叛的虞朝王室長老被流放,和他的家人一起被賜姓為關龍氏。
從此以後他們都前往運城,開始建造出來能夠圈養龍等珍稀動物的動物保護區。
而當時的羿奚仲李任以德報怨,勇於改正錯誤,也一時傳為佳話!
“聖上下罪己詔了!”
罪己詔寫著:“近期虞朝國內動亂,是朕德不配位,朕興建鬥獸場,以欺淩動物為樂。朕已命人即日起拆除鬥獸場。
同時朕賜姓關龍氏,讓他們前往運城,建立一個動物保護區,以保護龍等珍稀動物。虞朝的民眾也要引以為戒。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從今往後,也要知道生命的可貴,即使是動物,除非是為了生存下去的目的之外,也不欺淩它們。
眾生平等,皆有靈性。”
隨後,虞朝也安定下來。
而當時,還留在隨州的伊祁柱和李姚兩人又開始討論了一番樂理:
伊祁柱沉思片刻後說道:“李兄,此次成功雖在意料之中,然吾等不可止步於此。樂理之道浩瀚無垠,尚需探索更多。”
李姚深以為然,撫須應道:“伊祁兄所言極是,弟亦有同感。”
恰逢此時,遠方傳來一陣悠揚的笛音,那曲調空靈婉轉,似訴說著無盡思念。二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好奇之色。順著笛音尋去,隻見一白衣少年獨坐於溪邊巨石之上吹奏。
待少年一曲終了,伊祁柱上前拱手問道:“小友方才所奏之曲甚是奇妙,不知可有何淵源?”
少年起身迴禮,笑道:“此乃家傳之曲,晚輩偶感思鄉之情,故而吹奏。”
伊祁柱和李姚聽聞此言,心中一動。他們向少年請教曲中的一些獨特技法,少年也毫不藏私地分享。受此啟發,伊祁柱和李姚決定再次閉關創作。
數月之後,一首融合了新技法與新理念的樂曲誕生,一經問世,再度震驚樂壇,成為傳頌千古之名曲。
“我們再改良這首曲子吧!”
於是兩人繼續改良這一首曲子,直至達成一致。
突然,伊祁柱拿出一把自製的奇特樂器,形似長笛卻多了幾個孔竅。他吹奏起來,聲音空靈悠揚,似山間清泉流淌,又如林間鳥兒輕啼。李姚聽得出神,待一曲終了,讚道:“此曲隻應天上有,兄台真是大才。”
伊祁柱謙遜一笑,“這樂器是我參照古譜改製,還未盡善盡美。”李姚接過樂器把玩,眼中滿是好奇與喜愛,“若經改良,此樂器必能成傳世之作。”
之後數天,二人不斷交流改進樂器的想法,並嚐試譜寫這一首閉關而出的曲子。
隨著時日推移,伊祁柱與李姚合作的新樂曲逐漸成型。他們決定舉辦一場小型演奏會,邀請隨州城中的文人雅士前來欣賞。
當日,賓客齊聚一堂。伊祁柱與李姚攜手走上台前,手中拿著那把經過多次改良後的奇特樂器。伊祁柱深吸一口氣,率先吹奏起前奏,那空靈的聲音瞬間彌漫整個場地。緊接著李姚加入其中,用一種特製的敲擊器具打著節拍,兩者配合得天衣無縫。
台下眾人聽得如癡如醉,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一曲終了,滿堂喝彩。此時,一位老者站了起來,激動地說:“此樂融合古今之長,實乃稀世佳作,當流傳千古。”眾人紛紛稱是。
伊祁柱與李姚相視一笑,他們知道,通過這次合作不僅創造出美妙的音樂,更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此後,他們將這份樂譜記錄下來,分發各地,使得這種獨特的音律風格開始在各地傳播開來,而他們的名字也永遠留在了隨州的文化史冊之上。
隨著這首曲子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了伊祁柱和李姚的大名,也讓隨州這個地方因為音樂而聲名遠揚。
而他們兩人之間的友誼,也如同這樂曲一般,和諧美妙,成為一段佳話流傳於虞朝大地之上。
後來,他們都在隨州再次演奏這一曲。
當他們歌曲奏響之日,竟然有鳳凰出現!
眾人皆驚,以為祥瑞降臨。伊祁柱與李姚更是驚喜萬分,他們沒想到自己的樂曲竟能引來鳳凰。鳳凰在空中盤旋許久,最後落在了舞台一側。它眼神靈動,似通人性。
這時,伊祁柱鼓起勇氣走向鳳凰,鳳凰並未閃躲。伊祁柱輕聲問道:“不知鳳君為何而來?”鳳凰竟口吐人言:“汝等所作之曲,蘊含天地靈氣,吾聞之甚悅,特來相賀。”
眾人聽聞,更加驚歎。鳳凰接著說道:“此曲若傳至京城,必受天下人喜愛。”
眾人見鳳凰現世,皆驚為天人。伊祁柱心中暗念,此乃祥瑞之兆,定是上天認可了這曲子所蘊含的和諧與美好。
此後,消息傳入宮中,虞朝第九君主奚仲李任聞之大喜,傳召他們入宮演奏。
伊祁柱和李姚對視一眼,心中一動。隨後,他們決定帶著樂譜前往京城。
於是一些隨州人民也隨著他們一同前往虞朝都城杭州餘杭。
到達京城後,虞朝的文武百官聽聞此事,紛紛前來迎接。
二人演奏一番,皇帝羿奚仲李任龍顏大悅,當即封他們為宮廷樂師,命其專為宮廷譜寫樂章。
而那首有鳳凰相伴的樂曲,被命名為《韶》,每逢重大節日便會奏響,伊祁柱和李姚之名也傳遍了整個虞朝,他們的音樂成就成為了虞朝音樂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
當兩人一同前往杭州,進了宮,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再次奏響那首曲子。
琴音迴蕩在殿堂間,鳳凰的幻影竟再次浮現。
皇帝羿奚仲李任也龍顏大悅,當即對伊祁柱和李姚大為讚賞,賞賜無數金銀財寶給兩人,並命他們常駐宮中,專為皇室演奏。
然而,伊祁柱卻心生憂慮,他擔憂宮廷的繁文縟節會束縛住音樂的自由靈魂。
李姚看出他的心思,勸道:“我們既已得此殊榮,便可借皇家之力推廣我們的音樂理念。”
伊祁柱聽後略感寬慰。
但不久之後,宮廷中的權力爭鬥逐漸波及到他們,有人誣陷他們的曲子有惑亂君心之嫌。
虞朝國王羿奚仲李任坐在龍椅上,看到鳳凰幻影,大為驚喜。
他認為此曲不僅美妙,更是能帶來祥瑞,當即下令要將此曲定為宮廷宴樂,並賞賜兩人無數財寶。
然而,朝中一位心懷嫉妒的大臣站出進讒言,稱這鳳凰幻影或許是妖邪作祟,不可輕信。
國王聽後心生疑慮。
伊祁柱趕忙上前解釋曲子的創作理念,乃是源於自然與人心的和諧共鳴。
李姚也講述了他們創作途中感受到的真誠與善意。
隨行的隨州人民亦佐證,表示絕無妖邪之事。
國王羿奚仲李任沉思片刻,決定再觀一次演奏。
兩人全心投入彈奏,這次鳳凰幻影更加清晰美麗,而且宮殿上空還出現彩雲繚繞。
國王最終確信這是吉兆,重賞兩人,並令全國推廣此曲。
那心懷嫉妒的大臣則灰溜溜地退下,兩人的名字也永遠銘刻在虞朝音樂史冊之上,他們的友誼與這首曲子一直傳頌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休得讒言!”
羿奚仲李任醒悟之後再次杜絕了讒言。
隨後,虞朝第九君主羿奚仲李任卻又說道:“此曲能得鳳凰來儀,定為正音,賜名《韶》,伊祁柱有功績,賜姓為劉。”
這時候,伊祁柱被賜姓劉,十分感動,他隨後又請求道:“政治複雜,劉柱請求還是迴去隨州,以便專心推廣音樂吧!”
“準奏!愛卿迴去隨州之後,可為後世修訂音律,以為正音!”
伊祁柱謝恩後便啟程返迴隨州。一路上,百姓聽聞他被賜姓且身負修訂音律之重任,紛紛夾道歡迎。
迴到隨州,伊祁柱立即投身於音樂事務之中。他召集當地所有擅長音律之人,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推廣《韶》樂。他們深入民間采集更多質樸的音符,融入其中,使《韶》樂更具感染力。
而在王宮之中,李姚被留了下來,擔任宮廷樂師之首。他時常思念遠在隨州的好友,於是向國王建議,可以定期邀請伊祁柱迴宮交流音樂心得。國王應允。
此後每年春秋兩季,伊祁柱都會帶著新的樂章入宮,與李姚一起為國王演奏。每次演奏之時,那鳳凰幻影都會如期而至,整個王宮都沉浸在祥瑞之中。
虞朝在《韶》樂的陪伴下,迎來一個個豐收之年,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伊祁柱和李姚的名字,也成為虞朝文化興盛的標誌,永遠被人們銘記。
於是當年羿奚仲李任也多給賞賜,讓劉柱迴去隨州了。
雖然度過危機,又獲得了封賞,伊祁柱此時被賜姓為劉,所以說稱為劉柱。
當時劉柱決定離開宮廷,帶著他們的音樂迴到隨州,繼續在民間傳播音樂的魅力,隻留下那首傳奇的曲子在宮廷中被人傳頌。
劉柱迴到隨州後,名聲大噪。許多年輕學子紛紛前來拜他為師,渴望學習那能引來鳳凰的妙音。劉柱來者不拒,悉心教導。
一日,一位神秘之人登門拜訪。此人氣質不凡,身著華麗卻低調的服飾。原來他是鄰國的王子,聽聞劉柱的事跡,特來請教音樂之道。劉柱與其相談甚歡,分享了諸多音樂心得。
這位王子深受啟發,邀請劉柱前往他國舉辦音樂會。劉柱心動,他想著若能將音樂傳播至更廣闊之地,也是美事一樁。便帶著弟子們踏上異國之旅。
在異國,他們的音樂同樣引起轟動。百姓們沉浸於那美妙旋律之中,仿佛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然而,劉柱等人的風光引來了一些人的嫉妒。該國宮廷樂師們害怕劉柱搶了他們的風頭,便暗中謀劃陷害之事。
一天,當劉柱正在準備一場盛大音樂會之時,被告知樂器盡數被毀。
“樂器被毀了?”
劉柱大驚,四處追查之下發現竟是宮廷樂師所為。
那位鄰國的王子得知此事後大怒,欲嚴懲那些樂師。
“我決定嚴懲樂師!”
“王子,不必如此,我可以重新製造樂器!”
但劉柱阻止了他,表示不願因這件事破壞兩國情誼。
“你製造樂器來得及嗎?”
“不必擔心,我有辦法!”
劉柱並未就此放棄音樂會,他帶領弟子們就地取材自製樂器。
雖然簡陋,但經過他們精心調試演奏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音樂會當日,眾人本以為會失望而歸,沒想到獨特的樂器發出的聲音竟有一種質樸原始的美感。
這場音樂會不僅再次成功,還開啟了一種新的音樂風格。
“真動聽呀!”
隨著曲子的流傳,伊祁柱和李姚的名聲大噪。許多貴族紛紛邀請他們前往宮廷演奏。
一日,他們來到虞朝的附屬勢力諸侯國孤竹國宮廷之中。
宮殿金碧輝煌,眾人皆翹首以盼。
劉柱和李姚從容而坐,奏響改良後的曲子。那曲子仿若靈動的精靈,穿梭於雕梁畫棟之間。國君聽得如癡如醉,當即賞賜無數珍寶。
“不錯,不錯呀!”
然而,宮廷中有位嫉妒心極重的樂官。他暗中散播謠言,稱此曲乃不祥之音,會擾亂國運。一時間人心惶惶,但劉柱和李姚並未慌亂。
他們請求孤竹國國君:“給予我們三日時間,三日後重新演奏。”
孤竹國國君也準許了他們。
這三日間,他們深入民間收集當地更多元化的聲音融入曲中。
再次演奏時,曲風不僅保留原有的獨特,更增添了幾分大氣祥和之感。民眾聽聞後讚不絕口,之前的謠言也不攻自破。
“真動聽呀!”
經此一事,這首曲子也是聲名遠揚,跨越國界,傳播到更遠的地方,而劉柱和李姚也成為了虞朝樂壇永遠閃耀的兩顆星。
迴國之後,劉柱把這種風格融入本土音樂,創造出更多動人心弦的樂曲,而他的名字也隨著音樂永遠流傳在各國的曆史長河之中。
而劉柱也感受到不同文化下人們對音樂共通的熱愛。
他深知,無論身處何方,音樂都是連接人心的橋梁。從此,劉柱的名字不僅在虞朝傳頌,更傳遍周邊各國,成為一代音樂傳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