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安撫士族
三國:開局係統送我稱霸四件套 作者:肆塵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城外,劉協坐於馬上。
成都守備森嚴,突襲的想法破滅,信件送進成都也快一個時辰了。
就在劉協想要撤軍的時候,成都的城門打開了一條縫隙。
高順見狀立即大吼一聲。
“陷陣軍,列陣,準備迎敵。”
隨著城門緩緩打開,走出來的是一位憨態可掬的小胖子。
身後跟著一群文官打扮的人員跟隨。
小胖子走了十多步,對著眼前的漢軍躬身行禮道。
“益州牧劉璋拜見上將軍。”
“劉璋?”
劉協放下手中的方天畫戟,縱馬向前幾步,眼前之人和史書上提到的劉璋卻是有幾分相似。
在護衛的擁簇下,劉協縱馬來到劉璋身前,翻身下馬。
“劉季玉?”
劉璋抬起頭,看著劉協年輕的臉龐,臉上喜笑顏開的道:“正是,不知上將軍是?”
“朕,大漢天子,劉協。”
話音落下,還低頭諂媚的劉璋“噗通”一聲就跪到了地上。
“益州牧劉璋,不知陛下駕臨,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劉協心中笑了,這劉璋一句不提投降之事,表現的樣子卻是一副低頭請降的姿態。
都說劉璋無能,這隻有說的才是無能之輩,能在曆史上統禦益州二十多年的劉璋會是無能之輩?
開玩笑,隻是天時地利人和一點不利於他而已。
現在劉璋的姿態就是在請降。
劉協上前扶起劉璋。
“劉益州,知曉朕到訪出來迎接嘍?”
他的話,給了雙方台階下,既不提朝廷攻打益州之事,也不提他投降。
劉協給了他麵子,他劉璋就得接著。
“臣,請陛下入城。”
一旁的高順上前一步。
“陛下,不可。”
高順的好意他知道,擔心入城會有危險。
可是劉璋在蠢笨也不會拿他來做誘餌來騙漢軍將領入城。
而且劉璋也不知道是劉協親自領軍前來。
劉協撥開高順,上前拉起劉璋的手。
“論輩分,朕還要管劉益州叫一聲皇叔呢。
走,皇叔,咱們同入成都城。”
劉協拉著劉璋的手向裏麵走,高順趕緊帶著陷陣軍隨行。
秦良玉率軍接收城門守備。
劉協踏上劉璋的馬車,向著他招了招手。
“皇叔當與朕同車而行。”
劉璋尷尬的笑了笑,劉協的意思很明顯,城裏有問題先宰了劉璋。
有秦良玉控製城門,陷陣軍隨行,他還真的不擔心蜀軍之中會有動作。
劉璋上車後,一臉的冷汗。
車內,劉協開口道:“劉璋,剛才在外麵朕給你留著麵子,出城是想投降?”
劉璋立即在車內跪下。
“臣,願意交出益州。”
“好。
想必朕的書信你也收到了,按照書信中的話,大漢朝除了益州以外,所有州郡任你挑選安度一生的地方。
不過,朕現在手中控製的州郡隻有關中,涼州。
關中還算好,涼州皇叔就沒必要去了,苦寒之地。”
劉璋抬起頭,略感意外,投降之人,任人宰割的事。
皇帝並沒有卸磨殺驢,讓他去苦寒之地。
“臣,隻願意隨陛下迴長安。”
劉協輕輕一笑,安撫道:“你不用拘束,迴長安那就在長安任職吧,朕會封你侯爵,並讓你出任宗正之職。”
“臣,謝陛下。”
宗正,負責皇家內務之事,管理皇家成員,手中的權力都在皇帝陛下的意思。
封他為候,是劉協答應他的,封他為宗正的閑職,也是為了安撫益州的眾將之心。
府內的侍衛都換成了陷陣軍的人。
城中的蜀軍也在劉協的授意下向著城外開去。
城防由秦良玉的白杆兵接守。
隨著最後一支兵馬移防到城外,成都的控製權徹底掌握在了劉協的手中。
成都的大小官員此刻都被控製在州牧府,劉協單獨接見了劉璋。
叔侄二人說了很多話,很大的成分都是劉協在努力安撫劉璋不安的心。
全部事情辦妥,劉協帶著劉璋來到了議事廳。
劉協大馬金刀的坐在了主位之上。
劉季玉陪同站在了一旁,高順手握寶劍站立在皇帝的身後。
益州大小官員,大禮參拜。
“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益州的官員們起身,都在等待皇帝對益州官員的處置。
劉協看了看在場眾人,這些人裏麵有幾人他是要帶走的,有一些官員也會隨著益州的穩定前往朝廷任職,大部分官員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益州剛剛平定,還需要內部的穩定,想要治理也是徐徐圖之。
“各位愛卿,在場也沒有外人,朕也不藏著掖著,那樣說話太累。
武都郡那邊還有兵馬在進攻益州,梓潼、劍閣、洛城等地方還還在打仗。
成都的州牧府要發文,讓幾處停止征戰,讓當地百姓恢複生產。
益州牧,朕會按照之前所說,親自對劉益州進行封官,授爵。
同時,益州的官員仍舊各司其職。”
劉協說完,看了看在場官員的反應。
州牧府的益州官員們都是低眉順眼,誰也沒有過多的表情變化。
劉協一揮手,高順站了出來,手中拿著已經準備好的聖旨。
“法正、劉巴、費詩、董允、董和留下,同時征調黃權迴成都。
其餘沒有念叨名字的大人各自迴府,明日署理官署公文。”
沒念叨名字的自行離去,被念叨名字的幾人忐忑不安。
劉協扭頭對著劉璋道:“皇叔,這幾位大人就是你提到的王佐之才吧?”
胖胖乎乎的劉璋跟隨在劉協身邊。
“陛下,這幾人就是臣和您提到的大才。”
“都別站著了,放鬆一些。
留下幾位是朕以後會委以重任的。”
劉協的話,讓眾人鬆了口氣,同時心情一喜。
隻要不是清算,這幾人都無所謂,能被劉協看中更好。
為誰賣力不是賣?
“你們幾人,都要跟隨朕迴長安,長安朝廷現在老氣橫秋,而且幹勁不足。
你們幾人跟隨朕到長安後,會把你們安排到朝廷的各衙門,先適應一段時間,朕會找時機,讓你們接替三公九卿之位。”
劉協的話,讓他們內心狂喜,這接替三公九卿,那可是進入中樞。
朝廷真正的決策之人。
“臣等當為陛下效死力。”
“哈哈”劉協大笑一聲,對著身邊的高順道:“賜宴眾位大人。”
成都守備森嚴,突襲的想法破滅,信件送進成都也快一個時辰了。
就在劉協想要撤軍的時候,成都的城門打開了一條縫隙。
高順見狀立即大吼一聲。
“陷陣軍,列陣,準備迎敵。”
隨著城門緩緩打開,走出來的是一位憨態可掬的小胖子。
身後跟著一群文官打扮的人員跟隨。
小胖子走了十多步,對著眼前的漢軍躬身行禮道。
“益州牧劉璋拜見上將軍。”
“劉璋?”
劉協放下手中的方天畫戟,縱馬向前幾步,眼前之人和史書上提到的劉璋卻是有幾分相似。
在護衛的擁簇下,劉協縱馬來到劉璋身前,翻身下馬。
“劉季玉?”
劉璋抬起頭,看著劉協年輕的臉龐,臉上喜笑顏開的道:“正是,不知上將軍是?”
“朕,大漢天子,劉協。”
話音落下,還低頭諂媚的劉璋“噗通”一聲就跪到了地上。
“益州牧劉璋,不知陛下駕臨,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劉協心中笑了,這劉璋一句不提投降之事,表現的樣子卻是一副低頭請降的姿態。
都說劉璋無能,這隻有說的才是無能之輩,能在曆史上統禦益州二十多年的劉璋會是無能之輩?
開玩笑,隻是天時地利人和一點不利於他而已。
現在劉璋的姿態就是在請降。
劉協上前扶起劉璋。
“劉益州,知曉朕到訪出來迎接嘍?”
他的話,給了雙方台階下,既不提朝廷攻打益州之事,也不提他投降。
劉協給了他麵子,他劉璋就得接著。
“臣,請陛下入城。”
一旁的高順上前一步。
“陛下,不可。”
高順的好意他知道,擔心入城會有危險。
可是劉璋在蠢笨也不會拿他來做誘餌來騙漢軍將領入城。
而且劉璋也不知道是劉協親自領軍前來。
劉協撥開高順,上前拉起劉璋的手。
“論輩分,朕還要管劉益州叫一聲皇叔呢。
走,皇叔,咱們同入成都城。”
劉協拉著劉璋的手向裏麵走,高順趕緊帶著陷陣軍隨行。
秦良玉率軍接收城門守備。
劉協踏上劉璋的馬車,向著他招了招手。
“皇叔當與朕同車而行。”
劉璋尷尬的笑了笑,劉協的意思很明顯,城裏有問題先宰了劉璋。
有秦良玉控製城門,陷陣軍隨行,他還真的不擔心蜀軍之中會有動作。
劉璋上車後,一臉的冷汗。
車內,劉協開口道:“劉璋,剛才在外麵朕給你留著麵子,出城是想投降?”
劉璋立即在車內跪下。
“臣,願意交出益州。”
“好。
想必朕的書信你也收到了,按照書信中的話,大漢朝除了益州以外,所有州郡任你挑選安度一生的地方。
不過,朕現在手中控製的州郡隻有關中,涼州。
關中還算好,涼州皇叔就沒必要去了,苦寒之地。”
劉璋抬起頭,略感意外,投降之人,任人宰割的事。
皇帝並沒有卸磨殺驢,讓他去苦寒之地。
“臣,隻願意隨陛下迴長安。”
劉協輕輕一笑,安撫道:“你不用拘束,迴長安那就在長安任職吧,朕會封你侯爵,並讓你出任宗正之職。”
“臣,謝陛下。”
宗正,負責皇家內務之事,管理皇家成員,手中的權力都在皇帝陛下的意思。
封他為候,是劉協答應他的,封他為宗正的閑職,也是為了安撫益州的眾將之心。
府內的侍衛都換成了陷陣軍的人。
城中的蜀軍也在劉協的授意下向著城外開去。
城防由秦良玉的白杆兵接守。
隨著最後一支兵馬移防到城外,成都的控製權徹底掌握在了劉協的手中。
成都的大小官員此刻都被控製在州牧府,劉協單獨接見了劉璋。
叔侄二人說了很多話,很大的成分都是劉協在努力安撫劉璋不安的心。
全部事情辦妥,劉協帶著劉璋來到了議事廳。
劉協大馬金刀的坐在了主位之上。
劉季玉陪同站在了一旁,高順手握寶劍站立在皇帝的身後。
益州大小官員,大禮參拜。
“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益州的官員們起身,都在等待皇帝對益州官員的處置。
劉協看了看在場眾人,這些人裏麵有幾人他是要帶走的,有一些官員也會隨著益州的穩定前往朝廷任職,大部分官員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益州剛剛平定,還需要內部的穩定,想要治理也是徐徐圖之。
“各位愛卿,在場也沒有外人,朕也不藏著掖著,那樣說話太累。
武都郡那邊還有兵馬在進攻益州,梓潼、劍閣、洛城等地方還還在打仗。
成都的州牧府要發文,讓幾處停止征戰,讓當地百姓恢複生產。
益州牧,朕會按照之前所說,親自對劉益州進行封官,授爵。
同時,益州的官員仍舊各司其職。”
劉協說完,看了看在場官員的反應。
州牧府的益州官員們都是低眉順眼,誰也沒有過多的表情變化。
劉協一揮手,高順站了出來,手中拿著已經準備好的聖旨。
“法正、劉巴、費詩、董允、董和留下,同時征調黃權迴成都。
其餘沒有念叨名字的大人各自迴府,明日署理官署公文。”
沒念叨名字的自行離去,被念叨名字的幾人忐忑不安。
劉協扭頭對著劉璋道:“皇叔,這幾位大人就是你提到的王佐之才吧?”
胖胖乎乎的劉璋跟隨在劉協身邊。
“陛下,這幾人就是臣和您提到的大才。”
“都別站著了,放鬆一些。
留下幾位是朕以後會委以重任的。”
劉協的話,讓眾人鬆了口氣,同時心情一喜。
隻要不是清算,這幾人都無所謂,能被劉協看中更好。
為誰賣力不是賣?
“你們幾人,都要跟隨朕迴長安,長安朝廷現在老氣橫秋,而且幹勁不足。
你們幾人跟隨朕到長安後,會把你們安排到朝廷的各衙門,先適應一段時間,朕會找時機,讓你們接替三公九卿之位。”
劉協的話,讓他們內心狂喜,這接替三公九卿,那可是進入中樞。
朝廷真正的決策之人。
“臣等當為陛下效死力。”
“哈哈”劉協大笑一聲,對著身邊的高順道:“賜宴眾位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