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劉璋心裏苦
三國:開局係統送我稱霸四件套 作者:肆塵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前往成都的官道上。
一輛馬車吱呀吱呀的行走在路上。
馬車裏麵二人坐在裏麵。
“子初兄,你著急返迴成都有什麽用意?”
馬車上劉巴正襟危坐,額頭已經擰成了一個川字。
“文休,這次迴去,我想勸劉璋投降!”
劉巴的話讓許靖呆立在當場。
“文休、文休。”
劉巴著急的叫了兩聲。
緩過來的許靖焦急的問道:“劉季玉雖不是明主,可是也未曾有過錯,勸他投降?
而且,子初,要是此事泄密你我身家性命可就……”
劉巴掀開車簾,對著外麵道:“都離的遠一些。”
隨行的護衛自動從車駕散開。
劉巴道:“文休,從丟了漢中,益州就守不住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道理,隻是有一些人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利益,選擇了抵抗。
你看看現在益州的文臣武將哪有作為?
而且朝廷自從長安開始,一路高歌猛進,驅西涼叛軍,剿滅韓遂、馬騰等西涼大小軍閥。
朝廷的勢力已經成了,你不覺得朝廷想走先秦的老路,以益州為糧倉,支持關中攻略中原嗎?”
“可是……可是,文初,你想袁紹即將統一北方,不是南下,就是西進啊?而且袁紹擁立劉和為帝,對關中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天下的形勢已經形成了大軍閥吞並小軍閥之勢,益州得益於地形的優勢,才在三國的末期被劉備吃下。
現在劉協在關中崛起,第一個吃下的鐵定是益州。
這也是毋庸置疑的形式。
“唉,文休,益州的位置決定了歸屬啊,袁紹和袁術為兄以為雖然勢大,可是這兄弟二人皆是色膽利肝之人。
對於他們二人,我更看好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劉協。
你從朝廷的一些政策上,關中可是蒸蒸日上。”
“子初,這些我都知道,可是你準備怎麽跟劉季玉去說?”
劉巴一笑。
他心中早就有了想法,也有了聯絡他人的意思。
益州,不管是本土派還是東洲派,對自身的利益都看得很緊。
隻要說動了一部分人,劉璋不足為懼。
“隻要迴到了成都,咱們就誇大了說漢軍的兇猛,劉季玉膽子小,給他種下投降的種子。
同時聯絡東洲派和益州派,看看有多少人支持投降。
朝廷有漢中的支持,守住洛城的概率會很低。”
“一切等迴了成都再說吧。”
“好。”
二人匆匆忙忙從洛城趕往成都,進了城後未做休息,徑直前往州牧府。
劉璋聽聞是前線返迴的劉巴和許靖趕來。
召集了留守成都的文武重臣議事。
來到州牧府的有法正、董和、費觀、譙周、董允、費詩等文武重臣
主座之上,劉璋見到人來的差不多了,對著劉巴道:“子初先生,洛城現在怎麽樣?”
“主公,洛城有各郡縣退守而迴的兵馬四萬餘人,守城的大將是鄧賢、高沛、楊懷等人。
嚴顏將軍率本部兵馬前往閬中及巴郡那邊,襲擾漢軍的糧道及糧草。
城中糧草夠城內兵馬一年的用度。”
“屬下在來成都的路上已經接到劉協出兵洛城的消息,而沿路的郡縣皆是望風而降,漢軍的兵馬也有將軍四五萬人。
同時武都的徐晃、高覽等將領以賈詡為軍師,按照梓潼,劍閣的路線進攻。
漢軍勢大,主公當早做打算。”
劉巴今日來就是給劉璋灌輸漢軍強大,勢如破竹的心理壓力。
目的達到,他就不再說話。
前來議事的官員們也都是有自己的心思,一些人並不急於表態。
忠於劉焉父子的譙周道:“主公,洛城有兵馬四萬,成都有兵馬兩萬以上,而且各家的私兵也有不少,主公當征召城內士族與百姓共同守城。
漢軍遠來,糧草不濟,必定退去。”
劉璋聽了譙周的話,猶豫不決,洛城距成都很近,已經不足百裏。
“唉。
父親將益州的大權交於我,還未有寸功,現在就已經失地千裏,這該如何是好?”
董和上前正色道:“主公,下令遷徙百姓,堅壁清野,蜀道糧草轉運困難,漢軍久攻不下,必退。”
“可是……可是……
遷徙百姓必定被益州百姓唾罵,而且勞民傷財,就算守住了益州,咱們也是益州的罪人啊。”
法正、費詩等人並不說話,他們都屬於東洲派和益州派的代表。
益州生死存亡,劉璋還在這猶豫不決。
正如劉璋所說,就算守住了,益州也會民生凋敝,百姓怨聲載道。
眼見手下文臣不再說話,劉璋癱坐在主座之上。
對著眾人揮了揮手。
益州的文士們慢慢的退了出去。
他們各有各的心思,東洲派和益州派的官員走出州牧府,向著各自的小陣營而去。
劉璋一直癱坐在主座之上。
州牧府的老奴,服侍了父子二人的老管家端著酒水走了進來。
來到劉璋身前,將酒杯放在桌案之上,手中端起酒,慢慢的倒向酒杯。
劉璋抬起頭來,看見來人是伺候了他們父子兩代人的老管家。
“福叔。”
一聲福叔讓老人家兩行清淚慢慢的流了下來。
“福叔,我該怎麽辦?”
福叔端起了酒杯,遞給了劉璋。
用手摸了摸眼淚,柔聲的道:“季玉,福叔伺候你們父子幾十年了,看著你們幾個兄弟一起長大。
軍事,政治上的事我不知道,我隻希望你們父子過的好,吃的好,穿的暖。
這偌大的州牧府,都是一些魑魅魍魎之人,都想要從府中獲取他們的目的。
有幾個人是真心對你們父子好的?
季玉啊,如果不可為,就投降吧,我相信老主公九泉之下也會理解的。
長安的皇帝按照輩分還得管你叫一聲皇叔呢。”
老管家福叔說完,也不再多說,劉璋端著酒,愣在了當場。
想明白了道理的劉璋一口喝完手中的酒。
“福叔。”
不爭氣的劉璋忍不住,哭了起來。
老管家福叔像安慰自己的孩子一樣,摟著劉璋,輕輕拍打著他的後背。
哭了一陣子,劉璋抬起了頭。
“福叔,季玉知道該怎麽做了。”
“孩子,福叔看著你長大,不希望這幫人用你換取利益,敗了,他們隻是換個主子,勝了繼續在益州。
敗了朝廷要是拿你開刀呢?”
此時,劉璋的眼神異常的堅定,投降朝廷,劉協未必會難為他,大不了做一位沒有權利的公侯。
一輛馬車吱呀吱呀的行走在路上。
馬車裏麵二人坐在裏麵。
“子初兄,你著急返迴成都有什麽用意?”
馬車上劉巴正襟危坐,額頭已經擰成了一個川字。
“文休,這次迴去,我想勸劉璋投降!”
劉巴的話讓許靖呆立在當場。
“文休、文休。”
劉巴著急的叫了兩聲。
緩過來的許靖焦急的問道:“劉季玉雖不是明主,可是也未曾有過錯,勸他投降?
而且,子初,要是此事泄密你我身家性命可就……”
劉巴掀開車簾,對著外麵道:“都離的遠一些。”
隨行的護衛自動從車駕散開。
劉巴道:“文休,從丟了漢中,益州就守不住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道理,隻是有一些人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利益,選擇了抵抗。
你看看現在益州的文臣武將哪有作為?
而且朝廷自從長安開始,一路高歌猛進,驅西涼叛軍,剿滅韓遂、馬騰等西涼大小軍閥。
朝廷的勢力已經成了,你不覺得朝廷想走先秦的老路,以益州為糧倉,支持關中攻略中原嗎?”
“可是……可是,文初,你想袁紹即將統一北方,不是南下,就是西進啊?而且袁紹擁立劉和為帝,對關中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天下的形勢已經形成了大軍閥吞並小軍閥之勢,益州得益於地形的優勢,才在三國的末期被劉備吃下。
現在劉協在關中崛起,第一個吃下的鐵定是益州。
這也是毋庸置疑的形式。
“唉,文休,益州的位置決定了歸屬啊,袁紹和袁術為兄以為雖然勢大,可是這兄弟二人皆是色膽利肝之人。
對於他們二人,我更看好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劉協。
你從朝廷的一些政策上,關中可是蒸蒸日上。”
“子初,這些我都知道,可是你準備怎麽跟劉季玉去說?”
劉巴一笑。
他心中早就有了想法,也有了聯絡他人的意思。
益州,不管是本土派還是東洲派,對自身的利益都看得很緊。
隻要說動了一部分人,劉璋不足為懼。
“隻要迴到了成都,咱們就誇大了說漢軍的兇猛,劉季玉膽子小,給他種下投降的種子。
同時聯絡東洲派和益州派,看看有多少人支持投降。
朝廷有漢中的支持,守住洛城的概率會很低。”
“一切等迴了成都再說吧。”
“好。”
二人匆匆忙忙從洛城趕往成都,進了城後未做休息,徑直前往州牧府。
劉璋聽聞是前線返迴的劉巴和許靖趕來。
召集了留守成都的文武重臣議事。
來到州牧府的有法正、董和、費觀、譙周、董允、費詩等文武重臣
主座之上,劉璋見到人來的差不多了,對著劉巴道:“子初先生,洛城現在怎麽樣?”
“主公,洛城有各郡縣退守而迴的兵馬四萬餘人,守城的大將是鄧賢、高沛、楊懷等人。
嚴顏將軍率本部兵馬前往閬中及巴郡那邊,襲擾漢軍的糧道及糧草。
城中糧草夠城內兵馬一年的用度。”
“屬下在來成都的路上已經接到劉協出兵洛城的消息,而沿路的郡縣皆是望風而降,漢軍的兵馬也有將軍四五萬人。
同時武都的徐晃、高覽等將領以賈詡為軍師,按照梓潼,劍閣的路線進攻。
漢軍勢大,主公當早做打算。”
劉巴今日來就是給劉璋灌輸漢軍強大,勢如破竹的心理壓力。
目的達到,他就不再說話。
前來議事的官員們也都是有自己的心思,一些人並不急於表態。
忠於劉焉父子的譙周道:“主公,洛城有兵馬四萬,成都有兵馬兩萬以上,而且各家的私兵也有不少,主公當征召城內士族與百姓共同守城。
漢軍遠來,糧草不濟,必定退去。”
劉璋聽了譙周的話,猶豫不決,洛城距成都很近,已經不足百裏。
“唉。
父親將益州的大權交於我,還未有寸功,現在就已經失地千裏,這該如何是好?”
董和上前正色道:“主公,下令遷徙百姓,堅壁清野,蜀道糧草轉運困難,漢軍久攻不下,必退。”
“可是……可是……
遷徙百姓必定被益州百姓唾罵,而且勞民傷財,就算守住了益州,咱們也是益州的罪人啊。”
法正、費詩等人並不說話,他們都屬於東洲派和益州派的代表。
益州生死存亡,劉璋還在這猶豫不決。
正如劉璋所說,就算守住了,益州也會民生凋敝,百姓怨聲載道。
眼見手下文臣不再說話,劉璋癱坐在主座之上。
對著眾人揮了揮手。
益州的文士們慢慢的退了出去。
他們各有各的心思,東洲派和益州派的官員走出州牧府,向著各自的小陣營而去。
劉璋一直癱坐在主座之上。
州牧府的老奴,服侍了父子二人的老管家端著酒水走了進來。
來到劉璋身前,將酒杯放在桌案之上,手中端起酒,慢慢的倒向酒杯。
劉璋抬起頭來,看見來人是伺候了他們父子兩代人的老管家。
“福叔。”
一聲福叔讓老人家兩行清淚慢慢的流了下來。
“福叔,我該怎麽辦?”
福叔端起了酒杯,遞給了劉璋。
用手摸了摸眼淚,柔聲的道:“季玉,福叔伺候你們父子幾十年了,看著你們幾個兄弟一起長大。
軍事,政治上的事我不知道,我隻希望你們父子過的好,吃的好,穿的暖。
這偌大的州牧府,都是一些魑魅魍魎之人,都想要從府中獲取他們的目的。
有幾個人是真心對你們父子好的?
季玉啊,如果不可為,就投降吧,我相信老主公九泉之下也會理解的。
長安的皇帝按照輩分還得管你叫一聲皇叔呢。”
老管家福叔說完,也不再多說,劉璋端著酒,愣在了當場。
想明白了道理的劉璋一口喝完手中的酒。
“福叔。”
不爭氣的劉璋忍不住,哭了起來。
老管家福叔像安慰自己的孩子一樣,摟著劉璋,輕輕拍打著他的後背。
哭了一陣子,劉璋抬起了頭。
“福叔,季玉知道該怎麽做了。”
“孩子,福叔看著你長大,不希望這幫人用你換取利益,敗了,他們隻是換個主子,勝了繼續在益州。
敗了朝廷要是拿你開刀呢?”
此時,劉璋的眼神異常的堅定,投降朝廷,劉協未必會難為他,大不了做一位沒有權利的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