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馬騰和韓遂來了
三國:開局係統送我稱霸四件套 作者:肆塵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協進入德政殿,踢了踢地上的酒壇子,生氣的向著禦座上走去。
酒壇子的響聲驚醒了於謙和賈詡二人,他們揉了揉雙眼,發現是劉協,趕緊起身。
“臣等,參見陛下。”
劉協翻看這禦案之上的奏折,對二人的問候是充耳不聞。
於謙和賈詡二人互相看了一眼,膽大的於謙對著禦座之上的劉協拱手道:“陛下,韓遂和馬騰他們來了!”
剛才還漫不經心的的劉協猛的就站起身來,對著於謙問道:“你是說韓遂、馬騰二人進京了?”
“是的,陛下,他們二人率兵進京了。在距離京城五十裏的右扶風郡停下,昨日送了奏章進了京城。”
“奏章在何處?”劉協焦急的問道。
“陛下,就在禦案之上。”
劉協拿著禦案之上的奏折,仔細的翻看,奏折的意思是韓遂、馬騰請求朝廷赦免,另外封賞西涼諸將。
劉協拿著奏折,在德政殿內來迴踱步,於謙和賈詡跟在身後。
猛然,劉協轉身,對著他們二人說道。
“於謙、賈詡,整軍備戰吧!”
於謙撩起袍服,跪在了地上。
“陛下,臣不建議攻打韓遂、馬騰。”
“哦?”於謙的話勾起了劉協的興趣,於謙擅於布局,大局觀很強。賈詡善出奇謀,謀略以陰狠毒辣為主。
“說說你的想法。”
“陛下,要說可能得從西涼說起,您看是不是讓臣先起來?”
劉協沒好氣的看了一眼地上跪著的於謙。
“起來吧!”
劉協找了禦案旁邊的台階上坐了下去,指了指旁邊的台階示意賈詡和於謙二人坐下。
“陛下,西涼韓遂、馬騰等皆是黃巾之亂後造反的義軍,其中地盤最大的就是韓遂,其次是馬騰,零零總總還有一些小軍閥割據著涼州地區。
如果我們要是按照原定的計劃進攻右扶風、武都、安定三郡的話,我軍就會陷入被動,也會促使西涼的叛軍們團結在一起。
如果戰爭打起來陷入拉鋸戰,我軍就會被敵人拖垮。
這些涼州軍以騎兵為主,來去如風,局勢稍有不妙就是退卻。
以三輔之地討西涼,力量對比上還是有些懸殊,主要是對這些小軍閥們不能徹底鏟除。
臣的建議是安撫韓遂、馬騰等人,拉攏、分化、離間他們。
授予他們官職,把馬騰手中控製的右扶風郡拿下。
讓馬騰進攻楊秋控製的安定郡和北地郡,同時,授予馬騰地盤馬玩、成宜等人官職,離間他們和馬騰的關係。
朝廷的兵馬西進攻漢中張魯,南下平定西蜀,那個時候有西蜀的糧倉,朝廷就有很大的力氣進攻西涼。
給臣三十年,還給陛下一個清平的涼州。”
劉協聽完了於謙的話陷入了沉思。
三十年?
三十年老子能打到馬德裏了。
相對來說於謙的計劃很好,分化,拉攏,慢慢的解決涼州問題。
但是時間太長,留給劉協的時間已然不多,如果一直耗在西涼,變動太大。
劉協需要一個穩定的後方,這樣才能南下益州、荊州或者東出洛陽。
這樣才符合劉協的想法。
劉協搖了搖頭。
“於謙,雖然這樣很穩妥,但是時間太長,朕等的了,關東的群雄可等不了,朕需要穩定的後方,西涼必須快速平定。
還有,當初答應他們官的是董卓,可不是朕,董卓有關東群雄牽製,生怕後院起火,所以需要穩定的西涼支持,但是朕不同,朝廷同樣需要西涼穩定,但咱們沒有關東群雄的牽製,可以放手去解決西涼的事情。”
坐在一旁的賈詡捋著小胡子,用戲謔的眼神看了一眼於謙。
於謙則衝著賈詡尷尬的一笑。
劉協看著他們二人的表情,用手指向了二人。
“你們二人還有別的計策吧?”
於謙衝著賈詡點頭道:“賈大人,下官輸了。”
賈詡訕笑:“詡自知陛下等不了三十年,昨夜和於大人打了一個賭。”
劉協瞪了他們二人一眼。
“說吧,講講你的計策。”
賈詡向劉協施了一禮。
“陛下,對韓遂、馬騰他們之間用離間計,西攻馬騰,北攻楊秋,拿下右扶風和武都二郡。
攻擊馬騰的前提就是要穩住韓遂,許韓遂鎮西將軍,涼州牧,侯爵。
屬於韓遂陣營的其他叛軍都許諾官職,孤立馬騰。
達到這些條件後,朝廷出兵,全力進攻馬騰,隻要離我們最近的馬騰被解決,朝廷就有了進軍漢中的緩衝地帶。
這也是計劃中的一部分,剿滅了漢中,就逐步蠶食韓遂,繼續分化韓遂的手下及將領。
按照臣的估算,三年內可以解決西涼大片地區,隻留下韓遂一人苟延殘喘。”
劉協攥緊了拳頭,大腦飛快的分析著利弊。
“文和,這離間計咱們能用,不過敵人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韓遂雖然不算雄主,但是也是一方名將,你覺得他會上當嗎?”
“陛下,韓文約肯定會上當,這次他們來的人,真正意義上的涼州人隻有韓遂和楊秋,其他人都是關中人。
這個計策如果是外人來用,成功的機會會很低,如果是臣來用,臣保證他韓遂上當。”
劉協眉頭微皺,疑惑的問道:“為何?”
“臣和他都是涼州人,韓遂是金城的,臣是武威的。涼州人排外,馬騰在真正的涼州人眼裏就是個外人。
臣,給韓遂的條件好,又給他一個統一全涼州的機會,就算他不答應,他也會猶豫。
韓遂和關中諸將的裂痕就是韓遂的猶豫。”
“文和,朕命你,全權負責此事。”
“臣,領命。”
“於謙,調集大軍所用糧草,命張遼鎮守弘農與左馮翊二郡。
調徐晃迴長安,統帥步兵,騎兵朕親自統帥。
同時,命高順、嶽雲,立即整軍備戰。
此戰,起步兵三萬,騎兵一萬,陷陣軍三千,背嵬軍兩千。其他勞役及民夫就地征調。
此戰,以滅掉馬騰為目標,收服右扶風,武都二郡,進而進逼天水,隴西二郡。”
賈詡和於謙躬身領命。
“臣等領命。”
“文和,讓探馬軍司打探漢中張魯的消息,朕要知道張魯的一切消息,細到昨天晚上哪名小妾進了他的房間。”
“既然馬騰著急投胎,那朕就送他下去與他祖先見麵,讓他馬騰有來無迴。”
酒壇子的響聲驚醒了於謙和賈詡二人,他們揉了揉雙眼,發現是劉協,趕緊起身。
“臣等,參見陛下。”
劉協翻看這禦案之上的奏折,對二人的問候是充耳不聞。
於謙和賈詡二人互相看了一眼,膽大的於謙對著禦座之上的劉協拱手道:“陛下,韓遂和馬騰他們來了!”
剛才還漫不經心的的劉協猛的就站起身來,對著於謙問道:“你是說韓遂、馬騰二人進京了?”
“是的,陛下,他們二人率兵進京了。在距離京城五十裏的右扶風郡停下,昨日送了奏章進了京城。”
“奏章在何處?”劉協焦急的問道。
“陛下,就在禦案之上。”
劉協拿著禦案之上的奏折,仔細的翻看,奏折的意思是韓遂、馬騰請求朝廷赦免,另外封賞西涼諸將。
劉協拿著奏折,在德政殿內來迴踱步,於謙和賈詡跟在身後。
猛然,劉協轉身,對著他們二人說道。
“於謙、賈詡,整軍備戰吧!”
於謙撩起袍服,跪在了地上。
“陛下,臣不建議攻打韓遂、馬騰。”
“哦?”於謙的話勾起了劉協的興趣,於謙擅於布局,大局觀很強。賈詡善出奇謀,謀略以陰狠毒辣為主。
“說說你的想法。”
“陛下,要說可能得從西涼說起,您看是不是讓臣先起來?”
劉協沒好氣的看了一眼地上跪著的於謙。
“起來吧!”
劉協找了禦案旁邊的台階上坐了下去,指了指旁邊的台階示意賈詡和於謙二人坐下。
“陛下,西涼韓遂、馬騰等皆是黃巾之亂後造反的義軍,其中地盤最大的就是韓遂,其次是馬騰,零零總總還有一些小軍閥割據著涼州地區。
如果我們要是按照原定的計劃進攻右扶風、武都、安定三郡的話,我軍就會陷入被動,也會促使西涼的叛軍們團結在一起。
如果戰爭打起來陷入拉鋸戰,我軍就會被敵人拖垮。
這些涼州軍以騎兵為主,來去如風,局勢稍有不妙就是退卻。
以三輔之地討西涼,力量對比上還是有些懸殊,主要是對這些小軍閥們不能徹底鏟除。
臣的建議是安撫韓遂、馬騰等人,拉攏、分化、離間他們。
授予他們官職,把馬騰手中控製的右扶風郡拿下。
讓馬騰進攻楊秋控製的安定郡和北地郡,同時,授予馬騰地盤馬玩、成宜等人官職,離間他們和馬騰的關係。
朝廷的兵馬西進攻漢中張魯,南下平定西蜀,那個時候有西蜀的糧倉,朝廷就有很大的力氣進攻西涼。
給臣三十年,還給陛下一個清平的涼州。”
劉協聽完了於謙的話陷入了沉思。
三十年?
三十年老子能打到馬德裏了。
相對來說於謙的計劃很好,分化,拉攏,慢慢的解決涼州問題。
但是時間太長,留給劉協的時間已然不多,如果一直耗在西涼,變動太大。
劉協需要一個穩定的後方,這樣才能南下益州、荊州或者東出洛陽。
這樣才符合劉協的想法。
劉協搖了搖頭。
“於謙,雖然這樣很穩妥,但是時間太長,朕等的了,關東的群雄可等不了,朕需要穩定的後方,西涼必須快速平定。
還有,當初答應他們官的是董卓,可不是朕,董卓有關東群雄牽製,生怕後院起火,所以需要穩定的西涼支持,但是朕不同,朝廷同樣需要西涼穩定,但咱們沒有關東群雄的牽製,可以放手去解決西涼的事情。”
坐在一旁的賈詡捋著小胡子,用戲謔的眼神看了一眼於謙。
於謙則衝著賈詡尷尬的一笑。
劉協看著他們二人的表情,用手指向了二人。
“你們二人還有別的計策吧?”
於謙衝著賈詡點頭道:“賈大人,下官輸了。”
賈詡訕笑:“詡自知陛下等不了三十年,昨夜和於大人打了一個賭。”
劉協瞪了他們二人一眼。
“說吧,講講你的計策。”
賈詡向劉協施了一禮。
“陛下,對韓遂、馬騰他們之間用離間計,西攻馬騰,北攻楊秋,拿下右扶風和武都二郡。
攻擊馬騰的前提就是要穩住韓遂,許韓遂鎮西將軍,涼州牧,侯爵。
屬於韓遂陣營的其他叛軍都許諾官職,孤立馬騰。
達到這些條件後,朝廷出兵,全力進攻馬騰,隻要離我們最近的馬騰被解決,朝廷就有了進軍漢中的緩衝地帶。
這也是計劃中的一部分,剿滅了漢中,就逐步蠶食韓遂,繼續分化韓遂的手下及將領。
按照臣的估算,三年內可以解決西涼大片地區,隻留下韓遂一人苟延殘喘。”
劉協攥緊了拳頭,大腦飛快的分析著利弊。
“文和,這離間計咱們能用,不過敵人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韓遂雖然不算雄主,但是也是一方名將,你覺得他會上當嗎?”
“陛下,韓文約肯定會上當,這次他們來的人,真正意義上的涼州人隻有韓遂和楊秋,其他人都是關中人。
這個計策如果是外人來用,成功的機會會很低,如果是臣來用,臣保證他韓遂上當。”
劉協眉頭微皺,疑惑的問道:“為何?”
“臣和他都是涼州人,韓遂是金城的,臣是武威的。涼州人排外,馬騰在真正的涼州人眼裏就是個外人。
臣,給韓遂的條件好,又給他一個統一全涼州的機會,就算他不答應,他也會猶豫。
韓遂和關中諸將的裂痕就是韓遂的猶豫。”
“文和,朕命你,全權負責此事。”
“臣,領命。”
“於謙,調集大軍所用糧草,命張遼鎮守弘農與左馮翊二郡。
調徐晃迴長安,統帥步兵,騎兵朕親自統帥。
同時,命高順、嶽雲,立即整軍備戰。
此戰,起步兵三萬,騎兵一萬,陷陣軍三千,背嵬軍兩千。其他勞役及民夫就地征調。
此戰,以滅掉馬騰為目標,收服右扶風,武都二郡,進而進逼天水,隴西二郡。”
賈詡和於謙躬身領命。
“臣等領命。”
“文和,讓探馬軍司打探漢中張魯的消息,朕要知道張魯的一切消息,細到昨天晚上哪名小妾進了他的房間。”
“既然馬騰著急投胎,那朕就送他下去與他祖先見麵,讓他馬騰有來無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