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戶部如今已改作災時聯合公署。
為同時應對北疆戰事與京城災後重建,實現統一物資和人員調配的高效協作,由陸雲軒提議,經朝會共同商議通過,由戶部牽頭,聯合兵部、工部、吏部等六部,成立了這個災時聯合公署。由七皇子主持,楚宰輔分列左右副署,六部分派左侍郎參與。
然而,因七皇子已統兵北上,聯合公署的工作便由楚宰輔和陸雲軒共同主持。 此刻,二者正與六部的六位左侍郎於署衙中議事。
陸雲軒道:“楚宰輔,如今京城災後修建雖已順利開展,然而京城近百萬人的生活物資調配卻深受影響。況且北疆戰事中,近百萬大軍的補給供應亦存在諸多問題。當下必須舉全國之力方可支撐這兩件大事,如今這般局麵究竟該如何維係,還得請楚宰輔定奪。”
楚宰輔目光炯炯,先是看了看陸雲軒,又掃視了在座的六位侍郎,略作沉思後說道:“陸大人莫要抬舉老夫,以陸大人之才智,想必心中早有謀略,隻是礙於老夫之位而不便肆意施展罷了。陛下讓我與陸大人一同主持災時公署,也是為了方便陸大人行事。陸大人所提之事,的確牽扯廣泛。所需錢糧物料、人員調配,戶部、兵部、吏部需通力合作方可。”
兵部左侍郎崔天凱道:“迴楚宰輔、陸大人話,兵部最新征調的四十萬大軍,如今若再征調人手,唯有從各州府調兵。而這些兵力皆負責治安維護,倘若調走,恐州府治安難安。”
吏部左侍郎譚昊池道:“迴二位大人,曆經上次年度大考之後,各府官員經曆一輪大規模調整,尚有部分職位空缺。加上這兩年來事務繁多,工作壓力巨大,下麵對此已是怨聲載道。如今若是再強行指派,恐怕政令難以施行,徒增激憤反叛。”
陸雲軒聽著二人的匯報,又看了看楚宰輔,亦是沉默不語。
楚宰輔心中暗自思忖:“現今之局勢,確如幾位大人所說,從上到下皆緊張忙碌。看來還是要從寧王處想辦法,隻是為了京城重建,已從寧王處調來白銀五十萬兩、工匠三千人;為支持慶王戰事,寧王又擅自作主,調了兩萬神機營北上。雖說寧王已將調兵北上之事上奏朝廷,可這先斬後奏之舉,不知皇上作何感想?如今若是再向寧王處索要錢糧人手,不知寧王又會作何打算?”
他心中知曉,手中還有一枚暗棋,隻是不知該不該動用,而這枚棋子究竟能否完全聽從自己調配,他心裏也沒底。畢竟已然成勢,有些難以掌控。想到此處,心下一橫,決意如此行事。
他說道:“正如諸位大人所言,但如今形勢緊迫。正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為君分憂。我等若此時不能為國解難,豈不是辜負陛下對我等的厚望。我有一議,還請各位大人斟酌。”
陸雲軒與各位侍郎一聽,皆道:“但聽宰輔所言。”
楚宰輔道:“我朝繁榮昌盛,國富民強。如今雖說民眾捐資踴躍,但絕未傷及根本。但此次提議,並非著眼於民眾,而是在於江湖。”
眾人聽罷,皆知宰輔話有所指,於是紛紛將目光轉向了陸雲軒。眾人皆明,如今莫說京城,即便放眼全國,能在江湖執牛耳者,非蘇家莫屬。而蘇家與陸雲軒,雖說官民有別,蘇陸兩姓,可卻親如一家,天下皆知。
陸雲軒此時,心中驚亂。這數年來,他刻意與蘇家保持距離,就是不想讓人誤會自己與蘇家有何關聯,無論是為保護自身還是蘇家。但如今國家情勢所需,又有楚宰輔提議,看來這蘇家他不得不走一趟了。
雲逸山莊,蘇家父子正在山洞的庫房之中。
蘇老爺道:“北疆戰事突起,解了我蘇家之困,也解了京城之危。但也讓我們的計劃落空了一半。往後若再尋機會,怕是艱難,好在我們布局已成,隻要穩妥經營,亦可保我蘇家百年安穩。”
蘇然道:“父親,如今南北戰事膠著。我們的一支護衛隊和數百人的商隊還被困在北夷南望城。這座城我曾經去過,距北疆邊城百裏有餘,城廓不大,但城防完備,城內亦有水源,是個不錯的所在。不如趁此良機,依托南望城,拓展在北夷的勢力。屆時,無論南北,我們蘇家都能南北唿應,進退自如。”
蘇天道:“大哥所想,亦是我所考慮的。從本次戰爭可以看出,北方蠻夷已不安於遊牧生涯,而是欲學習中原建城定居。像南望這般小城,極有可能成為未來北方的大城。而且此次戰爭,也能看出,他們不再如往昔般隻顧劫掠財物,而是要搶占地盤,占據城池。趁此機會,我們在北方建一座城,以我們當下的實力,絕對能夠成為國中之國,不受兩邊的束縛。”
蘇成道:“若真如兩位哥哥所說,那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當下兩方交戰,又該如何將這些人財物運至北方,況且又如何確保安全?一個不慎,就會背上通敵賣國的罪名啊。”
蘇渾這時說道:“三哥所慮極是,要想辦成此事,還需借助這個。”蘇渾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塊令牌。這令牌乃是用上好的和田古玉雕刻而成,通體奶白色,溫潤且通透。其雕刻圖案與楚宰輔手中的別無二致。隻不過楚宰輔的雲字令牌是黃金所製。
蘇家父子見了,皆是一臉困惑,蘇然拿過令牌反複端詳,滿心狐疑地說道:“四弟何時製作了這個令牌,為何我們全然不知?”
蘇老爺也是一臉茫然,不知這四小子究竟在搞什麽名堂。
隻見蘇渾道:“父親,哥哥們可知,當年步雲閣賞文大會時,楚宰輔與我說過什麽?”
眾人皆搖頭,說道:“別賣關子了,直接說來便是。”
蘇渾道:“當時我們舉辦賞文大會,楚宰輔看到步雲閣的印章,直誇讚印章雕刻精美,極具古韻高雅。便問我這印章出自誰手?他也要刻一枚印章,我便說這是我所刻,於是,事後我給楚宰輔刻了一枚私章,順手又送了他一塊雲字令牌,隻不過那是一塊黃金所刻。”
楚宰輔當時問我,這個雲字令牌有何用處? 我說道:“楚宰輔若不嫌棄我等布衣草民身份卑微,願為宰輔在江湖奔走驅使。有朝一日,用得著我步雲閣,便持此令牌,來我步雲閣,皆聽宰輔號令。”
從那時起,我步雲閣成為京城商界翹楚,而我則成了楚宰輔在江湖的手足。父親和三位哥哥或許還不知,南有寧王,朝堂有宰輔,而江湖有步雲閣。三家已然形成三角之勢。若不如此,蘇家這幾年,怎可能會順風順水。
這時,蘇家父子才恍然大悟,這兩年來蘇家的生意能通達北夷,穿過慶王封地;從平陽縣拉走平陽銅幣,原來背後皆有寧王的影子。
看來大家都小瞧了蘇家最小的蘇渾。 到底蘇渾還藏有哪些他們不知的秘密,往後蘇家怕是要由這小子掌管了。
蘇然哥三個心中皆是一陣慌亂。
蘇渾道:“我為父親、哥哥們都雕刻了一塊古玉雲字令牌,也為陸雲軒準備了一塊。如今看來能派上用場了。”
“給陸雲軒也準備了一塊?”蘇天問道。
蘇渾道:“陸雲軒與我們蘇家的關係,即便沒有這塊雲字令牌,世人難道就會認為我們與陸雲軒毫無關聯嗎?如今陸雲軒與楚宰輔二人在當今朝堂有日月爭輝之勢,有他們二人作我們的靠山。那還有什麽可擔憂的。所以,索性將事情做得徹底一些。況且我們蘇家如今勢力漸大,沒有令牌日後也會政令不暢,行事不便。”
蘇老爺聽罷,沉思片刻,覺得這四兒子考慮得著實長遠。當下的蘇家產業遍布全國,銀號、商鋪數千家,淩雲鏢局上百家,護衛隊近萬人。雲逸山莊雖未在江湖上樹立名號,但是淩雲鏢局的雲字旗卻是在江湖上赫赫有名,天南地北都要給三分薄麵。
當年金牛山一戰,淩雲鏢局千餘人,將號稱三千人馬的金牛寨殺得片甲不留,從此打響了淩雲鏢局的名號。自那以後,一麵雲字旗可與江湖上任何一個大門派相媲美。加上富可敵國的財富,這蘇家儼然成為江湖中的皇家。
隻是規模壯大了,管理也確實成了難題,蘇渾的這一招,著實解決了諸多麻煩。 一番密謀之後,蘇家雲字令牌加雲字旗的管理模式就此定下。五塊古玉雲字令牌和兩塊黃金令牌成為整個蘇家產業的頂級象征。
為擴大建設南望城,蘇家從全國各地調集工匠,籌備建材,從各地鏢局護衛隊秘密調集三千精銳護衛,連同工匠、商隊和各類物資。一個近萬人的超大商隊悄然準備妥當,隻待合適的時機。
陸雲軒從災時聯合公署歸家,一路上心事重重。他深知蘇家的勢力愈發強大,背地裏究竟有何圖謀?如今已非他所能想象。單單一次銅幣危機,就險些讓整個國家的財政體係崩潰。
若不是這場戰爭轉移了眾人的注意力,加上全國各地捐資捐銀,恐怕這場危機遠比想象中更為嚴重。 雖說當下危機暫時解除,但是京城中半數以上的白銀都被蘇家吸納,還有平陽銅幣目前尚未按照計劃兌換迴來。而這些問題若不解決,便有可能成為隱患,隨時可能再度引發貨幣危機。倘若真的如此,後果或許比這一次更為嚴峻。
如今,無論出於何種目的,自己都無法再刻意與蘇家保持距離。或許這輩子都會與蘇家緊密相連。
他正思量著是讓人先給蘇家遞個拜帖,還是邀請蘇家來府中做客,究竟哪種形式更為妥當。
這時,下人來報,榮恪郡王邀請陸雲軒過府議事。
榮恪郡王府,郡王正坐在桌前,悠然自得地品著茶。 看見陸雲軒來了,也未正眼瞧他,隻是冷冷地說道:“剛泡好的新茶,自己倒一杯嚐嚐。”
陸雲軒知曉自己這位老嶽丈絕不會無緣無故地讓自己來喝茶。但也聽話地給自己倒了一杯,煞有介事地看了看茶湯,聞了聞茶香,又品了一小口。其實他對茶道毫無心得,如此作態也隻是為了應景,給老嶽丈一個台階。
卻未曾想,這位嶽丈大人今日格外認真。瞧了瞧陸雲軒,問道:“這茶如何?前兩天在庫房的犄角旮旯裏翻出來的,都發黴了,沒舍得扔,送人也不合適,我一人也喝不完,隻好請你來幫我一同解決了。”
陸雲軒一聽,心裏一陣惡心,剛剛品出的那一絲先苦後甘的茶味,瞬間全變成了令人作嘔的黴味。一口茶含在嘴裏,忍不住噴出老遠。他實在想不通老嶽丈大人今日為何如此捉弄自己。
“你個敗家玩意兒,你可知你吐這一口值多少錢?”榮恪郡王沒好氣地說道。
“這還值錢,扔了都沒人要的東西。”陸雲軒心中暗想。但沒敢說出口。隻是說道:“這黴茶也有人要?”
“這可是頂級的普洱,你那一口至少值五兩銀子。”榮恪郡王道。“有些東西你若不明白它的價值,隻是想當然地認為不好,那就真的錯過了。”
“多謝嶽丈大人提點,小婿受教了。”陸雲軒驚道。
“我知曉你們正在為京城北疆兩地的補給供應和人員問題煩惱。讓你來,就是想告知你,有時你所想所見,並非事實真相。唯有真正去做了,才是真實的,哪怕最終真的錯了,你也能問心無愧。你最近頗為忙碌,無暇照顧容平,就讓她迴來住吧。
另外,我告訴你,七皇子在崔州的糧食調撥似乎出了些問題,我已從私庫調撥糧食供你解燃眉之急,隻是這糧食數量眾多,需要有人押送。你去找淩雲鏢局吧。崔州那邊你要盯緊了,一旦戰事結束,七皇子定會有所行動。”
陸雲軒明白,繞了這麽大一個圈子,後麵這幾句才是老爺子的本意。隻是崔州與七皇子究竟出了什麽問題,非要這般鄭重地告知自己。
陸雲軒邊走邊想,吩咐人直接前往淩雲鏢局。
為同時應對北疆戰事與京城災後重建,實現統一物資和人員調配的高效協作,由陸雲軒提議,經朝會共同商議通過,由戶部牽頭,聯合兵部、工部、吏部等六部,成立了這個災時聯合公署。由七皇子主持,楚宰輔分列左右副署,六部分派左侍郎參與。
然而,因七皇子已統兵北上,聯合公署的工作便由楚宰輔和陸雲軒共同主持。 此刻,二者正與六部的六位左侍郎於署衙中議事。
陸雲軒道:“楚宰輔,如今京城災後修建雖已順利開展,然而京城近百萬人的生活物資調配卻深受影響。況且北疆戰事中,近百萬大軍的補給供應亦存在諸多問題。當下必須舉全國之力方可支撐這兩件大事,如今這般局麵究竟該如何維係,還得請楚宰輔定奪。”
楚宰輔目光炯炯,先是看了看陸雲軒,又掃視了在座的六位侍郎,略作沉思後說道:“陸大人莫要抬舉老夫,以陸大人之才智,想必心中早有謀略,隻是礙於老夫之位而不便肆意施展罷了。陛下讓我與陸大人一同主持災時公署,也是為了方便陸大人行事。陸大人所提之事,的確牽扯廣泛。所需錢糧物料、人員調配,戶部、兵部、吏部需通力合作方可。”
兵部左侍郎崔天凱道:“迴楚宰輔、陸大人話,兵部最新征調的四十萬大軍,如今若再征調人手,唯有從各州府調兵。而這些兵力皆負責治安維護,倘若調走,恐州府治安難安。”
吏部左侍郎譚昊池道:“迴二位大人,曆經上次年度大考之後,各府官員經曆一輪大規模調整,尚有部分職位空缺。加上這兩年來事務繁多,工作壓力巨大,下麵對此已是怨聲載道。如今若是再強行指派,恐怕政令難以施行,徒增激憤反叛。”
陸雲軒聽著二人的匯報,又看了看楚宰輔,亦是沉默不語。
楚宰輔心中暗自思忖:“現今之局勢,確如幾位大人所說,從上到下皆緊張忙碌。看來還是要從寧王處想辦法,隻是為了京城重建,已從寧王處調來白銀五十萬兩、工匠三千人;為支持慶王戰事,寧王又擅自作主,調了兩萬神機營北上。雖說寧王已將調兵北上之事上奏朝廷,可這先斬後奏之舉,不知皇上作何感想?如今若是再向寧王處索要錢糧人手,不知寧王又會作何打算?”
他心中知曉,手中還有一枚暗棋,隻是不知該不該動用,而這枚棋子究竟能否完全聽從自己調配,他心裏也沒底。畢竟已然成勢,有些難以掌控。想到此處,心下一橫,決意如此行事。
他說道:“正如諸位大人所言,但如今形勢緊迫。正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為君分憂。我等若此時不能為國解難,豈不是辜負陛下對我等的厚望。我有一議,還請各位大人斟酌。”
陸雲軒與各位侍郎一聽,皆道:“但聽宰輔所言。”
楚宰輔道:“我朝繁榮昌盛,國富民強。如今雖說民眾捐資踴躍,但絕未傷及根本。但此次提議,並非著眼於民眾,而是在於江湖。”
眾人聽罷,皆知宰輔話有所指,於是紛紛將目光轉向了陸雲軒。眾人皆明,如今莫說京城,即便放眼全國,能在江湖執牛耳者,非蘇家莫屬。而蘇家與陸雲軒,雖說官民有別,蘇陸兩姓,可卻親如一家,天下皆知。
陸雲軒此時,心中驚亂。這數年來,他刻意與蘇家保持距離,就是不想讓人誤會自己與蘇家有何關聯,無論是為保護自身還是蘇家。但如今國家情勢所需,又有楚宰輔提議,看來這蘇家他不得不走一趟了。
雲逸山莊,蘇家父子正在山洞的庫房之中。
蘇老爺道:“北疆戰事突起,解了我蘇家之困,也解了京城之危。但也讓我們的計劃落空了一半。往後若再尋機會,怕是艱難,好在我們布局已成,隻要穩妥經營,亦可保我蘇家百年安穩。”
蘇然道:“父親,如今南北戰事膠著。我們的一支護衛隊和數百人的商隊還被困在北夷南望城。這座城我曾經去過,距北疆邊城百裏有餘,城廓不大,但城防完備,城內亦有水源,是個不錯的所在。不如趁此良機,依托南望城,拓展在北夷的勢力。屆時,無論南北,我們蘇家都能南北唿應,進退自如。”
蘇天道:“大哥所想,亦是我所考慮的。從本次戰爭可以看出,北方蠻夷已不安於遊牧生涯,而是欲學習中原建城定居。像南望這般小城,極有可能成為未來北方的大城。而且此次戰爭,也能看出,他們不再如往昔般隻顧劫掠財物,而是要搶占地盤,占據城池。趁此機會,我們在北方建一座城,以我們當下的實力,絕對能夠成為國中之國,不受兩邊的束縛。”
蘇成道:“若真如兩位哥哥所說,那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當下兩方交戰,又該如何將這些人財物運至北方,況且又如何確保安全?一個不慎,就會背上通敵賣國的罪名啊。”
蘇渾這時說道:“三哥所慮極是,要想辦成此事,還需借助這個。”蘇渾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塊令牌。這令牌乃是用上好的和田古玉雕刻而成,通體奶白色,溫潤且通透。其雕刻圖案與楚宰輔手中的別無二致。隻不過楚宰輔的雲字令牌是黃金所製。
蘇家父子見了,皆是一臉困惑,蘇然拿過令牌反複端詳,滿心狐疑地說道:“四弟何時製作了這個令牌,為何我們全然不知?”
蘇老爺也是一臉茫然,不知這四小子究竟在搞什麽名堂。
隻見蘇渾道:“父親,哥哥們可知,當年步雲閣賞文大會時,楚宰輔與我說過什麽?”
眾人皆搖頭,說道:“別賣關子了,直接說來便是。”
蘇渾道:“當時我們舉辦賞文大會,楚宰輔看到步雲閣的印章,直誇讚印章雕刻精美,極具古韻高雅。便問我這印章出自誰手?他也要刻一枚印章,我便說這是我所刻,於是,事後我給楚宰輔刻了一枚私章,順手又送了他一塊雲字令牌,隻不過那是一塊黃金所刻。”
楚宰輔當時問我,這個雲字令牌有何用處? 我說道:“楚宰輔若不嫌棄我等布衣草民身份卑微,願為宰輔在江湖奔走驅使。有朝一日,用得著我步雲閣,便持此令牌,來我步雲閣,皆聽宰輔號令。”
從那時起,我步雲閣成為京城商界翹楚,而我則成了楚宰輔在江湖的手足。父親和三位哥哥或許還不知,南有寧王,朝堂有宰輔,而江湖有步雲閣。三家已然形成三角之勢。若不如此,蘇家這幾年,怎可能會順風順水。
這時,蘇家父子才恍然大悟,這兩年來蘇家的生意能通達北夷,穿過慶王封地;從平陽縣拉走平陽銅幣,原來背後皆有寧王的影子。
看來大家都小瞧了蘇家最小的蘇渾。 到底蘇渾還藏有哪些他們不知的秘密,往後蘇家怕是要由這小子掌管了。
蘇然哥三個心中皆是一陣慌亂。
蘇渾道:“我為父親、哥哥們都雕刻了一塊古玉雲字令牌,也為陸雲軒準備了一塊。如今看來能派上用場了。”
“給陸雲軒也準備了一塊?”蘇天問道。
蘇渾道:“陸雲軒與我們蘇家的關係,即便沒有這塊雲字令牌,世人難道就會認為我們與陸雲軒毫無關聯嗎?如今陸雲軒與楚宰輔二人在當今朝堂有日月爭輝之勢,有他們二人作我們的靠山。那還有什麽可擔憂的。所以,索性將事情做得徹底一些。況且我們蘇家如今勢力漸大,沒有令牌日後也會政令不暢,行事不便。”
蘇老爺聽罷,沉思片刻,覺得這四兒子考慮得著實長遠。當下的蘇家產業遍布全國,銀號、商鋪數千家,淩雲鏢局上百家,護衛隊近萬人。雲逸山莊雖未在江湖上樹立名號,但是淩雲鏢局的雲字旗卻是在江湖上赫赫有名,天南地北都要給三分薄麵。
當年金牛山一戰,淩雲鏢局千餘人,將號稱三千人馬的金牛寨殺得片甲不留,從此打響了淩雲鏢局的名號。自那以後,一麵雲字旗可與江湖上任何一個大門派相媲美。加上富可敵國的財富,這蘇家儼然成為江湖中的皇家。
隻是規模壯大了,管理也確實成了難題,蘇渾的這一招,著實解決了諸多麻煩。 一番密謀之後,蘇家雲字令牌加雲字旗的管理模式就此定下。五塊古玉雲字令牌和兩塊黃金令牌成為整個蘇家產業的頂級象征。
為擴大建設南望城,蘇家從全國各地調集工匠,籌備建材,從各地鏢局護衛隊秘密調集三千精銳護衛,連同工匠、商隊和各類物資。一個近萬人的超大商隊悄然準備妥當,隻待合適的時機。
陸雲軒從災時聯合公署歸家,一路上心事重重。他深知蘇家的勢力愈發強大,背地裏究竟有何圖謀?如今已非他所能想象。單單一次銅幣危機,就險些讓整個國家的財政體係崩潰。
若不是這場戰爭轉移了眾人的注意力,加上全國各地捐資捐銀,恐怕這場危機遠比想象中更為嚴重。 雖說當下危機暫時解除,但是京城中半數以上的白銀都被蘇家吸納,還有平陽銅幣目前尚未按照計劃兌換迴來。而這些問題若不解決,便有可能成為隱患,隨時可能再度引發貨幣危機。倘若真的如此,後果或許比這一次更為嚴峻。
如今,無論出於何種目的,自己都無法再刻意與蘇家保持距離。或許這輩子都會與蘇家緊密相連。
他正思量著是讓人先給蘇家遞個拜帖,還是邀請蘇家來府中做客,究竟哪種形式更為妥當。
這時,下人來報,榮恪郡王邀請陸雲軒過府議事。
榮恪郡王府,郡王正坐在桌前,悠然自得地品著茶。 看見陸雲軒來了,也未正眼瞧他,隻是冷冷地說道:“剛泡好的新茶,自己倒一杯嚐嚐。”
陸雲軒知曉自己這位老嶽丈絕不會無緣無故地讓自己來喝茶。但也聽話地給自己倒了一杯,煞有介事地看了看茶湯,聞了聞茶香,又品了一小口。其實他對茶道毫無心得,如此作態也隻是為了應景,給老嶽丈一個台階。
卻未曾想,這位嶽丈大人今日格外認真。瞧了瞧陸雲軒,問道:“這茶如何?前兩天在庫房的犄角旮旯裏翻出來的,都發黴了,沒舍得扔,送人也不合適,我一人也喝不完,隻好請你來幫我一同解決了。”
陸雲軒一聽,心裏一陣惡心,剛剛品出的那一絲先苦後甘的茶味,瞬間全變成了令人作嘔的黴味。一口茶含在嘴裏,忍不住噴出老遠。他實在想不通老嶽丈大人今日為何如此捉弄自己。
“你個敗家玩意兒,你可知你吐這一口值多少錢?”榮恪郡王沒好氣地說道。
“這還值錢,扔了都沒人要的東西。”陸雲軒心中暗想。但沒敢說出口。隻是說道:“這黴茶也有人要?”
“這可是頂級的普洱,你那一口至少值五兩銀子。”榮恪郡王道。“有些東西你若不明白它的價值,隻是想當然地認為不好,那就真的錯過了。”
“多謝嶽丈大人提點,小婿受教了。”陸雲軒驚道。
“我知曉你們正在為京城北疆兩地的補給供應和人員問題煩惱。讓你來,就是想告知你,有時你所想所見,並非事實真相。唯有真正去做了,才是真實的,哪怕最終真的錯了,你也能問心無愧。你最近頗為忙碌,無暇照顧容平,就讓她迴來住吧。
另外,我告訴你,七皇子在崔州的糧食調撥似乎出了些問題,我已從私庫調撥糧食供你解燃眉之急,隻是這糧食數量眾多,需要有人押送。你去找淩雲鏢局吧。崔州那邊你要盯緊了,一旦戰事結束,七皇子定會有所行動。”
陸雲軒明白,繞了這麽大一個圈子,後麵這幾句才是老爺子的本意。隻是崔州與七皇子究竟出了什麽問題,非要這般鄭重地告知自己。
陸雲軒邊走邊想,吩咐人直接前往淩雲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