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之外,簡易草棚與軍用帳篷連綿不絕,仿若大軍圍城。這裏便是臨時搭建的災民居住區,二十多萬老弱婦孺棲身於此。除了幾件用以換洗的衣物,其餘物件皆不準帶入。一日三餐,皆由軍隊依照標準供應。 數條水溝從護城河引出,將居住區劃分成數個片區,同時,也構築成一道天然的消防水道網絡。
南北兩大營的五萬將士營帳沿著水溝排布,不時有巡邏隊在居住區穿梭巡查。這個臨時的居住區域,完全依照軍隊的標準進行管理,務必確保一切可能發生的意外都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九皇子與何守道、陸雲軒以及南北大營的主將、副將們一同,在這暫住之地巡視了一番,對所見之景甚為滿意,不時地點頭示意。
正在此時,隻見遠處的官道上,揚起滾滾煙塵,萬馬奔騰之勢,震得地麵微微顫動。眾人臉上皆是一驚,心中暗想:難道是北夷打過來了?
九皇子率先策馬奔迎上去,緊接著,眾人連同後麵的禁衛、親衛等也紛紛緊跟其後。老百姓們臉上皆布滿驚恐之色。 而在居住區外,早有眾多士兵嚴陣以待。
就見不遠處,一隊騎兵如疾風般飛馳而來,速度絲毫不減。九皇子遠遠望去,認出這是本朝的軍隊,其中還有少許禁衛。心中頓時“咯噔”一下,一個不好的預感油然而生。
這時,隻見這隊騎兵在遠處緩緩停下。三個人騎著三匹馬從隊伍中向這邊走來。 待走到近前,九皇子這才看清,來者正是自己的十二皇弟,另外兩人,一個是黎州太守陸遊龍,另一個卻不知是誰。
九皇子趕忙下馬,疾步迎了上去,一把抱住十二弟。
“九哥,十一哥殉國了。”十二皇子話未說完,便已嚎啕大哭起來。
九皇子聽罷,心中一陣劇痛,一口鮮血猛地噴了出來。北夷戰事究竟是何等的慘烈,竟能讓皇子以身殉國?!
這時,黎州太守走上前說道:“黎州太守陸遊龍參見九殿下,下官護送十一殿下、十二殿下迴京,見到九殿下,下官算是完成使命了。
北疆戰事萬分危急,北疆東線已然全部失守,邊城守將盡數殉國。北夷聯軍隨時有可能大舉南下。還請九殿下速速調兵增援慶王和北疆東線邊城。具體情形由十二殿下向陛下匯報吧。黎州地處北疆第二防線,下官需立刻趕迴去布防。”
九皇子走上前來,雙手扶著陸遊龍的肩膀說道:“陸太守辛苦了,黎州乃是京城通往北疆的要塞,千萬不可失守,速速去吧,我這就迴宮稟報父皇,組織援軍,北上伐夷。” 陸遊龍聽完,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這時梁詠上前道:“原十一殿下麾下斥候校尉,現淩雲鏢局北路護衛梁詠,參見九殿下。此次鏢局北上,恰逢北夷南侵,特派我等前來報信,正巧碰見十二殿下被圍,便一同護送迴京。”
九皇子也向梁詠施了一禮:“梁兄弟辛苦了!諸位雖已脫下戎裝,但戰時報國,所獲軍功,一樣不會少。”
梁詠連忙說道:“啟稟九殿下,在北夷境內,還有我鏢局護衛二百餘人,正在北夷後方伺機而動,以為我軍內應。但有需要,任憑調遣。我且速迴鏢局,迴稟之後,再赴北疆。”說完,便帶著自己的人返迴京城鏢局。
十幾名禁衛,兩輛馬車。個個滿身血跡,傷痕累累。禁衛們向九皇子道:“參見九殿下,我等受命押送軍餉迴京,特來複命!”
九皇子看著自己的兵,去時一千人,歸來卻隻剩十幾人。不禁又是悲從心起,怒火中燒。
這時,十二皇子道:“莊統領與兀赤決戰,身受重傷。”
九皇子來到第一輛馬車前,隻見馬車裏昏迷著的莊飛羽,臉色紫黑,氣息微弱如絲。他握著莊飛羽的手,忍不住抹了一把眼淚,不忍再看。
又來到第二輛馬車前,白布之下掩蓋著的正是戰死的十一皇子。九皇子坐在馬車上,高聲喝道:“迴城!”說著,一勒馬韁,駕著馬車朝著京城駛去。
城內一條街道早已清理幹淨,打掃整潔。禁衛軍列隊道路兩旁,長槍交叉搭橋,迎接英雄歸來。
宮城之外,皇上率領文武百官,全都身披白綾,莊嚴肅穆。
兩輛馬車緩緩駛來。
九皇子與十二皇子下車,向皇上施禮。 “啟奏父皇,北夷犯境,我十一皇弟身戰殉國。禁衛統領莊飛羽身受重傷。”
皇上緩緩走過來,看了看受重傷的莊飛羽,又看了看十一皇子。強忍著悲痛,麵向群臣和眾將士。莊重地說道:
“眾愛卿,朕子子民、將士們:
一百年前,北夷蠻邦,犯我中原,屠戮百姓;黃河以北,幾無活物。我朝心懷仁德之心,不記前嫌,開邊境,興貿易,富經濟。兩國民眾得享百年安康。而今,北夷蠻邦,狼子野心,忘恩負義。打破百年安寧,侵犯我朝邊境。致使我邊城失守,將士捐軀,百姓遭殃。
此等血海深仇,朕與爾等定當銘記!
朕之皇子,為保北疆安寧,浴血奮戰,不幸殉國,此乃國之殤,朕之痛!朕之將士們,皆是國之脊梁,以保家衛國為己任,奮勇殺敵,而將士身死,吾等生者,定要其血債血償!
朕將必傾全國之力,討伐蠻夷!朕與爾等並肩作戰,共驅蠻夷,收複失地。讓蠻夷知曉,犯我朝者,必誅之!
朕在此立誓,今此一戰,不滅蠻夷,誓不罷休!”
滿朝眾臣與所有將士,齊聲高唿道:“不滅蠻夷,誓不罷休!” 激昂的高唿聲響徹雲霄,猶如陣陣驚雷,帶著無盡的悲憤與決心,仿佛要將這蒼穹都衝破。
這唿聲,從宮城之外沿街道依次傳向全城。街邊的百姓們聽到這震耳欲聾的唿喊,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眼中淚光閃爍,跟著振臂高唿,那聲音匯聚在一起,如洶湧的波濤。
唿聲又傳到城外,城外二十萬老弱婦孺與五萬南北大營將士,亦高聲高唿“不滅蠻夷,誓不罷休!不滅蠻夷,誓不罷休!”。
這一刻,整個天地間都迴蕩著這同仇敵愾的怒吼,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氣勢磅礴,驚天地泣鬼神。仿佛這聲音能化作千軍萬馬,直衝向那北夷之地,將敵人徹底碾碎。
百年前,北夷悍然南侵,那場屠戮中原的慘禍,至今仍曆曆在目。無數百姓慘遭殺害,家園被焚毀,血流成河,屍橫遍野。這般慘痛的記憶,曆經三代,通過百姓們的口口相傳,深深地刻進了每個人的骨子裏。
此次,北夷再度南侵,又將這慘禍重演。瞬間,那深埋在百姓心底的仇恨被徹底點燃,如熊熊烈火,燃燒不盡。他們同仇敵愾,眾誌成城,一致對外,誓要將北夷蠻夷趕出中原,保衛家園。
翌日,戶部、兵部、工部齊心協力,攜手共進。北上伐夷的征兵公告,在全國範圍內同步張貼發布,瞬間點燃了民眾的熱情。
報名入伍之人如潮水般絡繹不絕,從四麵八方湧來。全國上下,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都積極響應,紛紛捐資捐物。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展現出了空前的團結。
新組建的伐夷之兵,押送著糧草輜重,浩浩蕩蕩地向京城集結。
而令陸雲軒意想不到的是,這場曾困擾京城乃至全國的金融之禍,竟在這場北夷南侵的戰火中,悄然無聲地消弭於無形。
半月之後,重新征招的四十萬大軍,在京城之外的廣袤平原上集結完畢。京城之中,諸位皇子,二皇子、五皇子、七皇子、九皇子、十皇子、十二皇子,皆身披戰甲,英姿颯爽,準備披掛上陣。
他們分別率領六路大軍,向北進發,誌在收複邊城,驅逐北夷,重振國威。
南北兩大營的五萬將士營帳沿著水溝排布,不時有巡邏隊在居住區穿梭巡查。這個臨時的居住區域,完全依照軍隊的標準進行管理,務必確保一切可能發生的意外都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九皇子與何守道、陸雲軒以及南北大營的主將、副將們一同,在這暫住之地巡視了一番,對所見之景甚為滿意,不時地點頭示意。
正在此時,隻見遠處的官道上,揚起滾滾煙塵,萬馬奔騰之勢,震得地麵微微顫動。眾人臉上皆是一驚,心中暗想:難道是北夷打過來了?
九皇子率先策馬奔迎上去,緊接著,眾人連同後麵的禁衛、親衛等也紛紛緊跟其後。老百姓們臉上皆布滿驚恐之色。 而在居住區外,早有眾多士兵嚴陣以待。
就見不遠處,一隊騎兵如疾風般飛馳而來,速度絲毫不減。九皇子遠遠望去,認出這是本朝的軍隊,其中還有少許禁衛。心中頓時“咯噔”一下,一個不好的預感油然而生。
這時,隻見這隊騎兵在遠處緩緩停下。三個人騎著三匹馬從隊伍中向這邊走來。 待走到近前,九皇子這才看清,來者正是自己的十二皇弟,另外兩人,一個是黎州太守陸遊龍,另一個卻不知是誰。
九皇子趕忙下馬,疾步迎了上去,一把抱住十二弟。
“九哥,十一哥殉國了。”十二皇子話未說完,便已嚎啕大哭起來。
九皇子聽罷,心中一陣劇痛,一口鮮血猛地噴了出來。北夷戰事究竟是何等的慘烈,竟能讓皇子以身殉國?!
這時,黎州太守走上前說道:“黎州太守陸遊龍參見九殿下,下官護送十一殿下、十二殿下迴京,見到九殿下,下官算是完成使命了。
北疆戰事萬分危急,北疆東線已然全部失守,邊城守將盡數殉國。北夷聯軍隨時有可能大舉南下。還請九殿下速速調兵增援慶王和北疆東線邊城。具體情形由十二殿下向陛下匯報吧。黎州地處北疆第二防線,下官需立刻趕迴去布防。”
九皇子走上前來,雙手扶著陸遊龍的肩膀說道:“陸太守辛苦了,黎州乃是京城通往北疆的要塞,千萬不可失守,速速去吧,我這就迴宮稟報父皇,組織援軍,北上伐夷。” 陸遊龍聽完,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這時梁詠上前道:“原十一殿下麾下斥候校尉,現淩雲鏢局北路護衛梁詠,參見九殿下。此次鏢局北上,恰逢北夷南侵,特派我等前來報信,正巧碰見十二殿下被圍,便一同護送迴京。”
九皇子也向梁詠施了一禮:“梁兄弟辛苦了!諸位雖已脫下戎裝,但戰時報國,所獲軍功,一樣不會少。”
梁詠連忙說道:“啟稟九殿下,在北夷境內,還有我鏢局護衛二百餘人,正在北夷後方伺機而動,以為我軍內應。但有需要,任憑調遣。我且速迴鏢局,迴稟之後,再赴北疆。”說完,便帶著自己的人返迴京城鏢局。
十幾名禁衛,兩輛馬車。個個滿身血跡,傷痕累累。禁衛們向九皇子道:“參見九殿下,我等受命押送軍餉迴京,特來複命!”
九皇子看著自己的兵,去時一千人,歸來卻隻剩十幾人。不禁又是悲從心起,怒火中燒。
這時,十二皇子道:“莊統領與兀赤決戰,身受重傷。”
九皇子來到第一輛馬車前,隻見馬車裏昏迷著的莊飛羽,臉色紫黑,氣息微弱如絲。他握著莊飛羽的手,忍不住抹了一把眼淚,不忍再看。
又來到第二輛馬車前,白布之下掩蓋著的正是戰死的十一皇子。九皇子坐在馬車上,高聲喝道:“迴城!”說著,一勒馬韁,駕著馬車朝著京城駛去。
城內一條街道早已清理幹淨,打掃整潔。禁衛軍列隊道路兩旁,長槍交叉搭橋,迎接英雄歸來。
宮城之外,皇上率領文武百官,全都身披白綾,莊嚴肅穆。
兩輛馬車緩緩駛來。
九皇子與十二皇子下車,向皇上施禮。 “啟奏父皇,北夷犯境,我十一皇弟身戰殉國。禁衛統領莊飛羽身受重傷。”
皇上緩緩走過來,看了看受重傷的莊飛羽,又看了看十一皇子。強忍著悲痛,麵向群臣和眾將士。莊重地說道:
“眾愛卿,朕子子民、將士們:
一百年前,北夷蠻邦,犯我中原,屠戮百姓;黃河以北,幾無活物。我朝心懷仁德之心,不記前嫌,開邊境,興貿易,富經濟。兩國民眾得享百年安康。而今,北夷蠻邦,狼子野心,忘恩負義。打破百年安寧,侵犯我朝邊境。致使我邊城失守,將士捐軀,百姓遭殃。
此等血海深仇,朕與爾等定當銘記!
朕之皇子,為保北疆安寧,浴血奮戰,不幸殉國,此乃國之殤,朕之痛!朕之將士們,皆是國之脊梁,以保家衛國為己任,奮勇殺敵,而將士身死,吾等生者,定要其血債血償!
朕將必傾全國之力,討伐蠻夷!朕與爾等並肩作戰,共驅蠻夷,收複失地。讓蠻夷知曉,犯我朝者,必誅之!
朕在此立誓,今此一戰,不滅蠻夷,誓不罷休!”
滿朝眾臣與所有將士,齊聲高唿道:“不滅蠻夷,誓不罷休!” 激昂的高唿聲響徹雲霄,猶如陣陣驚雷,帶著無盡的悲憤與決心,仿佛要將這蒼穹都衝破。
這唿聲,從宮城之外沿街道依次傳向全城。街邊的百姓們聽到這震耳欲聾的唿喊,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眼中淚光閃爍,跟著振臂高唿,那聲音匯聚在一起,如洶湧的波濤。
唿聲又傳到城外,城外二十萬老弱婦孺與五萬南北大營將士,亦高聲高唿“不滅蠻夷,誓不罷休!不滅蠻夷,誓不罷休!”。
這一刻,整個天地間都迴蕩著這同仇敵愾的怒吼,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氣勢磅礴,驚天地泣鬼神。仿佛這聲音能化作千軍萬馬,直衝向那北夷之地,將敵人徹底碾碎。
百年前,北夷悍然南侵,那場屠戮中原的慘禍,至今仍曆曆在目。無數百姓慘遭殺害,家園被焚毀,血流成河,屍橫遍野。這般慘痛的記憶,曆經三代,通過百姓們的口口相傳,深深地刻進了每個人的骨子裏。
此次,北夷再度南侵,又將這慘禍重演。瞬間,那深埋在百姓心底的仇恨被徹底點燃,如熊熊烈火,燃燒不盡。他們同仇敵愾,眾誌成城,一致對外,誓要將北夷蠻夷趕出中原,保衛家園。
翌日,戶部、兵部、工部齊心協力,攜手共進。北上伐夷的征兵公告,在全國範圍內同步張貼發布,瞬間點燃了民眾的熱情。
報名入伍之人如潮水般絡繹不絕,從四麵八方湧來。全國上下,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都積極響應,紛紛捐資捐物。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展現出了空前的團結。
新組建的伐夷之兵,押送著糧草輜重,浩浩蕩蕩地向京城集結。
而令陸雲軒意想不到的是,這場曾困擾京城乃至全國的金融之禍,竟在這場北夷南侵的戰火中,悄然無聲地消弭於無形。
半月之後,重新征招的四十萬大軍,在京城之外的廣袤平原上集結完畢。京城之中,諸位皇子,二皇子、五皇子、七皇子、九皇子、十皇子、十二皇子,皆身披戰甲,英姿颯爽,準備披掛上陣。
他們分別率領六路大軍,向北進發,誌在收複邊城,驅逐北夷,重振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