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宰輔對瓊筵閣的打擊行動迅猛如雷霆之怒,未給這五位公子預留絲毫準備的時間。在強權鐵腕麵前,財富與謀略脆弱得仿若棉絮,瞬間被無情撕扯得粉碎。
瓊筵閣苦心經營構建的財富帝國,刹那間土崩瓦解。
京城之內,人人皆驚惶失措,尤其是在豐匯銀莊存有銀兩的官員富紳,個個如喪考妣。官員們所懼怕的,不單是可能損失的巨額銀子,更有可能是頭頂上的烏紗帽。
此時,戶部尚書趙啟銘、禁軍統領孫逸塵、禮部尚書趙睿淵、兵部侍郎李材厚、吏部侍郎張靖川,猶如置身熱鍋裏的螞蟻,急得焦頭爛額。瓊筵閣案發之後,他們這五位才驚覺自家看似紈絝的兒子,竟能闖出如此驚天動地、禍及滿門的大禍!
這五位官員在官場分屬不同的勢力圈子,平素交集頗為稀少。但此刻,形勢緊迫,他們不得不自發地相互聯絡。雖說禮部尚書、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家的公子目前仍逍遙法外,但他們心裏清楚,被捉拿歸案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而楚宰輔雖已接獲聖旨,得以繼續深入嚴查瓊筵閣一案。但他並未急於抓捕那漏網的三位公子:禮部尚書之子趙逸風、兵部侍郎之子李淩雲、吏部侍郎之子張宇軒。
楚宰輔不抓捕他們,並非是顧忌他們的父親乃當朝重臣,而是另有深遠謀劃。他在這五位公子的府宅周圍布滿眼線,嚴密監視著他們家中所有人的一舉一動,哪怕是下人外出也不曾放過。
此刻,在戶部尚書趙啟銘的書房裏。其他幾位大人皆正襟危坐。
趙啟銘焦躁地來迴踱步,麵色陰沉,對他們說道:“各位大人,如今我等皆因這樁禍事牽涉其中,若不齊心協力應對,恐怕滅頂之災就在眼前。”
孫逸塵神色凝重,說道:“趙大人所言極是,倘若我們坐以待斃,想想那華妃大案的慘烈結局,此次案件若爆發,下場恐怕比之更甚。”
趙睿淵歎氣道:“話雖如此,但如今形勢逼人,楚宰輔乃是當朝柱石,權傾朝野,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威勢,且此事已經奏報聖上,我等此刻又能如何?”
張靖川聽完趙睿淵的話,沉吟片刻後說道:“各位大人說的皆有道理,雖然楚宰輔權勢熏天,但是莫要忘了,國以民為本,若這事引得百姓怨怒,那聖上必然要斟酌此事的輕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心若亂,社稷必將不穩啊。”
李材厚聽完張靖川的分析,立刻起身,說道:“張大人確實一語中的,切中要害。況且我們那五位犬子所做之事,並非十惡不赦。瓊筵閣成就了多少美好姻緣,這是眾人有目共睹的;再者,綺夢坊所訟訴之案,哪一件不是經過三堂會審之後才定奪的,與那未經世事的犬子能有多大幹係。雖說我等在朝中皆有些許威勢,但也難以左右如此重大的案件。論及你我,到頭來,也不過是一個管教不嚴的罪過罷了。”
話說至此,仿佛希望的曙光乍現。應對之策隨即逐步展開。
趙啟銘說道:“各位大人果然智謀非凡,我們隻管分頭行動,兵貴神速,務必盡快形成威壓之勢。明日就在城中散布豐匯銀莊即將倒閉的消息,讓城中儲戶湧向豐匯銀莊擠兌,最好是能引發民變。
孫大人,你要隨時做好領兵彈壓的準備,到時候最好有被亂民打傷幾個士兵的情況出現,再抓幾個領頭的亂民。”
孫逸塵胸有成竹地說道:“這事不難,定會把場麵做得足夠慘烈。”
李材厚接著說道:“各位抓緊聯絡由瓊筵閣保媒成功姻緣的官員,讓他們聯名上書,詳述瓊筵閣的保媒功績。另外,讓那些參與審理所謂綺夢坊女子訟訴冤案的官員,也都要上書說明案件審查事實清楚,不存在冤情。”
趙睿淵和張靖川紛紛點頭說道:“此事關係我等身家性命,也幹係滿朝眾多官員的前程,大家務必齊心協力,同仇敵愾。如若借此機會扳倒楚雲中那老兒,定能為我朝開創嶄新的氣象!”
這場原本旨在自救的會議,最後竟然成為了扳倒楚宰輔的導火索!
第二天,京城果然大亂。人們紛紛手持豐匯銀莊的銀票,如潮水般湧向豐匯銀莊。而此時的豐匯銀莊早已被查封,門前的人越聚越多,整條街很快便被擠得水泄不通,足足有數萬人之眾。
“還我錢!我要取錢!”人群之中不斷有人高喊,漸漸地,這唿聲竟然匯成了統一的口號。這數萬人的齊聲呐喊,響徹京城,滿京城的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事件驚得目瞪口呆。
一些警覺的人們,紛紛關門閉戶,躲藏起來,一時間,半個京城竟好似空無一人,猶如一座死城。
“砸開大門,搶銀子!”不知是誰高喊了一嗓子。瞬間,人群陷入了極度的騷亂,大家紛紛湧向豐匯銀莊,撕下封條,奮力撞擊大門。很快,大門被撞開,人們蜂擁而入。
在豐匯銀莊的門前有幾級台階,頓時有人被擁擠的人群踩踏倒地。數萬人瘋狂地向前擁擠,不斷有人被踩踏倒地。
進入豐匯銀莊的人們開始瘋狂地尋找銀子,此時的銀子早已被楚宰輔嚴密封存在地下銀窖裏,那入口並非輕易能夠找到。
沒找到銀子的人們開始搶奪、砸毀銀莊內一切看似值錢的物件。然而,如此眾多的人都湧進銀莊,即使你拿到了東西,也難以出去,而且那些沒拿到東西的人眼紅不已,開始搶奪別人手中的財物。
一時間,豐匯銀莊內打殺聲四起,不斷有人被打傷在地,又被無情地踩踏。不多時,銀莊內滿是頭破血流之人,地上也躺了許多具被踩踏致死、麵目全非的屍體。他們的鞋子、衣服都沾滿了鮮血。
忽然間,銀莊內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動作,呆呆地看著彼此滿臉滿身的鮮血,一時間不知所措,驚嚇當場。
“我沒殺人,我沒殺人,我隻想要迴我的銀子。我隻想要迴我的銀子。”銀莊內的人們瞬間又是哭喊聲一片。
當滿臉是血的人們開始往外湧時,那些還在往銀莊擠的人們嚇壞了,根本不知道裏麵究竟發生了什麽?
隻聽有人喊道:“殺人了,官府殺人了!”這聲音猶如一聲戰鬥的號角,瞬間激發了在場外所有人的血性。
“官逼民反了!搶啊!”這時不知道從哪裏又傳來一聲高喊。
數萬人又開始瘋狂地往外湧,所過之處,打砸搶掠,其兇悍之勢,恰似下山之猛虎,勢不可擋。
孫逸塵此刻正帶人嚴陣以待。見到有人開始打砸搶掠,立刻命人上前抓捕。麵對如潮水般洶湧的亂民,區區幾百名士兵就像掉進滾燙鍋裏的米粒,瞬間被淹沒不見。
孫逸塵見狀,立刻命人火速調兵前來支援,定要將亂民封鎖在這幾條街中,一旦溢出,後果不堪設想。
朝中,皇上怒目圓睜,掃視四座。而階下的大臣們都噤若寒蟬,不敢說話。前去打探情報的官員不斷來報,事態已完全失控,有蔓延至整個京城的危險態勢。 如今,死傷人數已經難以計數。
“速調京外南北大營來京彈壓,命禁衛嚴守宮門,以防民變。”皇上親自下令,來人領命匆匆而去。
很快,三千禁衛軍迅速調集而來。他們個個左手持堅固的盾牌,右手緊握棍棒,排列成一堵堅不可摧的人牆,將各個街口嚴嚴實實地封堵起來。
那些正在肆意打砸的亂民,看到這軍容嚴整、戰陣整齊的禁衛軍,頓時心生膽怯,之前那近乎瘋狂的勁頭也慢慢地冷卻了下來。
隨著禁衛軍步步推進,亂民們不由自主地一點點往後退縮。
這時,孫逸塵威風凜凜地站在街邊一處酒店的高台之上,運足力氣向亂民喊話:“父老鄉親們,我乃禁軍統領孫逸塵!你們今日前來討要存銀的訴求,本屬正當合理之舉,官府定會秉持公正,妥善處理,必定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代,還請諸位安心等待最終結果。
然而,你們此刻這般打砸搶掠的行徑,已然構成民亂,此乃重罪,必須受到嚴厲懲處。現在本官給你們兩條出路,其一,放下手中所搶之物,帶著你們的銀票,到我這裏登記造冊。待豐匯銀莊案件水落石出,官府定會依照銀票足額為你們兌換;
其二,倘若不聽本官所言,依舊肆意妄為、不知收斂。我將親自率領禁衛軍將你們抓捕歸案,按叛亂之罪處置,殺頭示眾,甚至滿門抄斬!”
亂民們一聽此話,猶如醍醐灌頂,立刻紛紛放下手中所有的東西,爭先恐後地將雙手高高舉過頭頂,表示願意服從第一種安排。
經過整整一天的艱難疏導,禁軍統領孫逸塵終於成功地將局勢控製在有限的幾條街內,避免了其向整個京城蔓延的危險態勢。
而這驚心動魄的一天,據事後不完全統計,被擁擠踩踏致死的不下三百人,致殘致傷的更是數以千計。而被打砸毀壞的店鋪多達數百個,分布在三條繁華的街道上,損失金額高達百萬兩之巨。
經此一役,孫逸塵立下大功,受到重賞,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瓊筵閣苦心經營構建的財富帝國,刹那間土崩瓦解。
京城之內,人人皆驚惶失措,尤其是在豐匯銀莊存有銀兩的官員富紳,個個如喪考妣。官員們所懼怕的,不單是可能損失的巨額銀子,更有可能是頭頂上的烏紗帽。
此時,戶部尚書趙啟銘、禁軍統領孫逸塵、禮部尚書趙睿淵、兵部侍郎李材厚、吏部侍郎張靖川,猶如置身熱鍋裏的螞蟻,急得焦頭爛額。瓊筵閣案發之後,他們這五位才驚覺自家看似紈絝的兒子,竟能闖出如此驚天動地、禍及滿門的大禍!
這五位官員在官場分屬不同的勢力圈子,平素交集頗為稀少。但此刻,形勢緊迫,他們不得不自發地相互聯絡。雖說禮部尚書、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家的公子目前仍逍遙法外,但他們心裏清楚,被捉拿歸案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而楚宰輔雖已接獲聖旨,得以繼續深入嚴查瓊筵閣一案。但他並未急於抓捕那漏網的三位公子:禮部尚書之子趙逸風、兵部侍郎之子李淩雲、吏部侍郎之子張宇軒。
楚宰輔不抓捕他們,並非是顧忌他們的父親乃當朝重臣,而是另有深遠謀劃。他在這五位公子的府宅周圍布滿眼線,嚴密監視著他們家中所有人的一舉一動,哪怕是下人外出也不曾放過。
此刻,在戶部尚書趙啟銘的書房裏。其他幾位大人皆正襟危坐。
趙啟銘焦躁地來迴踱步,麵色陰沉,對他們說道:“各位大人,如今我等皆因這樁禍事牽涉其中,若不齊心協力應對,恐怕滅頂之災就在眼前。”
孫逸塵神色凝重,說道:“趙大人所言極是,倘若我們坐以待斃,想想那華妃大案的慘烈結局,此次案件若爆發,下場恐怕比之更甚。”
趙睿淵歎氣道:“話雖如此,但如今形勢逼人,楚宰輔乃是當朝柱石,權傾朝野,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威勢,且此事已經奏報聖上,我等此刻又能如何?”
張靖川聽完趙睿淵的話,沉吟片刻後說道:“各位大人說的皆有道理,雖然楚宰輔權勢熏天,但是莫要忘了,國以民為本,若這事引得百姓怨怒,那聖上必然要斟酌此事的輕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心若亂,社稷必將不穩啊。”
李材厚聽完張靖川的分析,立刻起身,說道:“張大人確實一語中的,切中要害。況且我們那五位犬子所做之事,並非十惡不赦。瓊筵閣成就了多少美好姻緣,這是眾人有目共睹的;再者,綺夢坊所訟訴之案,哪一件不是經過三堂會審之後才定奪的,與那未經世事的犬子能有多大幹係。雖說我等在朝中皆有些許威勢,但也難以左右如此重大的案件。論及你我,到頭來,也不過是一個管教不嚴的罪過罷了。”
話說至此,仿佛希望的曙光乍現。應對之策隨即逐步展開。
趙啟銘說道:“各位大人果然智謀非凡,我們隻管分頭行動,兵貴神速,務必盡快形成威壓之勢。明日就在城中散布豐匯銀莊即將倒閉的消息,讓城中儲戶湧向豐匯銀莊擠兌,最好是能引發民變。
孫大人,你要隨時做好領兵彈壓的準備,到時候最好有被亂民打傷幾個士兵的情況出現,再抓幾個領頭的亂民。”
孫逸塵胸有成竹地說道:“這事不難,定會把場麵做得足夠慘烈。”
李材厚接著說道:“各位抓緊聯絡由瓊筵閣保媒成功姻緣的官員,讓他們聯名上書,詳述瓊筵閣的保媒功績。另外,讓那些參與審理所謂綺夢坊女子訟訴冤案的官員,也都要上書說明案件審查事實清楚,不存在冤情。”
趙睿淵和張靖川紛紛點頭說道:“此事關係我等身家性命,也幹係滿朝眾多官員的前程,大家務必齊心協力,同仇敵愾。如若借此機會扳倒楚雲中那老兒,定能為我朝開創嶄新的氣象!”
這場原本旨在自救的會議,最後竟然成為了扳倒楚宰輔的導火索!
第二天,京城果然大亂。人們紛紛手持豐匯銀莊的銀票,如潮水般湧向豐匯銀莊。而此時的豐匯銀莊早已被查封,門前的人越聚越多,整條街很快便被擠得水泄不通,足足有數萬人之眾。
“還我錢!我要取錢!”人群之中不斷有人高喊,漸漸地,這唿聲竟然匯成了統一的口號。這數萬人的齊聲呐喊,響徹京城,滿京城的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事件驚得目瞪口呆。
一些警覺的人們,紛紛關門閉戶,躲藏起來,一時間,半個京城竟好似空無一人,猶如一座死城。
“砸開大門,搶銀子!”不知是誰高喊了一嗓子。瞬間,人群陷入了極度的騷亂,大家紛紛湧向豐匯銀莊,撕下封條,奮力撞擊大門。很快,大門被撞開,人們蜂擁而入。
在豐匯銀莊的門前有幾級台階,頓時有人被擁擠的人群踩踏倒地。數萬人瘋狂地向前擁擠,不斷有人被踩踏倒地。
進入豐匯銀莊的人們開始瘋狂地尋找銀子,此時的銀子早已被楚宰輔嚴密封存在地下銀窖裏,那入口並非輕易能夠找到。
沒找到銀子的人們開始搶奪、砸毀銀莊內一切看似值錢的物件。然而,如此眾多的人都湧進銀莊,即使你拿到了東西,也難以出去,而且那些沒拿到東西的人眼紅不已,開始搶奪別人手中的財物。
一時間,豐匯銀莊內打殺聲四起,不斷有人被打傷在地,又被無情地踩踏。不多時,銀莊內滿是頭破血流之人,地上也躺了許多具被踩踏致死、麵目全非的屍體。他們的鞋子、衣服都沾滿了鮮血。
忽然間,銀莊內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動作,呆呆地看著彼此滿臉滿身的鮮血,一時間不知所措,驚嚇當場。
“我沒殺人,我沒殺人,我隻想要迴我的銀子。我隻想要迴我的銀子。”銀莊內的人們瞬間又是哭喊聲一片。
當滿臉是血的人們開始往外湧時,那些還在往銀莊擠的人們嚇壞了,根本不知道裏麵究竟發生了什麽?
隻聽有人喊道:“殺人了,官府殺人了!”這聲音猶如一聲戰鬥的號角,瞬間激發了在場外所有人的血性。
“官逼民反了!搶啊!”這時不知道從哪裏又傳來一聲高喊。
數萬人又開始瘋狂地往外湧,所過之處,打砸搶掠,其兇悍之勢,恰似下山之猛虎,勢不可擋。
孫逸塵此刻正帶人嚴陣以待。見到有人開始打砸搶掠,立刻命人上前抓捕。麵對如潮水般洶湧的亂民,區區幾百名士兵就像掉進滾燙鍋裏的米粒,瞬間被淹沒不見。
孫逸塵見狀,立刻命人火速調兵前來支援,定要將亂民封鎖在這幾條街中,一旦溢出,後果不堪設想。
朝中,皇上怒目圓睜,掃視四座。而階下的大臣們都噤若寒蟬,不敢說話。前去打探情報的官員不斷來報,事態已完全失控,有蔓延至整個京城的危險態勢。 如今,死傷人數已經難以計數。
“速調京外南北大營來京彈壓,命禁衛嚴守宮門,以防民變。”皇上親自下令,來人領命匆匆而去。
很快,三千禁衛軍迅速調集而來。他們個個左手持堅固的盾牌,右手緊握棍棒,排列成一堵堅不可摧的人牆,將各個街口嚴嚴實實地封堵起來。
那些正在肆意打砸的亂民,看到這軍容嚴整、戰陣整齊的禁衛軍,頓時心生膽怯,之前那近乎瘋狂的勁頭也慢慢地冷卻了下來。
隨著禁衛軍步步推進,亂民們不由自主地一點點往後退縮。
這時,孫逸塵威風凜凜地站在街邊一處酒店的高台之上,運足力氣向亂民喊話:“父老鄉親們,我乃禁軍統領孫逸塵!你們今日前來討要存銀的訴求,本屬正當合理之舉,官府定會秉持公正,妥善處理,必定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代,還請諸位安心等待最終結果。
然而,你們此刻這般打砸搶掠的行徑,已然構成民亂,此乃重罪,必須受到嚴厲懲處。現在本官給你們兩條出路,其一,放下手中所搶之物,帶著你們的銀票,到我這裏登記造冊。待豐匯銀莊案件水落石出,官府定會依照銀票足額為你們兌換;
其二,倘若不聽本官所言,依舊肆意妄為、不知收斂。我將親自率領禁衛軍將你們抓捕歸案,按叛亂之罪處置,殺頭示眾,甚至滿門抄斬!”
亂民們一聽此話,猶如醍醐灌頂,立刻紛紛放下手中所有的東西,爭先恐後地將雙手高高舉過頭頂,表示願意服從第一種安排。
經過整整一天的艱難疏導,禁軍統領孫逸塵終於成功地將局勢控製在有限的幾條街內,避免了其向整個京城蔓延的危險態勢。
而這驚心動魄的一天,據事後不完全統計,被擁擠踩踏致死的不下三百人,致殘致傷的更是數以千計。而被打砸毀壞的店鋪多達數百個,分布在三條繁華的街道上,損失金額高達百萬兩之巨。
經此一役,孫逸塵立下大功,受到重賞,此乃後話,暫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