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閆良與莊飛羽分別率領人馬跟在這隊輜重隊伍後麵,一路向西行進。沒過兩日,隻聽一名禁衛前來稟報,說後麵似乎是禁衛副統領莊飛羽一直尾隨著咱們。不知其究竟有何用意?要不要互相通報一聲。
李閆良也是滿心疑惑,九皇子為何派人前來,而且還一路緊緊跟隨?是為了保護車隊,還是懷疑我們?自己與他究竟是一路人,還是被當作嫌疑人。
李閆良此刻,難以斷定這兩支隊伍是敵是友,故而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第三天晚上,輜重隊伍在一處樹林處停歇休整。李閆良與莊飛羽也隻好在遠遠的後方停了下來,分別就地安營紮寨。
輜重部隊營地。一人來到領隊跟前說道:“兀赤將軍,我們被兩股勢力跟上了。一股是禦史台的李閆良帶隊,另一股是禁軍副統領莊飛羽帶隊,這該如何是好?”
兀赤說道:“無需擔憂,他們不過是想知曉我們從何處而來,與誰接頭。這並無用處。他們既然來了,我們不妨學學中原的孫子兵法,正好來個離間之計和調虎離山之計。隻要再過一日,自會有人接應,屆時,上演一場軍需被搶的好戲,就讓他們自己去相互猜忌吧。”
到了後半夜,李閆良的營帳外有人來報,說有密信。 李閆良說了聲:“進帳稟報。”然而話音落下,卻未見有人進來。他心中狐疑,掀開帳簾,走出帳外,哪裏有半個人影。他剛要四處查看營地,隻覺腳下一軟,低頭一看,竟是一隻野兔子,這隻野兔身上插著一支箭,而箭上還插著一封信。
李閆良一看,心中不禁一驚,難道自己走漏了風聲?行蹤怎會被摸得如此清楚,若是真打起來,自己恐怕立刻就會斃命。
他取下箭,拿下這封信,隻見信封上寫著:陸雲軒大人親啟。他又看了看背麵,多了一行小字,上麵寫道:多謝李大人一路護送,這隻野兔算是給大人的犒賞。
李閆良深知,這是一個反間之計,目的就是要除掉陸大人!而如今陸大人還臥病在床。此刻,自己若是處理不當,自身也將受到牽連。
李閆良拿著這封信,反複思量。
大丈夫事敗功成,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最後,他心下一橫,計上心來。
當夜,他便帶人離開,隻留下斥候繼續尾隨。 莊飛羽見李閆良離開了,自己究竟是跟還是不跟,陷入了兩難之境。如果跟,萬一上了李閆良的當,那自己就成了棋子;要是不跟,萬一這些輜重落入胡羌之手,那罪責可就全在自己了。
莊飛羽也是輾轉反側,難以定奪。
到了五更時分,手下來報:“大人,輜重部隊已經出發,隻是現在他們分成了兩隊,一隊向西,一隊向北。我們該跟哪一隊?”
莊飛羽道:“分派兩隊斥候,分別跟蹤。我們大隊暫且按兵不動,等待下一步消息。”
當天午時剛過,斥候來報:“向西的一隊已經接近邊關城隘,隻需兩個時辰,過了一個山口就會抵達邊城小鎮。”
莊飛羽來不及細想,說道:“斷然不能讓他們西出邊關,速速派兵攔截。” 說罷,率領禁衛飛騎朝著邊城隘口疾馳而去,隻用了不到一個時辰,終於看到了那一隊輜重部隊。然而抵近一看,卻發現眾人已倒地一片,無一生還。
莊飛羽迅速檢查輜重車,卻發現裏麵的箱子全是石頭。這時,一個手下拿了一封信,交給莊飛羽。
莊飛羽拆開信一看,不禁大吃一驚:“多謝陸雲軒大人一路相送,我胡羌諸部受納厚禮!”
莊飛羽趕忙問道:“另一隊輜重到了哪裏?” 有人迴道:“快到北疆隘口,我們發現李閆良大人帶隊跟隨。”
莊飛羽心下叫苦,這丟失輜重的罪責看來是要擔定了。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率領禁衛飛騎,朝著塞外疾馳,希望能夠趕上輜重,將其搶迴。
塞北大漠,一片蒼茫,放眼望去,隻見遠處似有一片塵沙。
莊飛羽坐在馬上,西北的勁風淩厲,卷帶著砂粒,打在臉上猶如刀割般疼痛。這已然到了胡羌地界,再往前,即將進入胡羌腹地,追還是不追?
莊飛羽轉身對著身後的禁衛說道:“兄弟們,如今我朝輜重被胡羌所奪,今日之恥若不報,待到明日,我兄弟百姓必將遭受屠淩之難。願不願意,隨我到沙漠走一趟,奪迴輜重,建功立業?”
禁衛軍雖皆是軍中精銳,但從未來過塞外沙漠,對於這一戰,他們也並無把握。然而此刻,男兒的血性已然被點燃,高聲說道:“追隨大人,誓死一戰!”
莊飛羽一聽,一勒韁繩,縱馬奔去。緊跟著這隊禁衛也如同一陣疾風,深入大漠而去。
胡羌人此時以為自己進入自家地盤,已然安全,未曾想這中原的漢子,竟然如同草原狼一般,追殺而來。
二者很快便混戰在一起,沒有戰法,就是最為原始的砍殺,比的就是誰比誰更具勇猛之氣。
這場戰鬥持續了約一個時辰,無論是馬上還是地上,能夠站立、拿刀的人已所剩無幾,戰場上滿是屍體。
莊飛羽此刻正背靠在一輛馬車,麵前有兩個胡羌人,他們三個已經打鬥許久,眾人都已精疲力竭。 他向四周望了望,還有十幾個兄弟正在苦苦作戰。而對方也差不多到了體力的極限。
就差一口氣,要麽戰死沙場,要麽建功立業。
他略作休息,奮力一擊,一刀斬殺了麵前一人。局麵就此發生改變。莊飛羽迅速將眼前這人斬殺後,前去增援其他人。
十幾個人,五輛大車的輜重,被運迴了國中。北疆邊軍聽聞戰事,迅速趕來迎接。
而向北的一路,此時也已接近北疆邊城,每過一個隘口,領隊都會拿出令牌,守關兵將見此令牌隨即放行,一路暢通無阻。再過兩個隘口就要出關了,左右不過半天的路程。
正在此時,李閆良率領 300 禁衛迅速趕到,攔在這隊伍前方,說道:“禦史台奉命查案,請諸位停車檢查!”
領隊一看,不禁冷笑一聲,說道:“來者可是李閆良李大人,你且看看這是什麽?”說著掏出令牌。“若是耽誤了邊疆軍務,李大人恐怕擔不起這罪責。”
李閆良看對方掏出令牌,也是冷笑一聲:“大人不妨看看這個,再行商量也不遲。”然後從懷裏掏出一道聖旨,說道:“聖旨在此,爾等還不跪下聽旨?”
那人一聽,遲疑了一會,然後不情願地向手下揮了揮手,跪了下來。 隻聽李閆良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平陽縣案,疑點重重,匆匆結案必有隱情。為彰顯我朝法度威嚴,朕敕令禦史台重啟此案。凡是以國家社稷為先,上到皇親下至百姓,一律人等,有幹擾執法查案者,定嚴懲不赦!朕賜陸雲軒並禦史台,不畏權勢,有優先執法,先斬後奏之權!”
領隊的一聽,心中頓時一驚,要是這李大人強行搜查,定然會出大問題。於是他橫下心來,起身說道:“李大人,莫說你是不是假傳聖旨,就算聖旨是真的,也莫怪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兄弟們,這隻知吃朝廷飯,而不為國家分憂的兵賊,今日要給我們扣下莫須有的罪名,我們答不答應!”
隻聽其他人說道:“這是逼慶王造反嗎?殺了這幫禁衛!”隻見這群人如瘋了一般衝向禁衛。禁衛平時隻負責保衛京畿,極少有機會參與野戰,所以這隊人馬不要命地殺過來,一時間讓禁衛有些難以招架,紛紛後撤。頓時,就給這批人閃開了一個口子,隻見其中幾個就地翻身一滾,掄刀砍斷一個禁衛的馬腿,這馬頓時倒地,而禁衛也被摔下馬來,沒等禁衛翻身,就被這群人亂刀砍死。
就在這個空檔,有三人,快馬從口子衝出,說道:“兄弟們,抵擋一會,我去稟報慶王,說朝廷派人來殺他了。”
李閆良一聽,這是慶王的兵,先是一驚,後又一想,不對,一定是在詐自己。如今到了這步田地,也隻好一拚到底,反正有聖旨撐腰。
他分析了一下對手的戰術,心想:不愧是慶王手下久經戰陣的精銳,要是讓他們結陣,這批禁衛絕非對手,隻有衝散他們分別擊殺才有勝算。想著,便說道:“兄弟們,不與他們拚沙場布陣,我們將他們衝散,二對一,分別擊殺。衝啊!”
禁衛們一聽,立刻領會上司的意圖,兩人、三人一組,朝著對方衝殺過去。 而這隊人馬反應也是極快,馬上各自以馬車為中心,形成環形戰陣。如此一來,負責包圍馬車的禁衛由於地方狹小,竟然發揮不出騎兵的優勢。
李閆良一看,這樣不行,時間一久,極有可能被反包圍,逐個被吃掉。於是,他果斷棄馬,就近殺向馬車。果然,他們看到有人下馬,立刻圍了過來。隻見李閆良且戰且退,引他們離開馬車,這群人果然中計。當他們剛離開馬車,便有兩名禁衛飛馬而來,斷了他們的後路。在沒有馬車依托的情況下,這幾名步兵,迅速被禁衛圍殺,逐一砍殺。
其他人見此方法奏效,於是紛紛效仿,幾個自恃功夫高強的自願下馬逼近馬車,近身交戰。但剩下的人看到之前被砍殺的同伴,再也不敢與來人對戰,隻能一味防守。不過也沒過上幾個迴合,便有人被砍殺。 這場戰鬥,並未持續太久。便被李閆良拿下,除了開始三個從空檔殺出重圍的之外,俘虜了五個傷者,其餘人均被砍殺。
李閆良走近馬車,掀開蓋布,一看,天哪,全是嶄新的甲胄兵器。一共五車。又仔細檢查這群人的裝束,果然都是慶王的兵的打扮。
於是派出三隊人馬,一隊去慶王府,一隊去臨近邊城,一隊去京城找九皇子。而自己則押著輜重前往慶王府。
李閆良也是滿心疑惑,九皇子為何派人前來,而且還一路緊緊跟隨?是為了保護車隊,還是懷疑我們?自己與他究竟是一路人,還是被當作嫌疑人。
李閆良此刻,難以斷定這兩支隊伍是敵是友,故而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第三天晚上,輜重隊伍在一處樹林處停歇休整。李閆良與莊飛羽也隻好在遠遠的後方停了下來,分別就地安營紮寨。
輜重部隊營地。一人來到領隊跟前說道:“兀赤將軍,我們被兩股勢力跟上了。一股是禦史台的李閆良帶隊,另一股是禁軍副統領莊飛羽帶隊,這該如何是好?”
兀赤說道:“無需擔憂,他們不過是想知曉我們從何處而來,與誰接頭。這並無用處。他們既然來了,我們不妨學學中原的孫子兵法,正好來個離間之計和調虎離山之計。隻要再過一日,自會有人接應,屆時,上演一場軍需被搶的好戲,就讓他們自己去相互猜忌吧。”
到了後半夜,李閆良的營帳外有人來報,說有密信。 李閆良說了聲:“進帳稟報。”然而話音落下,卻未見有人進來。他心中狐疑,掀開帳簾,走出帳外,哪裏有半個人影。他剛要四處查看營地,隻覺腳下一軟,低頭一看,竟是一隻野兔子,這隻野兔身上插著一支箭,而箭上還插著一封信。
李閆良一看,心中不禁一驚,難道自己走漏了風聲?行蹤怎會被摸得如此清楚,若是真打起來,自己恐怕立刻就會斃命。
他取下箭,拿下這封信,隻見信封上寫著:陸雲軒大人親啟。他又看了看背麵,多了一行小字,上麵寫道:多謝李大人一路護送,這隻野兔算是給大人的犒賞。
李閆良深知,這是一個反間之計,目的就是要除掉陸大人!而如今陸大人還臥病在床。此刻,自己若是處理不當,自身也將受到牽連。
李閆良拿著這封信,反複思量。
大丈夫事敗功成,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最後,他心下一橫,計上心來。
當夜,他便帶人離開,隻留下斥候繼續尾隨。 莊飛羽見李閆良離開了,自己究竟是跟還是不跟,陷入了兩難之境。如果跟,萬一上了李閆良的當,那自己就成了棋子;要是不跟,萬一這些輜重落入胡羌之手,那罪責可就全在自己了。
莊飛羽也是輾轉反側,難以定奪。
到了五更時分,手下來報:“大人,輜重部隊已經出發,隻是現在他們分成了兩隊,一隊向西,一隊向北。我們該跟哪一隊?”
莊飛羽道:“分派兩隊斥候,分別跟蹤。我們大隊暫且按兵不動,等待下一步消息。”
當天午時剛過,斥候來報:“向西的一隊已經接近邊關城隘,隻需兩個時辰,過了一個山口就會抵達邊城小鎮。”
莊飛羽來不及細想,說道:“斷然不能讓他們西出邊關,速速派兵攔截。” 說罷,率領禁衛飛騎朝著邊城隘口疾馳而去,隻用了不到一個時辰,終於看到了那一隊輜重部隊。然而抵近一看,卻發現眾人已倒地一片,無一生還。
莊飛羽迅速檢查輜重車,卻發現裏麵的箱子全是石頭。這時,一個手下拿了一封信,交給莊飛羽。
莊飛羽拆開信一看,不禁大吃一驚:“多謝陸雲軒大人一路相送,我胡羌諸部受納厚禮!”
莊飛羽趕忙問道:“另一隊輜重到了哪裏?” 有人迴道:“快到北疆隘口,我們發現李閆良大人帶隊跟隨。”
莊飛羽心下叫苦,這丟失輜重的罪責看來是要擔定了。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率領禁衛飛騎,朝著塞外疾馳,希望能夠趕上輜重,將其搶迴。
塞北大漠,一片蒼茫,放眼望去,隻見遠處似有一片塵沙。
莊飛羽坐在馬上,西北的勁風淩厲,卷帶著砂粒,打在臉上猶如刀割般疼痛。這已然到了胡羌地界,再往前,即將進入胡羌腹地,追還是不追?
莊飛羽轉身對著身後的禁衛說道:“兄弟們,如今我朝輜重被胡羌所奪,今日之恥若不報,待到明日,我兄弟百姓必將遭受屠淩之難。願不願意,隨我到沙漠走一趟,奪迴輜重,建功立業?”
禁衛軍雖皆是軍中精銳,但從未來過塞外沙漠,對於這一戰,他們也並無把握。然而此刻,男兒的血性已然被點燃,高聲說道:“追隨大人,誓死一戰!”
莊飛羽一聽,一勒韁繩,縱馬奔去。緊跟著這隊禁衛也如同一陣疾風,深入大漠而去。
胡羌人此時以為自己進入自家地盤,已然安全,未曾想這中原的漢子,竟然如同草原狼一般,追殺而來。
二者很快便混戰在一起,沒有戰法,就是最為原始的砍殺,比的就是誰比誰更具勇猛之氣。
這場戰鬥持續了約一個時辰,無論是馬上還是地上,能夠站立、拿刀的人已所剩無幾,戰場上滿是屍體。
莊飛羽此刻正背靠在一輛馬車,麵前有兩個胡羌人,他們三個已經打鬥許久,眾人都已精疲力竭。 他向四周望了望,還有十幾個兄弟正在苦苦作戰。而對方也差不多到了體力的極限。
就差一口氣,要麽戰死沙場,要麽建功立業。
他略作休息,奮力一擊,一刀斬殺了麵前一人。局麵就此發生改變。莊飛羽迅速將眼前這人斬殺後,前去增援其他人。
十幾個人,五輛大車的輜重,被運迴了國中。北疆邊軍聽聞戰事,迅速趕來迎接。
而向北的一路,此時也已接近北疆邊城,每過一個隘口,領隊都會拿出令牌,守關兵將見此令牌隨即放行,一路暢通無阻。再過兩個隘口就要出關了,左右不過半天的路程。
正在此時,李閆良率領 300 禁衛迅速趕到,攔在這隊伍前方,說道:“禦史台奉命查案,請諸位停車檢查!”
領隊一看,不禁冷笑一聲,說道:“來者可是李閆良李大人,你且看看這是什麽?”說著掏出令牌。“若是耽誤了邊疆軍務,李大人恐怕擔不起這罪責。”
李閆良看對方掏出令牌,也是冷笑一聲:“大人不妨看看這個,再行商量也不遲。”然後從懷裏掏出一道聖旨,說道:“聖旨在此,爾等還不跪下聽旨?”
那人一聽,遲疑了一會,然後不情願地向手下揮了揮手,跪了下來。 隻聽李閆良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平陽縣案,疑點重重,匆匆結案必有隱情。為彰顯我朝法度威嚴,朕敕令禦史台重啟此案。凡是以國家社稷為先,上到皇親下至百姓,一律人等,有幹擾執法查案者,定嚴懲不赦!朕賜陸雲軒並禦史台,不畏權勢,有優先執法,先斬後奏之權!”
領隊的一聽,心中頓時一驚,要是這李大人強行搜查,定然會出大問題。於是他橫下心來,起身說道:“李大人,莫說你是不是假傳聖旨,就算聖旨是真的,也莫怪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兄弟們,這隻知吃朝廷飯,而不為國家分憂的兵賊,今日要給我們扣下莫須有的罪名,我們答不答應!”
隻聽其他人說道:“這是逼慶王造反嗎?殺了這幫禁衛!”隻見這群人如瘋了一般衝向禁衛。禁衛平時隻負責保衛京畿,極少有機會參與野戰,所以這隊人馬不要命地殺過來,一時間讓禁衛有些難以招架,紛紛後撤。頓時,就給這批人閃開了一個口子,隻見其中幾個就地翻身一滾,掄刀砍斷一個禁衛的馬腿,這馬頓時倒地,而禁衛也被摔下馬來,沒等禁衛翻身,就被這群人亂刀砍死。
就在這個空檔,有三人,快馬從口子衝出,說道:“兄弟們,抵擋一會,我去稟報慶王,說朝廷派人來殺他了。”
李閆良一聽,這是慶王的兵,先是一驚,後又一想,不對,一定是在詐自己。如今到了這步田地,也隻好一拚到底,反正有聖旨撐腰。
他分析了一下對手的戰術,心想:不愧是慶王手下久經戰陣的精銳,要是讓他們結陣,這批禁衛絕非對手,隻有衝散他們分別擊殺才有勝算。想著,便說道:“兄弟們,不與他們拚沙場布陣,我們將他們衝散,二對一,分別擊殺。衝啊!”
禁衛們一聽,立刻領會上司的意圖,兩人、三人一組,朝著對方衝殺過去。 而這隊人馬反應也是極快,馬上各自以馬車為中心,形成環形戰陣。如此一來,負責包圍馬車的禁衛由於地方狹小,竟然發揮不出騎兵的優勢。
李閆良一看,這樣不行,時間一久,極有可能被反包圍,逐個被吃掉。於是,他果斷棄馬,就近殺向馬車。果然,他們看到有人下馬,立刻圍了過來。隻見李閆良且戰且退,引他們離開馬車,這群人果然中計。當他們剛離開馬車,便有兩名禁衛飛馬而來,斷了他們的後路。在沒有馬車依托的情況下,這幾名步兵,迅速被禁衛圍殺,逐一砍殺。
其他人見此方法奏效,於是紛紛效仿,幾個自恃功夫高強的自願下馬逼近馬車,近身交戰。但剩下的人看到之前被砍殺的同伴,再也不敢與來人對戰,隻能一味防守。不過也沒過上幾個迴合,便有人被砍殺。 這場戰鬥,並未持續太久。便被李閆良拿下,除了開始三個從空檔殺出重圍的之外,俘虜了五個傷者,其餘人均被砍殺。
李閆良走近馬車,掀開蓋布,一看,天哪,全是嶄新的甲胄兵器。一共五車。又仔細檢查這群人的裝束,果然都是慶王的兵的打扮。
於是派出三隊人馬,一隊去慶王府,一隊去臨近邊城,一隊去京城找九皇子。而自己則押著輜重前往慶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