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宰輔即將引爆柳知府案,但是陵州府衙審訊蔡州刺殺案還沒開始。陸雲軒接收兇手已經三天了,在陵州大牢,兇手被兩人一間牢房分別關押,而與之一起關押的還有李閻良和其他犯人。
隻是鄭衛國受到特別待遇,被單獨押在一間牢房裏,據牢頭說,這間牢房是專門押重刑犯和即將問斬的待刑犯。
李閻良站在牢房門口,向對麵截殺的兇手大聲質問:“敢問兄台,在下與你無怨無仇,為什麽要向我痛下殺手?”
隻見對麵的兇手:“誰讓你聽了不該聽的東西,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
李閻良一臉無辜的問道:“那我就更不懂了,我隻在平陽縣待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離開了,我能聽到什麽?知道什麽?住店那晚,店裏什麽事情也沒發生啊?”
隻聽那人哼哼一笑:“你不要誘我,我哪知道你聽了什麽,知道什麽?我隻知道聽令辦事?要我讓你永遠閉嘴。”
李閻良追問到:“你聽令於人,你聽誰的令?我又得罪了誰?這讓我越來越聽不明白了。敢問兄台,你我如今都被關在這個大牢?是我犯了罪還是你犯了罪?還是我們倆都被人算計了,要殺人滅口嗎?”
對麵那人聽完這話,臉上的肌肉不禁抽搐了一下。而與他一個牢房的人更是冷不丁打了個激靈。他們倆四目相對,然後說道:“你就別費心思了,無論如何,你從我們口中掏不出來任何話。就算死,我也不說什麽?”
而在另一個牢房,一群跟著鄭衛國去衙門鬧事的人,正在由姚桓林當庭問。隻聽姚知府驚堂木一拍:“堂下一眾人犯,那日你隨首犯鄭衛國大鬧公衙大堂,所謂何事,所要何人?一律從實招來,若不交待,大刑侍候!”堂下罪犯少說也有近二十人,和他們一起的,半路還死了幾人。隻見這些人聽到知府喊話,都是噤若寒蟬,瑟瑟發抖。但是卻沒有誰先開口。
姚知府一見,便知道這樣不行,於是便留一人,將其它人拉出去候審。待到堂上隻有一人。姚知府道:“如今隻有你一人,你若將你所知道的都說出來,我立你頭功,可以既往不咎,免於責罰。”
那人一聽,抬起頭,問道:“大人此話當真?”
姚知府說道:本府乃是朝廷命官,一州之父母,哪有說話不算話的道理。隻要你說的具實,沒有任何隱瞞,我自會履行承諾。”
隻聽那人便竹筒倒豆子般將他與鄭衛國的事情說的一清二楚。但是聽完之後,姚知府也沒有從中得到多少有用的信息。不過隻要這招奏效,就不怕其它人不開口。
隻聽姚知府又問道:“據你所言,你在鄭衛國那裏也卻實隻是一個小嘍羅,知道的事情並不多,念你也是窮苦之人,從惡也是被逼無奈,所以我決定判你無罪,不過現在還不能放你,否則他們一定會認為你出賣了他們,所以你還要迴去。事了之後,一並發落。”
那人連心磕頭謝恩,滿臉流淚。然後被衙役拉下堂去,關進牢中。然後又提上來一個人,如實詢問,不過這人倒是硬氣,就是一字不說。姚知府也不強求,照舊仍被關進大牢。接著訊問第三人,如此下來,所有人訊問完畢,得到了七八人的供詞,從這些供司中,拚湊出鄭衛國在平陽縣控製礦產資源開采之事。
有了這份供詞,就相當於撕開了鄭衛國犯罪的口子。但是這離審訊李閻良截殺案還差關鍵證詞。那兩個兇手還是沒開口。但是參與截殺不止他們兩個,活著的還有三個人,被關押在另外的牢房。
此時,姚知府拿著那幾張供詞,走進牢房,將那幾張供詞放在那三人眼前,說道:“你們截殺李閻良的原因已經有人招供了,而他們隻是從犯,你們卻是主犯,如果想從輕發落,就盡快招供,否則就憑這幾張供詞,也能定你們的罪,殺人之罪,可是要殺頭的死罪,況且你們殺的還是朝廷命官,更是死罪難逃,當誅連三族。招與不招,就看你們了。”
那三人看過口供,確實是他們想讓李閻良說出的內容。他們當時之所以這麽問李閻良,其實也隻是想確認他們是不是殺對了人。沒想到就這一問竟然成了破案的關鍵所在。
於是,這三人一合計,反正都是死,不如求得一人死,保三族免禍的功勞。於是他們向知府告求道:“我們知道罪不容恕,但我們可不可以求放過家人,免三族誅連。”
姚知府說道:“爾等果然是條漢子,隻要你們能夠從實招來,我定向刑部給你們請一個戴罪立功機會。”
三人聽罷,趕忙向知府叩頭,表示願意盡其所知,毫無保留。於是,便將如何得到鄭衛國指令,要求將一個在客棧聽到平陽縣之事的外鄉殺人滅口。且這三人皆是負責為鄭衛國處理殺人之事殺手團夥,所以對鄭衛國在深山之中,平陽縣內的事情的比較詳盡,這樣,在三人的互相補充下,鄭衛國在平陽縣的事情,勾勒的更加詳實。
這樣,就剩七人的口風比較硬,姚知府將拿到供詞呈於陸雲軒。陸雲軒看完之後,讓人叫來李閻良,李閻良看完之後更是大吃一驚,沒想到真相比他聽到更加恐怖。那深山之中竟然遠比殺人的罪責更讓人不敢想象。
為了把這個案子做成鐵案,下一步務必要讓其他七人開口,坐實鄭衛國的犯罪事實。鄭雲軒想到一個方法,他差人請來水師都尉曹開勇。
曹開勇一聽哈哈大笑,這有何難?再硬的嘴到了軍營都能撬開,把這幾個人交給我便是,大人隻管看戲便是。
於是,曹開勇押著鄭衛國和那七個嘴硬不願開口招供的罪犯,來到水師大營。姚桓林與陸雲軒也跟著看看曹開勇有何妙法。
隻見曹開勇將鄭衛國和那七人帶來一個大水池邊,對那七個人說道:“我聽陸大人和姚大人說各位都是忠勇之士,我曹某是一粗人,就佩服爾等這錚錚鐵骨。我與兩位大人求了一個情,諸位要是能遊過這個水池,便是我曹某的親兵,從此做公家人,吃皇糧飯,碰上戰事,還能上陣殺敵,立功升官。”
這七人一看,還有這等好事,便都開口說道:“但有如此好事,我等願意一試。”
隻聽曹開勇說道:“這個水池有300米長,裏麵有200條鱷魚,每天都以魚肉為食,凡臨陣退縮者,有叛國敵者,戰俘不降者,皆被投入此池,逃出者無罪,逃不出者皆被鱷魚所食。敢問各位還願一試嗎?”
那七人一聽,臉立馬就綠了,汗珠從頭上不斷地滴落下來。雙腿開始不斷不斷抖動。麵麵相覷,低頭不敢迴答。
曹開勇見威攝目的已經達到,便說道:“各位還有一個活命的機會,就是如實招供,戴罪立功,爾等家有老小,何必非要充好漢,一味求死,要知道,即使你們不說,就憑已經招供的供詞也可以判爾等死罪。而你們效忠之人也將是罪大惡極,死罪難逃。現在之所以跨省審案,就是要讓你們丟掉幻想,莫做無謂的掙紮。”
這七人一聽,既已如此,再硬挺也無用,於是索性便都招了,最後在供詞上簽字畫押。等這些從犯都招了供,便來到鄭衛國身邊。這個情形,鄭衛國也是全程觀看到的。所以,此時的鄭衛國已經是麵如死灰,全然沒有當初的威風。
曹開勇讓一書吏將這些人的供詞一一念於他聽,然後問道:“這些供詞所陳之罪,你認也不認?”鄭衛國略思片刻,說道:“所言屬實,我認。”
曹開勇又道:“你想死,還是想活?”鄭衛國疑惑的看著曹開勇問道:“大人這是何意?我這麽大罪過,還有活的可能?”
曹開勇說道:“那你就說點,這些供詞上沒有的,如果經查屬實,那就是戴罪立功,功過相抵,說不定就能博一個生路,也未可知啊。”
鄭衛國說道:“我若說出來,恐怕不是你一個三品官員所能承擔的,你去請陸雲軒陸大人前來,我說與他聽罷。”
曹開勇一聽這話,立刻不高興起來,心想我與陸雲軒都是正三品,怎麽就成了他比我有資格能聽,我就不能聽呢?但轉念一想,誰叫人家是欽差大人呢?想罷,便請陸雲軒前來。
陸雲軒一聽,知道這事可能不是一般的事由,便邀姚桓林和曹開勇一起聽審,也好將來一起做個見證,免得被這鄭衛國設套給裝進去。倘若真是如此,那便說不清了。
鄭衛國見陸雲軒執意要求三人同審,也不好再堅持,便開口說道:“平陽縣有三種礦產,一是煤,二是銅,三是鐵。煤可以燒成無煙煤,賣給宮裏,和達官顯貴,大人們可知,這銅礦能做什麽,賣給誰?而這鐵礦能做什麽,又都賣誰?
三位一聽,互相看了看,又看著鄭衛國,搖了搖頭。
隻是鄭衛國受到特別待遇,被單獨押在一間牢房裏,據牢頭說,這間牢房是專門押重刑犯和即將問斬的待刑犯。
李閻良站在牢房門口,向對麵截殺的兇手大聲質問:“敢問兄台,在下與你無怨無仇,為什麽要向我痛下殺手?”
隻見對麵的兇手:“誰讓你聽了不該聽的東西,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
李閻良一臉無辜的問道:“那我就更不懂了,我隻在平陽縣待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離開了,我能聽到什麽?知道什麽?住店那晚,店裏什麽事情也沒發生啊?”
隻聽那人哼哼一笑:“你不要誘我,我哪知道你聽了什麽,知道什麽?我隻知道聽令辦事?要我讓你永遠閉嘴。”
李閻良追問到:“你聽令於人,你聽誰的令?我又得罪了誰?這讓我越來越聽不明白了。敢問兄台,你我如今都被關在這個大牢?是我犯了罪還是你犯了罪?還是我們倆都被人算計了,要殺人滅口嗎?”
對麵那人聽完這話,臉上的肌肉不禁抽搐了一下。而與他一個牢房的人更是冷不丁打了個激靈。他們倆四目相對,然後說道:“你就別費心思了,無論如何,你從我們口中掏不出來任何話。就算死,我也不說什麽?”
而在另一個牢房,一群跟著鄭衛國去衙門鬧事的人,正在由姚桓林當庭問。隻聽姚知府驚堂木一拍:“堂下一眾人犯,那日你隨首犯鄭衛國大鬧公衙大堂,所謂何事,所要何人?一律從實招來,若不交待,大刑侍候!”堂下罪犯少說也有近二十人,和他們一起的,半路還死了幾人。隻見這些人聽到知府喊話,都是噤若寒蟬,瑟瑟發抖。但是卻沒有誰先開口。
姚知府一見,便知道這樣不行,於是便留一人,將其它人拉出去候審。待到堂上隻有一人。姚知府道:“如今隻有你一人,你若將你所知道的都說出來,我立你頭功,可以既往不咎,免於責罰。”
那人一聽,抬起頭,問道:“大人此話當真?”
姚知府說道:本府乃是朝廷命官,一州之父母,哪有說話不算話的道理。隻要你說的具實,沒有任何隱瞞,我自會履行承諾。”
隻聽那人便竹筒倒豆子般將他與鄭衛國的事情說的一清二楚。但是聽完之後,姚知府也沒有從中得到多少有用的信息。不過隻要這招奏效,就不怕其它人不開口。
隻聽姚知府又問道:“據你所言,你在鄭衛國那裏也卻實隻是一個小嘍羅,知道的事情並不多,念你也是窮苦之人,從惡也是被逼無奈,所以我決定判你無罪,不過現在還不能放你,否則他們一定會認為你出賣了他們,所以你還要迴去。事了之後,一並發落。”
那人連心磕頭謝恩,滿臉流淚。然後被衙役拉下堂去,關進牢中。然後又提上來一個人,如實詢問,不過這人倒是硬氣,就是一字不說。姚知府也不強求,照舊仍被關進大牢。接著訊問第三人,如此下來,所有人訊問完畢,得到了七八人的供詞,從這些供司中,拚湊出鄭衛國在平陽縣控製礦產資源開采之事。
有了這份供詞,就相當於撕開了鄭衛國犯罪的口子。但是這離審訊李閻良截殺案還差關鍵證詞。那兩個兇手還是沒開口。但是參與截殺不止他們兩個,活著的還有三個人,被關押在另外的牢房。
此時,姚知府拿著那幾張供詞,走進牢房,將那幾張供詞放在那三人眼前,說道:“你們截殺李閻良的原因已經有人招供了,而他們隻是從犯,你們卻是主犯,如果想從輕發落,就盡快招供,否則就憑這幾張供詞,也能定你們的罪,殺人之罪,可是要殺頭的死罪,況且你們殺的還是朝廷命官,更是死罪難逃,當誅連三族。招與不招,就看你們了。”
那三人看過口供,確實是他們想讓李閻良說出的內容。他們當時之所以這麽問李閻良,其實也隻是想確認他們是不是殺對了人。沒想到就這一問竟然成了破案的關鍵所在。
於是,這三人一合計,反正都是死,不如求得一人死,保三族免禍的功勞。於是他們向知府告求道:“我們知道罪不容恕,但我們可不可以求放過家人,免三族誅連。”
姚知府說道:“爾等果然是條漢子,隻要你們能夠從實招來,我定向刑部給你們請一個戴罪立功機會。”
三人聽罷,趕忙向知府叩頭,表示願意盡其所知,毫無保留。於是,便將如何得到鄭衛國指令,要求將一個在客棧聽到平陽縣之事的外鄉殺人滅口。且這三人皆是負責為鄭衛國處理殺人之事殺手團夥,所以對鄭衛國在深山之中,平陽縣內的事情的比較詳盡,這樣,在三人的互相補充下,鄭衛國在平陽縣的事情,勾勒的更加詳實。
這樣,就剩七人的口風比較硬,姚知府將拿到供詞呈於陸雲軒。陸雲軒看完之後,讓人叫來李閻良,李閻良看完之後更是大吃一驚,沒想到真相比他聽到更加恐怖。那深山之中竟然遠比殺人的罪責更讓人不敢想象。
為了把這個案子做成鐵案,下一步務必要讓其他七人開口,坐實鄭衛國的犯罪事實。鄭雲軒想到一個方法,他差人請來水師都尉曹開勇。
曹開勇一聽哈哈大笑,這有何難?再硬的嘴到了軍營都能撬開,把這幾個人交給我便是,大人隻管看戲便是。
於是,曹開勇押著鄭衛國和那七個嘴硬不願開口招供的罪犯,來到水師大營。姚桓林與陸雲軒也跟著看看曹開勇有何妙法。
隻見曹開勇將鄭衛國和那七人帶來一個大水池邊,對那七個人說道:“我聽陸大人和姚大人說各位都是忠勇之士,我曹某是一粗人,就佩服爾等這錚錚鐵骨。我與兩位大人求了一個情,諸位要是能遊過這個水池,便是我曹某的親兵,從此做公家人,吃皇糧飯,碰上戰事,還能上陣殺敵,立功升官。”
這七人一看,還有這等好事,便都開口說道:“但有如此好事,我等願意一試。”
隻聽曹開勇說道:“這個水池有300米長,裏麵有200條鱷魚,每天都以魚肉為食,凡臨陣退縮者,有叛國敵者,戰俘不降者,皆被投入此池,逃出者無罪,逃不出者皆被鱷魚所食。敢問各位還願一試嗎?”
那七人一聽,臉立馬就綠了,汗珠從頭上不斷地滴落下來。雙腿開始不斷不斷抖動。麵麵相覷,低頭不敢迴答。
曹開勇見威攝目的已經達到,便說道:“各位還有一個活命的機會,就是如實招供,戴罪立功,爾等家有老小,何必非要充好漢,一味求死,要知道,即使你們不說,就憑已經招供的供詞也可以判爾等死罪。而你們效忠之人也將是罪大惡極,死罪難逃。現在之所以跨省審案,就是要讓你們丟掉幻想,莫做無謂的掙紮。”
這七人一聽,既已如此,再硬挺也無用,於是索性便都招了,最後在供詞上簽字畫押。等這些從犯都招了供,便來到鄭衛國身邊。這個情形,鄭衛國也是全程觀看到的。所以,此時的鄭衛國已經是麵如死灰,全然沒有當初的威風。
曹開勇讓一書吏將這些人的供詞一一念於他聽,然後問道:“這些供詞所陳之罪,你認也不認?”鄭衛國略思片刻,說道:“所言屬實,我認。”
曹開勇又道:“你想死,還是想活?”鄭衛國疑惑的看著曹開勇問道:“大人這是何意?我這麽大罪過,還有活的可能?”
曹開勇說道:“那你就說點,這些供詞上沒有的,如果經查屬實,那就是戴罪立功,功過相抵,說不定就能博一個生路,也未可知啊。”
鄭衛國說道:“我若說出來,恐怕不是你一個三品官員所能承擔的,你去請陸雲軒陸大人前來,我說與他聽罷。”
曹開勇一聽這話,立刻不高興起來,心想我與陸雲軒都是正三品,怎麽就成了他比我有資格能聽,我就不能聽呢?但轉念一想,誰叫人家是欽差大人呢?想罷,便請陸雲軒前來。
陸雲軒一聽,知道這事可能不是一般的事由,便邀姚桓林和曹開勇一起聽審,也好將來一起做個見證,免得被這鄭衛國設套給裝進去。倘若真是如此,那便說不清了。
鄭衛國見陸雲軒執意要求三人同審,也不好再堅持,便開口說道:“平陽縣有三種礦產,一是煤,二是銅,三是鐵。煤可以燒成無煙煤,賣給宮裏,和達官顯貴,大人們可知,這銅礦能做什麽,賣給誰?而這鐵礦能做什麽,又都賣誰?
三位一聽,互相看了看,又看著鄭衛國,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