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雲軒正在書房為林雨欣和蘇小婉的事情愁眉不展。
這時,一名差役匆匆跑來,氣喘籲籲在說道:“陸大人,張知府有令傳來,請您速速前往府衙。”
陸雲軒眉頭緊皺,問道:“可知所為何事?”
差役搖頭:“小的不知,大人去了便知。”
陸雲軒無奈,隻得跟著差役前往府衙。 府衙內,張知府正一臉嚴肅地坐在堂上。 見到陸雲軒到來,急忙說道:“陸大人,現有緊急之事需交付於你。”
陸雲軒恭敬道:“知府大人請講,屬下定當竭盡全力。”
張知府說道:“前些天,我們治下的四牌鄉民發生暴動,打死裏正,圍攻富豪鄉紳,開倉搶糧,劫掠錢財無數,現逃至四牌鄉鳳凰山落草為匪。朝廷聽聞震怒,下旨要我州府調集兵馬剿滅這群刁民匪患。”
陸雲軒震驚到:“竟有此事!”
張知府正色到:“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本府命你即刻籌備糧草,修繕兵備,負責糧草輜重,先行入駐四牌鄉整飭營寨,構建糧倉,大軍一到即刻開拔。”
陸雲軒麵露難色:“知府大人,下官本是一介書生,哪有行軍作戰、負責軍備的經驗。這可如何是好?”
張知府厲聲道:“此時正是用人之際,你身為州府糧草官,當為朝廷效力,不得推脫!”
陸雲軒隻好應道:“下官領命,隻是這事務繁雜,下官不知從何入手。”
張知府略微緩和:“你先迴去好好思量,務必盡快行動。”
陸雲軒神情憂忡,但還是說道:“是,下官告退。”
陸雲軒迴到家中書房,在書房中來迴踱步,眉頭緊鎖。喃喃自語:“這可如何是好?我從未經曆過這等事務。想我陸雲軒自為官以來,一心為民,從未想過有一日還要絞殺這些民眾。這卻是為何啊?”
所以當他接到這個命令以來,正愁不知如何入手時,突然想到一個方麵。 他暗自思忖:“民眾生活雖清苦,但向來安分守己,不到被逼無奈萬不會走到落草為寇的地步,這裏麵定然有緣由。”
這一日,他以勘察營寨之名,帶著兩個隨從前去四牌鄉。到了鄉界,隻見田地荒蕪,鄉村殘破,連一隻活物都沒有,方圓數十裏,毫無生機。這讓他不由倒吸一口涼氣,愈發覺得此事必有蹊蹺。
於是他讓兩個隨從,在四牌鄉找一個開闊地,開始設計籌劃軍營。自己則隻身前往鳳凰山。隨從雖竭力阻攔,勸他莫要隻身犯險,卻無奈官小聲微,隻得任由他去。
且說陸雲軒獨自前往鳳凰山。本是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為何敢如此大膽冒進,原因的確不甚明晰。暫且跟著他前去。 陸雲軒來到鳳凰山下,並未著急上山,而是在山下搭了一個茅蓬。他坐在蓬前,點了一堆柴火,拿了一塊烤餅,一邊烤,一邊吟唱:
“地貧難產半袋糧,偏逢旱災鬧災荒。
鄉紳不管百姓苦,逼搶豪奪心不良。
天不亡我人自亡,不如殺他我求活。
今日反得山上去,孤魂野鬼又如何。
待得糧盡山不出,青山埋骨亦當歌。”
他的歌聲悠悠揚揚,不急不緩,歌聲中帶著無奈與悲淒。那聲音在空曠的山穀中迴蕩,仿佛在訴說著百姓的苦難。
鳳凰山本就不甚高聳,山上樹木繁茂,山勢連綿起伏,占地百十裏。平日裏這片山林被幾家鄉紳富豪占為己有,鄉村百姓上山砍柴、采藥所得也必須分與他們一半。未遇災荒年月,百姓們種幾畝薄田,給鄉紳做工,再采些柴、藥、山貨,生活倒也能過得去。可以說四牌鄉鳳凰山一帶曾是本州治下少有的太平之地。如今變成這般模樣,定是有天大的冤屈才會逼民造反。
他沒唱多久,就被巡山的百姓聽到。這巡山的百姓聽到這歌聲,心中一驚,趕忙去報給聚眾的頭目。
這領頭的名叫範誌遠,原本也是一個讀書人,隻是屢考不中,十幾年來,仍是一個秀才。這些年來,範誌遠對科舉之途心灰意冷。平日就在鄉裏幫人寫寫書信、狀紙,或當過私塾先生。
在那時,能成為秀才的,在十裏八鄉也是有身份地位之人,見到官府不用下跪的,因此在鄉裏也頗受人尊敬。平日裏靠這些吃穿用度自然不必發愁,但想要發家卻是不能。所以,日子一直過得安穩。
怎料這一年,鳳凰山一帶出了一件奇事。原本鳳凰山上有幾股溪水,水勢甚大,山下周邊的百姓都靠這山吃飯、澆地,祖輩相傳,相安無事。
今年卻不同,村民發現,今年溪水遠不如往年充沛,勉強夠生活,要澆地則遠遠不夠。地若不能澆水,莊稼就都旱死了。
這一下,百姓慌了神,以為是自己做了傷天害理之事,惹老天爺降災,於是紛紛自發起來,設案擺貢,求上天垂憐。這寫寫畫畫的事,自然落到範誌遠身上,範秀才當仁不讓,做得倒也妥妥貼貼。
隻是這貢也擺了,罪也懺過,溪水卻越來越少,沒過多時,竟然幹涸了。人沒了吃食還能撐幾日,要是沒了水那可是一天也等不了。於是紛紛上山去找水源。
要知這鳳凰山方圓百十裏,平日裏鄉民們進山,隻知山裏溪水縱橫,到處都有,誰也沒去想這溪水來自何處,會不會斷流。這茫茫山裏一群百姓就像無頭蒼蠅一樣,找了十幾天也沒有找到,偶然發現幾處小泉眼也是杯水車薪,最多能多喝幾口,解決口渴罷了。
這溪水究竟去了哪裏?水源又在何方?百姓們一籌莫展,眼見生活無以為繼,將要遠走他鄉討生活之際。卻傳來一個驚天的秘密。
這個秘密是一個放羊的孩子發現的。這一天他像往常一樣,趕著羊進山。這羊吃草頗為挑剔,隻撿嫩草來吃,平時這大山最不缺的就是嫩草。所以誰也沒有把羊趕進深山之中。 但是今日不同往日,山上無水,草也不鮮嫩多汁,所以這羊就晃晃悠悠地往山裏走去,這放羊娃無奈隻好一路跟隨。不得不說,動物的嗅覺往往都比人靈敏,這一走竟然進了幾十裏地。
這是一片山,周圍幾座山頭圍起來,就像一個被架起來的盆。從外邊看來,也不見得有什麽稀奇之處,再說這地處深山幾十裏,平日也無人涉足,可謂是人跡罕至之地。 這山羊爬山如履平地,可這放羊娃卻是費了好大的勁才爬上山來,於是就看到這山穀。山穀中有一個池塘,看樣子豐水的時節這池塘也不小,隻是現在少了許多。山與山之間有幾道裂隙。看樣子,水就是從這裏流下山去,然後順著山勢,分成無數溪水。這裏也許就是鳳凰山的水源之地了。
這放羊娃高興壞了,他在此地放了一天的羊,喝的山泉水比在山下要甘甜許多。天色漸晚,放羊娃趕羊下山。而這鳳凰山水源之地的秘密就被揭開了。
一場爭奪水源之戰就此拉開。
先是四周鄉村的富豪鄉紳,紛紛組織鄉民搶占山頭,於是這個山穀的幾座山都先後聚滿了鄉民,大家都想獨占水源。但畢竟水源有限,於是便發生了械鬥。
械鬥一開,難免死人,這為首的幾個鄉紳便被打死了。鄉紳的家人一看自家老爺被打死,於是下山到官府匯報,說四牌鄉發生民爆,打死了鄉紳,百姓都聚嘯山林,落草為寇。
這官員一聽,這還了得,於是派人前去探查,這派去幾波人,到了四牌鄉,一看十餘裏地盡荒蕪,村村破壞無人煙,鄉紳家倉門大開,一粒糧食也沒了。這不是民爆還是什麽?於是迴去如實匯報。這州府一聽屬下匯報情況屬實,這才有了陸雲軒來準備糧草輜重之事。
這陸雲軒初來此地,也作如此結論,但卻多了一層思考。於是來到鳳凰山腳下,結廬吟唱。
這械鬥死了人,要是平頭百姓還算罷了,這死了鄉紳就是大事了。所以此刻的深山之中,鳳凰山穀之中,這一眾百姓都消停下來。而善於處理訴訟之事者,莫過於範誌遠了,於是大家推舉範誌遠全權處理此事。 這範誌遠便成了這些鄉民的話事之人。隻是此事沒處理結束,眾人不敢下山。
好在這山穀之中水雖然少了些,但是平時飲用過活還是夠的。眾人上山本來就將家什都帶了進來,也想在此度過災情,再下山迴莊。所以村村無人,也就不奇怪了。
再說這範誌遠聽到有人來報,說山下有人唱歌,忙問唱的什麽歌?這山民便把這歌詞一一道來。範誌遠是個明白人,這是勸降詩啊。難道是官府派人來了?
“不可輕舉妄動,先派人下山請來人一敘,看看究竟。”範誌遠吩咐道。 陸雲軒跟著上山,來到這鳳凰山穀,四牌鄉水源之地。
見到山穀周邊住滿百姓,一片秩序井然,哪有什麽暴亂之象。心下一陣坦然。山穀之上,一座帳篷之外,一個秀才模樣的人,帶著幾個鄉紳和眾人在門外迎接。
二人進前,隻見範誌遠拱手道:“四牌鄉範誌遠恭迎陸大人。”
陸雲軒見狀,連忙還禮道:“原來是範兄,範兄文才遠播,敬仰已久,今日得見,果然不凡。”
二人及其眾人進到帳篷之中,分賓主坐下。 範誌遠說道:“陸大人,不知此番前來,可為我四牌鄉發生民亂之事?”
陸雲軒長歎一聲:“範兄,我聽聞此地之事,深知其中必有隱情。百姓們被逼無奈,才走到這一步,實非他們的本意。”
範誌遠眼中含淚,說道:“陸大人明鑒啊!這水源之爭,引發械鬥,死了人,如今我們也是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陸雲軒說道:“範兄,我理解你們的苦衷。但如今朝廷下令圍剿,形勢危急啊。”
範誌遠一聽圍剿,立刻驚覺,急切地說:“陸大人,為什麽朝廷要圍剿我等,我們也隻是為了水源之爭,必生械鬥,再怎麽說也算是民事安件,怎麽成了暴亂了呢?還望您能為我們做主,給我們一條活路。我們皆是無辜百姓,若不是走投無路,怎會如此。”
陸雲軒沉思片刻,說道:“範兄莫急,我今日前來,也是要查個清楚,還大家一個清白。我有一想法。或許我們可以將事情的真相呈報上去,說明百姓並非有意造反,隻是為了生存爭奪水源,導致衝突。若能得到上麵的諒解,或許還有轉機。”
範誌遠皺起眉頭,擔憂道:“陸大人,此事恐怕不易。官府向來隻看結果,如今已認定我們是匪患,如何能輕易相信我們的說辭?”
陸雲軒說道:“範兄,我會盡力搜集證據,證明此事就是單純的民亂。傷人毀命是意料之外的事情,隻要我們有理有據,未必沒有希望。”
範誌遠微微點頭:“但願如此,全仰仗陸大人了。隻是這時間緊迫,不知能否來得及。”
陸雲軒堅定地說:“範兄放心,我定當全力以赴。”
就在他們商議對策之時,可苦了那二位隨從。天色已晚,未見大人迴來,先是慌了手腳,趕忙壯著膽子前往鳳凰山尋找。
二人在鳳凰山下看見一座草蓬,蓬前還有一堆篝火的灰燼,一個隨從用手探了探灰燼,說道:“灰燼還未涼透,尚有一絲餘溫,想必大人是被山匪劫到山裏去了。現在大人生死未明,你我二人速速迴去稟報,再作打算。”
於是二人火速迴去,報於知府。知府一聽大驚,暴民先殺鄉紳,後劫朝廷命官這還得了,決定趁這夥民匪尚未做大,火速派兵圍剿,糧草之事,邊打邊籌備。於是,火速召集 2000 兵馬,開往四牌鄉鳳凰山剿匪。
而此時,陸雲軒還在山中與範誌遠等人商討著對策,全然不知外麵的局勢已經變得如此緊張。
這時,一名差役匆匆跑來,氣喘籲籲在說道:“陸大人,張知府有令傳來,請您速速前往府衙。”
陸雲軒眉頭緊皺,問道:“可知所為何事?”
差役搖頭:“小的不知,大人去了便知。”
陸雲軒無奈,隻得跟著差役前往府衙。 府衙內,張知府正一臉嚴肅地坐在堂上。 見到陸雲軒到來,急忙說道:“陸大人,現有緊急之事需交付於你。”
陸雲軒恭敬道:“知府大人請講,屬下定當竭盡全力。”
張知府說道:“前些天,我們治下的四牌鄉民發生暴動,打死裏正,圍攻富豪鄉紳,開倉搶糧,劫掠錢財無數,現逃至四牌鄉鳳凰山落草為匪。朝廷聽聞震怒,下旨要我州府調集兵馬剿滅這群刁民匪患。”
陸雲軒震驚到:“竟有此事!”
張知府正色到:“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本府命你即刻籌備糧草,修繕兵備,負責糧草輜重,先行入駐四牌鄉整飭營寨,構建糧倉,大軍一到即刻開拔。”
陸雲軒麵露難色:“知府大人,下官本是一介書生,哪有行軍作戰、負責軍備的經驗。這可如何是好?”
張知府厲聲道:“此時正是用人之際,你身為州府糧草官,當為朝廷效力,不得推脫!”
陸雲軒隻好應道:“下官領命,隻是這事務繁雜,下官不知從何入手。”
張知府略微緩和:“你先迴去好好思量,務必盡快行動。”
陸雲軒神情憂忡,但還是說道:“是,下官告退。”
陸雲軒迴到家中書房,在書房中來迴踱步,眉頭緊鎖。喃喃自語:“這可如何是好?我從未經曆過這等事務。想我陸雲軒自為官以來,一心為民,從未想過有一日還要絞殺這些民眾。這卻是為何啊?”
所以當他接到這個命令以來,正愁不知如何入手時,突然想到一個方麵。 他暗自思忖:“民眾生活雖清苦,但向來安分守己,不到被逼無奈萬不會走到落草為寇的地步,這裏麵定然有緣由。”
這一日,他以勘察營寨之名,帶著兩個隨從前去四牌鄉。到了鄉界,隻見田地荒蕪,鄉村殘破,連一隻活物都沒有,方圓數十裏,毫無生機。這讓他不由倒吸一口涼氣,愈發覺得此事必有蹊蹺。
於是他讓兩個隨從,在四牌鄉找一個開闊地,開始設計籌劃軍營。自己則隻身前往鳳凰山。隨從雖竭力阻攔,勸他莫要隻身犯險,卻無奈官小聲微,隻得任由他去。
且說陸雲軒獨自前往鳳凰山。本是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為何敢如此大膽冒進,原因的確不甚明晰。暫且跟著他前去。 陸雲軒來到鳳凰山下,並未著急上山,而是在山下搭了一個茅蓬。他坐在蓬前,點了一堆柴火,拿了一塊烤餅,一邊烤,一邊吟唱:
“地貧難產半袋糧,偏逢旱災鬧災荒。
鄉紳不管百姓苦,逼搶豪奪心不良。
天不亡我人自亡,不如殺他我求活。
今日反得山上去,孤魂野鬼又如何。
待得糧盡山不出,青山埋骨亦當歌。”
他的歌聲悠悠揚揚,不急不緩,歌聲中帶著無奈與悲淒。那聲音在空曠的山穀中迴蕩,仿佛在訴說著百姓的苦難。
鳳凰山本就不甚高聳,山上樹木繁茂,山勢連綿起伏,占地百十裏。平日裏這片山林被幾家鄉紳富豪占為己有,鄉村百姓上山砍柴、采藥所得也必須分與他們一半。未遇災荒年月,百姓們種幾畝薄田,給鄉紳做工,再采些柴、藥、山貨,生活倒也能過得去。可以說四牌鄉鳳凰山一帶曾是本州治下少有的太平之地。如今變成這般模樣,定是有天大的冤屈才會逼民造反。
他沒唱多久,就被巡山的百姓聽到。這巡山的百姓聽到這歌聲,心中一驚,趕忙去報給聚眾的頭目。
這領頭的名叫範誌遠,原本也是一個讀書人,隻是屢考不中,十幾年來,仍是一個秀才。這些年來,範誌遠對科舉之途心灰意冷。平日就在鄉裏幫人寫寫書信、狀紙,或當過私塾先生。
在那時,能成為秀才的,在十裏八鄉也是有身份地位之人,見到官府不用下跪的,因此在鄉裏也頗受人尊敬。平日裏靠這些吃穿用度自然不必發愁,但想要發家卻是不能。所以,日子一直過得安穩。
怎料這一年,鳳凰山一帶出了一件奇事。原本鳳凰山上有幾股溪水,水勢甚大,山下周邊的百姓都靠這山吃飯、澆地,祖輩相傳,相安無事。
今年卻不同,村民發現,今年溪水遠不如往年充沛,勉強夠生活,要澆地則遠遠不夠。地若不能澆水,莊稼就都旱死了。
這一下,百姓慌了神,以為是自己做了傷天害理之事,惹老天爺降災,於是紛紛自發起來,設案擺貢,求上天垂憐。這寫寫畫畫的事,自然落到範誌遠身上,範秀才當仁不讓,做得倒也妥妥貼貼。
隻是這貢也擺了,罪也懺過,溪水卻越來越少,沒過多時,竟然幹涸了。人沒了吃食還能撐幾日,要是沒了水那可是一天也等不了。於是紛紛上山去找水源。
要知這鳳凰山方圓百十裏,平日裏鄉民們進山,隻知山裏溪水縱橫,到處都有,誰也沒去想這溪水來自何處,會不會斷流。這茫茫山裏一群百姓就像無頭蒼蠅一樣,找了十幾天也沒有找到,偶然發現幾處小泉眼也是杯水車薪,最多能多喝幾口,解決口渴罷了。
這溪水究竟去了哪裏?水源又在何方?百姓們一籌莫展,眼見生活無以為繼,將要遠走他鄉討生活之際。卻傳來一個驚天的秘密。
這個秘密是一個放羊的孩子發現的。這一天他像往常一樣,趕著羊進山。這羊吃草頗為挑剔,隻撿嫩草來吃,平時這大山最不缺的就是嫩草。所以誰也沒有把羊趕進深山之中。 但是今日不同往日,山上無水,草也不鮮嫩多汁,所以這羊就晃晃悠悠地往山裏走去,這放羊娃無奈隻好一路跟隨。不得不說,動物的嗅覺往往都比人靈敏,這一走竟然進了幾十裏地。
這是一片山,周圍幾座山頭圍起來,就像一個被架起來的盆。從外邊看來,也不見得有什麽稀奇之處,再說這地處深山幾十裏,平日也無人涉足,可謂是人跡罕至之地。 這山羊爬山如履平地,可這放羊娃卻是費了好大的勁才爬上山來,於是就看到這山穀。山穀中有一個池塘,看樣子豐水的時節這池塘也不小,隻是現在少了許多。山與山之間有幾道裂隙。看樣子,水就是從這裏流下山去,然後順著山勢,分成無數溪水。這裏也許就是鳳凰山的水源之地了。
這放羊娃高興壞了,他在此地放了一天的羊,喝的山泉水比在山下要甘甜許多。天色漸晚,放羊娃趕羊下山。而這鳳凰山水源之地的秘密就被揭開了。
一場爭奪水源之戰就此拉開。
先是四周鄉村的富豪鄉紳,紛紛組織鄉民搶占山頭,於是這個山穀的幾座山都先後聚滿了鄉民,大家都想獨占水源。但畢竟水源有限,於是便發生了械鬥。
械鬥一開,難免死人,這為首的幾個鄉紳便被打死了。鄉紳的家人一看自家老爺被打死,於是下山到官府匯報,說四牌鄉發生民爆,打死了鄉紳,百姓都聚嘯山林,落草為寇。
這官員一聽,這還了得,於是派人前去探查,這派去幾波人,到了四牌鄉,一看十餘裏地盡荒蕪,村村破壞無人煙,鄉紳家倉門大開,一粒糧食也沒了。這不是民爆還是什麽?於是迴去如實匯報。這州府一聽屬下匯報情況屬實,這才有了陸雲軒來準備糧草輜重之事。
這陸雲軒初來此地,也作如此結論,但卻多了一層思考。於是來到鳳凰山腳下,結廬吟唱。
這械鬥死了人,要是平頭百姓還算罷了,這死了鄉紳就是大事了。所以此刻的深山之中,鳳凰山穀之中,這一眾百姓都消停下來。而善於處理訴訟之事者,莫過於範誌遠了,於是大家推舉範誌遠全權處理此事。 這範誌遠便成了這些鄉民的話事之人。隻是此事沒處理結束,眾人不敢下山。
好在這山穀之中水雖然少了些,但是平時飲用過活還是夠的。眾人上山本來就將家什都帶了進來,也想在此度過災情,再下山迴莊。所以村村無人,也就不奇怪了。
再說這範誌遠聽到有人來報,說山下有人唱歌,忙問唱的什麽歌?這山民便把這歌詞一一道來。範誌遠是個明白人,這是勸降詩啊。難道是官府派人來了?
“不可輕舉妄動,先派人下山請來人一敘,看看究竟。”範誌遠吩咐道。 陸雲軒跟著上山,來到這鳳凰山穀,四牌鄉水源之地。
見到山穀周邊住滿百姓,一片秩序井然,哪有什麽暴亂之象。心下一陣坦然。山穀之上,一座帳篷之外,一個秀才模樣的人,帶著幾個鄉紳和眾人在門外迎接。
二人進前,隻見範誌遠拱手道:“四牌鄉範誌遠恭迎陸大人。”
陸雲軒見狀,連忙還禮道:“原來是範兄,範兄文才遠播,敬仰已久,今日得見,果然不凡。”
二人及其眾人進到帳篷之中,分賓主坐下。 範誌遠說道:“陸大人,不知此番前來,可為我四牌鄉發生民亂之事?”
陸雲軒長歎一聲:“範兄,我聽聞此地之事,深知其中必有隱情。百姓們被逼無奈,才走到這一步,實非他們的本意。”
範誌遠眼中含淚,說道:“陸大人明鑒啊!這水源之爭,引發械鬥,死了人,如今我們也是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陸雲軒說道:“範兄,我理解你們的苦衷。但如今朝廷下令圍剿,形勢危急啊。”
範誌遠一聽圍剿,立刻驚覺,急切地說:“陸大人,為什麽朝廷要圍剿我等,我們也隻是為了水源之爭,必生械鬥,再怎麽說也算是民事安件,怎麽成了暴亂了呢?還望您能為我們做主,給我們一條活路。我們皆是無辜百姓,若不是走投無路,怎會如此。”
陸雲軒沉思片刻,說道:“範兄莫急,我今日前來,也是要查個清楚,還大家一個清白。我有一想法。或許我們可以將事情的真相呈報上去,說明百姓並非有意造反,隻是為了生存爭奪水源,導致衝突。若能得到上麵的諒解,或許還有轉機。”
範誌遠皺起眉頭,擔憂道:“陸大人,此事恐怕不易。官府向來隻看結果,如今已認定我們是匪患,如何能輕易相信我們的說辭?”
陸雲軒說道:“範兄,我會盡力搜集證據,證明此事就是單純的民亂。傷人毀命是意料之外的事情,隻要我們有理有據,未必沒有希望。”
範誌遠微微點頭:“但願如此,全仰仗陸大人了。隻是這時間緊迫,不知能否來得及。”
陸雲軒堅定地說:“範兄放心,我定當全力以赴。”
就在他們商議對策之時,可苦了那二位隨從。天色已晚,未見大人迴來,先是慌了手腳,趕忙壯著膽子前往鳳凰山尋找。
二人在鳳凰山下看見一座草蓬,蓬前還有一堆篝火的灰燼,一個隨從用手探了探灰燼,說道:“灰燼還未涼透,尚有一絲餘溫,想必大人是被山匪劫到山裏去了。現在大人生死未明,你我二人速速迴去稟報,再作打算。”
於是二人火速迴去,報於知府。知府一聽大驚,暴民先殺鄉紳,後劫朝廷命官這還得了,決定趁這夥民匪尚未做大,火速派兵圍剿,糧草之事,邊打邊籌備。於是,火速召集 2000 兵馬,開往四牌鄉鳳凰山剿匪。
而此時,陸雲軒還在山中與範誌遠等人商討著對策,全然不知外麵的局勢已經變得如此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