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在朝堂上揭發公子成蟜與華陽夫人的陰謀,證據確鑿,朝堂局勢瞬間緊張起來,各方勢力劍拔弩張,陷入僵局。


    朝會結束後,莊襄王獨自迴到寢宮,緩緩坐在榻上,眉頭緊鎖,眼神中滿是憂慮。他心裏清楚,太子之位關乎秦國國運。嬴政雖為嫡長子,卻在趙國為人質多年,對秦國朝堂的運作還不夠熟悉;反觀公子成蟜,自幼在秦國長大,身後又有華陽夫人及一眾大臣支持,勢力不容小覷。


    與此同時,嬴政、李斯和呂不韋在嬴政的府邸中,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夕。嬴政挺直脊背,目光堅定,率先打破沉默:“今日朝堂之事,諸位都已看到,這場爭鬥才剛剛拉開帷幕,我們必須盡快想出應對之策。” 嬴政年紀輕輕,卻因在趙國曆經磨難,養成了沉穩堅毅的性格,此刻麵對困境,毫無懼色,周身散發著一股與生俱來的王者之氣。


    李斯微微頷首,神色憂慮,眼中閃過一絲焦急:“公子所言極是。公子成蟜和華陽夫人不會輕易善罷甘休,他們必定會在暗中謀劃反擊。” 李斯出身低微,憑借自身才學來到秦國,一心渴望輔佐明主,成就一番大業,因此對嬴政忠心耿耿,願為其赴湯蹈火。


    呂不韋輕撫胡須,目光深邃而睿智,若有所思地說道:“公子成蟜背後勢力錯綜複雜,我們想要破局,需從長計議。雖說我官職不大,但在秦國多年,結識了不少人脈,或許能從其他方麵助力公子。” 呂不韋雖官職不高,卻憑借著精明的商業頭腦和龐大的財富積累,在秦國擁有一定的影響力,他的每一句話都仿佛蘊含著深意。


    三人正商議間,一名侍衛匆匆走進來,腳步急促,神色緊張,在嬴政耳邊低語幾句。嬴政臉色瞬間微變,眼中閃過一絲警惕,揮手讓侍衛退下,然後對李斯和呂不韋說道:“剛剛得到消息,華陽夫人已經召集她的親信大臣,在府中秘密商議對策。”


    李斯眼中閃過一絲寒光,猶如夜空中劃過的流星,轉瞬即逝,他果斷地說:“看來他們已經開始行動了。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主動出擊。”


    呂不韋沉思片刻,腦海中飛速運轉,隨後緩緩說道:“我們不妨先從輿論入手,暗中散布公子成蟜和華陽夫人陰謀的真相,讓更多人知曉他們的狼子野心。同時,我會利用我的人脈,去接觸那些可能被他們拉攏的大臣,提前截斷他們的支持。”


    嬴政點頭表示讚同,眼神中透露出信任:“此計甚好。李斯先生,你負責收集更多公子成蟜和華陽夫人的罪證,務必做到一擊即中。”


    李斯領命,神色堅定,抱拳說道:“公子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


    在另一處府邸中,公子成蟜滿臉焦急,眉頭擰成一個 “川” 字,不停地在屋內踱步,腳步聲急促而雜亂。他的謀士站在一旁,神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安。“如今父王起了疑心,這可如何是好?” 公子成蟜停下腳步,看向謀士,眼中滿是求助。


    謀士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公子莫急,華陽夫人在朝中的勢力依舊可以為我們所用。目前朝堂上支持我們的大臣仍有不少,我們可以繼續遊說他們,讓他們在朝堂上為公子發聲。”


    公子成蟜歎了口氣,神色無奈:“也隻能如此了。隻是嬴政那邊,恐怕不會輕易放過我們。”


    謀士冷笑一聲,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狡黠:“嬴政在趙國為人質多年,根基尚淺。我們再想辦法抹黑他,說他在趙國時與趙國勾結,意圖危害秦國。隻要大王對他徹底失望,太子之位還是公子您的。”


    公子成蟜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好,就按你說的辦。”


    第二天,朝堂之上,氣氛依舊緊張得如同繃緊的弓弦,一觸即發。莊襄王剛剛入座,李斯便快步出列,身姿挺拔,神色莊重,雙手抱拳,高聲說道:“陛下,臣以為,國不可一日無太子。嬴政公子身為嫡長子,根正苗紅,雖在趙國為人質多年,但一心向秦,從未忘記自己的身份與使命。如今秦國局勢微妙,立嬴政公子為太子,乃是順應天意,安定民心之舉,望陛下三思!”


    此言一出,朝堂瞬間炸開了鍋。支持公子成蟜的大臣公孫大人滿臉怒容,臉色漲得通紅,猶如熟透的番茄,上前一步,手指著李斯,暴跳如雷地大聲嗬斥道:“大膽!你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外來客卿,竟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詞!嬴政在趙國那虎狼之地一待就是數年,誰能保證他沒被趙國的糖衣炮彈迷了心智?他若登上太子之位,秦國百年基業怕是要毀於一旦!”


    另一位支持公子成蟜的大臣陳大人也隨聲附和,聲音尖銳刺耳,如同夜梟啼鳴:“就是就是!公子成蟜自幼在秦國的土地上成長,對秦國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朝政利弊了如指掌,他才華橫溢,對秦國忠心耿耿,為了秦國的發展日夜操勞,隻有他才配得上太子之位,這是舉國上下都有目共睹的事情!”


    嬴政臉色陰沉得好似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烏雲密布,雙手緊握成拳,關節泛白,指節微微顫抖,正欲開口反駁,李斯卻鎮定自若,不慌不忙地再次拱手,目光如炬,銳利地掃視著眾人,聲音洪亮且充滿威嚴:“諸位大人,僅憑毫無根據的臆想就妄圖否定嬴政公子,這豈是身為秦國大臣應有的作為?公子成蟜與華陽夫人暗中勾結,意圖謀反,證據就擺在眼前,鐵證如山!他們心懷不軌,妄圖顛覆秦國正統,諸位卻選擇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反而在這裏對嬴政公子肆意詆毀,居心何在?難道諸位眼中隻有個人私利,全然不顧秦國的江山社稷了嗎?”


    公孫大人被噎得滿臉通紅,脖子上青筋暴起,猶如一條條蜿蜒的小蛇,向前跨出一大步,怒吼道:“你這是強詞奪理!這些所謂的證據,說不定都是你為了扶持嬴政上位,故意捏造出來的!你一個外人,憑什麽插手我秦國的儲君大事!”


    這時,呂不韋站了出來,他身著朝服,雖官職不大,但身姿挺拔,氣場不凡,猶如一棵蒼鬆,傲然挺立。他微微拱手,不卑不亢地說道:“公孫大人,話可不能亂說。我雖官職不高,但在秦國多年,對朝堂之事也有自己的見解。李斯先生呈上的證據,我也仔細看過,件件屬實,絕無造假。嬴政公子的忠心,不容置疑。他在趙國時,多次拒絕趙國的威逼利誘,一心隻為迴到秦國,為秦國效力。反觀公子成蟜與華陽夫人的所作所為,才是真正的狼子野心,若讓他們得逞,秦國才是危在旦夕。”


    華陽夫人的親信趙大人站出來,滿臉不屑,嘴角微微下撇,冷笑著反駁:“呂不韋,你不過是個小官,有什麽資格在這裏高談闊論?朝堂大事豈是你能隨便置喙的?嬴政在趙國的那些事,誰知道是真是假?說不定都是他為了騙取信任編造出來的。公子成蟜才是秦國的希望,他對秦國的忠誠,豈是嬴政能比的?他在秦國的土地上,為秦國的百姓謀福祉,為秦國的軍隊出謀劃策,這些功績難道都要被你們無視嗎?”


    陳大人也跟著叫嚷:“沒錯!呂不韋,你莫要在這裏混淆視聽。我們都是為了秦國好,隻有公子成蟜才能帶領秦國走向繁榮昌盛,嬴政根本不行!嬴政在趙國時,誰知道他是不是被趙國當作傀儡,學了一身的歪門邪道迴來,他若為太子,秦國的未來堪憂啊!”


    呂不韋不緊不慢,目光掃過眾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從容與自信,緩緩說道:“諸位口口聲聲說為了秦國,卻對擺在眼前的證據視而不見。若真為秦國著想,就該讓真相大白,讓真正有能力、有忠心的人成為太子。敢問趙大人,您說公子成蟜為秦國百姓謀福祉,有何具體事例?倒是公子成蟜與華陽夫人私下結交他國勢力,妄圖謀朝篡位,證據確鑿。陳大人,您質疑嬴政公子在趙國的經曆,可曾派人去調查過?還是僅憑自己的猜測就妄下定論?”


    公孫大人怒目圓睜,眼睛瞪得如同銅鈴,大聲吼道:“呂不韋,你少在這裏狡辯!就算嬴政在趙國沒被收買,可他對秦國朝堂一無所知,如何能擔當太子重任?公子成蟜跟隨先王多年,對秦國的政務處理得心應手,他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李斯目光堅定,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執著,再次發聲:“公孫大人,嬴政公子雖在趙國為人質,但他時刻關注秦國局勢,對秦國的國情了若指掌。而且,他在趙國的經曆讓他見識廣博,更能以長遠的眼光看待秦國的發展。反觀公子成蟜,他與華陽夫人的陰謀一旦得逞,秦國必將陷入內亂,這才是真正的大禍!諸位若還是不信,大可以派人去趙國調查嬴政在趙國的一言一行,看看他到底是不是一心向秦。而公子成蟜與華陽夫人的謀反證據,就在陛下手中,事實勝於雄辯,容不得你們狡辯!”


    趙大人冷哼一聲,鼻孔微微張大,不屑地說:“派人去趙國調查?這不是浪費秦國的人力物力嗎?嬴政隨便找幾個趙國百姓作偽證,我們又如何分辨真假?”


    呂不韋針鋒相對,眼神中閃過一絲銳利:“趙大人此言差矣,我們自會有辦法辨別真偽。倒是公子成蟜這邊,他與華陽夫人暗中來往的信件,上麵的印章和字跡可做不了假。”


    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言辭愈發激烈,朝堂上亂作一團,爭吵聲、叫罵聲此起彼伏,猶如一場激烈的戰場廝殺。莊襄王看著這一切,眉頭擰成了一個深深的 “川” 字,心中愈發煩躁,他深知,此事若不能盡快解決,秦國朝堂必將陷入更大的混亂。


    就在這時,一名小太監神色慌張,腳步踉蹌地匆匆走進大殿,臉色蒼白如紙,在莊襄王耳邊低語幾句。莊襄王臉色驟變,猛地站起身來,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可置信:“此事當真?”


    小太監嚇得渾身發抖,“撲通” 一聲跪地,不停地磕頭說道:“迴陛下,千真萬確。”


    莊襄王臉色陰沉得可怕,猶如暴風雨中的暗夜,他掃視了一眼朝堂上的眾人,冷冷說道:“今日朝會到此為止,諸位大臣都退下吧。” 說罷,便在侍衛的簇擁下匆匆離開了大殿。


    眾人麵麵相覷,臉上滿是疑惑與不解,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嬴政、李斯和呂不韋對視一眼,心中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他們知道,這場太子之爭,即將迎來更加激烈的交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戲說嬴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詩小詞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詩小詞丫並收藏戲說嬴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