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宮的朝堂之上,凝重的氣息仿若一層黏稠的墨汁,沉甸甸地包裹著每一個人,令人幾近窒息。那透過雕花窗欞灑下的金色光柱,在這肅殺的氛圍中顯得如此微弱,根本無法驅散這滿殿的陰霾。莊襄王高坐於華麗的寶座之上,頭戴冕旒,身著繡著金龍的玄色龍袍,冷峻的麵容猶如千年不化的寒冰,威嚴的神色仿佛能洞悉世間一切陰謀,他靜靜地俯瞰著下方,一場驚心動魄的交鋒,即將在此拉開帷幕。
李斯闊步邁出,身姿筆挺得如同峭壁上的蒼鬆,堅韌而傲然。他的手中,緊緊攥著那份承載著秦國未來命運的調查卷宗,仿佛那是他最堅實的武器。他昂首挺胸,目光如炬,堅定地掃視著朝堂上的眾人,洪亮且自信的聲音,猶如洪鍾般在大殿內久久迴蕩:“陛下,臣近日傾盡全力調查嬴政公子遇襲一事,如今已掌握諸多關鍵線索。種種跡象都明確表明,此事與公子成蟜及其謀士有著千絲萬縷、難以斬斷的聯係。”
這一番話,恰似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朝堂上掀起軒然大波。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聲此起彼伏,整個朝堂仿若一個喧鬧鼎沸的集市。公子成蟜的臉色瞬間驟變,原本白皙的麵龐,刹那間漲得通紅,猶如熟透了、即將迸裂的番茄。他猛地向前跨出一大步,雙手緊緊握拳,指關節因為用力過度而泛白,仿佛下一秒就要將手中的空氣捏碎。他怒目圓睜,大聲吼道:“李斯!你休要血口噴人!我對秦國忠心耿耿,日月可鑒,怎會做出這等大逆不道、違背天理之事?你這分明是蓄意誣陷,妄圖扶持嬴政上位,以滿足你自己不可告人的私欲!”
李斯卻不慌不忙,神色鎮定自若,仿若一潭平靜無波的湖水,不起一絲漣漪。他微微抬起下巴,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那眼神猶如一把鋒利的匕首,冷冷地瞥向公子成蟜,隨後緩緩展開卷宗,語氣沉穩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是從心底發出的堅定誓言:“公子莫要如此急躁,且耐下心來,聽我一一道來。我們在刺客遺落的物品之中,發現了一塊帶有鮮明趙國風格刺繡標記的布片。經過多方細致查證,這布片的材質與製作工藝,與公子成蟜身邊謀士近期的行蹤軌跡,竟有著驚人的高度吻合。而且,據可靠線報,您的謀士近期與一些身份不明的趙國人士往來密切,行蹤詭秘得如同暗夜中的幽靈,頻繁出入一些極為隱秘的場所。這般行徑,實在是可疑至極,不得不讓人深思啊。”
公子成蟜的謀士,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如同冬日裏的殘雪,毫無血色。他的眼神開始飄忽不定,猶如驚弓之鳥,不敢與李斯那銳利如鷹的目光對視。他的嘴唇微微顫抖,結結巴巴地說道:“這…… 這不過是巧合罷了!鹹陽城本就魚龍混雜,往來之人形形色色、數不勝數,出現趙國風格的物品,實在是再正常不過。怎能僅憑這些捕風捉影的東西,就妄下定論,肆意汙蔑我等?”
這時,呂不韋闊步站了出來,他身形魁梧壯碩,氣場強大得如同巍峨高山,讓人不敢直視。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是從大地深處傳來的轟鳴:“巧合?恐怕沒這麽簡單。李先生調查細致入微,每一條線索都環環相扣,如同精心編織的一張大網。那布片與神秘符號,絕非偶然出現。從這布片的質地與工藝來看,尋常百姓根本難以接觸得到,卻偏偏出現在刺客身上,又與公子成蟜謀士的行蹤緊密關聯,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究到底嗎?”
李斯目光如炬,緊緊盯著謀士,向前踏出一步,那氣勢猶如猛虎下山,聲音愈發高亢激昂:“正如呂大人所言。再看這神秘符號,刻在刺客出現的小巷牆壁之上,與秦國一個神秘組織的傳聞標記極為相似。而這個神秘組織,又與趙國勢力有著千絲萬縷、錯綜複雜的聯係。您還敢說,這一切都隻是巧合?依我看,從發現布片的地點與刺客出現的路線來分析,這顯然是經過精心策劃、籌謀已久的行動,背後必定隱藏著一個深不可測的主謀。再聯係到公子成蟜近期在朝堂上的種種舉動,以及對太子之位那急切而又不擇手段的爭奪,實在是很難不讓人懷疑這背後隱藏的深意啊。”
謀士的額頭,密密麻麻地滲出細密的汗珠,如同清晨草葉上的露珠。他的手不自覺地微微顫抖,像是秋風中瑟瑟發抖的樹葉。他想要開口反駁,可喉嚨卻像是被什麽東西哽住,一時語塞,隻能囁嚅著:“你…… 你這是強詞奪理,無憑無據!僅憑一塊布片和一個不知所謂的符號,就想給我們定罪,簡直荒謬絕倫,讓人難以置信!”
嬴政靜靜地站在一旁,神色冷峻得如同千年冰山,眼神中透露出對真相堅定不移的執著。他的雙手緊握成拳,指關節微微泛白,那是他內心情緒的無聲宣泄,他的心中,暗暗為李斯和呂不韋的言辭叫好。
莊襄王坐在寶座上,靜靜地聆聽著雙方的激烈爭辯,他的眼神深邃而又莫測,猶如一片深不見底的幽潭,讓人根本捉摸不透他的心思。他微微皺起眉頭,那眉頭間仿佛凝聚著秦國的萬千憂慮,他輕輕撫著胡須,緩緩說道:“都先別吵了。李斯,你所言雖有幾分道理,但僅憑這些線索,還不足以確鑿地定罪。”
李斯微微躬身,態度恭敬卻又不失堅定,猶如一棵在狂風中依然挺立的勁竹:“陛下,臣深知僅憑目前這些線索,確實難以確鑿定罪。但這些線索絕非空穴來風,背後必定隱藏著一個巨大而又可怕的陰謀。嬴政公子身為嫡長子,才德兼備,一心隻為秦國的未來殫精竭慮、著想謀劃。反觀公子成蟜,在這場太子之爭中,行為舉止諸多可疑之處。他與華陽夫人暗中謀劃,意圖立自己為太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如今更是牽扯到嬴政公子遇襲一事,實在是令人心寒齒冷。就拿之前朝堂上的幾次爭論來說,公子成蟜看似在為秦國發展建言獻策,實則處處針對嬴政公子,想方設法削弱他在朝堂上的影響力,這背後難道沒有更深層次、不可告人的原因嗎?”
提到華陽夫人,坐在大殿一側的她,原本優雅地端坐著,姿態高貴得如同一隻驕傲的鳳凰。聽到這話,她的臉色瞬間一沉,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陰沉得可怕。她手中的絲帕,不自覺地被她攥緊,那細膩柔軟的絲綢,在她的手中被揉出了一道道深深的褶皺,仿佛她此刻混亂而又煩亂的內心。她微微挺直脊背,那脊背挺得筆直,猶如一杆標槍,眼神中閃過一絲毫不掩飾的不悅,冷冷地看向李斯,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空氣,化作尖銳的利箭,直直地刺向李斯。
公子成蟜怒目圓睜,眼睛瞪得好似銅鈴,仿佛要將眼眶撐破。他伸出手指,指著李斯,氣得渾身發抖,那顫抖的身軀猶如寒風中的落葉:“你…… 你胡說八道!我與華陽夫人隻是商討秦國未來大計,一心為秦國的繁榮昌盛出謀劃策,何來陰謀一說?嬴政在趙國為人質多年,誰能保證他沒有被趙國收買,心懷異誌?他才是秦國真正的隱患,是潛藏在暗處的威脅!”
呂不韋上前一步,他的步伐沉穩有力,直視公子成蟜,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語氣嚴肅得如同宣判:“公子成蟜,話可不能亂說。嬴政公子在趙國曆經磨難,嚐盡人間疾苦,卻從未忘記自己是秦國人,一心想要迴到秦國,為秦國效力,這份赤子之心,天地可鑒。反觀你,與神秘人士頻繁往來,如今又有諸多線索指向你,你卻拿不出合理的解釋,究竟是何居心?你難道不該給秦國上下一個交代嗎?”
公子成蟜的一位親信大臣,突然站了出來,他的聲音尖銳而刺耳,如同夜梟的啼叫:“呂不韋,你不過是個小官,有什麽資格在這裏指手畫腳?你與李斯勾結,妄圖扶持嬴政上位,你們才是心懷不軌,狼子野心!”
呂不韋冷笑一聲,那笑聲中充滿了不屑與嘲諷,猶如寒夜中的冷風:“我雖官職不高,但我對秦國的忠心,日月可鑒,天地可表。我隻是看不慣某些人在秦國朝堂上興風作浪,為了一己私利,不惜破壞秦國的穩定與安寧。今日若不把事情查清楚,秦國必將陷入萬劫不複的大亂之中!”
李斯緊接著說道:“呂大人所言極是。從目前掌握的線索來看,公子成蟜及其謀士的行為,已經嚴重威脅到秦國的安危。如果我們此時不徹查真相,任由陰謀滋生蔓延,將來秦國必將麵臨內憂外患的艱難局麵。陛下,秦國的長治久安,就在您的一念之間,這一念,關乎秦國的未來,關乎萬千百姓的福祉啊。”
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朝堂上的氣氛愈發緊張,空氣中仿佛彌漫著濃濃的火藥味,隻要有一點火星,便會瞬間引爆,一觸即發。
就在這時,公子成蟜的謀士在慌亂中,不經意間脫口而出:“哼,我們可是有約定的,不會輕易被你這幾句話就嚇倒!”
此言一出,朝堂瞬間安靜下來,安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得清清楚楚。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這神秘的 “約定” 二字,如同在平靜湖麵投下一顆巨石,激起千層洶湧的浪濤,瞬間引發眾人的無限猜測。
李斯心中一凜,他敏銳地捕捉到這個關鍵信息,猶如饑餓的獵豹發現了獵物,立刻追問道:“什麽約定?你最好說清楚,否則今日你休想輕易脫身!從你之前的反應和現在的失言來看,這個約定顯然與嬴政公子遇襲以及這場太子之爭密切相關。你若不交代,便是對秦國的背叛,是秦國的千古罪人!”
謀士意識到自己失言,臉色變得更加難看,猶如被烏雲籠罩的天空,灰暗而又絕望。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那慌亂如同受驚的小鹿,四處逃竄,他試圖掩飾:“我…… 我不過是隨口一說,並無他意。”
嬴政也上前一步,他的步伐沉穩而堅定,目光緊緊盯著謀士,聲音低沉而威嚴,猶如洪鍾般在大殿內迴響:“事到如今,你還想隱瞞?若不交代清楚,便是對秦國的不忠,罪加一等!秦國律法森嚴,豈容你這般肆意踐踏?”
莊襄王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和警惕,他坐直身子,那身姿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峰,語氣嚴肅得讓人膽寒:“到底是怎麽迴事?給本王說清楚!本王絕不允許有人在秦國朝堂上玩弄陰謀,破壞秦國的安寧!”
此時,坐在朝堂角落的嬪妃楚姬,手指不自覺地揪緊了衣角,那衣角在她的手中被揪得變了形,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猶如冬日裏的霜雪。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緊張,那緊張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低氣壓,讓人壓抑。楚姬本是楚國貴族之女,因政治聯姻進入秦國宮廷,莊襄王念其聰慧,特許她參與一些朝政議事,以圖獲取楚國方麵的潛在支持。她與公子成蟜及其背後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場朝堂爭鬥的走向,關乎著她在秦國的地位與未來。她偷偷瞥了一眼謀士,正用眼神示意他不要亂說,那眼神中充滿了焦急與擔憂,試圖挽迴這即將失控的局麵。
公子成蟜也意識到事情不妙,他狠狠地瞪了謀士一眼,那眼神仿佛能噴出火來,試圖挽迴局麵:“不過是他胡言亂語,大家不必當真!他這是被嚇糊塗了,才會說出這般荒謬的話。”
華陽夫人也跟著站起身來,她的雙手微微顫抖,那顫抖是她極力壓抑著內心憤怒的證明。她大聲說道:“簡直荒謬!這朝堂之上,豈容你們如此信口雌黃,隨意汙蔑他人!你們這般行徑,是對秦國朝堂的褻瀆,是對秦國律法的蔑視!” 說話間,她的胸脯劇烈起伏,猶如洶湧澎湃的海浪,眼中滿是怒火,那怒火仿佛能將眼前的一切都燒成灰燼,她掃視著李斯和呂不韋,仿佛要將他們看穿,看透他們的每一個心思。
然而,眾人的好奇心已經被徹底勾起,朝堂上議論紛紛,大臣們交頭接耳,那聲音猶如嗡嗡作響的蜂群。大家都在猜測著這個 “約定” 背後的秘密。此前,在公子成蟜與華陽夫人的一次密會中,曾提及與外部勢力的合作,這個 “約定” 或許就是合作的關鍵內容,此刻,這個秘密如同一個巨大的謎團,籠罩在朝堂之上,讓原本複雜的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猶如一團解不開的亂麻。
李斯深知,這個 “約定” 很可能是揭開整個陰謀的關鍵,他決定趁熱打鐵,繼續追問:“陛下,此事關乎秦國安危,絕不能輕易放過。這‘約定’背後,必定隱藏著更大的陰謀。臣懇請陛下徹查此事,給秦國百姓一個交代,也還嬴政公子一個清白!從之前的線索和這個‘約定’來看,這背後的陰謀很可能涉及秦國朝堂內外的多方勢力,若不及時阻止,後果不堪設想,秦國將陷入無盡的黑暗與混亂之中啊。”
莊襄王沉思片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猶豫和糾結,那猶豫和糾結仿佛是在天平兩端搖擺的砝碼。但最終,他還是點了點頭:“此事確實疑點重重,不可輕視。來人,將公子成蟜的謀士暫時關押,本王定會派人徹查此事。若真有陰謀,絕不姑息!秦國的律法,容不得任何人踐踏,秦國的尊嚴,容不得任何人侵犯!”
侍衛們立刻上前,他們的步伐整齊有力,猶如訓練有素的軍隊。他們將謀士押了下去。謀士臉色慘白,癱倒在地,口中不停地喊著:“冤枉啊,冤枉!” 但聲音很快被淹沒在朝堂的嘈雜聲中,那聲音,就像被黑暗吞噬的微弱燭光。
公子成蟜臉色鐵青,猶如被寒霜打過的茄子,他知道,事情已經朝著不可控製的方向發展,這個 “約定” 一旦被揭開,他的計劃很可能會徹底敗露,他所有的野心與謀劃,都將化為泡影。他狠狠地瞪了李斯和呂不韋一眼,心中充滿了怨恨和不甘,那怨恨和不甘,猶如熊熊燃燒的烈火,在他心中肆意蔓延。
嬴政看著被押下去的謀士,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但他也明白,這隻是暫時的勝利,這場爭鬥還遠未結束,那個神秘的 “約定” 背後,必定隱藏著更加驚人的秘密,而他,必須做好準備,迎接接下來更加嚴峻的挑戰。這場關於秦國未來的爭鬥,才剛剛開始,前路漫漫,荊棘叢生,但他絕不會退縮,因為他的心中,裝著秦國的未來,裝著萬千百姓的期望。
朝堂之上,莊襄王宣布退朝。大臣們陸續離開,他們的腳步沉重而緩慢,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疑惑和擔憂。這場關於太子之位的爭鬥,已經愈演愈烈,而那個神秘的 “約定”,就像一顆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讓整個秦國都陷入了一種緊張而不安的氛圍之中。秦國的未來,如同迷霧中的航船,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等待著命運的裁決 。
李斯闊步邁出,身姿筆挺得如同峭壁上的蒼鬆,堅韌而傲然。他的手中,緊緊攥著那份承載著秦國未來命運的調查卷宗,仿佛那是他最堅實的武器。他昂首挺胸,目光如炬,堅定地掃視著朝堂上的眾人,洪亮且自信的聲音,猶如洪鍾般在大殿內久久迴蕩:“陛下,臣近日傾盡全力調查嬴政公子遇襲一事,如今已掌握諸多關鍵線索。種種跡象都明確表明,此事與公子成蟜及其謀士有著千絲萬縷、難以斬斷的聯係。”
這一番話,恰似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朝堂上掀起軒然大波。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聲此起彼伏,整個朝堂仿若一個喧鬧鼎沸的集市。公子成蟜的臉色瞬間驟變,原本白皙的麵龐,刹那間漲得通紅,猶如熟透了、即將迸裂的番茄。他猛地向前跨出一大步,雙手緊緊握拳,指關節因為用力過度而泛白,仿佛下一秒就要將手中的空氣捏碎。他怒目圓睜,大聲吼道:“李斯!你休要血口噴人!我對秦國忠心耿耿,日月可鑒,怎會做出這等大逆不道、違背天理之事?你這分明是蓄意誣陷,妄圖扶持嬴政上位,以滿足你自己不可告人的私欲!”
李斯卻不慌不忙,神色鎮定自若,仿若一潭平靜無波的湖水,不起一絲漣漪。他微微抬起下巴,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那眼神猶如一把鋒利的匕首,冷冷地瞥向公子成蟜,隨後緩緩展開卷宗,語氣沉穩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是從心底發出的堅定誓言:“公子莫要如此急躁,且耐下心來,聽我一一道來。我們在刺客遺落的物品之中,發現了一塊帶有鮮明趙國風格刺繡標記的布片。經過多方細致查證,這布片的材質與製作工藝,與公子成蟜身邊謀士近期的行蹤軌跡,竟有著驚人的高度吻合。而且,據可靠線報,您的謀士近期與一些身份不明的趙國人士往來密切,行蹤詭秘得如同暗夜中的幽靈,頻繁出入一些極為隱秘的場所。這般行徑,實在是可疑至極,不得不讓人深思啊。”
公子成蟜的謀士,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如同冬日裏的殘雪,毫無血色。他的眼神開始飄忽不定,猶如驚弓之鳥,不敢與李斯那銳利如鷹的目光對視。他的嘴唇微微顫抖,結結巴巴地說道:“這…… 這不過是巧合罷了!鹹陽城本就魚龍混雜,往來之人形形色色、數不勝數,出現趙國風格的物品,實在是再正常不過。怎能僅憑這些捕風捉影的東西,就妄下定論,肆意汙蔑我等?”
這時,呂不韋闊步站了出來,他身形魁梧壯碩,氣場強大得如同巍峨高山,讓人不敢直視。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是從大地深處傳來的轟鳴:“巧合?恐怕沒這麽簡單。李先生調查細致入微,每一條線索都環環相扣,如同精心編織的一張大網。那布片與神秘符號,絕非偶然出現。從這布片的質地與工藝來看,尋常百姓根本難以接觸得到,卻偏偏出現在刺客身上,又與公子成蟜謀士的行蹤緊密關聯,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究到底嗎?”
李斯目光如炬,緊緊盯著謀士,向前踏出一步,那氣勢猶如猛虎下山,聲音愈發高亢激昂:“正如呂大人所言。再看這神秘符號,刻在刺客出現的小巷牆壁之上,與秦國一個神秘組織的傳聞標記極為相似。而這個神秘組織,又與趙國勢力有著千絲萬縷、錯綜複雜的聯係。您還敢說,這一切都隻是巧合?依我看,從發現布片的地點與刺客出現的路線來分析,這顯然是經過精心策劃、籌謀已久的行動,背後必定隱藏著一個深不可測的主謀。再聯係到公子成蟜近期在朝堂上的種種舉動,以及對太子之位那急切而又不擇手段的爭奪,實在是很難不讓人懷疑這背後隱藏的深意啊。”
謀士的額頭,密密麻麻地滲出細密的汗珠,如同清晨草葉上的露珠。他的手不自覺地微微顫抖,像是秋風中瑟瑟發抖的樹葉。他想要開口反駁,可喉嚨卻像是被什麽東西哽住,一時語塞,隻能囁嚅著:“你…… 你這是強詞奪理,無憑無據!僅憑一塊布片和一個不知所謂的符號,就想給我們定罪,簡直荒謬絕倫,讓人難以置信!”
嬴政靜靜地站在一旁,神色冷峻得如同千年冰山,眼神中透露出對真相堅定不移的執著。他的雙手緊握成拳,指關節微微泛白,那是他內心情緒的無聲宣泄,他的心中,暗暗為李斯和呂不韋的言辭叫好。
莊襄王坐在寶座上,靜靜地聆聽著雙方的激烈爭辯,他的眼神深邃而又莫測,猶如一片深不見底的幽潭,讓人根本捉摸不透他的心思。他微微皺起眉頭,那眉頭間仿佛凝聚著秦國的萬千憂慮,他輕輕撫著胡須,緩緩說道:“都先別吵了。李斯,你所言雖有幾分道理,但僅憑這些線索,還不足以確鑿地定罪。”
李斯微微躬身,態度恭敬卻又不失堅定,猶如一棵在狂風中依然挺立的勁竹:“陛下,臣深知僅憑目前這些線索,確實難以確鑿定罪。但這些線索絕非空穴來風,背後必定隱藏著一個巨大而又可怕的陰謀。嬴政公子身為嫡長子,才德兼備,一心隻為秦國的未來殫精竭慮、著想謀劃。反觀公子成蟜,在這場太子之爭中,行為舉止諸多可疑之處。他與華陽夫人暗中謀劃,意圖立自己為太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如今更是牽扯到嬴政公子遇襲一事,實在是令人心寒齒冷。就拿之前朝堂上的幾次爭論來說,公子成蟜看似在為秦國發展建言獻策,實則處處針對嬴政公子,想方設法削弱他在朝堂上的影響力,這背後難道沒有更深層次、不可告人的原因嗎?”
提到華陽夫人,坐在大殿一側的她,原本優雅地端坐著,姿態高貴得如同一隻驕傲的鳳凰。聽到這話,她的臉色瞬間一沉,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陰沉得可怕。她手中的絲帕,不自覺地被她攥緊,那細膩柔軟的絲綢,在她的手中被揉出了一道道深深的褶皺,仿佛她此刻混亂而又煩亂的內心。她微微挺直脊背,那脊背挺得筆直,猶如一杆標槍,眼神中閃過一絲毫不掩飾的不悅,冷冷地看向李斯,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空氣,化作尖銳的利箭,直直地刺向李斯。
公子成蟜怒目圓睜,眼睛瞪得好似銅鈴,仿佛要將眼眶撐破。他伸出手指,指著李斯,氣得渾身發抖,那顫抖的身軀猶如寒風中的落葉:“你…… 你胡說八道!我與華陽夫人隻是商討秦國未來大計,一心為秦國的繁榮昌盛出謀劃策,何來陰謀一說?嬴政在趙國為人質多年,誰能保證他沒有被趙國收買,心懷異誌?他才是秦國真正的隱患,是潛藏在暗處的威脅!”
呂不韋上前一步,他的步伐沉穩有力,直視公子成蟜,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語氣嚴肅得如同宣判:“公子成蟜,話可不能亂說。嬴政公子在趙國曆經磨難,嚐盡人間疾苦,卻從未忘記自己是秦國人,一心想要迴到秦國,為秦國效力,這份赤子之心,天地可鑒。反觀你,與神秘人士頻繁往來,如今又有諸多線索指向你,你卻拿不出合理的解釋,究竟是何居心?你難道不該給秦國上下一個交代嗎?”
公子成蟜的一位親信大臣,突然站了出來,他的聲音尖銳而刺耳,如同夜梟的啼叫:“呂不韋,你不過是個小官,有什麽資格在這裏指手畫腳?你與李斯勾結,妄圖扶持嬴政上位,你們才是心懷不軌,狼子野心!”
呂不韋冷笑一聲,那笑聲中充滿了不屑與嘲諷,猶如寒夜中的冷風:“我雖官職不高,但我對秦國的忠心,日月可鑒,天地可表。我隻是看不慣某些人在秦國朝堂上興風作浪,為了一己私利,不惜破壞秦國的穩定與安寧。今日若不把事情查清楚,秦國必將陷入萬劫不複的大亂之中!”
李斯緊接著說道:“呂大人所言極是。從目前掌握的線索來看,公子成蟜及其謀士的行為,已經嚴重威脅到秦國的安危。如果我們此時不徹查真相,任由陰謀滋生蔓延,將來秦國必將麵臨內憂外患的艱難局麵。陛下,秦國的長治久安,就在您的一念之間,這一念,關乎秦國的未來,關乎萬千百姓的福祉啊。”
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朝堂上的氣氛愈發緊張,空氣中仿佛彌漫著濃濃的火藥味,隻要有一點火星,便會瞬間引爆,一觸即發。
就在這時,公子成蟜的謀士在慌亂中,不經意間脫口而出:“哼,我們可是有約定的,不會輕易被你這幾句話就嚇倒!”
此言一出,朝堂瞬間安靜下來,安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得清清楚楚。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這神秘的 “約定” 二字,如同在平靜湖麵投下一顆巨石,激起千層洶湧的浪濤,瞬間引發眾人的無限猜測。
李斯心中一凜,他敏銳地捕捉到這個關鍵信息,猶如饑餓的獵豹發現了獵物,立刻追問道:“什麽約定?你最好說清楚,否則今日你休想輕易脫身!從你之前的反應和現在的失言來看,這個約定顯然與嬴政公子遇襲以及這場太子之爭密切相關。你若不交代,便是對秦國的背叛,是秦國的千古罪人!”
謀士意識到自己失言,臉色變得更加難看,猶如被烏雲籠罩的天空,灰暗而又絕望。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那慌亂如同受驚的小鹿,四處逃竄,他試圖掩飾:“我…… 我不過是隨口一說,並無他意。”
嬴政也上前一步,他的步伐沉穩而堅定,目光緊緊盯著謀士,聲音低沉而威嚴,猶如洪鍾般在大殿內迴響:“事到如今,你還想隱瞞?若不交代清楚,便是對秦國的不忠,罪加一等!秦國律法森嚴,豈容你這般肆意踐踏?”
莊襄王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和警惕,他坐直身子,那身姿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峰,語氣嚴肅得讓人膽寒:“到底是怎麽迴事?給本王說清楚!本王絕不允許有人在秦國朝堂上玩弄陰謀,破壞秦國的安寧!”
此時,坐在朝堂角落的嬪妃楚姬,手指不自覺地揪緊了衣角,那衣角在她的手中被揪得變了形,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猶如冬日裏的霜雪。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緊張,那緊張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低氣壓,讓人壓抑。楚姬本是楚國貴族之女,因政治聯姻進入秦國宮廷,莊襄王念其聰慧,特許她參與一些朝政議事,以圖獲取楚國方麵的潛在支持。她與公子成蟜及其背後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場朝堂爭鬥的走向,關乎著她在秦國的地位與未來。她偷偷瞥了一眼謀士,正用眼神示意他不要亂說,那眼神中充滿了焦急與擔憂,試圖挽迴這即將失控的局麵。
公子成蟜也意識到事情不妙,他狠狠地瞪了謀士一眼,那眼神仿佛能噴出火來,試圖挽迴局麵:“不過是他胡言亂語,大家不必當真!他這是被嚇糊塗了,才會說出這般荒謬的話。”
華陽夫人也跟著站起身來,她的雙手微微顫抖,那顫抖是她極力壓抑著內心憤怒的證明。她大聲說道:“簡直荒謬!這朝堂之上,豈容你們如此信口雌黃,隨意汙蔑他人!你們這般行徑,是對秦國朝堂的褻瀆,是對秦國律法的蔑視!” 說話間,她的胸脯劇烈起伏,猶如洶湧澎湃的海浪,眼中滿是怒火,那怒火仿佛能將眼前的一切都燒成灰燼,她掃視著李斯和呂不韋,仿佛要將他們看穿,看透他們的每一個心思。
然而,眾人的好奇心已經被徹底勾起,朝堂上議論紛紛,大臣們交頭接耳,那聲音猶如嗡嗡作響的蜂群。大家都在猜測著這個 “約定” 背後的秘密。此前,在公子成蟜與華陽夫人的一次密會中,曾提及與外部勢力的合作,這個 “約定” 或許就是合作的關鍵內容,此刻,這個秘密如同一個巨大的謎團,籠罩在朝堂之上,讓原本複雜的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猶如一團解不開的亂麻。
李斯深知,這個 “約定” 很可能是揭開整個陰謀的關鍵,他決定趁熱打鐵,繼續追問:“陛下,此事關乎秦國安危,絕不能輕易放過。這‘約定’背後,必定隱藏著更大的陰謀。臣懇請陛下徹查此事,給秦國百姓一個交代,也還嬴政公子一個清白!從之前的線索和這個‘約定’來看,這背後的陰謀很可能涉及秦國朝堂內外的多方勢力,若不及時阻止,後果不堪設想,秦國將陷入無盡的黑暗與混亂之中啊。”
莊襄王沉思片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猶豫和糾結,那猶豫和糾結仿佛是在天平兩端搖擺的砝碼。但最終,他還是點了點頭:“此事確實疑點重重,不可輕視。來人,將公子成蟜的謀士暫時關押,本王定會派人徹查此事。若真有陰謀,絕不姑息!秦國的律法,容不得任何人踐踏,秦國的尊嚴,容不得任何人侵犯!”
侍衛們立刻上前,他們的步伐整齊有力,猶如訓練有素的軍隊。他們將謀士押了下去。謀士臉色慘白,癱倒在地,口中不停地喊著:“冤枉啊,冤枉!” 但聲音很快被淹沒在朝堂的嘈雜聲中,那聲音,就像被黑暗吞噬的微弱燭光。
公子成蟜臉色鐵青,猶如被寒霜打過的茄子,他知道,事情已經朝著不可控製的方向發展,這個 “約定” 一旦被揭開,他的計劃很可能會徹底敗露,他所有的野心與謀劃,都將化為泡影。他狠狠地瞪了李斯和呂不韋一眼,心中充滿了怨恨和不甘,那怨恨和不甘,猶如熊熊燃燒的烈火,在他心中肆意蔓延。
嬴政看著被押下去的謀士,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但他也明白,這隻是暫時的勝利,這場爭鬥還遠未結束,那個神秘的 “約定” 背後,必定隱藏著更加驚人的秘密,而他,必須做好準備,迎接接下來更加嚴峻的挑戰。這場關於秦國未來的爭鬥,才剛剛開始,前路漫漫,荊棘叢生,但他絕不會退縮,因為他的心中,裝著秦國的未來,裝著萬千百姓的期望。
朝堂之上,莊襄王宣布退朝。大臣們陸續離開,他們的腳步沉重而緩慢,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疑惑和擔憂。這場關於太子之位的爭鬥,已經愈演愈烈,而那個神秘的 “約定”,就像一顆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讓整個秦國都陷入了一種緊張而不安的氛圍之中。秦國的未來,如同迷霧中的航船,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等待著命運的裁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