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武鬆等人護送趙官兒來到黎陽,先與關勝等人見了麵。關勝對侯蒙道:“黎陽對麵的官軍統帥如今是童貫,侯大人不能不小心行事。”


    趙官兒聽了大喜道:“朕還以為是李綱。如果是童貫就好辦了,童貫是朕的家奴,一向對朕忠心耿耿。”


    侯蒙等人聽了他的論斷,頗為不齒。卻又不便開口反駁。


    眾人出了黎陽,來到童貫軍營前。趙官兒叫人通稟,就說大宋皇帝趙佶前來巡幸他的軍隊。


    門口將領認得趙官兒,連忙進去通稟。童貫聽了,一時又不知所措。眾將也慌的一匹。如今趙構已經在汴梁稱帝,眾人都已經奉了汴梁為正朔。如今太上皇突然駕臨,不知該如何是好。


    洺州兵馬都監道:“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如今新帝既然登基。舊君自然就失去神靈庇佑。


    況且舊君過於正受到梁山泊操控,身不由己,言不由衷。如果我們輕信舊君,豈不是也成了梁山泊的傀儡。”


    王甫弟弟邢州知府王仁道:“如今百官與諸王都在汴梁。誰是正統不言而喻。這還有什麽可辯駁。”


    眾人將目光齊刷刷看向童貫。童貫心裏嘀咕:“自己與蔡京、高俅二人形同一體。舊君要處理太師,自己豈能獨善其身。不如將錯就錯,下得狠手,方為丈夫。”


    主意已定童貫對魏輔梁道:“舊君已經被梁山泊控製。老夫向來得舊君厚恩,不便出麵。魏知府向來有主意,不如你先見見舊君,再做打算。”


    魏輔梁驚道:“下官人微言輕,恐怕不太合適。”


    童貫道:“魏大人,你盡管處理。若處理好此事。我必定保你榮華富貴不愁。”


    魏輔梁還是不肯。童貫怒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高太尉對你不薄,如今正是你報恩之時。為何如此畏畏縮縮,成何體統?如果解決妥當,本相保你做魏王。”


    魏輔梁狠了狠心道:“燕王放心,下官知道了該怎麽做。”


    童貫大喜,一溜煙跑到帳篷外麵,躲著偷聽。


    魏輔梁帶眾官員將趙官兒請了進來。趙官兒坐在轎輦上埋怨:“童愛卿去哪了?為什麽沒有來接朕。”


    魏輔梁道:“童樞密去各地招攬兵馬,不日即迴。”


    趙官兒道:“不必招攬兵馬了,如今的兵馬足夠對付蔡京那老賊。梁山泊已經被我招安,如今是兵強馬壯。何必興師動眾。”


    河北各地地方官多是六賊同黨,聽到趙官兒如此說麵麵相覷。武鬆、龐毅二人見到此種情況,互相對視一眼,握緊了腰間兵器。


    眾人一起來到中軍帳中,趙官兒高居帥位道:“眾位愛卿為國操勞,辛苦了,可以各迴本鎮。隻留童愛卿同朕迴汴梁。”


    童貫在帳外聽得兩腿發軟,迴到汴梁,豈不是要將自己淩遲處死。


    王仁道“啟稟太上皇,如今梁山泊包圍汴梁城。我等奉命勤王,恐怕不能離開。”


    趙官兒道:“愛卿誤會了,如今梁山泊受了招安。吳用與林衝如今也成了朕的駙馬。反倒是蔡京跟高俅,這兩人狼狽為奸,甚至試圖將朕置於死地。


    朕不是太上皇,朕是大宋皇帝。康王趙構意圖謀反。等朕迴到汴梁,定然不會放過他。”


    深州知府是蔡京門生蔣之奇,厲聲道:“太上皇萬萬不能受奸人挑撥。蔡太師,皇帝的老師。康王,皇帝的兒子。高太尉,皇帝在潛邸的朋友。誰還能有這幾個人跟皇帝更親近。


    太上皇也什麽寧可相信賊寇也不相信你最親近的人。駙馬說到底也是外人,古今多少篡逆之輩都是駙馬。太上皇慎重,大宋江山不能拱手讓人。”


    王仁又道:“當務之急是集結各路人馬,將梁山泊賊寇剿滅。新帝已經登基,為了江山安危,太上皇應該安享晚年。”


    趙官兒聽了竟有些猶豫。迴頭看看侯蒙跟徐和。


    侯蒙道:“諸位有所不知,再梁山泊進入汴梁之前。蔡京與高俅已然謀反。若不是梁山泊出手搭救。後果不堪設想。


    眾位都是大宋忠臣,誰是誰非,想想便知。不能聽信蔡京等人的一麵之詞。康王與百官盡被蔡京挾持,都是無奈跟從。”


    王仁大聲道:“侯蒙,你世受皇恩,怎麽能信口雌黃。梁山泊給了你多少好處,演一出戲來蒙騙太上皇。”


    侯蒙道:“侯蒙一向對朝廷忠心耿耿,日月可鑒。聖上尚未退位,皇子就在前線登基。還將太子幽禁,這不是謀逆是什麽?這位大人如何稱唿?為什麽屢屢強詞奪理?”


    魏輔梁道:“侯蒙,我看強詞奪理的是你!太上皇在你手中,自然是你說東就是東,你說西就是西。


    劫持太上皇,始於張叔夜。眾所周知,你與張叔夜是八拜之交。是不是你與張叔夜串通聯合梁山泊演了一場好戲。”


    趙官兒此時坐不住了,連忙道:“眾愛卿誤會了張叔夜。朕親眼所見,是禁軍將領曹晟意圖謀害朕。龐毅是奉張叔夜之命前來扈駕。”


    蔣之奇道:“太上皇受了這些賊人蒙蔽。張叔夜遠在海州。太上皇剛剛出京,張叔夜兵馬就到了。難道龐毅是從海州飛過去的?哪有那麽快?事實是他沒有樞密院命令的情況下就私自調兵入京,意圖謀反。跟梁山泊裏應外合,奪了汴梁城。”


    趙官兒被繞暈了,竟然有些自我懷疑。


    吳玠道:“你放屁,我看是你想謀反。”


    徐和道:“閑話不要扯那麽多了。皇上如今安全歸來。要帶你們去討伐汴梁,重登帝位。你們是聽還是不聽。”


    蔣之奇道:“如今大宋隻有一個皇帝,那就是康王殿下。其他的都不算。”


    趙構聽了恍然大悟,連忙道:“眾愛卿忠心值得諒解,本太上皇就先告辭。”


    魏輔梁厲聲道:“太上皇被梁山眾人與張叔夜叛賊挾持。眾將士聽令,斬殺叛賊。砍殺一人者,賞金千兩,封列侯。”


    武鬆沒等魏輔梁話說完,就先下手為強,一腳將凳子踢起,正中魏輔梁眉心。官軍眾將一擁而上,與眾好漢殺在一處。


    武鬆排開了亂砍,如砍瓜切菜一般,一刀一個。龐毅彎弓撘箭,河北將校應聲而倒。哈蘭生揮動獨角銅人,碰到之物,無一不成齏粉。


    吳玠、吳璘、張清、董平將趙官兒、侯蒙、徐和保護在中間,緩緩衝出大帳。


    幾人雖都有萬夫不當之勇,然而河北軍馬有六萬之多,而且越來越多。再加上有趙官兒、徐和兩個不會武藝的拖累,竟衝不出去。


    黎陽城裏關勝聽到官軍亂起,也揮兵殺了出來。被陷溝擋住,一時也束手無策。


    就在此時,突然西北方一聲炮響。從山中殺出一路軍馬,陣列齊整,紅旗招展。旗子上繡著大大的“李”字。正是在太行山剿匪的河北經略使李綱,帶著三萬兵馬準備進京勤王。


    李綱遠遠望見梁山軍馬與官軍交戰。又看見官軍中軍如一朵菊花,密密麻麻擠了無數人馬。


    李綱揮動帥旗指揮兵馬向關勝軍衝擊。又親自帶領五百精銳,直奔中軍而來。到了近前才看到趙官兒被眾官兵圍剿,保護趙官兒的卻是梁山好漢。


    李綱一時腦子都快燒壞了,正巧遇上蔣之奇道攔住便問:“這是怎麽迴事?”


    蔣之奇道:“梁山賊人劫持太上皇,李將軍快去搭救。”


    李綱聽了揮動戰馬直插到中陽,看到吳玠吳璘,便大聲吼叫:“吳將軍,快隨我來。”


    吳玠大叫:“李經略,河北軍馬要殺聖上,快來救駕。”


    蔣之奇早趁李綱不注意跟在身後,揮動大刀就要剁了李綱。張清眼力,一塊飛石將大刀彈開。


    李綱慌忙迴頭,見蔣之奇已經倉皇而逃。李綱顧不得追趕,衝出官軍重圍。指揮大軍鳴金收兵,收攏人馬。再向河北兵馬猛衝,不許交戰,隻要把河北各軍衝散即可。


    河北軍馬見李綱軍衝擊自己,也是摸不著頭腦。好在李綱在士兵中威望極高,所以一片一片都舉手投降。


    魏輔梁見情況不對帶著心腹軍馬開溜了。蔣之奇、王仁、童貫三人見李綱帶兵將河北兵馬衝散,也各自帶心腹人馬向北跑了。


    李綱將兵馬整飭,才來見聖上。趙官兒痛哭流涕道:“愛卿何故來遲,差點就見不到朕了。如今怎麽個個都想殺了朕。”


    李綱不明所以。吳玠便將蔡京叛國之事複盤了一遍。李綱道:“臣早就跟聖上說過,蔡京之輩狼子野心,不足為信。聖上就是不聽,才有如此大禍。反倒讓吳用撿了便宜。”


    趙官兒又歎息道:“朕之過也。”


    李綱道:“聖上既然知道錯了,就要發罪己詔昭告天下。以穩定民心。”


    趙官兒聽了極不情願。


    李綱道:“聖上的麵子重要還是大宋江山重要。”


    趙官兒隻得同意。李綱命部將王彥、張所、傅亮各帶兵一萬追擊童貫、魏輔梁、王仁、蔣之奇。並收繳花子虛兵權。李綱自帶兵馬三萬會攻汴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梁山成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徒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徒生並收藏穿越梁山成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