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殺青快樂!”
副導演給林年送上鮮花,恭喜她再一次殺青。
“導演,這次沒有我可以出演的角色了麽?沒演夠呀!”林年捧著送上來的鮮花和上麵的紅包,跟導演開玩笑道。
“以後有機會再合作!”
“那我可等著導演下一部大戲了?”
“好呀,沒問題!整部劇的進度現在還有些慢,今天就不請大家吃飯了,等整個劇組殺青,再請你迴來跟大家聚一下了。”
“沒問題導演,我肯定隨叫隨到,今天我就先不打擾你們了拍戲了。”跟劇組的人一一告別,林年換迴自己的服裝,迴到了酒店。
雖然林年也知道自己在這部劇的戲份不算多,但是僅用一個月就拍完了,還是很快的。迴到酒店,林年打開給自己包的紅包,竟然有一千塊錢,雖然比自己片酬少多了,但是誰也不嫌錢少啊。
“理姐,我這邊殺青了。”林年給謝理發了個消息。
“這麽快?”過了好一會兒,林年才收到謝理的迴複,連對方也沒想到一部戲竟然這麽快就拍完了,“行,那你先迴來吧,估計要先休息一陣兒了,這個節點很多劇組或節目要麽已經開始,要麽還在籌備階段。”
“好,那我先迴老家待幾天吧,然後迴學校處理一些瑣事。”
“行,隨時聯係。需要賀賀給你買票,就跟她聯係啊。”和謝理結束對話,林年並沒有聯係賀賀幫她買票,反正自己這會兒閑著也是閑著,就不麻煩別人幫自己買了,不然自己遲早變成一個不諳世事的藝人。
迴到村裏的林年每天一大早就被母親叫醒,雖然醒了也沒啥事兒可做,但就是不能睡覺。
六月份,天氣已經開始炎熱起來,馬上要麥收了,高考也臨近了。
在家當了兩天“宅女”的林年休息得差不多,決定帶上相機在村裏四處采采風,拍點照片。
“大奶奶,你在幹什麽?”兩世為人,林年的方言說得依然地道,穿著也朝著更土氣方向發展,以至於村裏的人有時候都會忘記自己村出了一個大明星,畢竟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也很少有人把她當明星對待。
“掘地,平一下地沿兒,這不馬上收割機要進來,我平一下溝,好讓車進來。”
“哦。”林年嘴裏和遇到的“大奶奶”聊天,一邊舉起相機拍下她幹活的這一幕。
“別拍!別拍!”“大奶奶”連忙抬起手,試圖製止林年按下快門的手。
“沒事兒,好看著呢!”林年把自己抓拍到的幾張照片調出來給大奶奶看,“沒騙你吧,你看這多好。”
“哎呀,還真不孬兒,這相機多少錢,拍出來這麽清亮。”
“我這是二手的,一套下來一萬多。”
“好家夥,這麽貴呀,那可注意這點,別磕壞了。”
“嗯,大奶奶,我先去別地方轉轉去?”
“你去吧,妮兒。”
往前走,就到了幾個村共同經過的路口了,林父的肉鋪就開在這個地方。說是肉鋪,其實是一個半流動的攤位,林年遠遠地站在路中央給低頭刷手機的林父拍了一張照片。
“爸,你看這窗戶這麽不幹淨,人家能看清你賣的肉麽?”
“你給我打掃打掃?”
“嘿嘿,我也懶呢。”
“又舉著你這相機到處跑?”
“是呀,這不是在家閑著沒事兒,看書看累了,出來拍點照片。”
“給你找個活兒幹呀?”
“什麽活兒?”
“給村裏一人拍張照片?”
“啊?現在不是快收麥子了,有空嘜?”
“晚上也能拍呀?”
“晚上拍照,需要打光,這一塊我就不是很專業了。”
“恁學校沒教啊?”
“有教也是教給燈光專業的,我沒專門學過。”
“試試嘍,給你的同學打電話問問也行欸。你小時候,還有那種走街串巷拍照的人來呢,現在都沒了,老些人想拍照也沒地方拍去。你要是給村裏人拍照,讓他們在大喇叭上一喊,準老些人來找你。就不說我們這一輩的人了,老一輩兒的都想有張好看的肖像,到時候人老了的時候,掛出來也好看。”
“說這不吉利的,本來我就打算待幾天就走的,被你這麽一整,我不得再延後一星期再走了?”
嘴上說著拒絕的話,但林年還真有些心動。現在村裏基本上都是老頭老太太,再不然就是像自己父母這樣的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拍多少照片,就算有了智能手機,老人也不太會用,父母一輩也不常拿來給人拍照。
雖然說現在就拍死後要用的照片,有些不吉利,但如果自己能給村裏的人留影,很多老一輩的人或許並不介意提前照一張肖像,反而會高興到時候自己有一張好看一點的照片留給子女緬懷。
這麽想著,林年反而不敢慢待這件事兒,聯係了邵樂樂,問她關於打光的一些竅門,又讓她給自己介紹了一個專業打光師,然後自己又去視頻網站搜了一些教學視頻看。搞清楚自己需要什麽配件,又跑到市區買了打光用的燈,這麽一整,別說,還挺像那麽迴事兒的。
早在林年開始布置場地的時候,就有來串門的人好奇她要做什麽了,後來這些人也成了第一批來嚐試的人。之後,林有青借了村裏的大喇叭、村裏以及他賣肉的微信群裏宣傳了一下,加上前麵來過的人口口相傳,都知道林年在家整了一個臨時照相館,連隔壁村的人都來這裏找她拍照了。
因為跟自己村的人說的是免費,而來的外村人總和自己村的人拐著彎連著親,林年一時更不好要錢了,隻好辛苦自己了。
“爸,有人再問,你就說我要走了,不拍了啊。真的,我高鐵票都買好了,後天下午迴帝都。”
“拍了多少?”
“咱們村也沒多少人,全拍了,就算小輩兒沒在身邊,隻給老人拍的也有四五十個吧。倒是外村的拍了沒有三十也有二十多個,有的是爺爺抱著孫子來拍,反正也是帶孫子玩,索性來我這裏當來玩兒了。你是不知道小孩子有多皮,我的打光燈差點報銷。還有拖家帶口的。”林年聲音中透露著“開張”的興奮。
雖然村子與村子之間有點距離,但是消息傳得倒是也快,但也有人想抓住最後一點尾巴,林年臨走前的中午,正和馮倩俐一起包餃子,就聽到有人喊門。
“大爺?”
“是這裏拍照不?”
“是,不過我們已經不拍了,攝影師下午就離開了。”
“能拍最後一個不?我是從何村過來的,之前也聽說了,還想著後麵等孩子們都放假的時候再過來,沒想到你這就離開了,我就不等孩子們了,先給我自己拍張照吧。”
聽老爺子這麽說,林年也不好拒絕,隻好將人讓了進來,打開燈,“您坐。”
林年故意擺弄著房間的東西,盡量拖延一下拍攝時長,這倒不是她故弄玄虛,而是不這麽搞,老人們會覺得她不認真,都是總結出來的經驗呐。
“老爺子,您是哪個村的?等照片洗出來了,我讓我爸媽給您送過去。”
“不用,我自己來取就行。”
“沒事兒,讓我爸媽跑一趟就行,我後麵還要把照片調整一下,不定什麽時候洗出來呢。”
“好好好,你就寫‘何村何愛國’吧。”
迴到廚房,餃子已經包出來了,馮倩俐正等著水開下餃子。
“希望一會兒別來人了……”話音未落,又聽到喊門的聲音,這次來的是一對老夫婦。
“行了,你去吧,正好餃子還有點熱。拍完,正好吃。”
副導演給林年送上鮮花,恭喜她再一次殺青。
“導演,這次沒有我可以出演的角色了麽?沒演夠呀!”林年捧著送上來的鮮花和上麵的紅包,跟導演開玩笑道。
“以後有機會再合作!”
“那我可等著導演下一部大戲了?”
“好呀,沒問題!整部劇的進度現在還有些慢,今天就不請大家吃飯了,等整個劇組殺青,再請你迴來跟大家聚一下了。”
“沒問題導演,我肯定隨叫隨到,今天我就先不打擾你們了拍戲了。”跟劇組的人一一告別,林年換迴自己的服裝,迴到了酒店。
雖然林年也知道自己在這部劇的戲份不算多,但是僅用一個月就拍完了,還是很快的。迴到酒店,林年打開給自己包的紅包,竟然有一千塊錢,雖然比自己片酬少多了,但是誰也不嫌錢少啊。
“理姐,我這邊殺青了。”林年給謝理發了個消息。
“這麽快?”過了好一會兒,林年才收到謝理的迴複,連對方也沒想到一部戲竟然這麽快就拍完了,“行,那你先迴來吧,估計要先休息一陣兒了,這個節點很多劇組或節目要麽已經開始,要麽還在籌備階段。”
“好,那我先迴老家待幾天吧,然後迴學校處理一些瑣事。”
“行,隨時聯係。需要賀賀給你買票,就跟她聯係啊。”和謝理結束對話,林年並沒有聯係賀賀幫她買票,反正自己這會兒閑著也是閑著,就不麻煩別人幫自己買了,不然自己遲早變成一個不諳世事的藝人。
迴到村裏的林年每天一大早就被母親叫醒,雖然醒了也沒啥事兒可做,但就是不能睡覺。
六月份,天氣已經開始炎熱起來,馬上要麥收了,高考也臨近了。
在家當了兩天“宅女”的林年休息得差不多,決定帶上相機在村裏四處采采風,拍點照片。
“大奶奶,你在幹什麽?”兩世為人,林年的方言說得依然地道,穿著也朝著更土氣方向發展,以至於村裏的人有時候都會忘記自己村出了一個大明星,畢竟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也很少有人把她當明星對待。
“掘地,平一下地沿兒,這不馬上收割機要進來,我平一下溝,好讓車進來。”
“哦。”林年嘴裏和遇到的“大奶奶”聊天,一邊舉起相機拍下她幹活的這一幕。
“別拍!別拍!”“大奶奶”連忙抬起手,試圖製止林年按下快門的手。
“沒事兒,好看著呢!”林年把自己抓拍到的幾張照片調出來給大奶奶看,“沒騙你吧,你看這多好。”
“哎呀,還真不孬兒,這相機多少錢,拍出來這麽清亮。”
“我這是二手的,一套下來一萬多。”
“好家夥,這麽貴呀,那可注意這點,別磕壞了。”
“嗯,大奶奶,我先去別地方轉轉去?”
“你去吧,妮兒。”
往前走,就到了幾個村共同經過的路口了,林父的肉鋪就開在這個地方。說是肉鋪,其實是一個半流動的攤位,林年遠遠地站在路中央給低頭刷手機的林父拍了一張照片。
“爸,你看這窗戶這麽不幹淨,人家能看清你賣的肉麽?”
“你給我打掃打掃?”
“嘿嘿,我也懶呢。”
“又舉著你這相機到處跑?”
“是呀,這不是在家閑著沒事兒,看書看累了,出來拍點照片。”
“給你找個活兒幹呀?”
“什麽活兒?”
“給村裏一人拍張照片?”
“啊?現在不是快收麥子了,有空嘜?”
“晚上也能拍呀?”
“晚上拍照,需要打光,這一塊我就不是很專業了。”
“恁學校沒教啊?”
“有教也是教給燈光專業的,我沒專門學過。”
“試試嘍,給你的同學打電話問問也行欸。你小時候,還有那種走街串巷拍照的人來呢,現在都沒了,老些人想拍照也沒地方拍去。你要是給村裏人拍照,讓他們在大喇叭上一喊,準老些人來找你。就不說我們這一輩的人了,老一輩兒的都想有張好看的肖像,到時候人老了的時候,掛出來也好看。”
“說這不吉利的,本來我就打算待幾天就走的,被你這麽一整,我不得再延後一星期再走了?”
嘴上說著拒絕的話,但林年還真有些心動。現在村裏基本上都是老頭老太太,再不然就是像自己父母這樣的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拍多少照片,就算有了智能手機,老人也不太會用,父母一輩也不常拿來給人拍照。
雖然說現在就拍死後要用的照片,有些不吉利,但如果自己能給村裏的人留影,很多老一輩的人或許並不介意提前照一張肖像,反而會高興到時候自己有一張好看一點的照片留給子女緬懷。
這麽想著,林年反而不敢慢待這件事兒,聯係了邵樂樂,問她關於打光的一些竅門,又讓她給自己介紹了一個專業打光師,然後自己又去視頻網站搜了一些教學視頻看。搞清楚自己需要什麽配件,又跑到市區買了打光用的燈,這麽一整,別說,還挺像那麽迴事兒的。
早在林年開始布置場地的時候,就有來串門的人好奇她要做什麽了,後來這些人也成了第一批來嚐試的人。之後,林有青借了村裏的大喇叭、村裏以及他賣肉的微信群裏宣傳了一下,加上前麵來過的人口口相傳,都知道林年在家整了一個臨時照相館,連隔壁村的人都來這裏找她拍照了。
因為跟自己村的人說的是免費,而來的外村人總和自己村的人拐著彎連著親,林年一時更不好要錢了,隻好辛苦自己了。
“爸,有人再問,你就說我要走了,不拍了啊。真的,我高鐵票都買好了,後天下午迴帝都。”
“拍了多少?”
“咱們村也沒多少人,全拍了,就算小輩兒沒在身邊,隻給老人拍的也有四五十個吧。倒是外村的拍了沒有三十也有二十多個,有的是爺爺抱著孫子來拍,反正也是帶孫子玩,索性來我這裏當來玩兒了。你是不知道小孩子有多皮,我的打光燈差點報銷。還有拖家帶口的。”林年聲音中透露著“開張”的興奮。
雖然村子與村子之間有點距離,但是消息傳得倒是也快,但也有人想抓住最後一點尾巴,林年臨走前的中午,正和馮倩俐一起包餃子,就聽到有人喊門。
“大爺?”
“是這裏拍照不?”
“是,不過我們已經不拍了,攝影師下午就離開了。”
“能拍最後一個不?我是從何村過來的,之前也聽說了,還想著後麵等孩子們都放假的時候再過來,沒想到你這就離開了,我就不等孩子們了,先給我自己拍張照吧。”
聽老爺子這麽說,林年也不好拒絕,隻好將人讓了進來,打開燈,“您坐。”
林年故意擺弄著房間的東西,盡量拖延一下拍攝時長,這倒不是她故弄玄虛,而是不這麽搞,老人們會覺得她不認真,都是總結出來的經驗呐。
“老爺子,您是哪個村的?等照片洗出來了,我讓我爸媽給您送過去。”
“不用,我自己來取就行。”
“沒事兒,讓我爸媽跑一趟就行,我後麵還要把照片調整一下,不定什麽時候洗出來呢。”
“好好好,你就寫‘何村何愛國’吧。”
迴到廚房,餃子已經包出來了,馮倩俐正等著水開下餃子。
“希望一會兒別來人了……”話音未落,又聽到喊門的聲音,這次來的是一對老夫婦。
“行了,你去吧,正好餃子還有點熱。拍完,正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