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婉話音落下,房間內一片安靜,誰都不願意開口,但是看著譚婉自己一個人開口,林年和顧藍尹等人又覺得頗不忍心,不願意看她自己承受這份重量。
“接下來我來吧,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由此也會帶來很多問題,但有個性沒問題,但是不能影響團隊工作,在過去的兩個月裏,我反思自己有時候過於獨裁了,不考慮隊員的建議和意見,常常一意孤行。
“我要批評的是毛苑,不好意思了,圓子。你有時候會有些太粗心了,交給你做的事情,你常常忘記,或者很容易被別的事情分心,因此有些分不清輕重緩急。”
林年抿了抿嘴,局促地左右看了看,張了張嘴,還是閉嘴坐下。她挑了一個同宿舍的且和自己關係比較好的人下手,措辭中盡量地小心翼翼,隻希望她不要誤解自己是在針對她。
有林年和譚婉帶頭,顧藍尹就直接多了,直接講出了自己對任宛的不滿,帶著憤慨,“你要不問問在座的這些人,你看看是不是誰都對你很滿意,你真以為你是多麽受歡迎麽!……”
“藍尹!”譚婉及時喝止了她,讓她不要太激動。
“咱們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盡量情緒穩定一點,咱們誰都不希望變成一場謾罵和衝突,對吧?而且我們接下來還要一起合作,你們也知道現在的觀眾都是列文虎克,想象力有豐富,你們之間的一點點不和,他們都看得出來的。”
“好吧,不好意思,是我情緒太激動了。”顧藍尹做了自我檢討,然後繼續訴說對任宛的不滿,“我就不說我們這些年齡比較大的人這一段時間做過什麽,就拿馮博麗和程卓婷來說,她們兩個我可是沒有看到任何偷懶的行為,就像譚婉剛才說的,你以為觀眾看不到嗎?你要是不了解,可以去豆瓣小組刷刷看看上一季的觀眾是怎麽挑刺的。”
顧藍尹說完覺得自己舒服了,被她點出來的馮博麗和程卓婷就如坐針氈了,本能地覺得不開心,卻說不上為什麽,隻想安靜地苟到最後再說了。
林年拍了拍她倆,自我批評和批評別人都沒問題,拿第三方來當靶子,其實並不好。
果不其然,任宛也有些被激怒了,隻是被坐在旁邊的崔靈靈牽著手壓製住了。
“那我也來說說你的問題吧,”等顧藍尹坐下,任宛深吸了口氣,站起來,“你以為你隱藏得多好麽?我知道你仗著自己唱得好,長得好看,還是這裏的老二,常常看不上我們,尤其是我,但是你要知道,說起唱,馮博麗也不比你差,人家還是專業的……”
“我是學音樂劇的,唱法不同……”馮博麗試圖糾正一下任宛的說法,今天這是怎麽了,一個個的都拿她出來說事兒,隻是聲音太小,被任宛的指責蓋過去了。
“陸姳雖然是玩樂隊的,但是人家的聲音辨識度比你高多了,就連老四嵐姐姐在嗓音條件上也不比你差,你高傲什麽?你幹得活有比我們多多少了?不就是會做飯麽,林年和譚婉還做飯了呢,我還洗碗了呢!”
“自我批評,咱們重點是自我批評。”譚婉試圖出來做和事佬,不要讓場麵太失控。
“我承認我幹活幹得少和慢,今天我經紀人還給我打電話了,讓我積極一點,我感謝當麵指出我缺點的人,但是背後說人話的小人同樣需要反思。就這樣!”說完拿起桌上的手機離開了客廳。
“任宛?!”崔靈靈追上去,試圖勸說對方迴到客廳裏。
接下來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大會就變得形式化了,每個人都看起平和地指出別人的問題,然後從自己身上挑出個毛病說。
等程卓婷最後一個說完,崔靈靈也帶著任宛迴來。
“就剩你了,靈靈。”
有著充分經驗合租和團隊合作經驗的譚婉還是第一次搞這個,等崔靈靈說完,她再次站出來,“希望這個批評和自我批評大會不會傷了大家的和氣。平時私底下我也知道大家有自己的個性,也遇到過矛盾,有的矛盾沒化解,甚至還加深了,所以才有了這個會,現在還是讓我們‘和好’,批評過誰,就去誰那裏握手言和,好嗎?”
“圓子,不好意思啦。”林年走到毛苑麵前,“希望你不要生我的氣哦,其實我也很粗心、馬大哈的,但是婉姐一定要我們批評個人,我就挑了你。”
“沒事兒,咱倆誰跟誰,我不也批評你了,我還批評了好幾個人。”毛苑心比較大,對於被指出自己的問題很是開心。
“好啦,今天就這麽過去吧,希望大家明天早上醒來能忘記今天的不愉快!”
林年和毛苑迴到自己的房間,打開桌上的手賬本寫下今日發生的事情。
“撚兒,”這是毛苑對林年的昵稱,雖然林年非常不理解自己怎麽成了“撚兒”了,仿佛自己跟個炮仗就等著被點燃了。“又在寫日記啊?”
“對呀,記錄一下今天發生的事情和心情,也繼續反思一下我自己。”
“我就是太知道你平時反思自己太多,所以才不覺得你剛才批評我有啥問題,其實你沒覺得你其實很少批評別人嗎?好多人的問題在你看來都完全不是問題,哪怕除了紕漏,你頂多是過去幫忙擦一下屁股。你這樣很容易被欺負欸。”
“也沒有吧,我也不是反思,我是在內省,察覺自己的內心,不管它是好的還是壞的,而且有時候我反省了,也不會改的。”
然而,一場批評與自我批評並沒有改善顧藍尹和任宛之間的緊張氛圍,或許是兩人對頭一天的針鋒相對還有些耿耿於懷吧,但大家決定給她們一點時間去處理,本質上兩人並沒有太大的矛盾。
“這兩天,我們要開始使用大棚的育苗區培育來年種植的番茄和辣椒了,露地種植的菠菜最近長勢也不錯,相信下個月開始就可以采收了。”林年有條不紊地安排工作。
“婉姐,西葫蘆和黃瓜最近有什麽要做的嗎?沒有的話,一起跟我們整理苗床,一起撒種呀?”
“姐,你在做什麽?”馮博麗舉著直播的手機湊到林年麵前。
“大家好,”林年跟直播間的觀眾打著招唿,“我們現在正在準備春節後要種植的西紅柿和辣椒的育苗。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對種子的處理。這兩天天氣不錯,所以就抓緊時間開展。”
林年拿過旁邊的一個篩子,“現在這一步是在篩選種子,雖然現在很多種子都是種子公司篩選過以後包裝的,但是在種下去之前,我們還會再篩一遍,然後要經過太陽的暴曬……”
“彈幕有問曬多久的。”馮博麗湊近手機屏幕看了看大家的留言,問出了大家的疑惑。
“兩三天就可以了,這一步主要是要激活種子的內部,告訴它:‘醒醒啦,要把你種下去了!’”林年手上不停,一邊用風趣的語氣迴應道。
之後馮博麗又端著手機去別的小組轉悠,不過遇到彈幕觀眾問問題的時候,都要轉迴到林年這裏迴答。
“我還是住在這裏吧。”馮博麗每去一個小組轉,最後都是迴到林年這裏讓她迴答問題。
“今天的工作就到這裏了,如果你們想在家培育出自己的番茄和辣椒也可以跟著我們一起做哦,現在節目播出後,每天也都會有一小時的直播,由不同的人掌鏡,到時候有問題,還可以一起來交流。”林年處理完手頭上的活兒,站在馬路旁邊跟觀眾告別。
“觀眾都在問你一會兒去幹什麽?”
“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吧,比如去村裏找種地的叔叔阿姨聊聊天什麽的。”
“我能跟著一起去嗎?”
“可以啊,但是我不確定那些叔叔阿姨願不願意讓我們拍欸?”
“問了不就知道了?”馮博麗堅持要去,“你們幹完活兒要不要跟我們倆去村裏轉轉?”大家紛紛拒絕了,兩人便自己順著大棚往迴走。
“大叔,您在忙嗎這會兒?”林年看到一個大棚裏有人忙活,主動上前。
“不忙。”
“想找您聊聊,不過這裏開著直播呢,可以嗎?”
“可以可以。”大叔誠懇地點頭,“你們的節目我也看了,我不會弄,還讓我兒子專門迴來給我調出來的。你們做得很好!”說著給她們豎了個大拇指。
“謝謝您啦,您平時經過我們包的地了嘛?”
“說實話,趁你們不在的時候看過幾眼,沒事兒吧?”
“沒有關係。”林年連忙迴答。
“我們也是沒見過像你們這麽大小的小妮兒下地幹活,我們這一代裏都是從小幹慣了活兒的,但是到了我們閨女、兒子身上,我們都不想讓他們幹活。他們跟你們也差不多大,大的快大學畢業了,小的還在讀高中,也從來沒幹過活兒。所以看到你們來村裏種地,新鮮得不得了,也不太相信你們能幹好。”
“是嗎?我們確實缺乏很多經驗。”
“不過你們學得也快,很好,有文化就是不錯。”大叔感歎道。
聽大叔這麽說,林年倒覺得不好意思了,“我們也請了專家指導我們的,不然不定浪費多少東西。”
“我們一開始準備搞蔬菜基地的時候,也沒什麽信心,也請了農技站的老師那時候,然後慢慢種得多了,經驗也就多了,也成了個老師傅了。”
“大叔,阿姨呢?我記得經常看到你們夫妻倆一起忙活的?”林年看著大叔手裏幹得活,看了一會兒研究看明白了,主動幫忙處理。
“哎呀,你看看,還得讓你動手,你放著,我來就行。阿姨去趕集了。”
“趕集?”
“對,不過離得比較遠。”
“那有離得近的集嗎?”
“有呀,後天和大後天都有,後天的就在光村,你們騎電動車一會兒就到,後邊那個在郭集。想去呀?”
“是的,我以前跟著我媽去過,對了忘了說了,我家其實也是農村的。但是感覺我這些城裏朋友們沒趕過,我想或許我們可以一起去逛一逛。”
迴去的路上,林年才想起來,好像在西紅柿下來前,當時節目組還提過她們可以趕集銷售呢,結果一直手忙腳亂的,還沒有真的趕過集。
“接下來我來吧,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由此也會帶來很多問題,但有個性沒問題,但是不能影響團隊工作,在過去的兩個月裏,我反思自己有時候過於獨裁了,不考慮隊員的建議和意見,常常一意孤行。
“我要批評的是毛苑,不好意思了,圓子。你有時候會有些太粗心了,交給你做的事情,你常常忘記,或者很容易被別的事情分心,因此有些分不清輕重緩急。”
林年抿了抿嘴,局促地左右看了看,張了張嘴,還是閉嘴坐下。她挑了一個同宿舍的且和自己關係比較好的人下手,措辭中盡量地小心翼翼,隻希望她不要誤解自己是在針對她。
有林年和譚婉帶頭,顧藍尹就直接多了,直接講出了自己對任宛的不滿,帶著憤慨,“你要不問問在座的這些人,你看看是不是誰都對你很滿意,你真以為你是多麽受歡迎麽!……”
“藍尹!”譚婉及時喝止了她,讓她不要太激動。
“咱們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盡量情緒穩定一點,咱們誰都不希望變成一場謾罵和衝突,對吧?而且我們接下來還要一起合作,你們也知道現在的觀眾都是列文虎克,想象力有豐富,你們之間的一點點不和,他們都看得出來的。”
“好吧,不好意思,是我情緒太激動了。”顧藍尹做了自我檢討,然後繼續訴說對任宛的不滿,“我就不說我們這些年齡比較大的人這一段時間做過什麽,就拿馮博麗和程卓婷來說,她們兩個我可是沒有看到任何偷懶的行為,就像譚婉剛才說的,你以為觀眾看不到嗎?你要是不了解,可以去豆瓣小組刷刷看看上一季的觀眾是怎麽挑刺的。”
顧藍尹說完覺得自己舒服了,被她點出來的馮博麗和程卓婷就如坐針氈了,本能地覺得不開心,卻說不上為什麽,隻想安靜地苟到最後再說了。
林年拍了拍她倆,自我批評和批評別人都沒問題,拿第三方來當靶子,其實並不好。
果不其然,任宛也有些被激怒了,隻是被坐在旁邊的崔靈靈牽著手壓製住了。
“那我也來說說你的問題吧,”等顧藍尹坐下,任宛深吸了口氣,站起來,“你以為你隱藏得多好麽?我知道你仗著自己唱得好,長得好看,還是這裏的老二,常常看不上我們,尤其是我,但是你要知道,說起唱,馮博麗也不比你差,人家還是專業的……”
“我是學音樂劇的,唱法不同……”馮博麗試圖糾正一下任宛的說法,今天這是怎麽了,一個個的都拿她出來說事兒,隻是聲音太小,被任宛的指責蓋過去了。
“陸姳雖然是玩樂隊的,但是人家的聲音辨識度比你高多了,就連老四嵐姐姐在嗓音條件上也不比你差,你高傲什麽?你幹得活有比我們多多少了?不就是會做飯麽,林年和譚婉還做飯了呢,我還洗碗了呢!”
“自我批評,咱們重點是自我批評。”譚婉試圖出來做和事佬,不要讓場麵太失控。
“我承認我幹活幹得少和慢,今天我經紀人還給我打電話了,讓我積極一點,我感謝當麵指出我缺點的人,但是背後說人話的小人同樣需要反思。就這樣!”說完拿起桌上的手機離開了客廳。
“任宛?!”崔靈靈追上去,試圖勸說對方迴到客廳裏。
接下來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大會就變得形式化了,每個人都看起平和地指出別人的問題,然後從自己身上挑出個毛病說。
等程卓婷最後一個說完,崔靈靈也帶著任宛迴來。
“就剩你了,靈靈。”
有著充分經驗合租和團隊合作經驗的譚婉還是第一次搞這個,等崔靈靈說完,她再次站出來,“希望這個批評和自我批評大會不會傷了大家的和氣。平時私底下我也知道大家有自己的個性,也遇到過矛盾,有的矛盾沒化解,甚至還加深了,所以才有了這個會,現在還是讓我們‘和好’,批評過誰,就去誰那裏握手言和,好嗎?”
“圓子,不好意思啦。”林年走到毛苑麵前,“希望你不要生我的氣哦,其實我也很粗心、馬大哈的,但是婉姐一定要我們批評個人,我就挑了你。”
“沒事兒,咱倆誰跟誰,我不也批評你了,我還批評了好幾個人。”毛苑心比較大,對於被指出自己的問題很是開心。
“好啦,今天就這麽過去吧,希望大家明天早上醒來能忘記今天的不愉快!”
林年和毛苑迴到自己的房間,打開桌上的手賬本寫下今日發生的事情。
“撚兒,”這是毛苑對林年的昵稱,雖然林年非常不理解自己怎麽成了“撚兒”了,仿佛自己跟個炮仗就等著被點燃了。“又在寫日記啊?”
“對呀,記錄一下今天發生的事情和心情,也繼續反思一下我自己。”
“我就是太知道你平時反思自己太多,所以才不覺得你剛才批評我有啥問題,其實你沒覺得你其實很少批評別人嗎?好多人的問題在你看來都完全不是問題,哪怕除了紕漏,你頂多是過去幫忙擦一下屁股。你這樣很容易被欺負欸。”
“也沒有吧,我也不是反思,我是在內省,察覺自己的內心,不管它是好的還是壞的,而且有時候我反省了,也不會改的。”
然而,一場批評與自我批評並沒有改善顧藍尹和任宛之間的緊張氛圍,或許是兩人對頭一天的針鋒相對還有些耿耿於懷吧,但大家決定給她們一點時間去處理,本質上兩人並沒有太大的矛盾。
“這兩天,我們要開始使用大棚的育苗區培育來年種植的番茄和辣椒了,露地種植的菠菜最近長勢也不錯,相信下個月開始就可以采收了。”林年有條不紊地安排工作。
“婉姐,西葫蘆和黃瓜最近有什麽要做的嗎?沒有的話,一起跟我們整理苗床,一起撒種呀?”
“姐,你在做什麽?”馮博麗舉著直播的手機湊到林年麵前。
“大家好,”林年跟直播間的觀眾打著招唿,“我們現在正在準備春節後要種植的西紅柿和辣椒的育苗。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對種子的處理。這兩天天氣不錯,所以就抓緊時間開展。”
林年拿過旁邊的一個篩子,“現在這一步是在篩選種子,雖然現在很多種子都是種子公司篩選過以後包裝的,但是在種下去之前,我們還會再篩一遍,然後要經過太陽的暴曬……”
“彈幕有問曬多久的。”馮博麗湊近手機屏幕看了看大家的留言,問出了大家的疑惑。
“兩三天就可以了,這一步主要是要激活種子的內部,告訴它:‘醒醒啦,要把你種下去了!’”林年手上不停,一邊用風趣的語氣迴應道。
之後馮博麗又端著手機去別的小組轉悠,不過遇到彈幕觀眾問問題的時候,都要轉迴到林年這裏迴答。
“我還是住在這裏吧。”馮博麗每去一個小組轉,最後都是迴到林年這裏讓她迴答問題。
“今天的工作就到這裏了,如果你們想在家培育出自己的番茄和辣椒也可以跟著我們一起做哦,現在節目播出後,每天也都會有一小時的直播,由不同的人掌鏡,到時候有問題,還可以一起來交流。”林年處理完手頭上的活兒,站在馬路旁邊跟觀眾告別。
“觀眾都在問你一會兒去幹什麽?”
“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吧,比如去村裏找種地的叔叔阿姨聊聊天什麽的。”
“我能跟著一起去嗎?”
“可以啊,但是我不確定那些叔叔阿姨願不願意讓我們拍欸?”
“問了不就知道了?”馮博麗堅持要去,“你們幹完活兒要不要跟我們倆去村裏轉轉?”大家紛紛拒絕了,兩人便自己順著大棚往迴走。
“大叔,您在忙嗎這會兒?”林年看到一個大棚裏有人忙活,主動上前。
“不忙。”
“想找您聊聊,不過這裏開著直播呢,可以嗎?”
“可以可以。”大叔誠懇地點頭,“你們的節目我也看了,我不會弄,還讓我兒子專門迴來給我調出來的。你們做得很好!”說著給她們豎了個大拇指。
“謝謝您啦,您平時經過我們包的地了嘛?”
“說實話,趁你們不在的時候看過幾眼,沒事兒吧?”
“沒有關係。”林年連忙迴答。
“我們也是沒見過像你們這麽大小的小妮兒下地幹活,我們這一代裏都是從小幹慣了活兒的,但是到了我們閨女、兒子身上,我們都不想讓他們幹活。他們跟你們也差不多大,大的快大學畢業了,小的還在讀高中,也從來沒幹過活兒。所以看到你們來村裏種地,新鮮得不得了,也不太相信你們能幹好。”
“是嗎?我們確實缺乏很多經驗。”
“不過你們學得也快,很好,有文化就是不錯。”大叔感歎道。
聽大叔這麽說,林年倒覺得不好意思了,“我們也請了專家指導我們的,不然不定浪費多少東西。”
“我們一開始準備搞蔬菜基地的時候,也沒什麽信心,也請了農技站的老師那時候,然後慢慢種得多了,經驗也就多了,也成了個老師傅了。”
“大叔,阿姨呢?我記得經常看到你們夫妻倆一起忙活的?”林年看著大叔手裏幹得活,看了一會兒研究看明白了,主動幫忙處理。
“哎呀,你看看,還得讓你動手,你放著,我來就行。阿姨去趕集了。”
“趕集?”
“對,不過離得比較遠。”
“那有離得近的集嗎?”
“有呀,後天和大後天都有,後天的就在光村,你們騎電動車一會兒就到,後邊那個在郭集。想去呀?”
“是的,我以前跟著我媽去過,對了忘了說了,我家其實也是農村的。但是感覺我這些城裏朋友們沒趕過,我想或許我們可以一起去逛一逛。”
迴去的路上,林年才想起來,好像在西紅柿下來前,當時節目組還提過她們可以趕集銷售呢,結果一直手忙腳亂的,還沒有真的趕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