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年愛看綜藝,隻是由於休閑時間有限,她也看不過來所有綜藝,甚至由於某種堅持,出現某些藝人的綜藝她再感興趣也不願意點開。
帶著這種龜毛的性格,林年開始了她人生第一部綜藝《四時農》的錄製。
像現在大部分綜藝節目一樣,《四時農》也有一個先導片的錄製,就在大家都在忙著準備中秋節、國慶節的時候,節目組小分隊已經來到了林年家,打算拍攝她的行前準備。
暑假送爺爺奶奶迴家後,直到開學,林年才迴學校報到,她以為自己直接從帝都出發,沒想到節目組想從她家開始拍。
盡管林母尤其不想被拍攝上鏡,節目組還是說服了林念的家人,保證除了林年,基本上不會有其他人上鏡。
節目組和林家夫婦溝通好,便開始架機器的時候,村裏有所耳聞的村民都過來看熱鬧。
尤其是,林年參演的電視劇暑假的時候剛在央視播出,雖然農人忙著討生活,但是多多少少還是看了一些,尤其聽說自己村裏林有青家二妮兒出演了一個角色後,幾乎人人每天晚上都會蹲在電視機前看一眼自己看著長大的小孩在電視上是啥樣。
“有青家的,這是拍啥呀?”一個中年婦女開口問馮倩俐。
林母叫她三嬸兒,林年要稱她三奶奶,雖然看著比自己母親還年輕,但誰叫她輩分高.
“三嬸兒,恁也來看看啊?拍的叫什麽綜藝節目,俺也不是很懂。”
“要一直擱這裏拍麽?”
“不是,聽說拍幾天就走了。”
節目組的人看著將林家大門圍得水泄不通的村民,覺得這不行啊,這樣一直擠著,也拍不下去啊,“各位叔叔阿姨,你們好,我們是獼猴桃《四時農》綜藝節目的,我們會在村裏和林年家拍攝兩天節目,白天的時候,我們也會有攝影師在村子裏取景,可能會拍攝到大家,不知道可不可以啊?”
“那我們是不是就上電視啦?”
“可能會拍到,但是不一定會出鏡太長時間。”
“沒事兒,恁拍恁拍!”人群中有人高聲喊道。
“那行,今天我們還先不拍,到時候,這個攝像師會在村裏轉悠,希望大家不要太介意。”說著,拉住旁邊一個攝像師,向村民介紹道。
“放心吧,上俺家吃飯去都行。”一個女人說道。
“你做飯那麽難吃,別上她家,來俺家,我做飯好吃。”一時間大家嘻嘻哈哈互相開著玩笑。
節目組的年輕人很多都沒見過這樣熱鬧嘈雜的場景,一時又不知道如何讓這些人停下。
“沒事兒,她們現在早就不關注我們了,跟他們說了會在村裏拍攝,就行了,剩下的他們的說夠了自然就散了。”其中一個工作人員安撫道。
林年看到節目組的人一臉局促的樣子,趕忙招唿他們來自己房間避著。“村裏很少發生這些事兒,他們都還挺淳樸和單純的,熱鬧完了他們自己就走了。”
第一天是試拍,機器架起來,但不需要時刻守著,節目組的人告訴他們晚上的時候可以關掉機器後,就走了。
村裏沒有住宿的地方,雖然家家都有空著的房子,但是他們還是決定去鎮上住。
節目組通知得突然,來得也突然,林母都沒來得及把家裏收拾得太幹淨,做飯的時候不免又舊話重提,念叨起林年來。
“機器可沒關哦。”林年調皮地指了指廚房得機器。
“不是說我不上鏡麽,為什麽廚房還架個機器啊?”
“到時候把你剪掉就好啦。”林年在旁邊仔細擇著豆角,生怕錯過蟲蛀的地方,一不小心就額外補充蛋白質了。
“那好吧。”雖然知道鏡頭會被剪掉,但是林母一想到有鏡頭在拍著自己,就不自覺地板直身子,端起架子。
林年看到不自在的母親,放下手裏的豆角,上前拍了拍她,“不要緊張啦。”
“你說得輕巧,早知道你當明星,還要連著我們都要上鏡,當初就不該叫你去考什麽戲劇表演。”林母吐槽道。
“哈,這豆角炒得怎麽這麽鹹。”林父吃著桌上的菜肴,喝著小酒。
“都賴這台機器擱這裏架著,一想到這個,我就緊張,結果就炒鹹了。”
到了第二天,節目組一大早就來到林年家,結果他們到的時候,林年家的大門在外麵插著,但沒上鎖。
“喂,林年,你在家嗎?啊,你在家,那你家的大門怎麽在外麵關著?”說著把門閂拉開,帶著拍攝人員就進來了。
“你們吃飯了麽?來得怪早的。”林年剛洗漱完,正吃著林母給她留的早飯。
“你們家人這麽早就出去忙了?”
“對呀,他們純是看天起床,夏天什麽時候天亮什麽時候就起床了。冬天的時候就會晚很多。”
節目組的人打開監視器,顯示檢查了一下各個機器的開機狀況,“你去把三號和四號機器開一下。”
“所以,你今天去做什麽?”
“小蝌蚪找媽媽?我帶你們去我家豬圈看看?他們可能在那邊忙碌。”
“行,除此之外,今天可能要拍你做飯的場景,可以來麽?”節目組在開拍之前已經和參加節目的十個人分別了解過各自的特長,從而做出取舍。
女生版《四時農》裏,負責一日三餐的就是顧藍尹、林年和毛苑。
涉及多人的綜藝節目,大家都是各司其職,不可能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充分展現。畢竟每個人的機會和鏡頭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鏡頭裏產生更豐富的內容,如何平衡每個人的出現時長,突出某個人的某個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再比如,林年也會畫畫,但因為展現廚藝這一塊已經給了她,那麽畫畫這個技能就落在別人身上了。
先導片不會拍攝太久,兩天的時間拍到林年做飯的場景,拍了她收拾行李的場景,拍了一點點她的家庭背景以及村中的空鏡頭,節目就離開了。
節目組離開以後,林年也買好了火車票,前往拍攝基地。
“媽,我走啦,下次迴來估計就是春節前了。”林年拖著兩個大箱子,由林父送到火車站,已經將近半夜12點,火車站人還很多。
清晨不到六點,天還沒完全亮,列車員叫醒了熟睡中的林年,讓她做好準備,別落下東西,馬上到站了。
林年惺忪著雙眼,手裏拿著剛換迴來的車票,看著窗外發了好一會兒呆,才醒過來。
把自己的兩個超大號的箱子從裏麵拉出來,還有些迷糊的林年坐在窗戶邊,繼續往窗外看去。
說來慚愧,兩輩子加起來,這都是林年第一次踏足魯中地區,沿途的風景好像看著沒什麽區別,隻不過這個時候自己家鄉早就大麵積地種上了玉米,有些人的地裏可能種的蒜。而這裏沿途看到的是很多大棚,倒是看不到裏麵種了什麽蔬菜。
剛走出出站口,林年就看到了扛著攝像機在門口等著的接站人員和攝像師,是當初去自己家拍攝的其中之一。
“hello!”林年拉著兩個大箱子,還背著一個包出現在鏡頭裏。接站人員戴著口罩一起出現,然後幾人一起走向節目組的大巴。
節目組的大巴已經在廣場上等著了,林年把箱子交給中巴上的工作人員之一,上了中巴車。
林年算是第一個到的,上車看到第一排坐著的工作人員,連忙打了招唿。
“先上車坐著,等到齊了,我們先拉你們到下麵的縣級市,我們在城裏包了一家招待所,離正式開拍還有幾天,這幾天還需要帶你們熟悉一下周圍。”女生率先交代了接下來的安排。
“好的,請問我要怎麽稱唿您?”
“小田就行了。”
“田姐好,應該是田姐?我是04年的,今年剛畢業。”
“喊什麽都行,喊姐也行,我確實比你大幾歲。你先睡會兒吧,火車上沒睡好吧?”
“睡得挺好,就是起得早,我家離這邊還是挺近的,所以就坐了夜班火車來的。”林年解釋了一句,便來到後排的位置,找了個角落休息。
再睜開眼時,也才不到8點,車上還是隻有小田和自己兩個人。
“姐,我們這個車要一直在這裏等著嗎?大家都是什麽時候到?”
“我們在這裏等到上午10點,加上你有3個人到這個火車站,有3個人坐高鐵過來,那邊也有人接。其他人坐飛機到省城,然後再從省城坐高鐵過來,不過都是下午甚至晚上了,不過這都不用我們來關了。”
“了解,我看時間還早,你吃早飯了麽,我下去買點吃的去。”林年聽到小田很認真地跟她解釋,沒有再多做打聽。
“我去吧,你在這裏坐著。”
“你還得接人呢,我也不認識所有人,還是我去吧。你要吃啥?司機大哥,你要吃什麽不?”
“你看著買吧,我也不知道他們賣啥。你知道哪裏有賣早點的不?”小田問道。
“嗯,出站的時候看到了一些小攤,我過去瞅瞅。”
睡了一覺又醒來,林年倒覺得比早上剛出站那會兒還冷點。想著早點攤離得不遠,林年懶得迴去穿外套,一溜小跑過去買吃的。
“田姐,我也不知道你喜歡吃啥,不過我記得你說過是本地人,那肯定不會不喜歡吃咱們的煎餅果子,快吃吧,一會兒餅皮就變軟不好吃了。”林年給司機、接站人員等人都帶了一個煎餅果子。
正在車上啃著煎餅果子,就見剛才的接站人員和攝像引著一個人走過來,同樣跟她一樣拖著兩個大箱子。
“譚婉?”
“hello,對,我是譚婉。”聲音清脆,帶著些娃娃音的感覺,林年一下子就被這個聲音吸引住了。“哇,煎餅果子,我也想吃,還有嗎?”
接站人員的煎餅果子在小田那裏,聞言,她連忙將那個煎餅果子拿出來,“有,吃辣嗎?這倆都有辣椒。”
“我不怕辣,謝謝。”說完,接過煎餅果子坐到林年旁邊。“你好,我叫譚婉。”
“你好,我叫林年。”
帶著這種龜毛的性格,林年開始了她人生第一部綜藝《四時農》的錄製。
像現在大部分綜藝節目一樣,《四時農》也有一個先導片的錄製,就在大家都在忙著準備中秋節、國慶節的時候,節目組小分隊已經來到了林年家,打算拍攝她的行前準備。
暑假送爺爺奶奶迴家後,直到開學,林年才迴學校報到,她以為自己直接從帝都出發,沒想到節目組想從她家開始拍。
盡管林母尤其不想被拍攝上鏡,節目組還是說服了林念的家人,保證除了林年,基本上不會有其他人上鏡。
節目組和林家夫婦溝通好,便開始架機器的時候,村裏有所耳聞的村民都過來看熱鬧。
尤其是,林年參演的電視劇暑假的時候剛在央視播出,雖然農人忙著討生活,但是多多少少還是看了一些,尤其聽說自己村裏林有青家二妮兒出演了一個角色後,幾乎人人每天晚上都會蹲在電視機前看一眼自己看著長大的小孩在電視上是啥樣。
“有青家的,這是拍啥呀?”一個中年婦女開口問馮倩俐。
林母叫她三嬸兒,林年要稱她三奶奶,雖然看著比自己母親還年輕,但誰叫她輩分高.
“三嬸兒,恁也來看看啊?拍的叫什麽綜藝節目,俺也不是很懂。”
“要一直擱這裏拍麽?”
“不是,聽說拍幾天就走了。”
節目組的人看著將林家大門圍得水泄不通的村民,覺得這不行啊,這樣一直擠著,也拍不下去啊,“各位叔叔阿姨,你們好,我們是獼猴桃《四時農》綜藝節目的,我們會在村裏和林年家拍攝兩天節目,白天的時候,我們也會有攝影師在村子裏取景,可能會拍攝到大家,不知道可不可以啊?”
“那我們是不是就上電視啦?”
“可能會拍到,但是不一定會出鏡太長時間。”
“沒事兒,恁拍恁拍!”人群中有人高聲喊道。
“那行,今天我們還先不拍,到時候,這個攝像師會在村裏轉悠,希望大家不要太介意。”說著,拉住旁邊一個攝像師,向村民介紹道。
“放心吧,上俺家吃飯去都行。”一個女人說道。
“你做飯那麽難吃,別上她家,來俺家,我做飯好吃。”一時間大家嘻嘻哈哈互相開著玩笑。
節目組的年輕人很多都沒見過這樣熱鬧嘈雜的場景,一時又不知道如何讓這些人停下。
“沒事兒,她們現在早就不關注我們了,跟他們說了會在村裏拍攝,就行了,剩下的他們的說夠了自然就散了。”其中一個工作人員安撫道。
林年看到節目組的人一臉局促的樣子,趕忙招唿他們來自己房間避著。“村裏很少發生這些事兒,他們都還挺淳樸和單純的,熱鬧完了他們自己就走了。”
第一天是試拍,機器架起來,但不需要時刻守著,節目組的人告訴他們晚上的時候可以關掉機器後,就走了。
村裏沒有住宿的地方,雖然家家都有空著的房子,但是他們還是決定去鎮上住。
節目組通知得突然,來得也突然,林母都沒來得及把家裏收拾得太幹淨,做飯的時候不免又舊話重提,念叨起林年來。
“機器可沒關哦。”林年調皮地指了指廚房得機器。
“不是說我不上鏡麽,為什麽廚房還架個機器啊?”
“到時候把你剪掉就好啦。”林年在旁邊仔細擇著豆角,生怕錯過蟲蛀的地方,一不小心就額外補充蛋白質了。
“那好吧。”雖然知道鏡頭會被剪掉,但是林母一想到有鏡頭在拍著自己,就不自覺地板直身子,端起架子。
林年看到不自在的母親,放下手裏的豆角,上前拍了拍她,“不要緊張啦。”
“你說得輕巧,早知道你當明星,還要連著我們都要上鏡,當初就不該叫你去考什麽戲劇表演。”林母吐槽道。
“哈,這豆角炒得怎麽這麽鹹。”林父吃著桌上的菜肴,喝著小酒。
“都賴這台機器擱這裏架著,一想到這個,我就緊張,結果就炒鹹了。”
到了第二天,節目組一大早就來到林年家,結果他們到的時候,林年家的大門在外麵插著,但沒上鎖。
“喂,林年,你在家嗎?啊,你在家,那你家的大門怎麽在外麵關著?”說著把門閂拉開,帶著拍攝人員就進來了。
“你們吃飯了麽?來得怪早的。”林年剛洗漱完,正吃著林母給她留的早飯。
“你們家人這麽早就出去忙了?”
“對呀,他們純是看天起床,夏天什麽時候天亮什麽時候就起床了。冬天的時候就會晚很多。”
節目組的人打開監視器,顯示檢查了一下各個機器的開機狀況,“你去把三號和四號機器開一下。”
“所以,你今天去做什麽?”
“小蝌蚪找媽媽?我帶你們去我家豬圈看看?他們可能在那邊忙碌。”
“行,除此之外,今天可能要拍你做飯的場景,可以來麽?”節目組在開拍之前已經和參加節目的十個人分別了解過各自的特長,從而做出取舍。
女生版《四時農》裏,負責一日三餐的就是顧藍尹、林年和毛苑。
涉及多人的綜藝節目,大家都是各司其職,不可能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充分展現。畢竟每個人的機會和鏡頭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鏡頭裏產生更豐富的內容,如何平衡每個人的出現時長,突出某個人的某個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再比如,林年也會畫畫,但因為展現廚藝這一塊已經給了她,那麽畫畫這個技能就落在別人身上了。
先導片不會拍攝太久,兩天的時間拍到林年做飯的場景,拍了她收拾行李的場景,拍了一點點她的家庭背景以及村中的空鏡頭,節目就離開了。
節目組離開以後,林年也買好了火車票,前往拍攝基地。
“媽,我走啦,下次迴來估計就是春節前了。”林年拖著兩個大箱子,由林父送到火車站,已經將近半夜12點,火車站人還很多。
清晨不到六點,天還沒完全亮,列車員叫醒了熟睡中的林年,讓她做好準備,別落下東西,馬上到站了。
林年惺忪著雙眼,手裏拿著剛換迴來的車票,看著窗外發了好一會兒呆,才醒過來。
把自己的兩個超大號的箱子從裏麵拉出來,還有些迷糊的林年坐在窗戶邊,繼續往窗外看去。
說來慚愧,兩輩子加起來,這都是林年第一次踏足魯中地區,沿途的風景好像看著沒什麽區別,隻不過這個時候自己家鄉早就大麵積地種上了玉米,有些人的地裏可能種的蒜。而這裏沿途看到的是很多大棚,倒是看不到裏麵種了什麽蔬菜。
剛走出出站口,林年就看到了扛著攝像機在門口等著的接站人員和攝像師,是當初去自己家拍攝的其中之一。
“hello!”林年拉著兩個大箱子,還背著一個包出現在鏡頭裏。接站人員戴著口罩一起出現,然後幾人一起走向節目組的大巴。
節目組的大巴已經在廣場上等著了,林年把箱子交給中巴上的工作人員之一,上了中巴車。
林年算是第一個到的,上車看到第一排坐著的工作人員,連忙打了招唿。
“先上車坐著,等到齊了,我們先拉你們到下麵的縣級市,我們在城裏包了一家招待所,離正式開拍還有幾天,這幾天還需要帶你們熟悉一下周圍。”女生率先交代了接下來的安排。
“好的,請問我要怎麽稱唿您?”
“小田就行了。”
“田姐好,應該是田姐?我是04年的,今年剛畢業。”
“喊什麽都行,喊姐也行,我確實比你大幾歲。你先睡會兒吧,火車上沒睡好吧?”
“睡得挺好,就是起得早,我家離這邊還是挺近的,所以就坐了夜班火車來的。”林年解釋了一句,便來到後排的位置,找了個角落休息。
再睜開眼時,也才不到8點,車上還是隻有小田和自己兩個人。
“姐,我們這個車要一直在這裏等著嗎?大家都是什麽時候到?”
“我們在這裏等到上午10點,加上你有3個人到這個火車站,有3個人坐高鐵過來,那邊也有人接。其他人坐飛機到省城,然後再從省城坐高鐵過來,不過都是下午甚至晚上了,不過這都不用我們來關了。”
“了解,我看時間還早,你吃早飯了麽,我下去買點吃的去。”林年聽到小田很認真地跟她解釋,沒有再多做打聽。
“我去吧,你在這裏坐著。”
“你還得接人呢,我也不認識所有人,還是我去吧。你要吃啥?司機大哥,你要吃什麽不?”
“你看著買吧,我也不知道他們賣啥。你知道哪裏有賣早點的不?”小田問道。
“嗯,出站的時候看到了一些小攤,我過去瞅瞅。”
睡了一覺又醒來,林年倒覺得比早上剛出站那會兒還冷點。想著早點攤離得不遠,林年懶得迴去穿外套,一溜小跑過去買吃的。
“田姐,我也不知道你喜歡吃啥,不過我記得你說過是本地人,那肯定不會不喜歡吃咱們的煎餅果子,快吃吧,一會兒餅皮就變軟不好吃了。”林年給司機、接站人員等人都帶了一個煎餅果子。
正在車上啃著煎餅果子,就見剛才的接站人員和攝像引著一個人走過來,同樣跟她一樣拖著兩個大箱子。
“譚婉?”
“hello,對,我是譚婉。”聲音清脆,帶著些娃娃音的感覺,林年一下子就被這個聲音吸引住了。“哇,煎餅果子,我也想吃,還有嗎?”
接站人員的煎餅果子在小田那裏,聞言,她連忙將那個煎餅果子拿出來,“有,吃辣嗎?這倆都有辣椒。”
“我不怕辣,謝謝。”說完,接過煎餅果子坐到林年旁邊。“你好,我叫譚婉。”
“你好,我叫林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