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報名女生版農業綜藝的21個藝人,今天我們開會的目的就是確定好10個參與人員,然後拉一下時間表,什麽時候試拍,什麽時候播出第一期,宣傳期怎麽做,是不是效仿第一季,要不要以及怎麽創新,我們不可能完全複刻男生版,總得有些變化。”
在林年忙著寫畢業論文的時候,綜藝節目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起來。
“大家各抒己見吧!”說完就坐下了。
“我覺得我們要先確定哪些部分是不能變的,也就是我們的節目內核是什麽。”
“農業唄,說不好聽一點,上一季我們算是吃到了農業紅利,現在國家對農業依然是重視的,我們之所以開女生版,不也是響應大家的需求麽。”
會議室內正討論得熱烈,總製片人開門迎來三個人,正是還沒結束拍攝的男生版節目的導演和執行導演,“我叫來了男生版的三個負責人跟我們一起講講他們當初做這個項目一些成功的經驗和不足的地方。”
“我覺得我們這一季的活動上馬都太匆匆了,常常是藝人提什麽,我們評估一下覺得可行,而且容易出圈就同意了,但其實後期的時候才發現無論是他們還是我們團隊的人都高估了農業的困難和複雜性。看天吃飯不是白說的,不知道你們這一季打算怎麽做女綜呢?”
“從網友提出的一些意見中,我們初步想出了幾個方案,比如找個茶葉生產大省,讓十個女藝人去承包茶山,或者果園,你們覺得呢?”
“你們應該也提前了解過這些項目了,而且去年你們中有人跟著我們一起做的這個項目企劃,茶葉、果園的初始投資太貴了。茶樹和果樹都有生長周期的,有的可能三年才開始結果有收益,如果你承包處於前期的果園,綜藝拍完,果子還沒結出來。如果你承包一個成熟的果園,那麽人家肯定會把結果的售出收益算在租金裏麵,這樣成本一下子上去了。”
“但是也不能跟男生一樣去承包幾百畝的田吧,這樣就沒有差異化了。”
“種菜呢?”
“種菜的周期比較短,半年期的話,說不定正好。魯省那邊有現成的種菜基地,體力活應該也比種田少一些?”
正說著,說話的人看到自己手下有個人舉起手來,“你說。”
“我們組有個今年新來的工作人員老家就是那邊的,說不定有農村的親戚,可以叫她打聽打聽?”
“行,你現在給她說一下,讓她往家裏打聽一下去,下午4點左右上來做個匯報。”
“時間上來得及不?”
“來得及,現在5月份,下午小田上來匯報完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以後,你們就組織人去實地考察,跟當地人打聽種菜的時節,當地的大型活動。我記得央視農業頻道有節目常年跟蹤這些農業節,你們還得有一個人去看看這些欄目,做做功課。”
“好的,如果這麽敲定的話,我們先初步篩選10個人出來,迴頭打聽到蔬菜種植的節令出來,我們再安排他們試拍和進組?”
過了大概一周的時間,總製片人再一次召集了團隊人員一起開會,這次會議的主題就是確定人選了。
經過一番衡量和考慮,關於林年到底入不入選,大家各執一詞。
“我覺得她的背景可以對標男生版的那個誰,對吧,而且自己本身也是演員。”
“但是撞檔期這個怎麽辦?你們確定好正式開錄是什麽時候了麽?”
“正式開錄的話,如果是魯省要早一些,大概10月份就要開始進組了,那個時候正好是冬春大棚季,從播種開始的話,越早開拍越好。”
在綜藝製作團隊糾結是否錄用林年的同時,央視一套黃金檔春秋·戰國係列劇正式播出,打頭陣的便是《齊魯篇》。
齊薑身上的故事性一下點燃了輿論,違背倫常是國人無法容忍的,逛逛豆瓣小組裏,罵她的帖子已經建了幾百層的高樓,為她說話的也有,但是卻很少人迴應。
大尺度的拍攝更是引起觀眾的熱議。
“論尺度,還得看央視!”不少帖子下都能看到這樣的評論。
“如果這樣的劇能過審且在央視播出,為什麽其他的劇就埋了?”這是為自己偶像參演的電視劇無法正常播出而感到不忿的粉絲。
自從林年的電視劇播出,林斯作為在一個宣傳公司的負責人員,從最開始就一直在監控著輿情,順便追看電視劇。
不得不承認,劇中的林年看起來跟自己認識的妹妹宛若兩個人。
“斯斯,雖然我不愛看曆史劇,但是為了咱妹妹,我還是看了前兩集,咱妹妹真好看呀。看起來跟那天見到的完全不一樣。那天就是一個乖妹妹,電視上的妹妹太範兒了。”
電視劇播出的第二天,林斯來到辦公室就聽到同事分享自己的觀劇體驗。
“你看微博、小組的一些討論了嗎?”
“看到一些,褒貶不一,單聲量還不是很大,不過這種褒貶不一的評價會吸引很多路人去觀劇審判的,後期我覺得收視率上來,咱妹妹的事業能小小起飛一次。”
“我也看到一些,目前來看,還沒出現太多輿情。不過也是我關心則亂吧,畢竟演員或者說藝人,哪有不被議論的,當年那個誰演《色戒》不是被罵得更狠?”
“不用擔心了,畢竟是麵向大眾的電視劇,尺度大點也不會到那個程度的。你家爸媽怎麽看?”
“我媽倒是悄悄問我這種劇情都是咋拍的,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尷尬。畢竟你也知道,農村是一個小社會,人情關係聯係緊密,我就怕有人認出林年,湊到我爸媽麵前說閑話。”
“提前跟你爸媽解釋清楚,就說做演員的,這些拍攝都是有做保護的,讓他們不要被村裏的八卦影響到。”
“最近我爺爺奶奶不是來帝都參加林年的畢業典禮麽,我們都不敢告訴他們林年的電視劇播出了,不然以我爺爺忠實粉絲的勁兒,肯定吵著要看了。那不得尷尬死,他們又不了解劇組的運作。”
“不夠他們迴家自己看到了,瞎猜一番不更尷尬?”
“太難了吧……”被同事講得有些emo的林斯,很想搓搓臉,想到自己還化著妝,隻好端起咖啡狠狠喝了一大口。
“斯斯,晚上什麽時候下班?”林奶奶7點多打來電話,“年年說她的電視劇播出了,讓我們一起看呢!”
“奶奶,你們先吃飯,我今天加班,得8點多下班。讓林年陪著你們一起看電視。”
其實林斯完全不用擔心,電視劇的導演功底很深,本來林爺爺和林奶奶還抱著要在劇中找自己孫女的想法,但是很快就被劇情吸引進去了,完全沒有注意這個文薑就是自己孫女兒演的。
其實,在決定帶著兩個老人一起看劇之前,林年做了充分的心理建設。首先,作為演員來說,尤其是一個小演員,她還沒到可以改劇本的地位,而且,她也希望曆史劇是有理有據地改編而不是胡編亂造。
基於這樣的認知,林年自然對出演的尺度接受良好,這也是一名合格的演員應該做的。
而作為家人,更應該及早接觸到自己飾演的所有的角色,尤其是尺度大一些的角色,盡早建立“耐受”,提高心理接受能力,這樣自己以後接戲才有更大的空間。
至於看過之後,家裏人的決定就另當別論了,比如林父林母,在看到林年飾演的大尺度畫麵後,決定以後林年的電視劇、電影再上映的時候,自己還是先悄悄打聽一下有沒有這樣的情節吧,大不了不看就是了。
倒是兩個老人接受良好,也是,說起來,農村裏發生過的桃色緋聞常常比電視劇裏演得還要誇張。
昨天的兩集,兩個老人完全錯過,今天播出的第三集的最後,林爺爺才意識到,“年年,這個文薑是不是就是你演得呀?”
“是我們年年演的?我都沒認出來呢!”林奶奶聽到老頭兒這麽說,驚詫地感歎。“好看好看,我們年年演得真好。是不是跟之前你帶著我看到那個什麽小師妹差別很大,我都沒認出來!”
兩個老人地反應完全出乎林年的意料,聽到家人嘴裏地盛讚,她倒是不好意思起來。
廣告結束,電視上正在播放著片頭曲,林奶奶說:“好好看咱孫女的表演,迴去我可要和村裏的人好好誇誇她。”
林年端著水果從廚房走出來,就看到自己手機在桌子上震動,是一個陌生的號碼。
放下果盤,林年未來得及擦幹手,就接起電話,“喂?”
“你好,我是《四時農》節目組的,你之前不是來麵試了麽,雖然你的電視劇拍攝檔期和我們的節目拍攝的檔期撞了,但是我們試拍環節還想叫你參與一下,不知你是否還有意願?”
“請問,試拍時間是什麽時候?”
“8月20日,試拍攝時長是10天,然後我們會根據你們的表現再選10人出來。”
“好的,那一段時間,我正好沒有事情。需要我準備什麽,以及我試拍的地點在哪裏,現在知道嗎?”
“地點我們還在考察,大概8月初就能通知你們了。”
“好的,謝謝通知。”
掛掉電話,又看到30多條微信通知,內容直接看不到,顧不上看電視,林年連忙解鎖打開微信,就看到王何宇在群裏發春秋·戰國係列劇的拍攝更改的通知。
“這不是瞌睡時來了枕頭?”
在林年忙著寫畢業論文的時候,綜藝節目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起來。
“大家各抒己見吧!”說完就坐下了。
“我覺得我們要先確定哪些部分是不能變的,也就是我們的節目內核是什麽。”
“農業唄,說不好聽一點,上一季我們算是吃到了農業紅利,現在國家對農業依然是重視的,我們之所以開女生版,不也是響應大家的需求麽。”
會議室內正討論得熱烈,總製片人開門迎來三個人,正是還沒結束拍攝的男生版節目的導演和執行導演,“我叫來了男生版的三個負責人跟我們一起講講他們當初做這個項目一些成功的經驗和不足的地方。”
“我覺得我們這一季的活動上馬都太匆匆了,常常是藝人提什麽,我們評估一下覺得可行,而且容易出圈就同意了,但其實後期的時候才發現無論是他們還是我們團隊的人都高估了農業的困難和複雜性。看天吃飯不是白說的,不知道你們這一季打算怎麽做女綜呢?”
“從網友提出的一些意見中,我們初步想出了幾個方案,比如找個茶葉生產大省,讓十個女藝人去承包茶山,或者果園,你們覺得呢?”
“你們應該也提前了解過這些項目了,而且去年你們中有人跟著我們一起做的這個項目企劃,茶葉、果園的初始投資太貴了。茶樹和果樹都有生長周期的,有的可能三年才開始結果有收益,如果你承包處於前期的果園,綜藝拍完,果子還沒結出來。如果你承包一個成熟的果園,那麽人家肯定會把結果的售出收益算在租金裏麵,這樣成本一下子上去了。”
“但是也不能跟男生一樣去承包幾百畝的田吧,這樣就沒有差異化了。”
“種菜呢?”
“種菜的周期比較短,半年期的話,說不定正好。魯省那邊有現成的種菜基地,體力活應該也比種田少一些?”
正說著,說話的人看到自己手下有個人舉起手來,“你說。”
“我們組有個今年新來的工作人員老家就是那邊的,說不定有農村的親戚,可以叫她打聽打聽?”
“行,你現在給她說一下,讓她往家裏打聽一下去,下午4點左右上來做個匯報。”
“時間上來得及不?”
“來得及,現在5月份,下午小田上來匯報完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以後,你們就組織人去實地考察,跟當地人打聽種菜的時節,當地的大型活動。我記得央視農業頻道有節目常年跟蹤這些農業節,你們還得有一個人去看看這些欄目,做做功課。”
“好的,如果這麽敲定的話,我們先初步篩選10個人出來,迴頭打聽到蔬菜種植的節令出來,我們再安排他們試拍和進組?”
過了大概一周的時間,總製片人再一次召集了團隊人員一起開會,這次會議的主題就是確定人選了。
經過一番衡量和考慮,關於林年到底入不入選,大家各執一詞。
“我覺得她的背景可以對標男生版的那個誰,對吧,而且自己本身也是演員。”
“但是撞檔期這個怎麽辦?你們確定好正式開錄是什麽時候了麽?”
“正式開錄的話,如果是魯省要早一些,大概10月份就要開始進組了,那個時候正好是冬春大棚季,從播種開始的話,越早開拍越好。”
在綜藝製作團隊糾結是否錄用林年的同時,央視一套黃金檔春秋·戰國係列劇正式播出,打頭陣的便是《齊魯篇》。
齊薑身上的故事性一下點燃了輿論,違背倫常是國人無法容忍的,逛逛豆瓣小組裏,罵她的帖子已經建了幾百層的高樓,為她說話的也有,但是卻很少人迴應。
大尺度的拍攝更是引起觀眾的熱議。
“論尺度,還得看央視!”不少帖子下都能看到這樣的評論。
“如果這樣的劇能過審且在央視播出,為什麽其他的劇就埋了?”這是為自己偶像參演的電視劇無法正常播出而感到不忿的粉絲。
自從林年的電視劇播出,林斯作為在一個宣傳公司的負責人員,從最開始就一直在監控著輿情,順便追看電視劇。
不得不承認,劇中的林年看起來跟自己認識的妹妹宛若兩個人。
“斯斯,雖然我不愛看曆史劇,但是為了咱妹妹,我還是看了前兩集,咱妹妹真好看呀。看起來跟那天見到的完全不一樣。那天就是一個乖妹妹,電視上的妹妹太範兒了。”
電視劇播出的第二天,林斯來到辦公室就聽到同事分享自己的觀劇體驗。
“你看微博、小組的一些討論了嗎?”
“看到一些,褒貶不一,單聲量還不是很大,不過這種褒貶不一的評價會吸引很多路人去觀劇審判的,後期我覺得收視率上來,咱妹妹的事業能小小起飛一次。”
“我也看到一些,目前來看,還沒出現太多輿情。不過也是我關心則亂吧,畢竟演員或者說藝人,哪有不被議論的,當年那個誰演《色戒》不是被罵得更狠?”
“不用擔心了,畢竟是麵向大眾的電視劇,尺度大點也不會到那個程度的。你家爸媽怎麽看?”
“我媽倒是悄悄問我這種劇情都是咋拍的,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尷尬。畢竟你也知道,農村是一個小社會,人情關係聯係緊密,我就怕有人認出林年,湊到我爸媽麵前說閑話。”
“提前跟你爸媽解釋清楚,就說做演員的,這些拍攝都是有做保護的,讓他們不要被村裏的八卦影響到。”
“最近我爺爺奶奶不是來帝都參加林年的畢業典禮麽,我們都不敢告訴他們林年的電視劇播出了,不然以我爺爺忠實粉絲的勁兒,肯定吵著要看了。那不得尷尬死,他們又不了解劇組的運作。”
“不夠他們迴家自己看到了,瞎猜一番不更尷尬?”
“太難了吧……”被同事講得有些emo的林斯,很想搓搓臉,想到自己還化著妝,隻好端起咖啡狠狠喝了一大口。
“斯斯,晚上什麽時候下班?”林奶奶7點多打來電話,“年年說她的電視劇播出了,讓我們一起看呢!”
“奶奶,你們先吃飯,我今天加班,得8點多下班。讓林年陪著你們一起看電視。”
其實林斯完全不用擔心,電視劇的導演功底很深,本來林爺爺和林奶奶還抱著要在劇中找自己孫女的想法,但是很快就被劇情吸引進去了,完全沒有注意這個文薑就是自己孫女兒演的。
其實,在決定帶著兩個老人一起看劇之前,林年做了充分的心理建設。首先,作為演員來說,尤其是一個小演員,她還沒到可以改劇本的地位,而且,她也希望曆史劇是有理有據地改編而不是胡編亂造。
基於這樣的認知,林年自然對出演的尺度接受良好,這也是一名合格的演員應該做的。
而作為家人,更應該及早接觸到自己飾演的所有的角色,尤其是尺度大一些的角色,盡早建立“耐受”,提高心理接受能力,這樣自己以後接戲才有更大的空間。
至於看過之後,家裏人的決定就另當別論了,比如林父林母,在看到林年飾演的大尺度畫麵後,決定以後林年的電視劇、電影再上映的時候,自己還是先悄悄打聽一下有沒有這樣的情節吧,大不了不看就是了。
倒是兩個老人接受良好,也是,說起來,農村裏發生過的桃色緋聞常常比電視劇裏演得還要誇張。
昨天的兩集,兩個老人完全錯過,今天播出的第三集的最後,林爺爺才意識到,“年年,這個文薑是不是就是你演得呀?”
“是我們年年演的?我都沒認出來呢!”林奶奶聽到老頭兒這麽說,驚詫地感歎。“好看好看,我們年年演得真好。是不是跟之前你帶著我看到那個什麽小師妹差別很大,我都沒認出來!”
兩個老人地反應完全出乎林年的意料,聽到家人嘴裏地盛讚,她倒是不好意思起來。
廣告結束,電視上正在播放著片頭曲,林奶奶說:“好好看咱孫女的表演,迴去我可要和村裏的人好好誇誇她。”
林年端著水果從廚房走出來,就看到自己手機在桌子上震動,是一個陌生的號碼。
放下果盤,林年未來得及擦幹手,就接起電話,“喂?”
“你好,我是《四時農》節目組的,你之前不是來麵試了麽,雖然你的電視劇拍攝檔期和我們的節目拍攝的檔期撞了,但是我們試拍環節還想叫你參與一下,不知你是否還有意願?”
“請問,試拍時間是什麽時候?”
“8月20日,試拍攝時長是10天,然後我們會根據你們的表現再選10人出來。”
“好的,那一段時間,我正好沒有事情。需要我準備什麽,以及我試拍的地點在哪裏,現在知道嗎?”
“地點我們還在考察,大概8月初就能通知你們了。”
“好的,謝謝通知。”
掛掉電話,又看到30多條微信通知,內容直接看不到,顧不上看電視,林年連忙解鎖打開微信,就看到王何宇在群裏發春秋·戰國係列劇的拍攝更改的通知。
“這不是瞌睡時來了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