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藍風集團上市的但是股票價格卻持續走跌的情況你怎麽看?”萬鈞手裏夾著一根煙,卻沒有點燃,他正在戒煙。
“戒煙還天天拿著一根,能抵抗得住這誘惑?”何夭端著自己的馬克杯,杯中隻剩下半杯的美式。
“這是在考驗我的意誌力,如果我連這點誘惑都抵抗不了,如何抵抗更大的誘惑。”萬鈞比何夭高不少,說話時雙眼注視著何夭的側臉。
何夭並不知道,低頭看著地麵,“你說為什麽站得越高,往下看的時候會有一種想要往下跳的錯覺?”
“可能會給人一種‘我會飛’的錯覺?”何夭抬起頭,不再看高樓下的車水馬龍,“你看下麵那些車啊、人啊,仿如螻蟻。”
“對於天道而言,我們本身就是螻蟻,對於滾滾紅塵而言,我們也是螳臂。”萬鈞也將自己的視線收迴,重新看向遠處的天際線,“你還沒迴答我最開始的問題。”
“我不想迴答,不行麽?”何夭將馬克杯的最後一點咖啡一飲而盡,“藍風集團的上市背後是誰家運作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人家都欺上家門了,還這樣容忍麽,萬總?”說完,何夭頭也不迴地迴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過,換場景!”
賀賀就站在導演身後不遠處,既不過近引起導演反感,又能隱隱看到導演麵前監視器呈現的畫麵。
“林年有些不上鏡啊,不過即使這樣已經夠美了,看來以後的宣傳買通告誇美貌可以沒有壓力了。這麽大段的台詞講下來很是舒服。不過這一幕是在幹嘛?”賀賀隻知道電視劇的大概,卻不知道具體的內容,這樣一段沒頭沒腦的對話讓她看的是雲裏霧裏。
下一場景依然是天台戲份,天台是這部戲發生劇情和對話很多的一個地方,兩個人在這裏完成對對手的分析,完成對接到的案子的討論,也是兩個人終於表露心跡以後幽會的地方。
9月份,帝都暑氣還沒退去,迴到天台等到導演示下的林年聽到這一場戲不用剛重新拍了,果斷迴到了大樓內。化妝師立刻圍了過來,給她改妝。
“話說,你們這部戲都是這樣的慢節奏麽?戲劇衝突在哪裏?”
“戲劇衝突主要靠‘武戲’。”
“武戲?”
“就是商戰的部分,主角的曖昧、愛情故事一直是個溫吞水,如果硬要這麽說的話。”林年想了想後麵的劇情,又否定到,“也不完全是啦,就是會有一些小吵小鬧的地方,這部戲的爆點不在於喜歡主角團的配角們,而在於二人的相處方式,我都懷疑編劇是不是看過什麽《非暴力溝通》《親密關係》還有一些心理學的書才寫出的那些暴露情侶關係的劇情和台詞。”
說到這個,林年也來了興致,“以往的愛情偶像劇我覺得本質上來說還是童話故事式的,男女主角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在一起,然後就大結局了,就像童話故事裏嫁給王子的公主。但是當兩個人在一起之後呢?兩個獨立的個體,尤其是兩個在此之前都比較自我、從不依賴別人的人一旦進入到一段關係,是不是可以好好維持下去呢?這部戲可能不如之前的偶像劇會爆火,但是絕對屬於高質量劇,會吸引人不斷地迴看,從而將自己的生活與這部劇去對應,然後發現自己或者這段關係的問題。”
“各部門準備!”看到秦羽銓和林年的妝造改得差不多了,服裝也換好了,導演示意各部門開拍下一場。
林年的話在電視劇播出後,一語成讖,隻是她沒想到的是,電視劇成為現實關係的照妖鏡,隨著《心動不行動》的播出,男女主之間的關係探討成了微博、豆瓣劇組、國產劇組的討論主題。
#劇情討論| 看了今天的這兩集,我和男朋友分手了,不,現在是前男友(有劇透)。
1:這兩集進展真的好慢啊,我感覺我隨時都要棄坑,可是總是有一個鉤子勾著我看下去,這編劇真牛掰!迴到標題,這兩集講的是女主的原生家庭,我的媽呀,我以為某頌的某美已經夠讓我窒息了,可是看到劇中幺幺的媽,我隻想說快逃,永遠不要迴到那個讓人墜落深淵的家。
電視裏,何夭和萬鈞本來我看著好好的,都挺積極地麵對這段感情,公司不禁止辦公室戀情,這個劇情之前便講了,一開始兩個人的工作狀態都很正常,但是何夭總是忽冷忽熱的,這個萬鈞也感覺到了。萬鈞感受到來自何夭的疏離感,竟然不主動上前去詢問,而是盡量避免接觸,以免加深她的負麵情緒。到這,情感上我是理解的,但是就我的生活經曆來說,我覺得何夭其實更希望萬鈞主動去抱抱她吧。
這一段讓我想到了我和我男友的關係,他也是看到我不開心就會躲得遠遠的那種,我其實很少發脾氣,從不高聲說話,更不會罵人,有什麽不滿的,我都是先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一般負麵情緒過去了,也就好了。但是他就是會怕他的靠近會點燃我的怒火,但其實每次都這樣遠離我,不觸碰我的真實情緒,讓我對他的失望一次次累積了。
我也沒去找過心理醫生,倒是自己看過一些書,也寫日記反思自己的當下的處境和成長經曆,自我認為有一些迴避依戀傾向的。所以其實,在我和前男友的關係裏,我也不是那麽合格,但是你能想象兩個迴避依戀型人格相遇,會發生什麽嗎?
我感覺男女主其實都有些迴避依戀型人格障礙,我雖然還期待看到他們兩人能解決各自的性格缺陷,但是在我自己的人生裏,我已經不能忍受一段幾乎沒有愛情的關係了。
2:抱抱樓主,單身快樂!
3:今天的劇情我還沒看,其實我的性格跟主角何夭完全相反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麽,編劇寫的,他們演的就是莫名戳我,讓我想到了我生活中那些向來獨來獨往的人,想象著他們的背後是不是也有一些童年創傷。
4:何夭這個童年過於窒息,我真的不理解為什麽會有人給自己的女兒起名為“夭”這麽不吉利的名字……有人說一下,真的會有人叫這名字嗎?
10:@4 是真的……我是東南某省的,聽我媽說過很多這樣的故事,21世紀了哦,還有人給自己女兒起這樣的名字。
12: @3 我覺得不隻是獨來獨往的人有童年創傷,每個人多少都有一些吧,不過我覺得這也和一個人的性格底色有關。這種性格底色可能是天生的,比如說一對兄弟姐妹,父母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其中一個就是會覺得自己的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慢慢發展出不願對任何人提出自己的需求。這樣性格的人又會裂變,有的是憎惡別人不滿足自己的需求,給自己帶來痛苦,一種是通過強大自己而不是依靠別人來滿足自己。前者可能會持續提要求,後者可能漸漸地不再提要求。我覺得何夭是這種。
40:有人推薦林年的其他劇麽?
41:網上一搜就能搜到吧?
42:可是劇情不是太多,我看了cut不滿足啊。
43:那就沒辦法了,期待這部劇之後,林年接到更多主角角色,這樣我就可以常常看到她了
55:@40 你磕不磕rps(真人cp)玉樹臨風,如果你磕的話,快來看b站的大師兄和小師妹的剪輯。
青春偶像劇,出圈的很多都是男主,女主總是不容易被關注到,但是《心動不行動》這部劇卻讓更多人看到了林年這個演員的潛力。二人的二次合作,嚴格來說並不算二搭,畢竟之前那部戲,林年隻是一個早早殺青的小配角。
隻不過更多人因為這部劇選擇“考古”《孤雁》,獼猴桃影視部看著後台最近緩慢上漲的數據,向影視部和藝人經濟部報告了看到的情況。
迴到拍攝現場,這幾集都是兩個人處理感情危機的時候多,商戰部分倒是少了一些。
何夭麵露難色,她知道自己最近狀態不太對,自從她的母親來過之後,萬鈞對她更加小心了,但是小心中又帶著心疼,倒不是說何夭不需要這份心疼,但是她不需要憐憫,帶著憐憫的愛是不對等的。
晚飯是萬鈞做的,何夭自然攬過了洗碗的活兒,萬鈞不想坐在一旁無所事事,站在她旁邊將洗好的碗一個個放到瀝水架上,從小到大,擺放整齊,何夭低著頭一邊擦幹台子,一邊不動聲色地看向身邊的人。
“戒煙還天天拿著一根,能抵抗得住這誘惑?”何夭端著自己的馬克杯,杯中隻剩下半杯的美式。
“這是在考驗我的意誌力,如果我連這點誘惑都抵抗不了,如何抵抗更大的誘惑。”萬鈞比何夭高不少,說話時雙眼注視著何夭的側臉。
何夭並不知道,低頭看著地麵,“你說為什麽站得越高,往下看的時候會有一種想要往下跳的錯覺?”
“可能會給人一種‘我會飛’的錯覺?”何夭抬起頭,不再看高樓下的車水馬龍,“你看下麵那些車啊、人啊,仿如螻蟻。”
“對於天道而言,我們本身就是螻蟻,對於滾滾紅塵而言,我們也是螳臂。”萬鈞也將自己的視線收迴,重新看向遠處的天際線,“你還沒迴答我最開始的問題。”
“我不想迴答,不行麽?”何夭將馬克杯的最後一點咖啡一飲而盡,“藍風集團的上市背後是誰家運作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人家都欺上家門了,還這樣容忍麽,萬總?”說完,何夭頭也不迴地迴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過,換場景!”
賀賀就站在導演身後不遠處,既不過近引起導演反感,又能隱隱看到導演麵前監視器呈現的畫麵。
“林年有些不上鏡啊,不過即使這樣已經夠美了,看來以後的宣傳買通告誇美貌可以沒有壓力了。這麽大段的台詞講下來很是舒服。不過這一幕是在幹嘛?”賀賀隻知道電視劇的大概,卻不知道具體的內容,這樣一段沒頭沒腦的對話讓她看的是雲裏霧裏。
下一場景依然是天台戲份,天台是這部戲發生劇情和對話很多的一個地方,兩個人在這裏完成對對手的分析,完成對接到的案子的討論,也是兩個人終於表露心跡以後幽會的地方。
9月份,帝都暑氣還沒退去,迴到天台等到導演示下的林年聽到這一場戲不用剛重新拍了,果斷迴到了大樓內。化妝師立刻圍了過來,給她改妝。
“話說,你們這部戲都是這樣的慢節奏麽?戲劇衝突在哪裏?”
“戲劇衝突主要靠‘武戲’。”
“武戲?”
“就是商戰的部分,主角的曖昧、愛情故事一直是個溫吞水,如果硬要這麽說的話。”林年想了想後麵的劇情,又否定到,“也不完全是啦,就是會有一些小吵小鬧的地方,這部戲的爆點不在於喜歡主角團的配角們,而在於二人的相處方式,我都懷疑編劇是不是看過什麽《非暴力溝通》《親密關係》還有一些心理學的書才寫出的那些暴露情侶關係的劇情和台詞。”
說到這個,林年也來了興致,“以往的愛情偶像劇我覺得本質上來說還是童話故事式的,男女主角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在一起,然後就大結局了,就像童話故事裏嫁給王子的公主。但是當兩個人在一起之後呢?兩個獨立的個體,尤其是兩個在此之前都比較自我、從不依賴別人的人一旦進入到一段關係,是不是可以好好維持下去呢?這部戲可能不如之前的偶像劇會爆火,但是絕對屬於高質量劇,會吸引人不斷地迴看,從而將自己的生活與這部劇去對應,然後發現自己或者這段關係的問題。”
“各部門準備!”看到秦羽銓和林年的妝造改得差不多了,服裝也換好了,導演示意各部門開拍下一場。
林年的話在電視劇播出後,一語成讖,隻是她沒想到的是,電視劇成為現實關係的照妖鏡,隨著《心動不行動》的播出,男女主之間的關係探討成了微博、豆瓣劇組、國產劇組的討論主題。
#劇情討論| 看了今天的這兩集,我和男朋友分手了,不,現在是前男友(有劇透)。
1:這兩集進展真的好慢啊,我感覺我隨時都要棄坑,可是總是有一個鉤子勾著我看下去,這編劇真牛掰!迴到標題,這兩集講的是女主的原生家庭,我的媽呀,我以為某頌的某美已經夠讓我窒息了,可是看到劇中幺幺的媽,我隻想說快逃,永遠不要迴到那個讓人墜落深淵的家。
電視裏,何夭和萬鈞本來我看著好好的,都挺積極地麵對這段感情,公司不禁止辦公室戀情,這個劇情之前便講了,一開始兩個人的工作狀態都很正常,但是何夭總是忽冷忽熱的,這個萬鈞也感覺到了。萬鈞感受到來自何夭的疏離感,竟然不主動上前去詢問,而是盡量避免接觸,以免加深她的負麵情緒。到這,情感上我是理解的,但是就我的生活經曆來說,我覺得何夭其實更希望萬鈞主動去抱抱她吧。
這一段讓我想到了我和我男友的關係,他也是看到我不開心就會躲得遠遠的那種,我其實很少發脾氣,從不高聲說話,更不會罵人,有什麽不滿的,我都是先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一般負麵情緒過去了,也就好了。但是他就是會怕他的靠近會點燃我的怒火,但其實每次都這樣遠離我,不觸碰我的真實情緒,讓我對他的失望一次次累積了。
我也沒去找過心理醫生,倒是自己看過一些書,也寫日記反思自己的當下的處境和成長經曆,自我認為有一些迴避依戀傾向的。所以其實,在我和前男友的關係裏,我也不是那麽合格,但是你能想象兩個迴避依戀型人格相遇,會發生什麽嗎?
我感覺男女主其實都有些迴避依戀型人格障礙,我雖然還期待看到他們兩人能解決各自的性格缺陷,但是在我自己的人生裏,我已經不能忍受一段幾乎沒有愛情的關係了。
2:抱抱樓主,單身快樂!
3:今天的劇情我還沒看,其實我的性格跟主角何夭完全相反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麽,編劇寫的,他們演的就是莫名戳我,讓我想到了我生活中那些向來獨來獨往的人,想象著他們的背後是不是也有一些童年創傷。
4:何夭這個童年過於窒息,我真的不理解為什麽會有人給自己的女兒起名為“夭”這麽不吉利的名字……有人說一下,真的會有人叫這名字嗎?
10:@4 是真的……我是東南某省的,聽我媽說過很多這樣的故事,21世紀了哦,還有人給自己女兒起這樣的名字。
12: @3 我覺得不隻是獨來獨往的人有童年創傷,每個人多少都有一些吧,不過我覺得這也和一個人的性格底色有關。這種性格底色可能是天生的,比如說一對兄弟姐妹,父母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其中一個就是會覺得自己的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慢慢發展出不願對任何人提出自己的需求。這樣性格的人又會裂變,有的是憎惡別人不滿足自己的需求,給自己帶來痛苦,一種是通過強大自己而不是依靠別人來滿足自己。前者可能會持續提要求,後者可能漸漸地不再提要求。我覺得何夭是這種。
40:有人推薦林年的其他劇麽?
41:網上一搜就能搜到吧?
42:可是劇情不是太多,我看了cut不滿足啊。
43:那就沒辦法了,期待這部劇之後,林年接到更多主角角色,這樣我就可以常常看到她了
55:@40 你磕不磕rps(真人cp)玉樹臨風,如果你磕的話,快來看b站的大師兄和小師妹的剪輯。
青春偶像劇,出圈的很多都是男主,女主總是不容易被關注到,但是《心動不行動》這部劇卻讓更多人看到了林年這個演員的潛力。二人的二次合作,嚴格來說並不算二搭,畢竟之前那部戲,林年隻是一個早早殺青的小配角。
隻不過更多人因為這部劇選擇“考古”《孤雁》,獼猴桃影視部看著後台最近緩慢上漲的數據,向影視部和藝人經濟部報告了看到的情況。
迴到拍攝現場,這幾集都是兩個人處理感情危機的時候多,商戰部分倒是少了一些。
何夭麵露難色,她知道自己最近狀態不太對,自從她的母親來過之後,萬鈞對她更加小心了,但是小心中又帶著心疼,倒不是說何夭不需要這份心疼,但是她不需要憐憫,帶著憐憫的愛是不對等的。
晚飯是萬鈞做的,何夭自然攬過了洗碗的活兒,萬鈞不想坐在一旁無所事事,站在她旁邊將洗好的碗一個個放到瀝水架上,從小到大,擺放整齊,何夭低著頭一邊擦幹台子,一邊不動聲色地看向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