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曦月撫養過和敬公主一段時間,聽到皇上要她去遊說,頓時在床上打起滾來。
她顫聲道:“皇上!臣妾和阿瑪的看法一樣,還是柔淑長公主和親更為妥當。”
弘曆差點被她踹下床,揉著太陽穴說道:“當年你的阿瑪高斌主張太後的端淑長公主遠嫁準噶爾,現在又力薦另一個女兒,就不怕太後記恨你嗎?”
高曦月心想,自己伺候的是皇上又不是太後,太後生氣了這麽多年也沒把她怎麽樣。
“皇上,”她軟聲細語地哀求道,“璟瑟這孩子,是臣妾一手帶大的,幾乎成了臣妾的半個女兒。臣妾實在不忍心讓她去和親啊。”
弘曆正想對她嚴厲一些,但看到高曦月因寒症發作而略顯蒼白的小臉,雪白的手臂正搭在自己身上,聲音又柔了下來:“你陪著慎妃就行了,慎妃伶牙俐齒,你坐她旁邊不用說話。”
高曦月仍然心神不寧,她猶豫著開口:“皇上……真的不能讓和敬公主留下來嗎?”
弘曆歎息道:“朕告訴你一個秘密,這事連皇後都不知道——方才科爾沁部上奏,他們指明要和敬公主。”
高曦月陡然一驚,緊接著一股難以名狀的悲傷湧上心頭,漂亮的桃花眼頓時蓄滿了淚水。
弘曆心生憐惜,也為女兒受到嬪妃真心相待而感到一絲欣慰。
他伸出手輕輕拭去高曦月淚水,柔聲哄勸道:“所以說,你們能勸她安心和親也是為她好。別難過了,朕會補償公主的。”
但以往隨便一哄就樂開花的貴妃卻怎麽也高興不起來,她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般滾落而下,打濕了枕頭。
弘曆準備賞她一些珍寶安撫,高曦月要求把這些賞賜都給和敬公主添嫁妝,還讓皇上多給公主幾倍嫁妝補償。
次日,高曦月頂著一雙紅腫的眼睛,虛虛靠在貴妃椅上。
她眼神空洞地望著前方,還沒有想好如何麵對即將遠嫁的璟瑟。
知道這事已經定了下來後,她反而下意識想逃避。
這時,星璿進來稟告,說和敬公主請貴妃和慎妃前去相聚。
高曦月聞言,頓時坐直了身子,想必是公主聽到風聲主動尋來了。
她心中五味雜陳,卻也隻能硬著頭皮拿上宮裏最好的珍寶,帶著幾分心虛前往。
高曦月正好在公主的宮門前遇到阿箬,阿箬笑道:“不怕,我們就是去公主那裏用膳罷了。”
“隻是用膳?皇上沒跟你說嗎?”高曦月疑惑道。
阿箬點點頭:“說了,但我們陪公主用膳,說些俏皮話讓她開心了,說不定公主心情好,事情就解決了呢?”
高曦月搖頭道:“你也太天真了,怎麽可能這麽簡單。”
誰知道真的這麽簡單。
高曦月和阿箬在公主宮裏嚐了一頓螃蟹宴,三人說說笑笑一個下午,阿箬一句話都沒提和親,高曦月自然也不提。
然後第二天,和敬公主前往養心殿,親自對皇上說自願和親科爾沁部,為皇上皇後解憂。
皇上感念貴妃和慎妃勸說有功,重賞了她們兩個。
高曦月看著抬進來的賞賜,一臉茫然,她有勸說公主嗎?
由於受之有愧,她把賞賜轉贈給璟瑟。璟瑟收下一半,笑道:“貴妃撫養過璟瑟,這些就當您作為另一位母親給予璟瑟的嫁妝吧。”
而景仁宮這邊,阿箬一開始便對皇上提出把賞賜直接給公主。
“我也是有女兒的,隻希望公主遠在科爾沁可以過得安穩快樂。”說完,阿箬假意拭淚,實則偷偷向女兒使了個眼色。
璟寧十分機靈,立刻來到額娘身邊伸手擦眼淚:“額娘不哭不哭,璟寧不會離開額娘的。”
母女兩人抱在一團,嚶嚶嚶哽咽。
弘曆看著眼酸,說道:“朕無法給你承諾,但如果……如果璟寧日後遠嫁,朕會破例封她為固倫公主。”
阿箬暗自冷笑,都要和親了,封個固倫公主能有多大作用!
不過,她從未打算將女兒的未來寄托在弘曆那虛無縹緲的承諾上。
阿箬抬起頭,濕潤的眼眸盈盈望向弘曆:“皇上,臣妾之前向你提的……”
弘曆略一遲疑,最終還是答應了:“你想讓弟弟進宮伴讀也罷,還想讓女兒學習射箭騎馬、舞刀弄槍、四書五經……你竟想把公主當作皇子來養。罷了,隻要你喜歡就好。”
“謝皇上。”阿箬頓時破涕為笑,璟寧見母親不再哭泣,也跟著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母女倆都穿著毛茸茸的衣領,宛如一頭大狐狸圈著一隻可愛的小狐,緊緊依偎在一起。
這一幕落在外麵偷窺的富察傅恆眼中,看得心軟軟的。
事情一經敲定,欽天監便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吉日的挑選。
固倫和敬公主的大婚,無疑是宮廷中的頭等大事,籌備工作繁瑣而又重要,婚期最終被定在了明年的年末。
而同樣定下來的還有第一次東巡,時間在公主大婚前。
皇上和太後都很重視和敬公主的婚事,每一個細節都需精心準備,阿箬與貴妃又忙起來了。
這段時間,色布騰巴勒珠爾三番幾次都想來找璟瑟一見,想欣賞她滿臉淚痕的漂亮小臉,都被皇後拒絕了。
大阿哥狠狠斥責了他,這才使得色布騰巴勒珠爾稍微收斂了一些。
而和敬公主璟瑟對自己的婚事也是異常上心,甚至提出要提前挖喜坑。
她解釋說,自己未來將在遠離故鄉的地方生下孩子,希望這個孩子能夠得到大清的庇護。
宮中從未有過公主沒出嫁就提前挖喜坑的先例,但璟瑟話裏帶著對故鄉和父母的不舍,觸動了弘曆心弦,這點無傷大雅的小事就準了。
“不過璟瑟,喜坑挖得未免太大了吧?”富察琅嬅看著眼前巨大的坑洞,不禁感到有些困惑。
璟瑟笑道:“皇額娘,要埋的箱子長五尺呢。”
通常情況下,喜坑裏的箱子不過兩個托盤大小,然而璟瑟所選的木箱卻長達五尺、寬達三尺,龐大到需要三個太監合力才能抬起。
富察琅嬅初時還疑惑這般巨大的箱子要裝多少金銀,甚至委婉勸女兒不如將這些財寶帶走。
璟瑟卻隻是笑著搖頭,表示喜坑不過討個喜意。她已做主讓欽天監在箱中放入陶瓷和犀木做成的吉物,剩餘的空間鋪上黃緞即可。
茂倩心想,這又太節儉了。
但璟瑟就為了這點——不值錢才好,不值錢才不會有人想要挖開呢。
她站在高處俯視著太監們將那個巨大的箱子緩緩放入坑中,眼中掩去一絲絕不能讓額娘察覺的兇意。
她顫聲道:“皇上!臣妾和阿瑪的看法一樣,還是柔淑長公主和親更為妥當。”
弘曆差點被她踹下床,揉著太陽穴說道:“當年你的阿瑪高斌主張太後的端淑長公主遠嫁準噶爾,現在又力薦另一個女兒,就不怕太後記恨你嗎?”
高曦月心想,自己伺候的是皇上又不是太後,太後生氣了這麽多年也沒把她怎麽樣。
“皇上,”她軟聲細語地哀求道,“璟瑟這孩子,是臣妾一手帶大的,幾乎成了臣妾的半個女兒。臣妾實在不忍心讓她去和親啊。”
弘曆正想對她嚴厲一些,但看到高曦月因寒症發作而略顯蒼白的小臉,雪白的手臂正搭在自己身上,聲音又柔了下來:“你陪著慎妃就行了,慎妃伶牙俐齒,你坐她旁邊不用說話。”
高曦月仍然心神不寧,她猶豫著開口:“皇上……真的不能讓和敬公主留下來嗎?”
弘曆歎息道:“朕告訴你一個秘密,這事連皇後都不知道——方才科爾沁部上奏,他們指明要和敬公主。”
高曦月陡然一驚,緊接著一股難以名狀的悲傷湧上心頭,漂亮的桃花眼頓時蓄滿了淚水。
弘曆心生憐惜,也為女兒受到嬪妃真心相待而感到一絲欣慰。
他伸出手輕輕拭去高曦月淚水,柔聲哄勸道:“所以說,你們能勸她安心和親也是為她好。別難過了,朕會補償公主的。”
但以往隨便一哄就樂開花的貴妃卻怎麽也高興不起來,她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般滾落而下,打濕了枕頭。
弘曆準備賞她一些珍寶安撫,高曦月要求把這些賞賜都給和敬公主添嫁妝,還讓皇上多給公主幾倍嫁妝補償。
次日,高曦月頂著一雙紅腫的眼睛,虛虛靠在貴妃椅上。
她眼神空洞地望著前方,還沒有想好如何麵對即將遠嫁的璟瑟。
知道這事已經定了下來後,她反而下意識想逃避。
這時,星璿進來稟告,說和敬公主請貴妃和慎妃前去相聚。
高曦月聞言,頓時坐直了身子,想必是公主聽到風聲主動尋來了。
她心中五味雜陳,卻也隻能硬著頭皮拿上宮裏最好的珍寶,帶著幾分心虛前往。
高曦月正好在公主的宮門前遇到阿箬,阿箬笑道:“不怕,我們就是去公主那裏用膳罷了。”
“隻是用膳?皇上沒跟你說嗎?”高曦月疑惑道。
阿箬點點頭:“說了,但我們陪公主用膳,說些俏皮話讓她開心了,說不定公主心情好,事情就解決了呢?”
高曦月搖頭道:“你也太天真了,怎麽可能這麽簡單。”
誰知道真的這麽簡單。
高曦月和阿箬在公主宮裏嚐了一頓螃蟹宴,三人說說笑笑一個下午,阿箬一句話都沒提和親,高曦月自然也不提。
然後第二天,和敬公主前往養心殿,親自對皇上說自願和親科爾沁部,為皇上皇後解憂。
皇上感念貴妃和慎妃勸說有功,重賞了她們兩個。
高曦月看著抬進來的賞賜,一臉茫然,她有勸說公主嗎?
由於受之有愧,她把賞賜轉贈給璟瑟。璟瑟收下一半,笑道:“貴妃撫養過璟瑟,這些就當您作為另一位母親給予璟瑟的嫁妝吧。”
而景仁宮這邊,阿箬一開始便對皇上提出把賞賜直接給公主。
“我也是有女兒的,隻希望公主遠在科爾沁可以過得安穩快樂。”說完,阿箬假意拭淚,實則偷偷向女兒使了個眼色。
璟寧十分機靈,立刻來到額娘身邊伸手擦眼淚:“額娘不哭不哭,璟寧不會離開額娘的。”
母女兩人抱在一團,嚶嚶嚶哽咽。
弘曆看著眼酸,說道:“朕無法給你承諾,但如果……如果璟寧日後遠嫁,朕會破例封她為固倫公主。”
阿箬暗自冷笑,都要和親了,封個固倫公主能有多大作用!
不過,她從未打算將女兒的未來寄托在弘曆那虛無縹緲的承諾上。
阿箬抬起頭,濕潤的眼眸盈盈望向弘曆:“皇上,臣妾之前向你提的……”
弘曆略一遲疑,最終還是答應了:“你想讓弟弟進宮伴讀也罷,還想讓女兒學習射箭騎馬、舞刀弄槍、四書五經……你竟想把公主當作皇子來養。罷了,隻要你喜歡就好。”
“謝皇上。”阿箬頓時破涕為笑,璟寧見母親不再哭泣,也跟著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母女倆都穿著毛茸茸的衣領,宛如一頭大狐狸圈著一隻可愛的小狐,緊緊依偎在一起。
這一幕落在外麵偷窺的富察傅恆眼中,看得心軟軟的。
事情一經敲定,欽天監便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吉日的挑選。
固倫和敬公主的大婚,無疑是宮廷中的頭等大事,籌備工作繁瑣而又重要,婚期最終被定在了明年的年末。
而同樣定下來的還有第一次東巡,時間在公主大婚前。
皇上和太後都很重視和敬公主的婚事,每一個細節都需精心準備,阿箬與貴妃又忙起來了。
這段時間,色布騰巴勒珠爾三番幾次都想來找璟瑟一見,想欣賞她滿臉淚痕的漂亮小臉,都被皇後拒絕了。
大阿哥狠狠斥責了他,這才使得色布騰巴勒珠爾稍微收斂了一些。
而和敬公主璟瑟對自己的婚事也是異常上心,甚至提出要提前挖喜坑。
她解釋說,自己未來將在遠離故鄉的地方生下孩子,希望這個孩子能夠得到大清的庇護。
宮中從未有過公主沒出嫁就提前挖喜坑的先例,但璟瑟話裏帶著對故鄉和父母的不舍,觸動了弘曆心弦,這點無傷大雅的小事就準了。
“不過璟瑟,喜坑挖得未免太大了吧?”富察琅嬅看著眼前巨大的坑洞,不禁感到有些困惑。
璟瑟笑道:“皇額娘,要埋的箱子長五尺呢。”
通常情況下,喜坑裏的箱子不過兩個托盤大小,然而璟瑟所選的木箱卻長達五尺、寬達三尺,龐大到需要三個太監合力才能抬起。
富察琅嬅初時還疑惑這般巨大的箱子要裝多少金銀,甚至委婉勸女兒不如將這些財寶帶走。
璟瑟卻隻是笑著搖頭,表示喜坑不過討個喜意。她已做主讓欽天監在箱中放入陶瓷和犀木做成的吉物,剩餘的空間鋪上黃緞即可。
茂倩心想,這又太節儉了。
但璟瑟就為了這點——不值錢才好,不值錢才不會有人想要挖開呢。
她站在高處俯視著太監們將那個巨大的箱子緩緩放入坑中,眼中掩去一絲絕不能讓額娘察覺的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