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這位貴人溫婉可人,蕙質蘭心,相信愛卿一定能為她擇個好封號。”
明順帝輕攬過女子的肩,臉上滿是濃情蜜意。
那女子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眼神裏帶著些許羞澀,垂下了頭。
兩人之間看上去十分溫情。
貴人低聲詢問明順帝有沒有好好用晚膳,又叮囑要注意身體之類的。
李顯聽著那女子聲音柔柔軟軟,語速也很緩慢,明順帝一臉受用。
明順帝讓李顯好好想幾個,明日直接到南書房,這才讓他走了。
出了南書房,臨近東華門,李顯又迴頭望了一眼。
這座肅穆的皇宮在夜色顯得尤為醒目,他壓下心中翻湧的思緒,徑直出宮迴了府。
沈清婉知道李顯進宮,便一直等他迴來。
眼見李顯進院子一臉憂心忡忡,她不免好奇,“聖上叫你進宮去,所為何事?”
李顯平日裏很少帶著這樣的臉色迴府,沈清婉便開口問道。
“聖上方才宣我進宮,是為了給新得寵的貴人選封號一事。”李顯落座,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茶水入口還是溫的。
沈清婉:“你可是見到了那得寵的娘娘?”
“正是,說來也奇怪,那貴人倒是讓我想到了段皇後。”
聽到“段皇後”三個字,沈清婉也有些奇怪:“是長得像嗎?”
說到長相,李顯頓了一下,“長得倒是不像,就是那貴人周身的氣質和說話時的神態語調,都像極了段皇後。”
沈清婉聽了,心下了然。
“那不就是宛宛類卿?段皇後位居中宮,是後宮表率,又溫柔體貼,待身邊的人極好。
我早年有幸見過一次,果真是有國母風範。隻是當今聖上更喜歡顏色豔麗的女子,現在的淑妃和宋皇後,哪個不比皇後娘娘美?”
這話倒是不假,當年雖然後宮中,皇後不是最美的,但是論才華和氣質,無人敢比肩皇後。
李顯:“段皇後去世多年,一直也沒見聖上有多傷情,如今我見到聖上對那女子的憐惜和愛意,才大概覺得,伊人已世這麽多年,聖上才覺察出娘娘的好來,可惜為時已晚,如今也隻能借生肖汝形來緬懷罷了。”
說到這裏,夫妻兩人都緘默不語。
他兩人也是經過許多磨難,中間又有許多不得已的苦衷,這才最終能走到一起。
逝者已逝,再緬懷,也追不迴伊人。
“那貴人娘娘名字之中帶有一個‘悅’字。”
李顯提到了這個。
要是他沒記錯,段皇後的小字之中便有一個“玥字”,如此相似之處,難免讓李顯多想。
沈清婉有些不屑,當年她也聽說,段皇後心懷百姓蒼生,有國母風範,但是慢慢被聖上不喜,覺得皇後有些逾越,有後宮幹政的嫌疑。
再加上淑妃從中作梗,前朝段家又接連被聖上訓斥,段皇後才便慢慢不再過問後宮之事。
最後以至於最後身體有恙,纏綿病榻。
如今段皇後娘娘早已亡去,聖上卻此番做派也不知做給誰看,當真是明珠在手,卻視若頑石。
有朝一日這光亮沒了,連哭都找不到調,也不知到時可有人同情你這“睜眼瞎”。
第二日下了朝,李顯進了南書房。
“宸字?”
明順帝看著紙上的字。
“是,微臣以為,宸字高貴特殊,又代表地位尊貴,最是能體現娘娘獨得聖上寵愛之意。”
李顯躬身抱拳,語調擲地有聲。
明順帝聽聞解釋後,大喜:“果然不愧是朕最信得過的大臣,朕就是覺得悅兒能夠讓朕忘卻煩惱,與她在一處,朕心裏就覺得寧靜,這個字甚好,有勞愛卿,重重有賞。”
禮部的人礙於皇後的威壓,取的都是寧,惠,良這樣普通的字,他喜愛的女人必定要最好的。
明順帝龍心大悅,隨即又道:“朕已下旨,命賢王動身迴京,等他迴了京,就是正經八百的王爺,再住你那裏就極為不妥。
這段時間,你帶著工部的大臣去京城裏尋幾處適合的府邸,朕記得東大街之前有一處前朝皇室的府邸,還空著,你看著修整修整。”
明順帝幾句話說完,便準備親自擬旨,李顯事已了,行了禮,出了南書房。
才走出來幾步,便見到宋皇後身邊的大太監一臉慌張地跑過來。
李顯略微遲疑,隨即大步走了。
等再過幾天進宮,就見宮人們行色匆匆,李顯找了能說得上話的小太監,給了些銀子,才知道,原來是宋皇後前幾日小產。
明順帝震怒,好好的孩子,說沒就沒了,雖說還在肚子裏,但是保不齊有人在裏麵動了手腳。
於是皇帝震怒徹查,宮內上下人人自危。
這幾個月,帝後本來關係就不似從前。
明順帝心裏覺得宋皇後接連對他兩個兒子下手,實在可惡,雖然這兩個兒子,他並無多少寵愛。
但是自己的兒子,自己怎麽責罵都行,別人若是動手,他卻非常生氣。
再怎麽說也貴為皇子,是他的後代,隻能他來管。
就算是皇後也不行。
於是明順帝去中宮的次數慢慢地少了下來,一個月裏,除了初一和十五必須宿在皇後宮裏,他很少踏足皇後宮裏。
宋皇後獨寵這麽多年,早已經對明順帝的脾氣了如指掌,隻待晾他幾日就好。
沒想到就是這幾日,居然讓尚食局的宮女撿了便宜,消息傳到宋皇後耳朵裏,宋皇後隻是冷笑。
皇帝是個喜新厭舊的主,後宮裏那麽多被寵幸過的女人,除了曲嬪肚子爭氣,幾次就懷了龍種,升為嬪位,其他的女人早被他甩到腦後去了。
她倒要看看,這個女人又能堅持多久。
於是宋皇後稱身體不適,閉門不出。
再然後,就是得到消息,說是那得寵的女子升為貴人,住到了鍾粹宮去。
隻是貴人而已,她倒還沒有放在心上。
誰知,昨晚卻得到消息,說是聖上親自下聖旨,要升那女人為妃,還親自賜名為“宸妃”。
連升兩級,在後宮都不多見。
宋皇後這才變了臉。
曆來,宸字都代表皇帝最寵愛的妃子,身份尊貴,不能拿來隨意使用。
如今卻要給一個小小的貴人。
宋皇後心情煩悶,便去了後花園散心,卻聽見幾個宮女在背後議論說是中宮如今怕是要失寵,鍾粹宮的那位如今一飛衝天,要是日後誕下了皇子,皇貴妃都指日可待。
這幾句話被宋皇後聽進去,她頓時覺得火從心中來,一口氣憋在胸口,等迴了宮,才覺得小腹疼痛,忙傳了太醫。
等太醫去了,一診斷,立刻冷汗直流,皇後居然小產了。
身邊的大太監這才急忙去請皇帝。
等明順帝過來,一切早已為時已晚,皇後身下血流不止,神情悲痛。
到底是多年的夫妻情分,看到皇後這委屈又可憐的樣子,皇帝當即震怒。
明順帝輕攬過女子的肩,臉上滿是濃情蜜意。
那女子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眼神裏帶著些許羞澀,垂下了頭。
兩人之間看上去十分溫情。
貴人低聲詢問明順帝有沒有好好用晚膳,又叮囑要注意身體之類的。
李顯聽著那女子聲音柔柔軟軟,語速也很緩慢,明順帝一臉受用。
明順帝讓李顯好好想幾個,明日直接到南書房,這才讓他走了。
出了南書房,臨近東華門,李顯又迴頭望了一眼。
這座肅穆的皇宮在夜色顯得尤為醒目,他壓下心中翻湧的思緒,徑直出宮迴了府。
沈清婉知道李顯進宮,便一直等他迴來。
眼見李顯進院子一臉憂心忡忡,她不免好奇,“聖上叫你進宮去,所為何事?”
李顯平日裏很少帶著這樣的臉色迴府,沈清婉便開口問道。
“聖上方才宣我進宮,是為了給新得寵的貴人選封號一事。”李顯落座,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茶水入口還是溫的。
沈清婉:“你可是見到了那得寵的娘娘?”
“正是,說來也奇怪,那貴人倒是讓我想到了段皇後。”
聽到“段皇後”三個字,沈清婉也有些奇怪:“是長得像嗎?”
說到長相,李顯頓了一下,“長得倒是不像,就是那貴人周身的氣質和說話時的神態語調,都像極了段皇後。”
沈清婉聽了,心下了然。
“那不就是宛宛類卿?段皇後位居中宮,是後宮表率,又溫柔體貼,待身邊的人極好。
我早年有幸見過一次,果真是有國母風範。隻是當今聖上更喜歡顏色豔麗的女子,現在的淑妃和宋皇後,哪個不比皇後娘娘美?”
這話倒是不假,當年雖然後宮中,皇後不是最美的,但是論才華和氣質,無人敢比肩皇後。
李顯:“段皇後去世多年,一直也沒見聖上有多傷情,如今我見到聖上對那女子的憐惜和愛意,才大概覺得,伊人已世這麽多年,聖上才覺察出娘娘的好來,可惜為時已晚,如今也隻能借生肖汝形來緬懷罷了。”
說到這裏,夫妻兩人都緘默不語。
他兩人也是經過許多磨難,中間又有許多不得已的苦衷,這才最終能走到一起。
逝者已逝,再緬懷,也追不迴伊人。
“那貴人娘娘名字之中帶有一個‘悅’字。”
李顯提到了這個。
要是他沒記錯,段皇後的小字之中便有一個“玥字”,如此相似之處,難免讓李顯多想。
沈清婉有些不屑,當年她也聽說,段皇後心懷百姓蒼生,有國母風範,但是慢慢被聖上不喜,覺得皇後有些逾越,有後宮幹政的嫌疑。
再加上淑妃從中作梗,前朝段家又接連被聖上訓斥,段皇後才便慢慢不再過問後宮之事。
最後以至於最後身體有恙,纏綿病榻。
如今段皇後娘娘早已亡去,聖上卻此番做派也不知做給誰看,當真是明珠在手,卻視若頑石。
有朝一日這光亮沒了,連哭都找不到調,也不知到時可有人同情你這“睜眼瞎”。
第二日下了朝,李顯進了南書房。
“宸字?”
明順帝看著紙上的字。
“是,微臣以為,宸字高貴特殊,又代表地位尊貴,最是能體現娘娘獨得聖上寵愛之意。”
李顯躬身抱拳,語調擲地有聲。
明順帝聽聞解釋後,大喜:“果然不愧是朕最信得過的大臣,朕就是覺得悅兒能夠讓朕忘卻煩惱,與她在一處,朕心裏就覺得寧靜,這個字甚好,有勞愛卿,重重有賞。”
禮部的人礙於皇後的威壓,取的都是寧,惠,良這樣普通的字,他喜愛的女人必定要最好的。
明順帝龍心大悅,隨即又道:“朕已下旨,命賢王動身迴京,等他迴了京,就是正經八百的王爺,再住你那裏就極為不妥。
這段時間,你帶著工部的大臣去京城裏尋幾處適合的府邸,朕記得東大街之前有一處前朝皇室的府邸,還空著,你看著修整修整。”
明順帝幾句話說完,便準備親自擬旨,李顯事已了,行了禮,出了南書房。
才走出來幾步,便見到宋皇後身邊的大太監一臉慌張地跑過來。
李顯略微遲疑,隨即大步走了。
等再過幾天進宮,就見宮人們行色匆匆,李顯找了能說得上話的小太監,給了些銀子,才知道,原來是宋皇後前幾日小產。
明順帝震怒,好好的孩子,說沒就沒了,雖說還在肚子裏,但是保不齊有人在裏麵動了手腳。
於是皇帝震怒徹查,宮內上下人人自危。
這幾個月,帝後本來關係就不似從前。
明順帝心裏覺得宋皇後接連對他兩個兒子下手,實在可惡,雖然這兩個兒子,他並無多少寵愛。
但是自己的兒子,自己怎麽責罵都行,別人若是動手,他卻非常生氣。
再怎麽說也貴為皇子,是他的後代,隻能他來管。
就算是皇後也不行。
於是明順帝去中宮的次數慢慢地少了下來,一個月裏,除了初一和十五必須宿在皇後宮裏,他很少踏足皇後宮裏。
宋皇後獨寵這麽多年,早已經對明順帝的脾氣了如指掌,隻待晾他幾日就好。
沒想到就是這幾日,居然讓尚食局的宮女撿了便宜,消息傳到宋皇後耳朵裏,宋皇後隻是冷笑。
皇帝是個喜新厭舊的主,後宮裏那麽多被寵幸過的女人,除了曲嬪肚子爭氣,幾次就懷了龍種,升為嬪位,其他的女人早被他甩到腦後去了。
她倒要看看,這個女人又能堅持多久。
於是宋皇後稱身體不適,閉門不出。
再然後,就是得到消息,說是那得寵的女子升為貴人,住到了鍾粹宮去。
隻是貴人而已,她倒還沒有放在心上。
誰知,昨晚卻得到消息,說是聖上親自下聖旨,要升那女人為妃,還親自賜名為“宸妃”。
連升兩級,在後宮都不多見。
宋皇後這才變了臉。
曆來,宸字都代表皇帝最寵愛的妃子,身份尊貴,不能拿來隨意使用。
如今卻要給一個小小的貴人。
宋皇後心情煩悶,便去了後花園散心,卻聽見幾個宮女在背後議論說是中宮如今怕是要失寵,鍾粹宮的那位如今一飛衝天,要是日後誕下了皇子,皇貴妃都指日可待。
這幾句話被宋皇後聽進去,她頓時覺得火從心中來,一口氣憋在胸口,等迴了宮,才覺得小腹疼痛,忙傳了太醫。
等太醫去了,一診斷,立刻冷汗直流,皇後居然小產了。
身邊的大太監這才急忙去請皇帝。
等明順帝過來,一切早已為時已晚,皇後身下血流不止,神情悲痛。
到底是多年的夫妻情分,看到皇後這委屈又可憐的樣子,皇帝當即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