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朝廷下了旨。
命三皇子後日出發,直接去湖廣賑災。
這旨意一出,滿朝嘩然。
滿朝文武誰不知道,這三皇子早已被聖上厭棄,在朝廷的存在感著實很低。
據說他如今寄居在英國公府,每日深居簡出,一年到頭也進不了幾次宮。
就這樣一個存在感很低的皇子,居然被明順帝派去了湖廣。
“三皇子隻是皇子身份,資質平平,之前也一直沒有處理過賑災之事的經驗,還請聖上三思。”
戶部有官員提出了懷疑。
李顯站在隊伍裏,聽到這話,朝那大臣看了一眼。
站著隊伍的大臣們一聽這話,也開始議論紛紛。
“臣倒覺得,三皇子在朝中一直很低調,這麽多年,一直很安分,聖上是該曆練曆練,更何況現在的皇室宗族裏,除了安王和三皇子,隻有四皇子和六皇子,這件事可大可小,讓皇子們出去曆練,也不失為好事一件。”
說話的是禮部的侍郎。
“陛下,要說合適,臣覺得四皇子更為合適。四皇子自小天資聰穎,自小被皇後教導,應該也可以擔此重任。”
說話的是一名三品武將。
李顯往他方向看了一眼,是宋將軍原來的部下,被宋將軍舉薦,留在京城做了三品將軍,平時負責京城附近的防護。
明順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上,聽到這番話,他調整坐姿,靠在椅背上。
一邊的太監見了,感受到明順帝有些怒意。
“你們一個個張嘴就來,這麽能說,那幹脆你們去賑災吧,作為臣子,不為朕分擔,關鍵時候就會打嘴仗,好不容易朕這邊有了主意,你們一個二人又開始左一句,右一句,早幹嗎去了。”
明順帝給一旁的太監使眼色。
那太監會意,又拿出一個聖旨。
這次災情的事,戶部和那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沒有盡到責任,一個罰俸祿一年,一個連降兩級,迴原籍,被罰的俸祿一概用作賑災的銀兩。
“這兩天禮部盡快給三皇子定封號,後日就離京。”
明順帝說完,站起身甩著袖子退朝了。
皇帝走了,大臣們也準備散了。
有幾個官員湊到一起,小聲嘀咕:“這三皇子也是可憐,被趕出宮這麽久,接了這麽個差事,誰不知道那湖廣之地災情嚴重,聽說都有吃人的,那裏現在起義鬧得厲害,過去遊說的官員一律被打迴來,哪裏有這麽容易。”
李顯走在幾人後麵,聽到幾人的嘀咕聲,心裏也不免有些擔心,
雖然那三皇子住在他府上,但是礙於明順帝,他也沒怎麽跟三皇子走得近過。
如今這件事交給他,他這個做表舅的,還真有些擔心。
昨晚本來是讓四皇子去做這件事的,但是明順帝不舍得,自古賑災都不是什麽好的差事,況且現在春汛也快來了,雪災再加春汛,情況有多複雜可想而知。
如果做得好,那在陛下嘴裏就是應該的,如果沒做好,那這次,三皇子的下場可比安王慘。
聖旨一下,沒多久,傳旨的太監就到了英國公府。
三皇子跪在聽竹軒的堂屋中央接了旨。
那傳旨的小太監把聖旨交給了三皇子,又看了一眼跟在三皇子身後的原寶一眼,隨即小聲道:“奴婢聽說這件事情,皇後連夜去了書房,這才定下來是殿下去,您一路上可千萬小心。”
說完這些,那小太監佯裝咳嗽幾聲,這才甩著拂塵走了。
原寶跟著送了幾步,等人走了,他把門一關,看著三皇子的臉上滿是委屈:“殿下,聖上太欺負人了,這好事沒我們的也就罷了,這去賑災的差事丟給您,奴婢替您不值。”
三皇子握著手裏的聖旨,聞言,淡淡看了原寶一眼,隨即把聖旨扔到一旁放茶具的圓桌上。
他看上去很平靜,語調也很平靜:“安王如今被禁足,這樣不好的事,他總需要有人去做,總不能讓皇室裏那些叔叔伯伯去做,想來想去,也隻有我了。”
的確,當初明順帝登基,要不是因為先皇留了聖旨,且把兵符交給了明順帝,那些其他皇室王爺和皇子們也不會同意明順帝繼位。
因此,等明順帝坐穩了皇位,便慢慢把那些兄弟們驅逐出了京城,能留下的,皆是老弱病殘,對他沒有威脅的人。
更何況,在明順帝眼裏,他蕭煜然就是個不受寵的皇子,跟朝中大臣沒有任何聯係,也沒有強大的母家助力。
這次去湖廣,事情處理得好,他得個褒獎,處理得不好,估計他就該收拾收拾到封地去了,且永世不能迴京。
原寶伺候久了,當然知道這些事。
他們殿下的處境真的很難。
“說聖上會給您取個什麽封號呢?後日就要出發,這也太趕了,我得趕緊去殿下收拾收拾,把該帶的都帶上,聽說湖廣那一帶以前多是“蠻夷之地”,我們得做萬全準備,可不能委屈了殿下。”
原寶喃喃自語,忙著去收拾東西。
什麽封號?總不至於太好,看看安王,安,安分之說。
明順帝給二皇子的封號別有深意,至於給他的,總不會更好就是了。
沈清婉收拾好包袱,在晚些時候去了錦繡院。
沈沚阮這幾日在院子裏忙著給那些梨樹除草,整日忙得不亦樂乎。
這次迴去,不知道要待多久,她提前把雜草除了,也省事。
做兒媳的因為娘家的事要迴老家奔喪,於情於理,也應該在走時跟老夫人打個招唿才是,何況這次老夫人還專門準備了銀子送到揚州去了。
在對外這件事上,老夫人真的是做得滴水不漏。
簡單說了幾句話,二人就出來了。
出了錦繡院的門,老遠便見到李顯大步朝這裏走過來。
“為何不等我迴來再一起來?”李顯一迴來就聽下人說夫人到老夫人這裏來了。
李顯擔心他娘說些不好聽的話,於是便急急趕來了。
“就是與母親說一聲,你放心吧,沒有什麽口角,院子裏隻有老夫人和禾丫頭,沒別人。”
張姨娘最近低調得不是一點點,隻要沈清婉出了院子,張姨娘絕對不出現。
另一位懷著身孕的黃姨娘更是整日不敢出來,沈清婉都許久沒見過她了。
命三皇子後日出發,直接去湖廣賑災。
這旨意一出,滿朝嘩然。
滿朝文武誰不知道,這三皇子早已被聖上厭棄,在朝廷的存在感著實很低。
據說他如今寄居在英國公府,每日深居簡出,一年到頭也進不了幾次宮。
就這樣一個存在感很低的皇子,居然被明順帝派去了湖廣。
“三皇子隻是皇子身份,資質平平,之前也一直沒有處理過賑災之事的經驗,還請聖上三思。”
戶部有官員提出了懷疑。
李顯站在隊伍裏,聽到這話,朝那大臣看了一眼。
站著隊伍的大臣們一聽這話,也開始議論紛紛。
“臣倒覺得,三皇子在朝中一直很低調,這麽多年,一直很安分,聖上是該曆練曆練,更何況現在的皇室宗族裏,除了安王和三皇子,隻有四皇子和六皇子,這件事可大可小,讓皇子們出去曆練,也不失為好事一件。”
說話的是禮部的侍郎。
“陛下,要說合適,臣覺得四皇子更為合適。四皇子自小天資聰穎,自小被皇後教導,應該也可以擔此重任。”
說話的是一名三品武將。
李顯往他方向看了一眼,是宋將軍原來的部下,被宋將軍舉薦,留在京城做了三品將軍,平時負責京城附近的防護。
明順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上,聽到這番話,他調整坐姿,靠在椅背上。
一邊的太監見了,感受到明順帝有些怒意。
“你們一個個張嘴就來,這麽能說,那幹脆你們去賑災吧,作為臣子,不為朕分擔,關鍵時候就會打嘴仗,好不容易朕這邊有了主意,你們一個二人又開始左一句,右一句,早幹嗎去了。”
明順帝給一旁的太監使眼色。
那太監會意,又拿出一個聖旨。
這次災情的事,戶部和那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沒有盡到責任,一個罰俸祿一年,一個連降兩級,迴原籍,被罰的俸祿一概用作賑災的銀兩。
“這兩天禮部盡快給三皇子定封號,後日就離京。”
明順帝說完,站起身甩著袖子退朝了。
皇帝走了,大臣們也準備散了。
有幾個官員湊到一起,小聲嘀咕:“這三皇子也是可憐,被趕出宮這麽久,接了這麽個差事,誰不知道那湖廣之地災情嚴重,聽說都有吃人的,那裏現在起義鬧得厲害,過去遊說的官員一律被打迴來,哪裏有這麽容易。”
李顯走在幾人後麵,聽到幾人的嘀咕聲,心裏也不免有些擔心,
雖然那三皇子住在他府上,但是礙於明順帝,他也沒怎麽跟三皇子走得近過。
如今這件事交給他,他這個做表舅的,還真有些擔心。
昨晚本來是讓四皇子去做這件事的,但是明順帝不舍得,自古賑災都不是什麽好的差事,況且現在春汛也快來了,雪災再加春汛,情況有多複雜可想而知。
如果做得好,那在陛下嘴裏就是應該的,如果沒做好,那這次,三皇子的下場可比安王慘。
聖旨一下,沒多久,傳旨的太監就到了英國公府。
三皇子跪在聽竹軒的堂屋中央接了旨。
那傳旨的小太監把聖旨交給了三皇子,又看了一眼跟在三皇子身後的原寶一眼,隨即小聲道:“奴婢聽說這件事情,皇後連夜去了書房,這才定下來是殿下去,您一路上可千萬小心。”
說完這些,那小太監佯裝咳嗽幾聲,這才甩著拂塵走了。
原寶跟著送了幾步,等人走了,他把門一關,看著三皇子的臉上滿是委屈:“殿下,聖上太欺負人了,這好事沒我們的也就罷了,這去賑災的差事丟給您,奴婢替您不值。”
三皇子握著手裏的聖旨,聞言,淡淡看了原寶一眼,隨即把聖旨扔到一旁放茶具的圓桌上。
他看上去很平靜,語調也很平靜:“安王如今被禁足,這樣不好的事,他總需要有人去做,總不能讓皇室裏那些叔叔伯伯去做,想來想去,也隻有我了。”
的確,當初明順帝登基,要不是因為先皇留了聖旨,且把兵符交給了明順帝,那些其他皇室王爺和皇子們也不會同意明順帝繼位。
因此,等明順帝坐穩了皇位,便慢慢把那些兄弟們驅逐出了京城,能留下的,皆是老弱病殘,對他沒有威脅的人。
更何況,在明順帝眼裏,他蕭煜然就是個不受寵的皇子,跟朝中大臣沒有任何聯係,也沒有強大的母家助力。
這次去湖廣,事情處理得好,他得個褒獎,處理得不好,估計他就該收拾收拾到封地去了,且永世不能迴京。
原寶伺候久了,當然知道這些事。
他們殿下的處境真的很難。
“說聖上會給您取個什麽封號呢?後日就要出發,這也太趕了,我得趕緊去殿下收拾收拾,把該帶的都帶上,聽說湖廣那一帶以前多是“蠻夷之地”,我們得做萬全準備,可不能委屈了殿下。”
原寶喃喃自語,忙著去收拾東西。
什麽封號?總不至於太好,看看安王,安,安分之說。
明順帝給二皇子的封號別有深意,至於給他的,總不會更好就是了。
沈清婉收拾好包袱,在晚些時候去了錦繡院。
沈沚阮這幾日在院子裏忙著給那些梨樹除草,整日忙得不亦樂乎。
這次迴去,不知道要待多久,她提前把雜草除了,也省事。
做兒媳的因為娘家的事要迴老家奔喪,於情於理,也應該在走時跟老夫人打個招唿才是,何況這次老夫人還專門準備了銀子送到揚州去了。
在對外這件事上,老夫人真的是做得滴水不漏。
簡單說了幾句話,二人就出來了。
出了錦繡院的門,老遠便見到李顯大步朝這裏走過來。
“為何不等我迴來再一起來?”李顯一迴來就聽下人說夫人到老夫人這裏來了。
李顯擔心他娘說些不好聽的話,於是便急急趕來了。
“就是與母親說一聲,你放心吧,沒有什麽口角,院子裏隻有老夫人和禾丫頭,沒別人。”
張姨娘最近低調得不是一點點,隻要沈清婉出了院子,張姨娘絕對不出現。
另一位懷著身孕的黃姨娘更是整日不敢出來,沈清婉都許久沒見過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