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年,府上來了老夫人的親戚。
剛立春,春寒料峭。
一大早,府裏的小廝來報,說是老夫人娘家段家的侄兒上了門。
老夫人正在段熙禾的伺候下束了發髻,聽了下人的稟告,心下疑惑。
往年娘家的侄兒都是四月份了,今年倒是來得這樣早。
段熙禾更是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瞬間白了臉。
她爹娘終究還是來了。
她原本以為她爹娘會等到四月,她生辰之日才會來。
“讓他們先去花廳等一會,我稍後就來。”
“祖母······”
段熙禾此刻手腳冰涼,嘴唇發白,她去握老夫人的手,臉上是一片惶恐之色。
“無事,我們去瞧瞧,禾兒也好久沒見爹娘了。”
老夫人換了衣裳,讓身邊的段媽媽去把英國公夫婦也請來,還特意提到,一定要把沈沚阮也帶上。
段熙禾無奈,心裏縱有萬般不情願,也不能當著老夫人的麵前發泄露半分,隻有惴惴不安地跟著老夫人往花廳去了。
花廳裏,一對中年夫婦正坐在太師椅上等老夫人,此二人正是老夫人的侄兒和侄媳婦,也是段熙禾的父母。
段家三代忠良,本是以文臣入仕,但是到了段老夫人父輩,棄筆從戎,做了武將。
後來段家後嗣多以戰死沙場為結局,除了當時她的侄女入宮做了皇後,其餘的段家子嗣現在大都分散在各個軍營裏,官職不高。
自段皇後逝去,段家在朝廷中也漸漸敗落。
如今,段家嫡係一脈早已斷了,除了現在不受寵的三皇子算半個段家後人,剩下的就是像段熙禾父親這般的旁支。
段家旁支的日子都過得貧苦,也基本以務農為主。
段熙禾的父親又是庶子,自然得不到多少錢財,隻得終日與黃土打交道。
妻子劉氏出身農戶,是個逆來順受的女人,每次跟著段父來英國公府,鄉下人的羞澀和自卑在她身上隨處可見。
“別這麽拘束,到了我姑母這裏,咱們就等於到了福地了,說不定等會兒姑母會給咱銀子。”
段達一臉的得意,這英國公府在京城裏也是響當當的名頭,他們夫妻二人趕了一日的路,晚上又不舍得花銀子住客棧,隻花了幾個銅板在客棧後院的馬廄歇了一夜,天一亮,他夫妻二人便登了門。
“你還是少說些話吧,多說多錯,也不知道我們禾兒如今怎麽樣了,又是一年沒見,還怪想的。”
劉氏有些局促不安地坐在椅子上,丫鬟端來了糕點,又上了熱茶,劉氏一早上滴水未進,見了那盤糕點,眼裏是止不住的渴望,但是她知道這是英國公府,一切還是要謹言慎行為好。
“你這婆娘,終日都擔心些沒用的東西,那咱們禾兒是我姑母一手養大的,在這府裏吃喝不缺,那不比跟著我們過窮日強,等這次接了迴去,過幾個月嫁了人,那也是她孝敬她爹我的銀子。”
段父一臉的不以為意,這次他們這麽著急來,也是因為段熙禾的親事有了著落。
過年前,縣裏的一個秀才找媒婆上了門。
段達一聽對方是個秀才,便立刻收下了人家的銀子,也不管那秀才是個鰥夫,一見銀子,段達見錢眼開,當即承諾,三個月之後就準備親事。
因此,夫妻二人,這才急忙往京城趕。
聽到這番話,劉氏便不再言語。
她心裏也明白,這對於剛滿十五歲的女兒來說並不是最好選擇,但是眼見女兒馬上就要及笄,住在這英國公府,也沒個正式的小姐名分。
女兒自小在這府裏長大,也沒見英國公夫婦要說收女兒做養女。
雖然現在女兒跟在老夫人身邊,但是始終不是這府裏的人,與其在這府裏蹉跎青春,還不如及早嫁人,也算是了了她這個做娘的心事。
段達有些鄙夷地瞥了妻子一眼,這女人真是關鍵時刻不跟他一條心。
那媒婆說了,那個縣裏的秀才家裏條件優渥,有房產也有良田,等今年參加了春闈,說不定以後就飛黃騰達了。
相比村頭那個一無所有的年輕木匠,真是不知好多少倍。
偏偏這個做娘的,被那小子幾句好話給騙了過去,說是要等女兒迴去之後,與那木匠結親。
“待會女兒來了,不該說的一個字也別說,小心迴去給你好看。”段父對著劉氏目露兇光,威脅道。
劉氏抿唇,垂下了頭。
就在此時,一個小丫鬟進來了,說老夫人進了花廳。
夫婦二人立刻站起身。
“往年不都是三月底才上京來,今年怎麽這麽早?”話音剛落,老夫人帶著段熙禾進來了。
“姑母。”
段達一見老夫人進來了,趕忙上前去迎。
幾人寒暄著進了花廳坐下。
段熙禾跟在老夫人身後,全程不去看自己的父母。
“這孩子怎麽不理人,見了你爹娘,怎麽這副樣子?”
落座後,見段熙禾始終沒有跟他們表現得熱絡,段父當即不滿。
段熙禾聽了,也隻是咬咬嘴唇,往老夫人身後縮了縮。
見女兒居然當著老夫人的麵如此不給麵子,段達當即想上前訓斥她。
劉氏一見這情形,趕忙拉住他,“自己的女兒,你這是幹甚。”
段達明白妻子話裏的意思,這是在英國公府,不是在家裏,還是得注意些,更何況他還想這次好好把這姑娘帶迴家去,總不好撕破了臉。
他隨即看向段熙禾,麵上露出個笑來:“這孩子,也就一年沒見,又不記得爹了,爹想你想得緊,這不,剛過完年就來京城看你,你弟弟妹妹們也想來,都說惦記你呢。”
聽了這番話,段熙禾腦海裏閃過弟弟妹妹們那稚嫩可愛的臉龐,又看向她娘劉氏。
劉氏見女兒看向她,一時間眼裏竟然起了潮意。
段熙禾是她第一個孩子,生下來白白淨淨,十分可愛,要不是那年整個縣裏遭了災,家境十分困苦,她也不會同意把孩子送到這英國公府上來。
這些年,說好聽些是老夫人把女兒養大,吃喝不愁。
但是她是當娘的,怎麽能不知道女兒這麽些年在這府裏笑臉迎人,乖巧聽話,也是無奈之舉。
“阿爹阿娘。”
段熙禾緩緩從老夫人身後走了出來,走近夫妻二人,乖巧地行了禮。
“禾兒這是長大了,馬上及笄,就可以嫁人了。”
段達見女兒終於願意叫他們,一時得意把心中的想法直接說了出來。
此話一出,段熙禾立刻呆住了,隨後她轉身迴到老夫人身邊,抱著老夫人的腰,一臉的傷心之色。
剛立春,春寒料峭。
一大早,府裏的小廝來報,說是老夫人娘家段家的侄兒上了門。
老夫人正在段熙禾的伺候下束了發髻,聽了下人的稟告,心下疑惑。
往年娘家的侄兒都是四月份了,今年倒是來得這樣早。
段熙禾更是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瞬間白了臉。
她爹娘終究還是來了。
她原本以為她爹娘會等到四月,她生辰之日才會來。
“讓他們先去花廳等一會,我稍後就來。”
“祖母······”
段熙禾此刻手腳冰涼,嘴唇發白,她去握老夫人的手,臉上是一片惶恐之色。
“無事,我們去瞧瞧,禾兒也好久沒見爹娘了。”
老夫人換了衣裳,讓身邊的段媽媽去把英國公夫婦也請來,還特意提到,一定要把沈沚阮也帶上。
段熙禾無奈,心裏縱有萬般不情願,也不能當著老夫人的麵前發泄露半分,隻有惴惴不安地跟著老夫人往花廳去了。
花廳裏,一對中年夫婦正坐在太師椅上等老夫人,此二人正是老夫人的侄兒和侄媳婦,也是段熙禾的父母。
段家三代忠良,本是以文臣入仕,但是到了段老夫人父輩,棄筆從戎,做了武將。
後來段家後嗣多以戰死沙場為結局,除了當時她的侄女入宮做了皇後,其餘的段家子嗣現在大都分散在各個軍營裏,官職不高。
自段皇後逝去,段家在朝廷中也漸漸敗落。
如今,段家嫡係一脈早已斷了,除了現在不受寵的三皇子算半個段家後人,剩下的就是像段熙禾父親這般的旁支。
段家旁支的日子都過得貧苦,也基本以務農為主。
段熙禾的父親又是庶子,自然得不到多少錢財,隻得終日與黃土打交道。
妻子劉氏出身農戶,是個逆來順受的女人,每次跟著段父來英國公府,鄉下人的羞澀和自卑在她身上隨處可見。
“別這麽拘束,到了我姑母這裏,咱們就等於到了福地了,說不定等會兒姑母會給咱銀子。”
段達一臉的得意,這英國公府在京城裏也是響當當的名頭,他們夫妻二人趕了一日的路,晚上又不舍得花銀子住客棧,隻花了幾個銅板在客棧後院的馬廄歇了一夜,天一亮,他夫妻二人便登了門。
“你還是少說些話吧,多說多錯,也不知道我們禾兒如今怎麽樣了,又是一年沒見,還怪想的。”
劉氏有些局促不安地坐在椅子上,丫鬟端來了糕點,又上了熱茶,劉氏一早上滴水未進,見了那盤糕點,眼裏是止不住的渴望,但是她知道這是英國公府,一切還是要謹言慎行為好。
“你這婆娘,終日都擔心些沒用的東西,那咱們禾兒是我姑母一手養大的,在這府裏吃喝不缺,那不比跟著我們過窮日強,等這次接了迴去,過幾個月嫁了人,那也是她孝敬她爹我的銀子。”
段父一臉的不以為意,這次他們這麽著急來,也是因為段熙禾的親事有了著落。
過年前,縣裏的一個秀才找媒婆上了門。
段達一聽對方是個秀才,便立刻收下了人家的銀子,也不管那秀才是個鰥夫,一見銀子,段達見錢眼開,當即承諾,三個月之後就準備親事。
因此,夫妻二人,這才急忙往京城趕。
聽到這番話,劉氏便不再言語。
她心裏也明白,這對於剛滿十五歲的女兒來說並不是最好選擇,但是眼見女兒馬上就要及笄,住在這英國公府,也沒個正式的小姐名分。
女兒自小在這府裏長大,也沒見英國公夫婦要說收女兒做養女。
雖然現在女兒跟在老夫人身邊,但是始終不是這府裏的人,與其在這府裏蹉跎青春,還不如及早嫁人,也算是了了她這個做娘的心事。
段達有些鄙夷地瞥了妻子一眼,這女人真是關鍵時刻不跟他一條心。
那媒婆說了,那個縣裏的秀才家裏條件優渥,有房產也有良田,等今年參加了春闈,說不定以後就飛黃騰達了。
相比村頭那個一無所有的年輕木匠,真是不知好多少倍。
偏偏這個做娘的,被那小子幾句好話給騙了過去,說是要等女兒迴去之後,與那木匠結親。
“待會女兒來了,不該說的一個字也別說,小心迴去給你好看。”段父對著劉氏目露兇光,威脅道。
劉氏抿唇,垂下了頭。
就在此時,一個小丫鬟進來了,說老夫人進了花廳。
夫婦二人立刻站起身。
“往年不都是三月底才上京來,今年怎麽這麽早?”話音剛落,老夫人帶著段熙禾進來了。
“姑母。”
段達一見老夫人進來了,趕忙上前去迎。
幾人寒暄著進了花廳坐下。
段熙禾跟在老夫人身後,全程不去看自己的父母。
“這孩子怎麽不理人,見了你爹娘,怎麽這副樣子?”
落座後,見段熙禾始終沒有跟他們表現得熱絡,段父當即不滿。
段熙禾聽了,也隻是咬咬嘴唇,往老夫人身後縮了縮。
見女兒居然當著老夫人的麵如此不給麵子,段達當即想上前訓斥她。
劉氏一見這情形,趕忙拉住他,“自己的女兒,你這是幹甚。”
段達明白妻子話裏的意思,這是在英國公府,不是在家裏,還是得注意些,更何況他還想這次好好把這姑娘帶迴家去,總不好撕破了臉。
他隨即看向段熙禾,麵上露出個笑來:“這孩子,也就一年沒見,又不記得爹了,爹想你想得緊,這不,剛過完年就來京城看你,你弟弟妹妹們也想來,都說惦記你呢。”
聽了這番話,段熙禾腦海裏閃過弟弟妹妹們那稚嫩可愛的臉龐,又看向她娘劉氏。
劉氏見女兒看向她,一時間眼裏竟然起了潮意。
段熙禾是她第一個孩子,生下來白白淨淨,十分可愛,要不是那年整個縣裏遭了災,家境十分困苦,她也不會同意把孩子送到這英國公府上來。
這些年,說好聽些是老夫人把女兒養大,吃喝不愁。
但是她是當娘的,怎麽能不知道女兒這麽些年在這府裏笑臉迎人,乖巧聽話,也是無奈之舉。
“阿爹阿娘。”
段熙禾緩緩從老夫人身後走了出來,走近夫妻二人,乖巧地行了禮。
“禾兒這是長大了,馬上及笄,就可以嫁人了。”
段達見女兒終於願意叫他們,一時得意把心中的想法直接說了出來。
此話一出,段熙禾立刻呆住了,隨後她轉身迴到老夫人身邊,抱著老夫人的腰,一臉的傷心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