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紀老到了
八零寵婚:軍少誘拐小青梅 作者:餘三月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3號下午,龍城火車站。
方映月穿著一身利落的服裝,時不時地張望著出站口的方向。
平時方映月她們出行,大多是走路去目的地,可這次不一樣,她知道來的紀老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
於是,她特意去找白曼君借了兩輛汽車,年輕人走走路倒沒什麽,老人家可萬萬不能累著。
等啊等,終於,紀老乘坐的火車緩緩駛入站台。
方映月一直盯著出來的人群,仔細搜尋著。隻見一小夥人簇擁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走了出來。
方映月趕忙迎上去,禮貌地問道:“大家好!請問你們是燕都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的專家嗎?”
一個年輕小夥立刻站出來,“是的,這是我們的紀院長。”
方映月連忙伸出手,與紀老熱情地握手,“紀院長,您好!我是龍城時興橡膠廠的負責人方映月。”
“你是秦秋言(江奶奶)的孫媳婦吧!”
方映月乖巧地點點頭,“是的,奶奶特意吩咐我一定要招待好你們。”
紀老摸了摸胡子,感慨道:“你奶奶還是老樣子,熱心腸啊!” 說罷,便爽朗地笑了起來。
方映月一邊引著眾人往停車的地方走,一邊說道:“我們先上車吧,大家坐了這麽久的火車,肯定累壞了。”
上車後,方映月又細心地安排,“我們先去賓館放行李,然後去吃個飯,先把肚子填飽。你們坐了三天火車,今晚就好好休息,明天我們再去橡膠廠,你們看這樣行不行?”
那個年輕小夥,立馬接茬道:“太行了,在火車上躺了三天,我渾身難受得很。”
紀老立刻板起臉,嗬斥道:“小唐,不許沒禮貌!”
“沒關係的,大家都是實在人,坐這麽久火車,心情我能理解。”
到了賓館,等大家放好行李,方映月就帶著他們去品嚐海島、龍城這邊的特色美食。
送大家迴賓館休息後,方映月又找到前台,叮囑道:“如果他們有什麽需要,你們就盡量幫忙,錢我來結。”
前台昨天被經理特意交代過,知道方映月是龍城的大紅人。
“好的,方同誌,您放心吧。”
從賓館出來,方映月馬不停蹄地趕到橡膠廠,找到藍詩宜。
“燕都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的人來了,我看有好幾個年紀比較大的,就讓他們今晚好好休息,明天我就接他們來廠裏看看,你這邊做好準備。”
藍詩宜拍著胸脯保證,“放心吧,保證沒問題!”
迴到家,方映月給江奶奶打了個電話,匯報說已經順利接到人,並且都安排好了。
“小月月,這幾天就辛苦你了……。”
剛掛了電話,方嬸突然想起一件事,拿起喜帖遞給方映月。
“映月,今天席警官和他對象過來了,這是給你們的。”
方映月看著紅彤彤的喜帖,心裏大概猜到了,打開一看,果然是喜帖,席沐遠和辛雨薇要結婚了,結婚日子定在5月17號,在家裏宴請賓客。
“沒想到席沐遠速度這麽快,等清舟迴來,一定要給他看看這喜帖。”
第二天一大早,方映月就去龍城好運來賓館接紀老一行人。
大家在賓館吃過早餐後,便一同前往橡膠廠。來到車間,紀老他們第一次看到如此大的生產設備。
藍詩宜示意工人開機,眾人眼睛緊緊盯著設備。
齊研究員仔細檢查了剛生產出來的輪胎質量,眉頭卻皺了起來。
“這韌性不行啊。”
隨後,他和其他研究員一起調試了好幾個配方,可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藍詩宜禮貌地走上前,“紀院長,我們隔壁車間是木輪子輪胎套的生產線設備,那邊生產出來的橡膠輪胎套沒什麽問題。”
“那我們過去看看。”
隔壁車間機器嗡嗡響,不一會兒,一個輪胎套就做好了。
小唐研究員拿了幾個輪胎套,分發給大家,讓大家感受一下手感。
紀老掐了一下輪胎套,“這就沒有子午線輪胎的問題。”
齊研究員附和道:“這輪胎套不管是韌性還是迴彈力,都很好呀!”
這讓大家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紀老走到橡膠原漿旁邊,拿起一根棍子攪拌了一下,發現這裏的橡膠和他們以往接觸的不太一樣。
“我想去看看你們橡膠樹的種植情況。”
方映月沒去過橡膠樹種植地瓊島,便說道:“梁副廠長,你帶我們去瓊島看看吧。”
瓊島和海島一樣,都需要乘船才能到達,而且瓊島全麵種植橡膠樹,並不適合人居住。
大家乘船來到瓊島,方映月小心翼翼地扶著紀老下船。
“這裏就是我們橡膠廠的橡膠供給地。”
紀老走到正在割膠的村民旁邊,問道:“同誌,你好!你們這邊橡膠林是一直都有的嗎?”
一位中年大嬸停下手中的動作,“這我不太清楚,我們隻是打工的,你問問我們老板吧。” 說罷,她扯著嗓子喊道:“正國,有人找你咯!”
被喊作正國的男人迴頭應了一聲,提著桶快步走過來。
“你們找我有什麽事嗎?”
梁副廠長趕忙介紹,“這是我們廠的老板,方映月。這幾位是燕都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的研究員們,這位是他們的紀院長。”
肖正國愣了一下,連忙握手說道:“我叫肖正國,瓊島這片橡膠林都是我家的。”
紀老走上前,仔細觀察著橡膠樹,發現這些樹和其他地方的確實不一樣。
“你這橡膠林是什麽時候種的?”
肖正國迴憶道:“我小時候就有這個橡膠林了,應該是我爺爺那一輩種植的。”
“你們的橡膠樹跟我們其他地方的不一樣。”
肖正國摸了摸自家的橡膠樹,“我沒去過其他地方,也沒見過其他地方的橡膠樹,所以我也不知道有啥區別。”
肖正國邀請大家進去坐坐,這屋子是給收膠的嬸子們避暑用的,因為夏天這裏特別熱,沒有避暑的地方很容易中暑。
方映月穿著一身利落的服裝,時不時地張望著出站口的方向。
平時方映月她們出行,大多是走路去目的地,可這次不一樣,她知道來的紀老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
於是,她特意去找白曼君借了兩輛汽車,年輕人走走路倒沒什麽,老人家可萬萬不能累著。
等啊等,終於,紀老乘坐的火車緩緩駛入站台。
方映月一直盯著出來的人群,仔細搜尋著。隻見一小夥人簇擁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走了出來。
方映月趕忙迎上去,禮貌地問道:“大家好!請問你們是燕都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的專家嗎?”
一個年輕小夥立刻站出來,“是的,這是我們的紀院長。”
方映月連忙伸出手,與紀老熱情地握手,“紀院長,您好!我是龍城時興橡膠廠的負責人方映月。”
“你是秦秋言(江奶奶)的孫媳婦吧!”
方映月乖巧地點點頭,“是的,奶奶特意吩咐我一定要招待好你們。”
紀老摸了摸胡子,感慨道:“你奶奶還是老樣子,熱心腸啊!” 說罷,便爽朗地笑了起來。
方映月一邊引著眾人往停車的地方走,一邊說道:“我們先上車吧,大家坐了這麽久的火車,肯定累壞了。”
上車後,方映月又細心地安排,“我們先去賓館放行李,然後去吃個飯,先把肚子填飽。你們坐了三天火車,今晚就好好休息,明天我們再去橡膠廠,你們看這樣行不行?”
那個年輕小夥,立馬接茬道:“太行了,在火車上躺了三天,我渾身難受得很。”
紀老立刻板起臉,嗬斥道:“小唐,不許沒禮貌!”
“沒關係的,大家都是實在人,坐這麽久火車,心情我能理解。”
到了賓館,等大家放好行李,方映月就帶著他們去品嚐海島、龍城這邊的特色美食。
送大家迴賓館休息後,方映月又找到前台,叮囑道:“如果他們有什麽需要,你們就盡量幫忙,錢我來結。”
前台昨天被經理特意交代過,知道方映月是龍城的大紅人。
“好的,方同誌,您放心吧。”
從賓館出來,方映月馬不停蹄地趕到橡膠廠,找到藍詩宜。
“燕都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的人來了,我看有好幾個年紀比較大的,就讓他們今晚好好休息,明天我就接他們來廠裏看看,你這邊做好準備。”
藍詩宜拍著胸脯保證,“放心吧,保證沒問題!”
迴到家,方映月給江奶奶打了個電話,匯報說已經順利接到人,並且都安排好了。
“小月月,這幾天就辛苦你了……。”
剛掛了電話,方嬸突然想起一件事,拿起喜帖遞給方映月。
“映月,今天席警官和他對象過來了,這是給你們的。”
方映月看著紅彤彤的喜帖,心裏大概猜到了,打開一看,果然是喜帖,席沐遠和辛雨薇要結婚了,結婚日子定在5月17號,在家裏宴請賓客。
“沒想到席沐遠速度這麽快,等清舟迴來,一定要給他看看這喜帖。”
第二天一大早,方映月就去龍城好運來賓館接紀老一行人。
大家在賓館吃過早餐後,便一同前往橡膠廠。來到車間,紀老他們第一次看到如此大的生產設備。
藍詩宜示意工人開機,眾人眼睛緊緊盯著設備。
齊研究員仔細檢查了剛生產出來的輪胎質量,眉頭卻皺了起來。
“這韌性不行啊。”
隨後,他和其他研究員一起調試了好幾個配方,可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藍詩宜禮貌地走上前,“紀院長,我們隔壁車間是木輪子輪胎套的生產線設備,那邊生產出來的橡膠輪胎套沒什麽問題。”
“那我們過去看看。”
隔壁車間機器嗡嗡響,不一會兒,一個輪胎套就做好了。
小唐研究員拿了幾個輪胎套,分發給大家,讓大家感受一下手感。
紀老掐了一下輪胎套,“這就沒有子午線輪胎的問題。”
齊研究員附和道:“這輪胎套不管是韌性還是迴彈力,都很好呀!”
這讓大家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紀老走到橡膠原漿旁邊,拿起一根棍子攪拌了一下,發現這裏的橡膠和他們以往接觸的不太一樣。
“我想去看看你們橡膠樹的種植情況。”
方映月沒去過橡膠樹種植地瓊島,便說道:“梁副廠長,你帶我們去瓊島看看吧。”
瓊島和海島一樣,都需要乘船才能到達,而且瓊島全麵種植橡膠樹,並不適合人居住。
大家乘船來到瓊島,方映月小心翼翼地扶著紀老下船。
“這裏就是我們橡膠廠的橡膠供給地。”
紀老走到正在割膠的村民旁邊,問道:“同誌,你好!你們這邊橡膠林是一直都有的嗎?”
一位中年大嬸停下手中的動作,“這我不太清楚,我們隻是打工的,你問問我們老板吧。” 說罷,她扯著嗓子喊道:“正國,有人找你咯!”
被喊作正國的男人迴頭應了一聲,提著桶快步走過來。
“你們找我有什麽事嗎?”
梁副廠長趕忙介紹,“這是我們廠的老板,方映月。這幾位是燕都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的研究員們,這位是他們的紀院長。”
肖正國愣了一下,連忙握手說道:“我叫肖正國,瓊島這片橡膠林都是我家的。”
紀老走上前,仔細觀察著橡膠樹,發現這些樹和其他地方的確實不一樣。
“你這橡膠林是什麽時候種的?”
肖正國迴憶道:“我小時候就有這個橡膠林了,應該是我爺爺那一輩種植的。”
“你們的橡膠樹跟我們其他地方的不一樣。”
肖正國摸了摸自家的橡膠樹,“我沒去過其他地方,也沒見過其他地方的橡膠樹,所以我也不知道有啥區別。”
肖正國邀請大家進去坐坐,這屋子是給收膠的嬸子們避暑用的,因為夏天這裏特別熱,沒有避暑的地方很容易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