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眉頭緊蹙,神色間滿是疑惑,忍不住開口道:“這薑維,在當時的名聲似乎不太好啊。也不知道這密信裏頭到底藏著什麽玄機?”


    蕭何上前一步,恭敬地接話:“以臣之見,這薑維有功名之心,卻又被人這般評價,想來這信中的內容,或許能揭示他複雜的心境。”


    樊噲一聽,扯著大嗓門嚷道:“管他什麽信不信的,俺就關心這對咱們當下的局勢有啥影響!”


    劉邦又好氣又好笑,笑罵道:“你這莽夫,就知道打打殺殺,也不靜下心來聽聽大家怎麽分析。”


    ······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複安,日月幽而複明。”


    就這麽短短幾句話,可它可不簡單呐!


    這可是薑維生前寫給劉禪的最後一封信,劉禪呢,也知道這信的分量,冒著被殺的巨大風險,偷偷把它藏了起來,為啥?


    因為這是飽含著對大漢忠誠的肺腑之言呐!


    咱把時間往前撥弄撥弄,薑維剛到郪縣,屁股還沒坐熱乎呢,劉禪的敕令就到了。


    得嘞,軍令如山呐,薑維隻能無奈地下令兵士們放下兵器,把那威風凜凜的盔甲也卸了,連自己的符節都乖乖交給胡烈,然後灰溜溜地從東道向鍾會投降。


    你再瞧瞧那些軍中的將士們,那叫一個氣啊,一個個拔出刀劍,對著石頭就是一頓猛砍,石頭無辜遭罪,可將士們心裏那口憤怒的火,也隻能通過這方式發泄發泄了。


    投降之後呢,鍾會見到薑維,就帶著點調侃的意味問:“你咋來得這麽遲呢?”


    薑維也不含糊,立馬迴懟:“今日能來,已然算是快得不能再快了。”


    嘿,這一來一迴,火花四濺呐!


    可誰能想到,鍾會對薑維那是打心底裏看重,不僅馬上還給他印號節蓋,還和他親近得不得了,出行同坐一輛車,入座同坐一張席,就差穿一條褲子了。


    鍾會還跟長史杜預說:“要是把薑伯約和中原那些名士比一比,就算是公休(諸葛誕)、太初(夏侯玄),也比不上他。”


    這薑維啊,那可是心思細膩得很,很快就察覺到鍾會有不臣之心,他心裏一盤算,嘿,這說不定是複興蜀漢的好機會啊!


    於是就開始遊說鍾會:“我聽說啊,您自從淮南平叛以來,那智謀簡直神了,算無遺策,晉朝能有今天的昌盛,那可全是您的功勞。


    現在又平定了蜀地,您這威名和德行,震得這世間都抖三抖,百姓們都對您的功績佩服得五體投地,可君主呢,估計心裏正忌憚著您的謀略呢。


    您難道就打算這麽平平安安地迴去?


    想當年韓信,戰亂的時候對漢朝忠心耿耿,可一到太平時候,就被猜疑;


    文種不聽範蠡的話,不懂得歸隱五湖,最後落得個伏劍自殺的下場。


    這哪裏是因為君主昏庸、臣子愚蠢呢?


    還不是利害關係在作祟。


    如今您大功告成,大德昭著,為啥不效仿陶朱公,泛舟江湖,既能保全功勞,又能護佑自身,登上峨嵋之嶺,跟著赤鬆子逍遙雲遊呢?”


    鍾會聽了,搖搖頭說:“您說得太理想化了,我可做不到,況且現在這形勢,也不一定非得歸隱。”


    薑維笑了笑:“其他的事兒,憑您的聰明才智,肯定能想到,就不用我這老頭子多嘴了。”


    從這以後,兩人那關係,好得就像多年的老友,相處得別提多歡洽了。


    可鍾會要是想割據巴蜀,有個人就像一座大山橫在他麵前,誰呢?


    就是占據成都的鄧艾。


    公元 264 年,這矛盾就爆發了。


    鍾會因為鄧艾擅自承旨專權行事,就和衛瓘一起,偷偷給上麵稟報,說鄧艾有謀反的跡象。這鍾會還有一手絕活兒,


    他特別擅長模仿別人的字體,在劍閣就把鄧艾的奏章和上報事情的書信給攔截了,然後大筆一揮,把裏麵的話改得狂妄傲慢,全是居功自誇的內容,還把司馬昭的迴信也毀掉,自己重新寫,就想讓鄧艾心裏犯嘀咕。


    接著,鍾會派衛瓘先去成都拘捕鄧艾。


    他心裏打得那叫一個如意算盤,知道衛瓘兵力少,就想讓鄧艾把衛瓘給殺了,然後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給鄧艾定罪。


    可衛瓘也不傻,知道鍾會的心思,但又不敢違抗命令。


    於是他趁著深夜偷偷抵達成都,然後趕緊傳檄文給鄧艾手下的將領,大聲宣布:“我是奉詔來拘捕鄧艾的,其他人一概不追究;你們要是投向官軍這邊,就像之前平蜀的時候一樣,再加爵賞,要是膽敢不從,那可就要誅滅三族!”


    這一招還真管用,等到雞鳴的時候,那些將領都跑到衛瓘這兒來了,就鄧艾帳內的人沒來。


    到了早晨,衛瓘膽子也大,直接打開營門,坐著使者車就進了鄧艾的營帳。


    鄧艾還在床上躺著沒起來呢,就這麽被衛瓘輕輕鬆鬆地把父子倆給抓捕了,裝進了囚車。


    這時候,有些將領想劫持鄧艾,就整頓兵馬氣勢洶洶地奔向衛瓘的營帳。


    衛瓘也不慌,不帶一個衛兵,就大大方方地出去迎接,還假裝在那兒書寫表章,說要給鄧艾洗刷冤屈,證明他沒有反心。


    那些將領還真就信了他的話,就沒動手劫持。


    正月十五,鍾會帶著薑維等人風風光光地抵達成都。


    可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這事兒就變得更熱鬧了。


    鍾會把護軍、郡守、牙門騎督以上的官員,還有原來蜀漢的官員,都召集到蜀漢朝堂,說是要給郭太後發喪。


    這還不算完,他還假造太後遺詔,命令大家一起起兵廢黜司馬昭,誰要是不從,就把誰關到益州諸曹屋中。


    薑維一看這情況,覺得機會來了,就趕緊勸鍾會把北方來的那些將領都殺了。


    他心裏還有個更大的算盤,等這些將領死後,就把鍾會也幹掉,再把魏兵全都坑殺,好複興蜀漢。


    於是他偷偷給劉禪寫信,信裏就有咱開頭說的那句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複安,日月幽而複明。”


    鍾會呢,也野心勃勃,自稱益州牧,準備作亂。


    他打算讓薑維統領五萬人馬當前鋒,從斜穀出兵,自己則統率大軍跟在後麵。


    他還想著,等到了長安,讓騎兵走陸路,步兵從水道順流浮渭入河,覺得五天就能到孟津,到時候和騎兵在洛陽會合,這天下就一舉平定了。


    可誰能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


    正月十八,南安太守胡烈等人的士兵在成都突然發動兵變。


    鍾會這下可慌了神,趕緊問薑維:“兵士們來了,好像是要作亂,這可咋辦啊?”


    薑維倒是鎮定自若,說:“那就跟他們拚了!”


    說完,就帶著鍾會的親信衝出去迎戰,他自己還親手殺了五六個人呢。


    可畢竟寡不敵眾,魏軍還是把薑維給擊殺了,之後又一擁而上,把鍾會也給斬殺了。


    魏將士們對薑維的計策那是恨得牙癢癢,薑維死後,還不解氣,把他的屍體剖開,結果發現薑維的膽竟然像鬥一樣大。


    在這場成都之亂裏,薑維的妻兒,還有原蜀漢太子劉璿、官員張翼、蔣斌、蔣顯、衛繼等,都被魏兵殘忍殺害。


    魏兵還在城裏放縱搶掠,過了好幾天才安定下來。


    後來呢,鄧艾父子也被衛瓘指使田續給殺死了。


    你說這事兒,明知天下之事不可為卻偏要去做的,那是諸葛孔明;明知國家之事不可為卻依然堅持的,就是薑伯約啊!


    這就是天水麒麟兒薑維薑伯約,大漢的最後一位大將軍。


    大漢呢,從大將軍韓信定天下,到大將軍衛青盛天下,再到大將軍薑維殉國,這一路起起落落。


    薑維從小生活在天水,沒見過劉備,曾經還是魏將呢。


    直到二十六歲那年,他遇到了諸葛丞相和趙雲。


    那句 “老將軍,可知天水薑伯約” 一出口,那股子意氣風發的勁兒就全出來了。


    而諸葛丞相一句 “興複漢室”,就成了薑維往後四十年的人生追求,一輩子都在為了這個目標拚命,你說這能不讓人動容嗎?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錦夜微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錦夜微涼並收藏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