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可惜可恨的李治,你為啥不派兵東渡
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 作者:錦夜微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言歸正傳喲,剛才扯了些題外話,也大致解釋了一下唐高宗李治那 “風疾” 的來頭!
那這會兒呢,咱們正兒八經來聊聊武媚娘人生中的那位真男主 —— 李治。
李治這家夥,是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個娃,老媽是長孫皇後。
他出生於貞觀二年,貞觀五年被封為晉王。後來呀,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接連被廢,到了貞觀十七年,他就被立成太子啦。
後麵那些事兒咱就不囉嗦太多,反正李治即位之後,跟武媚娘那是黏糊得很,簡直如膠似漆。
接著咱再嘮嘮李治生病後,武媚娘是咋掌權的!
剛講了顯慶五年,李治犯病了,就把政務交給武媚娘打理,完了他還改年號啦。
估摸是想沾沾喜氣,這迴他改叫龍朔,這李治和武媚娘兩口子的年號多得讓人腦殼疼,青鳥往後就用公元紀年給大夥說道說道。
龍朔元年(也就是公元 661 年)正月,武媚娘請求別讓天下婦女去搞那些俳優表演,李治一拍大腿,行!
從這兒就能瞧出來,武媚娘對女性的地位還是挺看重的,為啥這麽說呢?
大夥別瞅著現在那些演員又能賺錢又風光無限的,但唐代可不是這麽迴事兒。
在唐代,俳優的地位那是低到塵埃裏去了,他們純粹就是主人的附庸,甚至跟奴隸沒啥兩樣。
在隋唐那會兒,俳優在法律上那都屬於賤民,再加上職業特殊,他們通常被圈在特定的地方,世世代代在群內婚配。
“樂人、歌者、舞者,穿得倒是華麗,袍袖冠冕的,舞衣飄來飄去,可俳優呢,上身光溜溜地袒露著,就下身穿著條褲子,從來就沒見過穿戴整齊的。”
要是這在男性身上體現的是地位卑微,那再加上性政治的作用以後,物化和低等級的特性在女俳優身上就更突出了。
女俳優不光會變成供男人尋性娛樂和戲弄的對象,甚至還會淪為主人的性工具,這對女性的人格尊嚴那可是極大的貶低和損害。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好維護女性的人格尊嚴,武媚娘這才想方設法禁止女性去演俳優之戲。
到了四月的時候,李治腦子一熱,想親自出征高句麗,好在武媚娘和大臣們一通勸,這才讓他打消了念頭。
武媚娘剛開始主持政事的時候,他倆配合得還算湊合。可權力這玩意兒就跟毒酒似的,父子都能反目,何況夫妻呢!
武媚娘起初還能 低個頭、忍氣吞聲,順著皇上的心思來,所以李治力排眾議,鐵了心立她為後。
等武媚娘得勢之後,那可就威風起來了,皇上想做點啥,動不動就被她給攔住,李治那是氣不打一處來。
或許經過三年的調養,李治的身子骨稍微硬朗了些,李治就琢磨著把權力收迴來,於是他打算再來一輪廢後,這李九郎難道休妻休上癮啦?
公元 664 年,大唐的麟德元年,宰相上官儀請求廢掉皇後,李治一聽,覺得在理,立馬就讓上官儀起草廢後的詔書。
旁邊的侍從趕緊撒丫子跑去告訴武媚娘,武媚娘風風火火就衝到李治麵前一頓自辯,李治羞得縮成一團,心一軟,又跟從前一樣對待她。
李治又怕武媚娘發火記仇,趕忙哄她:“我起初可沒這念頭,都是上官儀攛掇我的。”
從此以後,李治每次處理政務,武媚娘就“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生殺,決於其口”。】
······
漢高祖時空
劉邦坐在大殿中,目光緊緊盯著直播畫麵上所說的“垂簾於後,天下大權,悉歸中宮”。
他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身邊的呂雉,心中暗想:“劉盈即位後,恐怕我大漢也是這個局麵吧!看來乃公要留下點後手來。”
他的目光在大殿中的群臣身上掃過,最後在曹參、陳平和周勃的身上停留了一會。
漢武帝時空
劉徹看著武媚娘主政的畫麵,讓他不禁輕笑出聲,對著群臣說道:“這武媚娘的架勢倒是與呂後一模一樣,隻是不知道將來她能否成為武太後!”
雖然劉徹的話語中帶著笑意,但他的眼神卻透露出一絲冰冷。
太皇太後才病逝沒多久,幾年前竇太後對他的壓製,仍舊曆曆在目,讓他心有餘悸。
群臣們聽到劉徹的話,都沉默了。
唐太宗時空
李世民坐在大殿中,聽著直播中的消息,得知唐高宗居然是長孫皇後在明年所生的孩子,並且將來李承乾和李泰都會被廢。
他驚唿道:“高明聰慧果斷,朕怎麽會廢棄他?”
李承乾也是淚眼婆娑地看著李世民,長孫皇後連忙拉著李世民和李承乾的手,安撫著二人。
房玄齡此時緩緩開口道:“陛下,直播中曾經直言皇後之病,可能是皇後去世後,才導致太子性情大變!”
李世民聽完此言,連忙拉著長孫皇後道:“觀音婢,你千萬要保重身體。”
而後又氣憤地說:“那唐高宗居然將國家交給武氏一族,可見昏庸至極,那我們明年就不要把他生出來!”
長孫皇後溫柔地笑道:“那二郎,咱們以後就不要孩子了?”
李世民連忙著急道:“當然不是,你是我的妻子,你我自然是要子孫滿堂的,但連年生育於你身體不好,那朕寧願不要。”
李世民拉著長孫皇後在那裏撒嬌,房玄齡等人也不敢看,也不想看。
······
【武媚娘的危機就這麽過去了,可要是大夥就這麽覺得唐高宗李治是個言聽計從的昏君,那可就錯得離譜啦!
李治雖說因為 “風疾”,不能累著自己,但也不意味著他把權力一股腦兒全扔給武媚娘了。
實際上在公元 665 年之前,李治的功績那是足以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公元 650 年,李治派高侃出馬,把車鼻可汗給拿下了,平定了漠北。
公元 655 年,高句麗跟百濟聯手攻打新羅,新羅趕緊派人向唐朝求救,李治二話不說,先後派兵去收拾高句麗和百濟。
公元 660 年十一月,邢國公蘇定方把百濟給平定了,把百濟國王扶餘義慈、太子隆等五十八個人俘虜押到東都洛陽紫微城正南門 —— 則天門。
李治質問了一番後下旨把他們放了,百濟就此滅亡,這在史書上叫做 “唐滅百濟之戰”。
隨後呢,百濟搞起了複國運動,一直到公元 663 年,唐大將劉仁軌在白江口把援助百濟的倭國軍打得屁滾尿流,又把百濟給收拾了,百濟國王撒腿就跑,投奔高句麗去了。
在這兒,青鳥覺得最可惜,甚至恨得牙癢癢的是,李治居然沒派劉仁軌東渡倭國。
亡其國,滅其種,雞犬不留!】
······
“這是什麽話,我華夏禮儀之邦,怎麽能有如此惡毒的想法!!!”
那這會兒呢,咱們正兒八經來聊聊武媚娘人生中的那位真男主 —— 李治。
李治這家夥,是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個娃,老媽是長孫皇後。
他出生於貞觀二年,貞觀五年被封為晉王。後來呀,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接連被廢,到了貞觀十七年,他就被立成太子啦。
後麵那些事兒咱就不囉嗦太多,反正李治即位之後,跟武媚娘那是黏糊得很,簡直如膠似漆。
接著咱再嘮嘮李治生病後,武媚娘是咋掌權的!
剛講了顯慶五年,李治犯病了,就把政務交給武媚娘打理,完了他還改年號啦。
估摸是想沾沾喜氣,這迴他改叫龍朔,這李治和武媚娘兩口子的年號多得讓人腦殼疼,青鳥往後就用公元紀年給大夥說道說道。
龍朔元年(也就是公元 661 年)正月,武媚娘請求別讓天下婦女去搞那些俳優表演,李治一拍大腿,行!
從這兒就能瞧出來,武媚娘對女性的地位還是挺看重的,為啥這麽說呢?
大夥別瞅著現在那些演員又能賺錢又風光無限的,但唐代可不是這麽迴事兒。
在唐代,俳優的地位那是低到塵埃裏去了,他們純粹就是主人的附庸,甚至跟奴隸沒啥兩樣。
在隋唐那會兒,俳優在法律上那都屬於賤民,再加上職業特殊,他們通常被圈在特定的地方,世世代代在群內婚配。
“樂人、歌者、舞者,穿得倒是華麗,袍袖冠冕的,舞衣飄來飄去,可俳優呢,上身光溜溜地袒露著,就下身穿著條褲子,從來就沒見過穿戴整齊的。”
要是這在男性身上體現的是地位卑微,那再加上性政治的作用以後,物化和低等級的特性在女俳優身上就更突出了。
女俳優不光會變成供男人尋性娛樂和戲弄的對象,甚至還會淪為主人的性工具,這對女性的人格尊嚴那可是極大的貶低和損害。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好維護女性的人格尊嚴,武媚娘這才想方設法禁止女性去演俳優之戲。
到了四月的時候,李治腦子一熱,想親自出征高句麗,好在武媚娘和大臣們一通勸,這才讓他打消了念頭。
武媚娘剛開始主持政事的時候,他倆配合得還算湊合。可權力這玩意兒就跟毒酒似的,父子都能反目,何況夫妻呢!
武媚娘起初還能 低個頭、忍氣吞聲,順著皇上的心思來,所以李治力排眾議,鐵了心立她為後。
等武媚娘得勢之後,那可就威風起來了,皇上想做點啥,動不動就被她給攔住,李治那是氣不打一處來。
或許經過三年的調養,李治的身子骨稍微硬朗了些,李治就琢磨著把權力收迴來,於是他打算再來一輪廢後,這李九郎難道休妻休上癮啦?
公元 664 年,大唐的麟德元年,宰相上官儀請求廢掉皇後,李治一聽,覺得在理,立馬就讓上官儀起草廢後的詔書。
旁邊的侍從趕緊撒丫子跑去告訴武媚娘,武媚娘風風火火就衝到李治麵前一頓自辯,李治羞得縮成一團,心一軟,又跟從前一樣對待她。
李治又怕武媚娘發火記仇,趕忙哄她:“我起初可沒這念頭,都是上官儀攛掇我的。”
從此以後,李治每次處理政務,武媚娘就“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生殺,決於其口”。】
······
漢高祖時空
劉邦坐在大殿中,目光緊緊盯著直播畫麵上所說的“垂簾於後,天下大權,悉歸中宮”。
他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身邊的呂雉,心中暗想:“劉盈即位後,恐怕我大漢也是這個局麵吧!看來乃公要留下點後手來。”
他的目光在大殿中的群臣身上掃過,最後在曹參、陳平和周勃的身上停留了一會。
漢武帝時空
劉徹看著武媚娘主政的畫麵,讓他不禁輕笑出聲,對著群臣說道:“這武媚娘的架勢倒是與呂後一模一樣,隻是不知道將來她能否成為武太後!”
雖然劉徹的話語中帶著笑意,但他的眼神卻透露出一絲冰冷。
太皇太後才病逝沒多久,幾年前竇太後對他的壓製,仍舊曆曆在目,讓他心有餘悸。
群臣們聽到劉徹的話,都沉默了。
唐太宗時空
李世民坐在大殿中,聽著直播中的消息,得知唐高宗居然是長孫皇後在明年所生的孩子,並且將來李承乾和李泰都會被廢。
他驚唿道:“高明聰慧果斷,朕怎麽會廢棄他?”
李承乾也是淚眼婆娑地看著李世民,長孫皇後連忙拉著李世民和李承乾的手,安撫著二人。
房玄齡此時緩緩開口道:“陛下,直播中曾經直言皇後之病,可能是皇後去世後,才導致太子性情大變!”
李世民聽完此言,連忙拉著長孫皇後道:“觀音婢,你千萬要保重身體。”
而後又氣憤地說:“那唐高宗居然將國家交給武氏一族,可見昏庸至極,那我們明年就不要把他生出來!”
長孫皇後溫柔地笑道:“那二郎,咱們以後就不要孩子了?”
李世民連忙著急道:“當然不是,你是我的妻子,你我自然是要子孫滿堂的,但連年生育於你身體不好,那朕寧願不要。”
李世民拉著長孫皇後在那裏撒嬌,房玄齡等人也不敢看,也不想看。
······
【武媚娘的危機就這麽過去了,可要是大夥就這麽覺得唐高宗李治是個言聽計從的昏君,那可就錯得離譜啦!
李治雖說因為 “風疾”,不能累著自己,但也不意味著他把權力一股腦兒全扔給武媚娘了。
實際上在公元 665 年之前,李治的功績那是足以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公元 650 年,李治派高侃出馬,把車鼻可汗給拿下了,平定了漠北。
公元 655 年,高句麗跟百濟聯手攻打新羅,新羅趕緊派人向唐朝求救,李治二話不說,先後派兵去收拾高句麗和百濟。
公元 660 年十一月,邢國公蘇定方把百濟給平定了,把百濟國王扶餘義慈、太子隆等五十八個人俘虜押到東都洛陽紫微城正南門 —— 則天門。
李治質問了一番後下旨把他們放了,百濟就此滅亡,這在史書上叫做 “唐滅百濟之戰”。
隨後呢,百濟搞起了複國運動,一直到公元 663 年,唐大將劉仁軌在白江口把援助百濟的倭國軍打得屁滾尿流,又把百濟給收拾了,百濟國王撒腿就跑,投奔高句麗去了。
在這兒,青鳥覺得最可惜,甚至恨得牙癢癢的是,李治居然沒派劉仁軌東渡倭國。
亡其國,滅其種,雞犬不留!】
······
“這是什麽話,我華夏禮儀之邦,怎麽能有如此惡毒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