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打口水仗
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 作者:小草比樹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商隱的詩“神女生涯不是夢”的句子,這裏的“神女”就是指青樓妓女?。
“萬裏橋邊女校書,枇杷花下閉門居。”?這句詩是王建送給名妓薛濤的,其中的“女校書”同樣說的就是妓女。
李世民見程咬金這話,臉色一黑。
其他大臣,同樣是一頭的黑線。
“宿國公,你可不要血口噴人,本官何時做過如此之事?”
鄭拓有些急了。
不等程咬金開口,一旁的尉遲敬德,也懂了趙銘和程咬金在玩什麽。
於是,尉遲敬德也站了出來。
“陛下,臣也見過鄭拓在大街上搶乞丐的錢,還有小孩子的糖葫蘆。”
這一下,就連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等一直沒有開腔的大佬,都是無語的望著程咬金和尉遲敬德。
不少人更是想著,以後這朝堂上,恐怕是會更熱鬧了。
以前是程咬金和尉遲敬德這兩個活寶。
不過,這兩人最多也就是不要臉,偶爾的耍橫。
如今,看趙銘這樣,更是比他們兩個還要能夠鬧騰。
三人湊一起,一眾大臣都在想,以後朝堂上不知道會成什麽樣子……
趙銘笑吟吟的看向鄭拓,“你看,這可不是我一個說,還有其他人親眼見到。”
鄭拓憤恨的瞪了趙銘一眼,轉頭委屈巴巴的對李世民行了一禮。
“還請陛下為臣做主!”
李世民瞪了程咬金和尉遲敬德二人一眼,示意他們不要跟著添亂。
程咬金和尉遲敬德兩人,縮了縮脖子,沒有繼續再說話。
“趙小子,這是早朝!”李世民提醒道。
趙銘明白李世民是在提醒自己,讓自己不要胡亂造謠。
“陛下!”趙銘拱手道,“臣知道是早朝。”
“你小子既然知道,還敢張口胡說?”李世民語氣不善,眼神滿含警告的意味。
趙銘全當沒有見到,“陛下,我這要算是張口胡說,那他們不也在張口胡說?”
“若陛下要責任,臣無話可說,但他們也同樣也再張口胡說,還請陛下一視同仁。”
趙銘指著鄭拓和其他世家官員。
“哼,我等何時有過張口胡說?”
“到了這個時候,還敢睜著眼睛說瞎話?”
……
世家官員紛紛出言指責趙銘,轉頭又向李世民告狀。
李世民有些頭疼的揉了揉眉心,他都讓趙銘不要再亂說了。
結果這小子轉頭又開始了,現在這麽多官員都要求責罰,李世民自己也不可能置之不理。
“你們沒有亂說?不是在睜著眼睛說瞎話?”
趙銘大聲反駁。
“哼,滿朝文武皆在,怎麽?你趙銘還以為自己是趙高不成?”
“想要指鹿為馬?你還不夠格!陛下英明神武,也不是秦二世。”
……
朝堂上,再次的陷入了爭吵之中。
“都給朕閉嘴!”李世民寒著臉,大聲嗬斥。
殿內重新陷入安靜之中,世家官員,一個個都憤怒的瞪著趙銘。
就剛剛這一小會,他們這麽多人,愣是沒有吵過趙銘。
沒有辦法,趙銘曾經那也是妥妥的鍵盤俠一名。
單論吵架,這些人完全不是對手,單單是趙銘口中一個又一個往外蹦的新詞,他們都要想好一陣,才明白其中含義。
甚至好大一部分詞,他們隻知道不是什麽好詞,至於具體意思,根本就不明白。
其他大臣,也是一個個目瞪口呆。
不少大臣更是心中決定,以後能不與趙銘爭吵,就不和他對噴。
“老黑,你剛剛記住了多少?”程咬金小聲的問道。
尉遲敬德嘿嘿一笑,我記住幾句。
“你說說看記住哪幾句?\"
尉遲敬德把剛剛趙銘噴那些世家官員的話語,自己記住 的部分,分別說了出來。
\"你用的什麽牌的垃圾袋,這麽能裝?”
““你腦袋空不要緊,關鍵是不要進水。”
“你長得曲折離奇,顛沛流離,很科幻,也很抽象。”?
……
尉遲敬德一邊說,一邊崇拜的看向趙銘。
今天他是大開眼界了,不,應該說是打開耳界。
原來,罵人也有如此牛掰的方式。
這可比他們隻會“透你娘”這些,顯得高級太多了。
“程胖,你記住了哪些?”尉遲敬德說完自己記住的,問道。
“嗯,我記住的和你差不多,不過還另外記住幾句。”程咬金迴道。
“快說來我聽聽。”
程咬金當即把自己記住的其他句子,悄聲對尉遲敬德說了一遍。
“你長了一副隻有你媽會喜歡的模樣,再不努力你就完蛋了!”?
“你腦袋空不要緊,關鍵是不要進水。”?
……
此刻令人,一臉的興奮,已經想好了,下一次和其他大臣吵架,就可以用上這些話語了。
不知為什麽,兩人心中隱隱的有些期待……
不少武將,看向趙銘都是雙眼放光!
人才啊!
他們武將經常和文官吵架,每次都吵不過,然後一急眼直接上手。
最後的結果就是被李世民訓斥一頓,外加罰俸祿。
世家門閥的官員,基本以文官為主。
現在見到這些文官,被趙銘一個人噴得急眼,一眾武將不由得大感舒心。
娘的,你們這群鳥文人,也有被罵得還不了嘴的一天!
之前對於把趙銘調去兵部,保持中立的武將。
在這一刻,紛紛改變了想法。
支持,必須支持趙銘去兵部。
潛意識裏麵,武將們都把趙銘看做了“自己人”。
自古以來,文臣和武將,天然的不合。
亂世之下,是武將話語權大,文臣為輔。
等到天下太平,就需要文臣治理天下,自然而然文臣話語權會上升。
這個時候,文武之間就會逐漸產生矛盾。
武將之前本身的話語權降低,肯定會不爽文臣。
甚至會覺得,自己用命拚殺來的功勞,到最後居然沒有這些耍嘴皮子的文官地位高。
李世民手下的文臣武將,算是比較和諧的了。
畢竟,很多都是一同與他“創業”的大臣。
文武不合,基本也隻是與那些後麵進入朝廷的世家官員。
像長孫無忌,房玄齡他們這些文臣,反倒是與程咬金,尉遲敬德他們這些武將,關係很是和諧。
當然,他們能夠現在依舊和諧相處,有一條最為關鍵的原因。
那就是武將手中的兵,李世民能夠做到掌控。
要不然的話,像他們這樣文武大臣和諧相處,絕對不是任何一位皇帝,能夠願意見到的。
同時也是因為此,這些跟隨李世民的功臣,並沒有遭遇“飛鳥盡,良弓藏”的事情。
這可不是一句李世民多麽的?寬仁大度?,就能夠解釋得了的。
一位發動“玄武門”事件,逼著親爹退位,把親兄弟全家給嘎了。
隻留下弟媳婦收入後宮的人,能說他?寬仁大度??
程咬金和尉遲敬德在交流著心得,其他大臣則是都安靜了下來。
發怒的李世民,他們這個時候,可不敢像程咬金和尉遲敬德這兩個滾刀肉一般。
“吵夠了嗎?”
李世民寒聲發問,一臉的冰冷。
“萬裏橋邊女校書,枇杷花下閉門居。”?這句詩是王建送給名妓薛濤的,其中的“女校書”同樣說的就是妓女。
李世民見程咬金這話,臉色一黑。
其他大臣,同樣是一頭的黑線。
“宿國公,你可不要血口噴人,本官何時做過如此之事?”
鄭拓有些急了。
不等程咬金開口,一旁的尉遲敬德,也懂了趙銘和程咬金在玩什麽。
於是,尉遲敬德也站了出來。
“陛下,臣也見過鄭拓在大街上搶乞丐的錢,還有小孩子的糖葫蘆。”
這一下,就連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等一直沒有開腔的大佬,都是無語的望著程咬金和尉遲敬德。
不少人更是想著,以後這朝堂上,恐怕是會更熱鬧了。
以前是程咬金和尉遲敬德這兩個活寶。
不過,這兩人最多也就是不要臉,偶爾的耍橫。
如今,看趙銘這樣,更是比他們兩個還要能夠鬧騰。
三人湊一起,一眾大臣都在想,以後朝堂上不知道會成什麽樣子……
趙銘笑吟吟的看向鄭拓,“你看,這可不是我一個說,還有其他人親眼見到。”
鄭拓憤恨的瞪了趙銘一眼,轉頭委屈巴巴的對李世民行了一禮。
“還請陛下為臣做主!”
李世民瞪了程咬金和尉遲敬德二人一眼,示意他們不要跟著添亂。
程咬金和尉遲敬德兩人,縮了縮脖子,沒有繼續再說話。
“趙小子,這是早朝!”李世民提醒道。
趙銘明白李世民是在提醒自己,讓自己不要胡亂造謠。
“陛下!”趙銘拱手道,“臣知道是早朝。”
“你小子既然知道,還敢張口胡說?”李世民語氣不善,眼神滿含警告的意味。
趙銘全當沒有見到,“陛下,我這要算是張口胡說,那他們不也在張口胡說?”
“若陛下要責任,臣無話可說,但他們也同樣也再張口胡說,還請陛下一視同仁。”
趙銘指著鄭拓和其他世家官員。
“哼,我等何時有過張口胡說?”
“到了這個時候,還敢睜著眼睛說瞎話?”
……
世家官員紛紛出言指責趙銘,轉頭又向李世民告狀。
李世民有些頭疼的揉了揉眉心,他都讓趙銘不要再亂說了。
結果這小子轉頭又開始了,現在這麽多官員都要求責罰,李世民自己也不可能置之不理。
“你們沒有亂說?不是在睜著眼睛說瞎話?”
趙銘大聲反駁。
“哼,滿朝文武皆在,怎麽?你趙銘還以為自己是趙高不成?”
“想要指鹿為馬?你還不夠格!陛下英明神武,也不是秦二世。”
……
朝堂上,再次的陷入了爭吵之中。
“都給朕閉嘴!”李世民寒著臉,大聲嗬斥。
殿內重新陷入安靜之中,世家官員,一個個都憤怒的瞪著趙銘。
就剛剛這一小會,他們這麽多人,愣是沒有吵過趙銘。
沒有辦法,趙銘曾經那也是妥妥的鍵盤俠一名。
單論吵架,這些人完全不是對手,單單是趙銘口中一個又一個往外蹦的新詞,他們都要想好一陣,才明白其中含義。
甚至好大一部分詞,他們隻知道不是什麽好詞,至於具體意思,根本就不明白。
其他大臣,也是一個個目瞪口呆。
不少大臣更是心中決定,以後能不與趙銘爭吵,就不和他對噴。
“老黑,你剛剛記住了多少?”程咬金小聲的問道。
尉遲敬德嘿嘿一笑,我記住幾句。
“你說說看記住哪幾句?\"
尉遲敬德把剛剛趙銘噴那些世家官員的話語,自己記住 的部分,分別說了出來。
\"你用的什麽牌的垃圾袋,這麽能裝?”
““你腦袋空不要緊,關鍵是不要進水。”
“你長得曲折離奇,顛沛流離,很科幻,也很抽象。”?
……
尉遲敬德一邊說,一邊崇拜的看向趙銘。
今天他是大開眼界了,不,應該說是打開耳界。
原來,罵人也有如此牛掰的方式。
這可比他們隻會“透你娘”這些,顯得高級太多了。
“程胖,你記住了哪些?”尉遲敬德說完自己記住的,問道。
“嗯,我記住的和你差不多,不過還另外記住幾句。”程咬金迴道。
“快說來我聽聽。”
程咬金當即把自己記住的其他句子,悄聲對尉遲敬德說了一遍。
“你長了一副隻有你媽會喜歡的模樣,再不努力你就完蛋了!”?
“你腦袋空不要緊,關鍵是不要進水。”?
……
此刻令人,一臉的興奮,已經想好了,下一次和其他大臣吵架,就可以用上這些話語了。
不知為什麽,兩人心中隱隱的有些期待……
不少武將,看向趙銘都是雙眼放光!
人才啊!
他們武將經常和文官吵架,每次都吵不過,然後一急眼直接上手。
最後的結果就是被李世民訓斥一頓,外加罰俸祿。
世家門閥的官員,基本以文官為主。
現在見到這些文官,被趙銘一個人噴得急眼,一眾武將不由得大感舒心。
娘的,你們這群鳥文人,也有被罵得還不了嘴的一天!
之前對於把趙銘調去兵部,保持中立的武將。
在這一刻,紛紛改變了想法。
支持,必須支持趙銘去兵部。
潛意識裏麵,武將們都把趙銘看做了“自己人”。
自古以來,文臣和武將,天然的不合。
亂世之下,是武將話語權大,文臣為輔。
等到天下太平,就需要文臣治理天下,自然而然文臣話語權會上升。
這個時候,文武之間就會逐漸產生矛盾。
武將之前本身的話語權降低,肯定會不爽文臣。
甚至會覺得,自己用命拚殺來的功勞,到最後居然沒有這些耍嘴皮子的文官地位高。
李世民手下的文臣武將,算是比較和諧的了。
畢竟,很多都是一同與他“創業”的大臣。
文武不合,基本也隻是與那些後麵進入朝廷的世家官員。
像長孫無忌,房玄齡他們這些文臣,反倒是與程咬金,尉遲敬德他們這些武將,關係很是和諧。
當然,他們能夠現在依舊和諧相處,有一條最為關鍵的原因。
那就是武將手中的兵,李世民能夠做到掌控。
要不然的話,像他們這樣文武大臣和諧相處,絕對不是任何一位皇帝,能夠願意見到的。
同時也是因為此,這些跟隨李世民的功臣,並沒有遭遇“飛鳥盡,良弓藏”的事情。
這可不是一句李世民多麽的?寬仁大度?,就能夠解釋得了的。
一位發動“玄武門”事件,逼著親爹退位,把親兄弟全家給嘎了。
隻留下弟媳婦收入後宮的人,能說他?寬仁大度??
程咬金和尉遲敬德在交流著心得,其他大臣則是都安靜了下來。
發怒的李世民,他們這個時候,可不敢像程咬金和尉遲敬德這兩個滾刀肉一般。
“吵夠了嗎?”
李世民寒聲發問,一臉的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