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各自商談
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 作者:小草比樹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旁的韋家族長韋圓緒當即站起身,“我去叫人來。”
很快,韋圓緒帶著幾名工匠到來。
韋圓緒對王珪他們說道:“這幾人都是我族中煉鐵技術最好的工匠。”
“都是可以完全信得過之人。”
王珪聽罷,當即微微點頭,沒有異議。
韋挺見狀,拿起桌上的紙張,對幾名工匠說道:“你們都是我韋家的人。”
“今日給你們看得東西,不可泄露出去任何一個字。”
“要不然,你們知道後果。”
說到最後,韋挺語氣森冷。
幾名工匠,當即各種表忠心,並發誓絕不外泄。
韋挺這才把紙張遞給他們,“你們看看這裏麵的內容,若是有什麽不對的地方,也可以說出來。”
工匠中年紀最大的一人,雙手接過,好奇的開始看了起來。
“這……這……”
作為韋家煉鐵技術最好的工匠,在見到紙張上麵的內容,當即就興奮了起來。
“怎麽樣?”韋挺連忙問道。
“若是我韋家用這樣的技術,不但產量會大大提高,還能夠使得生鐵的質量更好。”
工匠斬釘截鐵的說道。
“你確定嗎?”王珪不放心的問道。
工匠點頭道:“老奴煉鐵大半輩子了,這上麵的東西一看就知道是煉鐵的高爐。”
“而且旁邊還有文字說明,一看就能夠明白。”
得到工匠的確定,王珪他們當即露出了笑容。
再次告誡工匠,不可泄露上麵內容之後,王珪他們才重新坐了下來。
“各位,現在咱們說說接下來該怎麽做吧?”韋圓緒笑著說道。
崔仁師想也不想的就說道:“這還用想,咱們趕緊把各自的鐵坊升級唄!”
王珪眼皮子下拉,對崔仁師的話語像是沒有聽到一樣。
韋挺無奈對崔仁師道:“崔兄,這次朝廷鐵坊升級,可是花費了幾十萬貫。”
“若是我們每家鐵坊都升級,這個花費可就太大了。”
崔仁師一怔,剛剛他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幾十萬貫,這可不是小數目,即便是他們這些頂級世家,一下子也拿不出來。
倒不是他們世家沒有,而是世家沒有那麽多的現錢。
若是要拿出這麽多的錢出來,要麽就是停掉其他的生意,要麽就是出售一部分的資產。
或是賣地,或是買商鋪,籌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貫,他們這些頂級的世家,還是可以做到。
見到崔仁師不說話,問題看向王珪,“王兄,你什麽想法呢?”
王珪眼皮輕抬,“老夫的想法是,咱們幾家共同合力打造一個新的鐵坊。”
“每家隻需要拿出十幾萬貫的錢,這樣也不會影響到其他的產業經營。”
韋挺微微頷首,他也是這個意思,隨即看向崔仁師。
“崔兄,你以為如何?”
崔仁師略微思考片刻,點點頭道:“我看行。”
接下來,幾人開始商量,具體的細節。
最終,幾家一致同意,新的鐵坊,就在韋家原有鐵坊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
之所以選擇韋家,主要是因為韋家就在京兆,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
到時候,也好直接與朝廷的鋼鐵,進行競爭。
鄭家的鄭乾意,自始至終都沒有多說什麽。
這次冶煉技術能夠獲得,他們鄭家沒有出上力。
鄭乾意很幹脆,隻要王珪他們商量出結果,他都無條件選擇支持。
商議完畢,幾人各自迴家,準備升級鐵坊費用的事宜。
蘭桂軒,一號包廂裏麵。
趙銘和謝龍羽還有程處亮,三人吃飽喝足。
“果然長安就是好啊!謝某活了大半輩子,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菜肴。”
謝龍羽滿臉的感慨,對自己選擇來京覲見李世民的決定,感到無比的正確。
“嗬嗬,謝頭領,這些菜肴,要不是我兄長,長安也同樣是沒有的哦。”
程處亮一臉的驕傲,仿佛炒菜都是他所發明一般。
“哦?趙縣男你對於庖廚還很精通?”謝龍羽一臉驚異的望著趙銘。
趙銘淡淡地笑了笑,“沒什麽,我也就是自己愛美食,平時喜歡瞎琢磨。”
說完,趙銘話鋒一轉,“謝頭領,想必之前小黑已經給你說了,我想要與你合作的事情了吧?”
聽到趙銘問起此事,謝龍羽當即收斂心神,正色道:“嗯,我原本是打算明年才來長安。”
“在得知趙縣男你的想法後,就迫不及待的先行過來了。”
說到這裏,謝龍羽露出苦笑的表情。
“不怕趙縣男你笑話,我謝氏雖然在牂州一帶是大族,可族人的日子過得很是清苦。”
“作為族長,我是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讓族人過上好的生活。”
“趙縣男,我們牂州那麵不比其他地方……”
謝龍羽開始大吐苦水,講述著他們當地條件有多麽的惡劣。
在當地生存,有多麽的艱難。
趙銘安靜的聽完,不管是播州,還是牂州,這些地方都是後世貴州的一部分。
貴州,全國唯一沒有平原的地方,即便是後世的八九十年代,依舊還有很多百姓填不飽肚子。
不是當地人懶,也不是當地人不夠聰明,實在是自然條件太差。
現在是貞觀二年,當地人想要生存,更是難上加難。
等到謝龍羽說完,趙銘麵色肅然的說道:“謝頭領,我向你保證。”
“隻要咱們合作,不出三年,我讓你的族人有飯吃,有衣穿!”
謝龍羽沒有說話,而是定定的望著趙銘。
趙銘明白,就憑他這麽空口白牙的兩句話,對方顯然不可能相信。
“謝頭領,播州緊鄰瀘州,而瀘州邊上的榮州盛產井鹽,乃是不可多得的富庶之地。”
“還有北麵的益州等地,沃野千裏,每年產糧極多。”
“隻要打通與榮州還有益州的商路,從榮州掙錢,然後再從益州買糧,想要保證謝頭領你族人的生活,還不是輕輕鬆鬆?”
隨後趙銘把自己對於在播州種植茶葉的規劃,簡單對謝龍羽提了一遍。
趙銘沒有說他是想要狙擊崔家的茶葉生意。
這事現在肯定不能對謝龍羽說,一來大家還沒有達成合作。
即便是達成合作了,在沒有足夠信任之前,也不宜向對方透露。
崔家的大名,即便謝龍羽遠在牂州,同樣也知道。
趙銘對謝龍羽提及的茶葉生意,主要是與吐蕃的貿易。
播州的茶葉,可以走西南麵的昆州,然後進入濮子部。
再從金齒部,然後一路向北,進入吐蕃的腹地。
還有就是走西北麵,從雅州也同樣可以進入吐蕃腹地。
甚至從鬆洲,還能進入吐穀渾。
謝龍羽聽完,心中信了大半,問道:“趙縣男,可是茶葉是你經營,我謝家能夠得到什麽好處呢?”
趙銘笑道:“很簡單,不管是種茶,還是後續的采茶等,我都需要大量的人。”
“謝頭領你的人幫我幹活,我給他們開工錢,隻要你的族人手中有了錢,還會忍饑受凍嗎?”
很快,韋圓緒帶著幾名工匠到來。
韋圓緒對王珪他們說道:“這幾人都是我族中煉鐵技術最好的工匠。”
“都是可以完全信得過之人。”
王珪聽罷,當即微微點頭,沒有異議。
韋挺見狀,拿起桌上的紙張,對幾名工匠說道:“你們都是我韋家的人。”
“今日給你們看得東西,不可泄露出去任何一個字。”
“要不然,你們知道後果。”
說到最後,韋挺語氣森冷。
幾名工匠,當即各種表忠心,並發誓絕不外泄。
韋挺這才把紙張遞給他們,“你們看看這裏麵的內容,若是有什麽不對的地方,也可以說出來。”
工匠中年紀最大的一人,雙手接過,好奇的開始看了起來。
“這……這……”
作為韋家煉鐵技術最好的工匠,在見到紙張上麵的內容,當即就興奮了起來。
“怎麽樣?”韋挺連忙問道。
“若是我韋家用這樣的技術,不但產量會大大提高,還能夠使得生鐵的質量更好。”
工匠斬釘截鐵的說道。
“你確定嗎?”王珪不放心的問道。
工匠點頭道:“老奴煉鐵大半輩子了,這上麵的東西一看就知道是煉鐵的高爐。”
“而且旁邊還有文字說明,一看就能夠明白。”
得到工匠的確定,王珪他們當即露出了笑容。
再次告誡工匠,不可泄露上麵內容之後,王珪他們才重新坐了下來。
“各位,現在咱們說說接下來該怎麽做吧?”韋圓緒笑著說道。
崔仁師想也不想的就說道:“這還用想,咱們趕緊把各自的鐵坊升級唄!”
王珪眼皮子下拉,對崔仁師的話語像是沒有聽到一樣。
韋挺無奈對崔仁師道:“崔兄,這次朝廷鐵坊升級,可是花費了幾十萬貫。”
“若是我們每家鐵坊都升級,這個花費可就太大了。”
崔仁師一怔,剛剛他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幾十萬貫,這可不是小數目,即便是他們這些頂級世家,一下子也拿不出來。
倒不是他們世家沒有,而是世家沒有那麽多的現錢。
若是要拿出這麽多的錢出來,要麽就是停掉其他的生意,要麽就是出售一部分的資產。
或是賣地,或是買商鋪,籌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貫,他們這些頂級的世家,還是可以做到。
見到崔仁師不說話,問題看向王珪,“王兄,你什麽想法呢?”
王珪眼皮輕抬,“老夫的想法是,咱們幾家共同合力打造一個新的鐵坊。”
“每家隻需要拿出十幾萬貫的錢,這樣也不會影響到其他的產業經營。”
韋挺微微頷首,他也是這個意思,隨即看向崔仁師。
“崔兄,你以為如何?”
崔仁師略微思考片刻,點點頭道:“我看行。”
接下來,幾人開始商量,具體的細節。
最終,幾家一致同意,新的鐵坊,就在韋家原有鐵坊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
之所以選擇韋家,主要是因為韋家就在京兆,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
到時候,也好直接與朝廷的鋼鐵,進行競爭。
鄭家的鄭乾意,自始至終都沒有多說什麽。
這次冶煉技術能夠獲得,他們鄭家沒有出上力。
鄭乾意很幹脆,隻要王珪他們商量出結果,他都無條件選擇支持。
商議完畢,幾人各自迴家,準備升級鐵坊費用的事宜。
蘭桂軒,一號包廂裏麵。
趙銘和謝龍羽還有程處亮,三人吃飽喝足。
“果然長安就是好啊!謝某活了大半輩子,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菜肴。”
謝龍羽滿臉的感慨,對自己選擇來京覲見李世民的決定,感到無比的正確。
“嗬嗬,謝頭領,這些菜肴,要不是我兄長,長安也同樣是沒有的哦。”
程處亮一臉的驕傲,仿佛炒菜都是他所發明一般。
“哦?趙縣男你對於庖廚還很精通?”謝龍羽一臉驚異的望著趙銘。
趙銘淡淡地笑了笑,“沒什麽,我也就是自己愛美食,平時喜歡瞎琢磨。”
說完,趙銘話鋒一轉,“謝頭領,想必之前小黑已經給你說了,我想要與你合作的事情了吧?”
聽到趙銘問起此事,謝龍羽當即收斂心神,正色道:“嗯,我原本是打算明年才來長安。”
“在得知趙縣男你的想法後,就迫不及待的先行過來了。”
說到這裏,謝龍羽露出苦笑的表情。
“不怕趙縣男你笑話,我謝氏雖然在牂州一帶是大族,可族人的日子過得很是清苦。”
“作為族長,我是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讓族人過上好的生活。”
“趙縣男,我們牂州那麵不比其他地方……”
謝龍羽開始大吐苦水,講述著他們當地條件有多麽的惡劣。
在當地生存,有多麽的艱難。
趙銘安靜的聽完,不管是播州,還是牂州,這些地方都是後世貴州的一部分。
貴州,全國唯一沒有平原的地方,即便是後世的八九十年代,依舊還有很多百姓填不飽肚子。
不是當地人懶,也不是當地人不夠聰明,實在是自然條件太差。
現在是貞觀二年,當地人想要生存,更是難上加難。
等到謝龍羽說完,趙銘麵色肅然的說道:“謝頭領,我向你保證。”
“隻要咱們合作,不出三年,我讓你的族人有飯吃,有衣穿!”
謝龍羽沒有說話,而是定定的望著趙銘。
趙銘明白,就憑他這麽空口白牙的兩句話,對方顯然不可能相信。
“謝頭領,播州緊鄰瀘州,而瀘州邊上的榮州盛產井鹽,乃是不可多得的富庶之地。”
“還有北麵的益州等地,沃野千裏,每年產糧極多。”
“隻要打通與榮州還有益州的商路,從榮州掙錢,然後再從益州買糧,想要保證謝頭領你族人的生活,還不是輕輕鬆鬆?”
隨後趙銘把自己對於在播州種植茶葉的規劃,簡單對謝龍羽提了一遍。
趙銘沒有說他是想要狙擊崔家的茶葉生意。
這事現在肯定不能對謝龍羽說,一來大家還沒有達成合作。
即便是達成合作了,在沒有足夠信任之前,也不宜向對方透露。
崔家的大名,即便謝龍羽遠在牂州,同樣也知道。
趙銘對謝龍羽提及的茶葉生意,主要是與吐蕃的貿易。
播州的茶葉,可以走西南麵的昆州,然後進入濮子部。
再從金齒部,然後一路向北,進入吐蕃的腹地。
還有就是走西北麵,從雅州也同樣可以進入吐蕃腹地。
甚至從鬆洲,還能進入吐穀渾。
謝龍羽聽完,心中信了大半,問道:“趙縣男,可是茶葉是你經營,我謝家能夠得到什麽好處呢?”
趙銘笑道:“很簡單,不管是種茶,還是後續的采茶等,我都需要大量的人。”
“謝頭領你的人幫我幹活,我給他們開工錢,隻要你的族人手中有了錢,還會忍饑受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