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一爐生鐵
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 作者:小草比樹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銘要當段綸外孫女婿的事情,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被很多人知曉。
李世民也知道了此事,隨後把段綸叫進宮裏去。
兩人也不知道談了什麽,不過當天正好是程處默值守宮門。
段綸出宮的時候,程處默見到段綸當時狀態不是特別好。
這些都是後麵趙銘才得知,他現在人已經在鐵坊裏麵。
帶著裏麵的工匠,正在對煉鐵的高爐,進行升級改造。
時間過得很快,尤其是在忙碌之中,更是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
一晃三個月過去。
這三個月裏,趙銘幾乎吃住都是在鐵坊裏麵。
條件雖然有些艱苦,但成果也很是喜人。
改造過的高爐,也正式開始進入了試產。
段綸今天也特意過來,想要看看新技術的成果。
在見到趙銘的第一眼,段綸差點沒有認出趙銘來。
原來的趙銘說是玉麵小郎君也不為過,可現在是又黑又瘦,完全的大變樣。
一切準備就緒,工人們開始忙碌了起來。
大家跟著趙銘,在這三個月裏麵,每天不是接受趙銘的培訓,就是在加班加點的進行改造升級。
“趙縣男,你確定這能行嗎?”段綸看著不遠處,高聳的大爐子,忍不住有些擔憂。
這次的改造,不僅僅把原有的高爐全部拆除,還擴大了規模。
雖然隻有三個月的時間,可投下去的錢可不少。
要是最終效果不行,到時候可就麻煩了。
“放心吧,沒問題的。”趙銘興奮的看著忙碌的工人說道。
“對了,之前說的石炭,段尚書你有找到嗎?”
聽到趙銘問起石炭,段綸點頭道:“嗯,已經找到了,就在北麵的同官縣,距離一百五十裏的地方,有一個很大的石炭礦。”
“我這次過來,也準備問一下,接下來要怎麽做?”
“找到了那就太好了!”趙銘高興的說道,“段尚書,你迴去之後立刻安排人開采,然後全部運過來。”
“嗯,我迴去就立刻讓人去做。”段綸應道。
趙銘在鐵坊擴大的時候,就規劃好了煉焦的工坊,隻等煤炭開采出來,煉為焦炭之後,鐵坊這麵就算是可以正常的開始運作了。
現在試產,還隻是用的木炭,雖然也能用,可比起焦炭效率差得很多。
“段尚書,走,我帶你轉一圈,順便給你介紹一下,你也好心裏有個數。”趙銘提議道。
段綸欣然同意,趙銘不說他也正要提。
趙銘一邊走,一邊開始段綸介紹。
從水裏推動的粉碎機,把鐵礦先磨碎,到多個齒輪組的水力高速鼓風機,再到新式的高爐……
趙銘都詳細的介紹了一遍,段綸可算是開了眼界,同時也在感歎,這些精妙的設計,趙銘到底是如何想出來的。
轉完一圈,大半天的時間已經過去。
粉碎好的鐵礦粉末,也開始被投入到了高爐之中。
當天晚上,段綸索性就住在了鐵坊,等著煉出來的鐵出爐。
第二天,趙銘和段綸早早的等在高爐邊上,等待著第一爐的鐵水出爐。
當見到泛著紅光,隔著老遠都都能夠感受得到熱浪襲來的鐵水出爐。
趙銘也不知道是因為興奮,還是因為鐵水的熱浪原因,整個臉通紅。
這是趙銘來到大唐後,第一次投入如此大精力,還有時間,做成的事,趙銘也很是期待。
等到鐵水被倒進早就準備好的模具之中,還不等完全冷卻,趙銘就迫不及待的上前查看。
段綸也激動了起來,心中默默地開始計算。
就剛剛這一爐的鐵水,若是質量沒有問題的話,最起碼有兩萬斤以上。
這就代表著一個高爐,一天就能夠生產兩萬斤的生鐵。
即便高爐後麵需要冷卻一天後,才能重新填料,那也是一天一萬斤。
這樣算下來,一年就能夠生產三百六十多萬斤。
這已經比朝廷一年的產量還要多了。
而這樣的高爐,總共有二十個!
想到此,段綸就激動得連下巴上的胡須,都在抖動著。
這意味著以後,每年朝廷將能夠生產七千多萬斤的生鐵。
而且,另外一邊,還有著專門煉鋼的爐子,不過趙銘說那個需要等石炭到來後,再進行試產。
煉鋼不比煉鐵,需要用生鐵作為原料,將生鐵中的雜質去除,並控製碳含量,以達到所需的強度和韌性。
對於這一塊,趙銘知道怎麽做,可具體的一些細節方麵,還需要後續小批量的試產和調整。
等到模具中的生鐵冷卻之後,段綸立刻挑了幾塊,運迴工部。
生鐵的質量如何,還需要工部進行檢測後才能下定論。
實際上,鐵坊這裏,趙銘也搭建了一個質檢的部門。
不過,現在是需要讓朝廷諸公,還有李世民進行匯報。
工部的人進行檢測,才會更有說服力。
趙銘交代一下鐵坊的負責人,讓他們繼續生產,自己則是跟隨段綸,一起返迴了城裏。
段綸匆匆說了幾句,迴到工部後立刻召集人手,緊鑼密鼓的開始了檢測。
趙銘則是迴到家中,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迴家,他想家裏人了。
“哎喲,郎君你怎麽成這樣了?”
管家老吳,哎見到趙銘的時候,差點沒有認出來。
“有這麽大的變化嗎?”趙銘摸了摸自己的臉。
來到住院廳堂,趙銘正要詢問老爹去哪裏了,他娘親和姨娘們就全部趕過來。
“哎喲,我的銘兒,你怎麽黑成這樣,瘦成這樣了?”
王美淑見到趙銘的一瞬間,心疼得眼淚唰唰就掉了下來。
其他五位姨娘,也是心疼得直掉淚。
“娘,我現在這樣不是更精神更強壯了嘛?”
趙銘說著,還特意擺上幾個姿勢,顯示自己現在狀態很好。
“我的銘兒,這段時間都不知道吃了多少的苦哦!”
“娘,我沒有吃苦,真的,吃得好睡得好,就是太陽曬得有些多,稍微有些黑而已。”
“胡說,都瘦成這樣了,還這般黑。”
……
趙銘不停的安慰著娘親,還有姨娘她們。
好不容易才讓他們相信,他這段是時間,是真的沒有吃苦。
這個時候,趙至任也趕了迴來。
見到趙銘的第一時間,趙至任反應和其他人差不多。
“銘兒,你這是怎麽了?怎麽黑成這樣,還瘦得厲害?”
趙至任雖然沒有像趙銘娘親她們那樣掉眼淚,可眼中盡是疼惜。
“阿耶,沒事,就是這段時間天天曬太陽而已。”
趙銘無奈,又得解釋一遍。
“你這就算是天天曬太陽,總不能還能把人曬瘦吧?”
“哎呀,阿耶我這段時間啊……”
趙銘把自己這段時間,都是在鐵坊忙的事情,簡單的向老爹說一遍,也是說給母親她們聽。
不過,趙銘隻挑一些歡樂有趣的事情說,至於那些幹活的事情,萬萬是不能提起。
要不然,母親他們聽到了,說不定又要掉眼淚了。
李世民也知道了此事,隨後把段綸叫進宮裏去。
兩人也不知道談了什麽,不過當天正好是程處默值守宮門。
段綸出宮的時候,程處默見到段綸當時狀態不是特別好。
這些都是後麵趙銘才得知,他現在人已經在鐵坊裏麵。
帶著裏麵的工匠,正在對煉鐵的高爐,進行升級改造。
時間過得很快,尤其是在忙碌之中,更是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
一晃三個月過去。
這三個月裏,趙銘幾乎吃住都是在鐵坊裏麵。
條件雖然有些艱苦,但成果也很是喜人。
改造過的高爐,也正式開始進入了試產。
段綸今天也特意過來,想要看看新技術的成果。
在見到趙銘的第一眼,段綸差點沒有認出趙銘來。
原來的趙銘說是玉麵小郎君也不為過,可現在是又黑又瘦,完全的大變樣。
一切準備就緒,工人們開始忙碌了起來。
大家跟著趙銘,在這三個月裏麵,每天不是接受趙銘的培訓,就是在加班加點的進行改造升級。
“趙縣男,你確定這能行嗎?”段綸看著不遠處,高聳的大爐子,忍不住有些擔憂。
這次的改造,不僅僅把原有的高爐全部拆除,還擴大了規模。
雖然隻有三個月的時間,可投下去的錢可不少。
要是最終效果不行,到時候可就麻煩了。
“放心吧,沒問題的。”趙銘興奮的看著忙碌的工人說道。
“對了,之前說的石炭,段尚書你有找到嗎?”
聽到趙銘問起石炭,段綸點頭道:“嗯,已經找到了,就在北麵的同官縣,距離一百五十裏的地方,有一個很大的石炭礦。”
“我這次過來,也準備問一下,接下來要怎麽做?”
“找到了那就太好了!”趙銘高興的說道,“段尚書,你迴去之後立刻安排人開采,然後全部運過來。”
“嗯,我迴去就立刻讓人去做。”段綸應道。
趙銘在鐵坊擴大的時候,就規劃好了煉焦的工坊,隻等煤炭開采出來,煉為焦炭之後,鐵坊這麵就算是可以正常的開始運作了。
現在試產,還隻是用的木炭,雖然也能用,可比起焦炭效率差得很多。
“段尚書,走,我帶你轉一圈,順便給你介紹一下,你也好心裏有個數。”趙銘提議道。
段綸欣然同意,趙銘不說他也正要提。
趙銘一邊走,一邊開始段綸介紹。
從水裏推動的粉碎機,把鐵礦先磨碎,到多個齒輪組的水力高速鼓風機,再到新式的高爐……
趙銘都詳細的介紹了一遍,段綸可算是開了眼界,同時也在感歎,這些精妙的設計,趙銘到底是如何想出來的。
轉完一圈,大半天的時間已經過去。
粉碎好的鐵礦粉末,也開始被投入到了高爐之中。
當天晚上,段綸索性就住在了鐵坊,等著煉出來的鐵出爐。
第二天,趙銘和段綸早早的等在高爐邊上,等待著第一爐的鐵水出爐。
當見到泛著紅光,隔著老遠都都能夠感受得到熱浪襲來的鐵水出爐。
趙銘也不知道是因為興奮,還是因為鐵水的熱浪原因,整個臉通紅。
這是趙銘來到大唐後,第一次投入如此大精力,還有時間,做成的事,趙銘也很是期待。
等到鐵水被倒進早就準備好的模具之中,還不等完全冷卻,趙銘就迫不及待的上前查看。
段綸也激動了起來,心中默默地開始計算。
就剛剛這一爐的鐵水,若是質量沒有問題的話,最起碼有兩萬斤以上。
這就代表著一個高爐,一天就能夠生產兩萬斤的生鐵。
即便高爐後麵需要冷卻一天後,才能重新填料,那也是一天一萬斤。
這樣算下來,一年就能夠生產三百六十多萬斤。
這已經比朝廷一年的產量還要多了。
而這樣的高爐,總共有二十個!
想到此,段綸就激動得連下巴上的胡須,都在抖動著。
這意味著以後,每年朝廷將能夠生產七千多萬斤的生鐵。
而且,另外一邊,還有著專門煉鋼的爐子,不過趙銘說那個需要等石炭到來後,再進行試產。
煉鋼不比煉鐵,需要用生鐵作為原料,將生鐵中的雜質去除,並控製碳含量,以達到所需的強度和韌性。
對於這一塊,趙銘知道怎麽做,可具體的一些細節方麵,還需要後續小批量的試產和調整。
等到模具中的生鐵冷卻之後,段綸立刻挑了幾塊,運迴工部。
生鐵的質量如何,還需要工部進行檢測後才能下定論。
實際上,鐵坊這裏,趙銘也搭建了一個質檢的部門。
不過,現在是需要讓朝廷諸公,還有李世民進行匯報。
工部的人進行檢測,才會更有說服力。
趙銘交代一下鐵坊的負責人,讓他們繼續生產,自己則是跟隨段綸,一起返迴了城裏。
段綸匆匆說了幾句,迴到工部後立刻召集人手,緊鑼密鼓的開始了檢測。
趙銘則是迴到家中,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迴家,他想家裏人了。
“哎喲,郎君你怎麽成這樣了?”
管家老吳,哎見到趙銘的時候,差點沒有認出來。
“有這麽大的變化嗎?”趙銘摸了摸自己的臉。
來到住院廳堂,趙銘正要詢問老爹去哪裏了,他娘親和姨娘們就全部趕過來。
“哎喲,我的銘兒,你怎麽黑成這樣,瘦成這樣了?”
王美淑見到趙銘的一瞬間,心疼得眼淚唰唰就掉了下來。
其他五位姨娘,也是心疼得直掉淚。
“娘,我現在這樣不是更精神更強壯了嘛?”
趙銘說著,還特意擺上幾個姿勢,顯示自己現在狀態很好。
“我的銘兒,這段時間都不知道吃了多少的苦哦!”
“娘,我沒有吃苦,真的,吃得好睡得好,就是太陽曬得有些多,稍微有些黑而已。”
“胡說,都瘦成這樣了,還這般黑。”
……
趙銘不停的安慰著娘親,還有姨娘她們。
好不容易才讓他們相信,他這段是時間,是真的沒有吃苦。
這個時候,趙至任也趕了迴來。
見到趙銘的第一時間,趙至任反應和其他人差不多。
“銘兒,你這是怎麽了?怎麽黑成這樣,還瘦得厲害?”
趙至任雖然沒有像趙銘娘親她們那樣掉眼淚,可眼中盡是疼惜。
“阿耶,沒事,就是這段時間天天曬太陽而已。”
趙銘無奈,又得解釋一遍。
“你這就算是天天曬太陽,總不能還能把人曬瘦吧?”
“哎呀,阿耶我這段時間啊……”
趙銘把自己這段時間,都是在鐵坊忙的事情,簡單的向老爹說一遍,也是說給母親她們聽。
不過,趙銘隻挑一些歡樂有趣的事情說,至於那些幹活的事情,萬萬是不能提起。
要不然,母親他們聽到了,說不定又要掉眼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