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曲轅犁
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 作者:小草比樹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趙銘見到莊戶拿出來的犁時,一拍腦袋。
“哎呦,我去!”
“我怎麽把這個好東西給忘記了?”
現在是貞觀二年,曲轅犁這玩意還沒有出現。
人們耕地都是使用的直轅犁和長轅犁,還要兩年後定州一帶才出現了早期的曲轅犁。
“阿耶,咱們家耕地都是這樣的嗎?”
趙至任上下看了趙銘幾眼,“銘兒,你怎麽突然關心這個?”
“咱們祖祖輩輩都是如此。”
趙銘主動詢問農事有關的問題,趙至任內心很高興。
兒子長大了,知道關心農事了!
“阿耶,我迴去有點事,明天再過來。”
趙銘說完,帶著小吳急匆匆離開,看著趙至任一頭霧水。
“這孩子,一陣一陣的,也不知道要幹嘛?”
趙至任搖了搖頭,隨後不再多想,把注意力都放到了犁地上麵,這才是正事。
趙銘很快來到製糖工坊,找來紙筆。
很快,趙銘把曲轅犁的各部件全部畫了出來。
犁鏵、犁壁、犁底、壓镵、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每一樣都畫得很仔細,並且標注了尺寸。
畫完後,趙銘又仔細檢查一遍,確認沒有問題,這才帶著圖紙找到段綸。
“段尚書,我有些東西,需要你幫忙讓人打造出來。”
說完,趙銘把圖紙遞給了段綸。
段綸接過圖紙,低頭看了起來。
“小趙郎君,我看你畫的這個有些像是犁,可又不太像是犁,你打造這個做什麽啊?”
趙銘簡單的解釋了一下,“我剛剛不是和我阿耶,去參加‘耕牛祭’嘛?”
“我看那些莊戶犁地,不但要兩頭牛才能拉得動犁,還需要幾個人才可以操作,而且犁地的速度還很慢。”
“我就想著說,做一個省力速度又快的犁出來。”
段綸聽罷,連連搖頭,“小趙郎君,咱們要不還是把精力放在製糖工坊上,爭取早點正式開工。”
段綸說的很委婉,不過意思卻很明確。那就是趙銘這想法,在他看來,無異於異想天開,完全不現實。
趙銘也不和段綸爭論什麽,隻是說道:“段尚書,你就讓工部的工匠加緊打製出來吧。”
“我向你保證,隻要這新式的犁是工部打造出來的,你將會獲得巨大的好處,說不定到時候,段尚書你就會真正執掌工部了。”
段綸看著趙銘一臉不容置疑的樣子,內心也有些嘀咕。
“既然如此,那我就讓人打造出來,不知道小趙郎君你什麽時候要?”
段綸雖然對趙銘剛剛的話半信半疑,不過之前趙銘幫他在李世民麵前說話的情誼,段綸一直都記在心裏。
就算是沒有好處,趙銘開口了,他也不會拒絕。
“這新式犁也不複雜,明天能夠打造好吧?”趙銘問道。
段綸看了看圖紙,想了一下道:“嗯,現在迴去安排工匠做,加急一些能夠做出來。”
“那就麻煩段尚書你了。”
“小趙郎君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客氣。”
段綸也不耽擱,帶上圖紙離開。
第二天,趙銘剛剛安排工人,開始試著生產白砂糖,段綸就到來。
趙銘當即興衝衝的小跑過去。
“怎麽樣?做出來了沒有?”
段綸微微一笑,指了指身後,“小趙郎君,你看看做得有沒有問題。”
趙銘沒有廢話,立刻跑到新式犁旁邊,一邊上手摸,一邊口中誇讚。
“沒錯,就是這樣,工部的工匠手藝確實好啊!”
小吳也好奇的看著眼前這怪模怪樣的犁,“郎君,你這犁真的有你說的那麽好嗎?”
趙銘樂嗬嗬的道:“好不好,試一試不就知道了?”
“走,帶上犁,咱們去地裏。”
新式的曲轅犁不算重,小吳直接扛在肩頭,跟在趙銘身後,往昨日舉行耕牛祭那麵去。
段綸見狀,連忙跟了過去,他也好奇,這新式犁效果到底怎麽樣。
春耕是大事,趙至任早早就已經來到。
見到趙銘和小吳到來,目光很快就放在了小吳肩頭的犁上麵。
趙銘也不囉嗦,“阿耶,你讓人牽一頭牛過來,試試這新式的犁怎麽樣?”
趙至任大量著犁,“銘兒,你這犁怎麽模樣如此的怪異?這能夠犁地?”
“哎呀,等會阿耶你就知道了。”趙銘說著,見到牛牽了過來,當即指揮著小吳,把犁給牛架好。
趙銘對牽牛過來的莊戶說道:“你馬上試一下這個犁。”
莊戶應了一聲,開始犁了起來。
隨著牛拉著犁,往前開始走,趙銘連忙對莊戶喊道:“掌好犁把,還有要往下壓,控製好犁地的深度。”
莊戶連忙照做,走了一小段之後,莊戶就掌握了如何使用新式犁了。
管家老吳激動的說道:“動了,阿郎動了!”
“這一頭牛真的把犁拉動了!”
趙至任也由最初的滿臉不可置信,變成現在的一臉激動,臉色都漲得通紅。
當下,趙至任連忙去到地裏,親自查看地被犁得有多深。
老吳,小吳還有段綸,他們同樣都來到了地裏。
“這…這居然比平常兩頭牛犁得地還要深?”老吳滿臉的震驚。
段綸更是顧不得泥土弄髒自己的官袍,蹲下身來用手在地上扒拉。
不多時,莊戶一人一牛,一臉興奮的趕著牛,犁了迴來。
“阿郎,郎君,這個新式犁實在太好了,不但省力,隻需要一頭牛,速度也比以前快上許多。”
趙至任當即上前,從莊戶手中接過犁把。“來,讓我試試。”
雖然趙至任是小地主,可農活方麵的勞作,他同樣都會。
別說是趙至任,即便是李世民,每年春耕之時,他都會帶著文武百官,親自耕種一番。
農業,在曆朝曆代,都是被認為是根基,必須重視又重視。
趙至任試完迴來,老吳試,老吳試完段綸試,段綸試完小吳試,小吳試完趙至任又繼續試……
幾個人似乎對犁地,變得充滿了熱情,每個人試完後,都是臉色通紅,滿臉的笑意,對趙銘整出來的新式犁各種誇。
一個上午很快過去,眾人這才發現,僅僅半天時間,就犁了一畝半的地!
段綸激動的說道:“這一人一牛,一天豈不是就能夠犁三畝地!”
趙銘笑著說道:“段尚書,這曲轅犁可不僅僅隻是省時省力。”
段綸略一沉思,立刻明白了趙銘的意思。
之前的用的直轅犁,隻適用於平坦的土地,可以更好地翻土和鬆土,但對於較硬的土地效果不佳?。
剛剛段綸自己試過曲轅犁,明白即便是山地,以及較硬的土地,同樣可以使用。
段綸看向趙銘,麵色肅然的說道:“小趙郎君,這新式犁,我需要向陛下稟告。”
段綸很清楚,趙銘弄出來的這個新式犁,意味著什麽。
同時也想起了,昨日趙銘說,新式犁是由工部打造出來,他段綸能夠獲得巨大好處,並不是吹噓。
“哎呦,我去!”
“我怎麽把這個好東西給忘記了?”
現在是貞觀二年,曲轅犁這玩意還沒有出現。
人們耕地都是使用的直轅犁和長轅犁,還要兩年後定州一帶才出現了早期的曲轅犁。
“阿耶,咱們家耕地都是這樣的嗎?”
趙至任上下看了趙銘幾眼,“銘兒,你怎麽突然關心這個?”
“咱們祖祖輩輩都是如此。”
趙銘主動詢問農事有關的問題,趙至任內心很高興。
兒子長大了,知道關心農事了!
“阿耶,我迴去有點事,明天再過來。”
趙銘說完,帶著小吳急匆匆離開,看著趙至任一頭霧水。
“這孩子,一陣一陣的,也不知道要幹嘛?”
趙至任搖了搖頭,隨後不再多想,把注意力都放到了犁地上麵,這才是正事。
趙銘很快來到製糖工坊,找來紙筆。
很快,趙銘把曲轅犁的各部件全部畫了出來。
犁鏵、犁壁、犁底、壓镵、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每一樣都畫得很仔細,並且標注了尺寸。
畫完後,趙銘又仔細檢查一遍,確認沒有問題,這才帶著圖紙找到段綸。
“段尚書,我有些東西,需要你幫忙讓人打造出來。”
說完,趙銘把圖紙遞給了段綸。
段綸接過圖紙,低頭看了起來。
“小趙郎君,我看你畫的這個有些像是犁,可又不太像是犁,你打造這個做什麽啊?”
趙銘簡單的解釋了一下,“我剛剛不是和我阿耶,去參加‘耕牛祭’嘛?”
“我看那些莊戶犁地,不但要兩頭牛才能拉得動犁,還需要幾個人才可以操作,而且犁地的速度還很慢。”
“我就想著說,做一個省力速度又快的犁出來。”
段綸聽罷,連連搖頭,“小趙郎君,咱們要不還是把精力放在製糖工坊上,爭取早點正式開工。”
段綸說的很委婉,不過意思卻很明確。那就是趙銘這想法,在他看來,無異於異想天開,完全不現實。
趙銘也不和段綸爭論什麽,隻是說道:“段尚書,你就讓工部的工匠加緊打製出來吧。”
“我向你保證,隻要這新式的犁是工部打造出來的,你將會獲得巨大的好處,說不定到時候,段尚書你就會真正執掌工部了。”
段綸看著趙銘一臉不容置疑的樣子,內心也有些嘀咕。
“既然如此,那我就讓人打造出來,不知道小趙郎君你什麽時候要?”
段綸雖然對趙銘剛剛的話半信半疑,不過之前趙銘幫他在李世民麵前說話的情誼,段綸一直都記在心裏。
就算是沒有好處,趙銘開口了,他也不會拒絕。
“這新式犁也不複雜,明天能夠打造好吧?”趙銘問道。
段綸看了看圖紙,想了一下道:“嗯,現在迴去安排工匠做,加急一些能夠做出來。”
“那就麻煩段尚書你了。”
“小趙郎君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客氣。”
段綸也不耽擱,帶上圖紙離開。
第二天,趙銘剛剛安排工人,開始試著生產白砂糖,段綸就到來。
趙銘當即興衝衝的小跑過去。
“怎麽樣?做出來了沒有?”
段綸微微一笑,指了指身後,“小趙郎君,你看看做得有沒有問題。”
趙銘沒有廢話,立刻跑到新式犁旁邊,一邊上手摸,一邊口中誇讚。
“沒錯,就是這樣,工部的工匠手藝確實好啊!”
小吳也好奇的看著眼前這怪模怪樣的犁,“郎君,你這犁真的有你說的那麽好嗎?”
趙銘樂嗬嗬的道:“好不好,試一試不就知道了?”
“走,帶上犁,咱們去地裏。”
新式的曲轅犁不算重,小吳直接扛在肩頭,跟在趙銘身後,往昨日舉行耕牛祭那麵去。
段綸見狀,連忙跟了過去,他也好奇,這新式犁效果到底怎麽樣。
春耕是大事,趙至任早早就已經來到。
見到趙銘和小吳到來,目光很快就放在了小吳肩頭的犁上麵。
趙銘也不囉嗦,“阿耶,你讓人牽一頭牛過來,試試這新式的犁怎麽樣?”
趙至任大量著犁,“銘兒,你這犁怎麽模樣如此的怪異?這能夠犁地?”
“哎呀,等會阿耶你就知道了。”趙銘說著,見到牛牽了過來,當即指揮著小吳,把犁給牛架好。
趙銘對牽牛過來的莊戶說道:“你馬上試一下這個犁。”
莊戶應了一聲,開始犁了起來。
隨著牛拉著犁,往前開始走,趙銘連忙對莊戶喊道:“掌好犁把,還有要往下壓,控製好犁地的深度。”
莊戶連忙照做,走了一小段之後,莊戶就掌握了如何使用新式犁了。
管家老吳激動的說道:“動了,阿郎動了!”
“這一頭牛真的把犁拉動了!”
趙至任也由最初的滿臉不可置信,變成現在的一臉激動,臉色都漲得通紅。
當下,趙至任連忙去到地裏,親自查看地被犁得有多深。
老吳,小吳還有段綸,他們同樣都來到了地裏。
“這…這居然比平常兩頭牛犁得地還要深?”老吳滿臉的震驚。
段綸更是顧不得泥土弄髒自己的官袍,蹲下身來用手在地上扒拉。
不多時,莊戶一人一牛,一臉興奮的趕著牛,犁了迴來。
“阿郎,郎君,這個新式犁實在太好了,不但省力,隻需要一頭牛,速度也比以前快上許多。”
趙至任當即上前,從莊戶手中接過犁把。“來,讓我試試。”
雖然趙至任是小地主,可農活方麵的勞作,他同樣都會。
別說是趙至任,即便是李世民,每年春耕之時,他都會帶著文武百官,親自耕種一番。
農業,在曆朝曆代,都是被認為是根基,必須重視又重視。
趙至任試完迴來,老吳試,老吳試完段綸試,段綸試完小吳試,小吳試完趙至任又繼續試……
幾個人似乎對犁地,變得充滿了熱情,每個人試完後,都是臉色通紅,滿臉的笑意,對趙銘整出來的新式犁各種誇。
一個上午很快過去,眾人這才發現,僅僅半天時間,就犁了一畝半的地!
段綸激動的說道:“這一人一牛,一天豈不是就能夠犁三畝地!”
趙銘笑著說道:“段尚書,這曲轅犁可不僅僅隻是省時省力。”
段綸略一沉思,立刻明白了趙銘的意思。
之前的用的直轅犁,隻適用於平坦的土地,可以更好地翻土和鬆土,但對於較硬的土地效果不佳?。
剛剛段綸自己試過曲轅犁,明白即便是山地,以及較硬的土地,同樣可以使用。
段綸看向趙銘,麵色肅然的說道:“小趙郎君,這新式犁,我需要向陛下稟告。”
段綸很清楚,趙銘弄出來的這個新式犁,意味著什麽。
同時也想起了,昨日趙銘說,新式犁是由工部打造出來,他段綸能夠獲得巨大好處,並不是吹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