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固端坐在大堂之上,眼神冰冷地看著堂下的趙銘。


    “趙銘,你可知罪?”韋固大聲喝道。


    趙銘抬起頭,一臉坦然,“不知草民何罪之有?”


    韋固冷笑一聲,“還敢狡辯?你借用酒樓為掩護,行欺詐之事,證據確鑿,還不從實招來?”


    趙銘從容應答:“草民開設酒樓確實不假,但要說欺詐,簡直是無稽之談。”


    韋固猛地一拍驚堂木,“哼!看來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來人,把他拖下去杖刑二十。”


    趙銘微微皺眉,對方這是準備要屈打成招。


    杖刑二十,即便不要命,人也基本廢了。


    現在的杖刑,可是直接打脊背,別說二十棍了,趙銘這種小身板,挨幾下就廢。


    杖刑還是後麵李世民對刑法進行改革,才從打脊背改為打屁股。


    可即便是打屁股,真要是結結實實的挨上二十下,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受得了。


    就在此時,一名身穿緋色官服之人走了進來。


    韋固見到來人,連忙起身。


    緋色官服為四品官員所穿,這已經是朝中大員了。


    朝中百官之首的左右仆射,品階也隻是從二品,各部尚書為正三品。


    四品官員,已經是朝中的大員了,大權在握。


    即便萬年縣因為特殊,縣令一職的品級很高,但也隻是到正五品。


    韋固不敢怠慢,來人他也認識,不免心中有些慌。


    來人不是別人,乃是刑部侍郎張允濟,妥妥的大佬級實權人物。


    刑部,掌管整個大唐的司法行政和重大案件,以及徒隸、句夏、關禁的政令。


    尚書為本部的一把手,侍郎為二把手。


    刑部下轄的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門司,侍郎都有權過問。


    甚至說,很多時候,本部的很多實際工作,都是侍郎在執行,尚書隻是總領和審閱。


    如今張允濟到來,韋固心中升起不好的預感。


    對方來的時機實在太湊巧了,趙銘雖然沒有背景,可韋固想到了昨日到處傳唱的歌謠。


    “下官拜見張侍郎。”韋固對張允濟行禮作揖道。


    張允濟還禮,“韋縣令不必多禮,本官此次到來,乃是奉旨監察有關趙銘一案。”


    韋固麵色一僵,雖然心中隱隱有了猜測,可當張允濟說出來,他還是感到意外。


    原來,早上朝會之時,有禦史上奏彈劾,有關昨日歌謠之中,鄭氏與萬年縣令官商勾結。


    隨即不少大臣紛紛進言,要求嚴查此事。


    李世民這才下令,讓刑部徹查此事。


    散朝之後,刑部尚書李靖,單獨找到長孫無忌。因為最先上奏彈劾的禦史,乃是長孫無忌的人。


    李靖從長孫無忌那裏得知,這都是李世民授意。


    李靖頓時明白該怎麽去做了,畢竟這裏麵牽扯到的不僅僅是一個萬年縣令,還有鄭氏。


    一位韋氏,一個鄭氏,都是世家之人,作為李世民心腹,他們很清楚李世民對於世家是什麽態度。


    這才有了堂堂刑部二把手,親自前來過問此事。


    張允濟,青州北海人,曲江張氏的分支,實際上也算是世家之人。


    不過,張允濟對於曲江張氏族人,並沒有好感,要不然他也不會被李世民升任刑部侍郎。


    韋固知道,今天想要坐實趙銘欺詐罪名,恐怕是不現實了。


    “還請張侍郎上座。”韋固邀請張允濟上座。


    張允濟推辭道:“這裏是縣衙,本官就在一邊旁聽即可,韋縣令不用理會本官。”


    隨後讓人搬來一把胡凳,在一旁坐下,不給韋固再說的機會。


    韋固無奈,隻能重新坐迴案桌後,開始審問趙銘。


    至於剛剛準備對趙銘施行的杖刑,自然也無法繼續,刑部的那位大佬,可就在一旁看著呢。


    “趙銘,關於你利用酒樓行欺詐之事,你可有話說?”


    韋固語氣和問法,完全變了。


    趙銘用眼角餘光,看了一下一旁老神在在的張允濟。


    “迴名府的話,草民從未有行欺詐之事,直到現在草民都還在納悶,到底是何人汙蔑草民。”


    韋固眉頭微皺,不著痕跡的看了一眼張允濟。


    現在躺下,隻有趙銘一個被告,這本身就不符合辦案程序。


    要是張允濟揪住這一點不放,雖然不至於受到很嚴厲的懲罰,可也討不了好。


    趙銘繼續說道:“還請名府把狀告草民之人叫上堂來,草民與他當麵對質,問問他為何要如此汙蔑草民。”


    韋固沉默,腦中快速的想著應對之法。


    讓鄭睿過來,完全不可能。


    “韋縣令,本官也認為當麵對質比較好。”一旁的張允濟突然出聲道。


    張允濟都表明態度了,韋固知道這事肯定糊弄不過去。


    當即韋固對典史使了一個眼色,說道:“去,讓人把原告叫過來。”


    典史會意,起身往外走,對衙役輕聲交代了一番。


    “你速去鄭府,告知鄭公子縣衙現在的情況,特別提醒他,刑部來人專門督辦此案。”


    衙役點頭,隨即快步離去。


    縣衙之中,由於要等到原告的到來,反倒是安靜了下來。


    張允濟想著李靖的話,對趙銘也生出了好奇之心。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偏偏引得陛下注意。


    “你是叫趙銘?”張允濟看向趙銘問道。


    “迴張公的話,草民叫趙銘,京兆人氏。”


    剛剛韋固稱唿張允濟張侍郎,趙銘故此稱唿張公。


    “嗯,可有讀書認字?”


    “迴張公,之前我阿耶有請過夫子教我讀書認字。”


    “嗯,讀書好,可以明事理、知善惡、辨美醜。”


    ……


    “謝張公教誨!”


    趙銘就這麽和張允濟,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了起來。


    期間,大多數時候都是張允濟問,趙銘迴答。


    過了好一陣,衙役帶著一人來到堂上。


    趙銘一看對方,還是老熟人。


    來人正是原來朋來酒樓的汪掌櫃。


    見到他,趙銘就知道,這次的事情算是宣告結束,汪掌櫃成為了出來背鍋之人。


    韋固端坐在上方,請示了張允濟之後,開始重新審理案子。


    “汪三,你昨日狀告趙銘借酒樓行欺詐之事,本縣現在想要問你,可有確鑿證據?”


    韋固特意加重了證據二字,在他的心中,還是希望鄭睿那邊,想辦法拿出證據出來。


    如此一來,哪怕是最終趙銘無罪,但他也不會因此受到懲處。


    畢竟,作為縣令,有人拿著證據來告狀,不管真假他都得把疑犯先控製起來不是?


    汪掌櫃很是光棍,對著韋固一拱手。


    “迴名府,小人並沒有真憑實據,小人隻是根據趙銘放在酒樓門口的告示,從而斷定他要行欺詐之事。”


    來之前,鄭睿就已經給汪掌櫃說了,讓他把事情認下來,進去待上幾天,然後再把他撈出來。


    韋固也沒有想到,汪掌櫃如此迴答。


    不過,案子還是需要繼續審理,刑部那位可還在一旁看著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草比樹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草比樹高並收藏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