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晨曦初露,連綿的風吹過,帶來初冬的清冷,也讓軍帳內的氣氛更顯肅穆。經過數日的防禦與準備,準噶爾部的試探性攻勢被成功擊退,但蕭長瑜並未因此鬆懈。他很了解噶爾丹的謀略,真正的威脅一定還在醞釀之中。
此刻,蕭長瑜正與三位喀爾喀部的首領再度聚首。營帳內,氣氛比之前更加凝重。
紮薩克圖汗率先開口:“將軍,雖說這次試探之敵已退,但噶爾丹此人陰險毒辣,又善於權謀,他的野心不僅在喀爾喀三部,更在整個草原。他必定會卷土重來。”
車臣汗點頭附和:“是啊,這不過是他的小試牛刀,下一次或許便是雷霆之擊。我們三部雖已聯手,但人力物力終究有限,若再拖下去,恐怕難以支撐。”
策妄阿拉布坦卻冷哼一聲:“難道我們要坐以待斃?三部聯軍尚不足懼怕區區準噶爾部,況且還有清軍助力,大可與之決一死戰!”
蕭長瑜抬手示意眾人安靜,沉聲說道:“噶爾丹的實力絕不可小覷。他不僅擁有精銳騎兵,更有宗教之力相輔。若以硬碰硬,便是我們勝,也必是慘勝。而噶爾丹真正依仗的,正是草原百姓的信仰與支持。一旦民心盡失,即便擊退噶爾丹,也難保草原的長久安寧。”
這番話令帳內眾人一時沉默,紮薩克圖汗思索片刻後問道:“將軍之意,是以策略取勝,而非以兵力見高下?”
蕭長瑜頷首:“正是如此。今日之議,不僅要製定兵法,更要定下草原的長久之策。”
為了徹底瓦解噶爾丹利用宗教蠱惑民眾的根基,蕭長瑜提出一個大膽的計劃——利用藏傳佛教內部的分歧,爭取達賴喇嘛的公開支持,削弱噶爾丹的宗教威望。同時,以清朝皇帝的名義,向草原部族昭示康熙帝的恩澤,穩固三部百姓的信任。
車臣汗皺眉道:“可是噶爾丹與達賴喇嘛素來交好,如何能讓達賴喇嘛站在我們這一邊?”
蕭長瑜淡然一笑:“此事我自會安排,貴在穩紮穩打。”
翌日,蕭長瑜召集喀爾喀三部首領於草原舉行盟誓大會。
策妄阿拉布坦雖性情驕傲,但在眼前形勢逼迫下,也不得不與其他兩部共同簽訂盟約。他起身對蕭長瑜說道:“蕭將軍,今日之盟,雖非我策妄所願,但既是為草原百姓謀福,我願暫時摒棄成見。但若清軍有負於我,喀爾喀勇士也絕不會坐視不管!”
蕭長瑜不怒反笑,鄭重迴道:“策妄大汗,草原的安危並非一人之力可定,而是靠諸位汗王與清廷共同守護。今日之盟,不僅是你我之間的約定,更是對全草原百姓的承諾。隻要我蕭長瑜在此一日,便絕不負汗王的信任。”
策妄阿拉布坦聞言,神色稍緩。他轉身走至草原中央,高聲說道:“今日喀爾喀三部結盟,乃為抵禦準噶爾侵擾,也是為了守護我們的子孫和草原。諸位部族首領,請共為此誓言作證!”
隨著他的號令,各部族首領依次上前,在草原中央設立的白幡上刻下自己的名字。紮薩克圖汗與車臣汗也鄭重簽字,他們雖各懷心思,但在當前形勢下,已然看清,唯有團結,方能共渡難關。
盟誓完畢,紮薩克圖汗將一杯酒倒於地上,象征將誓言歸於天地。他轉身對蕭長瑜說道:“將軍,我喀爾喀部雖勢單力薄,但從今日起,定會全力配合清軍,隻盼早日安定草原。”
迴到營帳後,蕭長瑜與魏啟等人重新研討應對噶爾丹的策略。
魏啟取出一份情報,說道:“將軍,根據探子迴報,噶爾丹近日正在秘密集結大軍,試圖繞過我們的防線,從後方突襲喀爾喀部。這顯然是他下一步的計劃。”
蕭長瑜點點頭,語氣冷峻:“此舉正中我們的下懷。他自以為後方防線薄弱,實則我已提前命人加固,並派遣輕騎在關鍵路段布防。他若敢來,便讓他有來無迴。”
魏啟問道:“那正麵防線是否需加強?”
蕭長瑜搖頭:“不必。噶爾丹此人狡詐,但也深信自己的計謀。他定會將主力放在後方突襲上,而正麵不過是佯攻。命將士們保持常態,不必驚擾敵軍。”
盟約之後,各部族逐漸穩定了局勢,草原百姓也開始對清軍產生信任。
數日後,探子來報,噶爾丹果然集結了三萬精銳,試圖繞過正麵戰線,從後方偷襲喀爾喀部的營地。
蕭長瑜冷笑一聲,輕聲道:“終於來了。”
他命魏啟傳令三部兵馬分頭埋伏,同時調動清軍精銳主力,親率一隊輕騎兵,前往設伏地點迎敵。他站在營地中央,望著遠處的草原,輕聲自語:“噶爾丹,這一次,我要讓你知道,草原不是你想奪就能奪的。”
清晨,薄霧籠罩著草原,遠處的山巒如巨獸般沉睡。蕭長瑜策馬立於高坡之上,身後是清軍與喀爾喀部的聯合軍隊。今日,他將迎接準噶爾的後方突襲,這是他與噶爾丹的首次正麵交鋒。
魏啟趕到身邊,拱手道:“將軍,探子傳來消息,準噶爾軍隊已至距離營地五十裏外,預計一個時辰後抵達。”
蕭長瑜輕輕一笑:“來的比我預想得快些,看來噶爾丹很自信。”他轉身對身後的眾將領說道:“傳令下去,各部隊按計劃行事,伏兵不可提前暴露,待我一聲令下,再合圍擊殺。”
眾將領齊聲應諾,迅速傳達命令。
不久後,準噶爾軍出現在草原的遠端。噶爾丹騎在馬上,神情冷峻。他身邊的副將低聲問道:“汗王,這裏是否會有埋伏?清軍近來動作頻繁,難保沒有針對我們的計謀。”
噶爾丹不屑地冷哼:“清軍雖善用計謀,但他們的後方薄弱,我已查明,蕭長瑜的大部隊仍駐紮在正麵戰線。此地僅有少量守軍,憑我三萬精銳,可輕易碾壓。”
副將點頭,未再多言。
準噶爾軍迅速靠近喀爾喀部營地,卻發現營地內空無一人,隻有零散的帳篷與營火仍在燃燒。
副將心生疑慮:“汗王,這似乎有些蹊蹺……”
話音未落,四周突然響起號角聲,伏兵從四麵八方殺出,將準噶爾軍圍困其中。蕭長瑜一馬當先,手持長刀,直衝敵軍中軍而去。
戰場上刀光劍影,喊殺聲震天動地。清軍與喀爾喀部的聯合軍隊早已嚴陣以待,他們以伏兵之勢迅速壓製住準噶爾軍的突襲。
噶爾丹見狀大怒,高聲喊道:“清軍果然有埋伏,傳令後軍突圍,前軍掩護!”
然而,清軍早已封鎖住各個出口,準噶爾軍陷入重圍,士氣逐漸低落。蕭長瑜趁勢指揮輕騎兵突擊,將準噶爾軍的陣型徹底打亂。
魏啟策馬趕到蕭長瑜身邊,高聲道:“將軍,敵軍後路已被封死,準噶爾軍無路可退!”
蕭長瑜冷笑:“好!全軍壓上,徹底擊潰他們!”
在他的指揮下,清軍與喀爾喀聯軍齊心協力,對準噶爾軍發起猛烈進攻。噶爾丹見大勢已去,不得不率領少數親兵突圍而逃。
戰鬥結束後,草原上滿是屍體與兵器殘骸。蕭長瑜立於陣地中央,麵色凝重。他雖取得大勝,但也明白,這場戰爭也隻是擊退準噶爾而已,想要徹底剿滅準噶爾,還需細細謀劃。
紮薩克圖汗與車臣汗走到他身邊,向他拱手道:“蕭將軍,此戰大勝,皆賴將軍神機妙算。喀爾喀三部必將永記此恩。”
蕭長瑜迴禮:“三位汗王通力協作,此戰才能如此順利。草原安定,是大家共同的功勞。”
策妄阿拉布坦沉聲說道:“噶爾丹雖敗,但他的野心不會吹散的。我們必須趁勝追擊,才可徹底解決這場威脅。”
蕭長瑜點頭:“汗王所言極是。我已擬定下一步計劃,但需各部族配合。隻要我們齊心協力,準噶爾終將被逐出草原。”
夜幕降臨,營帳內燈火通明。蕭長瑜獨自伏案書寫戰報,遠處傳來草原的風聲,仿佛訴說著戰場的殘酷與和平的珍貴。蕭長瑜放下筆,抬頭望向夜空,心中默念:“草原的安定,值得我付出一切代價。雖未鏟除噶爾丹,但這一戰值了。”
此刻,蕭長瑜正與三位喀爾喀部的首領再度聚首。營帳內,氣氛比之前更加凝重。
紮薩克圖汗率先開口:“將軍,雖說這次試探之敵已退,但噶爾丹此人陰險毒辣,又善於權謀,他的野心不僅在喀爾喀三部,更在整個草原。他必定會卷土重來。”
車臣汗點頭附和:“是啊,這不過是他的小試牛刀,下一次或許便是雷霆之擊。我們三部雖已聯手,但人力物力終究有限,若再拖下去,恐怕難以支撐。”
策妄阿拉布坦卻冷哼一聲:“難道我們要坐以待斃?三部聯軍尚不足懼怕區區準噶爾部,況且還有清軍助力,大可與之決一死戰!”
蕭長瑜抬手示意眾人安靜,沉聲說道:“噶爾丹的實力絕不可小覷。他不僅擁有精銳騎兵,更有宗教之力相輔。若以硬碰硬,便是我們勝,也必是慘勝。而噶爾丹真正依仗的,正是草原百姓的信仰與支持。一旦民心盡失,即便擊退噶爾丹,也難保草原的長久安寧。”
這番話令帳內眾人一時沉默,紮薩克圖汗思索片刻後問道:“將軍之意,是以策略取勝,而非以兵力見高下?”
蕭長瑜頷首:“正是如此。今日之議,不僅要製定兵法,更要定下草原的長久之策。”
為了徹底瓦解噶爾丹利用宗教蠱惑民眾的根基,蕭長瑜提出一個大膽的計劃——利用藏傳佛教內部的分歧,爭取達賴喇嘛的公開支持,削弱噶爾丹的宗教威望。同時,以清朝皇帝的名義,向草原部族昭示康熙帝的恩澤,穩固三部百姓的信任。
車臣汗皺眉道:“可是噶爾丹與達賴喇嘛素來交好,如何能讓達賴喇嘛站在我們這一邊?”
蕭長瑜淡然一笑:“此事我自會安排,貴在穩紮穩打。”
翌日,蕭長瑜召集喀爾喀三部首領於草原舉行盟誓大會。
策妄阿拉布坦雖性情驕傲,但在眼前形勢逼迫下,也不得不與其他兩部共同簽訂盟約。他起身對蕭長瑜說道:“蕭將軍,今日之盟,雖非我策妄所願,但既是為草原百姓謀福,我願暫時摒棄成見。但若清軍有負於我,喀爾喀勇士也絕不會坐視不管!”
蕭長瑜不怒反笑,鄭重迴道:“策妄大汗,草原的安危並非一人之力可定,而是靠諸位汗王與清廷共同守護。今日之盟,不僅是你我之間的約定,更是對全草原百姓的承諾。隻要我蕭長瑜在此一日,便絕不負汗王的信任。”
策妄阿拉布坦聞言,神色稍緩。他轉身走至草原中央,高聲說道:“今日喀爾喀三部結盟,乃為抵禦準噶爾侵擾,也是為了守護我們的子孫和草原。諸位部族首領,請共為此誓言作證!”
隨著他的號令,各部族首領依次上前,在草原中央設立的白幡上刻下自己的名字。紮薩克圖汗與車臣汗也鄭重簽字,他們雖各懷心思,但在當前形勢下,已然看清,唯有團結,方能共渡難關。
盟誓完畢,紮薩克圖汗將一杯酒倒於地上,象征將誓言歸於天地。他轉身對蕭長瑜說道:“將軍,我喀爾喀部雖勢單力薄,但從今日起,定會全力配合清軍,隻盼早日安定草原。”
迴到營帳後,蕭長瑜與魏啟等人重新研討應對噶爾丹的策略。
魏啟取出一份情報,說道:“將軍,根據探子迴報,噶爾丹近日正在秘密集結大軍,試圖繞過我們的防線,從後方突襲喀爾喀部。這顯然是他下一步的計劃。”
蕭長瑜點點頭,語氣冷峻:“此舉正中我們的下懷。他自以為後方防線薄弱,實則我已提前命人加固,並派遣輕騎在關鍵路段布防。他若敢來,便讓他有來無迴。”
魏啟問道:“那正麵防線是否需加強?”
蕭長瑜搖頭:“不必。噶爾丹此人狡詐,但也深信自己的計謀。他定會將主力放在後方突襲上,而正麵不過是佯攻。命將士們保持常態,不必驚擾敵軍。”
盟約之後,各部族逐漸穩定了局勢,草原百姓也開始對清軍產生信任。
數日後,探子來報,噶爾丹果然集結了三萬精銳,試圖繞過正麵戰線,從後方偷襲喀爾喀部的營地。
蕭長瑜冷笑一聲,輕聲道:“終於來了。”
他命魏啟傳令三部兵馬分頭埋伏,同時調動清軍精銳主力,親率一隊輕騎兵,前往設伏地點迎敵。他站在營地中央,望著遠處的草原,輕聲自語:“噶爾丹,這一次,我要讓你知道,草原不是你想奪就能奪的。”
清晨,薄霧籠罩著草原,遠處的山巒如巨獸般沉睡。蕭長瑜策馬立於高坡之上,身後是清軍與喀爾喀部的聯合軍隊。今日,他將迎接準噶爾的後方突襲,這是他與噶爾丹的首次正麵交鋒。
魏啟趕到身邊,拱手道:“將軍,探子傳來消息,準噶爾軍隊已至距離營地五十裏外,預計一個時辰後抵達。”
蕭長瑜輕輕一笑:“來的比我預想得快些,看來噶爾丹很自信。”他轉身對身後的眾將領說道:“傳令下去,各部隊按計劃行事,伏兵不可提前暴露,待我一聲令下,再合圍擊殺。”
眾將領齊聲應諾,迅速傳達命令。
不久後,準噶爾軍出現在草原的遠端。噶爾丹騎在馬上,神情冷峻。他身邊的副將低聲問道:“汗王,這裏是否會有埋伏?清軍近來動作頻繁,難保沒有針對我們的計謀。”
噶爾丹不屑地冷哼:“清軍雖善用計謀,但他們的後方薄弱,我已查明,蕭長瑜的大部隊仍駐紮在正麵戰線。此地僅有少量守軍,憑我三萬精銳,可輕易碾壓。”
副將點頭,未再多言。
準噶爾軍迅速靠近喀爾喀部營地,卻發現營地內空無一人,隻有零散的帳篷與營火仍在燃燒。
副將心生疑慮:“汗王,這似乎有些蹊蹺……”
話音未落,四周突然響起號角聲,伏兵從四麵八方殺出,將準噶爾軍圍困其中。蕭長瑜一馬當先,手持長刀,直衝敵軍中軍而去。
戰場上刀光劍影,喊殺聲震天動地。清軍與喀爾喀部的聯合軍隊早已嚴陣以待,他們以伏兵之勢迅速壓製住準噶爾軍的突襲。
噶爾丹見狀大怒,高聲喊道:“清軍果然有埋伏,傳令後軍突圍,前軍掩護!”
然而,清軍早已封鎖住各個出口,準噶爾軍陷入重圍,士氣逐漸低落。蕭長瑜趁勢指揮輕騎兵突擊,將準噶爾軍的陣型徹底打亂。
魏啟策馬趕到蕭長瑜身邊,高聲道:“將軍,敵軍後路已被封死,準噶爾軍無路可退!”
蕭長瑜冷笑:“好!全軍壓上,徹底擊潰他們!”
在他的指揮下,清軍與喀爾喀聯軍齊心協力,對準噶爾軍發起猛烈進攻。噶爾丹見大勢已去,不得不率領少數親兵突圍而逃。
戰鬥結束後,草原上滿是屍體與兵器殘骸。蕭長瑜立於陣地中央,麵色凝重。他雖取得大勝,但也明白,這場戰爭也隻是擊退準噶爾而已,想要徹底剿滅準噶爾,還需細細謀劃。
紮薩克圖汗與車臣汗走到他身邊,向他拱手道:“蕭將軍,此戰大勝,皆賴將軍神機妙算。喀爾喀三部必將永記此恩。”
蕭長瑜迴禮:“三位汗王通力協作,此戰才能如此順利。草原安定,是大家共同的功勞。”
策妄阿拉布坦沉聲說道:“噶爾丹雖敗,但他的野心不會吹散的。我們必須趁勝追擊,才可徹底解決這場威脅。”
蕭長瑜點頭:“汗王所言極是。我已擬定下一步計劃,但需各部族配合。隻要我們齊心協力,準噶爾終將被逐出草原。”
夜幕降臨,營帳內燈火通明。蕭長瑜獨自伏案書寫戰報,遠處傳來草原的風聲,仿佛訴說著戰場的殘酷與和平的珍貴。蕭長瑜放下筆,抬頭望向夜空,心中默念:“草原的安定,值得我付出一切代價。雖未鏟除噶爾丹,但這一戰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