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家被抄家的消息傳遍京城,無論是官場還是江湖,都掀起了一陣震動。那昔日不可一世的寧茂然,如今鋃鐺入獄,家財散盡,寧家的勢力迅速土崩瓦解。那些與寧家暗中勾結的反叛勢力,也紛紛噤若寒蟬,暗暗收斂,不敢再生事端。更重要的是,圍繞蕭長瑜的流言蜚語也因寧家的覆滅煙消雲散,他的聲譽逐漸恢複,百姓們私下裏紛紛議論他是守護家國的鐵骨男兒。
墨隱居內,屋外竹影搖曳,燭光映照出書房內的靜謐。顧明書端坐在書桌旁,麵前攤開一張紙,他正低頭書寫著一份計劃書。字跡娟秀,卻透著幾分急切。他寫得入神,未曾發覺徐秋林已然推門而入。
“明書,你在寫什麽?”徐秋林將手中提著的茶壺放下,走到顧明書身旁。
顧明書抬頭一笑,將手中的紙遞了過去:“秋林,這是我這些日子的想法。我不想再一直待在墨隱居了,總覺得自己這樣活著太過無用。我想開一家戲班。”
“戲班?”徐秋林微微一愣,旋即朗聲一笑,“是啊,你從小就喜歡唱戲,這倒是你的強項,當然可以。”
顧明書微微低頭,目光帶著幾分忐忑:“是啊,我從小就喜歡戲曲,小時候還偷偷學過幾段昆曲,也在私下編排過一些折子戲。但這些年來,我一直隱姓埋名,連唱戲的念頭都壓了下去。如今我想通了,人生苦短,與其苟且,不如為自己熱愛的事奮鬥一次。秋林,你會不會覺得我太過異想天開?”
徐秋林聞言,眉頭一皺,臉上卻是篤定的神色:“明書,你這話便見外了。何謂異想天開?堂堂男兒追逐心中所愛,本就是人之常情。再者,誰說唱戲是不光彩的?真正的戲曲,是含蓄雋永的藝術,能以絲竹管弦為媒,訴盡悲歡離合。能將戲曲發揚光大,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嗎?”
顧明書抬頭看向徐秋林,眼中閃過一絲激動:“你真的不覺得戲曲低賤嗎?許多人都看不起戲子,覺得他們不過是嘩眾取寵,供人取樂罷了。”
徐秋林大笑,拍了拍顧明書的肩膀:“明書,你怎可如此妄自菲薄?戲曲乃是國粹,那些淺薄之人看不到它的深意,不過是庸人自擾罷了。況且,你的才華我親眼所見,若能將其付諸舞台,豈不是京城百姓之福?”
聽到徐秋林這番話,顧明書再也抑製不住心中的激動,雙手緊緊握住徐秋林的手:“秋林,多謝你這樣支持我!我原本還擔心我的想法太過唐突,沒想到你會如此鼓勵我。認識你,是我此生最大的福氣了!”
徐秋林溫聲道:“明書,你不必如此動情。我不過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你是有才情的男子,世俗之見不該成為束縛你的枷鎖。你隻需告訴我,這戲班所需的銀兩有多少,我來為你籌措。”
顧明書連忙擺手:“不行,秋林,我怎麽能讓你花這麽多銀兩?這戲班是我的夢想,我會自己籌資,就算需要時間,我也願意一點點積攢。”
徐秋林卻正色道:“明書,莫要推辭。你想要的不僅僅是開一個戲班,而是開一個能夠流芳百世的戲班。這樣的事業,豈是靠一點點積攢能完成的?我願資助你,不是因為憐憫,而是因為我相信你的才華。”
顧明書感動不已,眼眶微微泛紅:“秋林,你對我的支持,讓我不知該如何感激。你幫我護住姐姐,又為我斬斷了那些滋擾,如今還願意助我圓夢。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報答你這份情誼。”
徐秋林莞爾一笑:“明書,你是我的朋友,我的知己。朋友之間何須講報答?你的才情不該被世俗埋沒,我隻是在盡力幫你實現自己的價值。”
顧明書鄭重地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秋林,謝謝你,有你在我覺得很踏實。你這個知己真的讓我受益匪淺。也請你相信我,我會用我的戲班,證明戲曲的魅力,讓所有人都看到它的光彩,這也是我想傳承下去的。”
書房中,燈光映照著兩人的身影,一個是躊躇滿誌的青年,一個是心懷天下的智者。在這靜謐的夜晚,他們的談話如同一顆種子,悄然種下未來輝煌的希望。
從顧明書立下成立戲班的決心後,墨隱居變得格外忙碌起來。仆從們來來往往搬運物件,徐秋林也調動了自己的資源,暗中為戲班的建立提供了一切便利。從選址到招募演員,顧明書親力親為,忙得不可開交。
京城最繁華的地段西市,有一處空置的宅院,原是個舊戲園,因多年無人經營而荒廢。徐秋林以極低的價格將其購入,翻修之後命名為“明華園”,寓意以戲文明人心,以才華動京城。
顧明書站在修葺一新的戲園門前,望著那高掛的大紅匾額,內心感慨萬千。他對身旁的徐秋林道:“秋林,這裏的一磚一瓦都傾注了你的心血,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感謝你。”
徐秋林輕笑道:“明書,若是你真想感謝我,那就讓‘明華園’成為京城最負盛名的戲班吧。這才是對我最大的迴報。”
顧明書點頭,目光中多了一份篤定:“你放心,我定會讓它發揚光大,享譽整個京城乃至整個大清國。”
戲班的成立不僅需要場地,更需要一批技藝高超的演員。顧明書決定親自篩選,每一位演員都要經過嚴格的麵試與試唱。
為了吸引人才,徐秋林暗中發布消息,稱“明華園”將會成為京城最具影響力的戲班,不僅待遇豐厚,還有機會登上京城貴人的宴會。消息一經傳出,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應募。
第一天招募開始時,顧明書站在台下,神色嚴肅地觀看著台上的表演。
“下一位。”
一個年輕的小生走上台,身形消瘦,但舉手投足間頗有風骨。他抱拳道:“在下李春風,自幼學習昆曲,請多指教。”
顧明書點了點頭:“唱一段《牡丹亭》的《驚夢》。”
李春風深吸一口氣,調整唿吸後開始唱道:>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他的嗓音清亮,情感充沛,將杜麗娘的初夢情思演繹得淋漓盡致。
顧明書聽得入神,待他唱完後,才緩緩道:“春風,唱得不錯。但你的身段尚有些僵硬,需多加練習。不過,我看好你的潛力,願意給你一個機會。”
李春風激動地跪下叩謝:“多謝東家成全!”
經過數日的選拔,“明華園”的戲班終於初見雛形。除了李春風,還有幾位出色的旦角和淨角,他們各自帶著一身技藝,滿懷期待地加入了這個全新的戲班。
戲班初成,顧明書開始帶領大家進行排練。他將自己多年對戲曲的理解融入排練中,力求每一個動作、每一聲唱腔都達到完美。
一天排練結束後,演員們紛紛癱坐在地,大口喘著氣。
李春風忍不住抱怨:“東家,您也太嚴格了吧?連一個轉身的角度都要反複練上十幾遍。”
顧明書微微一笑,拿起一壺茶水遞給他:“春風,嚴師出高徒。若是連這些基本功都不願練習,將來如何在台上震撼觀眾?”
李春風接過茶水,低聲道:“您說得是。隻是……東家,您不累嗎?我們都練得快散架了,您還一遍遍親自示範。”
顧明書語氣柔和:“我當然累。但我知道,若想讓‘明華園’在京城立足,我們必須比其他戲班更用心。每一個細節,都會決定觀眾對我們的評價。”
徐秋林這時走進來,手裏提著一籃子點心。他將點心分給大家,道:“都辛苦了,明書說得對,隻有嚴於律己,才能贏得京城百姓的喜愛。日後‘明華園’的名聲響了,你們也能揚眉吐氣。”
大家紛紛感謝徐秋林,氣氛也輕鬆了不少。
經過數月的精心籌備,“明華園”的開園首場終於定在了中秋佳節。這一天,顧明書早早就帶著戲班演員們來到了戲園,檢查舞台布置、樂器調試、服飾裝扮,確保一切萬無一失。
徐秋林也忙得不可開交,他安排護衛在戲園周圍巡邏,以防意外,又吩咐管事備好茶點迎接貴客。
到了傍晚,西市燈火通明,前來看戲的人早已擠滿了戲園外的街道。明華園的票價比其他戲班稍貴,但並未嚇退那些想一睹風采的觀眾,反而因為開園首演的噱頭,更加熱鬧非凡。
後台裏,演員們正緊張地換裝準備。李春風站在鏡前調整衣冠,抬頭見顧明書從一旁走來,忙問道:“東家,我有些緊張,若是失誤了可如何是好?”
顧明書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溫和:“春風,放輕鬆。你隻是站在台上,將你所學的盡情展現即可。記住,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唱詞,都是你對戲曲的熱愛和堅持。觀眾會感受到你的真心。”
李春風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我明白了。”
顧明書又掃視一圈,見其他演員也神情緊張,便提高音量道:“今日是明華園的開園之日,你們每個人都是台上的主角。不要害怕失敗,隻要全力以赴,便是最好的答卷!”
戌時剛過,戲園內的大堂燈光逐漸熄滅,舞台上的簾幕緩緩拉開。顧明書親自主演的《遊園驚夢》正式開始。
>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顧明書身著一襲雪白長衫,扮作杜麗娘出場。他的身段優美,舉手投足間盡顯大家風範。一開嗓,他清亮的嗓音便在戲園中迴蕩,瞬間鎮住了全場。
觀眾席上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他的表演吸引,仿佛置身於那一方幽靜的園林,感受著杜麗娘初見春色的怦然心動。
隨著劇情推進,杜麗娘在夢中與柳夢梅相會,兩人情意綿綿。顧明書的唱腔忽而婉轉如溪流,忽而激越如山風,將杜麗娘的複雜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最後一段《離魂》唱畢,簾幕再次落下,台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一名年長的文士激動地拍手讚道:“如此唱腔,如此身段,實乃難得一見的奇才!明華園今日開場,便足以名動京城!”
旁邊的年輕人連連點頭:“早聽聞顧明書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不負盛名。以後他的戲,我一定場場不落!”
戲園外的百姓聽聞內場的好評,也忍不住向內張望,恨不得擠進去一探究竟。
演出結束後,演員們迴到後台,個個滿臉喜悅。李春風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東家,我們成功了!今日的掌聲,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
顧明書卻並未因成功而鬆懈,他微微一笑:“這隻是我們戲班的第一場。京城的戲班何其多,若想長久立足,便需場場皆出彩,決不能有一絲懈怠。”
徐秋林此時走了過來,手中捧著一壺溫熱的酒:“明書,恭喜你!今日之後,‘明華園’之名定能響徹整個京城。”
顧明書接過酒壺,與徐秋林輕輕碰杯,目光中滿是感激:“秋林,沒有你的支持,便沒有今日的明華園。此恩此情,我一輩子都記在心裏。”
徐秋林輕輕一笑:“明書,你的才華值得被世人看到。這一切,都是你應得的。”
墨隱居內,屋外竹影搖曳,燭光映照出書房內的靜謐。顧明書端坐在書桌旁,麵前攤開一張紙,他正低頭書寫著一份計劃書。字跡娟秀,卻透著幾分急切。他寫得入神,未曾發覺徐秋林已然推門而入。
“明書,你在寫什麽?”徐秋林將手中提著的茶壺放下,走到顧明書身旁。
顧明書抬頭一笑,將手中的紙遞了過去:“秋林,這是我這些日子的想法。我不想再一直待在墨隱居了,總覺得自己這樣活著太過無用。我想開一家戲班。”
“戲班?”徐秋林微微一愣,旋即朗聲一笑,“是啊,你從小就喜歡唱戲,這倒是你的強項,當然可以。”
顧明書微微低頭,目光帶著幾分忐忑:“是啊,我從小就喜歡戲曲,小時候還偷偷學過幾段昆曲,也在私下編排過一些折子戲。但這些年來,我一直隱姓埋名,連唱戲的念頭都壓了下去。如今我想通了,人生苦短,與其苟且,不如為自己熱愛的事奮鬥一次。秋林,你會不會覺得我太過異想天開?”
徐秋林聞言,眉頭一皺,臉上卻是篤定的神色:“明書,你這話便見外了。何謂異想天開?堂堂男兒追逐心中所愛,本就是人之常情。再者,誰說唱戲是不光彩的?真正的戲曲,是含蓄雋永的藝術,能以絲竹管弦為媒,訴盡悲歡離合。能將戲曲發揚光大,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嗎?”
顧明書抬頭看向徐秋林,眼中閃過一絲激動:“你真的不覺得戲曲低賤嗎?許多人都看不起戲子,覺得他們不過是嘩眾取寵,供人取樂罷了。”
徐秋林大笑,拍了拍顧明書的肩膀:“明書,你怎可如此妄自菲薄?戲曲乃是國粹,那些淺薄之人看不到它的深意,不過是庸人自擾罷了。況且,你的才華我親眼所見,若能將其付諸舞台,豈不是京城百姓之福?”
聽到徐秋林這番話,顧明書再也抑製不住心中的激動,雙手緊緊握住徐秋林的手:“秋林,多謝你這樣支持我!我原本還擔心我的想法太過唐突,沒想到你會如此鼓勵我。認識你,是我此生最大的福氣了!”
徐秋林溫聲道:“明書,你不必如此動情。我不過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你是有才情的男子,世俗之見不該成為束縛你的枷鎖。你隻需告訴我,這戲班所需的銀兩有多少,我來為你籌措。”
顧明書連忙擺手:“不行,秋林,我怎麽能讓你花這麽多銀兩?這戲班是我的夢想,我會自己籌資,就算需要時間,我也願意一點點積攢。”
徐秋林卻正色道:“明書,莫要推辭。你想要的不僅僅是開一個戲班,而是開一個能夠流芳百世的戲班。這樣的事業,豈是靠一點點積攢能完成的?我願資助你,不是因為憐憫,而是因為我相信你的才華。”
顧明書感動不已,眼眶微微泛紅:“秋林,你對我的支持,讓我不知該如何感激。你幫我護住姐姐,又為我斬斷了那些滋擾,如今還願意助我圓夢。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報答你這份情誼。”
徐秋林莞爾一笑:“明書,你是我的朋友,我的知己。朋友之間何須講報答?你的才情不該被世俗埋沒,我隻是在盡力幫你實現自己的價值。”
顧明書鄭重地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秋林,謝謝你,有你在我覺得很踏實。你這個知己真的讓我受益匪淺。也請你相信我,我會用我的戲班,證明戲曲的魅力,讓所有人都看到它的光彩,這也是我想傳承下去的。”
書房中,燈光映照著兩人的身影,一個是躊躇滿誌的青年,一個是心懷天下的智者。在這靜謐的夜晚,他們的談話如同一顆種子,悄然種下未來輝煌的希望。
從顧明書立下成立戲班的決心後,墨隱居變得格外忙碌起來。仆從們來來往往搬運物件,徐秋林也調動了自己的資源,暗中為戲班的建立提供了一切便利。從選址到招募演員,顧明書親力親為,忙得不可開交。
京城最繁華的地段西市,有一處空置的宅院,原是個舊戲園,因多年無人經營而荒廢。徐秋林以極低的價格將其購入,翻修之後命名為“明華園”,寓意以戲文明人心,以才華動京城。
顧明書站在修葺一新的戲園門前,望著那高掛的大紅匾額,內心感慨萬千。他對身旁的徐秋林道:“秋林,這裏的一磚一瓦都傾注了你的心血,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感謝你。”
徐秋林輕笑道:“明書,若是你真想感謝我,那就讓‘明華園’成為京城最負盛名的戲班吧。這才是對我最大的迴報。”
顧明書點頭,目光中多了一份篤定:“你放心,我定會讓它發揚光大,享譽整個京城乃至整個大清國。”
戲班的成立不僅需要場地,更需要一批技藝高超的演員。顧明書決定親自篩選,每一位演員都要經過嚴格的麵試與試唱。
為了吸引人才,徐秋林暗中發布消息,稱“明華園”將會成為京城最具影響力的戲班,不僅待遇豐厚,還有機會登上京城貴人的宴會。消息一經傳出,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應募。
第一天招募開始時,顧明書站在台下,神色嚴肅地觀看著台上的表演。
“下一位。”
一個年輕的小生走上台,身形消瘦,但舉手投足間頗有風骨。他抱拳道:“在下李春風,自幼學習昆曲,請多指教。”
顧明書點了點頭:“唱一段《牡丹亭》的《驚夢》。”
李春風深吸一口氣,調整唿吸後開始唱道:>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他的嗓音清亮,情感充沛,將杜麗娘的初夢情思演繹得淋漓盡致。
顧明書聽得入神,待他唱完後,才緩緩道:“春風,唱得不錯。但你的身段尚有些僵硬,需多加練習。不過,我看好你的潛力,願意給你一個機會。”
李春風激動地跪下叩謝:“多謝東家成全!”
經過數日的選拔,“明華園”的戲班終於初見雛形。除了李春風,還有幾位出色的旦角和淨角,他們各自帶著一身技藝,滿懷期待地加入了這個全新的戲班。
戲班初成,顧明書開始帶領大家進行排練。他將自己多年對戲曲的理解融入排練中,力求每一個動作、每一聲唱腔都達到完美。
一天排練結束後,演員們紛紛癱坐在地,大口喘著氣。
李春風忍不住抱怨:“東家,您也太嚴格了吧?連一個轉身的角度都要反複練上十幾遍。”
顧明書微微一笑,拿起一壺茶水遞給他:“春風,嚴師出高徒。若是連這些基本功都不願練習,將來如何在台上震撼觀眾?”
李春風接過茶水,低聲道:“您說得是。隻是……東家,您不累嗎?我們都練得快散架了,您還一遍遍親自示範。”
顧明書語氣柔和:“我當然累。但我知道,若想讓‘明華園’在京城立足,我們必須比其他戲班更用心。每一個細節,都會決定觀眾對我們的評價。”
徐秋林這時走進來,手裏提著一籃子點心。他將點心分給大家,道:“都辛苦了,明書說得對,隻有嚴於律己,才能贏得京城百姓的喜愛。日後‘明華園’的名聲響了,你們也能揚眉吐氣。”
大家紛紛感謝徐秋林,氣氛也輕鬆了不少。
經過數月的精心籌備,“明華園”的開園首場終於定在了中秋佳節。這一天,顧明書早早就帶著戲班演員們來到了戲園,檢查舞台布置、樂器調試、服飾裝扮,確保一切萬無一失。
徐秋林也忙得不可開交,他安排護衛在戲園周圍巡邏,以防意外,又吩咐管事備好茶點迎接貴客。
到了傍晚,西市燈火通明,前來看戲的人早已擠滿了戲園外的街道。明華園的票價比其他戲班稍貴,但並未嚇退那些想一睹風采的觀眾,反而因為開園首演的噱頭,更加熱鬧非凡。
後台裏,演員們正緊張地換裝準備。李春風站在鏡前調整衣冠,抬頭見顧明書從一旁走來,忙問道:“東家,我有些緊張,若是失誤了可如何是好?”
顧明書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溫和:“春風,放輕鬆。你隻是站在台上,將你所學的盡情展現即可。記住,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唱詞,都是你對戲曲的熱愛和堅持。觀眾會感受到你的真心。”
李春風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我明白了。”
顧明書又掃視一圈,見其他演員也神情緊張,便提高音量道:“今日是明華園的開園之日,你們每個人都是台上的主角。不要害怕失敗,隻要全力以赴,便是最好的答卷!”
戌時剛過,戲園內的大堂燈光逐漸熄滅,舞台上的簾幕緩緩拉開。顧明書親自主演的《遊園驚夢》正式開始。
>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顧明書身著一襲雪白長衫,扮作杜麗娘出場。他的身段優美,舉手投足間盡顯大家風範。一開嗓,他清亮的嗓音便在戲園中迴蕩,瞬間鎮住了全場。
觀眾席上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他的表演吸引,仿佛置身於那一方幽靜的園林,感受著杜麗娘初見春色的怦然心動。
隨著劇情推進,杜麗娘在夢中與柳夢梅相會,兩人情意綿綿。顧明書的唱腔忽而婉轉如溪流,忽而激越如山風,將杜麗娘的複雜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最後一段《離魂》唱畢,簾幕再次落下,台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一名年長的文士激動地拍手讚道:“如此唱腔,如此身段,實乃難得一見的奇才!明華園今日開場,便足以名動京城!”
旁邊的年輕人連連點頭:“早聽聞顧明書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不負盛名。以後他的戲,我一定場場不落!”
戲園外的百姓聽聞內場的好評,也忍不住向內張望,恨不得擠進去一探究竟。
演出結束後,演員們迴到後台,個個滿臉喜悅。李春風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東家,我們成功了!今日的掌聲,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
顧明書卻並未因成功而鬆懈,他微微一笑:“這隻是我們戲班的第一場。京城的戲班何其多,若想長久立足,便需場場皆出彩,決不能有一絲懈怠。”
徐秋林此時走了過來,手中捧著一壺溫熱的酒:“明書,恭喜你!今日之後,‘明華園’之名定能響徹整個京城。”
顧明書接過酒壺,與徐秋林輕輕碰杯,目光中滿是感激:“秋林,沒有你的支持,便沒有今日的明華園。此恩此情,我一輩子都記在心裏。”
徐秋林輕輕一笑:“明書,你的才華值得被世人看到。這一切,都是你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