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56:漠北之戰(一)
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周目人生 作者:再造炎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備做了一個夢。
“霍將軍?”劉備看著眼前年紀輕輕的少年神將,驚唿出聲。
沒有人告訴他眼前之人就是大漢冠軍侯霍去病,可他就是知道。
而他的身份,從大漢平原國相劉備,變成了霍去病手下副將。不去懷疑,好似根本沒有產生過這個念頭,劉備沒有想過為何自己會到了此處。
“嗯。可曾有匈奴的消息?”此時正是軍隊休整之時,霍去病坐在地上,手中握著自己的利劍。
按理說,軍隊休整,主帥不應如此放鬆。可偏偏現在他們身處茫茫大漠,幾度翻山越嶺,眼前的景象卻好似根本沒有變化,饒是天縱英才霍去病,此時都稍顯局促。
“還沒有。”劉備皺眉:“要不把那些匈奴人?”
劉備說著,做出抹脖子的動作。兜兜轉轉月餘,一個匈奴騎兵沒見著,除了抓來的匈奴斥候沒人知道他們現在在哪,是個主帥都想砍人。
“我等身負皇上聖恩,殺了那群斥候,沒人指路,該怎麽追擊匈奴?”霍去病在關鍵問題上寸步不讓。
劉備忽然生出這樣的感悟。不過這通常是一名優秀將帥應有的品質,劉備隻是稍作感慨,畢竟他也是這樣治軍的。
“那我把他們分開關押,分別審訊,核對口供?”劉備再次問道。霍去病這次點頭稱可,並說待會兒他會親自審訊幾位斥候。
負責巡查周邊的將領不是劉備,劉備便混進軍隊當中,與士卒坐在一起。
霍去病手下士卒都是漢武帝親自挑選的精銳,吃苦耐勞不說,還極其渴望建功立業,因此霍去病行軍速度極快,千裏奔襲如同一柄利劍插入匈奴腹部。盡管數日奔波,將士們臉上卻不見埋怨之色,反而眸中戰意充盈,急不可耐地想與匈奴人一決高低。
封建軍隊對傷亡的承受能力普遍較差,一般在戰損達到3%~5%時就會潰敗,偏偏霍去病的這支隊伍不一樣。史載漠北之戰戰損高達十分之三,劉備估計目前死於奔波途中的士卒就得有3%,但在這支隊伍並沒有潰散,反而打出了中華民族曆史上的高光時刻。
這固然與霍去病的統帥分不開聯係,但劉備認為,真正的決定因素是士卒的質量。把五萬黃巾拉來,韓信李靖估計都玩不出花。
劉備偏愛指揮小規模軍隊的原因同樣在此,人少不需要太多軍官,劉備可以迅速地提高這支隊伍的訓練度,做到指揮如臂揮指。
人數越多,越可能出現各種突發情況,到了十萬人以上的規模,幾乎是打仗必出意外,到了那時,人數多體現出的不再是凝聚力,而是拆散隊伍的離心力。
或許迴去後可以適當地精簡隊伍。劉備心想。
夜幕降臨,大漠中狂風四起。
劉備睡不著,起夜時發現霍去病在與抓來的匈奴斥候在帳中洽談。二人手握水壺,席地而坐,聊的不亦樂乎。
良久,霍去病走出軍營,劉備跟了上去:“霍將軍,可是審問出些什麽?”
霍去病點頭:“皇上為此戰謀劃已久,抓來的匈奴斥候已調教數年時光,不少人甚至在中原結婚生子,縱是如此,尚有不少人對大漢懷有二心,故意指出錯誤方向,意圖打擾我軍行軍速度。”
“我派人分別詢問匈奴斥候接下來的行軍方向,有些人支支吾吾說不出話,有些人則是給出假情報。”
劉備大驚,在這茫茫大漠中失去方向可不是鬧著玩的。一招不慎就可能全軍覆沒。
“這是一件好事,證明那些匈奴人在我軍的監管下尚不能統一口徑。我已下令將那些存有二心之人梟首,明日他們的首級就在掛在隊伍當中。我又從剩下的匈奴人中挑出幾個貪生怕死的,今後對他們施以恐嚇,兩管齊下,不必擔心他們耍花招。”
劉備生出欽佩之感,追問道:“我聽聞將軍許給一些匈奴人戰後封侯的獎賞,敢問是否為真?”
霍去病:“為真。”
劉備蹙眉,說道:“我軍將士深入漠北,光路途中就有五百多人死亡,他們封侯無望,被抓來的異族卻被您許諾侯爵之位,恐怕將士們會不滿於您的命令。”
劉備的不滿溢於言表,霍去病聞言卻哈哈笑道:“玄德多慮。我許諾封侯的匈奴人俱投降大漢已久,對大漢忠心耿耿,若此戰他們能活到最後,論功勞也該獲得侯位。我隻不過提前說出了皇上對他們的賞賜,將士們怎麽會不滿呢?”
“玄德戰前才被皇上派來,在軍營中生活的時間較短,還不清楚那些匈奴人與我大漢兒郎們的關係。若是你心中疑惑不減,明日可自行去觀察。”
此後一連數日,劉備不分晝夜地觀察那些匈奴人,發現他們在降漢的匈奴人中擁有極高的聲望,幾乎是一唿百應。漢家兒郎對他們也是客氣有加,常常與他們相伴。
劉備很是疑惑,抓住一人問道:“為何我漢家人與匈奴人關係這般密切?”
那人答道:“他們降漢數年,在河西之戰時就追隨霍將軍立下赫赫戰功,在訓練時更是為我們細心講解匈奴騎兵戰法,幫助我們練習應對陣法。如果沒有他們,我們不知會損失多少兄弟。我們因而拋棄前嫌,與他們親近。”
劉備無言,看著匈奴人的方向,心中五味雜陳。他找到了霍去病身上自己遠遠不如的一點:知兵。
漢武帝派來的是大漢最精銳的士兵,扔到普通部隊中最低也是曲長的水準,這樣的人義無反顧的充當一位排頭兵,想要的無非就是功名利祿。逐利之人,必定會主動清除與他們利益衝突的因素,之前的家仇國恨對他們來說可以舍棄,但為他們帶路的匈奴人不能出事。
匈奴人領的是漠北的路,也是他們飛黃騰達的路。
“霍將軍?”劉備看著眼前年紀輕輕的少年神將,驚唿出聲。
沒有人告訴他眼前之人就是大漢冠軍侯霍去病,可他就是知道。
而他的身份,從大漢平原國相劉備,變成了霍去病手下副將。不去懷疑,好似根本沒有產生過這個念頭,劉備沒有想過為何自己會到了此處。
“嗯。可曾有匈奴的消息?”此時正是軍隊休整之時,霍去病坐在地上,手中握著自己的利劍。
按理說,軍隊休整,主帥不應如此放鬆。可偏偏現在他們身處茫茫大漠,幾度翻山越嶺,眼前的景象卻好似根本沒有變化,饒是天縱英才霍去病,此時都稍顯局促。
“還沒有。”劉備皺眉:“要不把那些匈奴人?”
劉備說著,做出抹脖子的動作。兜兜轉轉月餘,一個匈奴騎兵沒見著,除了抓來的匈奴斥候沒人知道他們現在在哪,是個主帥都想砍人。
“我等身負皇上聖恩,殺了那群斥候,沒人指路,該怎麽追擊匈奴?”霍去病在關鍵問題上寸步不讓。
劉備忽然生出這樣的感悟。不過這通常是一名優秀將帥應有的品質,劉備隻是稍作感慨,畢竟他也是這樣治軍的。
“那我把他們分開關押,分別審訊,核對口供?”劉備再次問道。霍去病這次點頭稱可,並說待會兒他會親自審訊幾位斥候。
負責巡查周邊的將領不是劉備,劉備便混進軍隊當中,與士卒坐在一起。
霍去病手下士卒都是漢武帝親自挑選的精銳,吃苦耐勞不說,還極其渴望建功立業,因此霍去病行軍速度極快,千裏奔襲如同一柄利劍插入匈奴腹部。盡管數日奔波,將士們臉上卻不見埋怨之色,反而眸中戰意充盈,急不可耐地想與匈奴人一決高低。
封建軍隊對傷亡的承受能力普遍較差,一般在戰損達到3%~5%時就會潰敗,偏偏霍去病的這支隊伍不一樣。史載漠北之戰戰損高達十分之三,劉備估計目前死於奔波途中的士卒就得有3%,但在這支隊伍並沒有潰散,反而打出了中華民族曆史上的高光時刻。
這固然與霍去病的統帥分不開聯係,但劉備認為,真正的決定因素是士卒的質量。把五萬黃巾拉來,韓信李靖估計都玩不出花。
劉備偏愛指揮小規模軍隊的原因同樣在此,人少不需要太多軍官,劉備可以迅速地提高這支隊伍的訓練度,做到指揮如臂揮指。
人數越多,越可能出現各種突發情況,到了十萬人以上的規模,幾乎是打仗必出意外,到了那時,人數多體現出的不再是凝聚力,而是拆散隊伍的離心力。
或許迴去後可以適當地精簡隊伍。劉備心想。
夜幕降臨,大漠中狂風四起。
劉備睡不著,起夜時發現霍去病在與抓來的匈奴斥候在帳中洽談。二人手握水壺,席地而坐,聊的不亦樂乎。
良久,霍去病走出軍營,劉備跟了上去:“霍將軍,可是審問出些什麽?”
霍去病點頭:“皇上為此戰謀劃已久,抓來的匈奴斥候已調教數年時光,不少人甚至在中原結婚生子,縱是如此,尚有不少人對大漢懷有二心,故意指出錯誤方向,意圖打擾我軍行軍速度。”
“我派人分別詢問匈奴斥候接下來的行軍方向,有些人支支吾吾說不出話,有些人則是給出假情報。”
劉備大驚,在這茫茫大漠中失去方向可不是鬧著玩的。一招不慎就可能全軍覆沒。
“這是一件好事,證明那些匈奴人在我軍的監管下尚不能統一口徑。我已下令將那些存有二心之人梟首,明日他們的首級就在掛在隊伍當中。我又從剩下的匈奴人中挑出幾個貪生怕死的,今後對他們施以恐嚇,兩管齊下,不必擔心他們耍花招。”
劉備生出欽佩之感,追問道:“我聽聞將軍許給一些匈奴人戰後封侯的獎賞,敢問是否為真?”
霍去病:“為真。”
劉備蹙眉,說道:“我軍將士深入漠北,光路途中就有五百多人死亡,他們封侯無望,被抓來的異族卻被您許諾侯爵之位,恐怕將士們會不滿於您的命令。”
劉備的不滿溢於言表,霍去病聞言卻哈哈笑道:“玄德多慮。我許諾封侯的匈奴人俱投降大漢已久,對大漢忠心耿耿,若此戰他們能活到最後,論功勞也該獲得侯位。我隻不過提前說出了皇上對他們的賞賜,將士們怎麽會不滿呢?”
“玄德戰前才被皇上派來,在軍營中生活的時間較短,還不清楚那些匈奴人與我大漢兒郎們的關係。若是你心中疑惑不減,明日可自行去觀察。”
此後一連數日,劉備不分晝夜地觀察那些匈奴人,發現他們在降漢的匈奴人中擁有極高的聲望,幾乎是一唿百應。漢家兒郎對他們也是客氣有加,常常與他們相伴。
劉備很是疑惑,抓住一人問道:“為何我漢家人與匈奴人關係這般密切?”
那人答道:“他們降漢數年,在河西之戰時就追隨霍將軍立下赫赫戰功,在訓練時更是為我們細心講解匈奴騎兵戰法,幫助我們練習應對陣法。如果沒有他們,我們不知會損失多少兄弟。我們因而拋棄前嫌,與他們親近。”
劉備無言,看著匈奴人的方向,心中五味雜陳。他找到了霍去病身上自己遠遠不如的一點:知兵。
漢武帝派來的是大漢最精銳的士兵,扔到普通部隊中最低也是曲長的水準,這樣的人義無反顧的充當一位排頭兵,想要的無非就是功名利祿。逐利之人,必定會主動清除與他們利益衝突的因素,之前的家仇國恨對他們來說可以舍棄,但為他們帶路的匈奴人不能出事。
匈奴人領的是漠北的路,也是他們飛黃騰達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