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14:鬼穀子收徒
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周目人生 作者:再造炎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鬼穀子王詡,縱橫學派鼻祖,兵法大家,傳言有斬草為馬、撒豆為兵的功夫。
他有四名徒弟,蘇秦張儀、孫臏龐涓,俱是獨領風騷的人物。
蘇秦提出合縱,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兵函穀關。
張儀以連橫之策遊說山東諸國,以破合縱之策,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變為連橫事秦。
他兩任秦相期間,蠶食列國領土,攻克巴蜀,使秦國的領土幾乎擴大了一倍,為秦國最終統一天下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孫臏被人稱為“兵聖”,含金量多高無需多言。
表現最次的龐涓也是戰國時期魏國名將,還是敗於同門孫臏手下。
能教出這樣的四名徒弟,也難怪鬼穀子現在被視作智多近妖、接近神仙的人物。
引用某新聞網對鬼穀子的評價:鬼穀子無偏無黨,無門無派,虛懷若穀,集諸子之學,納眾人之智,是當之無愧的智謀雙聖。
本書中鬼穀子沿用此設定。
鬼穀子武力70,統帥103,智力103,政治100.技能1隱士:不可能出仕任何一方諸侯;技能2聖師:擅長教書育人,經他教學的學生,能力百分百會高於自己原本的巔峰屬性,僅會作用於四人。
注:以上數據僅代表鬼穀子的理論高度。
亂入到益州漢中郡的鬼穀子,突然出現在河內郡,欲收十五歲的司馬懿為徒。
司馬家身為大族,門第觀念深重,對於鬼穀子這個名不經傳的人物自薦成為司馬懿的老師,自然是不屑一顧。
“你不過是個無名之輩,怎配教導我司馬家的子弟?” 當時,司馬家的家仆如是拒絕,甚至不允許鬼穀子進府。
鬼穀子卻不惱,微微一笑,說道:“我雖無名,卻有真才實學。若不信,不妨找人與我比試一番。若我輸了,從此不再提收徒之事;若我贏了,便讓司馬懿拜我為師。”
鬼穀子植入年齡九十多歲,放現代都罕見,古代更是需要隆重對待,司馬家畢竟為名門望族,不好直接將其趕走。
司馬家的人商議一番後,找了河間郡頗有才名的大儒與鬼穀子比試。
兩人相對而坐,一場激烈的辯論就此展開。
大儒率先發難,引經據典,闡述著儒家的治國之道,言辭之間盡顯學問的淵博。
鬼穀子卻神色自若,待大儒講完,緩緩開口。他從天地萬物的變化說起,將道家的無為與有為相互融合,又巧妙地結合時事,指出對方學說在當下亂世的局限性。
大儒試圖反駁,卻發現自己的觀點在鬼穀子的剖析下漏洞百出。最終,大儒長歎一聲,承認自己敗下陣來。
司馬防聽聞此事後,十分震驚,他將鬼穀子請到了長安,親自考察鬼穀子的本領。
司馬懿少年時期就胸懷謀略,“常慨然有憂天下心”。他的老師不會是孔融鄭玄那種呆子,需文韜武略樣樣擅長。
司馬防便考驗鬼穀子這些能力。
首先與鬼穀子比試的是與李存勖戰鬥後受傷返迴長安的皇甫嵩。
皇甫嵩乃是東漢末年的名將,參與平定黃巾之亂、平定涼州叛亂,與盧植、朱儁並稱“漢末三傑”,可以視作東漢最後的榮光,在行軍布陣方麵有著卓越的才能。
他在沙盤前,擺開陣勢,詳細講解著自己的戰術布置,如何進攻,如何防守,條理清晰,盡顯大將風範。
鬼穀子靜靜地聽著,隨後走到沙盤前,輕輕移動了幾枚棋子,笑著說道:“將軍的布陣固然精妙,但在我看來,尚有破綻。”
接著,他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指出皇甫嵩布陣中的弱點,以及如何應對各種變化。
皇甫嵩不服輸,連比三場,連輸三場,最終心服口服地承認鬼穀子在行軍布陣上的造詣遠超自己。
比完緊接著,賈詡與鬼穀子展開了一場出謀劃策的較量。
賈詡被李世民挖掘重用, 長安無人不知其“毒士” 之稱,智謀過人,算無遺策。
他提出了一個複雜的局勢,詢問鬼穀子該如何應對。
鬼穀子略一思索,便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
他從各個方麵分析局勢,提出了多種應對策略,每一種策略都考慮到了可能出現的變數,並且相互之間環環相扣。
賈詡聽後,心中暗自佩服,識趣地退下了。
最後,司馬防請房玄齡和杜如晦與鬼穀子在治國理政方麵進行比試。
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是唐朝的名相,有著卓越的治國才能,貞觀之治的大功臣,內政能力不容小覷。
他們與鬼穀子討論國家的治理、民生的發展等問題。
鬼穀子引古論今,提出了一係列新穎而又切實可行的治國理念。他強調要順應民心,發展經濟,同時注重人才的選拔與任用。
在與房玄齡和杜如晦的交流中,鬼穀子的見解深刻而獨到,讓兩人自歎不如。
經過這一係列的比試,司馬防徹底被鬼穀子的才能所折服。
於是,他鄭重地對鬼穀子說:“先生真乃大才,我放心將懿兒交給你。”
就這樣,司馬懿拜在了鬼穀子的門下。
十五歲的司馬懿對這位突然冒出來的老師頗為提防,問道:“您從哪裏聽說我,為何要收我為徒?”
鬼穀子嗬嗬一笑:“我夜觀天象,發現河內有一個陰險狡詐、狼子野心的混蛋,就前來收徒。”
師徒之間的私密對話,司馬懿沒必要惱火鬼穀子對其的指責,而且東漢時候學生哪敢對老師說什麽,他答道:“您選徒弟的標準倒是奇怪。不怕這些學生以後連累您嗎?”
“我已經耄耋之年,無需擔心這些。我隻是覺得,你們這些小家夥值得引導一二...”鬼穀子眸中閃爍著不知名的光芒。
“你和你的師兄們,都是些了不得的家夥,放在哪朝哪代也會將天下攪得不安寧。尤其是姚廣孝那小子,到底圖什麽我也不知道。你也是這樣的,手段卻比不上那些個師兄,背信棄義夠你背負萬世罵名了。”
鬼穀子的聲音越來越小,司馬懿沒能聽清最後一句話。
“師傅,您說什麽?”
“沒事。你覺得,大漢靠什麽維持了統治,又因它而衰落?”鬼穀子話鋒一轉,詢問司馬懿。
“兵戈?”司馬懿試探著答道。
“不不不,是世家。這幾年打來打去,老百姓越來越苦,世家卻越來越強。”
司馬懿又聽不清了:“啊?”
“走吧,去豫州。那有一個從荊州逃過去的小子等著我。收了一群亂國的弟子,也該找一個治國能臣了。”
他有四名徒弟,蘇秦張儀、孫臏龐涓,俱是獨領風騷的人物。
蘇秦提出合縱,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兵函穀關。
張儀以連橫之策遊說山東諸國,以破合縱之策,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變為連橫事秦。
他兩任秦相期間,蠶食列國領土,攻克巴蜀,使秦國的領土幾乎擴大了一倍,為秦國最終統一天下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孫臏被人稱為“兵聖”,含金量多高無需多言。
表現最次的龐涓也是戰國時期魏國名將,還是敗於同門孫臏手下。
能教出這樣的四名徒弟,也難怪鬼穀子現在被視作智多近妖、接近神仙的人物。
引用某新聞網對鬼穀子的評價:鬼穀子無偏無黨,無門無派,虛懷若穀,集諸子之學,納眾人之智,是當之無愧的智謀雙聖。
本書中鬼穀子沿用此設定。
鬼穀子武力70,統帥103,智力103,政治100.技能1隱士:不可能出仕任何一方諸侯;技能2聖師:擅長教書育人,經他教學的學生,能力百分百會高於自己原本的巔峰屬性,僅會作用於四人。
注:以上數據僅代表鬼穀子的理論高度。
亂入到益州漢中郡的鬼穀子,突然出現在河內郡,欲收十五歲的司馬懿為徒。
司馬家身為大族,門第觀念深重,對於鬼穀子這個名不經傳的人物自薦成為司馬懿的老師,自然是不屑一顧。
“你不過是個無名之輩,怎配教導我司馬家的子弟?” 當時,司馬家的家仆如是拒絕,甚至不允許鬼穀子進府。
鬼穀子卻不惱,微微一笑,說道:“我雖無名,卻有真才實學。若不信,不妨找人與我比試一番。若我輸了,從此不再提收徒之事;若我贏了,便讓司馬懿拜我為師。”
鬼穀子植入年齡九十多歲,放現代都罕見,古代更是需要隆重對待,司馬家畢竟為名門望族,不好直接將其趕走。
司馬家的人商議一番後,找了河間郡頗有才名的大儒與鬼穀子比試。
兩人相對而坐,一場激烈的辯論就此展開。
大儒率先發難,引經據典,闡述著儒家的治國之道,言辭之間盡顯學問的淵博。
鬼穀子卻神色自若,待大儒講完,緩緩開口。他從天地萬物的變化說起,將道家的無為與有為相互融合,又巧妙地結合時事,指出對方學說在當下亂世的局限性。
大儒試圖反駁,卻發現自己的觀點在鬼穀子的剖析下漏洞百出。最終,大儒長歎一聲,承認自己敗下陣來。
司馬防聽聞此事後,十分震驚,他將鬼穀子請到了長安,親自考察鬼穀子的本領。
司馬懿少年時期就胸懷謀略,“常慨然有憂天下心”。他的老師不會是孔融鄭玄那種呆子,需文韜武略樣樣擅長。
司馬防便考驗鬼穀子這些能力。
首先與鬼穀子比試的是與李存勖戰鬥後受傷返迴長安的皇甫嵩。
皇甫嵩乃是東漢末年的名將,參與平定黃巾之亂、平定涼州叛亂,與盧植、朱儁並稱“漢末三傑”,可以視作東漢最後的榮光,在行軍布陣方麵有著卓越的才能。
他在沙盤前,擺開陣勢,詳細講解著自己的戰術布置,如何進攻,如何防守,條理清晰,盡顯大將風範。
鬼穀子靜靜地聽著,隨後走到沙盤前,輕輕移動了幾枚棋子,笑著說道:“將軍的布陣固然精妙,但在我看來,尚有破綻。”
接著,他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指出皇甫嵩布陣中的弱點,以及如何應對各種變化。
皇甫嵩不服輸,連比三場,連輸三場,最終心服口服地承認鬼穀子在行軍布陣上的造詣遠超自己。
比完緊接著,賈詡與鬼穀子展開了一場出謀劃策的較量。
賈詡被李世民挖掘重用, 長安無人不知其“毒士” 之稱,智謀過人,算無遺策。
他提出了一個複雜的局勢,詢問鬼穀子該如何應對。
鬼穀子略一思索,便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
他從各個方麵分析局勢,提出了多種應對策略,每一種策略都考慮到了可能出現的變數,並且相互之間環環相扣。
賈詡聽後,心中暗自佩服,識趣地退下了。
最後,司馬防請房玄齡和杜如晦與鬼穀子在治國理政方麵進行比試。
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是唐朝的名相,有著卓越的治國才能,貞觀之治的大功臣,內政能力不容小覷。
他們與鬼穀子討論國家的治理、民生的發展等問題。
鬼穀子引古論今,提出了一係列新穎而又切實可行的治國理念。他強調要順應民心,發展經濟,同時注重人才的選拔與任用。
在與房玄齡和杜如晦的交流中,鬼穀子的見解深刻而獨到,讓兩人自歎不如。
經過這一係列的比試,司馬防徹底被鬼穀子的才能所折服。
於是,他鄭重地對鬼穀子說:“先生真乃大才,我放心將懿兒交給你。”
就這樣,司馬懿拜在了鬼穀子的門下。
十五歲的司馬懿對這位突然冒出來的老師頗為提防,問道:“您從哪裏聽說我,為何要收我為徒?”
鬼穀子嗬嗬一笑:“我夜觀天象,發現河內有一個陰險狡詐、狼子野心的混蛋,就前來收徒。”
師徒之間的私密對話,司馬懿沒必要惱火鬼穀子對其的指責,而且東漢時候學生哪敢對老師說什麽,他答道:“您選徒弟的標準倒是奇怪。不怕這些學生以後連累您嗎?”
“我已經耄耋之年,無需擔心這些。我隻是覺得,你們這些小家夥值得引導一二...”鬼穀子眸中閃爍著不知名的光芒。
“你和你的師兄們,都是些了不得的家夥,放在哪朝哪代也會將天下攪得不安寧。尤其是姚廣孝那小子,到底圖什麽我也不知道。你也是這樣的,手段卻比不上那些個師兄,背信棄義夠你背負萬世罵名了。”
鬼穀子的聲音越來越小,司馬懿沒能聽清最後一句話。
“師傅,您說什麽?”
“沒事。你覺得,大漢靠什麽維持了統治,又因它而衰落?”鬼穀子話鋒一轉,詢問司馬懿。
“兵戈?”司馬懿試探著答道。
“不不不,是世家。這幾年打來打去,老百姓越來越苦,世家卻越來越強。”
司馬懿又聽不清了:“啊?”
“走吧,去豫州。那有一個從荊州逃過去的小子等著我。收了一群亂國的弟子,也該找一個治國能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