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63:柴榮的決心
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周目人生 作者:再造炎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氣寒冷,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肅殺的氛圍。戰鼓擂動,旌旗獵獵。
六千袁軍在河間郡虎視眈眈,經過王韶和楊業訓練的士兵們氣勢逼人,身著鎧甲,手持兵刃,陣列整齊。陽光灑在鋒銳的兵器上,閃耀著寒芒。
公孫威預計可出動一萬人,劉備能出動的人數也不會太多,在兵力上他們並不占優勢。
兼之擺爛的公孫瓚一道接一道命令傳到渤海,勒令公孫威將戰略輜重轉往幽州,舍棄渤海的意思不言而喻。
這種情況下,士兵哪可能有拚死作戰的心思?
公孫威即使不願放棄渤海這塊進攻冀州的跳板,也不得不做好撤退準備。
跟渤海相比,幽州明顯更為重要。
盡早趕迴幽州,公孫威還能勸勸公孫瓚別想著當宅男。公孫瓚擺爛後,現在幽州隻有柴榮一人支撐局麵,公孫威心中不免擔憂。
薊縣。
“君貴,你出去吧。”公孫瓚十分不耐煩地說道。
柴榮張開嘴,卻不知道該如何勸下去。眼前這位中年人全然沒有當年威震塞外的半分模樣。
胡須雜亂,顯然許久未曾打理,甚至還沾有飯粒。
那雙眸子,再也沒有爭霸天下舍我其誰的氣勢,取而代之的是頹廢與煩躁。
公孫瓚,報廢。
但是柴榮不死心,他少小立誌,在公孫瓚最得意時曾放出“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豪言,為著自己的野心,他萬不會看著公孫瓚墮落。
“薊侯…”
“薊侯日理萬機,疲憊至極。柴司馬莫要自討無趣。”文人打扮的秦檜開口,暴力打斷柴榮說話。
之前戰事順利時,柴榮被公孫瓚引以為重,處處壓著秦檜一頭。秦檜因此懷恨在心。
現在公孫瓚頹廢,秦檜靠著一手拍須遛馬的本事,在公孫瓚陣營地位直升,已經成為公孫瓚心腹。
仗著公孫瓚的寵信,他結黨營私報複作惡,公孫瓚手下不少人受著他的欺負。
以前苦於沒機會迫害柴榮,現在逮到機會,秦檜自然不會放過他。
後院傳出女子的嬉鬧聲,公孫瓚聽得火熱,慢騰騰站起身,朝柴榮一擺手,自顧自離席。
柴榮心寒,渾渾噩噩地出了公孫瓚的府邸。
秦檜瞅見他的模樣,心中萬分爽快,想道:“柴君貴在薊侯眼中分量不過如此,過幾日我再聯絡關靖好好為難他一頓。日後把他的兵權收來,我便能安排家中的…”
“柴司馬!”出府後,從青州調迴的田楷湊近:“不知薊侯作何打算?”
柴榮目光一凜:“迴我府中再商議!”
柴榮身為公孫瓚最為倚重的軍司馬,府邸頗為豪華。
柴榮在公孫瓚帳下屬於軍政兩手抓的人物,領著公孫瓚帳下最精銳的騎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宅邸比一般郡守都要豪華。
大老粗田楷眼睛瞪大,震驚道:“柴司馬好裝飾”
柴榮輕笑:“薊侯尚未平定天下,百姓仍水深火熱,我要這豪宅,有什麽用處呢?”
眼睛是人心靈的眼睛。而田楷從柴榮的眼睛裏看到了野心和憐憫。
田楷想起劉備,他二人都對百姓充滿憐憫,但二人又不一樣,柴榮的野心不加掩飾,像一柄鋒銳的利劍。而劉備沒有那樣鋒利,他不比柴榮出身高貴,對民間疾苦感受更深。
驅散雜亂心思,田楷問道:“薊侯到底作何打算,不理會遼東高歡,亦放任劉知遠作亂?”
隨著時間流逝,高歡的威脅越來越小。遼東苦寒地,糧草不足以支撐他長時間作戰。在九月時,他就有退兵意向。
但劉知遠不一樣,劉虞趙禎的好名聲加上他的統帥能力,簡直可以稱作幽州大殺器,對公孫瓚有著致命威脅,不能放著不管。
柴榮點頭,臉色發青。
田楷臉通紅,發起悶氣,將手一拍桌子,說道:“怎麽能不管!劉知遠像兇狠的惡虎,但他現在還是虎崽子,等長成後就會吃人。”
田楷來迴踱步,最終攤開手說道:“反正我是要跟薊侯的,他要死守薊縣,我就一直跟著他死守。”
柴榮盯著田楷,目光如炬:“固守死路一條,率主力死戰方有一線生機。”
柴榮屬於極具決斷力的一類人,一針見血地指出弊端:“一旦開始死守,那便是坐吃山空,三軍不知前路在何,自相離心,屆時我軍必定大敗。”
田楷不知所措:“那、那咱們該咋辦?薊侯抓著上萬人呆在薊縣不走,涿郡布防三萬人,柴司馬僅能調動兩萬多人,怎麽麵對劉知遠的五萬士兵?”
柴榮語氣鏗鏘:“我軍訓練精良,裝備齊全,草原上能以少破多,遇上劉虞的兒子也不會敗!”
到底能不能贏,柴榮心裏沒底。但他沒有別的選擇,隻有在正麵戰場上徹底擊敗劉知遠,公孫瓚集團才有一線生機。
公孫瓚的困境跟劉備的完全不一樣,劉備麵對的對手是:袁譚苟延殘喘敗軍,紙上談兵孔大儒。倘若仔細分析局勢,便會發現其完全可以一戰。
至於黃巾,那不純經驗包,送人口的嗎?
別的不說,劉備至少明麵上有三萬士兵。
但公孫瓚這邊就不一樣了。劉虞袁紹總兵力加起來近十萬,兵力上完全碾壓被數場大戰消耗的公孫瓚。
他不得民心,還要提防虎視眈眈的高歡,如果劉備是“普通”難度,那他就是“地獄”。
沉下心來細細分析,便會得到公孫瓚已經完蛋的結論。
沒得玩啊老弟。所以公孫瓚徹底擺爛。
讓他重振士氣的唯一辦法是除去劉虞、袁紹的威脅,至少解決其一。但是,領導都無計可施,下麵的人還會有法?
公孫瓚至少能調動己方全部力量,柴榮可辦不到。
然而,柴榮依舊選擇行動。
就像在其執政期間,不斷麵臨各方挑戰,但他始終沒有放棄理想和目標,堅持不懈地為實現國家的統一而努力。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誌。
柴榮武力68,統帥94,智力95,政治96。
六千袁軍在河間郡虎視眈眈,經過王韶和楊業訓練的士兵們氣勢逼人,身著鎧甲,手持兵刃,陣列整齊。陽光灑在鋒銳的兵器上,閃耀著寒芒。
公孫威預計可出動一萬人,劉備能出動的人數也不會太多,在兵力上他們並不占優勢。
兼之擺爛的公孫瓚一道接一道命令傳到渤海,勒令公孫威將戰略輜重轉往幽州,舍棄渤海的意思不言而喻。
這種情況下,士兵哪可能有拚死作戰的心思?
公孫威即使不願放棄渤海這塊進攻冀州的跳板,也不得不做好撤退準備。
跟渤海相比,幽州明顯更為重要。
盡早趕迴幽州,公孫威還能勸勸公孫瓚別想著當宅男。公孫瓚擺爛後,現在幽州隻有柴榮一人支撐局麵,公孫威心中不免擔憂。
薊縣。
“君貴,你出去吧。”公孫瓚十分不耐煩地說道。
柴榮張開嘴,卻不知道該如何勸下去。眼前這位中年人全然沒有當年威震塞外的半分模樣。
胡須雜亂,顯然許久未曾打理,甚至還沾有飯粒。
那雙眸子,再也沒有爭霸天下舍我其誰的氣勢,取而代之的是頹廢與煩躁。
公孫瓚,報廢。
但是柴榮不死心,他少小立誌,在公孫瓚最得意時曾放出“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豪言,為著自己的野心,他萬不會看著公孫瓚墮落。
“薊侯…”
“薊侯日理萬機,疲憊至極。柴司馬莫要自討無趣。”文人打扮的秦檜開口,暴力打斷柴榮說話。
之前戰事順利時,柴榮被公孫瓚引以為重,處處壓著秦檜一頭。秦檜因此懷恨在心。
現在公孫瓚頹廢,秦檜靠著一手拍須遛馬的本事,在公孫瓚陣營地位直升,已經成為公孫瓚心腹。
仗著公孫瓚的寵信,他結黨營私報複作惡,公孫瓚手下不少人受著他的欺負。
以前苦於沒機會迫害柴榮,現在逮到機會,秦檜自然不會放過他。
後院傳出女子的嬉鬧聲,公孫瓚聽得火熱,慢騰騰站起身,朝柴榮一擺手,自顧自離席。
柴榮心寒,渾渾噩噩地出了公孫瓚的府邸。
秦檜瞅見他的模樣,心中萬分爽快,想道:“柴君貴在薊侯眼中分量不過如此,過幾日我再聯絡關靖好好為難他一頓。日後把他的兵權收來,我便能安排家中的…”
“柴司馬!”出府後,從青州調迴的田楷湊近:“不知薊侯作何打算?”
柴榮目光一凜:“迴我府中再商議!”
柴榮身為公孫瓚最為倚重的軍司馬,府邸頗為豪華。
柴榮在公孫瓚帳下屬於軍政兩手抓的人物,領著公孫瓚帳下最精銳的騎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宅邸比一般郡守都要豪華。
大老粗田楷眼睛瞪大,震驚道:“柴司馬好裝飾”
柴榮輕笑:“薊侯尚未平定天下,百姓仍水深火熱,我要這豪宅,有什麽用處呢?”
眼睛是人心靈的眼睛。而田楷從柴榮的眼睛裏看到了野心和憐憫。
田楷想起劉備,他二人都對百姓充滿憐憫,但二人又不一樣,柴榮的野心不加掩飾,像一柄鋒銳的利劍。而劉備沒有那樣鋒利,他不比柴榮出身高貴,對民間疾苦感受更深。
驅散雜亂心思,田楷問道:“薊侯到底作何打算,不理會遼東高歡,亦放任劉知遠作亂?”
隨著時間流逝,高歡的威脅越來越小。遼東苦寒地,糧草不足以支撐他長時間作戰。在九月時,他就有退兵意向。
但劉知遠不一樣,劉虞趙禎的好名聲加上他的統帥能力,簡直可以稱作幽州大殺器,對公孫瓚有著致命威脅,不能放著不管。
柴榮點頭,臉色發青。
田楷臉通紅,發起悶氣,將手一拍桌子,說道:“怎麽能不管!劉知遠像兇狠的惡虎,但他現在還是虎崽子,等長成後就會吃人。”
田楷來迴踱步,最終攤開手說道:“反正我是要跟薊侯的,他要死守薊縣,我就一直跟著他死守。”
柴榮盯著田楷,目光如炬:“固守死路一條,率主力死戰方有一線生機。”
柴榮屬於極具決斷力的一類人,一針見血地指出弊端:“一旦開始死守,那便是坐吃山空,三軍不知前路在何,自相離心,屆時我軍必定大敗。”
田楷不知所措:“那、那咱們該咋辦?薊侯抓著上萬人呆在薊縣不走,涿郡布防三萬人,柴司馬僅能調動兩萬多人,怎麽麵對劉知遠的五萬士兵?”
柴榮語氣鏗鏘:“我軍訓練精良,裝備齊全,草原上能以少破多,遇上劉虞的兒子也不會敗!”
到底能不能贏,柴榮心裏沒底。但他沒有別的選擇,隻有在正麵戰場上徹底擊敗劉知遠,公孫瓚集團才有一線生機。
公孫瓚的困境跟劉備的完全不一樣,劉備麵對的對手是:袁譚苟延殘喘敗軍,紙上談兵孔大儒。倘若仔細分析局勢,便會發現其完全可以一戰。
至於黃巾,那不純經驗包,送人口的嗎?
別的不說,劉備至少明麵上有三萬士兵。
但公孫瓚這邊就不一樣了。劉虞袁紹總兵力加起來近十萬,兵力上完全碾壓被數場大戰消耗的公孫瓚。
他不得民心,還要提防虎視眈眈的高歡,如果劉備是“普通”難度,那他就是“地獄”。
沉下心來細細分析,便會得到公孫瓚已經完蛋的結論。
沒得玩啊老弟。所以公孫瓚徹底擺爛。
讓他重振士氣的唯一辦法是除去劉虞、袁紹的威脅,至少解決其一。但是,領導都無計可施,下麵的人還會有法?
公孫瓚至少能調動己方全部力量,柴榮可辦不到。
然而,柴榮依舊選擇行動。
就像在其執政期間,不斷麵臨各方挑戰,但他始終沒有放棄理想和目標,堅持不懈地為實現國家的統一而努力。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誌。
柴榮武力68,統帥94,智力95,政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