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繭內壁在收縮。林開元能清晰感覺到絲線嵌入眼瞼的刺痛,那些比蛛絲更堅韌的白絲正從毛孔鑽入體內。他聽見自己骨骼發出細密的斷裂聲,卻不是來自物理壓迫——有什麽東西正在吃掉他的骨髓,用更輕軟的材質重新編織骨架。
\"蠶娘織衣要七晝夜...\"
老婦的沙啞嗓音穿透繭壁,帶著濕漉漉的迴響,\"你這件急了些,但料子倒是上乘。\"
林開元想嘶吼,卻發現喉管裏塞滿了蠶卵。黏膩的卵殼在聲帶振動下破裂,幼蟲順著氣管往上爬。他嚐到了鐵鏽味,那不是血,是三十七位祭品的怨氣在重塑他的五髒。
黑暗突然被撕開道裂縫。駝背老婦的臉貼在繭外,渾濁的眼球倒映著無數掙紮的人形。她手中銀針刺入繭殼的刹那,林開元看見了自己現在的模樣:全身皮膚透明如紗,髒器間纏繞著發光的白絲,每根絲線末端都連著微型油紙傘。
\"三十八年才等來合用的料子。\"銀針挑起一根白絲,老婦幹癟的嘴唇擦過繭殼,\"宣德二年的蠶種果真不同凡響。\"
針尖刺入太陽穴的劇痛中,大量記憶湧入:三年前那個梅雨天,蠶神廟的廟祝如何將浸過人血的桑葉混入蠶匾;牙人遞來的房契夾著槐樹葉,葉脈裏爬滿休眠的蠶卵;就連那場看似偶遇的贈傘,都是老婦在巷口徘徊七晝夜等來的契機。
繭外傳來布料撕裂聲。林開元透過絲縷縫隙,看見整條槐花巷正在蛻皮。青磚牆麵簌簌剝落,露出內裏蠕動的蠶絲結構;瓦片翻飛如鱗,每片黑瓦背麵都粘著具幹屍;最恐怖的是巷中那口古井,井繩竟由三十七條人筋絞成,此刻正吊著第八個陶罐緩緩升起。
\"時辰剛好。\"牙人的聲音從井底傳來。林開元看見他爬出井口時,渾身沾滿腥臭的井泥,算盤珠已換成七顆孩童顱骨,\"勞煩傘婆開繭取絲。\"
老婦的銀針突然加速。林開元感覺天靈蓋被掀開,白絲從顱骨裂縫噴湧而出,在空中自動編織成傘麵。更可怕的是他的意識並未消散,反而被分割成十三縷,分別附著在傘骨的不同位置。
\"可惜了這雙招子。\"老婦摳出他左眼球,粘在傘麵充當瞳仁,\"倒是比朱老爺家的丫頭合用。\"
右眼尚存的視野裏,林開元看見井中升起的陶罐迸裂。罐裏封存著三十年前的滅門案真相:朱家主母的繡鞋、長子的玉佩、幺兒的虎頭帽...每件遺物都在滲血,血珠落地化作人臉蠶,朝著他的傘骨蜂擁而來。
牙人敲響顱骨算盤,巷中所有門扉同時洞開。七十九具幹屍列隊而出,每具屍體都保持著撐傘姿勢。當它們經過林開元的傘骨時,傘麵人臉的嘴部突然撕裂,將幹屍吞入傘中。
\"還差一具。\"老婦將銀針插入傘柄。林開元殘存的右眼看見傘骨末端指向自己心髒,那裏正生長出第十三根骨刺,\"勞煩公子補全這永鎮傘陣。\"
劇痛席卷而來的刹那,林開元聽見了雨聲。不是落在青石板的淅瀝雨聲,而是三十七位祭品的血滴在傘麵的嘀嗒聲。他的意識隨著傘骨無限延伸,穿透層層瓦簷,看見整座京城正在傘陣籠罩下扭曲——每道飛簷都變成傘骨,每條街巷都化作傘麵紋路,而皇城方向隱隱傳來蠶食桑葉的轟鳴。
\"陛下...陛下...\"
遙遠宮闕的哭喊聲順著傘骨傳來,\"快掀了那妖傘!\"
林開元突然明白牙人腰間為何掛著東廠令牌。這場持續三十八年的獻祭,要鎮的不是冤魂,而是借傘陣蠶食紫禁城的龍氣。傘麵上浮現的槐花紋樣,分明是縮略的九邊布防圖;人臉蠶背部的紋路,正是各衛所駐軍的調度密文。
\"朱家那七個祭品倒是硬氣。\"老婦正在將他的脊椎抽成傘骨,\"熬了三天三夜才斷氣,可比你這些膿包強。\"
最後一節脊骨離體的瞬間,林開元殘存的意識被拋入混沌。他看見宣德元年的某個雨夜,朱家長子如何在蠶室被活抽傘骨;聽見幺兒被按進染缸時,黑血灌入肺葉的咕咚聲;最清晰的是家主夫人被蠶絲縫嘴前,用剪子在地磚刻下的血書:\"傘陣通幽,八極永鎮,蠶食龍...\"
劇震打斷了迴憶。林開元僅剩的右眼珠在傘麵上轉動,看見皇城方向升起狼煙。老婦突然發出夜梟般的厲笑:\"總算成了!\"
整條槐花巷開始崩塌。青磚化作蠶絲,瓦片變成繭殼,居民們的驚叫尚未來得及出口,就被傘麵吸入成為新的紋樣。林開元感覺自己在急速上升,傘骨刺穿雲層時,他看清了傘陣全貌——以槐花巷為軸心,八柄巨傘呈八卦方位張開,傘尖全部指向紫禁城。
\"可惜你看不到重陽節了。\"牙人扯動傘柄上的筋繩,林開元的右眼珠被擠成漿液,\"待到九九八十一柄人骨傘成...\"
黑暗降臨前的最後感知,是傘骨刺入某種溫暖的存在。那是順著龍脈遊來的國運,正在被傘尖瘋狂吮吸。林開元突然嚐到了朱瞻基的血味,聽見幼帝在深宮驚醒的哭喊,以及史官筆尖顫抖的沙沙聲:
\"宣德二年九月十七,妖傘蔽日,是夜白蠶食龍...\"
\"蠶娘織衣要七晝夜...\"
老婦的沙啞嗓音穿透繭壁,帶著濕漉漉的迴響,\"你這件急了些,但料子倒是上乘。\"
林開元想嘶吼,卻發現喉管裏塞滿了蠶卵。黏膩的卵殼在聲帶振動下破裂,幼蟲順著氣管往上爬。他嚐到了鐵鏽味,那不是血,是三十七位祭品的怨氣在重塑他的五髒。
黑暗突然被撕開道裂縫。駝背老婦的臉貼在繭外,渾濁的眼球倒映著無數掙紮的人形。她手中銀針刺入繭殼的刹那,林開元看見了自己現在的模樣:全身皮膚透明如紗,髒器間纏繞著發光的白絲,每根絲線末端都連著微型油紙傘。
\"三十八年才等來合用的料子。\"銀針挑起一根白絲,老婦幹癟的嘴唇擦過繭殼,\"宣德二年的蠶種果真不同凡響。\"
針尖刺入太陽穴的劇痛中,大量記憶湧入:三年前那個梅雨天,蠶神廟的廟祝如何將浸過人血的桑葉混入蠶匾;牙人遞來的房契夾著槐樹葉,葉脈裏爬滿休眠的蠶卵;就連那場看似偶遇的贈傘,都是老婦在巷口徘徊七晝夜等來的契機。
繭外傳來布料撕裂聲。林開元透過絲縷縫隙,看見整條槐花巷正在蛻皮。青磚牆麵簌簌剝落,露出內裏蠕動的蠶絲結構;瓦片翻飛如鱗,每片黑瓦背麵都粘著具幹屍;最恐怖的是巷中那口古井,井繩竟由三十七條人筋絞成,此刻正吊著第八個陶罐緩緩升起。
\"時辰剛好。\"牙人的聲音從井底傳來。林開元看見他爬出井口時,渾身沾滿腥臭的井泥,算盤珠已換成七顆孩童顱骨,\"勞煩傘婆開繭取絲。\"
老婦的銀針突然加速。林開元感覺天靈蓋被掀開,白絲從顱骨裂縫噴湧而出,在空中自動編織成傘麵。更可怕的是他的意識並未消散,反而被分割成十三縷,分別附著在傘骨的不同位置。
\"可惜了這雙招子。\"老婦摳出他左眼球,粘在傘麵充當瞳仁,\"倒是比朱老爺家的丫頭合用。\"
右眼尚存的視野裏,林開元看見井中升起的陶罐迸裂。罐裏封存著三十年前的滅門案真相:朱家主母的繡鞋、長子的玉佩、幺兒的虎頭帽...每件遺物都在滲血,血珠落地化作人臉蠶,朝著他的傘骨蜂擁而來。
牙人敲響顱骨算盤,巷中所有門扉同時洞開。七十九具幹屍列隊而出,每具屍體都保持著撐傘姿勢。當它們經過林開元的傘骨時,傘麵人臉的嘴部突然撕裂,將幹屍吞入傘中。
\"還差一具。\"老婦將銀針插入傘柄。林開元殘存的右眼看見傘骨末端指向自己心髒,那裏正生長出第十三根骨刺,\"勞煩公子補全這永鎮傘陣。\"
劇痛席卷而來的刹那,林開元聽見了雨聲。不是落在青石板的淅瀝雨聲,而是三十七位祭品的血滴在傘麵的嘀嗒聲。他的意識隨著傘骨無限延伸,穿透層層瓦簷,看見整座京城正在傘陣籠罩下扭曲——每道飛簷都變成傘骨,每條街巷都化作傘麵紋路,而皇城方向隱隱傳來蠶食桑葉的轟鳴。
\"陛下...陛下...\"
遙遠宮闕的哭喊聲順著傘骨傳來,\"快掀了那妖傘!\"
林開元突然明白牙人腰間為何掛著東廠令牌。這場持續三十八年的獻祭,要鎮的不是冤魂,而是借傘陣蠶食紫禁城的龍氣。傘麵上浮現的槐花紋樣,分明是縮略的九邊布防圖;人臉蠶背部的紋路,正是各衛所駐軍的調度密文。
\"朱家那七個祭品倒是硬氣。\"老婦正在將他的脊椎抽成傘骨,\"熬了三天三夜才斷氣,可比你這些膿包強。\"
最後一節脊骨離體的瞬間,林開元殘存的意識被拋入混沌。他看見宣德元年的某個雨夜,朱家長子如何在蠶室被活抽傘骨;聽見幺兒被按進染缸時,黑血灌入肺葉的咕咚聲;最清晰的是家主夫人被蠶絲縫嘴前,用剪子在地磚刻下的血書:\"傘陣通幽,八極永鎮,蠶食龍...\"
劇震打斷了迴憶。林開元僅剩的右眼珠在傘麵上轉動,看見皇城方向升起狼煙。老婦突然發出夜梟般的厲笑:\"總算成了!\"
整條槐花巷開始崩塌。青磚化作蠶絲,瓦片變成繭殼,居民們的驚叫尚未來得及出口,就被傘麵吸入成為新的紋樣。林開元感覺自己在急速上升,傘骨刺穿雲層時,他看清了傘陣全貌——以槐花巷為軸心,八柄巨傘呈八卦方位張開,傘尖全部指向紫禁城。
\"可惜你看不到重陽節了。\"牙人扯動傘柄上的筋繩,林開元的右眼珠被擠成漿液,\"待到九九八十一柄人骨傘成...\"
黑暗降臨前的最後感知,是傘骨刺入某種溫暖的存在。那是順著龍脈遊來的國運,正在被傘尖瘋狂吮吸。林開元突然嚐到了朱瞻基的血味,聽見幼帝在深宮驚醒的哭喊,以及史官筆尖顫抖的沙沙聲:
\"宣德二年九月十七,妖傘蔽日,是夜白蠶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