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謙走下台子,來到李老板他們幾位茶客麵前,介紹了一下自己講的是評書,以後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會說兩場,並且表示茶錢還是原來的茶錢,不會漲價,就是想著多吸引一些客人過來,同時也拜托幾位老茶客幫著宣傳宣傳。
跟幾位客人說過話後,叮囑了一下二牛讓他招唿著,他自己立馬迴到後院屋子裏關上門,這才搓著手說道:“親愛的係統,出來吧!”
就在剛才,他剛剛拍下醒木,結束了這場評書後,他的麵前出現了一個光幕,上麵有名稱也有他的信息,隻是麵對著茶客他不好查看,所以應付完幾位客人後就趕緊迴屋來查看係統。
沒有聲音迴答,一塊隻有他能看到的光幕。
(說書人詞條係統)
宿主:呂謙
職業:說書人
天賦詞條:無
介紹很簡單,呂謙看了很失望。
“就這?”
呂謙剛抱怨一句,光幕上的內容立刻改變。
首先是新手大禮包,他點開之後,一陣光芒四射,他的信息欄中詞條處已經改變。
天賦詞條:巧舌如簧(黃色)
巧舌如簧(宿主擁有此詞條,會讓你的聲音充滿了蠱惑,你的話術會影響到他人的好惡判斷。)
說書人詞條設置(詞條等級分為赤橙黃綠青藍紫,赤級最低,紫級最高。當宿主的評書觀眾超過一百位時,獎勵宿主評書人物的詞條一條,請宿主盡快達成一百人成就獎。)
拿到新手禮包以及清楚了下一個詞條獲得條件後,呂謙還是比較滿意的。
雖說給到的技能屬於生活範疇,但總歸是有啊!就是不清楚這個世界到底是個什麽世界,低武高武還是仙俠玄幻,看來謀生的同時也要多關注了解一下這個世界了。
二牛在茶館招唿客人,三丫頭在廚房裏已經煮好了粥,配上早晨帶迴來的餅子,晚飯就這麽簡單的解決了。
讓二牛抓緊時間吃完飯後,晚上的一場評書繼續開講。
棺材鋪的李老板果然來了,還帶著他壯實的兒子,另外還有一個經常來喝茶的老學究也過來了,身邊也跟著一個年輕人。
這場評書的聽眾也隻有這四人。
呂謙倒是沒嫌人少,剛好趁著現階段沒什麽人的情況下,不斷的調整自己的語速語境和麵部表情,配合上他的巧舌如簧天賦,聽的四位客人是如癡如醉,臨走時那位陪著老學究的公子哥更是打賞了一兩銀子。
打烊關門後,清點了一下一天的收入,加上白天五十文和晚上的一兩打賞,一天下來賺了一兩又二百三十文,將早上投資出去的錢差不多都賺迴來了。
收好一兩銀子,將銅錢交給二牛,叮囑他明天一早出去給他們兄妹買兩身衣服,畢竟待在茶館裏要見客人,穿的太寒酸了會讓客人嫌棄。
至於剩下的銅錢,則讓兄妹二人來安排之後幾天的夥食。
來到異世界迅速的有了謀生手段,讓一天多來焦躁的心情平穩了下來,洗漱後睡下挨著枕頭就沒在醒,可見他的壓力有多大。
第二天起來,兄妹二人給他準備的早飯加了雞蛋,他們二人隻有稀飯饅頭加鹹菜,呂謙吃完啥也沒說,覺得這倆兄妹還是懂分寸的。
吃過早飯有點時間,他出門到附近走了走,要想了解這個世界,需要和人溝通也要熟悉這裏的環境,所以商鋪了米店了他都進去逛一逛,李老板的棺材鋪,老學究的書齋,還有幾個經常來喝茶的車夫和偶爾進城賣獵物的獵戶在哪,他都轉著看了一圈,別說,還真有一種前世到古鎮旅遊的感覺。
迴去的時候手裏提著一小桶蜂蜜,差不多十斤才花了十個銅板,真正的原生態無添加的蜂蜜,便宜的讓他不敢相信。
迴去吃過午飯,一杯蜂蜜水潤完嗓子,他的評書專場開始了。
下午來了十四個人,讓不大的茶館看上去人氣滿滿。
這是來到這裏後人數最多的一次,所以呂謙說的格外賣力,聲情並茂之下水滸的故事徐徐展開,第二篇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講完,眾人都不想離開,磨蹭半天後呂謙答應晚上給他們講第三篇,眾人才算是放過了他。
客人走後,清點了一下收入,連瓜子小吃加茶水,竟然賣了九百多銅錢,差一點就是一兩銀子,要是能保持這樣的收入,一個月下來就是三十兩銀子,足夠普通人生活好多年。(注:一千銅錢等於一兩白銀)
信心滿滿的叫來二牛和三丫頭,讓兄妹二人按照每天三十銅錢的標準準備夥食,不說頓頓有肉,起碼要生鮮搭配著安排飯菜,有條件了當然要生活的好一些嘛。
另外除了當初答應給二牛每個月五百銅錢的工錢外,給三丫頭也開出了每月三百銅錢的辛苦錢,把兄妹二人感激的一個勁要給他磕一個。
兩世為人都是苦哈哈爭命的呂謙當然不讓他們跪,有緣在一起能幫就幫唄。
裏外都處理好,呂謙除了說書以外,悠閑的厲害。幾天下來,和一些老客人也熟悉起來,尤其是那位曾經打賞他一兩銀子的公子,竟然是知府大人的小公子。
幾天評書聽下來,已經成為了他的忠實客戶,場場不落。
這天,呂謙算著人數唿喚係統,聽眾超過一百人次了,是不是該獎勵詞條了。
(宿主還未完成一百人目標,目前進度57%,宿主再接再厲。)
看著光幕上的信息,呂謙隻能認了。當初就想著應該是一百個人而不是累計一百位客人,所以還得繼續加油。
十天,十天時間他的淨資產已經超過二十兩銀子,這讓他安全感滿滿。尤其是知府大人的小公子天天都在他這裏聽書,根本沒人敢來這裏搗亂,讓他順風順水的掙到第一筆錢,隨著時間過去,以後即便有什麽變故,自己也能應付一二。
這一天,還沒到下午,唿唿啦啦的茶館裏一下子就來了差不多百十號人,將一樓坐滿不說,二樓都快坐滿了人,隻是這些人各個孔武有力,看上去就不是什麽善茬,讓呂謙心裏一陣緊張。
跟幾位客人說過話後,叮囑了一下二牛讓他招唿著,他自己立馬迴到後院屋子裏關上門,這才搓著手說道:“親愛的係統,出來吧!”
就在剛才,他剛剛拍下醒木,結束了這場評書後,他的麵前出現了一個光幕,上麵有名稱也有他的信息,隻是麵對著茶客他不好查看,所以應付完幾位客人後就趕緊迴屋來查看係統。
沒有聲音迴答,一塊隻有他能看到的光幕。
(說書人詞條係統)
宿主:呂謙
職業:說書人
天賦詞條:無
介紹很簡單,呂謙看了很失望。
“就這?”
呂謙剛抱怨一句,光幕上的內容立刻改變。
首先是新手大禮包,他點開之後,一陣光芒四射,他的信息欄中詞條處已經改變。
天賦詞條:巧舌如簧(黃色)
巧舌如簧(宿主擁有此詞條,會讓你的聲音充滿了蠱惑,你的話術會影響到他人的好惡判斷。)
說書人詞條設置(詞條等級分為赤橙黃綠青藍紫,赤級最低,紫級最高。當宿主的評書觀眾超過一百位時,獎勵宿主評書人物的詞條一條,請宿主盡快達成一百人成就獎。)
拿到新手禮包以及清楚了下一個詞條獲得條件後,呂謙還是比較滿意的。
雖說給到的技能屬於生活範疇,但總歸是有啊!就是不清楚這個世界到底是個什麽世界,低武高武還是仙俠玄幻,看來謀生的同時也要多關注了解一下這個世界了。
二牛在茶館招唿客人,三丫頭在廚房裏已經煮好了粥,配上早晨帶迴來的餅子,晚飯就這麽簡單的解決了。
讓二牛抓緊時間吃完飯後,晚上的一場評書繼續開講。
棺材鋪的李老板果然來了,還帶著他壯實的兒子,另外還有一個經常來喝茶的老學究也過來了,身邊也跟著一個年輕人。
這場評書的聽眾也隻有這四人。
呂謙倒是沒嫌人少,剛好趁著現階段沒什麽人的情況下,不斷的調整自己的語速語境和麵部表情,配合上他的巧舌如簧天賦,聽的四位客人是如癡如醉,臨走時那位陪著老學究的公子哥更是打賞了一兩銀子。
打烊關門後,清點了一下一天的收入,加上白天五十文和晚上的一兩打賞,一天下來賺了一兩又二百三十文,將早上投資出去的錢差不多都賺迴來了。
收好一兩銀子,將銅錢交給二牛,叮囑他明天一早出去給他們兄妹買兩身衣服,畢竟待在茶館裏要見客人,穿的太寒酸了會讓客人嫌棄。
至於剩下的銅錢,則讓兄妹二人來安排之後幾天的夥食。
來到異世界迅速的有了謀生手段,讓一天多來焦躁的心情平穩了下來,洗漱後睡下挨著枕頭就沒在醒,可見他的壓力有多大。
第二天起來,兄妹二人給他準備的早飯加了雞蛋,他們二人隻有稀飯饅頭加鹹菜,呂謙吃完啥也沒說,覺得這倆兄妹還是懂分寸的。
吃過早飯有點時間,他出門到附近走了走,要想了解這個世界,需要和人溝通也要熟悉這裏的環境,所以商鋪了米店了他都進去逛一逛,李老板的棺材鋪,老學究的書齋,還有幾個經常來喝茶的車夫和偶爾進城賣獵物的獵戶在哪,他都轉著看了一圈,別說,還真有一種前世到古鎮旅遊的感覺。
迴去的時候手裏提著一小桶蜂蜜,差不多十斤才花了十個銅板,真正的原生態無添加的蜂蜜,便宜的讓他不敢相信。
迴去吃過午飯,一杯蜂蜜水潤完嗓子,他的評書專場開始了。
下午來了十四個人,讓不大的茶館看上去人氣滿滿。
這是來到這裏後人數最多的一次,所以呂謙說的格外賣力,聲情並茂之下水滸的故事徐徐展開,第二篇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講完,眾人都不想離開,磨蹭半天後呂謙答應晚上給他們講第三篇,眾人才算是放過了他。
客人走後,清點了一下收入,連瓜子小吃加茶水,竟然賣了九百多銅錢,差一點就是一兩銀子,要是能保持這樣的收入,一個月下來就是三十兩銀子,足夠普通人生活好多年。(注:一千銅錢等於一兩白銀)
信心滿滿的叫來二牛和三丫頭,讓兄妹二人按照每天三十銅錢的標準準備夥食,不說頓頓有肉,起碼要生鮮搭配著安排飯菜,有條件了當然要生活的好一些嘛。
另外除了當初答應給二牛每個月五百銅錢的工錢外,給三丫頭也開出了每月三百銅錢的辛苦錢,把兄妹二人感激的一個勁要給他磕一個。
兩世為人都是苦哈哈爭命的呂謙當然不讓他們跪,有緣在一起能幫就幫唄。
裏外都處理好,呂謙除了說書以外,悠閑的厲害。幾天下來,和一些老客人也熟悉起來,尤其是那位曾經打賞他一兩銀子的公子,竟然是知府大人的小公子。
幾天評書聽下來,已經成為了他的忠實客戶,場場不落。
這天,呂謙算著人數唿喚係統,聽眾超過一百人次了,是不是該獎勵詞條了。
(宿主還未完成一百人目標,目前進度57%,宿主再接再厲。)
看著光幕上的信息,呂謙隻能認了。當初就想著應該是一百個人而不是累計一百位客人,所以還得繼續加油。
十天,十天時間他的淨資產已經超過二十兩銀子,這讓他安全感滿滿。尤其是知府大人的小公子天天都在他這裏聽書,根本沒人敢來這裏搗亂,讓他順風順水的掙到第一筆錢,隨著時間過去,以後即便有什麽變故,自己也能應付一二。
這一天,還沒到下午,唿唿啦啦的茶館裏一下子就來了差不多百十號人,將一樓坐滿不說,二樓都快坐滿了人,隻是這些人各個孔武有力,看上去就不是什麽善茬,讓呂謙心裏一陣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