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聽聞曹操已然將蔡瑁、張允二人斬殺,原本緊繃的臉上瞬間喜形於色,嘴角高高揚起,那得意的笑容幾乎要咧到耳根,眼中閃爍著難以抑製的興奮光芒。他忙不迭地轉身,一把拉住魯肅的胳膊,急切地說道:“子敬啊,我這一計,不知能否成功瞞過那孔明。還得煩勞子敬你前去探個究竟。” 說罷,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就像一隻偷了腥的貓,滿心期待著即將到來的好戲。


    周瑜抑製不住內心的暢快,得意地仰天長笑,笑聲在營帳中迴蕩:“那蔡瑁、張允,精通水戰,一直是我江東的心腹大患,讓我夜不能寐。如今被我略施小計就輕鬆除掉,實在是大快人心!” 他一邊說著,一邊用力地揮了下手臂,仿佛在將心頭的陰霾一並驅散。


    魯肅微微皺眉,臉上寫滿了擔憂,向前一步,輕聲勸道:“都督此計雖妙,令人拍案叫絕。但那孔明心思縝密,謀略過人,凡事都能未雨綢繆,恐怕……” 話還沒說完,就被周瑜不耐煩地打斷。


    周瑜不屑地揮揮手,鼻子裏輕輕哼了一聲:“哼,他再厲害,能料到我這一出?他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子敬,你隻管去,看他到底知曉多少,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大能耐。” 說罷,他雙手抱胸,眼神中滿是傲慢與自信 。


    諸葛亮遠遠瞧見魯肅匆匆而來,心中已然明了幾分,嘴角不自覺地上揚,臉上笑意盈盈。待魯肅走近,他馬上拱手,舉止優雅,態度親和地向他賀喜。


    魯肅一臉茫然,臉上寫滿了疑惑,眉頭擰成了一個 “川” 字,忍不住問道:“喜從何來呀?” 那語氣中滿是不解,眼睛直勾勾地盯著諸葛亮,仿佛要從他臉上找出答案。


    諸葛亮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說道:“都督派你來探我是否知曉此事,這其中便大有文章,此乃可喜之事。” 他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晃動著手中的羽扇,神色悠然自得。


    魯肅一聽,心裏猛地一震,像是被什麽擊中了一般,不禁嚇了一跳,眼睛瞪得滾圓,脫口而出:“你是如何知道的?” 那語氣中滿是震驚與不可思議。


    諸葛亮輕搖羽扇,扇麵上的字跡若隱若現,他自信滿滿地說道:“此計也就隻能騙騙那蔣幹罷了。曹操雖一時被蒙蔽,但以他的聰慧,必定很快就能醒悟過來。聽說曹操已任命毛玠、於禁為都督,如此一來,江東倒是無需太過擔憂了。”


    諸葛亮(笑著調侃):“子敬,你這一來,我便知都督的心思,他那反間計,看似巧妙,實則破綻不少。” 說話間,他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像是在調侃周瑜的小伎倆。


    魯肅(驚訝地張大嘴巴):“先生竟一眼看穿,這…… 這也太神了吧!” 他的嘴巴張得大大的,仿佛能塞下一個雞蛋,臉上的表情寫滿了欽佩與讚歎。


    諸葛亮(微微搖頭,神色淡定):“曹操何等精明,不過一時大意才中了計,待他迴過神,必定會重新部署。” 他微微搖頭,眼神中透露出對局勢的洞察與憂慮,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風雲變幻。


    魯肅匆匆返迴營帳,腳步急促,額頭上滿是細密的汗珠,顯然是一路疾行而來。見到周瑜後,他顧不上喘口氣,便將諸葛亮的話原原本本、一字不差地說了出來。


    周瑜聽聞,原本鎮定自若的臉上瞬間大驚失色,雙眼瞪得滾圓,手中的茶杯 “啪” 的一聲掉落在地,摔得粉碎。他心中暗忖:此人智謀過人,竟能一眼看穿我的計策,若不除之,日後必成大患。當下,他緊咬著牙關,腮幫子鼓鼓的,咬牙切齒道:“此人決不可留!” 那聲音仿佛從牙縫中擠出來一般,充滿了恨意。


    魯肅見狀,心中一緊,連忙上前一步,焦急地拱手勸阻道:“都督,此事還需從長計議。若殺了孔明,恐怕會被曹操恥笑,說我們氣量狹小。再者,天下人知曉此事,也定會詬病我江東。” 他眉頭緊皺,眼中滿是擔憂,聲音也不自覺地提高了幾分。


    周瑜冷冷一笑,笑聲中帶著一絲寒意,眼中閃過一絲狠厲,猶如夜空中劃過的一道冷光:“我自有妙計殺他,定要讓他死而無怨。” 說罷,他雙手抱胸,微微仰頭,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神色,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周瑜(怒目圓睜,猛地拍案而起,桌上的文件被震得紛紛散落):“這諸葛亮,竟能看透我之計謀,留他不得!” 他的胸膛劇烈起伏著,臉上的憤怒如同燃燒的火焰,似乎要將一切都吞噬。


    魯肅(焦急地拱手勸阻,身體微微前傾,眼神懇切):“都督,還請三思啊!殺了他,實在是得不償失。”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顯然是為周瑜的衝動感到擔憂。


    周瑜(冷笑一聲,眼中寒光閃爍,猶如兩把利刃):“我已想好計策,讓他主動入局,到時候,他也無話可說。” 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仿佛已經看到了諸葛亮落入陷阱的畫麵。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薄薄的雲層,灑在東吳的營帳之上。周瑜精心布置,營帳內被打掃得一塵不染,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桌上還擺放著新鮮的水果和茶水,營造出一種和樂融融的氛圍。一切準備妥當後,他便派人邀請諸葛亮前來議事。


    不多時,諸葛亮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營帳。周瑜滿臉堆笑,臉上的笑容仿佛能滴出蜜來,熱情地迎上前去,客氣地說道:“諸葛先生,久仰久仰。不久之後,我軍便要與曹軍正式交戰了。依先生之見,水上交鋒,何種兵器最為適宜呢?” 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手輕輕撫著胡須,眼神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諸葛亮心中早有盤算,微微仰頭,不假思索地迴答道:“當然是弓箭最為實用。在水戰之中,弓箭可遠距離攻擊,能有效遏製敵軍的進攻,打亂其陣腳。”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話語間透露出對局勢的清晰判斷。


    周瑜點頭稱是,臉上露出讚同的神色,說道:“我亦是這般想法。英雄所見略同啊!隻是如今軍中箭矢極為短缺,這可如何是好?想請先生負責監造十萬支箭。這可是關乎戰事成敗的公事,還望先生不要推辭。” 他一邊說著,一邊緊緊盯著諸葛亮的眼睛,似乎想要從他的表情中捕捉到一絲慌亂。


    諸葛亮神色坦然,麵色平靜如水,拱手說道:“都督如此信任,委托於我,自當竭盡全力效勞。但不知這十萬支箭,都督何時要用呢?” 他的眼神堅定而自信,仿佛對一切都胸有成竹。


    周瑜心中暗自思忖,眼珠滴溜一轉,故意試探道:“十天時間,可造得好嗎?” 他心想,十天造十萬支箭,這難度可不小,就算諸葛亮有天大的本事,恐怕也難以完成。


    諸葛亮目光堅定,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語氣鏗鏘地說道:“曹軍指不定何時就會來攻,若要十天,恐怕會延誤大事。依我之見,隻需三天,便可交付這十萬支箭。” 他的聲音擲地有聲,仿佛在向周瑜宣告他的決心。


    周瑜心中一驚,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震驚,但很快又麵露懷疑之色,提高音量說道:“軍中無戲言,先生可莫要玩笑!這十萬支箭,可不是小數目,三天時間,如何能造得出來?” 他一邊說著,一邊微微搖頭,臉上露出不信任的表情。


    諸葛亮毫不退縮,神色堅定,自信滿滿地說道:“亮願立軍令狀,三日若交不出箭,甘願受罰!今日時間已然來不及,就從明天算起,三日後都督可派五百士兵到江邊取箭。” 說罷,他毫不猶豫地拿起紙筆,刷刷幾下,便立下了軍令狀。


    待諸葛亮離去後,周瑜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暗中吩咐工匠們故意拖延進度,對於造箭所需的物品,也不供應齊全,一心想著看諸葛亮如何出醜。他自言自語道:“哼,諸葛亮啊諸葛亮,這次看你如何收場!”


    周瑜(笑容滿麵,假惺惺地):“先生對水戰兵器的見解,與我不謀而合。隻是如今軍中箭矢匱乏,還望先生能助我一臂之力。” 他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那笑容仿佛是在嘲諷諸葛亮的不自量力。


    諸葛亮(拱手,沉穩地):“都督吩咐,亮自當全力以赴。不知這十萬支箭,期限是多久?”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從容,似乎對周瑜的刁難毫不在意。


    周瑜(眼珠一轉,試探道):“十天時間,先生覺得如何?” 他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仿佛已經看到了諸葛亮失敗的樣子。


    諸葛亮(毫不猶豫,斬釘截鐵):“曹軍隨時可能進犯,十天太久,三日足矣!” 他的聲音堅定有力,仿佛在向周瑜宣戰。


    周瑜(故作驚訝,提高音量):“先生莫不是在說笑?軍中可容不得玩笑。” 他一邊說著,一邊瞪大了眼睛,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諸葛亮(神色堅定,自信滿滿):“亮願立軍令狀,三日若交不出箭,甘願受罰!”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決絕,仿佛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


    魯肅滿臉愁容,腳步匆匆地趕來見諸葛亮。此刻的他,眉頭緊鎖,心中滿是對諸葛亮的擔憂,腦海裏不斷浮現出諸葛亮立下軍令狀時那自信滿滿的樣子,可如今卻不知該如何是好。


    諸葛亮見魯肅來了,臉上立馬露出焦急萬分的神情,快步上前,一把拉住魯肅的衣袖,聲音都帶著幾分顫抖,說道:“子敬,這可如何是好?三天時間,怎麽可能造得好十萬支箭?子敬,你可得救救我啊!” 他的眼神中滿是焦急與無助,仿佛真的陷入了絕境。


    魯肅無奈地歎了口氣,臉上寫滿了無奈與為難,攤開雙手說道:“是先生自己答應三天交箭的,我又能有什麽辦法救你呢?當時我就替你捏了把汗,可你卻那般篤定,如今這局麵,實在是棘手。”


    諸葛亮見魯肅這般反應,微微湊近,眼睛滴溜溜地四處張望了一番,確定周圍無人後,才神秘兮兮地說道:“請子敬務必借我二十隻船,每隻船上要配備三十個軍士。船上都要用青布嚴密蒙好,兩邊各紮一千個草把,我自有大用。三天之後,保證能有十萬支箭。隻是此事千萬不可讓公瑾知曉。” 說這話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神秘與自信,嘴角還微微上揚,似乎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之中。


    魯肅聽了,心中滿是疑惑,眼神中充滿了不解,看著諸葛亮問道:“先生,你要這些船和草把究竟有何用?這和造箭又有什麽關係?” 他實在想不明白,諸葛亮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諸葛亮隻是神秘一笑,並沒有直接迴答魯肅的問題,而是再次強調道:“子敬,你就別多問了,到時候你自然就明白了。你隻需記得,此事千萬不能讓公瑾知道,否則我這計劃可就全泡湯了。”


    魯肅猶豫片刻,內心十分糾結,一方麵是對諸葛亮計劃的好奇與擔憂,另一方麵是多年來對諸葛亮的信任。最終,他還是咬了咬牙,點頭道:“好吧,先生既然這麽說,我就信你這一迴。但你可千萬不要出事啊,若是這計劃出了差錯,你可就性命難保了。”


    魯肅迴去向周瑜報告時,果然隻字未提借船之事,隻說諸葛亮不需要竹子、翎毛、膠漆等造箭材料。周瑜聽後,心中更是疑惑不已,暗自思忖:“這諸葛亮到底在搞什麽名堂?不要這些材料,他要如何造箭?” 而魯肅雖然表麵上神色平靜,但內心卻一直忐忑不安,不停地在心裏祈禱諸葛亮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


    諸葛亮(拉住魯肅的衣袖,一臉焦急,額頭都冒出了細密的汗珠):“子敬,這可如何是好?三天造十萬支箭,這不是為難我嗎?” 他的聲音因為焦急而微微有些沙啞,整個人看上去十分慌亂。


    魯肅(無奈地歎氣,眉頭擰成了一個 “川” 字):“先生,你當時就不該答應得那麽幹脆,如今我也幫不了你啊。我真擔心你這是在自尋死路。” 他的眼神中滿是憂慮,對諸葛亮的處境十分擔憂。


    諸葛亮(神秘一笑,壓低聲音,眼睛裏閃爍著狡黠的光芒):“子敬,你若想救我,就借我二十隻船,我自有辦法。此事千萬不能讓公瑾知道。” 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手輕輕拍了拍魯肅的肩膀,示意他放心。


    魯肅(猶豫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掙紮,最終還是堅定地點頭道):“好吧,先生既然這麽說,我就信你這一迴。但你可千萬不要出事啊。”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擔憂,同時也有著對諸葛亮的信任。


    魯肅依照諸葛亮的要求,精心挑選並撥好了船隻,船上的三十個軍士也都訓練有素,一切準備就緒,任由諸葛亮調遣。第一天,諸葛亮仿佛真的將造箭之事拋諸腦後,一整天都毫無動靜,既不見他安排工匠開工,也不見他四處籌備材料,仿佛這十萬支箭的軍令狀與他毫無關係。魯肅心中雖隱隱擔憂,但又不好去質問,隻能暗自揣測。


    第二天,依舊是風平浪靜,江上沒有一絲異樣,不見諸葛亮有任何行動。魯肅在營帳中坐立不安,時不時地望向諸葛亮所在的方向,心中的疑惑和不安愈發強烈,他實在想不明白諸葛亮到底在謀劃什麽。


    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分,夜色正濃,萬籟俱寂,整個世界仿佛都被一層厚厚的黑幕所籠罩。諸葛亮輕手輕腳地來到魯肅住處,小心翼翼地推開房門,生怕驚擾到旁人。他走到魯肅床邊,輕輕地搖醒了還在睡夢中的魯肅。


    魯肅睡眼惺忪,被諸葛亮叫醒,一臉茫然,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地說道:“先生,這大半夜的,叫我來所謂何事?” 他的聲音還帶著濃濃的睡意,眼神中滿是不解。


    諸葛亮神秘兮兮,湊到魯肅耳邊,輕聲說道:“子敬,跟我上船,咱們去取箭。” 說這話時,他的臉上帶著一絲神秘的笑容,仿佛在進行一場神秘的冒險。


    魯肅一聽,瞬間清醒了大半,瞪大了眼睛,驚訝道:“取箭?到哪裏去取?這黑燈瞎火的……” 他實在難以想象,在這伸手不見五指的深夜,能到哪裏去取十萬支箭。


    諸葛亮笑著拍拍魯肅的肩膀,安慰道:“別問那麽多,去了就知道,保證讓你大開眼界。這可是我精心謀劃的,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說完,他拉著魯肅就往外走。


    兩人來到江邊,隻見二十隻船靜靜地停在那裏,船上的青布在夜色中隨風輕輕飄動,仿佛一個個神秘的幽靈。魯肅懷著忐忑的心情上了船,心中依舊充滿了疑惑,但看著諸葛亮那胸有成竹的樣子,又不好再多問什麽,隻能默默地跟隨著他,期待著即將發生的一切。


    這一夜,長江之上仿佛被一層厚重的白色紗帳所籠罩,大霧彌漫,霧氣濃重得仿佛伸手都難以見五指,對麵根本看不見人。江麵之上,寂靜得隻能聽見江水輕輕拍打著船舷的聲音,偶爾傳來幾聲不知名水鳥的低鳴,更添幾分神秘與靜謐。諸葛亮身著一襲長袍,手持羽扇,神色鎮定自若,在船頭有條不紊地命令將船往北岸進發。他的眼神堅定而深邃,仿佛能穿透這濃重的霧氣,洞察一切。


    到五更時分,船隻在大霧的掩護下,已悄然靠近曹軍水寨。諸葛亮不慌不忙,下令將所有的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排開,然後讓士兵們在船上奮力擂鼓呐喊。一時間,鼓聲、呐喊聲交織在一起,打破了江麵的寧靜,在大霧中迴蕩開來。


    魯肅見狀,驚恐萬分,眼睛瞪得滾圓,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急忙跑到諸葛亮身邊,聲音顫抖地問道:“如果曹軍殺出來,這可如何是好?我們現在毫無防備,這不是自投羅網嗎?” 他緊張地看著四周,雙手不自覺地握緊,身體微微顫抖,仿佛已經看到了曹軍殺來的可怕場景。


    諸葛亮卻悠然自得,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笑著說道:“霧這麽大,曹操生性多疑,必定不敢輕易出兵。他定會擔心其中有詐,不敢貿然行動。我們隻管在此飲酒作樂,等霧一散,便即刻迴去。” 說罷,他拿起酒杯,輕輕晃了晃,淺酌一口,臉上的神情輕鬆愜意,仿佛眼前的一切都隻是一場有趣的遊戲。


    魯肅(緊張地看著四周,聲音顫抖,身體微微前傾,試圖從諸葛亮的臉上找到一絲安慰):“先生,這太冒險了,曹軍要是真殺出來,我們可就完了!這可是關乎生死的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啊。” 他來迴踱步,腳步急促而慌亂,內心的焦慮溢於言表。


    諸葛亮(不慌不忙,輕輕搖著羽扇,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再次拿起酒杯,又喝了一口):“子敬莫慌,曹操生性多疑,如此大霧,他怎敢輕易出戰?他必定會反複思量,權衡利弊,不會輕易拿他的軍隊冒險。” 他的語氣平和而堅定,讓人不由自主地安心。


    魯肅(還是一臉擔憂,眉頭緊鎖,雙手背在身後,不停地來迴踱步):“話雖如此,但萬一…… 萬一曹操識破我們的計謀,傾巢而出,我們該如何應對?”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憂慮和不安,始終無法放下心中的擔憂。


    諸葛亮(笑著擺擺手,自信滿滿,眼神中透露出對局勢的掌控和對曹操的了解):“放心吧,子敬,我心中有數,隻管喝酒,等著瞧好戲便是。這場大霧,便是上天賜予我們的良機,曹操絕對不會輕易放過這個可以試探虛實的機會,但也絕對不敢貿然出擊。” 他說完,再次舉起酒杯,向著大霧彌漫的江麵輕輕一敬,仿佛在向即將到來的勝利致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熟讀曆史知識玩轉古代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學習機的小霸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學習機的小霸王並收藏熟讀曆史知識玩轉古代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