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熱鬧非凡,大街小巷洋溢著喜慶的氣息。暖煦的陽光灑在青磚路上,街市更是熱鬧得如同炸開了鍋。小販們扯著嗓子,用帶著濃鬱地方口音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曲市井的交響樂:“新鮮出爐的糖葫蘆嘞,又甜又脆!”“瞧一瞧看一看,這麵人兒捏得跟活的似的!” 綢緞、瓷器、香料等各類貨物琳琅滿目,擺滿了街邊攤位,散發著誘人的光澤。行人熙熙攘攘,穿梭其間,有身著粗布麻衣的百姓,也有衣著華麗的富商,還有結伴而行的年輕男女,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容,享受著這難得的熱鬧與歡樂。


    成宗澤身著一襲青衫,身姿挺拔,腰間玉佩隨著他的步伐輕輕晃動,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他興致盎然,眉飛色舞地向身旁的葉芊芊、柳如夢、白初雪、林青青幾個媳婦介紹徐州城的曆史。隻見他手在空中揮舞,時而比劃著城池的規模,時而模仿古人的動作,繪聲繪色地講道:“這徐州城,可是藏龍臥虎之地。就說那簡雍,他跟隨劉備,那智謀,那口才,可是為劉備出了許多奇謀良策,在那亂世之中,立下了赫赫功勞。”


    葉芊芊眨著大眼睛,像個好奇的孩子,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好奇問道:“那他最厲害的計謀是啥呀?” 她的聲音清脆悅耳,如同銀鈴般在喧鬧的街市中格外動聽。


    成宗澤笑著迴答,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那笑容仿佛能驅散世間所有的陰霾:“有一迴,劉備被曹操圍困,形勢岌岌可危,正是簡雍巧用話術,憑借著他那如簧的巧舌,成功說服劉璋開城投降,為劉備拿下益州,可起了大作用呢。” 他的聲音清朗,帶著幾分自豪,引得周圍不少路人側目,有的甚至停下腳步,饒有興趣地聽他講述。


    柳如夢也湊過來,她微微皺著眉頭,疑惑道:“那他除了智謀,口才到底有多好?” 她的眼神中充滿了疑惑與好奇,似乎在努力想象簡雍當年的風采。


    成宗澤來了興致,比劃得更加起勁,聲音也提高了幾分:“有次出使東吳,麵對東吳群臣刁難,那場麵,可謂是劍拔弩張,可他卻對答如流,妙語連珠,把那些人說得啞口無言,連孫權都對他稱讚有加。” 他的聲音在空氣中迴蕩,仿佛帶著一種魔力,讓周圍的人都沉浸在他講述的故事之中。


    就在此時,街道旁一座古色古香的酒樓二樓,一位身著錦衣的男子正悠閑地坐在窗邊,桌上擺滿了美酒佳肴。他原本漫不經心地聽著樓下的喧鬧,忽然聽到 “簡雍” 二字,像是被一道電流擊中,猛地轉頭,朝著成宗澤一行人的方向匆匆撇了一眼。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詫異,那詫異中似乎還夾雜著一絲驚喜,隨後緩緩放下手中的酒杯,站起身來,整了整衣袖,踱步到窗口。他雙手撐著窗台,微微俯身,目光緊緊鎖住正在滔滔不絕的成宗澤,從上到下細細打量。隻見他薄唇輕抿,輕輕眯了一口酒,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對著身旁垂手站立的隨從,低聲說道:“這人有意思,有點意思,我得會會他。” 隨從忍不住問:“公子,您打算怎麽會會他?” 男子神秘一笑,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先派人去打聽打聽他的來曆,找個合適時機,我親自去和他聊聊這簡雍。”


    而在東吳的議事廳內,氣氛卻凝重得如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眾人分坐兩旁,諸葛亮一襲白衣,羽扇綸巾,氣定神閑地端坐在客座之上。他的眼神平靜如水,卻又仿佛能洞察一切,那從容的姿態仿佛在告訴眾人,無論麵對何種困境,他都能應對自如。突然,一人站起身來,此人正是步騭,他微微昂首,目光帶著一絲審視,大聲發問:“孔明,你此番前來,莫不是打算效仿蘇秦、張儀,憑一張利嘴來遊說我東吳?” 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質疑,仿佛在向諸葛亮挑戰。


    諸葛亮輕輕搖了搖羽扇,那羽扇的擺動仿佛帶著一種韻律,他目光平靜如水,緩緩說道:“步先生,你隻當蘇秦、張儀是逞口舌之能的普通辯士,卻不知他們乃是胸懷天下、壯誌淩雲的豪傑。蘇秦曾佩六國相印,在諸國之間縱橫捭闔,張儀兩次出任秦國宰相,在治國理政上展現出非凡的才能。反觀諸位,聽聞曹操幾句威嚇之詞,便心生畏懼,想要投降,如今卻還敢嘲笑蘇秦、張儀,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他的言辭如同一把銳利的劍,直擊步騭的要害,讓步騭聽後,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嘴唇微微顫抖,想要反駁,卻又一時語塞,隻能默默坐下,臉上滿是不甘。


    這時,謀士嚴畯忍不住站起來幫腔:“話雖如此,可如今曹操勢大,我們又能有什麽辦法?” 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無奈,仿佛已經對戰勝曹操失去了信心。


    諸葛亮輕笑一聲,那笑容中帶著一絲自信,仿佛在告訴眾人,他早已胸有成竹:“辦法自然是有的,就看諸位有沒有破敵的決心。一味想著投降,又怎能保得住江東的基業?” 他的話如同洪鍾般在議事廳內迴蕩,讓在場的人都為之一振。


    這時,謀士陸績站起身,他微微皺著眉頭,臉上帶著一絲嘲諷的笑意,說道:“曹操乃相國曹參之後,出身名門,血統高貴,而劉豫州不過是個織席販鞋之輩,如此懸殊的出身,又怎能與曹操抗衡?”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輕蔑,似乎在貶低劉備的出身。


    諸葛亮聽後,不禁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說道:“曹操雖為名臣之後,然而如今卻專權跋扈,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不僅是對君主的大不敬,更是對祖宗的褻瀆。再看劉豫州,他乃當今皇叔,血統純正,心懷天下。若要說出身,漢高祖劉邦最初也不過是小小亭長,從微末崛起,最終成就霸業,織席販鞋又有何可羞恥?閣下這般見識,實在是小兒之見,實在不足以與高士談論。” 他的言辭如刀,邏輯嚴密,將陸績駁得滿臉通紅,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尷尬地張了張嘴,卻無言以對,隻能灰溜溜地坐下。


    緊接著,諸葛亮憑借著他淵博的學識和犀利的言辭,與嚴畯、程德樞等謀士你來我往,唇槍舌劍。隻見他言辭如刀,邏輯嚴密,每一句話都仿佛經過深思熟慮,將眾人一一駁得啞口無言。那些原本還氣勢洶洶的謀士們,此刻一個個垂頭喪氣,臉色陰沉,再也不敢輕易發言。


    隨後,諸葛亮在眾人的引領下,來到大堂之上,拜見孫權。孫權高坐主位,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眼神中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威嚴與霸氣。他的目光仿佛能看穿一切,讓人不敢直視。諸葛亮抬眼望去,心中暗自思量,決定用言語激他。孫權神色關切,微微前傾身體,問道:“曹兵究竟有多少?”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充滿了威嚴。


    諸葛亮神色平靜,目光堅定,緩緩道:“約有一百餘萬。” 他的聲音不卑不亢,讓人感覺他對曹操的兵力了如指掌。


    孫權聽聞,眉頭微微皺起,心中一驚,又問:“曹操部下戰將有多少?”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似乎在思考如何應對曹操的強大兵力。


    諸葛亮稍作停頓,輕輕搖了搖羽扇,答道:“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總有一兩千人吧。” 他的迴答簡潔明了,卻又讓人感覺他對曹操的實力有著深入的了解。


    孫權聽後,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座椅扶手,發出有節奏的聲響,隨後說道:“曹操此番來勢洶洶,想要吞並江東,戰與不戰,還請先生為我出出主意。”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仿佛在等待諸葛亮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


    諸葛亮目光一閃,故意說道:“我看曹操勢大,將軍不如降了他,以免生靈塗炭。” 他的話一出,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孫權聽後,臉色驟變,眼中閃過一絲怒火,他猛地站起身來,雙手握拳,質問道:“那麽,劉豫州為何不降曹操?”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仿佛在質問諸葛亮。


    諸葛亮挺直身子,神色莊重,大聲道:“劉豫州是皇室後裔,英才蓋世,胸懷匡扶漢室的大誌,怎能屈居人下,向曹操俯首稱臣!” 他的話語擲地有聲,充滿了豪情壯誌,讓孫權聽了,勃然大怒,臉上青筋暴起,拂袖而去,快步退入後堂。


    魯肅見狀,急忙走到諸葛亮身邊,他眉頭緊皺,滿臉焦急,責備道:“先生為何如此言語?這般說辭,未免太看不起我們主公了!”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擔憂和不滿,仿佛在責怪諸葛亮的失言。


    諸葛亮卻不慌不忙,輕輕搖了搖羽扇,胸有成竹地說道:“我自有破曹良策,可惜孫將軍器量太小,一時不能領會我的用意。”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自信,仿佛在告訴魯肅,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魯肅聽了,半信半疑,但還是趕緊到後堂,將諸葛亮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孫權。孫權聽後,眉頭擰成了個疙瘩,嘟囔道:“這諸葛亮,到底打的什麽主意?” 魯肅忙說:“主公,要不把他叫進來問問清楚?說不定真有良策。” 孫權猶豫片刻,點了點頭。


    孫權聽後,心中一動,覺得諸葛亮或許真有良策,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隨後忙將諸葛亮請入後堂。諸葛亮見了孫權,先恭敬地謝過罪,然後神色誠懇,語重心長地對孫權道:“曹操人馬雖多,但遠來疲憊,長途跋涉,已經是強弩之末。而且北方士兵不習水戰,在江東的水網地形中,難以發揮優勢。荊州人投靠曹操,也隻是迫於形勢,並非真心歸附。將軍如果能和劉豫州同心協力,憑借江東的天險和軍民的士氣,一定能戰勝曹操。”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真誠和自信,讓孫權聽了,心中豁然開朗,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不住點頭:“先生所言極是,隻是我那些大臣們,有的主張投降,實在讓我難以決斷。”


    諸葛亮安慰道:“將軍不必憂慮,隻要您下定決心,眾人自會追隨。” 他的話語如同春風般溫暖,讓孫權的心中充滿了信心。


    然而,張昭等人聽說孫權要興兵,急忙趕來勸阻。他們圍在孫權身邊,你一言我一語,言辭懇切。張昭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地說道:“主公,曹操勢大,我們萬萬不可輕易出兵,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孫權聽著他們的話,又陷入了猶豫不決之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無奈之下,孫權便讓人去請周瑜。


    周瑜聽說曹操大軍將到,也已經快馬加鞭趕到柴桑。魯肅見到周瑜後,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大概說了一遍,周瑜聽後,微微點頭,便讓他去請諸葛亮來。魯肅一走,張昭等一班文官就來了。他們滿臉焦急,神色慌張,想讓周瑜勸孫權投降。張昭拉著周瑜的手,苦苦哀求道:“公瑾,你一定要勸勸主公,投降才是保全江東的上策啊。”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哀求,仿佛在向周瑜訴說著江東的危機。


    周瑜聽後,隻是滿口答應,臉上卻看不出任何情緒,讓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不一會兒,黃蓋等一群武將來見周瑜,他們一個個身著鎧甲,腰佩長劍,氣勢洶洶。黃蓋猛地一拍桌子,大聲說道:“我等寧願戰死沙場,也絕不投降曹操!” 其他武將也紛紛響應,周瑜看著這些忠心耿耿的武將,堅定地說:“我正想與曹操決一死戰,諸位放心,我定不會讓江東百姓受辱。”


    淩統忍不住問:“大都督,那我們該如何破曹?”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仿佛在等待周瑜給出一個破曹的妙計。


    周瑜胸有成竹地說:“曹操軍隊不習水戰,我們就以水戰之長攻其之短,再加上巧用計謀,定能取勝。”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自信,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不久,魯肅帶著諸葛亮來了。周瑜見了諸葛亮,故意說道:“戰則必敗,降則易安。明天見了主公,可勸他及早歸降。” 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試探,仿佛在考驗諸葛亮的決心。


    魯肅聽後,十分意外,瞪大了眼睛,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忙與周瑜爭辯:“公瑾,你怎能說出這樣的話?我們怎能不戰而降?”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和不解,仿佛在質問周瑜。


    諸葛亮在旁看著這一切,隻是冷笑不語,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輕蔑。魯肅見此,忙問:“諸葛先生有何良策?”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仿佛在等待諸葛亮給出一個破曹的良策。


    諸葛亮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答道:“我有一計,不費一兵一卒,隻用送兩個人給曹操,曹操立刻退兵。”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神秘,讓人忍不住想要探究。


    周瑜一聽,好奇心頓起,他向前一步,急切地問:“是哪兩個人?”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仿佛在等待諸葛亮揭曉謎底。


    諸葛亮神色平靜,緩緩道:“聽說江東有兩個美女,一個叫大喬,一個叫小喬。曹操是個好色之徒,他引兵百萬進攻江東,其實也是為這兩個女子。將軍隻要將二人獻出,曹操必定退兵。” 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調侃,仿佛在故意激怒周瑜。


    周瑜一聽,頓時怒目圓睜,臉色漲得通紅,他猛地拔出腰間的佩劍,用力一揮,將身旁的桌子砍去一角,大怒道:“老賊欺人太甚!”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仿佛要將曹操生吞活剝。


    諸葛亮假裝吃驚,一臉無辜地說道:“將軍為何為兩個女子如此動怒?” 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狡黠,仿佛在故意裝傻。


    周瑜氣得渾身發抖,大聲道:“先生不知,那大喬是孫伯符將軍主婦,小喬便是我的妻子。”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憤怒和無奈,仿佛在向諸葛亮訴說著自己的委屈。


    諸葛亮忙裝出一副惶恐的樣子,拱手說道:“我實在不知內情,將軍恕罪。” 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歉意,仿佛在向周瑜道歉。


    周瑜平複了一下情緒,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說道:“我與曹賊勢不兩立,請孔明助我一臂之力,同破曹賊。”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決心,仿佛已經做好了與曹操決一死戰的準備。


    諸葛亮見目的達到,欣然應允,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說道:“將軍放心,亮必當竭盡全力,與將軍共破曹軍。不過,我還想到一點,曹操善於用兵,我們雖有優勢,也不可大意。我聽聞曹軍中有不少荊州降將,他們熟悉水戰,我們需想辦法離間他們與曹操的關係,讓他們不能全力為曹操所用。”


    周瑜聽後,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孔明所言極是,正合我意。我還打算讓黃蓋將軍詐降,深入曹營,來個裏應外合,定能大破曹軍。隻是詐降之事,還需仔細謀劃,不可露出半點破綻。”


    諸葛亮輕撫胡須,沉思片刻道:“此計甚妙,但需選一個合適的時機。黃蓋將軍忠勇可嘉,隻是曹軍生性多疑,我們還需安排一些細節,讓曹操徹底相信黃蓋將軍的投降誠意。比如,先讓黃蓋將軍在眾人麵前與將軍發生爭執,將軍佯裝大怒,嚴懲黃蓋,這樣才能讓曹操不起疑心。”


    周瑜撫掌大笑:“妙哉!妙哉!孔明先生果然心思縝密。如此一來,我們破曹的勝算又多了幾分。我這就去與黃蓋將軍商議此事,務必將計劃安排妥當。” 說罷,周瑜起身,準備離開。


    諸葛亮也站起身來,拱手道:“將軍且慢,還有一事。我夜觀天象,近日將有東南風大作,我們可利用這風向,采用火攻之計。曹軍戰船相連,一旦起火,必將大亂,那時我們便可乘勝追擊。”


    周瑜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緊緊握住諸葛亮的手:“天助我也!有孔明先生相助,何愁曹賊不破!我這就迴去準備,調集兵馬,隻等時機一到,便向曹操發起進攻。” 兩人相視一笑,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熟讀曆史知識玩轉古代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學習機的小霸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學習機的小霸王並收藏熟讀曆史知識玩轉古代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