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徐州風雲起
熟讀曆史知識玩轉古代世界 作者:愛吃學習機的小霸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寒冬臘月,凜冽的北風裹挾著刺骨的寒意,如同一把把鋒利的刀刃,狠狠地割過蒼茫大地。成宗澤一襲勁裝,神色沉穩,帶著家眷們,在這冰天雪地中緩緩踏入了徐州城。徐州,這座屹立在廣袤平原之上的雄偉重鎮,宛如一頭蟄伏的巨獸,散發著雄渾的氣勢。作為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交通樞紐,它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來自大江南北的商人和源源不斷的貨物。
一進入城中,大街小巷瞬間熱鬧起來。商隊連綿不絕,滿載著各類物資的馬車在石板路上緩緩前行,馬蹄聲 “噠噠” 作響,與街邊小販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充滿煙火氣的市井樂章。街邊的店鋪鱗次櫛比,招牌在寒風中搖曳,酒香、飯香混合著各種商品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
眾人來到城內專門的市場區域,這裏更是一片繁華喧囂的盛景。攤位密密麻麻地排列著,一眼望不到盡頭,琳琅滿目的商品擺滿了每個角落,讓人眼花繚亂。輕柔的絲綢在微風中輕輕飄動,色彩鮮豔奪目,似天邊的雲霞;來自西域的香料散發著獨特而迷人的芬芳,醇厚的香氣引得路人紛紛駐足,深吸幾口氣,仿佛要將這異域的味道深深印在心底;還有那精致的瓷器,造型各異,每一件都凝聚著匠人的無數心血,細膩的紋理和精美的圖案,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一段段古老的故事。商人們操著各地的方言,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成宗澤的幾個媳婦,葉芊芊、白初雪、柳如夢和林青青,正值青春年少,平日裏生活的環境相對單純,從未見過如此熱鬧繁華的景象。她們一踏入這市場,便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腳步不自覺地慢了下來,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神中滿是新奇與興奮。她們的目光在一件件精美的商品上流連忘返,一會兒被這邊的首飾吸引,一會兒又被那邊的工藝品勾住了視線,一時間竟出了神,完全沉浸在這繁華的市井之中,全然忘記了還在照顧受傷的林幺幺。
成宗澤的母親走在後麵,看著幾個兒媳婦的模樣,不禁微微搖頭,眼中卻帶著幾分寵溺,輕聲提醒道:“都別光顧著看了,別忘了咱們還帶著傷者呢。”
葉芊芊俏皮地吐了吐舌頭,不好意思地說道:“哎呀,娘,這地方太熱鬧了,一下子就看入迷了,都怪這裏的東西太吸引人啦。”
白初雪臉頰微微泛紅,急忙解釋:“是啊,從小到大,我都沒見過這麽多新奇好玩的東西,一下子就被迷住了,真不是故意的。”
林青青也在一旁附和:“娘,你看那個發簪,好漂亮,我從來沒見過這麽精致的。” 說著,手指向一個攤位上的一支鑲著寶石的發簪。
柳如夢拉了拉林青青的衣袖,小聲說:“先別管啦,趕緊迴去照顧林幺幺。”
幾個媳婦這才迴過神來,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臉上泛起一陣紅暈,有些慌亂地整理了一下衣衫,匆匆迴到隊伍中,不時還迴頭張望幾眼那些心儀的商品。
徐州城,不僅是商貿的中心,還是當時重要的鹽鐵產地。鹽鐵貿易的繁榮,如同注入了一股強勁的動力,讓這座城市的經濟飛速發展,煥發出勃勃生機。在鼎盛時期,這裏人口多達 280 萬左右,熙熙攘攘的人群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城外肥沃的土地上,莊稼茁壯成長,在陽光雨露的滋養下,一片鬱鬱蔥蔥。每到收獲的季節,田野裏堆滿了金黃的穀物,糧食產量頗高,足以供應軍隊和百姓的需求,真正做到了 “百姓殷盛,穀米封贍,流民多歸之”。
成宗澤仰望著徐州城那既高又厚的城牆,心中暗自思量。這城牆,用巨大的磚石砌成,曆經歲月的洗禮,依然堅固如初,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將整座城緊緊守護。城牆上每隔一段距離便設有了望塔,士兵們身披厚重的鎧甲,手持長槍,日夜值守,警惕地注視著遠方的動靜,不放過任何一絲風吹草動。厚重的城門由堅硬的木材製成,包裹著鐵皮,上麵布滿了尖銳的鐵釘,一旦關閉,便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讓這座城變得易守難攻。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若能成為這座城的主人,這裏必將成為囤積人員和物資的絕佳軍事據點,在戰爭中發揮至關重要的防禦作用。
四哥成思翰一直留意著成宗澤的表情,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靠近他輕聲說道:“五弟,瞧你這一臉思量的模樣,是不是在琢磨這徐州城的妙處?”
成宗澤笑了笑,坦誠道:“四哥,我確實在想,這徐州城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要是在咱們手中,那可真是如虎添翼,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成思翰重重地點點頭,目光堅定,拍了拍成宗澤的肩膀說:“五弟所想也是我所想,放手去做,四哥就是你最堅強的後盾,不管遇到什麽困難,咱們兄弟都一起扛。不過這徐州城勢力複雜,咱們還得從長計議。”
成宗澤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四哥說得是,我們初來乍到,先摸清各方勢力的情況,再做打算。”
這座城,還擁有著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圍。儒家思想在這裏傳承發揚,城內的書院裏,書聲琅琅,學子們身著長袍,手捧竹簡,誦讀著經典,熱烈地探討著為人處世的道理;道家思想也在這裏生根發芽,在幽靜的道觀中,道士們清心寡欲,追求著內心的寧靜與自由;佛教的寺廟裏,香煙嫋嫋,信徒們雙手合十,虔誠地祈福,鍾聲悠揚,迴蕩在城市的上空。文化的交融,催生出藝術、文學領域的繁榮,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文化人物和優秀作品,讓這座城市充滿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成宗澤,這位來自現代的穿越者,學的是曆史專業。他深知這座城的底蘊,也清楚這裏曾誕生過眾多名人。像徐州四傑,他一邊走一邊給家人講起這些典故。
“就說這簡雍,本姓耿,因為幽州口音的緣故,把‘耿’說成了‘簡’,便改了姓氏。他年少時就與劉備相識,從此便一直跟隨劉備四處奔走,常作為談客,往來於各方勢力之間,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劉備圍攻成都時,簡雍憑借著出色的口才,成功勸說劉璋投降,讓劉備兵不血刃地奪下成都,之後官拜昭德將軍。”
林青青好奇地眨眨眼睛,問道:“那這個簡雍可真是厲害,一張嘴就能抵得上千軍萬馬了。他當時到底說了些什麽,能讓劉璋乖乖投降?”
成宗澤笑著解釋:“具體言辭已無從考證,但想必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分析了當時的局勢,讓劉璋明白抵抗隻會讓百姓受苦,投降才是最好的選擇。在亂世之中,口才和謀略同樣重要,有時候一番話確實能改變戰局,避免生靈塗炭。簡雍憑借他的智慧和口才,為劉備立下了大功。”
接著,成宗澤又說起孫乾:“孫乾,北海郡人,最初被大儒鄭玄推薦於州裏。劉備領徐州時,任用孫乾為從事,他多次作為劉備的使臣,周旋於諸侯之間。曾成功說服袁紹與劉備結盟,還在劉備被曹操擊敗後,說服劉表收留劉備。劉備定益州後,拜孫乾為秉忠將軍。”
柳如夢忍不住感慨:“這些古人的智慧,真讓人佩服,在各方勢力間周旋,得有多大的膽識和智慧啊。稍有不慎,就可能性命不保。孫乾去說服袁紹的時候,難道不害怕嗎?”
成宗澤點頭讚同:“他們在亂世中審時度勢,為自己追隨的主公出謀劃策,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孫乾自然也害怕,但為了劉備的大業,他隻能勇往直前。這種勇氣和忠誠,令人敬佩。”
說到糜竺,成宗澤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敬佩:“糜竺,東海朐縣人,原本是徐州的富商,被徐州牧陶謙辟為別駕從事。陶謙病死後,他拒絕了曹操的任命,毅然跟隨劉備。在劉備最困難的時候,糜竺不僅將妹妹嫁給劉備,還資助劉備兩千名下人以及大量的金銀貨帛,助其軍隊重新振作。劉備入主益州後,拜麋竺為安漢將軍,地位在諸葛亮之上。”
白初雪驚訝地捂住嘴巴:“這個糜竺對劉備可真是忠心耿耿,放棄曹操那邊的優厚條件,還在劉備落魄時全力相助,這種情義太難得。他就這麽相信劉備能成功嗎?”
成宗澤說道:“這就是古人的忠義和眼光,糜竺認定了劉備是能成就大業的人,便全心輔佐,不離不棄。他或許看到了劉備的仁厚與誌向,願意賭上一切。”
當提及曹豹時,葉芊芊皺著眉頭,一臉不滿地說:“這曹豹也太小心眼了,就因為被鞭打就出賣徐州,害得劉備丟了地盤。他難道沒想過這樣做的後果嗎?”
成宗澤歎口氣:“亂世之中,人心複雜,一點矛盾都可能引發大禍。曹豹一時的衝動,改變了徐州的局勢。他可能隻想著報複張飛,沒考慮那麽多。我既然知曉曆史的進程,便可以在不徹底改變曆史的前提下,盡力避免一些悲劇的發生,讓徐州城的百姓少受些苦難。”
隨後,成宗澤又給大家講述東吳集團的張昭:“張昭少年時就以才高善書而聞名,漢末為躲避戰亂來到江東地區,受到孫策的禮聘,成為東吳集團早期的心腹重臣。孫策病逝後,他與眾人齊心協力,支持孫權掌控東吳,穩定了局勢。張昭曾擔任過長史、軍師、綏遠將軍、輔吳將軍等職,八十一歲時病逝。”
成思翰聽著成宗澤的講述,說道:“這張昭能在孫策病逝後穩定東吳局勢,確實有大才,是東吳的中流砥柱。要是當時沒有張昭,東吳說不定就亂了。”
成宗澤迴應:“是啊,他對東吳的發展至關重要,是東吳的股肱之臣。孫策臨終前把孫權托付給他,他不負所托,輔佐孫權開創了東吳的基業。孫權對他也是敬重有加,雖有過一些分歧,但始終認可他的地位。”
“張承,作為張昭之子,在孫權征討荊州誅殺關羽時加入東吳集團。他才識高湛、忠直剛毅,且善於識人,任職期間,在平定地方山越叛亂、跟隨孫權征戰合肥等戰役中屢立戰功,官至奮威將軍,六十五歲病逝於任上。”
成宗澤繼續介紹,成思翰點頭稱讚:“將門虎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張承在軍事和政治上都有很大貢獻,為東吳的穩定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和他父親比起來,誰更厲害些?”
成宗澤思索片刻說:“他們各有千秋,張昭長於謀略和穩定大局,張承則在軍事和用人上有出色表現,都為東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嚴畯的故事也引起了大家的興趣,林青青疑惑地問:“嚴畯早年受張昭舉薦加入東吳集團,為人忠厚老實,學識廣博。魯肅病逝後,孫權曾有意讓嚴畯接替魯肅統兵,他為什麽要推辭呢?統兵可是大權在握。”
成宗澤解釋:“每個人誌向不同,嚴畯或許覺得自己更適合其他方麵的事務,不貪圖兵權。他深知統兵責任重大,自己的長處不在軍事指揮,所以選擇了更適合自己的道路,這種自知之明和淡泊名利的品質也值得欽佩。他後來在尚書令等職位上,也為東吳出謀劃策,貢獻不小。”
接著,成宗澤講起曹魏集團的張魯:“張魯,豐縣人,是漢初名將張良的後人,漢末三國時期,曾在漢中地區割據長達二十餘年,是當地的一方霸主。關中之戰後,曹操進攻漢中,張魯投降,被曹操任命為鎮南將軍,不久後病逝。”
成宗澤講完,成思翰若有所思:“這張魯能割據一方多年,也不是等閑之輩。能在亂世中堅守漢中這麽久,肯定有他的過人之處。他的割據勢力主要靠什麽維持呢?”
成宗澤說:“他在漢中推行五鬥米道,以宗教治理百姓,同時輕徭薄賦,受到百姓的擁護。隻是在曹操的強大攻勢下,為了保百姓平安,他選擇了投降,也算是顧全大局。他的做法避免了漢中百姓遭受戰火塗炭。”
張衛的經曆也讓柳如夢好奇不已,她問道:“張衛,張魯的胞弟,在漢中時曾全力抵禦曹魏的進攻,兵敗後跟隨兄長一同加入曹魏集團,官至昭義將軍。那張衛後來在曹魏過得如何?他心裏會不會覺得憋屈?”
成宗澤說:“雖然加入了曹魏,但他也算是盡了自己守土的職責。之後在曹魏,他憑借自己的能力,也有了自己的位置,繼續為一方安寧貢獻力量。至於心裏是否憋屈,就不得而知了,但他能接受新的局麵,想必也有自己的考量。”
最後,成宗澤感慨地說起呂虔:“呂虔,曹魏的第一任徐州刺史,有勇有謀。早年跟隨曹操,在兗州任從事時抵禦呂布,後又與夏侯淵平定濟南黃巾軍。任徐州刺史期間,他任用王祥為別駕,使徐州百姓安居樂業,深受百姓愛戴。這樣的官員才是百姓之福,能讓一方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
葉芊芊忍不住說:“要是咱們以後能管理徐州,也要像呂虔一樣,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成宗澤微笑著點頭:“那是自然,這也是我們的目標。”
成宗澤帶著自己的幾個媳婦葉芊芊、林青青、柳如夢、白初雪,還有父母成大帥和嚴小青,四哥成思翰緊緊跟在身邊。林幺幺暈躺在靈力化作的雲朵上,麵色蒼白如紙,氣息微弱,讓人揪心不已。柳如夢則抱著那個父母雙亡的孩子,孩子在她溫暖的懷抱裏安靜地睡著,稚嫩的臉上還帶著一絲甜甜的笑意,仿佛對這世間的苦難渾然不知。一行人走在徐州城的大街上,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們的穿著打扮、言行舉止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很快便被暗處的一雙雙眼睛盯上了。而等待他們的,又將是怎樣的未知與挑戰呢?是福是禍,無人知曉,他們隻能一步步向前,在這充滿變數的亂世中,努力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 。
一進入城中,大街小巷瞬間熱鬧起來。商隊連綿不絕,滿載著各類物資的馬車在石板路上緩緩前行,馬蹄聲 “噠噠” 作響,與街邊小販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充滿煙火氣的市井樂章。街邊的店鋪鱗次櫛比,招牌在寒風中搖曳,酒香、飯香混合著各種商品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
眾人來到城內專門的市場區域,這裏更是一片繁華喧囂的盛景。攤位密密麻麻地排列著,一眼望不到盡頭,琳琅滿目的商品擺滿了每個角落,讓人眼花繚亂。輕柔的絲綢在微風中輕輕飄動,色彩鮮豔奪目,似天邊的雲霞;來自西域的香料散發著獨特而迷人的芬芳,醇厚的香氣引得路人紛紛駐足,深吸幾口氣,仿佛要將這異域的味道深深印在心底;還有那精致的瓷器,造型各異,每一件都凝聚著匠人的無數心血,細膩的紋理和精美的圖案,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一段段古老的故事。商人們操著各地的方言,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成宗澤的幾個媳婦,葉芊芊、白初雪、柳如夢和林青青,正值青春年少,平日裏生活的環境相對單純,從未見過如此熱鬧繁華的景象。她們一踏入這市場,便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腳步不自覺地慢了下來,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神中滿是新奇與興奮。她們的目光在一件件精美的商品上流連忘返,一會兒被這邊的首飾吸引,一會兒又被那邊的工藝品勾住了視線,一時間竟出了神,完全沉浸在這繁華的市井之中,全然忘記了還在照顧受傷的林幺幺。
成宗澤的母親走在後麵,看著幾個兒媳婦的模樣,不禁微微搖頭,眼中卻帶著幾分寵溺,輕聲提醒道:“都別光顧著看了,別忘了咱們還帶著傷者呢。”
葉芊芊俏皮地吐了吐舌頭,不好意思地說道:“哎呀,娘,這地方太熱鬧了,一下子就看入迷了,都怪這裏的東西太吸引人啦。”
白初雪臉頰微微泛紅,急忙解釋:“是啊,從小到大,我都沒見過這麽多新奇好玩的東西,一下子就被迷住了,真不是故意的。”
林青青也在一旁附和:“娘,你看那個發簪,好漂亮,我從來沒見過這麽精致的。” 說著,手指向一個攤位上的一支鑲著寶石的發簪。
柳如夢拉了拉林青青的衣袖,小聲說:“先別管啦,趕緊迴去照顧林幺幺。”
幾個媳婦這才迴過神來,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臉上泛起一陣紅暈,有些慌亂地整理了一下衣衫,匆匆迴到隊伍中,不時還迴頭張望幾眼那些心儀的商品。
徐州城,不僅是商貿的中心,還是當時重要的鹽鐵產地。鹽鐵貿易的繁榮,如同注入了一股強勁的動力,讓這座城市的經濟飛速發展,煥發出勃勃生機。在鼎盛時期,這裏人口多達 280 萬左右,熙熙攘攘的人群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城外肥沃的土地上,莊稼茁壯成長,在陽光雨露的滋養下,一片鬱鬱蔥蔥。每到收獲的季節,田野裏堆滿了金黃的穀物,糧食產量頗高,足以供應軍隊和百姓的需求,真正做到了 “百姓殷盛,穀米封贍,流民多歸之”。
成宗澤仰望著徐州城那既高又厚的城牆,心中暗自思量。這城牆,用巨大的磚石砌成,曆經歲月的洗禮,依然堅固如初,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將整座城緊緊守護。城牆上每隔一段距離便設有了望塔,士兵們身披厚重的鎧甲,手持長槍,日夜值守,警惕地注視著遠方的動靜,不放過任何一絲風吹草動。厚重的城門由堅硬的木材製成,包裹著鐵皮,上麵布滿了尖銳的鐵釘,一旦關閉,便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讓這座城變得易守難攻。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若能成為這座城的主人,這裏必將成為囤積人員和物資的絕佳軍事據點,在戰爭中發揮至關重要的防禦作用。
四哥成思翰一直留意著成宗澤的表情,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靠近他輕聲說道:“五弟,瞧你這一臉思量的模樣,是不是在琢磨這徐州城的妙處?”
成宗澤笑了笑,坦誠道:“四哥,我確實在想,這徐州城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要是在咱們手中,那可真是如虎添翼,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成思翰重重地點點頭,目光堅定,拍了拍成宗澤的肩膀說:“五弟所想也是我所想,放手去做,四哥就是你最堅強的後盾,不管遇到什麽困難,咱們兄弟都一起扛。不過這徐州城勢力複雜,咱們還得從長計議。”
成宗澤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四哥說得是,我們初來乍到,先摸清各方勢力的情況,再做打算。”
這座城,還擁有著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圍。儒家思想在這裏傳承發揚,城內的書院裏,書聲琅琅,學子們身著長袍,手捧竹簡,誦讀著經典,熱烈地探討著為人處世的道理;道家思想也在這裏生根發芽,在幽靜的道觀中,道士們清心寡欲,追求著內心的寧靜與自由;佛教的寺廟裏,香煙嫋嫋,信徒們雙手合十,虔誠地祈福,鍾聲悠揚,迴蕩在城市的上空。文化的交融,催生出藝術、文學領域的繁榮,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文化人物和優秀作品,讓這座城市充滿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成宗澤,這位來自現代的穿越者,學的是曆史專業。他深知這座城的底蘊,也清楚這裏曾誕生過眾多名人。像徐州四傑,他一邊走一邊給家人講起這些典故。
“就說這簡雍,本姓耿,因為幽州口音的緣故,把‘耿’說成了‘簡’,便改了姓氏。他年少時就與劉備相識,從此便一直跟隨劉備四處奔走,常作為談客,往來於各方勢力之間,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劉備圍攻成都時,簡雍憑借著出色的口才,成功勸說劉璋投降,讓劉備兵不血刃地奪下成都,之後官拜昭德將軍。”
林青青好奇地眨眨眼睛,問道:“那這個簡雍可真是厲害,一張嘴就能抵得上千軍萬馬了。他當時到底說了些什麽,能讓劉璋乖乖投降?”
成宗澤笑著解釋:“具體言辭已無從考證,但想必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分析了當時的局勢,讓劉璋明白抵抗隻會讓百姓受苦,投降才是最好的選擇。在亂世之中,口才和謀略同樣重要,有時候一番話確實能改變戰局,避免生靈塗炭。簡雍憑借他的智慧和口才,為劉備立下了大功。”
接著,成宗澤又說起孫乾:“孫乾,北海郡人,最初被大儒鄭玄推薦於州裏。劉備領徐州時,任用孫乾為從事,他多次作為劉備的使臣,周旋於諸侯之間。曾成功說服袁紹與劉備結盟,還在劉備被曹操擊敗後,說服劉表收留劉備。劉備定益州後,拜孫乾為秉忠將軍。”
柳如夢忍不住感慨:“這些古人的智慧,真讓人佩服,在各方勢力間周旋,得有多大的膽識和智慧啊。稍有不慎,就可能性命不保。孫乾去說服袁紹的時候,難道不害怕嗎?”
成宗澤點頭讚同:“他們在亂世中審時度勢,為自己追隨的主公出謀劃策,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孫乾自然也害怕,但為了劉備的大業,他隻能勇往直前。這種勇氣和忠誠,令人敬佩。”
說到糜竺,成宗澤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敬佩:“糜竺,東海朐縣人,原本是徐州的富商,被徐州牧陶謙辟為別駕從事。陶謙病死後,他拒絕了曹操的任命,毅然跟隨劉備。在劉備最困難的時候,糜竺不僅將妹妹嫁給劉備,還資助劉備兩千名下人以及大量的金銀貨帛,助其軍隊重新振作。劉備入主益州後,拜麋竺為安漢將軍,地位在諸葛亮之上。”
白初雪驚訝地捂住嘴巴:“這個糜竺對劉備可真是忠心耿耿,放棄曹操那邊的優厚條件,還在劉備落魄時全力相助,這種情義太難得。他就這麽相信劉備能成功嗎?”
成宗澤說道:“這就是古人的忠義和眼光,糜竺認定了劉備是能成就大業的人,便全心輔佐,不離不棄。他或許看到了劉備的仁厚與誌向,願意賭上一切。”
當提及曹豹時,葉芊芊皺著眉頭,一臉不滿地說:“這曹豹也太小心眼了,就因為被鞭打就出賣徐州,害得劉備丟了地盤。他難道沒想過這樣做的後果嗎?”
成宗澤歎口氣:“亂世之中,人心複雜,一點矛盾都可能引發大禍。曹豹一時的衝動,改變了徐州的局勢。他可能隻想著報複張飛,沒考慮那麽多。我既然知曉曆史的進程,便可以在不徹底改變曆史的前提下,盡力避免一些悲劇的發生,讓徐州城的百姓少受些苦難。”
隨後,成宗澤又給大家講述東吳集團的張昭:“張昭少年時就以才高善書而聞名,漢末為躲避戰亂來到江東地區,受到孫策的禮聘,成為東吳集團早期的心腹重臣。孫策病逝後,他與眾人齊心協力,支持孫權掌控東吳,穩定了局勢。張昭曾擔任過長史、軍師、綏遠將軍、輔吳將軍等職,八十一歲時病逝。”
成思翰聽著成宗澤的講述,說道:“這張昭能在孫策病逝後穩定東吳局勢,確實有大才,是東吳的中流砥柱。要是當時沒有張昭,東吳說不定就亂了。”
成宗澤迴應:“是啊,他對東吳的發展至關重要,是東吳的股肱之臣。孫策臨終前把孫權托付給他,他不負所托,輔佐孫權開創了東吳的基業。孫權對他也是敬重有加,雖有過一些分歧,但始終認可他的地位。”
“張承,作為張昭之子,在孫權征討荊州誅殺關羽時加入東吳集團。他才識高湛、忠直剛毅,且善於識人,任職期間,在平定地方山越叛亂、跟隨孫權征戰合肥等戰役中屢立戰功,官至奮威將軍,六十五歲病逝於任上。”
成宗澤繼續介紹,成思翰點頭稱讚:“將門虎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張承在軍事和政治上都有很大貢獻,為東吳的穩定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和他父親比起來,誰更厲害些?”
成宗澤思索片刻說:“他們各有千秋,張昭長於謀略和穩定大局,張承則在軍事和用人上有出色表現,都為東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嚴畯的故事也引起了大家的興趣,林青青疑惑地問:“嚴畯早年受張昭舉薦加入東吳集團,為人忠厚老實,學識廣博。魯肅病逝後,孫權曾有意讓嚴畯接替魯肅統兵,他為什麽要推辭呢?統兵可是大權在握。”
成宗澤解釋:“每個人誌向不同,嚴畯或許覺得自己更適合其他方麵的事務,不貪圖兵權。他深知統兵責任重大,自己的長處不在軍事指揮,所以選擇了更適合自己的道路,這種自知之明和淡泊名利的品質也值得欽佩。他後來在尚書令等職位上,也為東吳出謀劃策,貢獻不小。”
接著,成宗澤講起曹魏集團的張魯:“張魯,豐縣人,是漢初名將張良的後人,漢末三國時期,曾在漢中地區割據長達二十餘年,是當地的一方霸主。關中之戰後,曹操進攻漢中,張魯投降,被曹操任命為鎮南將軍,不久後病逝。”
成宗澤講完,成思翰若有所思:“這張魯能割據一方多年,也不是等閑之輩。能在亂世中堅守漢中這麽久,肯定有他的過人之處。他的割據勢力主要靠什麽維持呢?”
成宗澤說:“他在漢中推行五鬥米道,以宗教治理百姓,同時輕徭薄賦,受到百姓的擁護。隻是在曹操的強大攻勢下,為了保百姓平安,他選擇了投降,也算是顧全大局。他的做法避免了漢中百姓遭受戰火塗炭。”
張衛的經曆也讓柳如夢好奇不已,她問道:“張衛,張魯的胞弟,在漢中時曾全力抵禦曹魏的進攻,兵敗後跟隨兄長一同加入曹魏集團,官至昭義將軍。那張衛後來在曹魏過得如何?他心裏會不會覺得憋屈?”
成宗澤說:“雖然加入了曹魏,但他也算是盡了自己守土的職責。之後在曹魏,他憑借自己的能力,也有了自己的位置,繼續為一方安寧貢獻力量。至於心裏是否憋屈,就不得而知了,但他能接受新的局麵,想必也有自己的考量。”
最後,成宗澤感慨地說起呂虔:“呂虔,曹魏的第一任徐州刺史,有勇有謀。早年跟隨曹操,在兗州任從事時抵禦呂布,後又與夏侯淵平定濟南黃巾軍。任徐州刺史期間,他任用王祥為別駕,使徐州百姓安居樂業,深受百姓愛戴。這樣的官員才是百姓之福,能讓一方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
葉芊芊忍不住說:“要是咱們以後能管理徐州,也要像呂虔一樣,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成宗澤微笑著點頭:“那是自然,這也是我們的目標。”
成宗澤帶著自己的幾個媳婦葉芊芊、林青青、柳如夢、白初雪,還有父母成大帥和嚴小青,四哥成思翰緊緊跟在身邊。林幺幺暈躺在靈力化作的雲朵上,麵色蒼白如紙,氣息微弱,讓人揪心不已。柳如夢則抱著那個父母雙亡的孩子,孩子在她溫暖的懷抱裏安靜地睡著,稚嫩的臉上還帶著一絲甜甜的笑意,仿佛對這世間的苦難渾然不知。一行人走在徐州城的大街上,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們的穿著打扮、言行舉止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很快便被暗處的一雙雙眼睛盯上了。而等待他們的,又將是怎樣的未知與挑戰呢?是福是禍,無人知曉,他們隻能一步步向前,在這充滿變數的亂世中,努力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