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至此呢,關於第一個原因我們就算基本說完了】


    【那麽接下來呢,咱們就聊聊第二個原因】


    宋朝


    趙德昭苦笑對看著天幕的趙匡胤說:“父皇,皇叔出去了。”


    趙匡胤緩緩轉過頭來,眼神深邃而犀利,直勾勾地盯著趙德昭問道:“你對此有何看法?”


    趙德昭微微一愣,他方才一直在想事情,壓根未曾留意天幕上究竟講述了些什麽內容,此刻自然也是一頭霧水。


    麵對父親的詢問,他不禁感到一陣窘迫,隻得低下頭去,不敢與趙匡胤對視。


    趙匡胤將這一切都盡收眼底,心中已然明了兒子並未關注天幕之事。


    他輕歎一聲,語氣嚴肅地說道:“有些事情,朕若不去做,憑你更是難以完成啊!”


    趙德昭連忙應道:“是,父皇。”


    但他的心底不知為何冒出來一個可怕的可能性。


    【那就是在二戰中,德國的兵員素質首屈一指,而要說這其中的緣由嘛,最早還要追溯迴當年《凡爾賽條約》正式簽署的時候】


    【按照條約規定,德國陸軍被嚴格限製人數,最多隻能保留區區十萬人】


    【麵對如此困境,德國軍隊不得不對自身結構進行全麵調整】


    【1920年,漢斯·馮·塞克特走馬上任,成為了德國國防軍的總司令】


    【說起這位塞克特,或許相較於那些在二戰期間如雷貫耳的德國名將,他的聲名顯得不那麽為人所知,但實際上,後來在二戰戰場上大放異彩的眾多德國知名將領基本上都是他培養出來的】


    【話說到這兒,想必大家應該都清楚這給德國究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了吧】


    秦朝


    秦始皇微微眯起雙眸,緩緩說道:“當時的德國確實需要有這樣一個人!”


    一旁的扶蘇聞聽此言,不禁麵露驚訝之色,輕聲道:“父君所言極是,但兒臣以為,能出現一個這樣的人也是德國的幸運。”


    秦始皇輕輕搖了搖頭,沉聲道:“不,太子。當一朝代漸趨衰落之際,必有若幹忠勇之士挺身而出,欲挽狂瀾於既倒。”


    言罷,他將目光投向遙遠的天際,思緒不知已飄向何方。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塞克特便已嶄露頭角】


    【他親身參與了眾多激烈的戰役,積累下了豐富的作戰經驗】


    【而當曆史的車輪來到這個局勢危急的時刻,塞克特更頗有一種臨危受命的感覺】


    【但是他也對得起這份期望】


    【在當時那個政治局勢混亂、社會秩序不堪的年代裏,他憑借著自己堅定的決心,成功締造了一支成為國家中流砥柱、被證明為同時代訓練最佳、領導能力最強的軍隊】


    【為了實現重新武裝部隊以及重振軍人士氣的目標,塞克特可謂是絞盡腦汁,想盡了各種辦法】


    【由於受到種種限製,軍中既沒有坦克,也沒有高射炮,就用紙板、木料仿製,讓士兵們在單兵演習時自稱“我是某某排”】


    【麵對條約規定不許設立總參謀部這一嚴苛條件,塞克特同樣展現出了非凡的應變能力】


    【他果斷將總參謀部進行拆分,並創新性地推行多長官製度,以確保軍隊的高效運轉和統一指揮】


    【此外,他還鼓勵坦克等新型軍事理論的研究與發展,為德國未來的軍事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所有這一係列的舉措,共同構築成了馮·塞克特“十萬陸軍”】


    唐朝


    李世民看著天幕緩緩說道:“朕看出來了,德國這時火氣很大。”


    站在下方的杜如晦拱手作揖,恭聲應道:“陛下聖明,依微臣之見,此事背後還有英格蘭等的默許。”


    李世民輕撚胡須,微微頷首,表示認同杜如晦所言,接著又若有所思地說道:“克明啊,此事遠非如此簡單。你且仔細思量一番,當德國正在全力發展之際,其他國家在幹什麽?”


    杜如晦稍作沉思,而後拱手迴答道:“迴陛下,現在看來,微臣倒是覺得像是英法兩國親手打造了一枚炸彈,然後又親自點燃了引信,最終將自己炸得粉身碎骨。”


    李世民聞聽此言,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讚許地點頭道:“嗯,這個比喻甚是形象!”


    【1926年,塞克特被免職,原因是塞克特未經興登堡總統批準,擅自邀請前德皇室成員檢閱軍隊】


    【然而,當他離開德國時,他所留下的影響卻是深遠且不可忽視的——此時的德國軍隊已然初顯成效】


    明朝


    朱棣微微眯起雙眸,若有所思地說道:“如今觀之,此人雖能力出眾,然其於政治方麵的頭腦卻稍顯不足。”


    一旁的太子聽聞此言,麵露疑惑之色,拱手問道:“父皇,兒臣有所不明,這興登堡不是向來被視為保皇派嗎?緣何竟會如此行事?”


    朱棣輕捋胡須,緩聲道:“即便如興登堡這般身居高位且聲名遠揚之人,亦不敢公然旗幟鮮明地力挺德皇。因為此舉會向世間傳遞出軍隊有意支持德皇的信號。所以興登堡迫於形勢,隻能做出選擇。”


    太子聽罷,不禁長歎一聲道:“父皇,看來這皇權在當時也是一去不複返了啊!”


    朱棣沉默片刻,終是點了點頭,歎道:“雖然不太想承認,但事實確乎如此啊……”


    【但或許是人才哪裏都有人要,1933年5月,塞克特受邀踏上了訪華之旅】


    【不久之後,他更是接受聘請成為了蔣政府的軍事總顧問】


    【這位經驗豐富的將領,將其一直秉持的精兵強國理念帶到了華夏大地,並協助蔣成功贏得了第五次“圍剿”的勝利】


    【1935年,塞克特因病迴國,次年去世】


    【但毋庸置疑的是,正因為有塞克特早年打下的堅實基礎,才使得二戰初期的德國能夠在戰場上勢如破竹】


    【正因如此,漢斯·馮·塞克特被譽為“德國國防軍之父”】


    【至於為什麽這麽做,因為他堅信有國無防是可恥的】


    【隻不過隨著nc黨上台,xtl將這種有國無防的情緒進一步擴大,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是一條神奇的天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遙遠的殷鴻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遙遠的殷鴻卓並收藏這是一條神奇的天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