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已經顧不了那麽多了】


    【1914年7月23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出了一份措辭強硬的最後通牒】


    【這份通牒限時48小時內給予答複,其內容極其苛刻】


    【它不僅要求塞爾維亞立刻製止國內所有的反奧活動,還要求嚴懲那些參與或進行過反奧宣傳的官員和平民】


    【更為過分的是,奧匈帝國還提出要派遣自己的人員,與塞爾維亞共同審判薩拉熱窩事件中的“兇手”】


    【麵對如此咄咄逼人的最後通牒,塞爾維亞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7月25日,塞爾維亞給出了迴複】


    【盡管他們堅決拒絕了奧匈帝國關於共同會審的無理要求,但還是選擇了暫時妥協,接受了其他所有條件】


    【然而,這樣的讓步並沒有平息奧匈帝國的怒火,他們對塞爾維亞的迴應仍然感到極度不滿】


    【就在當天,奧匈帝國毅然決然地與塞爾維亞斷絕了外交關係,將兩國之間原本就緊張的局勢推向了懸崖邊緣,矛盾被徹底點燃並迅速激化】


    【僅僅過去了短短的三天時間,也就是在7月28日這天,奧匈帝國悍然對塞爾維亞宣戰】


    武周


    武曌靜靜地坐在那裏,雙眼凝視著眼前的天幕,上麵正播放著有關塞爾維亞的種種信息和畫麵。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似乎漸漸失去了耐心,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也變得有些遊離不定。


    終於,她像是再也無法忍受一般,輕輕地搖了搖頭,緩緩地將自己的目光從天幕上移開。


    此時,武曌的思緒卻不由自主地飄向了遙遠的東方——那個名為東洋的國家,它同樣是一個小國。


    一旁的上官婉兒敏銳地察覺到了武曌臉上那一絲不易察覺的不悅之色。


    隻見她輕盈地移步上前,雙手小心翼翼地端起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恭敬地遞到了武曌的麵前。


    武曌微微抬頭,看了一眼上官婉兒手中的茶杯,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她伸出纖細的玉手,輕輕地接過茶杯,先是湊近杯口輕嗅了一下那沁人心脾的茶香,隨後才小心地抿了一小口。


    茶水順著喉嚨滑下,帶來一陣溫暖與滋潤,仿佛也稍稍平複了她內心些許的煩躁情緒。


    放下茶杯後,武曌稍作沉吟,轉頭對身旁的上官婉兒說道:“婉兒,去把東洋的奏章給朕取來。”


    聲音不大,卻透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上官婉兒連忙躬身應道:“是。”


    隨即轉身快步離去,不多時便又迴到了武曌身邊,手中多了一份厚厚的奏章。


    武曌伸手接過奏章,開始仔細翻閱起來。隨著閱讀的深入,她的表情越發凝重,時而緊蹙雙眉,時而微微歎息。


    當最後一頁奏章翻過之後,她不禁長歎一聲:“果不其然啊……”


    這聲歎息仿佛包含了無盡的感慨與憂慮。


    【一時間,戰爭的疑雲已經籠罩了天空】


    【緊接著,7月30日,俄國眼見形勢愈發嚴峻,不得不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應對可能到來的威脅】


    【而到了8月1日,德國也不甘示弱,公然對俄國宣戰,使得這場戰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


    【法蘭西國見此情形,也向德奧宣戰】


    【作為迴擊,8月3日,德國再次向法蘭西國宣戰】


    【至此,歐洲三大強國已然深陷戰爭泥潭,無法自拔】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


    【8月4日,一直保持觀望態度的英格蘭國終於找到了介入戰爭的理由】


    【他們指責德軍肆意破壞了比利時的中立地位,並以此為借口正式對德宣戰】


    【8月6日,奧匈帝國繼續擴大其戰爭版圖,向俄國宣戰】


    【此時,歐洲主要的帝國主義國家幾乎無一幸免,全都被卷入了這場殘酷血腥的大戰之中】


    【不過,在這場混戰當中,意呆利卻顯得有些特立獨行】


    【戰爭伊始,它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選擇宣布中立,試圖在各方勢力之間周旋,謀取最大的好處】


    【但隨著戰局的發展和變化,意呆利最終還是改變了立場,轉而投向協約國一方,並於後期對德奧宣戰】


    【而遠在東方的東洋同樣沒有放過這個趁火打劫的機會】


    【為了能夠奪取德國在亞洲地區的殖民地,東洋在8月15日向德國發出了最後通牒】


    【隨後,在8月23日,東洋正式對德國宣戰,加入了協約國陣營】


    【再看另一邊,地處歐亞交界的土耳其也在11月份的時候投身到同盟國的懷抱,參與到這場世界大戰中來】


    宋朝


    趙匡胤一轉頭,就恰好捕捉到了趙德昭投來的充滿疑惑的目光。


    他微微一笑,語氣平和地說道:“孩子,若心中有疑問,不妨直言。”


    然而,趙德昭卻似乎仍有些膽怯,嘴唇輕動了幾下,最終還是沒有發出聲音。


    趙匡胤見狀,再次鼓勵道:“朕不是早已與你講過麽?有何不明之處,盡管發問便是。”


    得到父皇的再三鼓勵,趙德昭終於鼓起勇氣開口問道:“父皇,為何天幕各國之間每次都要宣戰呢?想那前朝之時,突厥屢屢侵犯唐朝邊鎮,也沒有說什麽宣戰的話。”


    趙匡胤聞言,稍稍沉默片刻後反問道:“吾兒可知何為正義之師?無論因何緣故,兩國之間一旦交兵開戰,都必須尋得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才行。否則,即便最後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還有誰敢安心與你接壤呢?”


    趙德昭聽後,眉頭微皺,陷入沉思之中。過了一會兒,他才緩緩點了點頭,應聲道:“兒臣明白了。”


    【就這樣,一場前所未有的全球性軍事衝突——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麵爆發了】


    【無數生命在戰火中消逝,人類文明遭受著巨大的摧殘和考驗】


    【世界格局也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好了......廣告之後,馬上迴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是一條神奇的天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遙遠的殷鴻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遙遠的殷鴻卓並收藏這是一條神奇的天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