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臉嚴肅地謝絕了劉協的宴會後,便帶著一行人匆匆返迴府邸。
剛到府門口,一旁的許褚就迫不及待地開口道:“丞相,您這樣說話不累嗎?”
曹操聞言,哈哈一笑,道:“仲康啊,你的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
許褚還沒來得及說話,前方迎接的荀彧倒是走了過來,看到曹操的胡須,關切地說道:“丞相,您的胡子……”
曹操輕描淡寫地迴答:“沒什麽,隻是剛才被那馬超追趕時不小心弄斷了。”
荀彧皺起眉頭,語氣凝重地提醒道:“丞相,還是要注意安全。”
曹操臉色一正,點頭表示明白。
荀彧見狀,也不再多說什麽,默默退開。
然而,一旁的許褚卻小聲嘀咕起來:“那麽多彎彎繞,不累嗎?”
聲音雖然不大,但還是傳到了曹操的耳中。曹操頓時提高音量嗬斥道:“仲康!”
許褚被嚇了一跳,連忙解釋道:“丞相,咱還有事,先走了。”
說完,他趕緊轉身就跑。
曹操見狀無奈地搖了搖頭。
天幕中閃過下一個標題,【崇禎皇帝——朱由檢】
【提及崇禎皇帝朱由檢時,我總首先想起他悲慘的結局】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京城被攻破,這位皇帝選擇在一棵樹上結束自己的生命】
明朝
嘎!朝廷之上一片死寂,落針可聞。
崇禎皇帝一臉茫然地喃喃自語:“朕……朕竟然自殺了?難道真的無法挽救這個國家嗎?”
他感到無比困惑,明明自己如此勤奮努力,為何仍然走到了這一步?
這時,一旁的王承恩小心翼翼地開口道:“陛下……”
崇禎皇帝如夢初醒,意識到此時並非自怨自艾的時候。
於是立刻說道:“王承恩,你念一下吧。”
王承恩深吸一口氣,開始念起那份罪己詔來。
【然而,與一般的亡國之君不同,朱由檢並非因為享受生活而導致國家滅亡】
【相反,他勤奮努力,數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堪稱皇帝中的勞模】
【即使在國家麵臨破滅的那一刻,他仍然堅持處理政務】
【此外,朱由檢還以節儉著稱】
【皇帝的龍袍上居然有著補丁,你敢信】
【然而,盡管朱由檢個人努力,但他無法改變明朝的命運】
【明朝已經積累了太多的問題,之前幾代皇帝留下了許多隱患,導致社會矛盾激化】
【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同時後金勢力也對明朝構成威脅】
【麵對如此內憂外患的局麵,朱由檢最終隻能無奈地接受悲劇性的結局】
【別的大家大概都知道,就說說朱由檢的性格吧,他的優點之前已經說過了,那就是非常勤奮】
【整個明朝,估計也就隻有朱元璋可以和他比一下】
【然而,他的性格缺陷同樣不容忽視】
【第一,他過於死板,例如派人去辦理一件事時,規定了多長時間完成,就必須在那個時間內完成,如果情況發生變化想要延長時間,那絕對不可能,完不成任務就要被處死。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良臣因此喪命】
明朝
崇禎皇帝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無比,他語氣嚴厲地自言自語道:“這有什麽不對?完不成任務不該死嗎?”
【第二,他剛愎自用,很難聽取他人的勸告】
【最後,他還非常多疑,這一點尤其致命,讓明朝錯失了很多機會,否則明朝或許還能多支撐一段時間】
【這樣看來,朱由檢的性格並不像一個合格的皇帝】
【事實上,朱由檢也是倉促上崗,並沒有學會帝王之術,隻是一味地堅信通過勤奮努力就能彌補不足】
【但有時候,這種方法似乎並不太有效】
明朝
朕,剛愎自用?此時的崇禎皇帝心亂了。
底下的東林黨人心中暗自驚歎,若不是場合不對,他們真想說一句“精辟”!
利用皇帝的精明和愚蠢,向來都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聲音突然響起:“唉,讓朕教教你吧。”
底下的東林黨人頓時大驚失色,紛紛抬頭張望,想知道究竟是誰如此大膽,竟敢在皇帝麵前放肆。
那個人指著下麵的東林黨人道:“是朕!”
為首的東林黨人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思議地看著前方,顫抖著聲音問道:“你……你是……”
【例如說,一登基沒多久就處死了魏忠賢】
【魏忠賢該死嗎】
【該死,沒有強勢皇帝願意有個這樣的人】
【但是,皇帝之術最主要的是平衡】
【魏忠賢一死,沒有人去抗衡東林黨,東林黨一家獨大】
【這被不少人覺得是一個敗筆】
【好了,這就是朱由檢,他的一生可悲可歎】
【天幕暗了下去】
明朝
朱元璋的臉上也浮現出一抹低落和感慨,輕聲說道:“開國一個碗,結束一根繩,真是天意啊……”
朱標看著朱元璋,心中充滿了疑惑和擔憂。他不禁問道:“父皇,您這是什麽意思?”
朱元璋轉過身來,目光慈祥地看著兒子,緩緩道:“標兒,朕老了,大明的未來就靠你了。”
朱標眼神堅定地點點頭,道:“父皇放心!”
然而,朱標還是忍不住問起了另一件事:“父皇,那老四呢?他怎麽辦?”
朱元璋的臉色微微一沉,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道:“老四,你以後會見到他的。”
說完,朱元璋便轉身離去,隻留下了一臉問號的朱標。
清朝
四阿哥站在下麵,神情緊張又謹慎地望著康熙皇帝。
他心中完全不明白為何康熙會突然單獨召見自己,更不知道接下來等待著他的將會是什麽。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兩人之間始終沒有交流,氣氛顯得異常凝重。
終於,沉默被打破,康熙緩緩開口道:“可惜了,崇禎……”
四阿哥一愣,這個名字對他來說有些陌生。
隻見康熙繼續說道:“你可知曉,當年崇禎帝在位時,天災連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然而等我朝入關之後,那些災難卻消失得無影無蹤……”
四阿哥連忙接口道:“皇阿瑪,這是上天庇佑我大清啊!”
康熙微微點頭,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是啊,此乃我大清之幸也。”
說完,康熙揮揮手示意四阿哥退下。
四阿哥滿腹狐疑地下了殿,一路上都在琢磨著康熙的話,卻始終不得其解。
他不禁暗自思忖,難道這次召見隻是為了讓他了解這段曆史嗎?
帶著滿腦子的疑問,四阿哥離開了皇宮,心情卻愈發沉重起來。
剛到府門口,一旁的許褚就迫不及待地開口道:“丞相,您這樣說話不累嗎?”
曹操聞言,哈哈一笑,道:“仲康啊,你的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
許褚還沒來得及說話,前方迎接的荀彧倒是走了過來,看到曹操的胡須,關切地說道:“丞相,您的胡子……”
曹操輕描淡寫地迴答:“沒什麽,隻是剛才被那馬超追趕時不小心弄斷了。”
荀彧皺起眉頭,語氣凝重地提醒道:“丞相,還是要注意安全。”
曹操臉色一正,點頭表示明白。
荀彧見狀,也不再多說什麽,默默退開。
然而,一旁的許褚卻小聲嘀咕起來:“那麽多彎彎繞,不累嗎?”
聲音雖然不大,但還是傳到了曹操的耳中。曹操頓時提高音量嗬斥道:“仲康!”
許褚被嚇了一跳,連忙解釋道:“丞相,咱還有事,先走了。”
說完,他趕緊轉身就跑。
曹操見狀無奈地搖了搖頭。
天幕中閃過下一個標題,【崇禎皇帝——朱由檢】
【提及崇禎皇帝朱由檢時,我總首先想起他悲慘的結局】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京城被攻破,這位皇帝選擇在一棵樹上結束自己的生命】
明朝
嘎!朝廷之上一片死寂,落針可聞。
崇禎皇帝一臉茫然地喃喃自語:“朕……朕竟然自殺了?難道真的無法挽救這個國家嗎?”
他感到無比困惑,明明自己如此勤奮努力,為何仍然走到了這一步?
這時,一旁的王承恩小心翼翼地開口道:“陛下……”
崇禎皇帝如夢初醒,意識到此時並非自怨自艾的時候。
於是立刻說道:“王承恩,你念一下吧。”
王承恩深吸一口氣,開始念起那份罪己詔來。
【然而,與一般的亡國之君不同,朱由檢並非因為享受生活而導致國家滅亡】
【相反,他勤奮努力,數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堪稱皇帝中的勞模】
【即使在國家麵臨破滅的那一刻,他仍然堅持處理政務】
【此外,朱由檢還以節儉著稱】
【皇帝的龍袍上居然有著補丁,你敢信】
【然而,盡管朱由檢個人努力,但他無法改變明朝的命運】
【明朝已經積累了太多的問題,之前幾代皇帝留下了許多隱患,導致社會矛盾激化】
【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同時後金勢力也對明朝構成威脅】
【麵對如此內憂外患的局麵,朱由檢最終隻能無奈地接受悲劇性的結局】
【別的大家大概都知道,就說說朱由檢的性格吧,他的優點之前已經說過了,那就是非常勤奮】
【整個明朝,估計也就隻有朱元璋可以和他比一下】
【然而,他的性格缺陷同樣不容忽視】
【第一,他過於死板,例如派人去辦理一件事時,規定了多長時間完成,就必須在那個時間內完成,如果情況發生變化想要延長時間,那絕對不可能,完不成任務就要被處死。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良臣因此喪命】
明朝
崇禎皇帝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無比,他語氣嚴厲地自言自語道:“這有什麽不對?完不成任務不該死嗎?”
【第二,他剛愎自用,很難聽取他人的勸告】
【最後,他還非常多疑,這一點尤其致命,讓明朝錯失了很多機會,否則明朝或許還能多支撐一段時間】
【這樣看來,朱由檢的性格並不像一個合格的皇帝】
【事實上,朱由檢也是倉促上崗,並沒有學會帝王之術,隻是一味地堅信通過勤奮努力就能彌補不足】
【但有時候,這種方法似乎並不太有效】
明朝
朕,剛愎自用?此時的崇禎皇帝心亂了。
底下的東林黨人心中暗自驚歎,若不是場合不對,他們真想說一句“精辟”!
利用皇帝的精明和愚蠢,向來都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聲音突然響起:“唉,讓朕教教你吧。”
底下的東林黨人頓時大驚失色,紛紛抬頭張望,想知道究竟是誰如此大膽,竟敢在皇帝麵前放肆。
那個人指著下麵的東林黨人道:“是朕!”
為首的東林黨人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思議地看著前方,顫抖著聲音問道:“你……你是……”
【例如說,一登基沒多久就處死了魏忠賢】
【魏忠賢該死嗎】
【該死,沒有強勢皇帝願意有個這樣的人】
【但是,皇帝之術最主要的是平衡】
【魏忠賢一死,沒有人去抗衡東林黨,東林黨一家獨大】
【這被不少人覺得是一個敗筆】
【好了,這就是朱由檢,他的一生可悲可歎】
【天幕暗了下去】
明朝
朱元璋的臉上也浮現出一抹低落和感慨,輕聲說道:“開國一個碗,結束一根繩,真是天意啊……”
朱標看著朱元璋,心中充滿了疑惑和擔憂。他不禁問道:“父皇,您這是什麽意思?”
朱元璋轉過身來,目光慈祥地看著兒子,緩緩道:“標兒,朕老了,大明的未來就靠你了。”
朱標眼神堅定地點點頭,道:“父皇放心!”
然而,朱標還是忍不住問起了另一件事:“父皇,那老四呢?他怎麽辦?”
朱元璋的臉色微微一沉,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道:“老四,你以後會見到他的。”
說完,朱元璋便轉身離去,隻留下了一臉問號的朱標。
清朝
四阿哥站在下麵,神情緊張又謹慎地望著康熙皇帝。
他心中完全不明白為何康熙會突然單獨召見自己,更不知道接下來等待著他的將會是什麽。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兩人之間始終沒有交流,氣氛顯得異常凝重。
終於,沉默被打破,康熙緩緩開口道:“可惜了,崇禎……”
四阿哥一愣,這個名字對他來說有些陌生。
隻見康熙繼續說道:“你可知曉,當年崇禎帝在位時,天災連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然而等我朝入關之後,那些災難卻消失得無影無蹤……”
四阿哥連忙接口道:“皇阿瑪,這是上天庇佑我大清啊!”
康熙微微點頭,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是啊,此乃我大清之幸也。”
說完,康熙揮揮手示意四阿哥退下。
四阿哥滿腹狐疑地下了殿,一路上都在琢磨著康熙的話,卻始終不得其解。
他不禁暗自思忖,難道這次召見隻是為了讓他了解這段曆史嗎?
帶著滿腦子的疑問,四阿哥離開了皇宮,心情卻愈發沉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