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突然有人前來稟報:“丞相,陛下有賞!”
聽到這話,曹操不禁麵露驚訝之色,連忙說道:“請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使者走了進來,看到曹操父子後,並未多言,隻是將手中一個圓形的包裹輕輕放在桌上。
然後說道:“陛下口諭,丞相有功,特賜此賞。”
曹操問道:“敢問這是什麽?”
使者迴答道:“陛下說丞相打開便知,微臣還要去向陛下複命,就此告辭。”
說完,使者轉身離去。
曹操轉頭對曹丕說:“丕兒,拆開看看。”
曹丕心中滿是期待,心想難道會是珍貴的珠寶嗎?於是興奮地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解開包裹。
然而,當他看清裏麵的東西時,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雙腿一軟,直接坐在了地上。
曹操見狀,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立刻吩咐許褚:“仲康,你去看看。”
許褚上前查看,很快便迴報說:“是一顆人頭。”
荀彧在一旁輕聲提醒道:“丞相,這是王莽的首級。”
曹操一聽,頓時愣住了,場上陷入一片死寂般的沉默之中。
天幕閃過下一個標題-【世家大族】
【提起世家大族,你第一反應是什麽】
【反正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句話,沒有千年的王朝,隻有千年的世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世家大族的輝煌歲月大約隻持續了一千年左右,之後便逐漸走向衰落和終結】
【那麽,究竟是誰終結了他們的輝煌呢】
【別急,讓我們先迴顧一下世家大族的起源】
【自漢朝開始推行舉孝廉製度以來,門第和家族聲望成為了選拔官員的重要標準】
【普通人家即使孝順廉潔,也很難得到舉薦】
【而商人則被視為充滿銅臭味、毫無廉潔可言】
【於是,世家大族通過相互推薦自家子弟進入官場,逐漸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圈子】
【這種局麵使得官職幾乎都在內部流轉,世家勢力得以穩固發展】
【麵對強大的君主,世家大族並不畏懼】
【他們深知隻要忍耐一代,你的下一代總不會也這樣強勢吧】
漢朝,
劉邦坐在禦書房裏,眉頭微皺地看著旁邊的陳平,緩緩說道:“好了,又一個問題出來了。”
陳平恭敬地站在一旁,語氣凝重地迴應道:“陛下,恕臣直言,一個皇朝結束的時候,問題總是很多的。”
劉邦微微一怔,嘴角露出一絲苦笑:“哦,連這話你都敢說了?”
陳平神色嚴肅,目光堅定地迴答:“呂家勢力太大了,臣恐怕是抵擋不住啊!”
劉邦深吸一口氣,輕輕點頭表示理解,歎息道:“朕明白你的意思,可惜了,有些事情操之過急了。”
陳平遲疑片刻,試探性地問道:“陛下,臣想說,要不要……”
劉邦抬手打斷了他的話,微笑著說:“讓朕來猜一下,你是想讓朕學習別的朝代的製度吧?”
陳平連忙搖頭否認:“不,陛下,我是想說,要不要培養太子的性格呢?”
劉邦無奈地笑了笑,感慨地說:“要是能培養好,朕早就培養了。”
陳平緊接著追問:“那您覺得太子適合什麽方向呢?”
劉邦沉思片刻,忽然想起了曆史上的一件事,眼神變得銳利起來,反問道:“你不是在曆史上滅了呂氏嗎?”
陳平心中一驚,但仍保持鎮定,解釋道:“陛下,大概是情況不同。當時局勢應該已經穩定,而現在唯一的平衡點仍然在於陛下您還在。”
劉邦皺起眉頭,陷入了深思之中。過了一會兒,他才開口道:“那你認為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陳平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提議:“要不從軍事方麵入手,給太子一些戰功機會,鍛煉他的領導能力和決策能力?”
劉邦聽後搖了搖頭,苦笑著說:“讓朕怎麽搞,靠軍功?學習李世民,他有那個本事嗎?”
場麵頓時陷入了一片尷尬的沉默。
【所以世家總能找到機會重新崛起】
【例如,曹操雖然強勢,但世家大族最終還是在曹丕時期找迴了失去的地位】
【魏晉時期,世家大族的勢力逐漸增強】
【隋朝建立後,楊廣後來前往江都,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失去了世家大族的支持】
【事實上,江南地區的世家大族相對較少,而楊廣本人也是從江都崛起的,可以說江都算是他的大本營】
【然而,盡管如此,楊廣最終還是以悲劇收場】
【到了唐朝,李淵登基後不久便發生了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雖然出身於世家大族,但他深知世家大族的心態,就大力推行科舉製度】
【這一舉措不僅破除了世家大族的壟斷地位,還緩解了社會矛盾】
【你不用造反,想做官很簡單,考試就行了,眼見著黑頭發考成了白頭發】
【後人作詩讚歎:“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武則天進一步推進了科舉製度,增設了武舉科目,使得武將也有機會通過考試獲得晉升】
唐朝,
李世民靜靜地坐在龍椅上,目光平靜地看著底下已經吵成了一鍋粥的朝堂。
眾人七嘴八舌地爭吵著,聲音此起彼伏,仿佛沒有盡頭。
突然,魏征一聲怒吼:“安靜!”
頓時,朝堂上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看向了魏征。
李世民微微一笑,開口說道:“愛卿們,你們還想說什麽?”
底下幾位大臣對視了一眼,其中一人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彈劾武士彠。”
李世民挑了挑眉,饒有趣味地問道:“哦?什麽原因啊?”
旁邊的官員紛紛出列,一個個慷慨激昂地指責道:“武士彠魚肉百姓……”
李世民聽後,嘴角微微上揚,笑著說:“有意思,看來武士彠真的是有問題啊。竟然有這麽多的愛卿出來彈劾他。”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那就讓……”
然而,李世民的話語卻突然一轉,“就讓魏卿去查吧。”
魏征立刻出列,恭敬地迴答:“是,陛下。”
一旁的官員們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難看,但又不敢表露出來。
李世民見狀,笑了笑,問道:“怎麽?諸位不相信玄成嗎?”
底下的官員們紛紛低下頭,表示不敢質疑。
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天幕:“朕倒是想看看,是怎樣終結這世家的?”
【然而,雖然科舉製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世家大族的底蘊仍然深厚】
【直到唐朝末年,出現了一個人改變了一切,這個人叫黃巢】
聽到這話,曹操不禁麵露驚訝之色,連忙說道:“請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使者走了進來,看到曹操父子後,並未多言,隻是將手中一個圓形的包裹輕輕放在桌上。
然後說道:“陛下口諭,丞相有功,特賜此賞。”
曹操問道:“敢問這是什麽?”
使者迴答道:“陛下說丞相打開便知,微臣還要去向陛下複命,就此告辭。”
說完,使者轉身離去。
曹操轉頭對曹丕說:“丕兒,拆開看看。”
曹丕心中滿是期待,心想難道會是珍貴的珠寶嗎?於是興奮地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解開包裹。
然而,當他看清裏麵的東西時,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雙腿一軟,直接坐在了地上。
曹操見狀,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立刻吩咐許褚:“仲康,你去看看。”
許褚上前查看,很快便迴報說:“是一顆人頭。”
荀彧在一旁輕聲提醒道:“丞相,這是王莽的首級。”
曹操一聽,頓時愣住了,場上陷入一片死寂般的沉默之中。
天幕閃過下一個標題-【世家大族】
【提起世家大族,你第一反應是什麽】
【反正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句話,沒有千年的王朝,隻有千年的世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世家大族的輝煌歲月大約隻持續了一千年左右,之後便逐漸走向衰落和終結】
【那麽,究竟是誰終結了他們的輝煌呢】
【別急,讓我們先迴顧一下世家大族的起源】
【自漢朝開始推行舉孝廉製度以來,門第和家族聲望成為了選拔官員的重要標準】
【普通人家即使孝順廉潔,也很難得到舉薦】
【而商人則被視為充滿銅臭味、毫無廉潔可言】
【於是,世家大族通過相互推薦自家子弟進入官場,逐漸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圈子】
【這種局麵使得官職幾乎都在內部流轉,世家勢力得以穩固發展】
【麵對強大的君主,世家大族並不畏懼】
【他們深知隻要忍耐一代,你的下一代總不會也這樣強勢吧】
漢朝,
劉邦坐在禦書房裏,眉頭微皺地看著旁邊的陳平,緩緩說道:“好了,又一個問題出來了。”
陳平恭敬地站在一旁,語氣凝重地迴應道:“陛下,恕臣直言,一個皇朝結束的時候,問題總是很多的。”
劉邦微微一怔,嘴角露出一絲苦笑:“哦,連這話你都敢說了?”
陳平神色嚴肅,目光堅定地迴答:“呂家勢力太大了,臣恐怕是抵擋不住啊!”
劉邦深吸一口氣,輕輕點頭表示理解,歎息道:“朕明白你的意思,可惜了,有些事情操之過急了。”
陳平遲疑片刻,試探性地問道:“陛下,臣想說,要不要……”
劉邦抬手打斷了他的話,微笑著說:“讓朕來猜一下,你是想讓朕學習別的朝代的製度吧?”
陳平連忙搖頭否認:“不,陛下,我是想說,要不要培養太子的性格呢?”
劉邦無奈地笑了笑,感慨地說:“要是能培養好,朕早就培養了。”
陳平緊接著追問:“那您覺得太子適合什麽方向呢?”
劉邦沉思片刻,忽然想起了曆史上的一件事,眼神變得銳利起來,反問道:“你不是在曆史上滅了呂氏嗎?”
陳平心中一驚,但仍保持鎮定,解釋道:“陛下,大概是情況不同。當時局勢應該已經穩定,而現在唯一的平衡點仍然在於陛下您還在。”
劉邦皺起眉頭,陷入了深思之中。過了一會兒,他才開口道:“那你認為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陳平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提議:“要不從軍事方麵入手,給太子一些戰功機會,鍛煉他的領導能力和決策能力?”
劉邦聽後搖了搖頭,苦笑著說:“讓朕怎麽搞,靠軍功?學習李世民,他有那個本事嗎?”
場麵頓時陷入了一片尷尬的沉默。
【所以世家總能找到機會重新崛起】
【例如,曹操雖然強勢,但世家大族最終還是在曹丕時期找迴了失去的地位】
【魏晉時期,世家大族的勢力逐漸增強】
【隋朝建立後,楊廣後來前往江都,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失去了世家大族的支持】
【事實上,江南地區的世家大族相對較少,而楊廣本人也是從江都崛起的,可以說江都算是他的大本營】
【然而,盡管如此,楊廣最終還是以悲劇收場】
【到了唐朝,李淵登基後不久便發生了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雖然出身於世家大族,但他深知世家大族的心態,就大力推行科舉製度】
【這一舉措不僅破除了世家大族的壟斷地位,還緩解了社會矛盾】
【你不用造反,想做官很簡單,考試就行了,眼見著黑頭發考成了白頭發】
【後人作詩讚歎:“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武則天進一步推進了科舉製度,增設了武舉科目,使得武將也有機會通過考試獲得晉升】
唐朝,
李世民靜靜地坐在龍椅上,目光平靜地看著底下已經吵成了一鍋粥的朝堂。
眾人七嘴八舌地爭吵著,聲音此起彼伏,仿佛沒有盡頭。
突然,魏征一聲怒吼:“安靜!”
頓時,朝堂上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看向了魏征。
李世民微微一笑,開口說道:“愛卿們,你們還想說什麽?”
底下幾位大臣對視了一眼,其中一人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彈劾武士彠。”
李世民挑了挑眉,饒有趣味地問道:“哦?什麽原因啊?”
旁邊的官員紛紛出列,一個個慷慨激昂地指責道:“武士彠魚肉百姓……”
李世民聽後,嘴角微微上揚,笑著說:“有意思,看來武士彠真的是有問題啊。竟然有這麽多的愛卿出來彈劾他。”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那就讓……”
然而,李世民的話語卻突然一轉,“就讓魏卿去查吧。”
魏征立刻出列,恭敬地迴答:“是,陛下。”
一旁的官員們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難看,但又不敢表露出來。
李世民見狀,笑了笑,問道:“怎麽?諸位不相信玄成嗎?”
底下的官員們紛紛低下頭,表示不敢質疑。
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天幕:“朕倒是想看看,是怎樣終結這世家的?”
【然而,雖然科舉製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世家大族的底蘊仍然深厚】
【直到唐朝末年,出現了一個人改變了一切,這個人叫黃巢】